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知识回顾】

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

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 高AD=80mm , 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 、AC 上, (1)若这个矩形是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 (2)若这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则边长是多少?

【同步练习】如图,△ABC 是一块三角形余料,AB=AC=13cm ,BC=10cm ,现在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

ABC 的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试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A B

C Q

M D N

P

E

例2:阅读以下文字并解答问题:

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 、6.5米

B 、5.75米

C 、6.05米

D 、7.25米

(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

【同步练习】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 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明在点D 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 =3m ,沿BD 方向到达点F 处再测得自己得影长FG =4m ,如果小明得身高为1.6m ,

求路灯杆AB 的高度.

图1 图

2

图3

4

例3: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M 是边AC 上的一动点,=CM nAM ,BM 交AD 于N 点。

⑴ 如图①,若1n =,则

=AN ND 。如图②,若2n =,则=AN

ND 。 如图③,若3n =,则=AN

ND

。 ⑵ 猜想,AN

ND

与n 存在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⑶ 当n = 时,恰有AN CM

ND AM

=

【同步练习】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M 是DE 的中点,CM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N ,则S △DMN ∶S 四边形ANME =

例4:如图,在ABC △中,9010A BC ABC ∠==°

,,△的面积为25,点D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D 不与A 、B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设DE x =,以DE 为折线将ADE △翻折(使ADE △落在四边形DBCE 所在的平面内),所得的A DE '△与梯形

DBCE 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 .

(1)用x 表示ADE △的面积;

(2)求出05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求出51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4)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B C A

E

A '

D

B

C A

【同步练习】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上的一动点(P异于A、D),Q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 连AQ、DQ,过P作PE∥DQ交AQ于E,作PF∥AQ交DQ于F.

(1)求证:△APE∽△ADQ;

(2)设AP的长为x,试求△PEF的面积S△PEF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P在何处时,S△PEF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例5:等腰△ABC,AB=AC=8,∠BAC=120°,P为BC的中点,小慧拿着含3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顶点落在点P,三角板绕P点旋转.

(1)如图a,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时.求证:△BPE~△CFP;

(2)操作: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到图b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边AC于点E、F.

①探究1:△BPE与△CFP还相似吗?(只需写出结论)

②探究2:连结EF,△BPE与△PF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③设EF=m,△EPF的面积为S,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S.

【同步练习】如图,M 为线段AB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C ,∠DME =∠A =∠B =α,且DM 交AC 于F ,ME 交BC 于G .

(1)写出图中三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其中的一对;

(2)连结FG ,如果α=45°,AB =42,AF =

3,求FG 的长.

例6:如图,已知抛物线y =4

3x 2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y =

t

43

x -3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PB =5t ,且0<t <1.

(1)填空: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 (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

(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C

B

Q P

O

H x

y

巩固练习

1.

ABC △中,CD AB ⊥于D ,一定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1A ∠=∠,②CD DB

AD CD

=,③290B ∠+∠=°,④345BC AC AB =∶∶∶∶,⑤CD AC BD AC ?=? A .1 B .2 C .3 D .4 2.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EB ,CE 分别交AD 于点G ,H .设△CDH ,

△GHE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 ) A .212S 3S =. B .213S 2S = C .21S 32S =. D .21S 2S 3=

3. 如图,在Rt Δ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 ) A .b=a+c B .b=ac C .b 2=a 2+c 2 D .b=2a=2c

4. 某班在布置新年联欢会会场时,需要将直角三角形彩纸裁成长度不等的矩形彩条,如图,在

Rt △ABC 中,∠C=90°,AC=30cm ,AB=50cm ,依次裁下宽为1cm 的矩形纸条a 1、a 2、a 3…,若

使裁得的矩形纸条的长都不小于5cm ,则每张彩纸能裁成的矩形纸条的总数是( ) A .24 B .25 C .26 D .27

5. 如图,点1234A A A A ,,,在射线OA 上,点123B B B ,,在射线OB 上,且112233A B A B A B ∥∥,

213243A B A B A B ∥∥.若212A B B △,323A B B △的面积分别为1,4,则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面积之和

为 .

