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单片机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单片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0.前言 (1)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要求 (2)

2.总体设计 (3)

2.1.系统框图 (3)

2.2.设计原理 (3)

3.硬件设计 (5)

3.1.芯片介绍 (5)

3.2.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 (9)

3.3.硬件连接图 (10)

4.软件设计 (10)

4.1.程序框图 (10)

4.2.程序清单 (14)

5.实验数据 (14)

5.1.0通道数据分析表 (14)

5.2.程序运行图 (14)

6.结束语 (14)

7.参考文献 (15)

附录一:硬件图连接 (16)

附录二:程序清单 (17)

附录三:程序运行图 (22)

单片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0.前言

单片机的应用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智能机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煲、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量设备,五花八门,无所不在。

(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

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5).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6).在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应用

某些专用单片机设计用于实现特定功能,从而在各种电路中进行模块化应用,而不要求使用人员了解其内部结构。如音乐集成单片机,看似简单的功能,微缩在纯电子芯片中(有别于磁带机的原理),就需要复杂的类似于计算机的原理。如:音乐信号以数字的形式存于存储器中(类似于ROM),由微控制器读出,转化为模拟音乐电信号(类似于声卡)。

在大型电路中,这种模块化应用极大地缩小了体积,简化了电路,降低了损坏、错误率,也方便于更换。

(7).单片机在汽车设备领域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汽车中的发动机控制器,基于CAN 总线的汽车发动机智能电子控制器,GPS导航系统,abs防抱死系统,制动系统等等。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等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

和调试,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 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比较系统的学习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

1.2.课程设计要求

用8051单片机设计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如下:

1、可实现8路数据的采集,假设8路信号均为0-5V的电压信号;

2、采集数据可通过数码管显示,显示格式为:[通道号] 电压值,如 [01]

4.5

3、可通过键盘设置采集方式;(单点采集、多路巡测、采集时间间隔*)

4、具有异常数据声音报警功能:对第一路数据可设置正常数据的上限值和下限

值,当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发出报警信号。

5、可输出8路顺序控制信号,设每路顺序控制信号为一位,顺序控制的流程为:

6、可输出频率为1kHZ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选做功能:

1、异常数据音乐报警

2、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

2.总体设计

2.1.系统框图

2.2.设计原理

数据采集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

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形同一般有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数据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应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吧数据恢复成原来物理量的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例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本课程设计以单片机AT89C51芯片为控制核心和数据采集电路、LED数码管显示电路以及供电系统四大部分构成数据采集和功能显示。当有模拟信号输入时,单片机控制A/D转换器,把要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存入到单片机的内存中,再控制LCD显示驱动器把内存中的数字信号显示出来。通过键盘来改变LCD中显示的数据,把改变的数据通过控制D/A转换器输出成相应的模拟信号。

3.硬件设计

3.1.芯片介绍

(1)ADC0809芯片介绍

ADC0809是采样频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

—数转换的器件。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

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

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

主要特性:

1)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

2)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

3)转换时间为100μs

4)单个+5V电源供电

5)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

6)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

7)低功耗,约15mW。

内部结构:

ADC0809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内部结构如图13.22所示,它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D/A转换、

外部特性(引脚功能):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13.23所示。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 ADDB 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的一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 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 :地。

ADC0809的工作过程是: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 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 A /D 转换,之后EOC 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 /D 转换完成,EOC 变为高电平,指示A /D 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 输入高电平是,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2)MCS-51

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

脚,包括32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7:P0口8位口线,第一

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7:P3口8位口线,第一

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INT0/P3.2INT1/P3.3WR/P3.6RD/P3.7V SS

(3)DAC0832

芯片介绍:DAC0832是美国数据公司的8位D/A转化器,片内带数据锁存器,电流

输出,输出电流稳定时间为1μm,功耗为

20mW,其引脚说明如下:

D0~D7:数据输入线,TTL电平

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线

CS: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WR1: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

冲有效

X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

电平有效

WR2:DAC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低电

平有效

I

OUT1

:电流输出线,当DAC寄存器为全

1时电流最大

I

OUT2:电流输出线,其值与I

OUT1

之和为一常数

Rfb:反馈信号输入线,调整Rfb端外接电阻值可以调整转换满量程精度

Vcc:电源电压线,为+5V~+15范围

V

REF

:基准电压输入线,范围为:-10V~+10V

AGND:模拟地

DGND:数字地

(4)74LS138

74LS138是一个3-8译码器,共16个引脚,其引脚说明如下:

A、B、C:选择端即信号输入端

E1、E2、E3:使能端,其中E1、E2低电平

有效,E3高电平有效

Y0~Y7:译码输出信号,始终只有一个为低

电平

Vcc:电源端,+5V

GND:线路地

(5)74LS273管脚功能:

74LS73中文资料:是带有清除端的8D 触发器,只有在清除端保持高电平时,才具有锁存功能,锁存控制端为11脚CLK ,采用上升沿锁存。 CPU 的ALE 信号必须经过反相器反相之后才能与74LS273的控制端CLK 端相

连。

1).1脚是复位CLR,低电平有效,当1脚是低电平时,输出脚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全部输出0,即全部复位;

(2).当1脚为高电平时,11(CLK)脚是锁存控制端,并且是上升沿触发锁存,当11脚有一个上升沿,立即锁存输入脚3、4、7、8、13、14、17、18的电平状态,并且立即呈现在在输出脚2(Q0)、5(Q1)、6(Q2)、9(Q3)、12(Q4)、15(Q5)、16(Q6)、19(Q7)上.

