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教案

《文学理论教程》教案
《文学理论教程》教案

《文学理论教程》教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学习重点文学理论的学科论问题: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及理论本身的属性与特点。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什么是文艺学

[1]内涵:广义的文艺学是指研究文学及其它艺术形式发生发展及规律的科学,属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狭义专指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其英文名称是The science of literature,实为“文学学”。

[2]中西文艺学观念的发展

2、文艺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1]具体内容及其提出依据

由韦勒克、沃伦在其《文学理论》中提出,认为文艺学必然研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部分内容,但它们内涵各不相同,侧重点也各有区别;但这三者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本课程侧重对“文学理论”的研究,最狭义的“文艺学”就专指“文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该问题的新解释

狭义文艺学应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侧重共时研究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侧重流变研究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本课程研究的重点是文学理论及文学理论史中相关重要问题。

3、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的最后定位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理论的对象

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范畴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

2、文学理论的任务

以艾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及其传统》中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为核心,从整体、系统观出发,我们认为整个文学理论应该包括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消费论四个重要部分,同时还涉及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问题。

3、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及整体安排

第一编绪论(一、二章),总述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问题。第二编(三、四、五章)为文学活动论,研讨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构成因素、发生发展及其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继承与创新问题。第三编(六、七、八章)为文学生产论,研究文学生产过程和文学生产原则问题。第四编(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为文学作品论,重点论述文学产品的类型、样式、文本结构及文学风格问题。第五编(十四、十五、十六章)为文学接受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阐述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过程和文学批评等问题。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品格

[1]提出的依据

A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决定意识,如体裁分类的历史。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性,对于经典文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1]提出依据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的理性认识,其本身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也要明确地宣扬自身的阶级、阶层、民族价值。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价值属性)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它不是建立在实验室中的“纯而又纯”的文化,也不是自命不凡的人创造出来的,它是继承一切人类文化成果的结果。因此,既要反对全盘继承、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排外。

[3]当今文学理论应有的价值属性

民主性、科学性和当代性是其主要价值属性。

3、文学理论品格对学习该课程的启示

[1]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

[2]弄清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

[3]密切联系文学实践(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考问题:文艺学的内涵,文学理论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多样形态

学习重点:掌握文学理论常见形态理论要点及提出情况。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形态的不同与文学研究客体及研究主体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而研究者的立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又是多样的,因此,文学理论有多种形态出现。

1、文学活动四要素关系结成的封闭、循环系统看,文学活动包含着由文学创作——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这样一个过程。

2、从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过程,实现价值的生成与转化来看,文学活动又包含着一个由文学生产——产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

我们可以以这两条线索来理解文学理论的各种形态。

二、文学理论存在的基本形态

1、第一流程包括

[1]文学哲学: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反映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持这一认识,但只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最为彻底,因而文学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文学心理学:其产生的触发点是心理科学的触动,中国古代的虚静、感兴、意境,西方出现的净化、移情、心理距离、直觉、意识流理论都与此有密切联系。

[3]文学语言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中国古代的言意关系问题、西方的文学符号学理论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文学信息学: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信息工程理论的推动。雅格布森的语言诗学功能理论、罗兰·巴特的作品结构层次理论很有代表性。

2、第二个流程包括

[1]文学社会学:文学是人的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与周围世界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国古代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孟子的“知人论世”学说、西方维柯的神话起源理论、丹纳的“三要素”学说等都是一种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基础上产生的文学社会学思想。

[2]文学价值学:将文学活动视为一种特殊的意义生产过程,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党圣元、程麻等有这方面的专著。

[3]文学文化学: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文化哲学,同时也与对文学综合研究视角的兴起有关;目前兴盛的大众审美文化研究、神话学研究、人类学研究都与此相关。

思考问题: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那些?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本章重点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石及如何发展与繁荣中国当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学习重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如何实现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转换的,其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任何一种文学理论的形成都须有大量的文学实践作为基础,同时还须有对前此理论的继承与借鉴,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个阶级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德意志形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恩选集》,2版,1卷,58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也曾提到:“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那完全是一派胡言。”(《共青团的任务》)“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1、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

[1]康德的哲学体系

[2]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启示

A审美的超功利性;

B主体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能动性;

C形式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

2、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

[1]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2]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A历史发展观;

B卓越的辩证法思想;

C感性与理性、共性与个性、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观。

3、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

[1]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体系

[2]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

A现实生活、物质世界是文艺活动的源泉;

