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基础知识教案

食用菌基础知识教案
食用菌基础知识教案

食用菌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食用菌:

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二、食用菌的价值

1、食用价值: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鲜菇含蛋白质4%,为水果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1公斤蘑菇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含18种氨基酸,包括许多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质如钾、磷、铁等;还含有菌糖、甘露糖和核苷酸等鲜味物质。

2、药用价值:

①.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食用菌所含的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抗癌药物。②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 ,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如香菇、木耳中所含水溶性成份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因此,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症的发生③另外,食用菌对胆囊炎、急性和慢性肝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除此而外,食用菌对美容、减肥、健美皮肤、健脑增智,延年益寿等具有良好作用。

第二课时

一、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

1、碳源:

指含碳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蔗糖、葡萄糖、有机酸等,主要来自木屑、稻草棉子壳、蔗糖、麸皮等。

2、氮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源

碳源和氮源:主要讲究碳氮比:C/N是食用菌设计配方的依

3、无机盐:

指的是钾、磷、硫、镁、钙、铁、钠、铜、锰、硼等,

在生产中常用以下几种无机盐原料:

石膏(提供硫、钙营养;加速原料中有机质分解,促使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中和培养料)

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酸度)、

石灰:调节酸碱度(PH值)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甲等

4、生长素:包括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其中三十烷醇、比久等用得较多。

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温度:食用菌分不同温型,温度包括菌丝生长温度和出菇温度

2、水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

3、酸碱度:

4、空气:

5、光照:

第三课时

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式:

不同品种可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即使同一品种也可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下:

(1)生料栽培方式

生料,就是指培养料没有经过灭菌或发酵处理,培养料是生的就直接播种进行栽培;如平菇、凤尾菇、草菇、大球盖菇、竹荪等

(2)熟料栽培方式:

指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然后才进行接种,并在无菌环境中发菌出菇的栽培方式。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滑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金福菇等

(3)发酵栽培模式

所谓发酵料,是指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由于耐高温微生物的活动使培养料内部产生55℃以上的高温,使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营养体(比如菌丝体)被杀死,发酵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培养料中杂菌数目,一些休眠的孢子体仍存留在原料中,培养料并没有完全处于无菌状态。发酵料栽培的有平菇、鸡腿菇、金福菇草菇、蘑菇等。

第四课时

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材料

1.原料的种类:

主料:杂木屑、棉子壳、稻草、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谷壳等及农业下脚料及其他作物秸秆。

注意:杂木屑指的是除松树、樟树、桉树、杉树等之外的阔叶树种木屑,针叶树木屑最好不用。

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等

2、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食用菌栽培的场地、用具规划

1、场地:用于原料堆放、拌料、接种、养菌、出菇等

2、设备:粉碎机、装袋机(见图)、喷雾器、皮带冲等

3、物资:酸度纸、消毒药品、筒料、温度计、湿度计等

4、灭菌灶:主要分高温灭菌灶和产压灭菌灶两种。

第五课时

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

㈠、食用菌病害类型:

分为病原病害和非病原病害两大类。

①病原病害:菇类在生长、发育或运输、贮藏过程中,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害,称病原害②菇类因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引起子实体外部形态或

内部构造、生理机能发生异常的变化,严重的引起子实体或菌丝体死亡,降低菇类产品质下降,称非病原病害

③防治方法: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病、虫品种、保持场地卫生,栽培技术(温、湿度适宜)得当,采用物理(高温、高压、紫外线灭菌)化学处理(各种杀菌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多种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㈡、虫害

危害食用菌害虫有眼菌蚊、菇蝇、螨类,危害较重是眼菌蚊

防治方法:主要从清洁、预防发生和出菇防治三方面入手。

1、清洁卫生是防止虫害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目的是消灭虫源,铲除虫害孳生地,彻底消除出菇场地垃圾,粪肥及上年废弃的培养料,尤其是虫菇,烂菇,菇根不要堆积在菇房内外任虫发生,要及时销毁或深埋。防止成虫羽化。

2、预防杀虫:在生产前或菌袋开袋前,用50%敌敌畏董蒸,菇房或培养室,用量0.5毫升/米3,菇房四周用80%敌敌畏,1:800倍液喷施。做好菇房与外界的隔离,防止成虫进菇房。

3、出菇期防治:出菇期防治要考虑药剂对菇体的影响,一般都采用低毒性药物如锐劲特液喷施,或利用眼菌蚊的趋光性,采用灯光透杀。

第六课时

(实践)鸡腿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3~35℃,出菇温度为10~30℃,最好的出菇温度为

16~24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出菇,出菇可延长到次年4月份。各地可根据气候、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期。