6. 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 ,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

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 ,塔影长DE=18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 ,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 ,那么塔高AB 为( )

A .24m

B .22m

C .20m

D .18m

7. 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

保持AM 和MN 垂直,

(1)证明:Rt Rt ABM MCN △∽△;

(2)设BM 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 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Rt ABM AMN △∽△,求x 的值.

相似三角形培优拔高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 1、已知432z y x ==,且1032=+-z y x ,则z y x ++= 。 2、已知△ABC 中,AB=AC,∠BAC=120°,求AB:BC 的值。 3、若点P 在线段AB 上,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B=10, 23==BQ AQ BP AP ,求线段PQ 的长。 4、若55432+==+c b a ,且2132=+-c b a ,试求a:b:c 。 5、△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D 在BC 边上,且ED=EC 。若△ABC 的边长为4,AE=2,则BD 的长 为 。 6、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点G 在边BC 上,AG 交DE 于点H ,点O 是线段AG 的中点,若 13=DB AD ,则 =OH AO

7、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CD 的中点,连接AP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DE ,取DE 的中点Q ,连接PQ ,求证: PQ=PC. 8、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相似比为2:3,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相似比为5:4,则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且相似比为 。 9、已知矩形ABCD 中,AB=1,在BC 上取一点E ,沿 AE 将△ABE 向上折叠,使B 点落在AD 上的F 处。若 四边形EFDC 与矩形ABCD 相似,则AD= 10、已知∠1=∠2=∠3,求证:△ABC ∽△ADE 11、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

九年级培优圆与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培优圆与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所示,将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沿x轴翻折,然后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函数y=x2+2x+1的图象的顶点为点A.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顶点为点B,和x轴的交点为点C,D(点D位于点C的左侧). (1)求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 (2)从点A,C,D三个点中任取两个点和点B构造三角形,求构造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3)若点M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N是△ABC三边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AM为斜边的 Rt△AMN,使△AMN的面积为△ABC面积的?若存在,求tan∠MA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y=x2+2x+1=(x+1)2的图象沿x轴翻折,得y=﹣(x+1)2, 把y=﹣(x+1)2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y=﹣x2+4, ∴所求的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为y=﹣x2+4 (2)解:∵y=x2+2x+1=(x+1)2, ∴A(﹣1,0), 当y=0时,﹣x2+4=0,解得x=±2,则D(﹣2,0),C(2,0); 当x=0时,y=﹣x2+4=4,则B(0,4), 从点A,C,D三个点中任取两个点和点B构造三角形的有:△ACB,△ADB,△CDB, ∵AC=3,AD=1,CD=4,AB= ,BC=2 ,BD=2 , ∴△BCD为等腰三角形, ∴构造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3)解:存在, 易得BC的解析是为y=﹣2x+4,S△ABC= AC?OB= ×3×4=6, M点的坐标为(m,﹣2m+4)(0≤m≤2), ①当N点在AC上,如图1, ∴△AMN的面积为△ABC面积的, ∴(m+1)(﹣2m+4)=2,解得m1=0,m2=1, 当m=0时,M点的坐标为(0,4),N(0,0),则AN=1,MN=4, ∴tan∠MAC= =4; 当m=1时,M点的坐标为(1,2),N(1,0),则AN=2,MN=2, ∴tan∠MAC= =1; ②当N点在BC上,如图2, BC= =2 , ∵BC?AN= AC?BC,解得AN= , ∵S△AMN= AN?MN=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中考真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1. (2011浙江金华,9,3分)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 ) A.600m B.500m C.400m D.300m 【答案】B 2. (2011浙江丽水,9,3分)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 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 ) A.600m B.500m C.400m D.300m 【答案】B 3. (2011湖南怀化,21,10分)如图8,△ABC,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D 是边BC 上的高, B C=40cm,AD=30cm,从这张硬纸片上剪下一个长HG 是宽HE 的2倍的矩形EFGH ,使它的一边EF 在B C 上,顶点G 、H 分别在AC ,AB 上,A D 与HG 的交点为M. (1) 求证:;AM HG AD BC (2) 求这个矩形EFGH 的周长.