B人的感觉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

C人类之爱、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人的“类”本质应在文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1、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是人的活动,是人的生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1]人的生活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存活动,其活动具有自由自觉性。该认识最早见于1844年马克思撰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生活活动的本质在于能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

[3]文学活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中审美才能和人与对象诗意情感关系的展现。

2、文学反映论:文学作为意识活动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1]这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基本原理所决定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观念在文学领域的必然体现。该理论最早见于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2]文学活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3]文学活动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性和反作用。

3、文学生产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方式,将文学活动纳入产品创造的流程。

[1]“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最早见于马克思的《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文学生产是一种与物质生产有着必然联系的特殊精神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3]文学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导致了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大众传媒业的蓬勃发展。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一种受制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

[1]在关注文学意识形态性的同时,更重视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性,文学是以独特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反映现实的,最早见于马克思1857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其突出特点在于:文学活动强调“想象”和“情感”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莎士比亚”化创作技巧所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在作品批评中“美学”尺度的重要性。

[3]文学活动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活动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

5、艺术交往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对话与交往功能。

[1]将文学活动视为一个包括着生产和消费的文化过程,最早见于马克思1857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20世纪70年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对马克思首倡的生产、消费互动关系做了深刻的拓展。

[3]艺术交往理论对于研究文学接受与消费问题很有启发价值。

6、五个理论基石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人类学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而言,活动论、反映论对于文学本质、生产论对于文学创造、审美意识形态论对作品剖析、交往论对于文学接受与消费影响、启发更为直接。

7、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1]列宁在《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等文章提出了反映论的深化、文学的党性原则及文学的“人民性”和“两种民族文化”等问题。

[2]斯大林在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提出了文学的暴露与歌颂、正确开展文艺竞赛等问题。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文章中重点研讨了文艺的属性、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的继承与发展、发展民族文艺与借鉴西方的关系等问题。

[4]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提出了文艺起源于劳动的唯物主义认识。

[5]卢卡契在《审美特性》中阐释了文艺的审美特性与变形机制。

[6]“西马”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马尔库塞、本雅明、阿多诺等强调了文艺的独特的救赎功能和审美品性。

[7]伊格尔顿的《文学原理引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着重发展了文学的文化批判功能。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

即探讨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坚持由马、恩、列、斯、毛等所创立并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基本原理。

3、坚持发展的观点,反对保守思想及各种错误认识,如文学非意识形态论和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潮。

二、坚持中国特色

1、以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不能生吞活剥西方思想、全盘西化。

2、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发展民族特色,如言意关系理论、意境观念、对灵感问题的独特认识以及感悟式批评方式等。

三、坚持当代性

1、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现状,解决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如文学叙述学、“朦胧诗”研究等。

2、必须合理地吸收20世纪西方文论成果,注意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线索。

3、必须借鉴新科学方法,注意以独特的视角研究文学,如模糊论美学、人类文化学等。

思考问题: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第二编文学活动

本编重点阐释文学作为活动的特点、构成及其产生与发展;文学活动作为话语系统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出现的新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重点研讨人的活动的特点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特殊活动的美学意义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文学活动自身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

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

重点研究文学活动的特征及美学意义:文学活动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是人与现实世界诗意情感关系的表达。

文学是人学,因为文学是人写的,是写人的,并且是写给人看的。文学所反映的内容就是人的所有生活活动,并且文学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因此,研究文学作为生活活动及其美学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1、人类在社会中特有的存在方式(什么是生活活动)

[1]人类活动同动物活动的共同处,都遵循生物进化规律。

[2]人类活动同动物活动的区别,人的活动具有自由自觉性。

[3]生活活动的涵义: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的总称,是人类所独有的存在方式。

2、生活活动是人类存在方式论点的意义

[1]从发生学看,生活活动是人类产生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推动力。

A劳动对于人自身的发展;

B生活活动对于社会形态前进与转变的作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2]从认识论层面上看,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知识获得的途径和人类知识的特点。人与周围世界有着密切联系,人能能动地反映现实世界,但人的知识是第二性的,它受物质现实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实践活动在人类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两种错误认识:经验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扩大主体自我意识作用的理论。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交换过程,即人改造了自然、自然也改造了人(人的思想、人的意识、人的多方面的感觉、创造能力);其美学意义在于指出了文学是人的感觉多方面发展的结果,是感觉中人与外物诗意情感关系发展的产物。人作为与自然外物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可以在假定性情境与对象保持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关系。