2、栽培原料及培养料配方

鸡腿菇适于多种原料栽培,如稻草、杂木屑、棉子壳、出菇废料等,可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栽培料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不腐烂。

3、装袋、接种与发菌

鸡腿菇最好采用熟料袋式覆土畦栽法,原料装袋前应先将所有原材料用水混合均匀,覆盖24小时,以便吸收水份并软化。调节含水量在65%左右。塑料袋选用17厘米×33厘米(一头出菇,袋内覆土)或23厘米×40厘米规格的聚乙烯筒料,装袋以紧贴袋壁为度。用常压蒸汽灭菌灶在100℃下灭菌10~12小时,然后取出料袋,冷至30℃以下时即可进行接种。接种应在消过毒的房间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采用两头接法,接种量为干料重的10%~15%,接种后置22~30℃下培养,约30~35天长满袋。

4、脱袋覆土

选择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通畅的地方整地作畦,畦宽1米,深20~30厘米,长8~12米,畦床做好后,先在畦底及畦床四周撒一层石灰粉灭菌杀虫,然后将发好菌丝的料袋剥去塑料袋膜,排入畦中,菌棒间留有3~5厘米空隙,用覆土材料填满,以利菌丝继续生长,再在菌棒顶部均匀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土层,覆土完毕,即盖上簿膜保温保湿。并在畦上搭置拱棚,以控温控湿控光。

5、出菇管理

一般覆土后10~15天菌丝即可长满畦床。此时可揭去簿膜,每天少量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温度在16~24℃,并给一定的散色光线刺激原基形成。

6、适时采收

鸡腿菇现蕾后5~7天,菌盖上有少量鳞片,菌环刚刚松动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姑柄下部轻轻转动一下,即可拔起。丛生菇采收时,应尽量不碰伤小菇。每采收一潮菇后,应清理床面补土喷水,盖膜养菌,经数天可出第二潮菇,一般可采收3~4潮,生物转化率达100%~140%。

食用菌生产技术名词解释

食用菌:在高等真菌中,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真核类组织,并可供人类食用的菌类总称。 恒温结实性:有些食用菌,当菌丝体发育到生理成熟后,只需降温诱导原基形成,不需昼夜温差刺激便可结实。 变温结实性:有的食用菌,当菌丝体发育到生理成熟以后,不仅需要降温诱导原基形成,还需温差刺激才能结实。 生物转化率:每投入1斤干料所获得鲜菇的百分数。 单区制式栽培:发菌与出菇在同一场所进行的栽培方式。 双区制式栽培:发菌、出菇不在同一场所进行的栽培方式。 菌花:是乳白色、光滑的膜状物,是由酒花酵母菌产生的。 生物学效率:每投入1斤干料所获得的鲜菇百分数。 液体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把母种接于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给予合适的条件,通过振荡、搅拌等方式培养形成的菌丝球。 醭膜:醭膜是灰白色或乳黄色,具有皱纹的膜状物,浮在盐液面上,是由产膜酵母菌或伪酵母菌在盐液表面生长所产生的。 外菌幕:在子实体幼小时,子实体外包有一层菌膜,这层菌膜叫外菌幕。 内菌幕:有些食用菌在幼龄时,菌柄与菌盖边缘之间有一层包膜,这层包膜叫内菌幕。 菌托:当子实体长大后,外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基部的外菌幕就形成了菌托。菌环:当子实体长大后,内菌幕破裂,部分残留在菌盖边缘上,而另一部分残留在菌柄上形成菌环。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食用菌菌种:是以适当的培养基或培养料培养的纯菌丝体。 一级菌种(母种):又称母钟,试管种、斜面种,以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二级菌种(原种):又称原种,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纯菌丝体。 三级菌种:又称栽培种,生产种,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纯菌丝体。 组织分离法:用食用菌的子实体、菌核、菌索等的一部分组织,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成菌丝体的方法。 孢子分离法:用成熟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体获得纯菌种。 基内菌丝分离法:从生长子实体的培养料中分离菌丝体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初生菌丝: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又称一级菌丝或单核菌丝。 次生菌丝:由两条可亲和的初生菌丝经过质配以后形成的菌丝,又名二级菌丝或双核菌丝。 三生菌丝:由二级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了的双核菌丝 复壮:恢复食用菌原有的生活力和培育发展其优良性状。 菌种分离:就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退菌:是在菌丝培养期内,当菌丝生长至培养料的中部或中底部时,从料面开始菌丝逐渐变弱,直至消失的现象。 断菌:是菌丝在培养料内生长过程中产生菌丝断层,断裂的现象。 菌丝徒长:培养料表面生长越旺,形成一层粗壮菌束网并且在培养料表面形成菌被。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学院:园艺 专业年级:设施2008 学号:080373018 姓名:邓威权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 1.1 概念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 1.2.1栽培时间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 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食用菌栽培学习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具有显著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常称为菇、蕈、菌。 2、真菌:是一大群具有真核、能产生孢子、无叶绿素的一类以腐生或寄生为主的低等真核生物。 3、菌丝: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 4、菌丝体:菌丝不断进行生长、分支交织而成的菌丝集体。 5、菌丝束:菌丝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 6、菌索:不少担子菌类菌丝体生长至某一阶段后菌丝缩合,形成粗绳索状复杂的组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菌索。 7、菌髓:是指伞菌菌褶或齿菌类的菌刺中央部分或菌管之间的菌丝层。 8、菌核:由菌丝体密集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 9、子实体:具有结实能力的双核菌丝组织化形成的肥大多肉的菇、蕈、耳等称为子实体。 10、菌盖:高等真菌,尤指层菌纲中的子实层支撑部分。又称菌帽,多位于菌柄之上。 11、菌柄:子实体的支撑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一般生于菌盖中央,有的偏生或侧生。 12、菌褶:伞菌菌盖下呈放射状排列的薄片。 13、菌环:部分伞菌残留在菌柄上的内菌幕。 14、菌托:伞菌中的鹅膏菌属和苞脚菇属及腹菌中的鬼笔目等真菌,外菌幕较厚,当这些真菌子实体成熟时,常有部分外菌幕残留在菌柄的基部,发育成杯状、苞状或环圈状构造,统称为菌托。 15、生长因子:是一类对食用菌正常生长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16、微量元素:凡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7、常量元素:凡是生物的生长所需浓度在1/10000~1/1000mol/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18、碳氮比:培养基或培养料中所含碳元素与所含氮元素的比值。 19、氮源:凡能提供食用菌菌丝生长所需氮素的营养物质。 20、碳源:是构成食用菌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也是食用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21、天然培养基 22、合成培养基 23、半合成培养基 24、液体培养基 25、固体培养基 26、半固体培养 27、灭菌 28、消毒 29、防腐 30、干热灭菌 31、湿热灭菌 32、病原病害 33、非病原病害 34、食用菌的深加工 35、平菇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全

