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量表.

生长发育量表.
生长发育量表.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体由小增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牵涉到个体细胞的增加、分化,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完善。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 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

二、身长 身长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长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5 +80(cm)。小儿的身长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三、头围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 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因此要综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超量服用鱼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维生素D,一般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孩子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四、胸围 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现在由于普遍营养状况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到青春期胸廓发育很快,向成人体型转变。

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即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用于早期发现2个月至六岁小儿智力发育问题(初筛) 丹佛发育筛查(简称DDST) 社会心理测验的类别较多,有综合性的测验,也有多种复合能力的测验。从测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两大类。目前最普遍的发育筛查方法是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斯的丹佛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 年龄范围:0~6岁 筛查性方法:筛出正常、可疑或异常。 实用价值 ①能筛出一些发育上可能有问题,但临床上尚无症状。 ②对可能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筛查予以证实或否定。 ③对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可进行发育监测。 手册目录 1、序 (3) 2、引言(原丹佛引言) (4) 3、标准测查工具 (6) 4、筛查记录 (7) 5、一般说明 (8) (1)使小儿舒适 (8) (2)向家长说明 (8) (3)小儿年龄计算方法 (9) (4)划出年龄线/填明测查日期 (10) (5)早产和过期产 (10) (6)测查程序 (10) (7)测查项目数 (11) (8)项目测查次数 (12) (9)提问 (12) (10)项目评定 (12) (11)小儿拒绝不作 (12) (12)发育迟缓 (13) (13)与家长讨论测查结果 (13) (14)注意事项 (14) 6、结果的解释 (14) 7、复查 (17) 8、专业评定 (18) 9、项目测查和评定 (18) (1)个人——社交 (18) (2)细运动——适应性 (22) (3)语言 (31)

