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RT-AC54u中继方法

华硕RT-AC54u中继方法
华硕RT-AC54u中继方法

斐讯K1刷华硕AC54U无线中继

按照本教程中继后,通过电脑既可以登陆上级路由也可以登陆本路由。废话少说开始。

1、浏览器输入:192.168.1.1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陆路由器。

2、改内部网络地址为上级路由同网段,但不能和上级路由ip地址相同,比如上级路由登陆ip为192.168.1.1则本路由ip设置为192.168.1.2,应用本页设置,重新连接路由器,浏览器输入192.168.1.2进入路由器。

3、进入无线2.4GHz选项,改无线带宽为20MHz应用本页设置。重新登录路由器。

4、点击无线2.4GHz,点无线桥接,更改无线AP工作模式为AP-Client+AP模式,STA SSID下拉箭头,点击基地台搜索,选择想中继的无线信号,并选被中继的无线信号加密方式,输入无线密码,应用本页设置。然后重新连接路由器。

5、浏览器输入192.168.1.2,进入二级路由(K1),点击内部网络LAN,点击DHCP,选择关闭。应用本页设置。重新连接路由器。

6、至此设置已经完成,此时你在浏览器输入192.168.1.1即进入主路由,输入192.168.1.2即进入二级路由。

第二路由器无线中继设置方法

第二路由器无线中继设置方法 以腾达路由器设置为例,下面所说的路由器都是第二台即中继路由器。 假设此路由器的IP是192.168.0.1,与第一台路由器的相同。 一、先由一台电脑与路由器相连,并已知当前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设置本电脑的IP地址与路由器是一个网段(设置操作:桌面右键点“网上邻居”→属性→右键点“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PC/IP): 进入路由器设置后,进入“高级设置”,步骤如下: 一、“LAN口设置”,修改路由器LAN口地址,注意本路由器和上级(主)路由器的IP的第三段不能相同,比如,主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0.1,那么中继路由器的IP可为192.168.1.X或192.168.2.X都可以。 本案中,上级路由器IP是192.168.0.1,本路由器的IP设置为192.168.1.1 这时,本电脑就不能访问此路由器了,需要修改IP地址,将原来的IP改成如下参数: 再次进入路由器。

二、“W AN口介质类型”,选中“无线W AN”,然后点“开启扫描”,这时本路由器会找到很多的上级路由器的列表。

1.选中你要连接的上级路由器→确定,这时“无线信号名称”栏会自动填入上级路由器名称,2.然后你再用手工输入上级路由器的无线登录密码即可(此处的无线信号名称和密码都是范例)。 在输入密码的下面,点“关闭扫描”→在最下面点“确定”。至此,调试本路由器的台式机就可以上网了。

三、“DHCP服务器”,将,DHCP服务器勾选“启用”→确定,至此,第二台中继路由器设置完毕。注意,如果不设置此项,手机找到此路由器后,就会停留在“正在分配IP地址”处就不动了。 设置完成后,此台路由器就可以放在离第一台路由器较远、但还能收到信号的地方,实际上这台路由器是“不存在”了,它的SSID和密码都是第一台路由器的,它只起到了一个中继信号的放大作用。手机或笔记本收到的WIFI看起来就好像是第一台路由器的。 注意,如果第一台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一旦修改,或者更换了路由器,那么中继路由器就必须重新安装上面的步骤重新设置。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帧中继(Frame Relay)配置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Frame Relay 1. 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WAN协议,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是X.25的简化版本。它省略了X.25的一些强健功能,如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这是因为帧中继工作在更好的WAN设备上,这些设备较之X.25的WAN设备具有更可靠的连接服务和更高的可靠性,它严格地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二层,而X.25还提供第三层的服务,所以,帧中继比X.25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有效的传输效率。 帧中继广域网的设备分为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Cisco 路由器作为 DTE设备。 帧中继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在每对设备之间都存在一条定义好的通信链路,且该链路有一个链路识别码。这种服务通过帧中继虚电路实现,每个帧中继虚电路都以数据链路识别码(DLCI)标识自己。DLCI的值一般由帧中继服务提供商指定。帧中继即支持PVC也支持SVC。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LMI)是对基本的帧中继标准的扩展。它是路由器和帧中继交换机之间信令标准,提供帧中继管理机制。它提供了许多管理复杂互联网络的特性,其中包括全局寻址、虚电路状态消息和多目发送等功能。 2. 有关命令: 端口设置 任务命令 设置Frame Relay封装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etf] 1 设置Frame Relay LMI类型frame-relay lmi-type {ansi | cisco | q933a}2 设置子接口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subinterface -number [multipoint|point-to-point] 映射协议地址与DLCI frame-relay map protocol protocol-address dlci

