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大客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中国电信大客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中国电信大客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 总则 (6)

1.1. 概述 (6)

1.2. 原则和目标 (7)

1.3. 适用围 (8)

1.4. 编制单位 (8)

1.5. 解释权 (8)

第2章. 系统总体说明 (9)

2.1. 业务组织管理结构 (9)

2.1.1. 组织机构图 (9)

2.1.2. 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 (10)

2.1.3. 各级管理部门部结构与部工作模式 (13)

2.2. 业务围 (16)

2.3. 客户围 (17)

2.3.1. 客户类型划分 (17)

2.3.2. 客户状态划分 (19)

2.4. 系统定位 (20)

2.5. 系统体系结构 (20)

2.6. 系统功能结构 (22)

2.6.1. 集团级需求功能结构 (22)

2.6.2. 省级需求功能结构 (24)

2.6.3. 本地网级需求功能结构 (24)

第3章. 业务模型 (25)

3.1. 概述 (25)

3.2. 第1层业务信息模型-管理域视图 (26)

3.3. 第2层业务信息模型-商业组件级视图 (28)

3.3.1. 业务信息模型商业组件视图表 (28)

3.4. 客户信息域 (30)

3.4.1. 客户档案资料类实体 (30)

3.4.2. 客户业务资料类实体 (31)

3.4.3. 客户分析数据类实体 (32)

3.5. 运营商信息域 (33)

3.5.1. 组织与员工类实体 (33)

3.5.2. 战略目标与计划类实体 (33)

3.6. 合作伙伴信息域 (33)

3.7. 部工作信息域 (34)

3.7.1. 知识类实体 (34)

3.7.2. 信息交流类实体 (34)

3.7.3. 队伍类实体 (34)

3.7.4. 计划任务类实体 (35)

3.7.5. 考核类实体 (35)

3.8. 市场营销信息域 (35)

3.8.1. 预测类实体 (35)

3.8.2. 营销类实体 (36)

3.8.3. 销售类实体 (37)

3.9. 业务产品信息域 (37)

3.10. 服务信息域 (38)

3.10.1. 客户关怀类实体 (38)

3.10.2. 专家服务类实体 (39)

3.10.3. 快速响应服务类实体 (39)

3.10.4. 高质量服务类实体 (39)

3.11. 运营支撑信息域 (39)

3.11.1. 业务受理 (39)

3.11.2. 业务开通 (40)

3.11.3. 帐务结算 (40)

3.11.4. 故障处理 (41)

第4章. 集团公司级功能需求 (42)

4.1. 面向信息管理的需求 (42)

4.1.1. 大客户资料管理 (42)

4.1.2. 知识库管理 (49)

4.1.3. 产品管理 (51)

4.1.4. 文档管理 (53)

4.1.5. 规则管理 (56)

4.2. 面向业务运营的需求 (59)

4.2.1. 大客户服务 (59)

4.2.2. 市场营销管理 (74)

4.2.3. 销售管理 (86)

4.3. 面向经营决策的需求 (92)

4.3.1. 综合查询 (92)

4.3.2. 综合统计 (94)

4.3.3. 综合分析 (95)

4.4. 面向综合管理的需求 (104)

4.4.1. 团队管理 (104)

4.4.2. 员工管理 (107)

4.4.3. 考核管理 (108)

4.4.4. 成本管理 (110)

4.4.5. 日常工作管理 (111)

4.4.6. 信息交流管理 (113)

4.4.7. 流程管理 (114)

4.5. 系统管理的需求 (115)

4.5.1. 职责与权限管理 (115)

4.5.2. 系统监控 (117)

4.5.3. 操作日志管理 (118)

4.5.4. 系统日志管理 (119)

4.5.5. 数据备份 (119)

第5章. 省级功能需求 (121)

5.1. 面向信息管理的需求 (121)

5.1.1. 大客户资料管理 (121)

5.1.2. 知识库管理 (121)

5.1.3. 产品管理 (121)

5.1.4. 文档管理 (121)

5.1.5. 规则管理 (121)

5.2. 面向业务运营的需求 (122)

5.2.1. 大客户服务 (122)

5.2.2. 市场营销管理 (123)

5.2.3. 销售管理 (125)

5.3. 面向经营决策的需求 (126)

5.3.1. 综合查询需求 (126)

5.3.2. 综合统计需求 (126)

5.3.3. 综合分析需求 (126)

5.4. 面向综合管理的需求 (126)

5.4.1. 团队管理 (126)

5.4.2. 员工管理 (126)

