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第一天课堂笔记

初识Linux操作系统
---------------------
1、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面向普通用户的操作系统
-》MacOS,面向普通用户的操作系统
-》Linux,定位并不是给普通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
2、Linux是免费的,并且是开源的操作系统,用于服务器系统
3、Linux内核版和发行版本
-》内核版网站: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f6105469.html,/
-》内核版本 -> 二次开发 -> 加入自定义的功能 -> 作为发行版本发行
4、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服务器:追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嵌入式开发:ATM取款机、空调遥控器、电梯系统等
-》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安卓系统和iOS系统
5、常见的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
-》CentOS(免费)
-》RedHat(红帽,收服务费)
-》Ubantu(企业中几乎不会使用,优化图形化漂亮)
6、Linux操作系统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f6105469.html,/7.5.1804/isos/x86_64/



网络配置原理(图)
-------------------------



虚拟机网络配置原理(图)
----------------------------



虚拟机网络环境配置
----------------------------
1、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在Linux操作系统里,任何的硬件都是一个文件
-》编辑网卡文件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修改 ifcfg-ens33 文件,如下:
BOOTPROTO=static #静态IP
ONBOOT=yes #开机自动启动网卡服务
IPADDR=192.168.211.10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211.2 #网关IP
DNS1=192.168.211.2 #域名解析服务器,和网关IP地址一样
-》保存并退出网卡文件:shift + :,然后输入:wq按回车
-》重启网卡服务,使配置生效,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查看IP地址,命令:ifconfig
2、修改主机名
-》使用命令:hostname 查看当前主机名
-》修改主机名:vi /etc/hostname
3、配置IP映射
-》配置IP映射文件:vi /etc/hosts
server1 192.168.211.10



远程工具Xshell
----------------------
1、启动 Xshell.exe 程序,报如下错误:"由于找不到xxxx.dll,无法继续执行代码"
- 安装这2个文件:vcredist_x64.exe 和 vcredist_x86.exe
2、在windows里配置hosts文件,把虚拟机的主机名和IP地址做映射



Linux目录结构讲解
-------------------------
1、bin目录:普通用户能执行的命令,都存储在这个目录里
2、sbin目录:root用户能执行的命令,存储在这里
3、boot目录:存储了和启动相关的服务
4、dev目录:存储了硬件的信息
5、etc目录:和系统相关的配置文件,都在这个目录下
6、home目录: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7、root目录:root用户的家目录
8、lib和lib64:系统所依赖的代码库
9、media目录:媒体目录,比如插入U盘,内容就会在这个目录下显示
10、mnt目录:磁盘挂载目录
1

1、opt目录:我们自己安装的软件,全部放在这个目录下
12、proc目录:进程目录,linux系统的程序进程
13、tmp目录:临时目录,注意:这个目录不要存储重要的文件,系统重启可能导致文件丢失



Linux常用的命令讲解
----------------------------
1、命令的格式
-》命令 [-选项] [参数]
1、ifconfig
-》功能:查看网卡配置信息
2、clear
-》功能:清空屏幕
-》快捷键:ctrl + L
3、pwd
-》功能:打印当前所在的目录(绝对路径)
4、cd
-》功能:移动到指定目录下
-》示例: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5、ls
-》全拼:list
-》功能:查看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示例1:ls #如果不指定目录,则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示例2: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查看指定目录下有哪些文件
-》示例3:ls -l / #-l的全拼是long,表示以详细信息查看文件
-》示例4:ll / #ll是ls -l的别名,以后我们通常都会使用ll代替ls -l
-》示例5:ls -al / #-a的全拼是all,表示查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6、mkdir
-》全拼:make directory
-》功能:创建目录
-》示例1:mkdir dir1 #如果没有指定路径,则在当前目录下创建dir1
-》示例2:mkdir /opt/dir2 #指定在/opt目录下创建dir2
-》示例3:mkdir -p parent/son #在创建son目录时,如果parent目录不存在,添加-p选项,表示递归创建
7、touch
-》功能:创建文件
-》示例1:touch file1 #如果没有指定路径,则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文件
-》示例2:touch /opt/file2 #指定在/opt目录下创建file2
8、cp
-》全拼:copy
-》功能:拷贝文件或目录
-》示例1:cp /opt/file2 ./dir1 #把/opt/file2拷贝到/tmp/dir1目录下
- ./ 表示当前目录
- ../ 表示上一级目录
-》示例2:cp -r dir1 parent #复制dir1目录,然后粘贴到parent目录。注意:拷贝目录需要加-r
9、mv
-》全拼:move
-》功能:移动文件或目录,并且支持重命名的功能
-》示例1:mv file1 dir #移动file1文件到dir目录下
-》示例2:mv /opt/file2 ./dir/file2.copy #移动/opt/file2文件到dir目录下,并且重命名为file2.copy
-》示例3:mv dir1 dir #把dir1目录移动到dir目录下
10、rmdir
-》全拼:remove directory
-》功能:删除空目录
-》示例:rmdir dir1/dir2 #删除dir2目录
11、rm
-》全拼:remove
-》功能:删除文件或目录
-》注意:删除目录的时候需要加-r选项,-f选项表示强制删除,不再询问
-》示例1:rm file1 #删除文件
-》示例2:rm -r dir1 #删除目录,需要加-r选项
-》示例3:rm -rf dir2 #加-f表示强制删除
12、cat more less head tail
-》功能:查看文件
-》示例1:cat /etc/passwd #适合查看小文件
-》