第一脚WR :主清除端,低电平触发,即当为低电平时,芯片被清除,输出全为0(低电平);

CP (CLK ):触发端,上升沿触发,即当CP 从低到高电平时,D0~D7的数据通过芯片,为0时将数据锁存,D0~D7的数据不变

用来驱动led 或,用法很简单如上图,这里简单他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

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74LS245等总

B 向 A 传输;(接收) 为高电平时,A 、B 均为高阻态。

(7)8255

芯片说明:8255A是Intel公司生产的可编程输入输出接

口芯片,它具有3个8位的并行I/O口,具有三种工作方

式,可通过程序改变其功能,因而使用灵活,通用性强,可

作为单片机与多种外围设备连接时的中间接口电路。

8255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三种工作方式由工作方式

控制字决定,方式控制字由CPU通过输入/输出指令来提

供.三个端口中PC口被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随PA口

称为A组,下半部分随PB口称为B组.其中PA口可工作

与方式0、1和2,而PB口只能工作在方式0和1。8255

共有40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功能如下:

D0--D7:三态双向数据线,与单片机数据总线连接,用来

传送数据信息。

CS: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表示芯片被选中。

RD:读出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控制数据的读出。

WR:写入信号线,低电平有效,控制数据的写入。

Vcc:+5V电源。PA0--PA7:A口输入/输出线。PB0--PB7:

B口输入/输出线。

PC0--PC7:C口输入/输出线。RESET:复位信号线。

A1、A0:地址线,用来选择8255内部端口。GND:地线。

3.2.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

其中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控制字TMOD格式如下:

TMOD 字节地址:89H

中断允许寄存器IE格式如下:

IE 字节地址:A8H

3.3.硬件连接图

(详见附录一)

4.软件设计

4.1.程序框图

图1.主程序流程图

图2.十六进制转化十进制 图3.报警子程序流程图

子程序流程图

图4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 图5.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图6.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

4.2.程序清单

(详见附录二)

5.实验数据

5.1.0通道数据分析表

表 1 十进制转换误差分析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显示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还比较大,通过采用查表法来转换十进制数将可以减小此次转换的误差。

5.2.程序运行图

(详见附件三)

6.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验,基本上等于对我们做了一次系统的集中式培训,加深了我们对单片机知识的了解。在这次实验的软件编程上,我们运用到了ADC0809的A/D 转换程序、DAC0832的D/A转换程序、键盘扫描的程序、十六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程序、中断程序及报警的相应程序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了我们编写类似程序的能力。在硬件上运用到了MCS-51单片机、ADCA0809 A/D转换器、DAC0832 D/A 转换器,8255定时器,LED数码管,LS138译码器等芯片,加深了我们对硬件电路的了解。虽然此次编写完成的程序精度不够高,误差偏大,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改进的方法,比如用查表法来十进制转换就能大大提高精度,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来的及改正,相信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将能更好的运用各类方法来完

成任务。

7.参考文献

[1] 徐爱卿,孙涵芳,盛焕鸣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系统背景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 张毅刚,彭喜元,孟升卫,刘兆庆 MCS-51 单片机使用子程序设计(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 陈建铎单片机应用技术(第一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

[4] 陈建铎 080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年

[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ORG 0000H

JMP START

ORG 000BH

LJMP INTO

ORG 05A0H

START: SETB EA

SETB TR0

SETB ET0

MOV TMOD,#01H

MOV TL0,#0F0H

MOV TH0,#0D8H ;中断初始化

SE11: MOV SP,#53H ;定义指针地址

MOV 7EH,#0CH

MOV 7DH,#00H

MOV 7CH,#00H

MOV 7BH,#15H

MOV 7AH,#10H

MOV 79H,#10H ;显示缓冲区初值(放六个数码管的数据缓冲区)