5.4.3. 考核管理 (126)

5.4.4. 成本管理 (126)

5.4.5. 工作计划管理 (127)

5.4.6. 信息交流管理 (127)

5.4.7. 流程管理 (127)

5.5. 面向综合管理的需求 (127)

5.5.1. 团队管理 (127)

5.5.2. 员工管理 (127)

5.5.3. 考核管理 (127)

5.5.4. 成本管理 (127)

5.5.5. 工作计划管理 (127)

5.5.6. 信息交流管理 (127)

5.5.7. 流程管理 (128)

5.6. 系统管理的需求 (128)

5.6.1. 职责与权限管理 (128)

5.6.2. 系统监控 (128)

5.6.3. 操作日志管理 (128)

5.6.4. 系统日志管理 (128)

5.6.5. 数据备份 (128)

第6章. 本地网级功能需求 (129)

6.1. 面向信息管理的需求 (129)

6.1.1. 大客户资料管理 (129)

6.1.2. 知识库管理 (129)

6.1.3. 文档管理 (129)

6.2. 面向业务运营的需求 (129)

6.2.1. 大客户服务 (129)

6.2.2. 市场营销管理 (130)

6.2.3. 销售管理 (132)

6.3. 面向经营决策的需求 (133)

6.3.1. 综合查询需求 (133)

6.3.2. 综合统计需求 (133)

6.3.3. 综合分析需求 (133)

6.4. 面向综合管理的需求 (133)

6.4.1. 团队管理 (133)

6.4.2. 员工管理 (134)

6.4.3. 考核管理 (134)

6.4.4. 成本管理 (134)

6.4.5. 工作计划管理 (134)

6.4.6. 信息交流管理 (134)

6.5. 系统管理的需求 (134)

6.5.1. 职责与权限管理 (134)

第7章. 系统接口 (135)

7.1. 概述 (135)

7.2. 接口实现原则 (136)

7.3. 系统部接口 (137)

7.3.1. 全国系统与省系统间的接口 (137)

7.4. 系统外部接口 (140)

7.4.1. 与资源管理系统间的接口 (140)

7.4.2. 与九七系统间的接口 (141)

7.4.3. 与计费系统间的接口 (142)

7.4.4. 与客服系统间的接口 (143)

第8章. 系统的非功能性指标 (145)

8.1. 性能需求 (145)

8.2. 安全性需求 (145)

8.3. 可维护性需求 (146)

8.4. 可用性需求 (146)

8.5. 可扩展性需求 (146)

8.6. 可靠性需求 (147)

第9章. 术语定义与指标 (148)

9.1. 术语定义 (148)

9.2. 报表要素定义 (150)

9.3. 报表格式 (152)

9.4. 分析角度定义 (152)

文档信息

修改过程

评审过程

分发围

第1章.总则

1.1.概述

自电信重组以来,中国的电信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了从最初个别运营商垄断市场到数家大运营商主导、多家小运营商参与、新运营商不断加入的市场竞争新格局。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世界级的电信业巨头也开始逐步渗透到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电信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目前国各主要电信运营商无论在资本的运作,业务的策划与开展都展开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国外运营商也积极通过投资方式加强对其虎视已久的中国电信市场的迈进;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不断得到新的突破,大容量、低成本的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地在蚕食着中国电信现有的全国网络资源优势;通信技术与INTERNET的结合一方面给中国电信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正在不断削弱中国电信的传统优势项目;移动通信和数据技术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对传统市场正不断进行着挤压。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是可“分割”的,电信自然垄断理论的根基已动摇。不规的市场竞争与不对称管制以及资费的大幅下调,中国电信具有含金量的优势项目正在大幅下降,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电信面临ARPU下降、业务竞争加剧、客户消费要求多元化等诸多挑战。为此中国电信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管理为基础的战略方针;根据用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积极推行业务与服务集成,提供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信息通信需求。

统计表明,大客户是电信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电信企业80%的收入来自于占客户总数20%的大客户。大客户对于电信运营企业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对大客户的识别和争取,已经成为电信行业竞争的焦点。由于中国电信业务的多样性、客户分布的地域广泛性、管理部门的多级性、现有客户信息不完整等各种原因,使得识别大客户和加强大客户服务变得异常困难。集团公司及各省、地市大客户事业部的工作缺少完整的大客户资料库作为支撑;而现有系统主要以帐务结算为主,缺乏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及时准确掌握客户需求,在大客户的争夺战中缺乏利器。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

