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人民起义

苏格兰人民起义
苏格兰人民起义

一、苏格兰人民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17和18世纪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制度的建立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这个旋律中的重要乐章,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也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上朝的统治.詹姆士一世登台便鼓吹"君权神授'的说法,说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他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忽视建设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一方面王室生活的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国家在无序之中;另一方面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列。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联盟,反对封建统治,并取得对了运动的领导权。

二、起义爆发

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起义。当时苏格兰和英格兰虽然都由查理一世统治,但苏格兰内政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英格兰是两个国家。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反英战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

苏格兰人民起义的领袖威廉·华莱士,生于1272年苏格兰的艾德斯列,他的父亲是当地贵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奴仆,威廉·华莱士从小就在当地受到教堂教育,他的拉丁文椐史料记载相当出色。当时苏格兰国王约翰·巴里奥尔荒淫无道,并且双手将苏格兰王位交给爱德华一世,这一做法激起了人民的不满,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当时的贵族和农民纷纷起义。这种局面下,威廉·华莱士领导一支农民队伍加入到起义军中——安德鲁·穆勒的军队。由于威廉·华莱士的声名日渐高涨,不久苏格兰贵族与农民起义军的联盟组成。但贵族间由于利益的冲突很快与起义军之间发生了裂痕。1297年9月,威廉·华莱士的军队与英格兰军队在斯特林遭遇,威廉·华莱士带领极少的苏格兰军,奋勇杀敌,全歼英军,但同时安德鲁·穆勒在战役中牺牲,使华莱士失去左膀右臂。然而在1298年福兰克林战役中,苏格兰军队却遭到毁灭性失败,威廉·华莱士只身逃脱。在此之后到他被俘的6年间,据说他游历了欧洲各国来寻求帮助,从当时法国国王菲力浦四世给罗马教皇的信中可以看出当时威廉·华莱士的确到过罗马需求教皇的帮助。这更激怒了英王爱德华一世,他下令捉拿威廉·华莱士无论死活。1304年他被朋友出卖被英军俘虏。1304年8月23日,威廉·华莱士在经受了火烧、绳勒、剖腹等酷刑后被处死,四肢被送往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四方作为警诫。相对于一个奴隶,自由的含

义仅仅限于不受他人的限制,自己有权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权利在现在看来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但很可惜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在这个过程中便失去了生命。但在壁垒森严的中世纪,他又是否真正让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在威廉·华莱士的激励下,罗伯特·布鲁斯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取得了成功,赢得了苏格兰的独立,他们最终赢得了自由。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权利;但是从整个历史来看,威廉·华莱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苏格兰人民与英格兰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斗争;指引着苏格兰人民争取到了最后的自由;激励着自人类有思想以来,每一位为了自由而战的英雄以及凡人。

三、民族主义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苏格兰看到很多地方看到威廉·华莱士的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爱丁堡的一侧的入口处,一座在兰纳克教区教堂门前。而最著名的是在斯蒂林的华莱士纪念碑。华莱士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他被塑造成了各种各样威武的形象,尽管他只活了32岁,在苏格兰我们还不时可以看到白发银须的华莱士画像,作为苏格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的心中。直到现在,人们一提到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的名字,人们会立刻联想起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那段峥嵘岁月。的确,华莱士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民族英雄人物。7个世纪以来,后人对他的兴趣和崇拜可谓是经久不衰。

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阶级基础,到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终于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百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一、民族主义对欧洲关系的影响