(4)大运动 (37) 10、检查者自我测验及答案 (44) 11、小儿发育筛查记录执行情况鉴定 (48)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介绍六种儿童发展性评估的工具 时间:2011-12-28 10:38来源:作者:点击:79次 儿童发展筛检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P发展测验都是评估儿童发展性的工具,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0~6岁儿童发展筛检量表 (1)测验目的旨在测量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发育程度,可以筛选出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为其进一步鉴定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2)编制者黄惠玲,2000年。 (3)适用范围0~6岁幼儿。 (4)测验方式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均可。 (5)测验时间实施时间约20分钟。 (6)量表构成量表共分为5大类,包括:语言与沟通发展,31题;社会人格发展,34题;动作技能一粗动作,36题;动作技能一精细动作、知觉与认知发展,各35题。每一大类题目都按照发展能力顺序排列,0~72个月共分为19个年龄组。 (7)评价该量表可以快速并简便地筛检出迟缓边缘、发展迟缓或发展不均衡的儿童,并参考作答内容进一步鉴定与诊断。量表提供有“年龄与五大类题目总分的相关,与未来婴幼儿发展量表发展商数第一、二版的相测验有显著相关,是一份具有效度的量表。 二、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1)测验目的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诊断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 (2)编制者由美国心理学家A.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做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3)适用范围0~5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约30分钟。 (5)量表构成量表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①7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表1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年龄组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初生 2.54 2.92 3.30 3.68 4.06 1月~ 3.84 4.47 5.10 5.73 6.36 2月~ 4.72 5.44 6.16 6.887.60 3月~ 5.40 6.19 6.98 7.778.56 4月~ 5.94 6.757.56 8.379.18 5月~ 6.267.148.02 8.909.78 6月~ 6.747.688.62 9.5610.50 8月~7.198.199.19 10.1911.19 10月~7.578.619.65 10.6911.73 12月~8.089.1210.16 11.2012.24 15月~8.489.5910.70 11.8112.92 18月~8.8710.0611.25 12.4413.63 21月~9.3110.5711.83 13.0914.35 2.0岁~10.0111.2912.57 1 3.8515.13 2.5岁~10.9012.231 3.56 1 4.8916.22 3.0岁~11.4012.911 4.42 1 5.9317.44 3.5岁~12.2713.8215.37 16.9218.47 4.0岁~12.6914.4616.23 18.0019.77 4.5岁~13.361 5.3017.24 19.1821.12 5.0岁~14.081 6.2118.34 20.4722.60 5.5岁~14.8817.1319.38 21.6323.88 6.0岁~15.7718.3720.97 23.5726.17 7.0岁~15.2519.3023.35 27.4031.45 8.0岁~16.2120.9725.73 30.4935.25 9.0岁~17.2222.9428.66 34.3840.10 10.0岁~18.4225.1531.88 38.6145.34 11.0岁~20.1527.9235.69 43.4651.23 12.0岁~22.2831.0139.74 48.4757.20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14T15:26:00.2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汪时华陈绍红 [导读] 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汪时华陈绍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方法对2246例婴幼儿行CDCC量表测试及相关因素调查,由2名专业人员进行测试和评分。结果智力发展指数(MDI)均值为91(±14),运动发展指数(PDI)均值为87(±14)。智力发展指数<70为7.0%,运动发展指数<70为10.9%;智力发展指数和运动发展指数>110发生率分别为6.2%和4.1%。多元回归分析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不良因素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智能发育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8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智力测试是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一种心理测量方法。为了了解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减少和预防小儿智能障碍的发生,我们对2011年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2246例0~3岁婴儿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与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我院儿保科体检并测查智力的0-3岁婴幼儿。 1.2方法智力测查使用1988年范存仁主编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1], 它包括智能量表121个项目,运动量表61个项目两部分,其中智力量表的结果计为智力发育指数(MD I),运动量表的结果计为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 D I),其评分等级为:发育指数>110为中上及优秀,90-110为中等,70-89为中下与临界落后,<70为落后。2名专业人均进行标准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对婴幼儿进行标准化测试,所用材料和测验程序与手册要求一致。 1.3相关因素调查填写自制的一般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儿童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有无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 1.4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采用S P S 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测查2246名儿童,其中男童1301名(57.9%),女童945名(42.1%)。 2.2智力发展指数均值为9 1 ( ± 1 4 ),运动发展指数均值为8 7(±14)。智能发育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如MD I和P D I90-110的比例分别为52.6%和44.0%,7.0%的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10.9%运动发育落后(表1). 表1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指数分布情况 2.3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本文将性别、父母亲职业、父母亲职业、分娩方式,是否早产和围产期高危因素(出生时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兆早产、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胆酸高、贫血等)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表2)。 表2 智能发育多元回归分析 注:输机代码:性别:1男、2女;父母亲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上、2高中(包括中专)、3初中、4小学(小学、文盲、半文盲);父母亲职业:0不在业(无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现役军人、武装警察;分娩方式:1自然分娩、2剖宫产、3吸引产、4产钳助产;围产高危因素:1出生时低体重、2窒息、3颅内出血、4高胆红素血症、5缺血缺氧性脑病、6先兆早产、7妊娠高血压、8妊娠高血糖、9胆酸高、10贫血;其他均按实际数字输入。 3 讨论 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相当复杂,尽管遗传为先决条件,但诸多的相关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指数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目前状况以及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一旦发现问题,即可根据病因诊断,采用适合儿童发展年龄的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儿童智能发育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母亲职业、父亲文化[2],以及高危因素[3](早产、高胆红素血症),这是因为母亲的职业与她的文化修养,富余时间的多少有关,职业较好的母亲有能力、有兴趣、有时间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而研究亦表明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4]。早产儿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可持续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故应从多方面采取措