MOV 7FH,#00H

MOV R5,#00H

SETB P3.0

OUTBIT equ 0ffddh ;位控制口/键扫口

OUTSEG equ 0ffdch ;段控制口

IN equ 0ffdeh ;键盘读入口

LedBuf equ 60h ;显示缓冲

LO18: CALL DIS ;显示

CALL SCANKEY ;键盘扫描

MOV DPTR,#0FFE0H ;0809地址为0FFE0H,选择输入控制口为Y0

CJNE A,#20H,LO20 ;判断键盘是否有按键按下,没有则保存数据显示,有则跳至LO20 LO19: MOV R5,7CH ;将通道号保存到R5

CALL DIS ;显示

MOV 7CH,R5 ;将通道号得值返回给缓存区7CH

MOV A,R5 ;通道号得值给A

MOVX @DPTR,A ;0809的通道采样

MOVX A,@DPTR ;取出采样值

CALL ALERM ;判断是否超出特定范围进行报警

MOV R0,#7AH ;定义R0的地址为#7AH,存放电压值

CALL PTDS ;采样值送显示缓冲区

SJMP LO18 ;循环

;----------------------------键盘有按键按下时的显示

LO20: MOV 71H,A

SUBB A,#07H ;判断按键值是否大于07,是则选择多路巡测,不是则单点采集 JC LO21

JMP LO22

LO21: MOV A,71H ;进行单点采集

MOV 7CH,A ;将通道号的值存到7CH缓存区

MOVX @DPTR,A ;0809的通道采样

CALL DIS ;显示

MOVX A,@DPTR ;取出采样值

MOV R0,#7AH ;定义R0的地址为#7AH,存放电压值

CALL PTDS ;采样值送显示缓冲区

SJMP LO18 ;循环

LO22: CALL DIS ;显示

MOV A,7FH ;R7内存放通道号

MOV DPTR,#0FFE0H ;选择Y0输入控制

MOVX @DPTR,A ;0809的0通道采样

LO23: CALL DIS ;显示

MOVX A,@DPTR ;取出采样值

CALL ALERM

MOV R0,#7AH

MOV 7CH,7FH ;通道号值存入7CH缓存区

MOV R6,7FH

CALL PTDS ;采样值送显示缓冲区

CJNE R6,#07H,LO22

MOV 7FH,#00H

MOV 7CH,7FH

SJMP LO18 ;循环

;------------------------中断程序

INTO: PUSH PSW

PUSH ACC

MOV TL0,#0F0H

MOV TH0,#0D8H

INC R6

CJNE R6,#64H,L01 ;延时1s

MOV R7,7FH

INC R7 ;R7+1,即通道号自动加1

CJNE R7,#08H,L0 ;判断8路通道是否循环完成,完成则从0通道重新开始

MOV 7FH,#00H

MOV R7,7FH

L0: MOV 7FH,R7

L01: POP ACC

POP PSW

RETI

;---------------------------

PTDS: MOV B,#51 ;A/255=x/5

DIV AB

MOV @R0,A ;将原十六进制数除以51,得到的商即为转换后十进制电压的整数位的值 DEC R0 ;地址减1,即到存放电压小数位地址

CLR A

MOV R6,B

MOV A,R6

MOV B,#5

DIV AB

MOV @R0,A ;将余数除以5得到电压小数位的值

SUBB A,#0AH

JNZ L1 ;判断小数位是否溢出,没有则子程序结束

INC R0

MOV R5,7AH

MOV A,R5

INC A

MOV @R0,A ;溢出后返回整数位给整数值加1

DEC R0

MOV 79H,#00H ;小数位清零

MOV A,79H

L1: RET

DIS: PUSH DPH

PUSH DPL ;压栈

SETB RS1 ;Rs0,Rs1表示R0~R7分为四个区,默认为00~07H的0区(00),2区为

08~0F,3区为10~17H,4区为18~1F(这里表示用10的三区)

MOV R0,#7EH ;显示缓冲区

MOV R2,#20H ;从左边开始显示

MOV R3,#00H

MOV DPTR,#LS0 ;八段管显示码首地址

LS2: CJNE R2,#02H,LS4 ; 判断是否到了第五个数码管显示位

MOV DPTR,#LS3 ;是则送点亮了小数点的八段管显示码首地址

SJMP LS5

LS4: CJNE R2,#01H,LS5 ;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到了最后一个数码管显示位

MOV DPTR,#LS0 ;是则将八段管显示码首地址改为LS0

LS5: MOV A,@R0 ;R0内数据表示在所查表中的第几位

MOVC A,@A+DPTR ;读取表中对应的数值

MOV R1,#0DCH ;段选,字形口地址

MOVX @R1,A ;将A/D转换结果存于R1寄存器内

MOV A,R2 ;位选(哪个数码管点亮)

INC R1 ;字形口地址+1

MOVX @R1,A ;位选值送到字形口

单片机电子称课程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1.0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任务与分析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2) 2.1设计任务 (2) 2.2 系统设计框图 (3) 三、系统硬件设计 (3) 3.1 5V直流电源设计模块 (3) 3.2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5) 3.3信号电路放大模块 (8) 3.4 A/DC0832数模转换模块 (9) 3.5 AT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 (11) 3.6 LED显示模块 (13) 四、系统软件设计 (14) 4.1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用 (14) 4.2电子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15) 4.3主程序流程图 (15) 4.4 子程序设计 (16) 4.4.1 A/DC0832采样程序 (16) 4.4.2 LED显示程序 (16) 五、Protues仿真调试 (17) 5.1 仿真调试结果 (17) 设计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A程序清单 (20) 附录B 原理图 (26) 附录C PCB图 (27)

