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边塞战争诗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边塞战争诗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边塞战争诗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一)基础知识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爱因斯坦的左脑特别发达,__①__他总是使用左脑。他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和形成观念的能力非常卓越。__②__有趣的是,他__③__用语言__④__用非语言(比如图形)进行思考的,__⑤__是以一种跳跃的方式。完成之后,再将它转换成语言,__⑥__从左脑转到右脑。这就是“思维错位症”。

①②③④⑤⑥

A 因为但不是而是而且即

B / 并且不仅而且就是即

C 但是但不是而是并且然后

D 因为并且不仅而且就是然后

【答案】A

【解析】第①处表原因,填“因为”。第②处表转折,填“但”。③④两处句子构成并列关系,填“不是……而是……”。第⑤处表递进,填“而且”。第⑥处是对前文句子的解说,填“即”。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满庭乌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

【答案】B

3.下面这首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色,这个传统节日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A.重阳B.中秋

C.七夕D.清明

【答案】B

【解析】通过“玉盘”“明月”等词语可以判断出是中秋。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中,“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边将的思家之念。

B.“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是说战马长年累月披着挂霜的铁甲。体现出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C.“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

D.这首诗不仅句法富有变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练、准确、形象。动词“凋”字,用以表示北风对白草的强大威力,“飞”字用来说明烟尘的接连不断和弥漫无际,都极为有力、准确。

【答案】B

【解析】“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是说边将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5.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做铺垫”也可)。

(三)语言运用

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由于高考不直接从教材中出题,刷题备考现象在校园悄然兴起。做题虽然对提高考试成绩有一定帮助,但过分依赖做题,势必把教材挤出校园,一旦形成风气,势必葬送考生的一切。现在,不少考生已经认识到以题代学的危害,这对遏制刷题现象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只要解决了刷题问题,我们的考试改革就一定能圆满成功。

①过分依赖做题,不一定就会把教材挤出校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②过分依赖做题,不一定就会葬送考生的一切

③解决了刷题问题,考试改革不一定就能圆满成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