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0

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

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长期以来,月球是否有水存在着很大争论。日前,科学家通过在“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区得到的探测数据,首次找到了月球雨海区域并没有水的直接证据。此外,根据“嫦娥三号”测月雷达获得的数据,我国科学家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幅月球地质剖面图,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区域火山演化的历史。这说明()

①人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月球的认识

②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月球是否有水”的认识正确与否通过科学实验得以验证

④人们在探月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运用的是()

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

②中央主要领导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分赴多地密集调研

③“营改增”税收改革扩至全国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④安监部门调查北京地铁5号线女孩被夹身亡的原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拉弗曲线是用来描述税率与税收之间经济关系的图形,因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而得名。从哲学角度看,拉弗曲线启示我们()

①要把握好事物量变的“度”②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要规范分配关系,制定合理分配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①④

5.两年多来,中国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先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800多项,已提前完成了本届政府承诺的削减三分之一审批事项的任务。中国政府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整体统率和引领着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他们利用自身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抢占别国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

①提高国家的向心力,消解文化间的相互渗透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④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13.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深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

④ D.③④

14.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奖又一次把中西医之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但医学里的“中”和“西”,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非科学”那般对立,虽“道不同”但可“相为谋”,做到殊途同归。这是基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各有特色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7.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6年1月7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网博会共设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主题活动三大板块。展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多层次展现出网络文化的新业态、新成果、新技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彰显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今天,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推力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这是中国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之一。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表明( )

①科技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②科学技术在文化生产力中地位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科技是促进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多部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有价值的文化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统计表明,目前全国90%的综艺节目是从国外引进。为此,我国每年需要付出超过2亿元的版权费。这表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立足实践,锐意创新

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1.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

③ D.③④

22.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细腻的手法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著小说的时代背景,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品创作精神。既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对该剧给予了关注和赞许。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淡化文化的经济功能

③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说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25.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领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7.《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它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历史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主流媒体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8.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于9月4日晚在西湖湖面上进行,这场仅仅50多分钟的艺术盛宴,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了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