一、绪论 1.0引言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都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秤,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其要求操作方便、易于识别。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1.1问题的提出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经现今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1.2任务与分析 本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原理,以单片机芯片AT89C51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

一、摘要 此系统主要以ADC0808和80C51为核心,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显示,终端接收及存储。具体包括控制、显示、A/D转化器等。设计中用AD0808进行8路数据的采样,利用51单片机的串行口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利用8个LCD 数码管进行显示数据处理。采用PROTEUS和Keil uvision3为开发工具,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 关键字:数据采集、ADC0808、双机通讯、IIC 二、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在多个领域中。数据采集时供、农业控制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中,往往需要随时检测各生产环节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同时,还要对某一检测点任意参数能够进行随机查寻,将其在某一段时间内检测得到的数据经过转换提取出来,以便进行比较,做出决策,调整控制方案,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数据采集系统在我国高科技领域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雷达的实时数据采集,航天飞机成功升空,通讯卫星的实时通报数据,这些高科技给国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因此数据采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分析,以及从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显示、数据输出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实现对数据的检测并读取;数据转化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转化;以便输出人们易懂的数据;数据存储是对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以防下次用到可以方便提取;数据显示便是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显示,让操作者可以方便读取采集到的信息,以便进行控制;数据输出就是将数据输送到打印机打印。 由于RS-485在微机远程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故采用标准RS-485标准,实现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送(由于本次设计在PROTEUS系统中仿真,因此,略去接口RS-485)。 本设计中对多路采集系统做了基本的研究。此次试验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多路数据采集并如何通过串行口发送数据实现双机通讯的。 三、正文

(完整版)单片机技术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电子秒表设计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电子秒表,完成四位显示××.××秒,并具备开始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 基本要求: 1.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电子秒表,完成四位显示××.××秒,并设定按钮完成开始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 2.利用proteus软件完成设计电路和仿真; 3.掌握定时器的使用和数码管显示的方法; 4.通过此次设计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锻炼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文杰,单片机应用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朱清慧,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单片机实验指导书,天煌教仪 [5]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引言 (1) 2.方案设计与论证 (3) 2.1 直流调速系统 (3) 2.1 检测系统 (4) 2.3显示电路 (9) 2.4系统原理图 (9) 3.硬件设计 (10) 3.1 80C51单片机硬件结构 (10) 3.2 最小应用系统设计 (11)

3.3前向通道设计 (12) 3.4后向通道设计 (15) 3.5显示电路设计 (17) 4.软件设计 (20) 4.1主程序设计 (20) 4.2显示子程序设计 (24) 4.3避障子程序设计 (25) 4.4软件抗干扰技术 (26) 4.5“看门狗”技术 (28) 4.6可编程逻辑器件 (29) 5.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分析 (30) 6.结论 (31)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A 程序清单 (33) 附录B 硬件原理图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引言········ 二、设计课题········· 三、系统总体方案········· 四、系统硬件设计······ 1.硬件电路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五、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流程图 2.程序清单 六、系统实物图········ 七、课程设计体会········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 九、附录·········