关于中继台的距离延伸

中继台的距离延伸 在解答朋友们众多的问题里,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中继台延伸距离的误解! 他们认为在手台或车台在通话过程中遇到盲区,或是理想距离达不到的情况下,都可以借用中继台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举个例子:两台手台在市区内使用,直径通话极限距离为3公里。而理想中的通话距离是15公里。那么,架设中继台能否直接达到这个目的呢? 答案是:不能。 顺便说下,很多朋友认为功率越大的中转台通话距离就越远。这是不一定的。需要根据使用的环境来判断和使用的对讲机(手台或车台)。若小场合里使用大功率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首先,对讲机在市区的通话距离是为3公里,也就是说,在市区里使用,对讲机的发射信号也只能达到3公里,无法再延伸更远。若中继台架设在5公里处的高楼上,对讲机发射过来的信号,中转台就无法接收到,既然无法接收到,那么又如何将对讲机的信号转发出去呢? 那么这时候,将中转台架设在3公里处,就可以将对讲机发射出来的信号转发出去,使另一部对讲机接收到第一部对讲机发射的信号了。这就很明白,中转台有点很肯定,就是它能将距离延伸2倍。甚至更远,当然,也要对讲机接收了信号,能够将信号发射回来。 但,注意的一点是:两台对讲机相互只能接收到3公里,对讲机和中转台的之间的信号传输有可能达到3.5公里,4公里。这个跟中转台的架设位置,选择的天线有很大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架设中转台时,一定要找到适合的,能发挥最大价值的位置。 所以,在购买中转台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讲机的功率、使用的环境)去选择中转台,避免在购买安装时造成心理落差。 上面说的是中转台改善通话距离,有效的延伸距离的例子。 特意画了简易图。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更清楚,更明白,中转台在延伸距离上,能达到怎么样的效果和自己所使用对讲机的环境里,适不适合安装中转台。当然不止这么一个案例。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可因情况安装。

NETGEAR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功能介绍

NETGEAR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功能介绍 环境 某小型办公室,开通电信ADSL宽带,使用一台NETGEAR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位于角落的会议室,信号较弱。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效果呢? 解决方案 确认原有型号支持无线中继(WDS)功能,新购一台NETGEAR无线路由器,与已有的无线路由进行无线中继。 【注意】如果办公室原有的无线路由器属于其他品牌。务必首先确认,已有的无线路由是否具备无线中继功能。只有都具备WDS的功能,两个无线设备才能实现中继。 另外,目前WDS还非国际标准,跨品牌产品之间的无线中继,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NETGEAR无线产品线中,所有无线AP都支持WDS功能。部分无线路由器也逐步扩展了这项功能,具体型号见下表。(WGR614v9/KWGR614需升级至最新固件版本) Wireless-N 900系列Wireless-N 750系列Wireless-N 600系列WNDR4500 WNDR4000 WNDRMAC WNDR3800 WNDR3700 WNDR3400 DGND3700 Wireless-N 300系列Wireless-N 150系列Wireless-G 54系列WNR3500L WNR3500 WNR612 WGR612 JNR3210 JNR3000 WGR614v10 WGR614v9 WNR2200 WNR2000 WNR500 KWGR614 JWNR2000T JWNR2000 WNDR3300 本文配置方法适用于上述各个型号。 网络拓扑 A连接宽带,B在远端与A中继。

【注意】NETGEAR路由器的MAC地址,可以在设备背面查看条形码,也可以在管理界面的“路由器状态下”查看,“局域网端口”下的MAC地址,即为中继所用的MAC. 无线中继设置 1. 登录A的管理界面19 2.168.1.1,点击左侧菜单中的安装->无线设置。若路由器默认无线频道为 auto(自动),必须首先将频道改为固定的数值,推荐使用1、6或11。 【注意】无线网络标识默认NETGEAR,也可以用数字字母任意命名,进行中继的两个路由器,SSI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希望无线客户端在两个无线路由器的范围内实现漫游,请将

华为实训11-1 帧中继静态映射配置

实训11帧中继静态映射配置(1) 实验目的:在三个路由器上配置桢中继网络 实验技术原理: 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简化的X.25广域网协议。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统计复用的协议,它在单一物理传输线路上能够提供多条虚电路。每条虚电路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DLCI)来标识,DLCI只在本地接口和与之直接相连的对端接口有效,不具有全局有效性,即在帧中继网络中,不同的物理接口上相同的DLCI并不表示是同一个虚电路。 帧中继网络既可以是公用网络或者是某一企业的私有网络,也可以是数据设备之间直接连接构成的网络。 (1)DTE: 帧中继网络提供了用户设备(如路由器和主机等)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能力,用户设备被称作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 (2)DCE: 为用户设备提供接入的设备,属于网络设备,被称为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 (3)虚电路介绍: 根据虚电路建立方式的不同,虚电路分为两种类型:永久虚电路(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PVC)和交换虚电路(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VC)。手工设置产生的虚电路称为永久虚电路。通过协议协商产生的虚电路称为交换虚电路,这种虚电路由帧中继协议自动创建和删除。目前在帧中继中使用最多的方式是永久虚电路方式。在永久虚电路方式下,需要检测虚电路是否可用。本地管理接口(Local ManagementInterface,LMI)协议就是用来检测虚电路是否可用的。 LMI协议用于维护帧中继协议的PVC表,包括:通知PVC的增加、探测PVC的删除、监控PVC状态的变更、验证链路的完整性。系统支持三种本地管理接口协议:ITU-T的Q.933附录A、ANSI的T1.617附录D以及非标准兼容协议。 LMI协议的基本工作方式是:DTE设备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一个状态

