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深度思考]当两个分子从无穷远逐渐靠近时,分子力大小如何变化,分子力做功情况如何?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答案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第1页共1页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重点 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难点 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 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塞弹出来,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1.内能 【学生思考】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 【教师讲解】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1)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内能的定义和单位.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J) 【思考】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2)学生看课本图. 【师生共同总结】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怎样才能使一根铁丝温度升高?看看谁的办法多. (2)学生交流归纳小结,教师补充. (3)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分类,并归纳出热传递的特点和热量的概念. 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量:在热传递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教师点拨】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提问】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或经验来思考回答. (4)教师演示课本中的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实验结论:做功也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思考】两个实验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什么不同?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分析讨论】学生解释课前的瓶塞被推起的现象.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 ℃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热运动,有分子动理论做基础,同时还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知道影 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更加进步。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阶段,但感性认 识仍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因此,本课应以感性知识为依托,借助实验 等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 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帮助学生建立内能的 概念;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为抽象 的能的形式,也为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电热器等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 键作用。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 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 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认识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 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对生活事例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2.通过分析事例,逐步形成用能量观点看世界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铁丝、砂纸、压缩空气引火仪、热功互换器、矿泉水瓶、橡皮筋、温度显示器、酒精、点火枪等

第2单元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定律

第2单元 物体的内能和热力学定律 一、温度的宏观和微观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特点是多、快、乱、变,中间多,两头少,在热现象中,关心的是多个分子,而不是单个分子。 (1)、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 m ~10 -26 kg v =10 5 m / s (2)、温度:宏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是物体平均动能的标志 (3)、温度相同,平均动能就相同,不论物体组成、结构、种类和物态 (无论如何) 二、什么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与什么有关? (1)、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量, 叫做分子势能。 (2)、微观――与相对位置有关, 宏观――与体积有关 三、什么是物体的内能,它与什么有关? 1、 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也叫热力学能 2、 与温度T 、体积V 和分子个数N 有关 3、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四、内能和机械能又什么区别? 1、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机械能可以 为零。 2、 微观物体对应内能。内能不可以为零。 3、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五、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 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 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3、 做多少功,改变多少内能 六、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r =10 r 0

1、 外界向物体传递热量(吸热),物体的内能增加 2、 物体向外界传递热量(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3、 传递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能量的转移 七、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 1、 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用功的数值来度量 2、 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用热量来度量。能量的转化。 八、做功和热传递的等效性——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如:使物体升高温度,可以用热传递的方法,也可以用做功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相 同的,如果事先不知道,我们无法知道它是通过哪种途径改变的内能。 1 cal =4. 2 J 1 J =0.24 cal 九、区分内能、热量和温度 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转移的内能,它只有在转移的过程中才有意义,热传递 使物体的温度改变。温度不同是热传递的条件(类比:云――雨――水) 例如:两物体温度不同相接触,热量从高温物体相低温物体传递,高温物体内能 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十、理想气体: (1)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势能为零;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3)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实际气体可以近似为理想气体。 练习 1、 物体平均速度大的物体的温度高(×) 2、 20℃的水和20℃的铜的平均动能相同(√) 3、 体积变大,内能变大(×) 4、 温度升高,所有的分子的平均动能都变大(×) 5、 同温度的水和氢气相比,氢气的平均速度大(√) 十一、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 1、表示内能的改变、做功、热传递之间的关系 2、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能量,持续对外做功(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不能制成) 【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 C.0℃的冰化为0℃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D.100℃的水变为100℃的水汽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物体的内能》优秀教案

《物体的内能》教案设计 执教人:张鑫海 一、教案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温度、内能的关系 三、教案准备: 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四、教案过程: (一)引入 复习机械能。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什么是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3)什么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速度、质量、高度等) (三)新课教案

1.通过上面内容的复习,我们发现物体的机械能是从物体的宏观方面来说的,并且大小可以为零。那在物体内部呢,是否也存在着能?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从而得出内能的定义,并板书。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思考与讨论: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1)冬天的冰块具有内能。 (2)高温熔化的铁水具有内能。 (3)静止的石块具有内能。 (4)运动的汽车具有内能。 总结: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内能。 强调并板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启发与思考: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它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不激烈,它的内能就越小。所以,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通过知识扩展与补充,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 1.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温度相同时,大铁球的分子个数多,总的能量就多。可见,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温度、状态相同时,内能也不同,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材料有关。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5《物体的内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合中学刘东 升

新课讲授 新一、认识内能 1.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 的能是机械能。微观世界的分子虽 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 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 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2.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 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 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 想一想, ①冰山有内能吗?会解释吗? 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山也不例外。 ②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 种形式的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 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 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 能。 学生对比理解,分 子虽小但也具有能 量。 思考、联想、类 比、理解。 认识内能。 倾听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提出的问题。 “类比法”是科学教学 时,遇到较抽象的概念 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感性认识迈向理性认识 的好方法,适合初中学 生的思维特点,也间接 的告诉学生有意识地培 养理性思维的方法,为 高中继续学习更加抽象 的概念做个铺垫。 给出内能的定义至关重 要,为以后规范的表述 内能和分析内能的变化 做好铺垫。 重点强调内能和机械能 的区别,强调是分子能 量。防止学习困难的学 生混淆概念。