【答案】 (1) 解:∵四边形EFGH 为矩形 ∴EF∥GH ∴∠AHG=∠ABC 又∵∠HAG=∠BAC ∴ △AHG∽△ABC ∴ ;AM HG AD BC = (2)由(1)得 ;AM HG AD BC =设HE=x ,则HG=2x ,AM=AD-DM=AD-HE=30-x 可得40 23030x x =-,解得,x=12 , 2x=24 所以矩形EFGH 的周长为2×(12+24)=72cm. 4. (2011上海,25,14分)在Rt △ABC 中,∠ACB =90°,BC =30,AB =50.点P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 ⊥AB ,与边AC 或BC 相交于E .点M 在线段AP 上,点N 在线段BP 上,EM =EN ,sin ∠EMP = 1213 . (1)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求CM 的长; (2)如图2,当点E 在边AC 上时,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设AP =x ,B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若△AME ∽△ENB (△AME 的顶点A 、M 、E 分别与△ENB 的顶点E 、N 、B 对应),求AP 的长. 图1 图2 备用图 【答案】(1)∵∠ACB =90°,∴AC . ∵S =12 AB CP ??=1 2 AC BC ??, ∴CP =AC BC AB ?=403050 ?=24. 在Rt△CPM 中,∵sin∠EMP =1213 , ∴1213CP CM =.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 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 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 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 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 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 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备考之圆与相似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

中考数学备考之圆与相似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难题篇含答案 一、相似 1.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OF⊥BC于点F,交⊙O于点E,AE与BC交于点H,点D为OE的延长线上一点,且∠ODB=∠AEC. (1)求证:BD是⊙O的切线; (2)求证:CE2=EH?EA; (3)若⊙O的半径为,sinA= ,求BH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 ∵∠ODB=∠AEC,∠AEC=∠ABC, ∴∠ODB=∠ABC, ∵OF⊥BC, ∴∠BFD=90°, ∴∠ODB+∠DBF=90°, ∴∠ABC+∠DBF=90°, 即∠OBD=90°, ∴BD⊥OB, ∴BD是⊙O的切线 (2)证明:连接AC,如图2所示: ∵OF⊥BC, ∴, ∴∠CAE=∠ECB, ∵∠CEA=∠HEC,

∴△CEH∽△AEC, ∴, ∴CE2=EH?EA (3)解:连接BE,如图3所示: ∵AB是⊙O的直径, ∴∠AEB=90°, ∵⊙O的半径为,sin∠BAE= , ∴AB=5,BE=AB?sin∠BAE=5× =3, ∴EA= =4, ∵, ∴BE=CE=3, ∵CE2=EH?EA, ∴EH= , ∴在Rt△BEH中,BH= . 【解析】【分析】(1)要证BD是⊙O的切线,只需证∠OBD=90°,因为∠OBC+∠BOD=90°,所以只须证∠ODB=∠OBC即可。由圆周角定理和已知条件易得∠ODB=∠ABC,则∠OBC+∠BOD=90°=∠ODB+∠BO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OBD=90°; (2)连接AC,要证CE2=EH?EA;只需证△CEH∽△AEC,已有公共角∠AEC,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AE=∠ECB,即可证△CEH∽△AEC,可得比例式求解; (3)连接BE,解直角三角形AEB和直角三角形BEH即可求解。 2.如图所示,△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EC的延长线交BD于点P.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两条线段的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量得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 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CD =m :n 例:已知线段AB=2.5m,线段CD=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 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 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还要注意顺序。) 例:b,a,d,c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cm,b=3cm,c=6cm,求线段d 的长度。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 c d 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相似三角形培优难题集锦(含答_案)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 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 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 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 求t的值. 2.如图,在△ABC 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 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 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 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 , ACB=90°,AC=6,BC=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 BA=BC=20cm,AC= 30cm,点P从A点出发, 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 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 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 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 <6)。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知识回顾】 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 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 高AD=80mm , 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 、AC 上, (1)若这个矩形是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 (2)若这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则边长是多少? 【同步练习】如图,△ABC 是一块三角形余料,AB=AC=13cm ,BC=10cm ,现在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ABC 的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试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例2:阅读以下文字并解答问题: 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 A B C Q M D N P E