一.引言 单片机因将其主要组成部分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得名,就是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便程序很长也不会影响中断的时间。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日期、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设计使用12MHZ晶振与单片机AT89C51相连接,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通过使用该单片机,加之在显示电路部分使用HD74LS373驱动电路,实现在8个LED数码管上显示时间,通过4个按键进行调时、复位等功能,在实现各功能时数码管进行相应显示。软件部分用C语言实现,分为显示、延迟、调时、复位等部分。通过软硬件结合达到最终目的。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第31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9月 Vol. 31 No. 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9 ────────── 收稿日期:2008-12-12 作者简介:李洋(1982-),男,河北衡水人,唐山师范学院基础教育部教师。 -66- 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李 洋,郭小松 (唐山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由于高速数据采集对信号完整性、信号干扰、高速布线及数据处理和高速实时存储要求极高,而其应用环境又往往非常复杂,所以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一种既能进行长时间高速数据采集、又能进行大容量存储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高速数据采集及存储的解决方案,采用高速FPGA 加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和磁盘阵列数据存储,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及大容量实时存储。 关键词:数据采集;模数转换;海量存储;RAID0 中图分类号: T N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5-0066-03 Study of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System LI Yang, GUO Xiao-song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extreme requirements of signal integrity, noise jamming, high-speed layout, high-speed real-time storage and the complex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alize a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long-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ss storage.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 solution of high-speed data acquisition and storage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this thesis, which is using of high-speed FPGA and embedded microprocessors a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fer and data storage of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 realized on-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ss storage. Key words: data acquisition; A/D convert; mass storage; RAID 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在雷达、声纳、软件无线电、瞬态信号测量等一些高速、高精度的测量中,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系统在高速A/D 、D/A 器件发展的带动下,采集带宽在稳步提高,具有100MSPS 采集能力以上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产品己较成熟。然而国外厂商的高速采集系统往往都价格不菲,而且由于高速数据采集对信号完整性、信号干扰、高速布线及数据处理和高速实时存储要求极高,国内完全掌握这个技术的厂商并不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找到一种满足需要的高速采集系统。这种情况长期限制了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高速数据采集与实时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以往在高速技术、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几个技术难点,采用FPGA 作为核心器件,集成中央逻辑控制及硬盘接口,直接将高速数据存入有多块硬 盘组成的实时RAID 存储系统中,实现了高速采集和实时存储,并可脱机运行。这种方案成本低廉,能提高采集速度,增加系统可靠性,并大大提高可持续采集时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1 总体系统方案硬件设计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把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所以模拟信号进入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步就是通过AD 采集电路进行模数转换;采集到的数据为了以后研究调用,就需要存储到存储器中,所以系统的最后一步是使用高速海量存储器对数据进行存储;系统的启动、停止和数据传输的方式还需要使用中央逻辑控制电路,所以在AD 采集电路与高速海量存储器之间增加中央逻辑控制电路来作为AD 采集电路与高速海量存储器之间的桥梁;系统通过人机接口与PC 机连接,可以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还方便调用存储数据进行研究测试,并实现

数据采集课程设计.doc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方案论证 (4) 1.1设计思路 (4) 1.1.1 A/D模数转换的选择 (4) 1.1.2单片机的选择 (4) 1.1.3显示部分 (4) 1.2设计方案 (5) 第二章硬件部分 (6) 2.1硬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单片机 (6) 2.1.1单片机的概述 (6) 2.1.2简介AT89C51 (7) 2.2 ADC0808 (10) 2.2.1ADC0808概述 (10) 2.2.2简介ADC0808 (10) 2.3 电路设计 (13) 2.3.1主电路设计 (13) 2.3.2复位电路设计 (13) 2.3.3时钟电路设计 (14) 2.3.4显示电路的设计 (15) 第三章软件部分 (17)

3.1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17) 3.2软件模块的划分 (17) 3.3主要程序 (18) 第四章调试仿真 (20) 4.1结果演示 (20) 4.2结果分析 (21)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摘要 当用计算机来构成数据采集或过程控制等系统时,所要采集的外部信号或被控制对象的参数,往往是温度、压力、流量、声音和位移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但是计算机只能处理不连续的的数字量,及离散的有限值。因此,必须用模数转换器即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后,才能送入计算进行处理。 本次设计硬件部分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ADC0808的一个数据采集系统,显示部分采用的是LED数码管,完成每个数据的显示。而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清晰,修改简单,可读性强,整个软件有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主程序模块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工业实时数据库功能及案例介绍

工业实时数据库KingHistorian功能及案例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业库KingHistorian主要特性 (3) 1. 性能参数及对比 (3) 2. 变量数值与时间戳的高分辨率 (4) 3. 更加丰富的数据类型 (4) 4. 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 (4) 5. 强大的计算引擎 (4) 6. 事务、复制、DML命令和版本跟踪 (4) 7. 功能强大可视化的管理和数据分析工具 (5) 8. 支持多个节点同时运行各种接口类型的数据源 (5) 9. 开放的数据访问接口 (5) 10. 开放的变成借口和开发工具包 (6) 11. 全面的本地化(国际化)语言支持和时区 (6) 12. 良好的安全性,提供严格的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和审计手段 (6) 13. 高可用性、高容错性(健壮性)和高可靠性,支持双机冗余配置 (6) 14. 良好的集成能力、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6) 15. 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跨越所有支持TCP/IP的网络 (6) 二.案例介绍 (6) 1. 煤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 (7) 2. 台湾中港泵站监控系统 (10) 3.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长污水处理系统 (14) 4. 奉贤排水运营中心远程监控系统 (15) 5. 三一重工实时数据库项目 (18) 6.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客户服务系统 (20) 7. 上海青草沙水原地工程5号沟部分 (23)