课讲授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想一想,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判 断同一物体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1)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表现在哪? (2)讨论结果: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烈。 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意 味着内能增加。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分组实验并讨论。 [想一想做一做] 你怎样让一段铁丝温度升 高呢? ①请说出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教师一一 板书。 ②让学生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发出质 疑。 ③引导学生将方法归类。 (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做功 ①学生实验,图钉在纸上摩擦感受温度的变 化 ②演示实验 A 演示实验B 演示实验C (3)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传递 ①让学生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②提出“热量”的标准物理概念。 小组讨论。 从宏观现象推理出 微观机制,再从微 观理论推出宏观表 现,思考内能改变 的外在表现。 学生尝试总结。 小组讨论并实践提 高铁丝温度的方 法。提出使铁丝温 度升高的方法有: 用火焰加热、太阳 晒、用手搓、用手 焐、踩在脚下用力 一拉、用锤子不断 敲击、反复弯折等 等。 交流、讨论,尝试 归类。 学生动手实验,通 过体验,加深对做 功可以改变物体内 能的理解 观看教师演示实验 A、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培 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 用能力。什么时候分子 运动得快什么时候分子 间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化 这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 很好的考察机会,是学 有所用的体现。 给学生搭建平台,学生 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散 思维,在已有经历的基 础上,对感到质疑的问 题,具备动手实验验证 的意识。 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分 组验证实验,教师演 示,归纳出提高温度的 一般方法。提高了归纳 能力。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 学会分析问题,培养良 好的思维能力。

内能教学设计(1)

《内能》教案 【教学背景】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理解仍占主要地位,理性理解上还存有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合学生好奇心,以感性理解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材上通过各种图片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通过想想做做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再利用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进而明确了热量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水平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理解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理解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度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协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总结: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内能。强调并板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启发与思考: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探究:1.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玻璃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 看一看________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________,→分子运动得_______ →分子动能______ →物体的内能_________ 实验结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将会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温度相同时,大铁球的分子个数多,总的能量就多。可见,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温度、状态相同时,内能也不同,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材料有关。 3.一块冰全部熔化成同温度的水,质量和温度相同,但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改变了,所以分子间的势能也改变了,内能也发生改变了。可见,物体的内能与状态有关。同种物质,质量、温度相同,状态不同,则固液气的内能依次增大。 活动二: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入冬了,天气开始变冷了,经常会感到手冷,你通常是怎么让你的手变暖的?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再从生活实际中举出一些如何改变物体温度的事例。分类总结学生的举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一)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1:视频演示压缩气体做功实验(硝化棉燃烧),学生归纳原因。总结:对气体做功,使硝化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因此燃烧。 实验2:播放内能做功的视频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塞子飞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白雾。 板书: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归纳总结出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练习与思考: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事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并且播放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事例的视频资料。播放搓手做功,改变其内能的视频。范的表述内能和分析内能的变化做好铺垫。 重点强调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学生举例分析,归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视频:实验探究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物理中“内能”概念的理解

对物理中“内能”概念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的热学中经常提到“内能”的概念,由于它属于微观运动的范畴,比较抽象,所以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内能”?它又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内能”的概念 所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而分子具有动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分子间又具有势能。由此可见,物体的内能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分子的能量,而是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的总和。 二、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越大,分子的动能也就越大。温度的实质是反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温度越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慢,物体的内能越小。 由于一切物体的分子总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温度只是决定内能大小的一个因素,温度为零,分子运动速率并不为零,所以温度为零的任何物体,内能不为零,也具有内能。 三、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对于温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物体所含的分子数目就越多,内能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大。因为对质量不同的物体来说,由于分子数目不同,即使是温度高,但分子数目很少,具有的内能也不一定就大。如“一滴10℃的水比一杯5℃的水具有的内能一定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四、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即使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它们具有的内能也不一定相等。如一千克0℃的水和一千克0℃的冰,它们所具有的内能就不同。一千克0℃的水具有的内能就比一千克0℃的冰具有的内能大,因为冰融化成水必须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大。而此时物体内能的增加并不是由分子动能的增加而引起的。如晶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而分子势能变化了,分子内能的变化是由分子势能的变化引起的。晶体熔化时,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加。晶体溶液凝固时,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减小。因此,“内能越大,温度越高”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但在物体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最后还需要强调: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能无关。任何物体,不管是否运动或怎样运动,也不管处于何种状态,其内部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都具有分子动能。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又具有分子势能,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内能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⑤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内能知识点总结