内战结束后,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审判查理一世。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王宫广场被处决。同年,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英国在17世纪50年代有可能比任何前一届政府更为成功地扮演了大国角色,从内战中产生的新军,终于消除了英国军队和它的欧洲伙伴之间存在的传统差距。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英国在外交上紧紧依靠法国,此时的荷兰自1581年建立联省共和国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贸易以及殖民强国。随着三次英荷战争,英国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商业和殖民霸权,此时英国开始登上了海上霸主的宝座,也开始了同法国的长期争夺战。在英荷第二次交战期间,法国虽然站在荷兰一方参战,但是为了换取英国在未来的法西战争中保持中立,同英王查理二世签订了秘密协定。法国在完成了一系列外交准备后,加上顺利进军西属尼德兰,给英国造成了威胁,英国考虑共同利益后,与荷兰在第二次战争结束约五个月后,于1668年1月23日结成了反法防御同盟。随后还与北欧强国瑞典结成了英、荷、瑞典三国联盟。在这种情势下,法国路易十四积极开展外交工作,以孤立荷兰。不惜一切代价,劝说英国,瑞典脱离三国联盟,成立了反荷兰的新三国(法、英、瑞典)同盟。与此同时荷兰同奥地利、西班牙以及洛林公国结成联盟同法国作战。由于英国内战的困扰,英国退出了三国联盟,此时法国见形势不利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改变策略通过谈判瓦解了“大同盟(西班牙、瑞典、巴伐利亚等一些德意志邦国)”。法国回避了与荷兰的直接冲突继而向其他国家伸出魔手,此时法国进入了欧洲最强盛的时期。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关系和利益,但是具体到每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无不体现贯穿着民族主义精神的深远影响。民族主义存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在封建社会有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民族主义得到不断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阶级,这个时期的民族主义一般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也正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和历史局限,在取得政权以后,资产阶级打着民族利益的幌子,对本族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并以各种形式侵犯其他民族的利益,这是这一时期民族主义消极、反动的一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国际关系风云变化之中得以不断进步,我们只有客观地理解了各民族主义的实质才能真正了解国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军事理论真答案

周边安全环境 一、填空 1、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约 470万平方千米,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中国地缘特点概括起来说是“一多,一大,三区。 ●3、判定外来威胁的依据:利益冲突,威胁企图,威胁能力。 二、名词解释 1.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集团)直接、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三、简答题 (一)研究周边安全环境的意义?(1)评估外来威胁程度。(2)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 (二)中国地缘特点?一多,周边邻国数量多。一大,国家之间差异大。三区,周边人口稠密区,世界军力集中区,世界热点集中区。 (三)特殊的地缘环境多我国安全的影响?领土争端,易发生冲突,-----和平相处难。。。强邻众多,安全压力大-------高枕无忧难。。。资源相对匮乏,易引起争端-----与世无争难。。。周边热点多,安全面临威胁-------置身事外难。 四、单项选择 1、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 B )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A是否稳定 B有无危险 C安全状况 D遭到入侵 2、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 A )。 A生存发展 B和平稳定 C兴衰存亡 D经济建设 3、研究周边安全环境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国防战略( D)。 A寻找根据 B寻找证据 C寻找支撑 D寻找依据 4、研究周边安全环境是评估外来威胁(A )的基本手段。 A程度 B强度 C状态 D状况 5、我国地缘环境特点,概括起来说是(A )。 A“一多”“一大”“三区”B“一多”“二大”“二区” C“二多”“二大”“二区”D“二多”“二大”“三区” 6、我国陆海邻国共有(B )个。 A14 B20 C21 D28 7、目前为止世界上有(C )个国家拥有核武器。 A6 B7 C8 D9 ●8、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主要影响的两个方面(A )。 A军事借重、经济互补B相互借重、防范中国 C政治借重、军事牵制D经济互助、战略牵制 9、黄岩岛在哪个群岛海域(C )。 A南海;B东沙;C中沙D东海; 10、(C )印度连续进行五次核试验。 A1996年5月B1997年5月C1998年5月D1999年5月 国际战略环境 一、填空: 1、国际战略环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2、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 4、当前影响世界安全形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精髓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考点: 考点名称: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八七会议: 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代表们在发言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最后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进行镇压革命群众。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共产党要不要进行反抗,要,如何反抗——武装起义同时,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军队的领导权在国民党手中。 2、时间:1927年8月13日 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4、结果:歼灭南昌守敌3000余人,起义取得胜利;接着,国民党调重兵进行反扑,损失惨重。起义军,一部分进入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南昌起义的意义:(归结为四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创建了第一支革命军队,这也是为什么把南昌起义定为建军节)的开始,拉开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十年对峙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1)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特点及现实意义重点