中继台基础学习

中继台基础学习 在无线对讲系统中,中继台对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覆盖范围扮演 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中继台由收信机和发信机等单元组成。通常工作于收发异频状态, 能够将接收到的已调制的射频信号解调出音频信号传输给其它设备。同时 ,还能将其它设备送来的音频信号经射频调制后发射出去。上面提到的其 它设备有各种系统使用的控制器,有无线接驳器等,也包括互联所需要的 其它中继台。将中继台收到的信号直接通过自身的发射机转发出去,这是 中继台最基本的应用。 因此,中继台必须能够全双工工作,即收发同时工作,并且发射时 不能影响接收机的正常工作。由于中继台工作的基本特点,再加上多台中 继台组合一起使用的特点,对中继台的技术指标相对于移动台要有更高的 和更特殊的要求。 除一台中继台组成的单信道常规地面通讯系统之外,还可以利用中 继台经同轴电缆,功分器,架设多幅分布天线,实现楼宇、酒店等建筑物 地下和地面的覆盖通讯,此外多台中继台组成集群系统以及各种带状或星 形结构的通讯网。 中继台调试集成安装的指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通讯距离和系统网络 语音质量及功能。 二.中继台通讯距离的工程计算 1.无线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实用公式 LM(dB)=88.1+20lgF-20lgh1h2+40lgd 式中:F—通讯工作频率(MHz) h1—通讯对象A点天线高度(m) h2—通讯对象B点天线高度(m) d—A点和B点的通讯距离(m) 上述实用公式仅限于VHF 150MHz和UHF 400~470MHz频段,并且地形起伏高 度在15m左右,通讯距离在65km范围内。 2.系统无线设备通讯距离的计算(说明)

帧中继

基本的帧中继配置 实验1完成了对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为本实验提供了帧中继的链路环境。本实验将针对连接在帧中继线路上的路由器进行设置,以实现端到端的连通性。 在实际的网络项目中,我们并不调试帧申继交换机,而是调试连在帧中继线路两端的路由器。本实验所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读者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配置帧中继实现网络互连; ●查看帧中继pvc信息; ●监测帧中继相关信息。 2.设备需求 本实验需要以下设备: ●实验中配置好的帧中继交换机; ●2台路由器,要求最少具有1个串行接口和1个以太网接口; ●2条DCE电缆,2条DTE电缆; ●1台终端服务器,如Cisco 2509路由器,及用于反向Telnet的相应电缆; ●台带有超级终端程序的PC机,以及Console电缆及转接器。 3.拓扑结构及配置说明 本实验的拓扑如图8-4所示。

在"帧中继云"的位置,实际放置的是实验1中配置好的帧中继交换机,使用全网状的拓扑。使用帧中继交换机的S1和S2接口分别用一组DCE。DTE电缆与R1和R2实现连接。 实验中,以太网接口不需要连接任何设备。 网段划分和IP地址分配如图8-4中的标注。 本实验通过对帧中继的配置实现R1的E0网段到R2的E0网段的连通性。 4.实验配置及监测结果 第1步:配置基本的帧中继连接 连接好所有设备并给各设备加电后,开始进行实验。 这一步完成对于两台路由器S0接口的帧中继参数的配置,同时也配置E0接口。 配置清单8-4记录了帧中继的基本配置。 配置清单8-4 配置基本的帧中继连接 第1段:配置R1路由器 R1#conf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int eO R1(config-if)#ip addr 192.1.1.1255.255.255.0 R1(config-if)#no keepa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int sO R1(config-if)#ip addr 172,16.1.1255.255.255.0

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中继配置详细说明

5G网桥使用说明 一、连线方式如下: 1、使用独立电源时: 2、使用POE交换机时:

二、工作场景: 1、无线AP场景(Bridge-AP桥AP模式) 此场景为最常用模式,AP不为下级终端分配IP,即DHCP由上级路由器完成,只作为 无线网络的发射器,设备地址不是网关地址,需单独设置,默认地址为192.168.62.1,首次使用请用网线连接并将电脑IP设置如192.168.62.12,即和AP接口地址在同一 个网段上,这样才能访问到设备,输入默认密码admin即可进入设备配置页面。 本模式适合无线覆盖、网桥等需求。 此模式当上级路由器或网络不通时将连接不上WiFi信号,原因是设备无法为终端配 置IP地址。 2、无线中继场景(Bridge-Repeater桥中继模式) 此场景为无线AP场景的网络延伸,此时设备接收其它AP发射出的无线信号放大后 再发射出去,以达到不需要布线将网络中继的目的,它只是AP网络的一个延伸, 不为。 此模式当上级路由器或网络不通时将连接不上WiFi信号,原因是设备无法为终端配 置IP地址。 3、无线终端(Bridge-Station 桥终端模式) 此场景将AP作为一个无线终端,它将其它AP发射出的信号接收后转换成有线网络,相当于一个无线网卡,不为终端分配IP地址,IP地址由上级路由器分配。 此模式当上级路由器或网络不通时将连接不上WiFi信号,原因是设备无法为终端配 置IP地址。 4、无线路由场景(Router-AP 路由AP模式) 此场景为最常用模式,AP作为无线路由器使用,对下级终端分配IP地址,设备地 址即为网关地址,默认地址为192.168.62.1,在连接到它的终端上使用网关地址即 可管理设备,输入默认密码admin即可进入设备配置页面。 本模式适合无线覆盖等需求、和家用路由器功能一样。 5、无线路由中继场景(Router-Repeater路由中继模式) 此场景为无线AP网络延伸,此时设备接收其它AP发射出的无线信号放大后再发射 出去,以达到不需要布线将网络中继的目的,同时为连接它的终端分配IP地址。 6、无线路由终端场景(Router-Station 路由终端模式) 此场景将AP作为一个无线终端,它将其它AP发射出的信号接收后转换成有线网络,相当于一个无线网卡、并为终端分配IP地址。 三、配置案例: 1、作为网桥 网桥分为中心站和远端站,使用基础配置向导可简单完成。步骤如下: 中心站配置: (1)、设备按连线示意图接通上电,将LAN口连接到外网的网络插到电脑 (2)、修改本机IP为192.168.62.12 (3)、浏览器打开192.168.62.1,进入配置登录页面,输入默认密码admin

帧中继协议原理及配置

帧中继协议原理及配置 【复习旧课】(教学手段:课堂提问) 【引入新课】(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讲授新课】(教学手段:教师讲授) 一、 帧中继概述 帧中继(Frame Relay ,简称FR )是以X.25 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摒弃其中复杂的检、纠错过程,改造了原有的帧结构,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性能。帧中继的用户接入速率一般为64 kbps ~2 Mbps ,局间中继传输速率一般为2 Mbps 、34 Mbps ,现已可达155 Mbps 。 1. 帧中继简介 帧中继技术继承了X.25 提供的统计复用功能和采用虚电路交换的优点,但是简化了可靠传输和差错控制机制,将那些用于保证数据可靠性传输的任务(如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等)委托给用户终端或本地结点机来完成,从而在减少网络时延的同时降低了通信成本。帧中继中的虚电路是帧中继包交换网络为实现不同DTE 之间的数据传输所建立的逻辑链路,这种虚电路可以在帧中继交换网络内跨越任意多个DCE 设备或帧中继交换机。 图6-4 帧中继网络 一个典型的帧中继网络是由用户设备与网络交换设备组成,如图6-4所示。作为帧中继网络核心设备的FR 交换机其作用类似于我们前面讲到的以太网交换机,都是在数据链路层完成对帧的传输,只不过FR 交换机处理的是FR 帧而不是以太帧。帧中继网络中的用户设备负责把数据帧送到帧中继网络,用户设备分为帧中继终端和非帧中继终端两种,其中非帧中继终端必须通过帧中继装拆设备(FRAD )接入帧中继网络。 2. 帧中继的特点 帧中继具有如下特点: ● 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 ● 帧中继传送数据使用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 ● 帧中继协议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使网络节点的处理大大简化,提高了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两级结构,在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子集部分。 ●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省去了帧编号、流量控制、应答和监视等机制,大大节省了交换机的开销,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局域网 局域网

如何计算中继台通讯距离

领先的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何计算中继台通讯距离? 在无线对讲系统中,中继台对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覆盖范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如何精确的计算中继台通讯距离,估计大家都不了解,上海曙腾告诉你其中的奥秘: 1、无线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实用公式 LM(dB)=88.1+20lgF-20lgh1h2+40lgd 式中:F—通讯工作频率(MHz) h1—通讯对象A点天线高度(m) h2—通讯对象B点天线高度(m) d—A点和B点的通讯距离(m) 上述实用公式仅限于VHF 150MHz和UHF 400~470MHz频段,并且地形起伏高度在15m左右,通讯距离在65km范围内。 2、系统无线设备通讯距离的计算 (1)假设已知条件 a.系统工作频率: TX 465MHz RX 455MHz b.中继台参数和架设数据:

领先的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射功率:20W (43dBm) 接收灵敏度:-116dBm 同轴电缆损耗:2dB(1/2″馈管40m长、5dB/100m) 全向天线增益:9.8dbi 天线架设高度:30m c.对讲机参数 发射功率:4W(36dBm) 接收灵敏度:-116dBm 对讲机天线增益:0dBi 对讲机高度:1.5m 3、中继台与对讲机的系统增益 所谓系统增益就是对讲机发射信号给中继台接收机允许衰减的最大值,若不考虑电缆损耗和天线增益的条件下: 系统增益(dB)=发射功率(dBm)-接收灵敏度(dBm) 若考虑电缆损耗、天线增益的条件下,本例系统增益为: SG(dB)=Pt+PA-(RA+CL+RR)

领先的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36+0-(9.8-2-116) =144.2(dB) 式中:Pt——对讲机发射功率 PA——对讲机天线增益 RA——中继台天线增益 CL——同轴电缆损耗 RR——中继台接收灵敏度 4、系统增益代入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公式 如果系统增益等于电波传输的损耗,则说明通讯距离的电波能量已达极限,若系统增益小于传输损耗则表明通讯可能建立不起来。 将系统增益代入电波传输损耗工程公式: 144.2=88.1+201g455-201g1.5×30+401gd 144.2=88.1+53.2-33+401gd 35.9=401gd d=7.9km 上式仅计算了上行信号(对讲机发给中继台)可通讯的保守距离,而未计算下行信号(中继台发给对讲机)可覆盖的距离,通常由于中继台发射功率较大,其下行信

用无线中继的方法组建大覆盖面的wifi网络——无线路由器中继设置

用一台无线路由器组建的wifi覆盖面积有限,但可以用无线中继的方式用几台具有WDS(无线分布系统)功能的无线路由器来组建大覆盖面的wifi网络。这样的wifi网络里有一台主路由器,由它接入英特网,并开启DHCP服务,其它的作为从路由器,对主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起到扩大覆盖面的作用。 本文以腾达N4为例讲解主从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步骤。 首先用记号笔在无线路由器上标记,如“主”、“从1”、“从2”等等,以免混淆。 一、主路由器的设置 1、在电脑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击“属性”。 2、在“网络连接”窗口里右击“本地连接”,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里点击“属性”。

3、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里的“连接后在通知区域显示图标”前打钩,点选“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 4、在“Internet协议(TCP/IP)”窗口的“常规”选项卡里点选“自动获得IP地址”,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腾达N4无线路由器的LAN IP是192.168.0.1,所以也可以点

选“使用下面的IP地址”,并键入IP地址“192.168.0.20”、子网掩码 “255.255.255.0”,点击“确定”关闭窗口。 5、用网线将主无线路由器和电脑连接起来,要注意网线插入无线路由器的位置,只能插入下图黄色的标有1、2、3、4的四个LAN插孔中的任意一个,不能插入图中蓝色的这个WAN插孔,这个插孔是连接ADSL MODEM(俗称“猫”)的。

6、打开IE或其它浏览器,在地址栏里键入“192.168.0.1”并回车,等待出现下面的登录无线路由器的对话框,在密码框键入“admin”后点击“确定”。 7、点击下图里红色的“高级设置”。 8、点击左侧的“高级设置”将其展开,再点击“LAN口设置”,记住这台路由器的MAC地址,这里是“C8:3A:35:00:80”,在设置从路由器的时候要用,这一台路由器的LAN IP是“192.168.0.1”,不要改动,点击“保存”。

第七章 配置帧中继

第七章配置帧中继 一、帧中继技术(Frame Relay) 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WAN协议,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是X.25的简化版本。它省略了X.25的一些强健功能,如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这是因为帧中继工作在更好的WAN设备上,这些设备较之X.25的WAN设备具有更可靠的连接服务和更高的可靠性,它严格地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二层(即是第二层协议),而X.25还提供第三层的服务,所以,帧中继比X.25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有效的传输效率。图1是应用帧中继技术通信的典型例子。 图1、帧中继通信 ? 虚电路:两个DTE设备(如路由器)之间的逻辑链路称为虚电路(交换虚拟线路SVC,Switched VirtualCircuits),帧中继用虚电路来提供端点之间的连接。由服务提供商预先设置的虚电路称为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Circuits);别外一种虚电路是交换虚电路(SVC),它是动态设置的虚电路。 ? 帧中继设置中可分为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在实际应用中,Cisco路由器为DTE端,通过V.35线缆连接CSU/DSU,如果将两个路由器通过V.35线缆直连,连接V.35 DCE线缆的路由器充当DCE的角色,并且需要提供同步时钟。CSU(通道服务单元):把终端用户和本地数字电话环路相连的数字接口设备。DSU(数据业务单元):指的是用于数字传输中的一种设备,它能够把DTE设备上的物理层接口适配到T1或者E1等通信设施上。数据业务单元也负责信号计时等功能,它通常与CSU(信道业务单元)一起提及,称作CSU/DSU (Channel Service Unit/Data [or Digital] Service Unit)。 ? 帧中继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在每对设备之间都存在一条定义好的通信链路,且该链路有一个链路识别码。这种服务通过帧中继虚电路实现,每个帧中继虚电路都以数据链路识别码(DLCI,Data-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标识自己,是在源和目的设备之间标识逻辑电路的一个数值。DLCI 的值一般由帧中继服务提供商指定。帧中继交换机通过在一对路由器之间映射DLCI来创建虚电路。帧中继即支持PVC也支持SVC。 ?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LMI,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是对基本的帧中继标准的扩展。它是路由器和帧中继交换机之间信令标准,提供帧中继管理机