XXX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9月目录

一项目设计概述 1.1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项目现状 在目前的人工管理状态下,存在着对人为操作的严重依赖,服务质量难以监控,需要一套先进可靠的管理系统,避免给IT 系统带来更多的运行维护管理风险。 ?没有合理的服务级别评估机制,导致项目运营时无法实现服务承诺。 ?开展运营外包无法评估服务级别所需资源和成本,投入与收益难以量化。 ?服务质量不稳定。更多原因是现场服务标准不够明确,服务质量大多依赖于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态度。 ?服务管理不细致,导致服务质量影响信息系统运维目标难以达成。 上述的管理风险常常困扰信息化深入推进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IT 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为高速发展的业务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1.2项目目标 引入IT 服务管理的国际最佳实践理论ITIL,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基于国际ISO20000 服务管理标准的ITSM 体系和ITSM平台工具,固化相应的IT 服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IT 服务风险。 ?实现IT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IT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对IT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服务台为IT服务的用户提供一个单一联系点,协调IT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为IT 服务的运作提供支持。 ?通过事件管理流程,在给用户和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带来最小影响的前提下,使IT系统能

够尽快地返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保留事件的有效记录,以便能够权衡并改进处理流程,同时给其他的服务管理流程提供合适的信息,以及正确报告进展情况等。 通过资产管理功能及其相关流程,对单位的所有IT资产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和维护,为资产相关的运维服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并对资产的配置变化进行跟踪,基本实现IT 资产的配置管理。 1.3系统功能设计 1.3.1服务台 对服务请求信息提供必要的初始支持,根据需要启动相应的服务流程,支持自动派单和人工派单,并对服务流程跟踪监督,同时向服务请求方反馈服务结果信息。 服务台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为用户提供IT服务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填写故障申诉和服务申请记录。 2)能够支持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投诉和服务申请。 3)能够提供预定义故障和申请服务的类别,自动激活不同的处理流程。 4)用户能够通过电话咨询、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自己提交的投诉和服务申请的处理结果。 5)支持对故障和服务申请的跟踪督办,确保所有的故障和服务申请能够以闭环方式结束。 1.3.2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包含以下功能: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方案1.doc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方案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已逐步由传统的以产品和规模为中心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至上、实现客户价值和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转变,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为获得满意的客户关系,重要的思路是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项目来实现。我国的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的重要性,但是选择何种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实施这个项目却令众多企业一筹莫展,本文从分析产品的市场结构和交易行为特征入手,阐明了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基于.NET 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流程框架,最后阐述了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要点。 信息时代是客户短缺的时代,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比如人力、物力、生产力等等都是可以创造的,但每个领域中的客户资源确却是有限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其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客户管理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加深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1 系统分析 1.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

图1-1-1 客户关系系统软件结构图 据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来看,该系统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 客户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员工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联系人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销售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服务反馈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客户关系信息管理系统 客 户 信 息 管 理联系人信息管 理市场活动管理员工信息管理机会信息管理销售信息管理反馈信息管理城市区域信息管 理系统参数设置安全密码管理

汾酒集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整体架构 整个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各个计量参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往中控室。一个车间或者几个车间内 的计量信息汇集到一个从电台,从电台发送数据至中控室内的主电台,中控机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电台采用日精ND250数传电台,该电台为进口电台,性能安全可靠。同时,采用无线传输,能节约布线成本和人工维修检查成本。 2.车间内计量信息传输采用两种方式,便于相关人员检查。第一种方式,对于 便于直接观察表头数据的流量计,直接通过485总线把计量信息传输到从电台。第二种方式,对于安装在高处或者危险环境下的流量计,不便于直接观察流量计表头数据,可通过485把一块或者几块流量计信息集成并存储到到一个安装在安全地点的积算仪,然后再通过485总线传输到从电台。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好处有两个,第一,通过观察积算仪数据就可以检查流量计工作情况,而不必到危险的地方观察流量计,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第二,第一种传输方式和第二种能统一连接到485总线,便于布线。 3.多个客户端能同时观察计量信息,从而便于各个部门有效监控相关生产情况, 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 客户端设计 为应对企业在现代化社会中对信息的管理和监测,以保持企业对信息的及时处理和管理,本软件除具有一般软件的通用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支持多节点实时数据动态刷新显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可以观察各节点工作状 态。 2.支持多种模式的曲线显示,既有历史曲线显示,也可进行实时曲线显示,使