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 、6.5米 B 、5.75米 C 、6.05米 D 、7.25米 (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 【同步练习】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 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明在点D 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 =3m ,沿BD 方向到达点F 处再测得自己得影长FG =4m ,如果小明得身高为1.6m ,求路灯杆AB 的高度. 图1 图2 图3 图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27.2.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一、知识链接 1、判断两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探索新知 1、问题1:学校操场上的国旗旗杆的高度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测量? 2、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练习:(1.)一根1.5米长的标杆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它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1米;此时一棵水杉树的影长为10.5米,这棵水杉树高为( ) A.7.5米 B.8米 C.14.7米 D.15.75米

(2.)在某一刻,有人测得一高为1.8米的竹竿的影长为3米,某一高楼的高为60 米,那么高楼的影长是多少米? 3. 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叫什么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原高146.59米,但由于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在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很难爬到塔顶的.你知道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大金字塔的高度的吗? 3、例题讲解 例3: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如图,如果木杆EF长2 m,它的影长FD为3 m,测得OA为201 m,求金字塔的高度BO.(思考如何测出OA的长?) 分析:根据太阳光的光线是互相平行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竖直的两个物体的影子互相平行,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金字塔的高度. 解: 4、课堂练习 在某一时刻,有人测得一高为1.8米的竹竿的影长为3米,某一高楼的影长为90米,那么高楼的高度是多少米? (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它的影长成正比例.)

【2021版 九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 1. 对应角相等; 2. 对应边成比例; 3. 对应线段(中线、高、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4.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5.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性质3主要应用于三角形内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性质5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有关知识,拓展了我们研究面积问题的视角. 如图,正方形EFGH 内接于△ABC ,AD ⊥BC ,设BC a =,AD h =,试用a 、h 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H G E F D C B A 例题与求解 【例1】如图,已知□ABCD 中,过点B 的直线顺次与AC ,AD 及CD 的延长线相交于E ,F ,G ,若5BE =,2EF =,则FG 的长是 . (“弘晟杯”上海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相似三角形建立含FG 的关系式,注意中间比的代换. G E F D C B A

【例2】如图,已知△ABC 中,DE ∥GF ∥BC ,且::1:2:3AD DF FB =, 则:ADE DFGE S S △四边形:FBCG S =四边形( ) (黑龙江省中考试题) A.1:9:36 B.1:4:9 C.1:8:27 D. 1:8:36 解题思路:△ADE ,△AFG 都与△ABC 相似,用△ABC 面积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DE 、四边形DFGE 、四边形FBCG 的面积. G E F D C B A 【例3】如图,在△ABC 的内部选取一点P ,过P 点作三条分别与△ABC 的三边平行的直线,这样所得的三个三角形t 1,t 2,t 3的面积分别为4,9和49,求△ABC 的面积. (第二届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于问题条件中没有具体的线段长,所以不能用面积公式求出有关图形的面积,可考虑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t 1 t 2 t 3 I P H G E F D C B A 如图所示,经过三角形内一点向各边作平行线(也称剖分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到: ① △FDP ∽△IPE ∽△PHG ∽△ABC ; ② 1HG IE DF BC AC AB ++=; ③ 2DE FG HI BC AC AB ++=; ④ 2ABC S =△. 上述性质,叙述简捷,形式优美,巧妙运用它们解某些平面几何竞赛题,简明而迅速,奇特而匠心独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1.(2013?雅安)如图,在?ABCD中,E在AB上,CE、BD交于F,若AE:BE=4:3,且BF=2,则DF= 2.(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 3.(2013?自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F,BG⊥AE于G,BG=,则△EFC的周长为() 4.(2013?新疆)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A. 2 B.或C.或D. 2或或 5.(2013?孝感)如图,在△ABC中,AB=AC=a,BC=b(a>b).在△ABC内依次作∠CBD=∠A, ∠DCE=∠CBD,∠EDF=∠DCE.则EF等于() A.B.C.D.