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特点及现实 意义 思想建党,即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思想建党的重要原则,并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入研究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建党:党的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针对中国革命的特点,提出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理论。而党的建设要适应这一特点,必须在广大农民、城乡小资产阶级中发展党员,并在广大农村建立党的组织。这是革命斗争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党的建设的新课题。 根据地初创时,地盘小,人口少,四面又被白色笼罩,边界党的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即使保存下来的党组织,其基础的最大部分也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构成的,“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毛泽东选集》,第1卷,77页)。地方党组织中存有的家族观念、地方主义、土客籍矛盾等问题给党的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军队党的建设,由于官兵构成复杂,也造成了党员队伍思想和组织不纯等现象的发生。这些情况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由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客观实际所决定,党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员,不断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而实现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巩固和统一。基于这种认识,1928年毛泽东就指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上),初步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思想。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又规定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这次代表大会为标志,以突出思想建设为特征的毛泽东建党思想开始形成。 此后,红军和地方的党组织在抓好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

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两万多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诞生了,中国历史由此刻开始改写。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经过: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结。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8月1日上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给台湾同胞的一封信

给台湾同胞的一封信 给台湾同胞的一封信 你们好!我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王婧,我住在湖南郴州。 今天伏于桌前,突然想给你们写信,我知道,我虽没有亲戚朋友在那边,也不知道写给谁收,但愿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所以就写了写这份心里的感受。 前几天是中秋节,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节日,我祝你们中秋节快乐!虽然这个祝福有点晚,但在这个节日里,人人都吃着月饼,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为什么台湾还是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来呢?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为什么还是没有手拉手做游戏呢?我多么希望在中秋节时,台湾小朋友能和我们在一起啊!08年是海峡两岸不平凡的一年,经常能看到、听到大家 关心、谈论台湾问题,我也在想祖国为什么没有统一?这个问题也许在我这个年纪的确说不出个理来吧。不过我在想啊,为什么说台湾是“台独”呢?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台湾回归祖国不好吗,能促进我们两地人民的友谊。我们本是一家人,为何要骨肉分离呢?祖国如果失去了台湾,就像母亲失去了孩子一样。我想,台湾小朋友也不想这样吧! 我想问问台湾的小朋友,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学习好不好?我希望,每个台湾的小朋友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儿女,都是中华的炎黄子孙,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听说你们那边风景优美,是块“宝岛”,很想去领略你们那日月潭、阿里山的自然风光呢!我相信啊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来的,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去你们那游玩参观了!当然,也欢迎你们来我们这玩哦,大陆的小朋友会非常欢迎你们的,我们这也有很多美景呢!有历史名城北京,东方不夜城上海,高楼林立的新型城市深圳;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有江山如此多娇的黄山、嵩山、泰山、恒山,还有衡山;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如仙境般的西湖……要是来到我的家乡——郴州,我可以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莽山、飞天山、苏仙岭、东江湖、万花岩……呵呵,我就写到这里啦!期待你们的佳音。 祝你们:身体健康 天天向上 你们的大陆朋友:王靖 2011年9月25日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摘要: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了反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屠杀与迫害,为了建立自已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力量反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而举行的两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这两次起义在我党我军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革命道路先农村后城市的探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中共早期的两大起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区别,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一、军事力量

南昌起义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据记载,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这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并经历了北伐战争的洗礼,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相反,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则复杂得多,它包括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湖南工农义勇军及安源武装力量。 二、起义使用的旗帜 南昌起义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占领南昌后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且起义部队身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及序列。秋收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的旗帜,穿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便服,戴着红袖标。即便是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以后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红色成为军旗的特有颜色。两次起义的旗帜不同表明:南昌起义所高举的旗帜深深打下了共产

第13课南昌起义与红军长征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 2、能够分析红军建军和万里长征的原因; 3、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阅读课文6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勾画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A 级) 2、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B 级) 知识点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阅读课文66-67页) 1、勾画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A 级) 2、找出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谁创建的。(B 级) 3、勾画井冈山会师部队、改编部队、会师意义。(B 级)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阅读课文68-70页) 1、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经过。(B 级) 2、勾画长征期间的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和意义。(B 级) 3、红军长征的结果及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B 级) 【展示提升】 展示一:小组对抗,抢答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展示二:用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示三: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展现红军长征过程和长征精神。 班级 姓名 级段 八C 科目 历史 课型:新授 时间 2 013.10. 10 编写人:彭雪伟 审核: 密 封 线 二 次 编号: 13