示例2:more /etc/services #适合查看大文件,支持向下翻页(按空格键)
-》示例3:less /etc/services #适合查看大文件,支持向下翻页(按空格键),还支持向上和向下翻页(上下方向键)
-》示例4:head -10 /etc/services #查看文件头10行
-》示例5:tail -10 /etc/services #查看文件尾10行
13、poweroff
-》功能:关机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
1、linux用户种类
-》root 超级用户
-》普通用户
-》系统(伪)用户
2、查看Linux系统当前拥有哪些用户
-》cat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bin:x:1:1:bin:/bin:/sbin/nologin
daemon:x:2:2:daemon:/sbin:/sbin/nologin
adm:x:3:4:adm:/var/adm:/sbin/nologin
lp:x:4:7:lp:/var/spool/lpd:/sbin/nologin
sync:x:5:0:sync:/sbin:/bin/sync
shutdown:x:6:0:shutdown:/sbin:/sbin/shutdown
halt:x:7:0:halt:/sbin:/sbin/halt
mail:x:8:12:mail:/var/spool/mail:/sbin/nologin
operator:x:11:0:operator:/root:/sbin/nologin
games:x:12:100:games:/usr/games:/sbin/nologin
ftp:x:14:50:FTP User:/var/ftp:/sbin/nologin
nobody:x:99:99:Nobody:/:/sbin/nologin
systemd-bus-proxy:x:999:997:systemd Bus Proxy:/:/sbin/nologin
systemd-network:x:192:192:systemd Network Management:/:/sbin/nologin
dbus:x:81:81:System message bus:/:/sbin/nologin
polkitd:x:998:996:User for polkitd:/:/sbin/nologin
tss:x:59:59:Account used by the trousers package to sandbox the tcsd daemon:/dev/null:/sbin/nologin
postfix:x:89:89::/var/spool/postfix:/sbin/nologin
sshd:x:74:74:Privilege-separated SSH:/var/empty/sshd:/sbin/nologin
-》root:x:0:0:root:/root:/bin/bash
- 第一列:用户名
- 第二列:密码标记位,x代表用户拥有密码
- 第三列:用户ID,也叫做UID
root用户的UID就是0
系统用户的UID取值范围是:1~999
普通用户的UID取值范围是从1000起
- 第四列:用户组ID,也叫作GID
- 第五列:用户的描述信息
- 第六列:用户的家目录
- 第七列:用户所使用的shell
4、man命令查看帮助信息
-》man rm #查看命令的帮助信息
5、用户基本操作命令(重点)
- 添加用户
useradd zhangsan
- 设置密码
passwd zhangsan
- 删除用户
userdel -r zhangsan #推荐加-r,表示删除用户的同时把用户的家目录一并删除
- 切换用户
su - zhangsan
6、查看Linux系统拥有哪些用户组
-》cat /etc/group
7、用户组基本操作命令
-》添加用户组
groupadd teacher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teach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