工业库KingHistorian主要特性 1)性能参数及对比?: 存储速度:每秒可存储(插入)超过300,000个输入值; 检索速度:单点检索每秒查询多达100,000条记录;并发检索每秒查询多达20,000条记录; 数据点数:单台服务器可最多存储1,000,000个数据点的历史数据; 数据容量:可以保存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历史数据保存和归档,最长保存10年历史数据,数据文件占有的磁盘空间可高达几十TB; 并发客户:支持最多256个并发客户同时存储和检索实时及历史数据; 三一集团测试项目:测试数据60万点,数据量240亿条记录(客户半年的真实数据3万多点,207万条关系记录进行数据迁移,复制20份)。 ?数据迁移过程迅速、稳定,迁移数据完全正确,单采集器平均插入速度为158,736条/s,,工业 库平均插入速度为3,046,220条/s。 ?测试数据查询5万条记录,2秒以内完成;30万条记录,5秒以内完成;200万条记录,14秒 完成,1900万条记录,240秒完成。 ?并发测试300-500客户端,测试插入、查询,性能稳定。 与PI性能的对比: 2)变量数值与时间戳的高分辨率?: 时间戳分辨率:毫秒 整型变量:64位 模拟变量:双精度(64位) 3)更加丰富的数据类型?:

单片机电子称课程设计1

单片机电子称课程设计1

————————————————————————————————作者:————————————————————————————————日期: 2

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秤的设计 专业年级:08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小组成员: 杨婷(200800802035 华娟(200800802041 王尹怿(200800802048 成绩: 完成时间:20110702 【设计题目】电子称的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一款电子秤,用LED液晶显示器显示被称物体的质量(2可以设定该秤所称的上限 (3当物体超重时,能自动报警 【设计过程】 1.【方案设计】 3

4 在设计系统时,针对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来设计电子秤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 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带有键盘输入的结构简图 此方案设计的电子秤,可以实现称物计价功能,但是局限于数码管的功能,在显示时只能显示单价、购物总额以及简单的货物代码等。在显示重量时,如果数码管没有足够的位数,那么称量物体重量的精度必受到限制,所以此方案需要较多的数码管接入电路中。这样在处理输入输出接口时需要另行扩展足够多的I/O 接口供数码管使用,比较麻烦。 方案二前端信号处理时,选用放大、信号转换等措施, 尤其在显示方面采用具有字符图文显示功能的LCD 显示器。这种方案不仅加强了人机交换的能力,而且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显示购物清单、所称量的物体信息等相关内容。 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2 LCD 显示的方案

目前单片机技术比较成熟,功能也比较强大,被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送入单片机,由单 片机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关系译码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单片机控制适合于功能比较简单的控制系统,而且其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算术运算功能强,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外围电路比较复杂,编程复杂。使用这种方案会给系统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方案三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利用EDA软件编程,下载烧制实现。系统集成于一片Xilinx公司的SpartanⅡ系列XC2S100E芯片上,体积大大减小、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实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采用FPGA测频测量精度高,测量频率范围大,而且编程灵活、调试方便,设计要求的精度较高,所以要求系统的稳定性要好,抗干扰能力要强。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和各单元电路所用到的核心器件。其中控制器采用Xilinx公司可编程器件FPGA为核心,基于ISE软件平台,采用VHDL编程实现数据处理、LED和LCD驱动、时钟芯片的I2C通讯、键盘控制等模块。 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 : 5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

2003年第17卷第4期测试技术学报V o l.17 N o.4 2003 (总第46期)JOURNAL OF TEST AND M EASURE M ENT TECHNOLOG Y(Sum N o.46) 文章编号:167127449(2003)0420287206 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 Ξ马海潮 (辽宁省葫芦岛市92941部队,辽宁葫芦岛市125001) 摘 要: 介绍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概述当前领先的几种超高速数据采集板卡;给出了目 前主要超高速ADC芯片,对超高速ADC芯片静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闪式ADC;标准总线 中图分类号: T P274 文献标识码:A Extra H 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D evelop m en ts M A H ai2chao (N o.92941PLA,L iaoning P rovince,H uludao125001,Ch ina) Abstract: T he cu rren t ex tra h igh speed data acqu isiti on techno logy developm en ts are summ arized. Several leading ex tra h igh sp eed data acqu isiti on boards in m arket are given.M ain p roducts of ex tra h igh speed flash ADC ch i p s are p resen ted.T he static and dynam 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 tra h igh speed ADC ch i p are described. Key words:h igh2sp eed data acqu isiti on system;flash ADC;standard bu s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计算机处理显示的过程称为数据采集,而相应的系统则为数据采集系统(D ata A cqu isiti on System)[1~3].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工作,它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一起构成了现代检测技术的基础. 由于数据采集技术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模拟量数字化,进而给出其量值,或通过信号处理对该模拟量进行分析.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温度、压力、位置、流量等模拟量,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模拟量(如电压、电流或电脉冲等),再通过适当的信号调理将信号送给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使其转换为可以进一步处理的数字信号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机.反之,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机可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DA C)将其产生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信号调理进行输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许多技术指标,如采样率、分辨率、存储深度、数字信号处理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前两项为评价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最重要技术指标. 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率可更深入、更细微、更精确地了解物理量变化特性.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来完成许多低速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雷达制导方面,需超高速、高精度地大量获取目标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以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识别.在观测供电传输线上的浪涌电流时,由于浪涌的持续时间仅有几百纳秒,而电压的变化范围则可达几千伏,要精确地了解其变化 Ξ收稿日期:2003205219  作者简介:马海潮(1962-),男,博士,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测控总体和调整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等研究.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精品