《食用菌栽培》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 食用菌:一切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食品,具有降解农作物的下脚料,转变成美味的蛋白质,具有变废为宝、促进良性生态循环的功能。。 菌种:指来源于单一的菌体,在形态、生理、遗传上一致,并能体现该种特性的菌丝培养物。(或:人工培育的,在一定基质上的,用以扩大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孢子:真菌的繁殖单位,功能如同植物种子。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结构,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经菌丝体到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 低温型品系:在低温下形成原基和产生子实体的品系,如金针菇等。 中温型品系:在中温下(常温15~27℃)形成原基和形成子实体的品系。 高温型品系:在高温下(常指25~30℃)形成原基和生长子实体的品系。 生物学效率:又称生物转化率,指食用菌的鲜重同产出该产量鲜菇(耳)所用培养料干料的重量百分比。或生物转化率%=(食用菌的鲜重/所用培养料干料重量)% 同宗配合:在高等真菌的发育中,同一菌丝细胞通过自体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又称自交可孕,如草菇。它相当于刚等植物的“雌雄同株”的性配现象。 异宗结合:由不同的孢子萌发的菌丝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现象,称异宗结合。如: 组织分离法:是指食用菌的子实体、菌核或菌索上取一部分组织,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食用菌纯菌丝体的方法。 质配:两条可亲和的即可互相交配的单核菌丝,在接触细胞壁发生溶解,使两性的细胞原生质(包括细胞核)进行融合,但不进行核配的性行为。次生菌丝体就是由初生菌丝细胞质配后形成的。 核配:性细胞的细胞核的结合过程。核配通常发生在特殊的细胞(担子或子囊细胞)中。 原基:子实体的原始体,是菌丝体发育到生殖阶段所形成的胚胎组织。原基进一步发育,即成为子实体。 减数分裂: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其中的一次细胞分裂使染色体减半。 常压灭菌:即在一个蒸汽压力下(温度为100℃)的灭菌法。常压灭菌时间一般为8-10h.。高压灭菌:在0.1mpa 的压力下,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1.5h. 巴氏灭菌:采用培养料的发酵,使料温加热到62℃-70℃的温度, 30分钟后,便可杀死不耐高温的微生物营养细胞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创的,故名巴氏灭菌法。)在双胞蘑菇栽培中,该法多用于堆肥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室内发酵)上,以达到消灭病虫害,改善理化状态和提高堆肥营养利用率的目的。 锁状联合:担子菌的双核细胞进行特殊分裂而在菌丝上出现的一种锁状结构。 木腐菌:引起木材腐熟的真菌。很多食用菌,如银耳目的银耳和木耳,伞菌目的香菇和侧耳,多孔菌目的猴头和灰树花等均属木腐菌 变温结实性:子实体分化必须要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能完成的食用菌种类,称~。温差幅度越大越好,一般在8~10℃。如香菇、平菇等。 恒温结实性:具有保持恒温形成子实体的结实习性,这类食用菌称~。 液体菌种:食用菌经深层发酵培养出来的大量菌丝球用来作繁殖的材料就是~