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D S 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即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用于早期发现2个月至六岁小儿智力发育问题(初筛) 丹佛发育筛查(简称DDST) 社会心理测验的类别较多,有综合性的测验,也有多种复合能力的测验。从测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两大类。目前最普遍的发育筛查方法是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斯的丹佛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 年龄范围:0~6岁 筛查性方法:筛出正常、可疑或异常。 实用价值 ①能筛出一些发育上可能有问题,但临床上尚无症状。 ②对可能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筛查予以证实或否定。 ③对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可进行发育监测。 手册目录 1、序 (3) 2、引言(原丹佛引言) (4) 3、标准测查工具 (6) 4、筛查记录 (7) 5、一般说明 (8) (1)使小儿舒适 (8) (2)向家长说明 (8) (3)小儿年龄计算方法 (9) (4)划出年龄线/填明测查日期 (10) (5)早产和过期产 (10) (6)测查程序 (10) (7)测查项目数 (11) (8)项目测查次数 (12) (9)提问 (12) (10)项目评定 (12) (11)小儿拒绝不作 (12) (12)发育迟缓 (13) (13)与家长讨论测查结果 (13) (14)注意事项 (14) 6、结果的解释 (14) 7、复查 (17) 8、专业评定 (18) 9、项目测查和评定 (18) (1)个人——社交 (18) (2)细运动——适应性 (22) (3)语言 (31)

最新儿童身高体重对照表

儿童身高体重对照表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下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 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2)身高与营养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0~2岁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有关影响智能发育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儿童早期智能发育的因素有高危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出生时的高危因素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智能发育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儿童;智能发育测试 从出生到2岁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对发育正常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进行了智能测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智测门诊筛查了782例0~2岁的婴幼儿,其中男466人(59.6%),女316人(40.4%),年龄0~12月596例,13月~2岁186例。 1.2 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对0~2岁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该测试由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个能区组成,结果用被测试者的发育商(DQ)表示,智能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智能:69及69以下为低下;中下智能:70~84为偏低;中等智能:85~114为正常;中上智能115~129为聪明;高智能130及以上为优秀。 2 结果 2.1 782例0~2岁儿童儿心量表测试结果高智能10例(1.3%)中上智能19例(2.4%)、中等智能687例(87.9%)、中下智能51例(6.5%)、低智能15例(1.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儿心量表测试15例低智能儿童原因因高危因素13例(80.7%)不明原因2例(1 3.3%),儿心量表测试51例中下智能儿童因高危因素33例(6 4.7%),环境社会因素12例(23.5%),原因不明6例(11.8%)。中上智能及高智能29例,父母大专以上学历的20例(69%),687例中等智能儿童中,父母大专以上学历241例(3 5.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儿心量表测试687例中等智能儿童各能区未通过项目发生情况未通过项目人数最多的能区是社会行为,其中一项未通过396例(57.3%),二项未通过162例(2 3.6%);其次是精细动作,一项、二项未通过的例数分别为262例(38.1%)、145例(21.1%)。详见表1。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1.0-4 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 年WH 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 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 1 )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重(Kg) /身(长)高的平方(眄 (3)评价(P 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咼标准