6.(2013安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DC上,若DE:EC=1:2,则BF:BE= . 7.(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8.(2013东营中考)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那么x的值() A. 只有1个 B. 可以有2个 C. 可以有3个 D. 有无数个 9.(2013台湾、3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沿虚线剪成甲、乙、丙三块,其中甲、丙为梯形,乙为三角形.根据图中标示的边长数据,比较甲、乙、丙的面积大小,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A.甲>乙,乙>丙B.甲>乙,乙<丙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 10、(2013?黔东南州)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的值是. 11、(2013?牡丹江)劳技课上小敏拿出了一个腰长为8厘米,底边为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她想用这个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边长比是1:2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恰好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行四边形的其它顶点均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短的边长为.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A(﹣4,0)和B(1,0),与y轴交于点C(0,2),动点D沿△ABC的边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起点A向终点B 运动,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BC的另一边于点E,将△AD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设点D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四边形DECO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解:把A(﹣4,0),B(1,0),点C(0,2)代入 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对称轴为:直线x=﹣; (2)解:存在,∵AD=2t, ∴DF=AD=2t, ∴OF=4﹣4t, ∴D(2t﹣4,0), ∵直线AC的解析式为:,∴E(2t﹣4,t), ∵△EFC为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EFC=90°,则△DEF∽△OFC, ∴,即,解得:t= ; ②当∠FEC=90°,

∴∠AEF=90°,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AF,即t=2t, ∴t=0,(舍去), ③当∠ACF=90°,则AC2+CF2=AF2,即(42+22)+[22+(4t﹣4)2]=(4t)2,解得:t= ,∴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此时,t= 或; (3)解:∵B(1,0),C(0,2),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 当D在y轴的左侧时,S= (DE+OC)?OD= (t+2)?(4﹣2t)=﹣t2+4 (0<t<2); 当D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2, ∵OD=4t﹣4,DE=﹣8t+10,S= (DE+OC)?OD= (﹣8t+10+2)?(4t﹣4),即 (2<t<). 综上所述: 【解析】【分析】(1)(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点A、B、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D、DF、OF的长,表示出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表示出点E的坐标,再分三种情况讨论△EFC为直角三角形:①当∠EFC=90°,则△DEF∽△O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②∠FEC=90°,∠AEF=90°,△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t的值即可;③当∠ACF=90°,则AC2+CF2=AF2,建立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从而可得出答案。 (3)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当D在y轴的左侧时,当D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已知:如图一,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1.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求证:(1)△ACD∽△ABC; (2)AC2=AD?AB; (3)CD2=AD?DB. A 证明:(1)∵∠ACB=90°,CD⊥AB, ∴∠CDA=90°=∠ACB, ∵∠A=∠A, ∴△ACD∽△ABC. (2)∵△ACD∽△ABC, ∴AC AD AB AC =, ∴AC2=AD?AB; (3)∵CD⊥AB, ∴∠ADC=∠BDC=90°,∴∠A+∠ACD=90°, ∵∠ACB=90° ∴∠A+∠B=90° ∴∠ACD=∠B ∴△ACD∽△BCD, ∴CD AD BD CD =, ∴CD2=AD?DB.

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PB=120°,求证: (1)△ACP∽△PDB, (2)CD2=AC?BD. 证明:(1)∵△PCD是等边三角形, ∴∠PCD=∠PDC=∠CPD=60°, ∴∠ACP=∠PDB=120°, ∵∠APB=120°, ∴∠APC+∠BPD=60°, ∵∠CAP+∠APC=60° ∴∠BPD=∠CAP, ∴△ACP∽△PDB; (2)由(1)得△ACP∽△PDB, ∴, ∵△PCD是等边三角形, ∴PC=PD=CD, ∴, ∴CD2=AC?BD.

3. 如图,正方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已知△ABC 的边BC=15,高AH=10, (1)求证:△ADG∽△ABC; (2)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解:(1)∵四边形形DEFG是正方形, ∴DG∥BC ∴△ADG∽△ABC; (2) 如图,高AH交DG于M,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DE=MH=x, ∴AM=AH﹣MH=10﹣x, ∵ADG∽△ABC, ∴DG AM BC AH =, ∴ 10 1510 x x - =, ∴x=6, ∴x2=36. 答:正方形DEFG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6,36.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解析]