【课堂检测】 创作 一、基础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确定为每年的8月1日,这是为了纪念()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军北伐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4、“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行军... ...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 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5、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③四渡赤水河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遵义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A.开天辟地B.焕然一新C.生死攸关D.光明前途 7、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 神”。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8、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 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生活 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详解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阶段特征 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50年代) ⑴列强侵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签《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又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工业革命发动战争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 影响:破坏主权,社会性质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客观上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⑵中国人民的抗争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的坚强决心。 由于阶级矛盾的加深,加之外来侵略引发的民族矛盾。1851年,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运动的主体是农民阶级。 ⑶在经济上,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棉纺织业破产、耕织分离。 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商品化。 外商企业出现——早期资本输出。 ⑷中国人民的探索: 地主阶级: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洪仁玕:《资政新篇》 ⑸中国社会的变化: 政治上: ①历史转折——近代史开端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阶级关系: 新的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买办阶级。 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农民战争最高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和向西方学习的时代特征、肩负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③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

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 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封建经济不但依然保持,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存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毫无政治自由。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也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2.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它仍然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最终被军阀袁世凯所夺取。 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转变的标志五四运动 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第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4.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第三,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五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 第四,从中国革命的前途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第五, 5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B: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反帝反封建 C: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

给台湾同胞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给台湾同胞的一封信_800字 台湾同胞: 你们好!我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王婧,我住在湖南郴州。 今天伏于桌前,突然想给你们写信,我知道,我虽没有亲戚朋友在那边,也不知道写给谁收,但愿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所以就写了写这份心里的感受。 前几天是中秋节,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节日,我祝你们中秋节快乐!虽然这个祝福有点晚,但在这个节日里,人人都吃着月饼,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为什么台湾还是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来呢?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为什么还是没有手拉手做游戏呢?我多么希望在中秋节时,台湾小朋友能和我们在一起啊!08年是海峡两岸不平凡的一年,经常能看到、听到大家关心、谈论台湾问题,我也在想祖国为什么没有统一?这个问题也许在我这个年纪的确说不出个理来吧。不过我在想啊,为什么说台湾是“台独”呢?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台湾回归祖国不好吗,能促进我们两地人民的友谊。我们本是一家人,为何要骨肉分离呢?祖国如果失去了台湾,就像母亲失去了孩子一样。我想,台湾小朋友也不想这样吧! 我想问问台湾的小朋友,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学习好不好?我希望,每个台湾的小朋友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儿女,都是中华的炎黄子孙,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听说你们那边风景优美,是块“宝岛”,很想去领略你们那日月潭、阿里山的自然风光呢!我相信啊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里来的,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去你们那游玩参观了!当然,也欢迎你们来我们这玩哦,大陆的小朋友会非常欢迎你们的,我们这也有很多美景呢!有历史名城北京,东方不夜城上海,高楼林立的新型城市深圳;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有江山如此多娇的黄山、嵩山、泰山、恒山,还有衡山;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如仙境般的西湖……要是来到我的家乡——郴州,我可以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莽山、飞天山、苏仙岭、东江湖、万花岩……呵呵,我就写到这里啦!期待你们的佳音。 祝你们:身体健康 天天向上你们的大陆朋友:王靖

南昌起义

标题人民武装第一枪——南昌起义 姓名陈业锐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302班 学号 0133124517 任课教师傅锁根 日期2014年6月3日 得分

南昌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关键词: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一、南昌起义简述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

