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检测(包含答案

解析)

一、填空题

1.看图回答

(1)喜欢________的男生最多,喜欢________的女生最少.

(2)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少.

2.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1)喜欢________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________项目的女生最少?

(2)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最多?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最少?

3.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校三年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1)男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

(2)女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少,有________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________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________人。(4)通过比较发现________身高比________身高偏高一些。

(5)本校三年级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共有________人。

4.常见的统计表有________和________。

5.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良以下的有________人。

6.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填表: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7.5月份________天数最少,9月份________天数最多。

8.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平均每月做好事________件。

9.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________月份做的好事最多,________月份做的好事最少。10.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________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________千克。

11.小李走了5步,一共走了340厘米,小李平均每步走________厘米。

12.有________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________地表示信息。

二、解答题

13.观察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在横线上打“√”,错误的在横线上打“×”。

①女生喜欢童话类图书的人最多。________

②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动漫类图书。________

③这个班喜欢科普类图书的同学最少。________

(2)观察上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4.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下图。

(1)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2)在合适答案旁的□里画“√”。

①全班男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张林在第5个,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②全班女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丽在第15个,她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15.根据下列条件完成复式统计表。

①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9人。

②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

③喜欢《脑筋急转弯》的女生比喜欢《文艺书》的女生的2倍少5人。

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脑筋急转弯

男生15()79

女生()78()

16.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四(1)班参加社团活动的一共有________。其中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3)请你再提出一个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17.根据以下信息补充下面的统计表。

(1)补充下面的统计表。

(2)我们班参加________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________兴趣小组的人最少。(3)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________人。

(4)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________人。(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根据这些数据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多少人?

19.下面是调查到的某学校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课下活动情况.打篮球:男生10人,女生2人跳绳:男生4人,女生10人

踢毽子:男生2人,女生6人丢沙包:男生3人,女生8人

(1)请你根据上面的记录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2)喜欢________活动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

(3)喜欢丢沙包的人数是________人.

20.下面是翔宇少年篮球队男、女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篮球队男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厘米)140以下140~145146~149150~155155以上

人数4101585

身高(厘米)140以下140~145146~149150~155155以上

人数6201064

(2)男队员的身高在________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男队员的身高在________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

(3)女队员的身高在________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女队员的身高在________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4)这个篮球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

三、综合题

21.根据下列条件解答问题:

(1)喜欢漫画书的女生比喜欢科技书的女生的2倍少3人。喜欢漫画书的女生有________人。

(2)男生中喜欢________书的人数最少,女生中喜欢________书的人数最多。

(3)喜欢故事书的男生比女生少________人。

(4)喜欢________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

22.某校“读书节”统计了三年级(3)班男、女生最喜欢看的书籍的情况。

男生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

女生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

(1)请把上面两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

(2)男生中最喜欢看________的最少,女生中最喜欢看________的最多。(3)最喜欢看科技书的一共有________人,三年级(3)班一共有________人。(4)这个复式统计表包含()项内容。(选择题)

A.一

B.二

C.三

23.小小统计员。

小芳把自己所在班的每个同学最喜爱的运动情况制成了统计表。

最喜爱的运动打乒乓球跳绳打篮球踢毽子

男生8693

女生4725

________的人数最少。

(2)全班喜欢________运动的人最多,全班一共________人。

24.请你做一做。

下面是四名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一分钟的投篮,拍球情况统计表。

(1)完成拍球情况统计表。

(2)从四名同学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看出,一分钟内他们共投篮________个,拍球________个。

(3)________投篮命中率最高,________投篮命中率最低,________与________投篮命中率最接近。

(4)求四名同学投篮的平均数。

(5)求四名同学拍球的平均数。

25.上海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

日期污染指数日期污染指数日期污染指数

1日5911日10521日103

2日13112日6722日99

3日13013日4323日88

4日6114日6324日87

5日5515日7525日48

6日7716日14926日53

7日8917日10427日58

8日7518日5828日68

9日11819日6829日59

10日6320日12330日58

上海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

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

天数

的天数最少。

26.中国体育代表8.在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情况如下。

第29届: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

第30届: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第31届:金牌26枚,银牌18枚,铜牌26枚。

(1)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2)中国体育健儿在第________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

(3)中国体育健儿在第________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最多。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填空题

1.(1)足球;足球(2)乒乓球;跑步【解析】【解答】(1)男生:18最大说明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女生:4最小说明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2)乒乓球:17+13=30(人)足球:18+4=22(人)跑步:8

解析:(1)足球;足球

(2)乒乓球;跑步

【解析】【解答】(1)男生:18最大,说明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女生:4最小,说明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

(2)乒乓球:17+13=30(人),足球:18+4=22(人),跑步:8+6=14(人),游泳:14+15=29(人),跳绳:7+16=23(人);