备注:双实线上为w 2岁儿童的卧式身长,双实线下为》2岁儿童的站式身高 ----- WHQ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 .6 1 8 8 0 6 5 3 2 0 .8 .7 .5 4 10. 11 13. 15. 17. 19. 21. 87. 90. 94. 98. 102 106 110 4 .8 3 0 0 3 9 0 9 7 6 . 5 .4 .3 5 10. 11 13. 15. 17. 19. 22. 87. 91. 95. 99. 103 107 111 5 .9 4 2 2 5 1 5 4 3 2 .2 .1 .0 6 10. 12 13. 15. 17. 19. 22. 88. 91. 95. 99. 103 10 7 111 6 .0 6 3 4 7 4 0 9 9 9 . 8 .8 .7 7 10. 12 13. 15. 17. 20. 22.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7 .1 7 5 6 0 7 4 4 4 .4 .5 .5 .5 8 10. 12 13. 15. 17. 20. 23. 88. 93. 97. 101 105 109 113 8 .2 8 7 8 2 0 9 0 0 .0 .1 .1 .2 9 10. 12 14. 15. 18. 20. 23. 89. 93. 97. 101 105 109 113 9 .4 0 8 0 5 3 4 5 5 .6 .7 .8 .9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89. 94. 98. 102 106 110 114 0 0 .5 1 0 2 7 6 8 0 1 .2 .3 .4 .6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90. 94. 98. 102 106 111 115 1 1 .6 3 2 4 9 9 3 4 6 .8 .9 .1 .2 4 11. 12 14. 16. 18. 21. 24. 90. 94. 99. 103 107 111 115 0 2 .7 4 3 6 2 2 7 9 1 .3 .5 .7 .9 1 11. 1 2 14. 16. 18. 21. 24. 91. 95. 99. 10 3 108 112 116 3 .8 5 5 8 4 5 2 4 7 .9 .1 .4 .6 2 11. 12 14. 16. 19. 21. 24. 91. 95. 100 104 108 11 3 117 4 .9 7 7 0 7 8 6 9 .2 .4 .7 .0 .3 3 11. 13 14. 16. 19. 21. 25. 92. 96. 100 105 109 113 117 5 .1 8 8 2 9 1 1 4 .7 .0 .3 . 6 .9 4 11. 13 15. 17. 19. 22. 25. 92. 96. 101 10 5 109 114 118 6 .2 0 0 4 2 4 5 9 .2 .6 .9 .2 .6 5 11. 13 15. 17. 19. 22. 25. 93. 97. 101 10 6 110 114 119 7 .3 1 2 6 4 7 0 4 .7 .1 .5 .9 .2 6 11. 13 15. 17. 19. 22. 26. 93. 97. 102 106 111 115 119 8 .4 2 3 8 7 0 4 8 .3 .7 .1 .5 .9 7 11. 13 15. 17. 20. 22. 26. 93. 98. 102 107 111 116 120 9 .5 4 5 0 9 3 9 3 .8 .2 .7 .1 .6 8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8. 103 107 112 116 121 0 .6 5 7 2 2 6 3 8 .3 .8 .3 .7 .2 9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9. 103 108 112 117 121 1 .7 6 8 4 4 9 7 3 .8 .3 .8 .4 .9 1 12. 13 15. 18. 20. 23. 27. 95. 99. 104 108 113 118 122 0 2 .8 8 0 6 7 2 2 7 .3 .9 .4 .0 .6 1 12. 14 15. 18. 20. 23. 27. 95. 100 104 109 114 118 123 1 3 1.0 9 2 8 19 6 6 .2 .8 .4 .0 .6 .2 5 12. 14 16. 18. 21. 24. 27. 96. 100 105 110 114 119 123 0 4 .1 0 3 0 2 9 1 .7 .3 .0 .6 .2 .9 1 12. 14 16. 18. 21. 23. 26. 96. 101 105 110 115 119 124

儿童发育对照表

发育对照表

目录 体格 (3) 视听觉 (4) 理解 (4) 语言 (5) 手功能 (5)