内能知识点总结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内能总结 一、内能的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情况有关(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3)内能的大小不影响机械能,而机械能的大小也不影响内能,但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1)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等)--内能改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教案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执教人:张鑫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温度、内能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机械能。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什么是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3)什么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速度、质量、高度等) (三)新课教学

1.通过上面内容的复习,我们发现物体的机械能是从物体的宏观方面来说的,并且大小可以为零。那在物体内部呢,是否也存在着能?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从而得出内能的定义,并板书。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思考与讨论: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1)冬天的冰块具有内能。 (2)高温熔化的铁水具有内能。 (3)静止的石块具有内能。 (4)运动的汽车具有内能。 总结: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内能。 强调并板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启发与思考: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它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不激烈,它的内能就越小。所以,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通过知识扩展与补充,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 1.质量不同的两个铁球,温度相同时,大铁球的分子个数多,总的能量就多。可见,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 2.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温度、状态相同时,内能也不同,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材料有关。

热和内能教学设计

第二节热和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并知道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方式。 2、了解热与内能的关系,区别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来理解能量转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能量转移的了解感受能量的流动性,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教学难点: 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效果。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和讲解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1)从做功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在绝热过程中,功与系统的内能有何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1)定义: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系统的内能。 (2)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二)新课教学

1、热传递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能否发生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是否有关? (3)热传递的结果是什么? (4)热传递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5)热传递有几种方式?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1)定义: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即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这个过程就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 教师强调指出:只要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就会进行,与原来物体内能的多少大小无关。热传递过程能量可以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也可以由内能小的物体传到内能大的物体上,但一定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3)最终结果:两物体温度相同 (4)热传递过程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5)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热和内能 教师:阅读教材并看图-1,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12U U U -=?等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即Q U =?。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投影] (1)怎样理解热量?能否说某一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为什么?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意义是否相同。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内能知识点总结

内能总结 一、内能的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3)内能的大小不影响机械能,而机械能的大小也不影响内能,但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1)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等)--内能改变。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物体的内能》教案2

《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的 .了解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动能及势能,并且了解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内能由物体的状态所决定。 教学重点 物体的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能才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及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教学难点 分子势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样的能是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关系怎样? 二、新课教学 .分子动能。 ()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启发性提问:根据你对布朗运动实验的观察,分子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 应答:分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在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内的分子运动方向不相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也不相同。 教师分析分子速率分布特点——在同一时刻有的分子速率大,有的分子速率小,从大量分子总体来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是少数,大多数分子是中等大

小的速率。 教帅进一步指出:由于分子速率不同,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也不同。对于热现象的研究来说,每个分子的动能是毫无意义的,而有意义的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此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要学生讨论研究。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冷、热水的区别。 讨论结论应是:组成冷、热水的大量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则其动能也各不相同,但就冷水总体来说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热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教师指出:由此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 ()根据复习提问的回答(地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形变的弹簧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便具有势能)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称之为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提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应答:当时,,<时,为斥力,>时,为引力。 教师指出:由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好象弹簧形变有伸长或压缩两种情况,因此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也分两种情况。 ①当>时,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的增大而增加。此种情况与弹簧被拉长弹性势能的增加很相似。 ②当<时,为斥力,分子势能随着的减小而增加。此种情况与弹簧被压缩时弹性势能的增加很相似。 小结: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而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距离若增大(减小)则宏观表现为物体体积增大(减小)。可见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物体的内能。 教师指出:物体里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由此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①物体的内能是由它的状态决定的(状态是指温度、体积、物态等)。 提问:对于质量相等、温度都是℃的水和水蒸气来说它们的内能相同吗?

初中物理《内能》教案

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 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2.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可自动地从髙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B.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D.物体的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4.质量相等的铜和铝(铜的比热容小于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 A.从铜传给铝B.从铝传给铜C.不发生热传递D.不能确定5.笔记本电脑发热会影响使用寿命.如图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通过导线与电脑连接时,五个风扇就转动起来,从而帮助电脑散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风扇转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B.风扇之间一定串联 C.风扇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电脑是通过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来散热的 6.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 A.质量B.温度C.比热容D.能量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当降到0℃时物体就不具有内能了 D.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8.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9.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0℃的冰块,可能向外放出热量 C.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可能会发生热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内能》教案上课讲义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1、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4 、知道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及实质。 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利用类比法建立内能概念 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内能,那么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其影响因素是温度。 2、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具有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分子之间也有类似弹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我们把他叫分子势能。 引领学生总结: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提问思考: 500℃的铁水具有内能,那么-30℃的冰块是否具有内能?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 4、小组讨论: (1)机械能和内能有何区别? (2)物体的内能大小都与什么有关? 达标检测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知识点二内能的改变 探究一:热传递改变内能 情景分析: 将一铁块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铁块和热水温度变化(学生思考讨论) (1)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低温物体铁块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高温物体水温度降低。能量从热水传递到铁块,直至温度相等为止。 (2)归纳总结: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传递的是热量 传递方向是: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因此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