18春西南大学0666《食用菌栽培学》作业答案

1、法国是第个开始栽培双胞蘑菇的国家? 1. A. 4 2. 3 3. 2 4. 1 2、金针菇出菇之前需要。 1.转色 2.惊蕈 3.覆土 4.搔菌 3、银耳的担子是________ 1.叉担子 2.无隔担子 3.纵隔担子 4.横隔担子 4、初生菌丝的细胞核为______ 1.单核 2.双核 3.三核 4.多核 5、蘑菇子实体发育类型是。 1.裸果型 2.被果型 3.假被果型 4.半被果型 6、香菇对温度的要求是结实型。 1.恒温 2.变温 3.中温 4.高温 7、双孢蘑菇在堆料时的碳、氮比为。

1. 10:1 2. 20:1 3. 30:1 4. 40:1 8、子囊菌的细胞壁的几丁质的主要成分是。 1. d-半乳糖 2.葡萄糖 3.果糖 4.岩藻糖 9、我国最先种植香菇的地区是。 1.四川 2.湖北 3.河南 4.浙江 10、平菇是生物。 1.自养型 2.异养型 3.寄生型 4.共生型 11、——————离子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1.铁 2.钙 3.钠 4.镁 12、子实体细胞的细胞核为。 1.单核 2.双核 3.三核 4.多核 13、平板检验法适合检验。 1.斜面试管培养基 2.蘑菇发酵

3.竹荪栽培场所 4.食用菌接种场所 14、黑木耳在菌丝满袋后需要来促使出菇。 1.在菌袋上开口 2.在菌袋口上套圈 3.扒去菌袋口上的菌丝 4.把菌袋上的塑料薄膜去掉 15、只有作畦生料室外栽培的菇类是。 1.平菇 2.金针菇 3.茶树菇 4.竹荪 16、掻菌处理促进出菇的工艺是应用在上。 1.大球盖菇 2.鸡腿菇 3.蘑菇 4.金针菇 17、黑木耳的担子是。 1.无隔担子 2.纵隔担子 3.横隔担子 4.叉担子 18、蘑菇建堆时的碳氮比,最好是。 1. 40:1 2. 30:1 3. 20:1 4. 10:1 19、栽培中的食用菌大部分都是。 1.子囊菌 2.担子菌 3.层菌 4.鞭毛菌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

《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菌种: 2、初生菌丝: 3、代料栽培: 4、无菌操作: 5、灭菌: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按食用菌的生活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大部分食用菌属于_____。 2、菌种保藏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_____保藏法,保藏温度为_____度。 3、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性质可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对温度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对湿度、光线、氧气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 5、在菌种分离过程中多采用_____法,对菌肉肥厚的子实体多采用_____组织进行分离进行接种; 三、判断题:(每个2分,共16分) 1、一般来说,食用菌是属于耐高温,怕低温的生物。()

2、食用菌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适宜温度相同。() 3、人们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就是指经过人工方法培养的纯菌丝体。()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在黑暗或弱光下均可生长良好,而子实体形成阶段必需有散射光的刺激。() 5、利用紫外线杀菌时在黑暗条件下使用比白天使用杀菌效果好。() 6、鸡腿菇菌丝体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 7、在灭菌的时为防止高温季节培养料发酵变酸无论是常压还是高压灭菌在开始烧火时都应旺火猛攻。() 8、食用菌生产中,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结实性。() 四、问答题:(48分) 1、食用菌菌种保藏原理、目的和方法?(8分) 2、试述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要点?(10分) 3、试述堆料、发酵的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10分) 4、香菇袋料栽培的主要步骤?(10分) 5、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如何进行发菌管理?以防出现杂菌污染?(10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2、初生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又称一级菌丝。 3、代料栽培:在食用菌生产中,用农作物秸杆、废料等代替段木进行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栽 培形式,如袋料、畦床栽培。 4、无菌操作: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环境、用具中的杂菌彻底杀灭,使之形成无菌的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课程实习,实地进行常见食用菌品种的菌种制作、栽培,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通过参观湖北省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力争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8日至2012年11月4日共计8天 三、实习地点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如意食用菌高科技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洛阳店出口示范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 四、实习内容 1、校内实习主要内容 (1)进行袋料栽培中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 ①香菇: a. 香菇袋料栽培原料的预湿 b. 香菇栽培料拌料及装袋 c. 香菇袋料装锅灭菌 d. 香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②平菇: a.平菇熟料栽培料建堆发酵 b.平菇三级种原料的预湿 c.平菇三级种拌料、装袋并装锅灭菌 d.平菇栽培料的翻堆 e.平菇栽培料装袋 f.平菇袋料栽培的接种 ③黑木耳: a.黑木耳栽培料的预湿 b.黑木耳栽培料装袋 c.黑木耳栽培料的灭菌 d.黑木耳栽培袋接种 (2)参加常见食用菌品种菌种和不同栽培模式的各项操作。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要点