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开始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国民党形成了对农民问题只有政策而无行动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人才,使得下层民众运动方面工作就由中共党员承担。这样大革命时期党虽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但是毛泽东、彭湃等人不畏艰险、深入乡村、开展农运,为日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积累了经验。 在合作破裂后,全国掀起了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在共产党员由六万锐减到一万人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绝境中奋起,开始了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在大革命悲惨失败之后的关键时刻,党做出了正确抉择,结束了陈独秀右倾中央的工作,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开始了从进攻城市向农村进军的艰难转变。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发言中讲了领导权,农民和军事的三大问题,提出了争取农民支持、独立领导革命的思想,而具体的途径则是把民众运动和军事运动结合起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即“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在此精神指导下,党先后组织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在发起的起义的武装占领城市的探索中,各地起义夺取城市的目标几乎都没有实现。各地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伟大转折。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退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毛泽东又经过一番实地调查,了解到井冈山地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慢慢做通了袁文才,王佐二人的工作,毛泽东才将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各地起义军撤到农村后,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在农村怎么生存,怎么发展。为争取农民的支持,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战胜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最初探索出了打土豪的简单办法来扫清革命障碍并鼓励农民起来革命。但土豪的存粮和资财也是有一个积累的周期,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就要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毛泽东抓住了土地这个核心问题,开始组织领导起了边界各县轰轰烈烈的分田高潮。分地也是个很复杂的事,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协调分配,都需要有人牵头,都需要组织来领导,这样在广大

陈晨+++八一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陈晨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内容摘要】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实现由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伟大开端。由于构成两次起义的要素基本相同,故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将两次起义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方面,进而展开对两次起义的比较论述: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都受到了来自共产国际或对或错的指挥干预,希望通过武装起义建立自己的革命队伍及根据地;但鉴于两次起义发生的具体条件不同,两次起义所打旗帜有所区别,并在不同的国内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首先要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其次要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最后要有比较研究的意义。对于本文探讨的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而言: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在于二者均发生于大革命失败后,宁、汉国民政府由权力斗争造成的分立逐步走向共同扼杀革命的合流,国内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历史背景之下;两次起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是建立在对起义各要素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则是探究党在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转变时期,从思想到行动逐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 现将两次起义进行比较研究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点。具体比较如下: 作者简介:陈晨(1987—),河南修武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政治学研究。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事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法,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引导事物走上正确的道路。正因为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绩。现具体论述如下: 相同点:首先,两次起义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观背景,即党内逐步摆脱了右倾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开始走武装斗争路线。陈独秀长期以来在党内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又对汪精卫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推行机会主义的路线。党内很多同志在这一时期都开始反对投降主义的政策,加之共产国际“召开党的紧急会议,改选中央委员会,严厉批评党的领导,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各项指示”[1]的指示,终于在1927年7月12日由“五人政治局”代替陈独秀主持中央工作,“自此独秀即不视事”[2],并于8月7日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八七会议”。象征党内摆脱右倾主义路线、开始武装斗争路线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7月13日的宣言。 其次,两次起义都坚持了党的领导。1927年7 月16至1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举行会议,会议作出组织南昌起义及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的决定,其中南昌起义由于其特殊性,是此次暴动重点。一方面,将中共掌握、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向南昌集中,发起南昌起义;另一方面,利用秋收季节发动湘鄂粤赣四省农民暴动,组织秋收起义。根据中央的决定,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叶挺等人先后在九江、南昌紧张地进行南昌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八七会议后,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也奉中央之命抵达长沙,夜以继日地策划、组织秋收暴动。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从最初的酝酿到实施,从武装暴动的发起到组织领导,从起义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到起义的演变,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结果。正由于两次起义是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因而获得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获得了深入开展、广泛影响的最有力的条件。 不同点:两次起义所打旗帜不同。 南昌起义尽管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但所打旗帜的却是国民党左派。还在7月底筹备武装起义时,起义前委就决定成立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来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倒行逆施,来唤起民众的热情。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央指示召开了有中共党员及国民党中

