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针、太极神针-药灸与筋柔骨正

套针、太极神针-药灸与筋柔骨正
套针、太极神针-药灸与筋柔骨正

套针、太极神针-药灸与筋柔骨正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生天通气论》第三篇中有这么一段话:“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中医民间流传有:“骨正筋柔,筋柔骨正”,“筋柔百病消”,“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等,如此可见中医学对筋的重视。

中医学在治疗与养生中对筋的重视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那么中医学中的筋有什么功用呢?

早在东汉(100—121年)时期的《说文解字》中对“筋”已有解释:“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属皆从筋。”筋坚韧刚劲,主要功能是固定关节和骨架结构,通过伸缩带动关节进行活动,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筋是“经筋”的简称。

中医学认为筋是人体中联结肌肉、关节和骨的一种坚韧刚劲的组织,中医经络学中称为“经筋”。附于骨节的称之为筋,较粗大的称之为大筋,较细小的称之为小筋,包覆于肌腱的称之为筋膜,多条筋会聚而成的大筋称之为宗筋。

中医学认为:“诸筋从骨……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顺从”,“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可见筋起到了辅助肌肉与关节运动的作用,同时筋还对肌肉与关节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果筋变僵硬,轻则影响气血循环运行,重则造成肌肉萎缩、骨骼歪斜变形,在脊柱处可引起于脊柱相关的脏腑问题,胸肋处的歪斜变形也可挤压脏腑器官形成脏腑器官的病变,严重的还可造成人体的早衰。只有筋柔骨正,人体的气血才会正常流通,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才会得到充分的营养。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告诉了我们:“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道理。

筋在中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筋主骨从,筋骨和合”。我国著名中医骨科专家、中医正骨大师刘寿山(1901一一1980)老先生认为:“宁治十个骨折不治一个脱骱,宁治十个脱骱不治一个伤筋”。刘老认为一切骨病必伤筋故治疗一切骨科病一定要同时治筋,伤筋治疗不当或难以症愈或愈后易反弹,筋伤是最难以愈合的。“筋不柔骨必不正”,故以治筋在中医治疗中占有很高的重要性。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世界针联套针中医研究院院长侯国文教授独立研发的侯氏多功能套针及太极神针-药灸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正是治筋利器!

首先套针浮刺的浮刺来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十二刺法的第九种刺法:“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临近病灶之处平刺刺入空虚的浅筋膜层用以治疗筋肌寒急等症。

弧形摇摆继承了明代大医家徐凤《金针赋》中“青龙摆尾”行针手法,是古针刺行针手法飞经走气四法中的第一法。本法有舒筋通络、温通气血、推动经气运行的作用。对于症瘕积聚、瘿廇瘰疬、关节痹痛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浮刺与弧形摇摆结合是在中医千古传承下的创新,这种大胆富有智慧的创新使套针疗法治疗筋肌寒急之症得心应手,也使浮刺与青龙摆尾这古老的中医针刺治疗技术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生。

筋肌寒急触诊可知,发生病变的局部手触之温度比正常部位较低,在这些部位仔细扪寻往往可扪寻到条索、结节甚至大面积的肌肉僵硬。

套针浮刺弧形摇摆慢则二至三分钟僵硬的肌肉便变的柔韧而有弹性,快的甚至进针完毕即可使原本僵硬的筋肌变的柔韧而有弹性,温度较低的局部皮肤也可出现升温而不再触之寒凉。

有一种现象虽不是常见却能很好的说明套针是可以做到“筋柔骨正”的。我是有过此种体会的,一个颈椎病患者在套针治疗弧形摇摆大约30秒时,突然听到了一声清晰的,只有在关节正骨时才能发出的弹响声。为什么套针弧形摇摆会发出正骨时才有的弹响声,这是套针缓解了筋肌的紧张僵硬,颈椎两侧的筋肌恢复了平衡健康的正常状态,就把错位、错缝的关节牵拉到了正常位置。这就是“筋柔骨正”。

套针治疗筋肌寒急之症确是疗效彰显堪称神效,但若想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还是要长年施以太极神针-药灸辅以治疗最为适宜。

太极神针-药灸温经通络、舒筋活血、散寒止痛、消瘀散结、温肾壮阳、拨阴扶阳、扶正祛邪、温补益气、扶阳固脱,“温则通,通则不痛”。

太极神针-药灸长年施灸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已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软化血管,加速静、动脉血液流速。

施灸前体检一次,连续施灸三个月后再体检一次会发现低值可以升高,高值可以降低,说明太极神针-药灸有双向调节免疫作用。

太极神针-药灸长年施用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的功用,配穴合理对很多的疾病是有着非常好的防治的效果的,下面是太极神针-药灸养生保健灸配穴:

一、呼吸系统:主穴神阙;配穴风门、身柱、肺俞、膻中;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各穴各20分钟。

二、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主穴神阙;配穴风门、曲池、大椎、足三里、绝骨、三阴交;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②冠心病:主穴神阙;配穴身柱、郄门、三阴交、膻中、内关、心俞;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三、泌尿生殖系统:主穴神阙;配穴肾俞、关元、三阴交、命门;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四、神经系统:主穴神阙;配穴大椎、身柱、肾俞、心俞、足三里;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五、消化系统:主穴神阙;配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胃酸过多的可加阳陵泉;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六、颈椎病:主穴大椎;配穴颈夹脊、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主穴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七、腰部病痛:主穴神阙;配穴命门、肾俞、腰俞、腰眼、环跳、足三里、承山;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次每穴各灸20分钟。

八、一般养生强壮灸:主穴神阙;配穴中脘、足三里、身柱;主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配穴每日1次,每次各穴各20分钟。

以上养生保健配穴急性发作期每日1次或每日数次,病情好转后改为隔日施灸1次,54次为1个疗程。单纯的养生保健用可隔日1灸或每周灸疗3~4次,长期施灸可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力,强壮体魄,有很好的健身的作用。上面的配穴中,有些穴位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绞痛有着很好的预防疗效,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心脑血管病的更应该坚持长年施以太极神针-药灸灸疗。

套针一针多用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病种的治疗,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提供了优质有效的医疗保障。再辅以长年施以太极神针-药灸与多功能套针功能锻炼法是有可靠的远期疗效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