]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 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 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 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 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AB 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 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令狐文艳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 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 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②求△CPQ的 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 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1)当AD=CD时,求证:DE∥AC;(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 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1)当x 为何值时,PQ∥BC?(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 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 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 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6)。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 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AB上一动点(不与A,B 重合),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过点P分别作A C,BD 的垂线,分别交AC,BD 于点E ,F ,交AD,BC 于点M,N.下列结论: ①△A PE ≌△AM E;②PM+PN=AC ;③PE 2+PF 2 =PO 2;④△POF ∽△BN F;⑤当△PMN ∽△A MP 时,点P 是A B的中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5 B.4 C .3 D.2 2、如图,Rt △AB C中,∠A CB=90°,∠AB C=60°,BC=2cm ,D 为BC 的中点,若动点E以1c 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 →B →A的方向运动,设E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0≤t<6),连接D E,当△BDE 是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 ) 3、如图,△ABC 中,DE ∥BC ,DE=1,AD=2,DB =3,则BC 的长是( ) 4、如图,在?ABC D中,E 为CD上一点,连接A E、BD ,且AE 、BD 交于点F,S △DEF :S△ABF =4:25,则D E:EC =( ) A . 2:5 B. 2:3 C . 3:5 D. 3:2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 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于E ,交DC 的延长线于F ,B G⊥AE 于G ,BG=,则△EFC 的周长为( ) A . 11 B . 10 C . 9 D. 8 6、如图,在?ABCD 中,E在AB 上,CE 、BD 交于F ,若AE:BE=4:3,且BF =2,则DF= .. 7、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延长DE 至F 使E F=DE ,连接CF,则S △CEF :S 四边形BCED 的值为( ) A . 1:3 B . 2:3 C . 1:4 D . 2:5 8、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已知AB=4,A D=2.∠DAC=∠B,若△ABD 的面积为a,则△ACD 的面积为( ) A.a ? B. ? C. D . 9、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 B .17?C .18?D .19 10如图,在△ABC 中,AB =AC=a ,BC=b(a >b).在△ABC 内依次作∠CBD=∠A ,∠DCE=∠CBD ,∠E DF=∠DC E.则E F等于( ) 11、如图,点A ,B,C ,D 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点E 的坐标不可能是( ) A . (6,0) B . (6,3) C . (6,5) D . (4,2) 12、如图,正方形AB CD 是一块绿化带,其中 阴影部分EO FB,GHM N都是正方形的花圃.已知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为( ) A . B . 12 C . D . 1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O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 C=( ) A.2 B . 2.5或3.5 C. 3.5或4.5 D . 2或3.5或4.5 A . B . C . D .

相似三角形与实际应用

1 / 2 初中数学优秀生特长生培训方案 相似三角形与实际应用 一, 思想、方法解读 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1、 分析题意 2、 画出图形 3、 找出两个能解决问题的两个相似三角形 4、 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 写出比例式(要包含已知条件和题中要求的未知量或相关量) 6、 由比例式解决问题或由比例式列方程解决问题 二,思想方法分类例析 (一)利用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量 例1.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带领学生去测教学楼的高度,在阳光下,测得身高为1.65m 的黄丽同学BC 的影长BA 为1.1m ,与此同时,测得教学楼DE 的影长DF 为12.1m ,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已测得的数据,测出教学楼DE 的高度.(精确到0.1m) 例2.我侦察员在距敌方200米的地方发现敌人的一座建筑物,但 不知其高度又不能靠近建筑物测量,机灵的侦察员食指竖直举在右眼 前,闭上左眼,并将食指前后移动,使食指恰好将该建筑物遮住。若 此时眼睛到食指的距离约为40cm ,食指的长约为8cm,你能根据上述 条件计算出敌方建筑物的高度吗?请说出你的思路。 例3.小明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长为1m 的竹竿影长0.9m ,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1.2m ,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2.7m ,他求得的树高是多少? 例4.如图:学校旗杆附近有一斜坡.小明准备测量学校旗杆AB 的高度,他发现当斜坡正对着太阳时,旗杆AB 的影子恰好落在水 平地面和斜坡的坡面上,此时小明测得水平地面上的影长BC =20 米,斜坡坡面上的影长CD =8米,太阳光线AD 与水平地面成30° 角,斜坡CD 与水平地面BC 成30°的角,求旗杆AB 的高度(精确到1米). (二)利用相似三角形进行方案设计 例5、如图, 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 AH=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 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例6、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的一条直角边AB 长为1.5m ,面 积为1.22m ,工人师傅要把它加工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 面,请甲、乙两位同学进行设计加工方案,甲的方案如图(1),乙的 A B C D