2、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文学是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这意味着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意味着文学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的两个“尺度”值得深入探讨与分析,其提到的“全面性”中则包含着社会实践性和精神性的内涵。

3、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和实践能力都以对象化的方式外化在实践对象中,因此,从根本上讲,审美并不是“审物”,而是“审己”——

审视对象是否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文学活动是对人的审美想象能力和感觉丰富性的确证。因此,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手稿》中提到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1、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看:文学属于意识活动、精神活动。因而文学具有精神活动的一切特点,它既受物质活动的制约、决定,又具有反作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从精神活动形态本质观察:文学属于审美意识形态活动,它是一种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3、从艺术把握世界的具体手段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有别于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

4、从精神活动的性质思考: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精神活动,不同于语言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性精神活动。

因此,文学活动可以简单概括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活动,它以语言为媒介把握世界。

课后作业:阅读《手稿》,进一步加深对人的生活活动美学意义的理解。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

重点讲解文学活动各构成因素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特征及相互关系,以便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把握文学理论体系。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活动“四要素”说,认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必然涉及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因素。在这个活动中,“作品”是联系其它要素的核心,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作品与世界、作品与作者、作品与形式、作品与读者四组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对完整理解文学活动很有意义。

一、作品与世界

1、关系的内涵:文学活动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2、模仿理论的历史考察

[1]中国古代:A《周易·系辞下》——B孔子“兴观群怨”说——C刘勰《文新雕龙》——D梁启超——E蔡仪

[2]西方:A德谟克利特“原子论”——B柏拉图“影子的影子”理论——C亚里士多德《诗学》——D达芬奇的“镜子说”——

E黑格尔“理念的自我发展”理论——别林斯基的“再现”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观念

3、这一理论视角的价值

[1]不同程度地指出了文学产生的客观根源;

[2]指出了文学活动时刻处于社会运动之中,是人与世界的交流。

二、作品与世界

1、理论要旨:应着眼与作者的创造方面去理解文学活动。

2、对这一理论的历史考察

[1]中国古代:A《尚书·尧典》——B《荀子·乐论》——C陆机“诗缘情而绮靡”——D钟嵘《诗品序》——E白居易《与元九书》——F李贽“童心”说——G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

[2]西方:A朗吉弩斯《论崇高》“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思潮中的拜伦、华兹华斯等——

C精神分析学说——D克罗齐“直觉”理论——E福科的“作者死亡论”。

3、该理论视角的意义

[1]在文学本质论方面,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2]在创作论方面,强调作作者对作品意义生成的作用;

[3]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三、作品与形式(作品本体论)

1、理论要旨:文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就是作品形式本身。

2、该理论的发展历程

[1]产生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兴起为其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发展历程

A俄国形式主义文论——B英美新批评——C法国结构主义文论——D法美解构主义文论。

[3]一组重要范畴

A文学性与陌生化

B肌质论与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是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兰色姆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作者或世界;但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

C细读法与“感觉谬误”、“意图谬误”

D结构主义叙事学

3、该理论提出的意义

[1]使文学回到自身,对自足性研究充分;

[2]新方法、新技巧的运用,对于文学创作和赏析具有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

四、作品与读者

1、理论要旨: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发展轨迹

[1]中国古代:A见仁见智——B诗无达诂——C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D鲁迅论读《红楼梦》。

[2]西方: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B接受美学——C读者反应理论——D艺术交往理论。

[3]一组重要范畴

A文本与作品

B隐含的读者

C阅读经验期待视野

3、该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突出强调了过去一向被忽视的读者因素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五、对文学活动各要素关系的整体理解

1、整体理解的理论依据

[1]“四要素”说是一个整体学说;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精彩论述;

[3]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中包含的“艺术交往”思想。

2、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极其表现

[1]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文学活动得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作品反映的对象与客体,而且还是作者和读者生存的基本环境;

[2]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但是写作作品的人,而且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3]读者,作为文学接受和消费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交流;

[4]作品作为显现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活动是如何进行整体理解的?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重点内容:通过对文学起源诸说的辨析,树立“文学起源于劳动”的正确观点,全面了解社会生活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原因以及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一)文学活动起源诸说

1、巫术仪式发生学

[1]巫及巫术

所谓巫术,就是原始人认为用一定的法术可以与神相通或祈求神的保护,或者诅咒妖魔,或借超自然的力量去办人所不能做的事。巫术的实施一般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进行,通常遵循相似律(模仿巫术)和接触律(交感巫术)两个原则。