帧中继——点到点子接口(point-to-point)配置

帧中继概述: ?是由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化组和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一种标准。 ?它定义在公共数据网络上发送数据的过程。 ?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技术,为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率数据传输进行了技术简化,它靠高层协议进行差错校正,并充分利用了当今光纤和数字网络技术。 帧中继的作用: ?帧使用DLCI进行标识,它工作在第二层;帧中继的优点在于它的低开销。 ?帧中继在带宽方面没有限制,它可以提供较高的带宽。 ?典型速率56K-2M/s内 选择 Frame Relay 拓扑结构: ?全网结构:提供最大限度的相互容错能力;物理连接费用最为昂贵。 ?部分网格结构:对重要结点采取多链路互连方式,有一定的互备份能力。 ?星型结构:最常用的帧中继拓扑结构,由中心节点来提供主要服务与应用,工程费最省 帧中继的前景: ?一种高性能,高效率的数据链路技术。 ?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但依赖TCP上层协议来进行纠错控制。 ?提供帧中继接口的网络可以是一个ISP服务商;也可能是一个企业的专有企业网络。?目前,它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WAN协议之一,它是优秀的思科专家必备的技术之一。 子接口的配置: ?点到点子接口

–子接口看作是专线 –每一个点到点连接的子接口要求有自己的子网 –适用于星型拓扑结构 ?多点子接口(和其父物理接口一样的性质) –一个单独的子接口用来建立多条PVC,这些PVC连接到远端路由器的多点子接口或物理接口 –所有加入的接口都处于同一的子网中 –适用于 partial-mesh 和 full-mesh 拓扑结构中 帧中继术语: ?DTE:客户端设备(CP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通信设备或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虚电路(VC):通过为每一对DTE设备分配一个连接标识符,实现多个逻辑数据会话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进行多路复用。 ?数字连接识别号(DLCI):用以识别在DTE和FR之间的逻辑虚拟电路。 ?本地管理接口(LMI):是在DTE设备和FR之间的一种信令标准,它负责管理链路连接和保持设备间的状态。 今天我们研究点到点子接口(point-to-point)

路由器怎么设置中继

路由器怎么设置中继 篇一:第二路由器无线中继设置方法 第二路由器无线中继设置方法 以腾达路由器设置为例,下面所说的路由器都是第二台即中继路由器。 假设此路由器的Ip是192.168.0.1,与第一台路由器的相同。 一、先由一台电脑与路由器相连,并已知当前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设置本电脑的Ip地址与路由器是一个网段(设置操作:桌面右键点“网上邻居”→属性→右键点“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pc/Ip): 进入路由器设置后,进入“高级设置”,步骤如下: 一、“LAn口设置”,修改路由器LAn口地址,注意本路由器和上级(主)路由器的Ip的第三段不能相同,比如,主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0.1,那么中继路由器的Ip可为192.168.1.x或192.168.2.x都可以。本案中,上级路由器Ip是192.168.0.1,本路由器的Ip设置为192.168.1.1 这时,本电脑就不能访问此路由器了,需要修改Ip地址,将原来的Ip改成如下参数: 再次进入路由器。 二、“wAn口介质类型”,选中“无线wAn”,然后点“开启扫描”,

这时本路由器会找到很多的上级路由器的列表。 1.选中你要连接的上级路由器→确定,这时“无线信号名称”栏会自动填入上级路由器名称,2.然后你再用手工输入上级路由器的无线登录密码即可(此处的无线信号名称和密码都是范例)。 在输入密码的下面,点“关闭扫描”→在最下面点“确定”。至此,调试本路由器的台式机就可以上网了。 三、“Dhcp服务器”,将,Dhcp服务器勾选“启用”→确定,至此,第二台中继路由器设置完毕。注意,如果不设置此项,手机找到此路由器后,就会停留在“正在分配Ip地址”处就不动了。 设置完成后,此台路由器就可以放在离第一台路由器较远、但还能收到信号的地方,实际上这台路由器是“不存在”了,它的ssID和密码都是第一台路由器的,它只起到了一个中继信号的放大作用。手机或笔记本收到的wIFI看起来就好像是第一台路由器的。 注意,如果第一台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一旦修改,或者更换了路由器,那么中继路由器就必须重新安装上面的步骤重新设置。 篇二:路由器做无线中继设置 路由器做无线中继设置 步骤一:连接路由器 第一种方法:硬件连接:从路由器LAn口接根网线到电脑网口 第二种方法:无线连接:电脑通过无线连接上路由器。 步骤二:进入路由器的设置界面 硬件连接好之后,打开浏览器,并在浏览器里输入:192.168.1.1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分布(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分布 (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分布(标准版) 1中继间的顶力 为了留有足够的顶力储备,当顶进的过程中顶力达到中继间顶力的50%时就需要下中继间。 中继间油缸的活塞杆直径d=140mm,中继间压力等级为Pmax=31.5MPa。 中继间顶力 F中=n×Pmax×A(1) =24×31.5×106×π×(0.14/2)2 =11632kN 2顶力计算 在普通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中,顶力计算: F=Fo+πBcτaL(2)