1.世界五大栽培食用菌中,除双孢菇为法国人于1707年首先栽培成功,其余的香菇、木耳、金针菇、草菇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的 2.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①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③活跃山区经济。(自己分条拓展) 3.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 4.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常发生锁状联合,是一种类似锁状的菌丝链接,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鉴别菌种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存在于担子菌中。 5.菌丝的组织体实质是食用菌菌丝体适应不良环境或繁殖时的一种休眠体,能行使繁殖功能。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的菌丝相互紧密的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的组织体。分为菌索、菌核、菌丝束、菌膜、子座、菌根。 6.菌幕指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状结构。前者称外菌幕,后者称内菌幕。随着子实体成熟,内菌幕有的残留在菌柄上发育成菌环。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外菌幕被撕裂,其大部分或全部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7.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菌丝体生长期,子实体分化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8.食用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生活方式不同分为腐生、共生和寄生。①腐生:从动植物尸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食用菌为腐生菌;②寄生:生活于寄主体内或体表,从或者的寄主细胞中吸取养分进行生长繁殖的食用菌为寄生菌,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③共生:与相应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菌为共生菌,如菌根菌。 9.食用菌所需营养源及功能: ①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②氮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氮源是食用菌合成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的主要原料,对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一般不提供能量,是除碳源之外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③无机盐,是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矿质营养。大量元素有磷、硫、钙、镁、钾等。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物质的组成及酶的组成、维持酶的作用、控制原生质胶态和调节细胞渗透压等。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硼、钴、钼等,是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

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1、溶氧量 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 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 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食用菌实习报告

食用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用菌实习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食用菌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基础科学的学科,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际来加深理解和体会,否则会脱离实际,无异于空中建楼阁。该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十分紧密,实习是掌握有关理论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次食用菌实习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掌握了基本理论之后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意识与沟通交流的品质。通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理解,增长其对于这一产业美好前景的信心,对中国近当代甚至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实习任务 1.掌握菌种的制作、分离等制种工作。 2.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流程和各项操作。 3.参加菇房和菇场栽培管理工作。 4.参观食用菌生产企业,参与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