体格 体格发育是小儿发育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体重、身长、头部、胸部、牙齿等方面。 1.体重 体重为身体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体格发育尤其是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临床给药、输液也常根据体重计算用量。 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约为3kg.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入量的不足、水分的丧失及排除胎便,体重可暂时下降3%~9%(生理性体重下降),随后迅速恢复和增长。生后前半年增长较快,每月平均增长0.7kg.后半年增长速度变慢,1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9kg),1岁以内小儿估计体重的推算公式是: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后半年体重(kg)=6+(月龄×0.25) 1~2岁一年中体重平均增加3kg,2岁时的体重为出生时的4倍(12kg)。2周岁以后每年平均增加2kg,故2~12岁期间的体重推算公式是:体重(kg)=年龄×2+8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不再按上述计算。因个体差异,小儿体重可波动在±10%.低于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高于20%以上,应考虑营养过剩。 2. 身长 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包括头部、躯干、下肢的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约为50cm.1岁内增长最快,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1岁时约为75cm,1~2岁一年增长10cm,2岁时约为85cm.2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故2~12岁平均身长可按以下公式粗略推算:身长(cm)=年龄×7+70身长的个体差异较大,若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30%以上,为异常。 3.头部 (1)头围。头围反映颅骨与脑的发育。正常新生儿约为34cm,第一年的前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约为48cm,5周岁时约为50cm,15岁时即与成人相近。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过小,可见于头小畸形或大脑发育不全。 (2)囟门。前囟为额骨和顶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0cm(两对边中点连线)。一般在生后2~3个月随头围增大而略增大,以后则逐渐骨化而变小,至12~18个月时闭合。前囟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闭合过迟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和脑积水等。前囟饱满、紧张、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脑炎或脑积水等重要体征之一,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患儿。后囟一般于生后6~8周闭合。颅骨骨缝一般于生后3~4个月闭合。 4.牙齿 牙齿可分为乳牙及恒牙两类。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最早4个月,如果12月仍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乳牙2~2.5岁出齐,共20个。2岁以内乳牙总数=月龄-4~6推算。6~8岁开始换生恒牙。约14岁时全部换为恒牙,共28个。18岁以后第三磨牙出现(有终生不出者),出齐后则为32个牙齿。出牙是一个生理过程,一般无特殊反应。但有的也可出现暂时性流涎、睡眠不安及低热等症状。佝偻病、营养不良、呆小病及先天愚型等患儿出牙延迟、牙质欠佳。 5.骨化中心发育 临床上通常采用左腕、掌、指骨正位X线片来了解和判断小儿的骨骼发育年龄。小婴儿可采用膝及髋部X线片来了解发育情况。骨骼简易计算法:10岁以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等于年龄加1. 6脊柱出生时脊柱是直的。3个月小儿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第一个生理弯曲),6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个生理弯曲),1岁小儿站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第三个生理弯曲),从而形成脊柱的自然弯曲,至6~7岁时随韧带的发育而固定。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William?等,1967年公开发表.?? (3)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 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 大项。? (6)测验结果 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7)评价 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 基础。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DDST):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儿童进行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2.0-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5865.0642.1442.51 5个月8.2467.4643.24 43.52 6个月8.77 69.66 44.44 44.35 4-6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1463.98 41.3941.58 5个月7.6265.89 42.18 42.59 6个月8.27 68.1743.3143.57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左右。 7-9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9.12 71.2 44.944.9 8个月8.5272.9 45.4 45.5 9个月9.72 74.2 45.945.7 7-9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8.5869.2 43.8 44.1 8个月8.9071.244.4 44.5

9个月9.15 72.644.8 44.8 10~12个月体格生长进一步放慢。体重每月平均增加150-250克,身高增长1-1.5厘米。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10-12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90 75.446.346.0 11个月10.17 76.7 46.646.4 12个月10.4278.046.9 46.8 10-12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40 74.0 45.245.2 11个月9.52 75.2 45.445.3 12个月9.6476.445.6 45.4 13~18个月出生第二年起体格生长开始明显较前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200克左右,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1.0厘米左右。从第二年起,宝宝的胸围开始超过头围,一般前囟门也在18个月以前关闭。 13-18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10.42 78.046.946.8 15个月10.8480.747.5 47.6 18个月11.55 83.548.0 48.4 13-18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9.64 76.445.645.4 15个月10.42 79.9 46.2 46.5 18个月11.0182.5 46.8 47.2

丹佛儿童智力发育量表

月份 精细动作 大运动 1个月 △小儿腿、臀双侧动作对称等同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 90° △俯卧时试举抬头 2个月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成45° 3个月 △小儿手指能互相接触 4个月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180° △用摇铃接触小儿手指 能握住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成90° 扶小儿坐时,举头正而稳,不摇动 5个月 △坐在家长腿上,能伸手向着桌面上的玩具 △俯卧时手臂能支撑身体抬胸 △扶站时腿能支撑体重片刻 6个月 △能自己拿着饼干吃 △手中握着一块方木,又能 注意到第2块方木 △拉坐时,头部始终不后垂 7个月 △两只手能同时各握一块积木 △只能抓起小丸 △会从俯卧转向仰卧或仰卧到俯卧 的翻身△能独坐5秒或更长时间 8个月 △能把一只手中的积木递交到另一只手 △能扶着硬物体站立5秒或更多时间 9个月 △会用两指抓握小丸