用户有更多直观感受。 3.支持多种模式报表打印,既可以选择报表类型,也可以对节点分类后实时各 种数据类型的打印,从而方便用户查看各种数据统计。 4.支持多客户端实时监控,集团各个部门办公室可同时检测相关计量数据,进 而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软件总体功能简介: 1.用户登陆功能:只有合法的注册账号才能登录到本系统中,在该功能中用户可以设置服务器所在的IP地址。如图1 图1 系统登陆界面 2. 用户管理功能:在通过登陆界面后用户将登录到本机安装的主窗体界面(如图2),当在主窗体中单击左上角的用户管理按钮时将进入到用户管理窗体(如图3)在该窗体上部显示了当前登录的用户名以及该用户名的权限,在窗体下部当勾选上修改密码复选框时将可以进行当前用户的密码修改功能,当勾选上添加用户复选框时,根据当前用户的权限进行新用户的添加。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完整版)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商务代表:沈言炎 2013年11月5日 本本方方案案未未经经许许可可,,不不得得转转载载;;违违者者必必究究!! 目录

一、全局模块功能 (5) 1.1基于三层体系构架 (5) 1.2关联菜单设计 (6) 1.3自定义表单扩展 (6) 1.4技术领先的流程自动化组件 (7) 1.5支持标准文档格式和Office在线编辑控件 (7) 1.6目标任务的管理模式 (7) 1.7多种方式协作交流 (8) 1.8全文检索技术对所有文章进行检索,查找,以便快速找到用户需要的信息。9 1.9报表、图表和分析决策 (9) 1.10灵活可靠的权限控制组合 (9) 1.11自定义字段扩展 (9) 二、客户管理功能 (10) 2.1客户管理功能实现 (10) 2.2客户信息管理 (10) 2.3联系人信息管理 (11) 2.4潜在客户管理 (11) 2.5客户关怀管理 (11) 2.6客户满意度 (12) 2.7客户请求及投诉 (12) 2.8客户信用评估 (12) 2.9在线捕获潜在客户 (13) 2.10客户统计 (13) 2.11行动记录 (13) 三、服务管理功能 (13) 3.1客户服务工作自动化 (13) 3.2合作伙伴入口 (13) 3.3客户服务知识库 (14) 3.4客户反馈管理 (14) 3.5一对一服务 (15) 3.6与呼叫中心集成 (15) 3.7客户服务知识库 (15) 3.8服务资源 (16) 四、事件日程功能 (16) 4.1个人日程安排 (16) 4.2实时任务和事件日程查询 (16) 4.3事件计划 (17) 五、审批流程功能 (17) 5.1流程审批的常用审批表单 (17) 5.2图形化流程视图 (18) 5.3基于模板的流程定义 (18)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设计报告 摘要 通过CRM系统分析、本公司需求分析及考察CRM的一般系统与实际业务流程关系,确定本公司CRM系统设计定位于基于部门应用、运营与分析并重。并在此系统设计目标定位下,确定系统流程,设计功能模块,并努力面向部门协作与数据挖掘。 针对系统,本文模拟了使用过程,预测运行效益,证实了系统的可行性。因已立项,本报告不作项目可行性分析。 目录 第一部份系统分析和需求分析 一、基本需求分析-------------------------------------------2. 二、CRM 一般系统-------------------------------------------3. 三、系统设计定位-------------------------------------------7. 第二部份系统设计 一般技术需求-------------------------------------------7. 流程设计及功能菜单设计---------------------------------8. 三、数据表设计---------------------------------------------11. 四、界面设计-----------------------------------------------16. 五、功能模块设计-------------------------------------------16. 六、系统策略-----------------------------------------------17. 第三部份可行性预测 一、使用描述-----------------------------------------------17. 二、效益分析-----------------------------------------------18. 第四部份其他信息 词汇注解-----------------------------------------------19. 参考模型-----------------------------------------------19. 系统设计流程图-----------------------------------------20. 设计说明-----------------------------------------------20.

1天翼电信企业门户系统-客户案例V1.0

天翼电信企业门户系统 企业信息门户软件系统组供稿 1【客户介绍】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是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分公司,主要从事中国电信CDMA移动终端的运营。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即:在中国电信内部以“中国电信移动终端运营中心”名义履行移动终端的运营职责,对外以公司名义开展移动终端的定制、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 2【项目背景】 电信天翼终端指挥调度系统从2007年起开始建设,目前已经经历5年滚动规划建设,系统覆盖省公司本部及其他地市分公司,用户数量达到1000多人。 天翼终端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及相应的业务系统的整合基础上,基本实现了规范管理、降低办公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及远程办公的目的。在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公司各部门、各地市分公司和在新业务新形势下也对协同办公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应用整合化、服务化是当今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大趋势。电信天翼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也顺势而为,提出了企业沟通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知识管理平台等具体建设目标。 电信天翼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遵循电信总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指导方向,既要考虑目前电信天翼的组织机构与业务现状,又要结合未来发展要求,满足未来电子信息化整体需求,同时结合用户自身特点,抓住要点,解决协同办公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升服务意识,达到以效益促发展的目标。 3【项目介绍】 3.1【系统概述】 电信天翼门户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实现一站式登录,账号漫