20xx年11月28日至20xx年12月4日 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菌种试验中心、武汉东西湖如意生鲜食品净菜配送公司、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长久菌种厂、三里岗香菇基地、裕国菇业试验基地、裕国菇业生产线、三友食用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新洲许易产业园、天添食用菌科技产业 1.华中农业大学黑木耳、香菇、平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 2.观看湖北菇菌产业发展三十年历史和香菇生产技术的视频 3. “中国香菇之乡”的随州三里岗以及新州各工厂、公司参观学习 本次实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是在菌种试验中心以及真菌楼亲身从事食用菌栽培的一系列环节操作实习。第二部分是对湖北食用菌大企业和随州食用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 栽培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在老师带领下了解了菌种试验中心的大致布局,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菌种场的布局方面,还应考虑各生产部门间的位臵关系,从而更合理、更节省地进行安排。 然后我们在菌种试验中心的实习主要是学习香菇、黑木耳和平菇的栽培,历时四天,但基本流程一致。首先都是按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1. 培养基质准备工艺 1.1 影响搅拌效果的两个关键点 栽培原材料相当广泛,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米糠、麸皮、玉米粉、石膏、石灰等,但是对不同原材料的配方或原材料的混合物搅拌方式有所不同。搅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被搅拌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取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提高培养料自身的蓄水能力。衡量搅拌效果成败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搅拌促使原材料混合物的均一性,不会造成一些死角;另一个是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会使原材料酸败。搅拌均一性的实现主要靠搅拌机本身的性能和搅拌时间,这一点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而引起酸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的季节(温度高于30℃),营养物质倾倒后,微生物快速发酵致使培养基料变酸腐败。 1.2 培养料酸败后对出菇及产量的影响 培养料的酸败直接影响出菇结果,酸败后的培养料使菌丝吃料困难,料发黑,发菌时间大大延长,催蕾时料面分泌大量黄水,增加了受杂菌污染的机率,单产水平下降。 1.3 采取的工艺 (1) 针对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的加水方法,对于木屑可以在室外长期日晒雨淋,以促使其提高自身含水量;棉籽壳含有丰富的棉绒纤维可以短期预湿,在搅拌前可以将其浸入水桶中使其充分吸水,从而减少在搅拌锅里搅拌的时间; (2) 玉米芯含有相当多的糖质,加水后不立刻装料容易引起酸败,但可以通过短期预湿的方法使其增加含水量,经过研究证明玉米芯在35℃高温天气下预湿2hr后pH下降不明显;(3) 对于营养物质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极易酸败的物质采取的办法是,在装填料前0.5hr 将其倒入搅拌,1.5hr内完成装瓶,培养料不会酸败。 (4) 高温季节,在搅拌锅的上方安装风扇,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排除,可减轻料的发热和酸败。 1.4 影响装瓶的五个关键点 装瓶是指将培养料均匀地装入栽培用的容器-塑料瓶中,然后在瓶中央打一个直径 1.5~2.0cm的通气孔。主要的原理是通过震动、翻转使培养料漏入栽 1/6页 培瓶中。这当中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装瓶需要装得上紧下松,这样有利于菌丝的两头发菌,使菌丝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料完毕; (2) 装瓶时必须确保培养料的含水量位于64%%之间,而且瓶肩无空隙; (3) 装瓶时850mL塑料瓶必须确保瓶重瓶,1100mL装料重量在770~800g/瓶,不能装得太轻或太重。这样有利于保持瓶内培养基质之间的空隙度,确保瓶内基质间良好的通气性; (4) 装瓶时确保栽培瓶之间的误差在之内,确保菌丝发菌的均一性,从而保证出菇的均一性。 1.5 采取的工艺 (1) 装瓶要达到上紧下松的目的,可调节装瓶机的震动频率,使其不致过大,且确保每瓶的平均装料重量位于和770~800g之间(850cc.塑料瓶58mm口径,装瓶重量含瓶与瓶盖重,约78g,1100cc塑料瓶,78mm口径); (2) 含水量的确保及瓶肩无空隙则通过大量的配方试验来验证,实验证明必须提高主料(木屑、棉籽皮、玉米芯等)的蓄水能力,如通过堆制的方法使杂木屑的持水力达到68%%、松木屑持水力达到76%或更高、浸泡过夜的棉籽皮蓄水能力达到76%、预湿3hr的玉米芯蓄水能力也达到70%以上,实验中还发现主料吸水后吸胀的体积各不相同,吸水后膨胀性越大装瓶的效果越好;