中考试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科:数学 专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主讲教师:黄炜北京四中数学教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在构造相似模型时,务必找准对应边. 题一 题面:如图所示,AB是斜靠在墙壁上的长梯,梯脚B距离墙角1.6m,梯上点D距离墙1.4m,BD长0.55m,则梯子长为( ) A.3.85m B.4.00m C.4.40m D.4.50m 金题精讲 题一 题面:在已知半圆内,求作内接正方形.

位似变换 满分冲刺 题一 题面:如图,小明准备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当他发现斜坡正对着太阳时,旗杆AB的影子恰好落在水平地面和斜坡的坡面上,测得水平地面上的影长BC=20m,斜坡坡面上的影长CD=8m,太阳光线AD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坡CD与水平地面所成的锐角为30°,求旗杆AB的高度.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题二 题面: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OEFG中,点A和点F的坐标分别为(3,2),(-1,-1),则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 位似中心、平面直角坐标系

题三 题面:在已知三角形内,求作内接正方形.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答案:C . 金题精讲 题一 答案:正方形EFGH 即为所求. 满分冲刺 题一 答案:20324 3 m .

题二 答案:位似中心的坐标是(1,0)或(-5,-2). 题三 答案:方法1:利用位似形的性质作图法(图16) 图16 作法:(1)在AB上任取一点G',作G'D'⊥BC; (2)以G'D'为边,在△ABC内作一正方形D'E'F'G'; (3)连结BF',延长交AC于F; (4)作FG∥CB,交AB于G,从F,G各作BC的垂线FE,GD,那么DEFG就是所求作的 内接正方形. 方法2:利用代数解析法作图(图17) 图17 (1)作AH(h)⊥BC(a); (2)求h+a,a,h的比例第四项x; (3)在AH上取KH=x; (4)过K作GF∥BC,交两边于G,F,从G,F各作BC的垂线GD,FE,那么DEFG就是所 求的内接正方形.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中考数学相似(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正方形ABCD、等腰Rt△BPQ的顶点P在对角线AC上(点P与A、C不重合),QP与BC交于E,QP延长线与AD交于点F,连接CQ. (1)①求证:AP=CQ;②求证:PA2=AF?AD; (2)若AP:PC=1:3,求tan∠CBQ. 【答案】(1)证明: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ABC=90°,∴∠ABP+∠PBC=90°, ∵△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BQ,∠PBQ=90°,∴∠PBC+∠CBQ=90° ∴∠ABP=∠CBQ,∴△ABP≌△CBQ,∴AP=CQ; 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C=∠BAC=∠ACB=45°, ∵∠PQB=45°,∠CEP=∠QEB,∴∠CBQ=∠CPQ, 由①得△ABP≌△CBQ,∠ABP=∠CBQ ∵∠CPQ=∠APF,∴∠APF=∠ABP,∴△APF∽△ABP, (本题也可以连接PD,证△APF∽△ADP) (2)证明:由①得△ABP≌△CBQ,∴∠BCQ=∠BAC=45°, ∵∠ACB=45°,∴∠PCQ=45°+45°=90° ∴tan∠CPQ= , 由①得AP=CQ, 又AP:PC=1:3,∴tan∠CPQ= , 由②得∠CBQ=∠CPQ, ∴tan∠CBQ=tan∠CPQ= . 【解析】【分析】(1)①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证△ABP≌△CBQ,可得AP=CQ;②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CBQ=∠CPQ,再由△ABP≌△CBQ可证得∠APF=∠ABP,从而证出△APF∽△ABP,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证;(2)由△ABP≌△CBQ可得∠BCQ=∠BAC=45°,可得∠PCQ=45°+45°=90°,再由三角函数可 得tan∠CPQ=,由AP:PC=1:3,AP=CQ,可得tan∠CPQ=,再由∠CBQ=∠CPQ可求出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