游,通过一个账户和口令,就能够访问同一个域内不同的应用系统。 3.2【系统架构】 各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安全层:部署ITAM的访问返向代理,支持http和https的访问模式,所有的访问请求通过webseal转发;webseal提供对应用WPS、办公系统、邮件系统、经营分析、Oracle ERP的SSO; 应用层: 目录服务:天翼目录实例为ITAM、ITIM、WPS提供目录服务;ITIM目录实例为ITIM提供目录服务;天翼目录数据同步到ITIM目录; Policy Server:ITAM的策略服务组件; ITIM:IBM身份管理,用户接入经营分析、Oracle ERP用户,并提供一致的用户管理; WPS:提供统一的展现平台,集成办公应用、邮件系统、经营分析、重大项目管理系统、档案系统、终端运营监控平台、人力资源系统、Oracle ERP等应用;

用户管理系统设计.doc

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崔老师 组长:罗文文 组员:黄丽徐丽安华林雷微微

目录 一、-------------------------------------------------------概述 1.------------------------------------------------------ 项目名称 2.------------------------------------------------------ 功能概述 3.------------------------------------------------------ 开发环境及框架 4.------------------------------------------------------ 用户环境 二、-------------------------------------------------------项目框架优点 1.------------------------------------------------------ springmvc介绍 2.------------------------------------------------------ easyUI介绍 3.------------------------------------------------------ jquery介绍 4.------------------------------------------------------ hibernate介绍 三、-------------------------------------------------------项目需求分析 四、-------------------------------------------------------流程介绍 五、-------------------------------------------------------数据库信息设计 六、-------------------------------------------------------功能模块介绍 七、-------------------------------------------------------项目具体实现 八、-------------------------------------------------------总结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我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目录 1 教务管理系统 (1) 1.1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情况介绍 (1) 1.2 系统的硬件组成 (1) 1.3 系统建设中的一些注意点 (2) 1.4 系统的特色介绍 (2) 2 系统参考标准和规范 (3) 2.1 引言 (3) 2.2 系统概述 (3) 2.2.1 设计目标 (3) 2.2.2 运行环境 (3) 2.2.3 需求概述 (4) 2.3 系统总体设计 (4) 2.3.1 总述 (4) 2.3.2 系统维护子系统 (7) 2.3.2.1 功能模块 (8) 2.3.2.2 数据流程 (8) 2.3.2.3 功能实现设计 (9) 2.3.3 学籍管理子系统 (12) 2.3.3.1 功能模块 (12) 2.3.3.2 数据流程 (13) 2.3.3.3 主要界面设计 (13) 2.3.3.4 主要功能实现 (14) 2.3.4 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 (21) 2.3.4.1 功能模块 (21) 2.3.4.2 教学计划数据及操作流程图 (21) 2.3.4.3 功能实现设计 (22) 2.3.5 智能排课子系统 (30) 2.3.5.1 功能模块 (31) 2.3.5.2 工作流程图 (31) 2.3.5.3 排课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31) 2.3.5.4 功能实现设计 (35) 2.3.6 选课管理子系统 (36) 2.3.6.1 系统功能模块 (36) 2.3.6.2 功能实现设计 (36) 2.3.7 成绩管理子系统 (40) 2.3.7.1 功能模块 (40) 2.3.7.2 系统数据流程 (41) 2.3.7.3 主要界面设计 (41) 2.3.7.4 主要功能实现 (42) 2.3.8 教材管理子系统 (48)