式中:F——总顶力(kN); Fo——初始顶力(kN); Bc——管外径(m); τa——管子与土之间的剪切摩阻力(kPa); L——推进长度(m) 初始顶力 Fo=(Pe+Pw+ΔP)πBc2/4(3) 式中:Pe——挖掘面前土压力(根据土质情况计算,现阶段管道的埋深一般不会超过20m,考虑排泥不畅等原因,取Pe=200kPa); Pw——地下水的压力(kPa); ΔP——附加压力(一般为20kPa); (4) 式中:——管与土之间的粘着力(kPa); ——管与土的摩擦系数() (5) 式中:W——每米管子的重力(kN/m);

帧中继基础知识总结

帧中继基础知识总结 版本V1.0 密级?开放?内部?机密 类型?讨论版?测试版?正式版 1帧中继基本配置 1.1帧中继交换机 帧中继交换机在实际工程环境中一般不需要我们配置,由运营商设置完成,但在实验环境中,要求掌握帧中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配置示例: frame-relay switching interface s0/1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clock rate 64000 frame-relay route 102 interface s0/2 201 // 定义PVC,该条命令是,s0/1口的DLCI 102,绑定到s0/2口的201 DLCI号 frame-relay route 103 interface s0/3 301 no shutdown

1.2环境1 主接口运行帧中继(Invers-arp) FRswitch(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frame-relay switching interface s0/1// 连接到R1的接口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clock rate 64000 frame-relay route 102 interface s0/2 201 // 定义PVC,该条命令是,s0/1口的DLCI 102,绑定到s0/2口的201 DLCI号 no shutdown interface s0/2// 连接到R2的接口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clock rate 64000 frame-relay route 201 interface s0/1 102 no shutdown R1的配置如下: interface serial 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252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 接口封装FR,通过invers-arp发现DLCI,并建立对端IP到本地DLCI的映射(帧中继映射表)no shutdown R2的配置如下: interface serial 0/0 ip address 192.168.12.2 255.255.255.252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no shutdown

两个路由器的无线中继连接方法

两个路由器的无线中继连接方法(桥接) 现在无线网络已经大行其道,到处都是WIFI,方便了大家,省去了到处拉线的日子,的确省事不少,特别是针对于家庭,方便度明显,可是,当一户人家楼层过多,房间过大,或者和邻居共享路由器时候,信号不够强,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路由器带有无线中继功能,那么可以开启这个功能。 1、先将主路由器接入网络,不管是ADSL还是光纤宽带,总之通过自动设置或者手动设置,让其能接入互联网。 2、主路由器的无线设置,选择WEP加密方式,目前大多数路由器在无线中继的时候不支持更高级的加密方式。WEP是一种极度不安全的方式,可以采用MAC地址来进行限制,下文将详细解答。无线设置的频道不能自动,你可以选择1到13的任何一个频道。架设你选择了1。局域网建议设置为192.168.1.1,掩码250.250.250.0,DHCP应该是自动设置,如果不能,则应该是192.168.1.2到192.168.1.254. 3、设置住路由器的无线中继,设置为基站,输入第2个路由器的MAC地址。如果不知道,请马上记下主路由器的MAC地址。 4、开始通过电脑连接第2个路由器,接入为不需要帐号链接。直接点无线设置,选择频道,并现在wep加密方式。然后设置其无线中继,选择无线中继选项,并输入主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注意,任何一个路由器都有两个MAC地址,一个是局域网用,一个是无线用。并记录下这个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这个时候DHCP选项将会自动关闭,如果不自动关闭,请手动关闭。无线中继的地址请设置一个192.168.1.2到192.68.1.254的任意地址,这里假设是192.168.1.99。 5、再连接主路由器,在无线基站的地方,输入第2个路由器的无线MAC地址,一般支持多个。 6、现在,你打开两个路由器,你会发现,任何无线wifi设备,都可以自由的连接两个路由器上网了。 7、解决安全问题:既然WEP不安全,按我们我们就启用MAC地址过滤。点击无线设置:输入每一个无线设备的mac地址。查看mac地址的方法,可以是ipconfig /all 来查看。手机例如iphone,直接进入设置-通用=关于本机,就有MAC地址。如果不会也简单,就让这个设备访问一下,你能够查看当前访问的设备,把他放入名单中。然后再启用过滤。 8、小窍门:当两个路由器的无线名字相同的时候,如果你的wep密码又一样,你会发现,你的上网设备将可以在两个路由器之间自由切换而不断线。 9、记住,不要给第2个路由器设置类似于192.168.2.1等其他地址,这样你会发现你将无法管理你的路由器,只能拿牙签进行初始化。 10、如果有新电脑或新手机需要访问网络,则通过电脑访问192.168.1.1就可以配置MAC 访问列表,通过192.168.1.99就可以访问第2个路由器的管理页面。 当然如果你只有一个路由器,加密方式直接选择WPA2-PSK(AES),目前无线网络加密状况:wep加密极易破解,WPA-PSK(TKIP)加密也可以破解,WPA2-PSK(AES)加密不会破解,WPA-PSK(TKIP)+WPA2-PSK(AES)加密也不会被破解。