食用菌生产技术练习题

《食用菌生产技术》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食用菌营养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 7--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B.食用菌与肉类一样富含人体极易缺乏的 VB 1、VB 12 等 C.香菇中富含V D ,草菇富含 V C D.食用菌是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2.锁状联合是担子菌特有的一种繁殖方式,次生菌丝上没有锁状联合的是() A.平菇 B.香菇 C.双孢蘑菇 3.子实体是由()交织而成的。 A.初生菌丝 B.次生菌丝 C.三生菌丝 4.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 A.子实体 B.有性孢子 C.菌丝体 5.对于大多数食用菌来说,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是() A.菌盖 B.菌褶 C.菌柄 D.菌环和菌托 6.食用菌()是产生担孢子的地方。 A.菌盖 B.菌褶 C.菌柄 D.菌环和菌托 7.平菇菌柄在菌盖下的着生位置属于() A.中生 B.侧生 C.偏生 8.草菇、部分腹菌类的菌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膜,当菌柄伸长时,大部分外菌膜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 A.菌环 B.菌根 C.菌托 D.原基 9.食用菌需要的生长因子主要是() A.维生素A 族维生素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生产食用菌最理想的原料为() A.棉籽壳 B.木屑 C.农作物秸秆 D.玉米芯 11.玉米芯使用前应粉碎成大小的颗粒。() A.鸡蛋 B.花生米 C.黄豆 D.绿豆 12.食用菌生产上常用到麦麸,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常用的氮源 B.是富含维生素B1的添加剂 C.营养丰富,不易滋生霉菌 D.一般用量为5%一20% 13.主要用于培养食用菌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是() A.液体培养基 B.固化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14.食用菌子实体形成阶段碳氮比应为() A.(10一20):1 B.(20一25):1 C.(30—40):1 15.温度对食用菌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食用菌的孢子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萌发率逐渐上升 B.食用菌菌丝怕高温、喜适温、耐低温 C.子实体分化温度一般要比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低,但范围宽 16.按照食用菌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下面属于低温型的是() A.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 B.木耳、银耳、鸡腿菇 C.草菇、灵芝、鲍鱼菇 17.下面为恒温结实型食用菌的是() A.平菇 B.香菇 C.鸡腿菇 D.蘑菇 18.一般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围绕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代写论文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创建了适合于培养我校园艺类专科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大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内容较多,但实验时数有限,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采用“分类合并”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栽培方法归纳为生料栽培、发酵栽培和熟料栽培三大类,每类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食用菌的栽培作为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技能,而相似的食用菌的栽培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巩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2.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实验只注重栽培技能,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对整个生产过程不能全面掌握,在生产上真正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大胆进行改革,实行“两步法”实验方法。第一步,安排时间首先进行栽培,之后组织学生参与发菌管理;第二步,当菌丝发育成熟后进行出菇(耳)管理。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实行“承包责任制”,由每2人~3人一组负责管理,直到栽培过程结束。这样,学生有了责任心,遇到问题时会自觉查资料,互相讨论,交流或向教师请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了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食用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食用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栽培技术措施 1、菌种栽培种选择正规厂家的优质菌种~菌丝洁白~无高温抑止线、无杂色、无过多黄水、无螨虫、无线虫、菌龄适中。 2、备料提倡用麦秸、玉米秸逐步取代稻草~用鸡、猪粪与牛粪复混~每平方米60-70斤干草~40-50斤干粪。 堆制时间稻草21-25天~麦秸、玉米秸25-30天。 二次发酵提倡使用锅炉加热~使棚内料温在36-48小时内升至60-62?~并维持8-12小时~随后将料温降至48-52?~维持4-7天后~撤炉放风降温~期间应在保证温度前提下每天通风2次。 3、播种棚四周用石灰消毒~取种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750毫升麦粒菌种1.5瓶。然后密封保温22-25?~待菌丝萌发后逐渐通风。 4、覆土以草炭土、淤土为好~两合土也可~晒干砸碎~覆土3-3.5厘米~喷水轻、细、勤~前期小通风~菌丝长入土层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后期大水大通风~促使结菇。 5、出菇期管理 ?温度~室内空气温度13,20?,?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通风~根据温度情况每天进行通风,?打水~结菇水偏大~维持水偏小~转潮水偏重~ 不打关门水。 6、越冬期管理一般采用干越冬~根据料土分层情况~采取不同管理措施。 7、春菇管理温度回升10?以上开始管理。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消毒和清洁卫生。

2、加强管理~合理控制温度、湿度、通风。 3、准确测报~掌握病虫情况~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和措施~对症下药。允许有限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轮换用药~控制用药次数、用药,剂量,浓度和用药安全间隔期~不得擅自改变用药次数、用药,剂量,浓度和用药安全间隔期。农药严格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多菌灵、氰戊菊酯等农药要在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 三、采收与产品质量 菇盖长到2-4.5厘米时采摘~一般不超过5厘米~产品符合出口食品标准。 XXXXXXXXXXXXXXXXX 2008年11月16日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

实验一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 ?目的: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子囊菌的干品,野生食用菌的标本。平菇、香菇的孢子印。分类参考书,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绘图说明。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

1.中生2.偏生3.侧生4.无菌柄5。圆柱形6.棒状7.纺锤形8.棒锤形9.分枝状10.基部联合11.基部膨大呈球形12.基部膨大呈臼状13.菌柄扭转14.基部延 长呈假根状 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卵圆形5.钟形6.半球形7.斗笠形8.匙形9.扇形10.漏斗形11.喇叭形12.浅漏斗形13.圆筒形14.马鞍形 1.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 块菌目块菌科和地菇科 角菌目麦角、虫草 2.担子菌门 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 非褶菌目、伞菌目 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 PDA综合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天平、电炉,18×180毫米试管,止水夹。纱布,棉塞,牛皮纸,皮筋,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PDA培养基的配制 2.装管、捆把 3.灭菌 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 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4.摆斜面。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 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放置凝固后备用。 五、作业思考题 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 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 时,为什么要打开放气阀? 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 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28709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考试说明

28709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考试说明 、本课程使用教材、大纲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为《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6年版。本课程《食用菌栽培学大纲》由苏州大学编写,2008年版 、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2.试卷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 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四个认知层次在试卷中的所占的比例大致分别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 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依次为易占30分、中等偏易占30分、中等偏难占20分、难占20分。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四、各章内容的重难点