电信运营商IT系统介绍

电信运营商IT系统介绍 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 业务支撑系统 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运营支撑系统 MSS: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管理支撑系统 (前二者又合称BOSS:Business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电信业务运营支持系统)在企业(特别在是电信行业)IT战略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三大支柱内容.对于BOSS,面对客户是统一的;面对电信运营商,它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BSS)与运营支撑系统(OSS),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同时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BSS是面向运营商业务和服务的,而OSS是对BSS提供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支撑和管理的。有了BSS才会有OSS。从辩证法角度看,BSS决定OSS,但OSS对BSS起反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当前,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的形势,运营商按照原有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将难以满足需求,从“提供单纯的通信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成为我国运营商的共同选择。然而,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运营商不仅要提供不同种类的业务,与此相配套地,还要提供不同的业务组合模式、计费模式、服务模式。这些均离不开IT支撑系统的支持。伴随电信业的快速成长,IT支撑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建设、部署以及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IT支撑系统无论从架构、能力还是服务水平上都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系统必须实现转型,甚至重构。可以说,IT支撑系统是电信运营的“中枢神经系统”,IT支撑系统的转型将是电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我国运营商的实践来看,对IT支撑系统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包括BSS、OSS、MSS 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整个IT支撑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同时彼此之间关联。整个IT支撑系统能力的提高需要各个子系统能力的同步提高。 业务支撑系统BSS 随着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支撑系统BSS(BillingSupportingSystem)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的焦点,从中国移动的BOSS 到中国电信的CTG-BOSS,各电信运营商都在逐年加大对业务支撑系统BSS的投资。从电信行业角度分析,尽管BSS系统投资巨大,但总体的运行效率还相对较低。因此必须采取主动式管理思路来提升BSS的性能。主动式管理是指主动地去管理BSS系统,包括提升系统性能、优化数据以及提高运行质量等,而非“救火式”系统管理。在被动的响应情况下,管理维护人员在故障发生后才去处理故障,而故障可能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主动式管理的目的是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系统潜在的风险,延长系统的使用周期,从而进一步提高业务和系统的运作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对BSS系统进行主动式管理涉及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 有效地利用设备与系统投资是实现精益运营的基本要求之一,提高BSS系统运行效率应该针对各种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主动对BSS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资源和成本的浪费,保障各业务系统平稳、健康地运行。作为提升BSS系统运行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主动式管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后评估管理等很多项目管理理论的内容。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 1.1.1概述 现代化的智能建筑,信息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求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有: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相应的规范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示意图如下: 1.1.2功能及应用 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容纳话音:电话、传真、音响(广播);数据:计算机信号、公共数据信息;图像:各种电视信号、监视信号;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水位以及烟雾等各类控制信号。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综合布线主要作为语音和数据的物理传输平台。 智能大厦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人们不仅能以现有的应用来规划,更应从发展的眼光来

看。IT业的发展迅速,只有采用一个合理的布线系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最少的投资支持未来出现的任何新应用。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能带给用户即插即用的便利,并且,管理与维护也非常简单。 综合布线可提供一个完美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办公环境,即插即用地支持多种接入,包括:电话、传真、100Base-T高速数据网络、视讯会议系统、Internet/Intranet接入、Modem接入以及ADSL接入互连网等。 1.1.3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使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作为苏丹国家民航控制中心,网络通信承担着重要作用,一个网络设计不但要考虑网络速度,同时还应该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如下: ?适应未来10年内数据(主干支持622M ATM及千兆以太网)和话音等应用需求,确保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增长; ?提供至少10M/100M连接速度到每个信息点,以满足网络信息传输及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需要。?确保系统通信的安全,网络设计为物理上互相隔离的2套网络系统:公共网络系统(外网,与互联网联接)、企业专用网络系统(内网) ?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垂直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建议数据主干采用光缆,话音主干采用铜缆) ?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系统采用语音数据综合布线方式,语音和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使语音与数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换使用。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2.1概述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今天,建设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其基本的要求,作为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满足内部大量的数据交换的需要,同时要承担对外的形象宣传、信息发布、合作事宜,对内的事物处理、事物协作、业务管理,提供各种商务服务和Internet访问等功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CP/IP、WWW技术、先进数据库技术的Internet/Intranet计算模式也日趋成熟,这些条件都为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信信息安全责任书范文

信息安全责任书 作为中国电信用户,保证遵守以下各项规定: 第一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管理规章,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条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内容管理审核制度,定期组织自查自纠,及时处理各种隐患。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从事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检查工作,并接受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三条不利用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台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利用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台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违反宪法和法律、妨碍社会治安、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色情、暴力等的信息,不利用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相关业务平台发布任何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发现上述违法活动和有害信息的,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条服务器上开设的网站,在开通联网前必须履行备案手续,先备案后接入,未履行备案手续、未获得备案号的网站必须关闭。网站开通论坛必须履行前置审批手续,若未履行前置审批、未获得备案号必须关闭论坛。 承诺声明,将严格履行相关规定,若因违反以上规定,根据相关法规承担全部责任,中国电信丽江分公司有权单方面断网。 责任单位(签章): 责任人(签字) 年月日