10个月 △能拿取放在桌上的小方块作相互敲击 △会从站到自己单独坐下 11个月 △会用拇指和食指抓握小丸,手掌不接触桌面 △扶站时能把足提起片刻 12个月 △会扶着家具行走△能独立2秒或更 多时间 12~15个月 △不撑住地面能单独弯腰拾起玩具 △步行自如,左右不摇摆 15~18个月 △能叠稳两块方木 △会在纸上有目的地划 线 △经示范能把小瓶(口径 1.5厘米)内的丸粒倒出 △能向后退两步或更多步 18~21个月 △能叠稳4块方木而不倒 △不扶任何物体会将球向前踢出 21~24个月 △不经示范能把丸粒倒出小瓶外 2岁~2岁半 △模仿画长于2.5厘米歪度不超过30度的直线 △能举手过肩抛 △会双足同时离地向前跳 △能不扶物体独脚站直1秒钟或更长 时间 2岁半~3岁 △能叠稳8块方木而不倒 △能模仿成人搭“桥”△会骑儿童三轮车△能单足跳过21 厘米的宽度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1]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1]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 3.0 岁? 11.40 12.91 1 4.42 1 5.93 17.44 3.5 岁? 12.27 13.82 15.37 1 6.92 18.47 4.0 岁? 12.69 14.46 16.23 18.00 19.77 4.5 岁? 13.36 15.30 1 7.24 19.18 21.12 5.0 岁? 14.08 16.21 18.34 20.47 22.60 5.5 岁? 14.88 17.13 19.38 21.63 23.88 15月? 18月? 21月? 2.0岁? 2.5岁? 年龄组 初生 1月? 2月? 3月? 4月? 下 等 中下等 中 等 中上等 上 2.54 2.92 3.30 3.68 4.06 3.84 4.47 5.10 5.73 6.36 4.72 5.44 6.16 6.88 7.60 5.40 6.19 6.98 7.77 8.56 5.94 6.75 7.56 8.37 9.18 5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6.26 7.14 8.02 8.90 9.78 6.74 7.68 8.62 9.56 10.50 7.19 8.19 9.19 10.19 11.19 7.57 8.61 9.65 10.69 11.73 8.08 9.12 10.16 11.20 12.24 8.48 9.59 10.70 11.81 12.92 8.87 10.06 11.25 12.44 13.63 9.31 10.57 11.83 13.09 14.35 10.01 11.29 12.57 13.85 15.13 10.90 12.23 13.56 14.89 16.22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从母亲一朝分娩,来到人间,就意味着一切将由依赖到独立,我们关注宝宝健康的全面发展,给宝宝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来 配合宝宝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宝宝的健康旅程中,怎么样的身体 成长指标才能算是健康的宝宝呢?为了让您能轻易掌握宝宝的各项健 康指数,现就宝宝的各项健康指标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0-1岁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年龄男孩女孩 月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0 50.50 3.30 49.90 3.20 1 54.60 4.30 53.50 4.00 2 58.10 5.20 56.80 4.70 3 61.10 6.00 59.50 5.40 4 63.70 6.70 62.00 6.00 5 65.90 7.30 64.10 6.70 6 67.80 7.80 65.90 7.20 7 69.50 8.30 67.60 7.70 8 71.00 8.80 69.10 8.20 9 72.30 9.20 70.40 8.60 10 73.60 9.50 71.80 8.90

11 74.90 9.90 73.10 9.20 12 76.10 10.20 74.30 9.50 婴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婴1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预防接种 :初生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1个月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婴2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3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William K.Frankerburg等,1967年公开发表. (3)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 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 大项。 (6)测验结果 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7)评价 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 基础。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DDST):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