[2]巫术仪式与文学发生

英国弗雷泽《金枝》及哈丽逊等人坚持这一学说。熊舞、鸟舞及悲剧的诞生。

[3]价值与不足

A在发生层面上,正确指出了艺术与巫术仪式相共存的历史事实及相互影响关系。

B巫术仪式也是起源于生存、求知的需要,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一种形式,也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并且也是精神性的,它与文艺活动共伍,共同产生与劳动过程。

2、宗教发生学

[1]宗教与巫术的区别

[2]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由赫尔德到格罗塞

[3]价值与缺憾

3、游戏发生说

[1]文学与游戏:康德——席勒——斯宾塞——谷鲁斯

[2]游戏说的不足与价值

4、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再现理论

5、心灵表现说

浪漫主义思潮——精神分析理论——艺术即直觉观念

6、“理念”说

柏拉图——黑格尔

(二)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劳动说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如巫术仪式、消闲需求;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描写劳动前的准备、劳动过程或劳动后丰收的喜悦之情;

4、劳动进程制约着早期文学的形式;

5、劳动说的合理性及与其它诸说的关系,它能解释其它活动产生的前提与根源。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1、文学发展问题的有关认识

[1]社会风气制约说:中国古代,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2]理念的向前推进说:黑格尔认为,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理念在现实中按照自身规律转化的结果。

[3]文学形式内在动因说: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循环发展说,由喜剧——传奇——悲剧——

讽刺文学的发展正好对应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及神的出生、成为英雄、悲剧生活和灭亡这一发展。

[4]形式因素内部组合说: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和法国结构主义文论都持这一认识,文学变革的真正根源在于形式构成要素的不同变换组合,而与外部世界联系不大。

2、文学活动发展的规律及原因

[1]文学发展的规律

A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

B文学发展与物质生活发展具有不完全平衡、不完全对应性关系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表现为两种情况:

第一,物质生产极大发展,但却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或造成艺术的堕落或变形,如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经济落后,但却出现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如三十年代的中国,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俄国文学。

产生原因:

第一,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某些具有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神话。

第二,艺术处于上层建筑的顶端,它只能通过诸多中间环节和中介因素,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一定的政治氛围、文化心理、社会精神意向对引发和推动文艺的发展往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文艺自身的传统、势态和趋向,也会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对文艺自身的发展起到特殊的作用。如文学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革新等。

[2]文学活动发展的终极原因是物质经济基础

A这是由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

B其他意识形态因素也受物质基础的制约,并以合力的形式影响文学的发展;

C因此,经济因素、现实因素虽不是文学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但一定是最终意义上、最基本的根源性的因素。

思考问题: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应做如何理解?

第四章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重点讲解文学范畴的演变和文学的本质内涵:文学是以话语形式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以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重点阐释文学概念的内涵和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历程。

在文学发展史上,对什么是文学,有诸多不同认识。择其要者,从理论角度来看,只要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学,文学是一种精神文明文化,特别是以书面表达形式存在的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学,文学是一种侧重描写情感活动,重视想象和虚构及形式创造的纯文学。此外,还有人从习惯、惯例和约定俗成接受机制去理解文学的途径。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1、理论要点

文学与其它意识形态并没有明确区别,并没有指明其特殊性质,文学没有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从属于其它学科。其含义为:文学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或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该理论的提出过程及发展

[1]中国古代

尚质、尚用文学观占有主导地位,将文学视为伦理、政治的附庸,因此,更关注文学的文化功能。先秦魏晋以前A孔门四科——B《左传》“诗以言志”——C孔子的“兴观群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认识——

D许慎《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虽已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审美属性,但更侧重文化意义的理解。在先秦的文艺观念中,一般而言,文学=学问,而文章=文学(狭义)、诗=文学(狭义)。

[2]西方古代

18世纪以前,与中国古代情况大致类似,突出文学的文化技艺功能。美的艺术与理智的艺术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文学包括史诗、颂诗、讲演术、悲剧等。在他们的文艺观念中,艺术=技艺,诗=灵感的技艺。

将文学理解为一般文化现象表现了社会初创阶段人们尚质重实的功利观,它是社会不发达阶段、文艺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必然表现。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1、理论要点