xxx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深圳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目标 (1) 二系统建设必要性 (2) (一)现状描述 (2) (二)现状分析 (2) 1.建设的客观性 (2) 2.应用需求 (2) 三总体设计 (3) (一)设计思线 (3) (二)技术线路 (4) (三)设计原则 (7) 1.先进性原则 (8) 2.实用性原则 (9) 3.安全性原则 (10) 4.可靠性原则 (10) 5.可操作性 (11) 6.灵活性原则 (11) 7.信息准确和及时性 (11) 8.开放性原则 (11) 9.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 (13) 10.系统性原则 (13) 11.成熟性原则 (14) (四)架构设计 (14) 1.结构设计图 (14) 2.结构模型图 (15) 3.逻辑结构图 (15) 四详细设计 (16) (一)功能设计 (16) 1.基础应用 (17) 2.管理应用 (17) 3.管理决策 (18) (二)界面设计 (19) (三)网络设计 (19) 1.基础设施 (19) 2.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装 (20) (四)软件设计 (21) 1.代码设计 (21) 2.数据库(文件)设计 (21) 3.输入/输出设计 (21) 4.处理流程设计 (21) 5.程序流程设计 (21)

6.程序接口设计 (22) 7.系统设计文档 (22) 五实施方案 (22) (一)总体实施规划 (22) (二)项目建设单位 (23) (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3) (四)人员配置 (24) (五)项目管理 (24) 1.流程制度 (24) 2.成本控制 (26) 3.风险控制 (26) 六项目预算 (26) 七方案优势 (26) 八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27) (一)技术支持 (28) 1.现场支持 (28) 2.远程支持 (28) (二)培训计划 (28)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doc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1 信息管理实施方案 一、信息管理体系 (一)本项目信息体系的主要内容 1、项目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维修等项目生命期或某个阶段中与项目代建有关的内容。 2、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财政资金、市场、风险、客户、采购、合同、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劳务、物资、机械信息等。 3、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通讯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形成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结合起来、有一定系统结构和功能且能表达一种管理行为的整体。 (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体系的步骤 1、规划项目代建信息系统; 2、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和制度; 3、选择适用的辅助管理项目信息的软件系统。 二、信息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硬件配置完善 1、现场将配备电脑、适当的通讯工具,以便信息传递。通

讯工具包括手机、座机、对讲机; 2、现场将配置信息记录设备,如照像机、摄像机等,对重要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以便查询。 (二)项目信息分类 本项目的项目信息按信息来源可分为项目公共信息和项目个体信息。公共信息包括各种国家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市场价格信息、自然条件信息、供应商信息、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信息等。项目个体信息则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记录、施工技术资料、工程协调、过程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成本、商务、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竣工验收等信息。上述所有信息都将纳入本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范围,实施规范管理。 (三)项目信息管理的组织及制度保证 本工程项目代建方将设立专职的项目信息主管,隶属工程统筹工程师,专门负责制定本项目的信息管理办法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信息管理工作。并在项目代建方其他专业工程师下属人员中指定兼职的项目基层信息员,负责收集各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信息。兼职信息员受直属专业工程师及项目信息主管的双重领导,形成上通下达的项目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代建方制订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将对项目信息主管的职责、信息分类方法、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传递要求、传递渠道、传递形式、传递内容、传递审核及信息储存要求等作出详细规定。 (四)项目信息管理流程