帧中继配置(点到点)

帧中继是ISP提供的一种广域网服务,是一种网络与数据终端设备(DTE)接口标准,多用于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互连。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 下面我们开始试验,试验拓扑如下 试验环境分析:在上图环境中A路由器代表公司总部,A公司有两个分支机构,我们分别用路由器B、C表示 试验目标:使用帧中继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互连 帧中继的配置分为点对点子接口和多点子接口,在此我们将使用点对点子接口配置帧中继。点对点网络就是每一个端口对应一个相应的站点,而一个公司有可能有多个分支,而路由器端口的数量有限,这是我们需要在一个物理端口上划分出多个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站点。帧中继配置在路由器与分支相连的端口上,也就是广域网端口 帧中继配置命令: ①进入物理端口后不需要直接在端口上配置IP地址,如有IP地址可以在端口上使用 (config-if)#no ip address ②在物理端口(广域网端口)封装帧中继协议 (config-if)#encap frame-relay

③激活物理端口 (config-if)#no shutdown ④在物理端口上建立子接口,并指定接口类型 (config-if)#interface 子接口point-to-point ⑤给子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config-subif)#ip address IP地址子网掩码 ⑥给子接口配置DLCI值 (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DLCI值 ⑦给子接口配置端口速率 (config-sibif)#bandwidth 带宽 DLCI值 IP地址规划 A:e0---192.168.10.1 B:e0---192.168.20.1 C:e0---192.168.30.1 s0.1--202.110.100.1 s0---202.110.100.2 s0---202.110.10 1.2 s0.2--202.110.101.1 一、配置A路由器 A(config)#interface e0 进入局域网端口 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配置局域网I P和掩码 A(config-if)#no shutdown激活局域网端口 A(config-if)# interface s0 进入广域网端口 A(config-if)#no ip address 删除广域网端口的IP A(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广域网 A(config-if)#encap frame-relay封装帧中继协议 A(config-if)#interface s0.1 point-to-point 在物理端口上建立子接口S0.1,指定端口类型 A(config-subif)#ip address 202.110.100.1 255.255.255.0给子接口配置IP和掩码 A(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2 给S0.1子接口封装DLCI A(config-subif)#bandwidth 64给S0.1子接口配置 A(config-subif)#interface s0.2 point-to-point 建立子接口S0.2,并指定子接口类型

实验5fr(帧中继)的配置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班级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题目实验 5 FR 的配置实验时间 实验 5 FR 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帧中继的基本原理;掌握帧中继网络数据转发的过程;掌握帧中继的基本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 3Windows 主机+3 台路由器+FR 的网络 或者 1 台 Windows 主机+packet tracer 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 理解 FR 的工作原理,通过路由协议(本实验采用 RIP 协议)实现 FR 网络的互通。 四、实验拓扑

五、实验步骤 1、在 Packet Tracer 上边画好拓扑,并配置好模块和帧中继 DLCI,配置过程: 1)添加 3 台路由器,为路由器添加 S 端口模块( NM-4A/S 模块)。(由于实验室路由器的 s 端口数量有限,建议大家用模拟器实现本实验) 以R1为例 2)添加一个 Cloud-PT-Empty 设备(Cloud0)模拟帧中继网络,为 Cloud0 添加3 个 S 端口模块,分别与路由器连。

如图: 3)设置好 S1,S2,S3,的 DLCI 值: 以S1为例 先在DLCI选框上填上DLCI的值,在Name选框上填上Name的值,最后按下Add键,结果如下:

4)配置好 Frame-relay 连接: 结果如下: 5)连接端口注意:路由器作为 DTE 设备,Cloud0 作为 DCE 设备,按照拓扑添加 3 台 PC作测试用,连接到路由器 F 端口,并启动各连接端口。为各 PC 设置好 IP 和网关,做好 ip 地址的规划,网络拓扑就基本完成。 2、配置 3 台路由器的 FR R1 路由器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