中国古代各朝代特点

中国古代各朝代特点:三次分裂,四次统一 奴隶社会(BC2070年--BC476年) 夏(BC21世纪---BC16世纪)---统一奴隶 商(BC16世纪--BC11世纪)国家 西周(BC11世纪--BC771年) 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 三、封建社会(BC475年-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 秦汉(西东汉)(25年--22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581年--907年)----封建国家的繁荣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907—1276)--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元明清(1271---1840)---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法令出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三公”和“九卿.郡县-确立 1.皇帝:继承、独尊(行、司、军)、决策 2特点:君主独制古代政治定律:独断性--随意性 二、君权和相权(帝王调整相权加强统治提高效益) 1.君权---独揽---限制相权---强 相权--帝王政治助手--不断减弱 2.汉武帝加强君权内朝(决策)亲信近臣 外朝(执行)丞相、御史大夫 3.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 中书(起草) 门下(审批) 尚书(执行)六部吏礼刑兵工户 4.宋朝宰相---同平章事 副宰相---参知政事 枢密使---军事 5.明:废丞相,设内阁,卫厂,八股 6.清:军机处,文字狱,八股取士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过程:世官---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隋唐_1905) (贵族)(才德、孝:汉武帝)(考试) 2.科举的作用:a.保证官源;b.提高官员素质;c.扩大统治基础; d.读书重教; e.破除世家垄断; f.公平公正 四、行省的设置(元—明清—民国—现在) 秦:郡县两级 东汉:州郡县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历史经验自然科学论文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异同及历史经验自然科学论文 【作者】桂玉麟【作者简介】桂玉麟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以及毛泽东等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组织发动的、具有很大影响的两次武装起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比较研究这两次各具特色的武装起义,科学总结它们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研究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以及对于做好今天的各项工作,无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发生在1927年夏秋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组织领导、斗争形式与目标、加强军队建设、动员群众参与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创造出类似的历史经验。1、关于组织领导无论是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还是9月间的秋收起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都是中共为挽救大革命失败、推进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艰辛努力,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无畏精神。继1927年4月中旬蒋介石在上海叛变之后,7月中旬汪精卫在武汉撕开其伪装的面目,公开打出反共反人民的旗帜。蒋、汪同流合污,大肆摧残进步力量,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及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面对着蒋、汪之流的嚣张气焰及屠杀政策,代表全国工农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采取有力措施挽救革命的失败。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果断地作出组织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的决定。一方面,将中共掌握、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向南昌集中,发起南昌起义;另一方面,利用秋收季节发动湘鄂粤赣四省农民暴动,组织秋收起义。根据中央的决定,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叶挺等人先后在九江、南昌紧张地进行南昌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与此同时,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也奉中央之命深入湘东赣西,夜以继日地策划、组织秋收暴动。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从最初的酝酿到实施,从武装暴动的发起到组织领导,从起义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到起义的演变,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结果。党的领导,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由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因而获得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获得了深入开展、广泛影响的最有力的条件。 2、关于斗争目标及形式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都是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都是以武装暴动来反击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进攻,都是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蒋介石、汪精卫之流的。在筹备南昌起义时,前委书记周恩来在7月21日明确指出,南昌暴动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反对南京、武汉国民政府的中心。随后,7月31 日由中共党员恽代英、谭平山及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邓演达等签署的宣言,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成了全国人民之罪人。因此,必须奋力扫除新式军阀及国内一切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与封建社会之势力。8月1日起义战斗取得胜利后,在前委主持召开的各界代表联席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了要继续不妥协地反地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势力。毛泽东等组织发动的秋收起义,有着同样的斗争目标。还在8 月初,毛泽东在提出以湘南为重点的秋收暴动计划时,就强调指出,组织秋收起义的目的是为了同反动政府相对抗,发展革命形势。不久,毛泽东参加湖南省委会议时,在谈到秋收暴动目标时,仍然坚决地指出,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1〕,要摧毁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势力。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不仅有着相同的斗争目标,而且采用了相同的斗争形式。组织革命的军队,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展开同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构成了这两次起义的又一共同特点。南昌起义中,受党掌握、影响的军队近2 万人参加了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几个小时,起义军就解决了南昌城的反动武装,胜利结束了战斗。秋收起义中,党领导五、六千人的武装力量,在湘东赣西一带向反动武装发起进攻,夺取了醴陵、浏阳、白沙、东门等城镇,给当地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2〕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组织军队举行起义,以军事斗争形式发动暴动,是符合中国革命的特点的,是遵循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而,也成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3、关于军队建设在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中,党都注重对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注重加强军队的建设,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初步摸索了二战初期加强军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南昌起义大军在举旗南下时,正值盛夏酷暑季节,遇到了种种严重困难。然而,由于加强了思想教育,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视了军队的组织整顿,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官员克服困难、胜利前进的信心与勇气。沿途散发了贺龙的《告官兵书》,大张旗鼓地向指战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此外,还经常召开党员大会及革命军人大会,作政治上的鼓动与宣传。总政治部还组织了宣传小分队,一路上对各部队开展宣传鼓动。与此同时,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