电信计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信计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姓名:XXXX 专业班级:2005070302 指导教师:潘斌 摘要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迅猛发展,各项业务量快速增长,新的业务种类和新的服务形式不断推出,电信计费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电信计费的基本原理、实现流程等进行研究分析,完成了计费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分析、设计、实现以及运行调试和评价,其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使用UML建模的方法完成了系统的实现工作。该系统基于B/S模式,以Oracle为后台数据库,用MyEclipse 6.5、Tomcat 6.0、PowerDesigner 12等工具进行开发。系统后台数据库中通过存储过程和JOB定时器实时地对话单数据进行统计,并在前台使用JSP和AJAX技术实时展现统计数据。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帮助相应工作人员方便地完成各种话单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计费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方法;UML建模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lecom Billing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lecom, the rapid growth of new business volume, types and new services. In order to make these continuously develop business to better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lecommunication bill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thesis researches and analys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mplement of bill system of telecom business. Its system planning,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have accomplished by the structured development method of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ML modeling method.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B/S model, selecting MyEclipse6.5 Tomcat6.0, JDK6.7 and PowerDesigner12 as development tools with Oracle 10g for database of it. In front of the system use AJAX and JSP to show data, in the system of data stored in the backend database using real-time process and JOB timer for statistics bill data, so that relevant personnel can get real-time data. The system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the system can make a convenience of the statistics of kinds of fee list for the telecom operators meanwhile can make a high efficiency for telecom staff. Keywords: Billing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tructured Method; UML Modeling.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方案 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软件开发项目。根据年xxx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协同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对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申报、项目招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成果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党政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资产资源、日常维护、事务处理等日常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建设信息化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全区的信息化资产(包括各种信息 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设信息化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运营过程中各种事务的全过程 管理。 ●建设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全过程 管理。 2、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1)信息化项目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对全区信息化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采购、建设过程、验收、维护的全过程文档、技术支持等信息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并为技术文档提供模板,从而规范项目操作。具体业务流程如下图:

(2)信息化资源管理 对全区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资产的合理购置和运行监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基础软件、网络资源、数据

资源等信息化资源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 (3)信息化事务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区各单位信息化事务(包括系统故障、账号管理、业务应用等)上报、审核、反馈、进度等进行管理。 (4)信息化运维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维,包括系统维护单位、配合单位、维护人员的台账、日常运维记录、系统监测、故障提醒等功能的管理。 2.2与已有系统关系分析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基于xxx区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之上的信息系统,和全区其它信息系统有一下关系: ●和xxx区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并且 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机构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 ●和全区短信平台集成,实现短信提醒等功能; ●和全区电子公章系统集成,实现在线文件、表单的格式转换电子盖章; ●和区财政局和区公共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系统基础,实现各种数据的交 换。 2.3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全区公共的应用系统,面向全区各个委办局、事业单位应用。各单位授权用户能浏览、查询和管理本单位的数据和记录,区信息中心作为系统的建设方,负责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并具有系统管理权限。服务管理部门包括区信息中心、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质监xxx分局。 3、技术架构和数据设计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客户资源管理系统(CRM)设计方案 本方案主要从系统背景、需求分析、设计方案、日程安排、系统报价五个方面。讲述如何进行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维护支持、运行升级等过程,利用本系统成协助企业管理客户资源,规范企业的客户管理体制,实现对客户资源全方位的协调管理,让企业利用本系统达到最大化利用客户资源,节约客户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加快企业市场感应速度,加大企业市场敏感度,规范客户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档次,有机调整客户管理策略,利用业务管理系统,可于鑫顶点公司开发的企业网站相结合,实现网上销售系统,网上客户服务系统,使你的公司的业务与国际网无缝接轨,使公司业务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实现跨区域、跨企业间协同客户管理,使企业的业务遵循系统的设计原则,有序、迅速、进入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系统背景: 1.1 可行性分析: 本节着重介绍当前系统的的社会背景,对本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 随着企业的发展,全球已进入买家市场,“客户第一”是所有企业摆在第一的经营方针,如何统一管理客户信息档案,如何确定客户的关系,如何保证对客户市场的高度敏感,如何提升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如何实现客户的市场跟踪、深挖掘,如何实现企业内部的市场管理,如何对销售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如何实现让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活动与市场的销售业绩进行有机的整合,如何与客户保持融洽的关系,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是所有企业所要面对的共同话题。 目前客户销售管理系统已经是一个可行、可实施的管理系统,其体现在: 1. 网络硬件及其相关支持设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2. 企业接受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普及,一般企业人员都懂得使用计算机。 3. 软件开发技术已经提供,企业可以委托通过专业软件公司进行技术支持。 4. 长期接触客户的管理人员也意识到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客户管理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以及客户销售管理系统成为一个专业的管理工具越来越普及。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企业使用管理系统已经占据企业总数20%以上,特别是大型企业,使用管理系统的达到80%以上,而目前国内企业的大多数的管理系统,都是一个简单的销售管理系统,系统都是简单的客户档案管理与销售管理进行结合的管理。鑫顶点公司自创办始,以卓越领先的信息科技(企业分布式应用),辅以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始终提倡为企业提供“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而努力不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的客户销售管理系统的提供商与领导者,为企业规范客户体系,建设全方位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为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对客户资源管理的深入认识,并成功为香港金日集团、中国DELL电脑、香港CITI BANK、新加坡TAO集团、厦门银恒贸易、厦门海天货柜、香港电贸园科技等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客户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1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

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内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