基于ARM的温度采集系统 1.1设计目的 1、注重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2、了解所选择的ARM芯片各个引脚功能,工作方式,计数/定时,I/O口,中断等的相关原理,并巩固学习嵌入式的相关内容知识。 3、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利用ARM芯片对周围环境温度信号的采集及显示。 1.2设计意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且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它必须与具体应用相结合才会具有生命力、才更具有优势。因此嵌入式系统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它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必须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进行合理的裁减利用。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和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统必须根据应用需求对软硬件进行裁剪,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等要求。所以,如果能建立相对通用的软硬件基础,然后在其上开发出适应各种需要的系统,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目前的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往往是一个只有几K到几十K微内核,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进行功能扩展或者裁减,但是由于微内核的存在,使得这种扩展能够非常顺利的进行。 数据采集(DAQ),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量测

智能电动百叶窗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智能电动百叶窗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 ——智能电动百叶窗 姓名: 班级:机101-3班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2010*****1310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5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 4 - (一)课程设计题目:智能电动百叶窗................................. - 4 - (二)任务详情: .................................................. - 4 -二、设计项目简介 ---------------------------------- - 4 - (一)基本要求: .................................................. - 4 - (二)基本工作原理: .............................................. - 5 - (三)各元器件资料: .............................................. - 5 - 1.AT89C51单片机------------------------------------------ - 5 - 2.ADC0808------------------------------------------------ - 8 - 3.光敏传感器--------------------------------------------- - 9 - 4.74SEG-MPX4-CA数码管----------------------------------- - 10 - 5.74LS245 驱动------------------------------------------ - 11 - 三、电路原理图 ----------------------------------- - 12 - (一)复位电路 ................................................... - 12 - (二)时钟电路 ................................................... - 12 - (三)数码管显示电路 ............................................. - 12 - (四)电机控制电路 ............................................... - 13 - (五)A/D转换电路................................................ - 15 - (六)总体电路图 ................................................. - 15 - 四、程序框图 ------------------------------------- - 16 - 五、程序清单 ------------------------------------- - 17 - 六、总结 ----------------------------------------- - 19 - 七、参考资料 ------------------------------------- - 20 -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称传感器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年06月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 课题:电阻应变式电子称 班级测控1111 学生姓名金梦磊学号 1111203115 指导教师张青春 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1.系统方案设计 1.1 概述 1.2 检测原理 1.3 系统原理框图 2.系统硬件设计 2.1 传感器选择及其特性 2.2 测量电路 2.3 信号采集电路 2.4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 2.5 总体电路图 3.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设计方法 3.2 软件流程图 3.3 软件清单及说明 4.系统调试与验证 4.1 调试过程 4.2调试结果(仿真结果)截图4.3 误差分析 5.课程设计体会与总结 附录:1、参考资料 2、元器件表

基于电阻式应变片式传感器的电子称设计 ` 1.系统方案设计 1.1概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子称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做生意确定货物的重量,还是菜市场买菜看斤看两,还是没事减肥看看自己体重有没有减少,我们都需要使用称量道具,电子称以其便携,准确等优点占据着市场。 早期的电子称是通过模拟电路实现的,其抗干扰能力不足,准确也比较低。现在的电子称都是通过微控制器,采用数字信号的方式,这样就克服了以前的缺点,还可以实现键盘控制以及超额报警等更能。在学习了传感器,单片机,测控电路几门课程之后,我们可以自己设计出一个电子称了。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采用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进行测量,并采用放大器对传感器转换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达到A/D转换器输入电压的要求,采用8位A/D转换器将放大器产生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数字处理后显示在4个数码管上(量程为0-1.999kg,所以只需要4个数码管),还需要蜂鸣器进行超量程报警,led灯显示电源的通断,两个拨位开关实现电源通断的控制,以及单片机的复位功能。 1.2检测原理 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是通过电阻的应变效应进行测量。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综述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航空、铁路、机械等诸多行业。区别于中速及低速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内部包含高速电路,电路系统1/3以上数字逻辑电路的时钟频率>=50MHz;对于并行采样系统,采样频率达到50MHz,并行8bit以上;对于串行采样系统,采样频率达到200MHz,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一般在200KS/s~100MS/s,分辨率16bit~24bit。本篇文章主要简单介绍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实现形式以及一些主要的应用。 关键词:高数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结构、系统原理、系统功能、实现形式、应用举例。 引言: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在通信、航天、雷达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随着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图像采集等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较高的采集精度和采样速率,还要求采集设备便携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且需要将采集信息稳定的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显示与数据处理。同时,以太网协议已经成为当今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在嵌入式领域中,将以太网协议与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形成局域网,实现方便可靠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 高速数据采集的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在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就使用的总线而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并行总线,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串行数据总线。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等同计算机融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动检测仪表和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因此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他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标准总线并带有高速DSP的高速数据采集板卡产品也越来越多,技术先进、市场主流的厂商主要有Spectrum Signal Processing,SPEC,Signatec,Acquisition Logic,Blue Wave等公司 2001年Acquisition logic公司推出了基于PCI总线,采样率为500MS/s,1GS/s的8bit数据采集板卡AL500和AL51G,它的存储深度分别为64MB,256MB和1000MB三种。PCI 总线为主模式,数据宽度32bit,时钟频率33MHz,在突发模式下传输速率可达到133MB /s。两种板卡还同时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通过板卡上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