五、各题型试题范例及解题要求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要求: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例:根据子实体的质地,木耳属于() A.多孔菌 B.革盖菌 C.胶质菌 D.伞菌 解答:C 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要求:直接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例:食用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中的腹菌纲和______________ ;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中的盘菌纲。 解答:层菌纲 3.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要求: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并在题下空处进行改正。 例:草菇属于食用菌中的木腐菌。 解答:X “木腐菌” 应改为“粪草菌” 4.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要求:直接写出相关词语的涵义,不要展开说明。 例:搔菌 解答:将食用菌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拿掉,并轻轻耙去料面老化菌丝的工作称为搔菌。 5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要求:直接写出相关问题的要点,不要展开议论。 例:简述食用菌菌种生产中杂菌污染的原因。 解答:⑴培养基消毒不彻底;(2分) ⑵菌种带杂菌;(2分)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

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广义的食用菌通常还包括小型的食用真菌,如酵母菌、脉孢菌、曲霉等。 2菌丝体:食用菌的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的管状细丝叫菌丝。由许多菌丝组成的菌丝群称为菌丝体。 3单核菌丝:孢子萌发后,先形成没有隔膜的多核菌丝,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快产生多个隔膜把菌丝分隔成多个单核细胞。这种每个细胞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即为初生菌丝,也称单核菌丝。 4次生菌丝:初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两个单核菌丝结合,细胞原生质融合在一起,进行质配,但核并不融合,以致菌丝中每个细胞均有两个细胞核,这种双核化的菌丝称次生菌丝。 5三生菌丝:次生菌丝在到达生理成熟时,紧密扭结并分化为特殊菌丝组织体,称为三生菌. 6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多数担子菌和部分子囊菌在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常会发生锁状联合,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好像一把锁,故称作锁状联合。 7菌核:有些食用菌菌丝生长带一定阶段可形成菌丝密集、球型、块状或颗粒状的组织,即为菌核。 8子座:是由菌丝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是真菌从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生长阶段的一种过度形式,如冬虫夏草、蛹虫草的子座呈棒状。 9子实体:是指食用菌产生孢子并繁衍后代的器官,也是供人们食用的主体部分,通常人们食用的“菇、菌、蘑、耳"就是指的这一部分。 10担孢子:是食用菌繁殖的基本单位,如同高等植物的种子。担孢子由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形成,为单细胞、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11菌环:有些食用菌的子实体发育早期,菌盖边缘和菌柄间有一层包膜相连,接子实体长大时,该膜破裂,其中一部分留在菌柄处呈环状称菌环。 12菌托:有些伞菌在于实体发育前期外面包裹一层菌膜,即外菌幕,当子实体长大后,菌膜随之破裂,残留在菌柄基部呈杯状结构称菌托。 13木腐菌:从木本植物残体中吸取养料的菌类,多自然生长于枯木、倒木上,常以木质素为优先利用的碳源,也能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物质来获取生长能量和必要的营养。 14碳氮比: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的比例称为碳氮比。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食用菌学是园艺专业的的科类选修课,本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完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的理论和技能,为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4号字) 绪论 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和种类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的概念,了解食用菌的分类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三节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习要点: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及国内外现状,理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重点:食用菌的作用及其产业的特点 难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学习要点:掌握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及特性,以及掌握食用菌的有性和无性生物史。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学习要点:了解构成食用菌细胞的化学元素,掌握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碳源和氮源。 第三节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学习要点:掌握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重点:1、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结构和特性 2、常见的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难点:食用菌对养分的需求 第二章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第一节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及程序 学习要点:掌握菌种、制种的概念,了解菌种的类型以及掌握制种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学习要点:了解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各种菌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掌握组织分离法的制种技术及菌种扩大培养的技术。 第三节菌种质量检查、保藏与复壮 学习要点: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掌握常用保存方法。 重点: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的技术。 难点:菌种的类型和制种的工艺流程,组织分离法的菌种制作技术,菌种的保存原理。

《应用真菌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真菌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制药工程、生物药剂工程、园艺、园林、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等专业)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教学目的应用真菌学主要是研究食用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及变异的规律,食用菌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用菌的分布规律、食用菌的进化与分类和食用菌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一)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形态、育种及栽培的基础知识,学会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科研和改造食用菌。 (二)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育种、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学会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栽培资源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VCD、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发展技巧等。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菌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及营销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并学会有关实验实训的技能操作方法,为学习后创新创业,从事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栽培资源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按章、节及内容的一级标题详细编写内容纲要,同时写明各章的教学环节和相应学时分配,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堂辅导、其他教学环节等。)

课程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知识点提示】真菌门的类群及多样性、食用药用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关系、食用药用菌栽培学发展概况及分科、属等。简述食用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长繁殖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菌丝的细胞结构、菌丝体及孢子的形态、子实体的形态概念。 理解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掌握真菌生长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重、难点提示】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真菌生长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第一节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一、真菌的作用与人类关系 二、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第二节真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的细胞结构 二、菌丝体及孢子的形态、子实体的形态概念。 第三节真菌的分类及生长繁殖方式。 一、真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二、食用药用菌的种类 三、真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