已经充分认识到文艺具有审美属性,不同于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

2、这一认识的发展

[1]中国古代

魏晋南北朝以后,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随着人的觉醒,文学的独立地位和审美本质得以确认。A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和“诗赋欲丽”观点——B陆机的《文赋》——C范晔提出“情志即动,辞贵为篇”——

D萧子显“文章者,盖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E钟嵘“滋味”说等。文学特有的审美品质被普遍认可。

[2]西方

16-

18世纪以后,启蒙运动的兴起使得文学作为“美的艺术”的品质得以确认。在这方面,查里斯·巴托有着独特贡献,是他于1747年首先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划入“美的艺术”中。其审美属性的确立,一方面是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也与雪莱、拜伦等人的审美追求有关。

自此以后,文学的审美属性被确认,并且人们自觉地以这样的标准要求文学创作。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理论要旨: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类。

2、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

[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人类符号表达活动越来越精确和敏锐,这使得文学这种以传达审美表现为己任的学科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文化、学术和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使人们确认文学就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艺术门类,是一种专门处理审美——

表现领域问题的艺术活动。如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贝尔的《资本主义的文化和矛盾》都提出了社会结构三分的认识: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并充分认识到了在所有文化形式中艺术所承担的独特解放功能。

四、文学与非文学

1、理论要旨

文学和非文学的界线是模糊的,有时候有些实用问题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时候,判断文学与非文学就不能依据其定义,而只能靠惯例。

2、惯例与文学惯例的内涵

[1]惯例就是约定俗成未经言明的潜在规范,这一认识最早是由迪基提出的,他认为用于判断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标准不是固定的,而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在此时艺术惯例的存在很有价值。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美学化和艺术人生化的今天,惯例的价值尤为突出。

[2]文学惯例的具体内容

A文学语言应富有独特的表现力;

B文学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其中允许想象和虚构成分的存在;

C文学创造一种假定性情境,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具有意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封闭性;

D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无穷的韵味,吸引读者去思考和反思,并进行多种意义的挖掘和解读。

3、文学作为惯例的意义与价值

[1]可以用于区分文学与非文学作品;

[2]可以正确理解移位成文学作品内部片段的实用文体的文学价值及其意义;

[3]可以正确剖析与解读各种探索类的先锋文体,如字典体小说(《马桥字典》、《拉扎尔字典》等)日记体小说和各类纪实性文字等。

课后作业:惯例文学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学习重点:阐明文学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真正弄清文学与话语、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反映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文学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树立唯物主义的文学观。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1、社会结构的内涵及构成

指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综合构成的总体组织。社会结构从总体上看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则是精神意识,它们之间具有制约与反作用关系。

2、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位置

社会结构包括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前者又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各观念意识形态,而观念意识形态又可分为一般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属于以语言、话语为表达媒介与音乐、绘画等相并列的一种特殊审美意识形态。

以文学发展为例,分析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发展最终决定因素是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基础要通过政治法律制度间接地同文学发生关系,并且文学发展还受企其它一般意识形态形式的影响,因此,文学与经济基础保持更远的距离,文学的发展就必然会出现与经济基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怎样理解文学的双重性质

根据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原理,当将文学定位为“审美意识形态”时,实际上就指明了文学的这一双重性质。

二、文学与社会

1、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的内涵

2、文学话语活动一般意识形态性质的具体表现

[1]文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个人所有物。因此,将文学活动看成是“自我表现”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当然,文学创作离不开作家个人的艺术表现才能。

[2]文学活动是社会的产物

A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

B文学的形式要素(语言、结构、表现技巧、体裁)都来自社会生活。

C作家的情感与创作激情来自社会生活。“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

D文学活动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以小说为例。

[3]文学活动的社会属性

A原因

B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时代性,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世易时移,其文变矣”“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其次是民族性(地域性),“杏花细雨江南”“朔风瘦马河汉”。

再次是人民性,这也是评价古代文学遗产的重要标准。

人民性的内涵:

人民性是文学与人民实际生活关系的标志,它既是指人民真实的生活、命运、意志、愿望等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指作家对人民的同情、赞扬和歌颂等情感态度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有时也指作品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受到人民欢迎的程度。“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所指的对象也不同,故“人民性”的内涵也要具体分析。从总体上讲,“人民”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按其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参加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事业的那些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但主要指劳动群众。

人民性在文学活动中的表现:

第一,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生活,提出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和利益密切相联系的问题,体现了历史本质的某些方面。如《水浒传》中“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历史。