专业课程设计温度的采集与控制(软件)2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温度的采集与控制(2)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 年月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分散1周第17 周- 19 周集中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发出控制信息改变报警和控制执行模块的状态,同时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到LED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 关键词:温度温度采集温度控制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1 设计要求 (1) 1.2 系统组成 (1) 1.3 工作原理 (1)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2) 2.1 温度转换电路 (2) 2.2 A/D转换电路 (2) 2.3 控制电路 (3) 2.4 单片机最小系统 (3) 第三章软件设计 (5) 3.1 主程序流程图 (5) 3.2 7279初始化程序INIT7279 (6) 3.3 发送字节程序STFS (7) 3.4 延时程序 (9) 3.5 中断程序 (10) 3.6 AD采样程序 (12) 3.7 数值转换程序 (13) 3.8 7279送显程序 (14) 第四章实验、调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16) 4.1 主要仪器和工具 (16) 4.2 调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单片机的密码锁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的出现是近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单片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正式形成了通用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单片机单芯片的微小体积和低的成本,可广泛地嵌入到如玩具、家用电器、机器人、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系统、工业控制单元、办公自动化设备、金融电子系统、舰船、个人信息终端及通讯产品中,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工具。 本文所涉及的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MCS—51系列,因为世界上很多知名的IC生产厂家都生产51兼容的芯片。到目前为止,MCS—51单片机已有数百个品种,还在不断推出功能更强的新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盗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同时对使用的便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锁防盗效果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防盗需求,还存在着需要随身带着钥匙,如果钥匙不慎丢失被他人利用,就有可能使不良之人乘虚而入等诸多弊端.因此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电子密码锁应运而生.电子密码锁运用电子电路控制机械部分,使两者紧密结合,从而避免了因为机械部分被破坏而导致开锁功能失常.大大增加了密码锁得防盗功能。同时因为电子密码锁不需要携带钥匙,弥补了钥匙极易丢失和仿造的缺陷,方便了锁具的使用,通过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可以不急可以达到开锁方便,而且还可以在别人随意开锁时发出警报。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呢。电子密码锁的密码保密性高,不易被破解以及它不用用户携带钥匙等等特点,使得它日益被广泛的人群所接受,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潮流,它正慢慢的在许多领域无形之中抢占先机替代机械锁。 本设计就是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方案,根据要求,给出了该单片机密码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同时给出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硬件设计、软件流程图、单片机存储单元的分配、汇编语言源程序及详细注释等内容。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实验者姓名: 实验者学号: 学院: 数据采集系统三(中断法)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微机原理知识,了解微机在实时采集过程中的应用,学习、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中断法,将ADC 0809通道0外接0 ~ 5V电压,转换成数字量后,在七段LED 数码管上,以小数点后两位(几十毫伏)的精度,显示其模拟电压的十进值;0809通道0的数字量以线性控制方式送DAC0832输出,当通道0的电压为5V时,0832的OUT为0V, 当通道0的电压为0时,0832的OUT为2.5V;此模拟电压再送到ADC 0809通道1,转换后的数字量在CRT上以十六进制显示。 2、ADC 0809 的CLK 脉冲,由定时器8254的OUT0提供;ADC 0809的EOC信号,用作8259中断请求信号。 3、要有较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控制程序的运行。 三、总体设计 1 、ADC 0809的IN0采集电位器0 — 5V电压,IN1采集0832输出的模拟量。 2 、DAC 0832将ADC 0809的IN0数字量后重新转换成模拟量输出。 3、8259用于检测ADC 0809转换是否结束和向CPU发送INTR信号 4、 8255为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显示驱动信息。 5、七段LED数码管显示ADC 0809的IN0的值。 6、8254提供ADC 0809的采样时钟脉冲。 7、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系统运行时,显示主菜单,开始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时, 主键盘有键按下, 退出返回DOD系统。 四、硬件设计 因采用了PC机和微机实验箱, 硬件电路设计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利用微机实验箱上的8255并行口、ADC 0809、DAC 0832、七段LED数码管单元、8254定时/计数器、74LS574输出接口、电位器等单元电路, 就构成了数据采集系统, 硬件电原理框图4-3-1所示。 五、软件设计 本设计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模/数转换器0809分别对IN0 0-5V直流电压的采样,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