第二,直接描写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苦难和欢乐、联系和愿望,并表现对人民的同情或赞颂,是文学人民性的又一重要标志。如《卖炭翁》《窦蛾冤》。

第三,直接或间接地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并表现了作者的愤怒和抗议。如《伐檀》《硕鼠》《儒林外史》。

第四,反对异族侵略、赞美大好河山、热爱祖国、追求美好未来,反映人民恒定品质(纯洁爱情、善良品格、秉公执法、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见义勇为的精神)等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民性。

人民性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一,衡量古代文化遗产,区分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的重要尺度。

第二,实际上表达了文学属于人民的思想,也规定了作家创作的前提,增强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在新时期,有利于脱节作家和艺术家,开拓题材,实现风格多样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

D文学话语的阶级性

文学作品阶级性的内涵

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意志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但它已渗透于艺术形象之中,不是外加的标签和附属的标志。阶级性是阶级社会文学中通常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产生原因:作家和读者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

文学阶级性的复杂表现:

第一,从表现程度来看,有强弱之分。从整个文学现象看,阶级矛盾尖锐时,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就强;选题内容切近现实斗争的作品,阶级性更突出。从个人创作来看,入世作家的作品,阶级性就会突出一些。

第二,从表现范围看,有广狭大小之分。有的作品虽张扬一个阶级,实却反为某个阶层,如柳宗元作品仅反映了“士人心态”、新时期的创作仅表现了文革中被迫害的一代人的思想;虽为统治阶级,但却代表了所有被压迫阶级的情绪和要求;民族矛盾尖锐时,强烈的民族性,反而是阶级性淡化。

第三,从表现意向来说,有顺逆向背之别。被压迫阶级的文学,反映宣扬了统治阶级的观念与思想;统治阶级的某些作家,突破阶级局限,反映了人民的某些思想情绪,以至引起统治阶级的迫害,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

三、文学与反映

这是文学活动作为一种一般意识形态所赖以产生的前提与基础。从本质上看,文学就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文学反映的受动性:即社会生活是文学产生的唯一源泉。

[1]从具体创作过程看,有两方面涵义,客体世界和主体情感都来自生活。

[2]文学史发展证明了这一愿望。

[3]具体作品分析也能证明该理论。

2、文学反映的能动性:即作家的创造性表现。

[1]能动性的表现:作品形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内容构成,作家情感投入与思想评价;作品艺术形式和技巧手段。

[2]能动性产生原因:作家的体验生活。

[3]能动性的结果:由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

3、反对错误倾向

[1]天才决定论

[2]“历史资料”“书本材料”及前人创作是文学产生的源泉

[3]反对“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结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其实质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它具有诸种社会属性,如阶级性、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文学的人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理解文学阶级性的复杂性?

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学习重点:弄清文学的审美本质和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具有双重性质,就其一般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一般意识形态;就其存在的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两者是渗透在一起,相互交融的。从目的方面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从方式看,它既是意象——

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从态度着眼,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其双重性就表现在这里。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1、文学活动的无功利性

[1]内涵:不求直接获得现实利益。

[2]无功利性的表现

A创作方面:刘勰强调指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对此,苏轼、朱熹都曾有论述。著名作家的创作经验谈也大都证明了这点,郭沫若创作《凤凰涅磐》便是很好的例子。

B文学消费鉴赏活动:“审美心理距离说”

2、文学活动的功利性因素

[1]文学审美活动的功利性实质

对人的教育与启迪作用。

[2]功利性因素的具体体现

A作为作家和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本身

B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本)

3、对文学审美活动的目的考察与评价

[1]中国古代的“入出说”

[2]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情”理论与“审美心理距离说”

[3]评价:文学活动既是功利的,又是无功利的,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直接的无功利性与间接的功利性的有机统一。

二、文学既是意象——直觉的,也是概念——推理的

1、文学是意象——直觉的

[1]意象辨析

A意象的内涵:意象类似于艺术形象,即审美意象。

B意象的特征

第一,是感性、具体的,与想象、幻想、情感交融在一起。

第二,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假定性。

C文学作品就是以意象的发生存在的,作品中既有单个意象,本身又是一个整体意象。

2、有关直觉

[1]直觉及审美直觉

直觉就是不经过推理、判断、直接洞悉事物本质的心理过程。

[2]审美直觉的特征

第一,感性的,直接与客观形象交融在一起;

第二,直接的,不需要抽象、推理;

第三,体验的,主体全身心的投入,是移情的必然结果。

[3]对文学的把握(鉴赏)是以审美直觉的方式进行的。

3、文学是概念——推理的(间接的、特殊的方式)

[1]概念——推理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可分为创作前、创作过程中及修改中三个方面理解。

[2]对于消费活动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历史意蕴的把握。

[3]理性因素对于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性,提倡精品意识、题材作品;反对“直觉主义”和纯“自我抒情”的创作。

4、对文学存在方式双重性的正确理解

其关系是直接与间接、前台与幕后的关系。

三、文学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

1、文学是情感的(对文学活动的态度)

[1]审美评价的实质

[2]对文学的评价是一种基于无功利目的的、以意象——直觉方式进行的包含着主体强烈情感意向的审美评价。

2、文学是认识的

[1]原因:这是由文学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功能。

[2]无产阶级文学的认识功能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提高人民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意识。

[3]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情感活动贯穿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是文学创作与构思的主线,鉴赏更是需要主体的体验与移情;而认识渗透在情感因素背后,它是间接存在的。也就是说读者是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的获得了认识、受到了教育。

四、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认识——实践的

1、文学的审美属性

主要表现为:从目的看,文学是无功利的;从表现方式看,文学是意象——

直觉的;从态度看,文学是主观评价的,具有情感评价性。

2、文学是认识——实践的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性话语,从而必然要运用概念——推理方式,并带有理智因素。

3、正确理解文学的双重性质

[1]从内在层次上看,审美属性是文学的特质,而认识属性是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形式的必然特征。

[2]两者关系

A审美是直接的,认识——实践则是间接隐蔽的。

B越是审美的,越应认识到文学的认识——实践功能;但更不能忽略文学的双重特征是通过话语的蕴藉性表现出来的。

思考问题: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表现?

第四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学习重点:话语的内涵及文学话语的特点、文学话语的典型形态。

一、文学与话语(文学作为话语活动)

1、意识形态的内涵

[1]人的精神活动的分类

[2]意识形态的涵义

[3]文学意识形态性质的具体体现

2、文学作为话语活动

[1]什么是话语

[2]话语范畴提出的特殊意义

A“话语”“语言”“言语”“文本”的区别

B文学话语的内涵

文学话语活动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说话人、接受人、文本、信息和语境;其中文本和语境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C“文学话语”的特殊意蕴与意义

二、话语蕴藉

1、话语蕴藉的涵义

[1]蕴藉的内涵:“蕴”就是指含义深奥;“藉”原意为“草垫”,有“衬托”之意,现引申为含蓄。蕴藉就是文学话语具有意义的无限生成性和意义不确定性。

2、话语蕴藉的体现

[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的性质。“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文本自身带有话语蕴藉性质,即文学话语的含蓄与诗意化特征。

3对文学话语蕴藉特性的历史考察

[1]中国古代:意境理论可以概括其丰富的内涵。

[2]西方:从“象征”——“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符号理论——陌生化——“含混”——“召唤结构”与“隐含的读者”

三、话语蕴藉的典型形态

1、含蓄:中国古代的范畴,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认识优秀的作品应该有韵味。

2、含混:西方20世纪新批评理论提出的重要范畴,认为作品具有歧异性、悖论特点和反讽效果,因此主张作品要“细读”。

3、含蓄与含混的比较

[1]提出国度不同

[2]内涵截然有别

[3]表达其意义的方式不同

[4]分析、解读方式不同

四、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按由宽泛至具体的理解思路来看,可按社会结构——上层建筑——

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何为话语?何为话语蕴藉?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点和基本属性,探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政策、文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学、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是必须弄懂的问题,前者仅指某种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文学,后者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多层次性,其范围要广得多。

一、社会主义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1、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意识形态性:其表现如下

[1]所有制形式

[2]分配制度

[3]政治制度

[4]指导思想

[5]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

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意识形态性的表现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2]赞扬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审美性

1、主导性: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特征

2、层次性: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的多层次性决定的

3、多样性:是由社会主义阶段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决定的

4、审美性:它是由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方向和道路

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是由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根本方向。

1、提出过程:1905年,列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1942年,毛泽东“为工农兵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提出了该方向,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人民”的内涵

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每个不同时期,内涵不同,目前指维护社会主义方向的大多数人。

3、坚持“二为”方向的原因和依据

[1]唯物史观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2]概括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