30最大,说明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14最小,说明喜欢跑步的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1)足球;足球;(2)乒乓球;跑步

【分析】(1)数最大,说明喜欢的人数最多,数最小,说明喜欢的人数最少;(2)喜欢某一项运动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喜欢这项运动的总人数。

2.(1)足球;足球(2)乒乓球;跑步【解析】【解答】(1)18最大说明喜欢足球项目的男生最多;4最小说明喜欢足球项目的女生最少;(2)乒乓球:17+13=30(人);足球:18+4=22(人);跑步:

解析:(1)足球;足球

(2)乒乓球;跑步

【解析】【解答】(1)18最大,说明喜欢足球项目的男生最多;4最小,说明喜欢足球项目的女生最少;

(2)乒乓球:17+13=30(人);足球:18+4=22(人);跑步:8+6=14(人);游泳:14+13=27(人);跳绳:7+16=23(人);30最大,14最小,说明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最多,喜欢跑步项目的人最少。

故答案为:(1)足球;足球;(2)乒乓球;跑步。

【分析】(1)男生中,最大的那个数就是男生喜欢最多的项目;女生中,最小的那个数就是女生喜欢最少的项目。

3.(1)131~140;48(2)140以上;11(3)99;80(4)女生;男生(5)119;119;238【解析】【解答】(1)因为48>42>21>8所以男生身高在131~140段的人数最多有4

解析:(1)131~140;48

(2)140以上;11

(3)99;80

(4)女生;男生

(5)119;119;238

【解析】【解答】(1)因为48>42>21>8,所以男生身高在131~140段的人数最多,有48人;

(2)因为11<19<38<51,所以女生身高在140以上段的人数最少,有11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48+51=99(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42+38=80(人);

(4)通过比较发现女生身高比男生身高偏高一些;

(5)本校三年级男生有:21+42+48+8=119(人),女生有:19+38+51+11=119(人),共有:119+119=238(人)。

故答案为:(1)131~140,48;(2)140以上,11;(3)99,80;(4)女生,男生;(5)119,119,238。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男生身高在哪个段的人数最多,比较男生身高的数据即可,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女生在哪个段的人数最少,据此解答;要求在某个段的学生人数,将这个段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即可;通过比较发现女生身高比男生身高偏高一些;要求三年级男生人数,将几个段的男生人数相加,要求女生人数,将几个段的女生人数相加,最后将男生、女生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三年级的总人数。

4.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解析】【解答】常见的统计表有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即得常见的统计表有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解析: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解析】【解答】常见的统计表有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即得常见的统计表有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5.【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5+1=6(人)【分析】仔细读题

解析:【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5+1=6(人)

【分析】仔细读题。

6.24;10;5;1【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分析】仔细读题

解析:24;10;5;1

【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

【分析】仔细读题。

7.雨天;多云【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分析】仔细读题

解析:雨天;多云

【解析】【解答】会观察复式统计表

【分析】仔细读题。

8.【解析】【解答】150÷5=30件【分析】总共做了150件好事除以5个月份可以求出每月平均做30件

解析:【解析】【解答】150÷5=30件

【分析】总共做了150件好事,除以5个月份,可以求出每月平均做30件。

9.三;二【解析】【解答】信息读取【分析】每个月做的好事件数填入表格之后再比大小

解析:三;二

【解析】【解答】信息读取。

【分析】每个月做的好事件数,填入表格之后,再比大小。

10.1;9【解析】【解答】10-8=2(千克)2÷2=1(千克)10-1=9(千克)【分析】这是一道求两数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先求出两数的相差数这里是取多补少的办法所以从多数中取走相差数的一半给少数

解析:1;9

【解析】【解答】10-8=2(千克)2÷2=1(千克)10-1=9(千克)

【分析】这是一道求两数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先求出两数的相差数,这里是取多补少的办法,所以从多数中,取走相差数的一半给少数。

11.【解析】【解答】340÷5=68(厘米)【分析】总数除以步数求出平均每部走多少

解析:【解析】【解答】340÷5=68(厘米)

【分析】总数除以步数,求出平均每部走多少。

12.联系;清晰明了【解析】【解答】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故答案为:联系;清晰明了【分析】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

解析:联系;清晰、明了

【解析】【解答】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

故答案为:联系;清晰、明了。

【分析】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注意统计的几个表必须是有联系的表。

二、解答题

13.(1)√;√;×

(2)这个班喜欢科普类图书的一共有多少人?

5+2=7(人)

答:这个班喜欢科普类图书的一共有7人。

【解析】【解答】(1)①女生喜欢童话类图书的人最多,这句话是正确的。

②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动漫类图书,这句话是正确的。

③这个班喜欢儿童文学类的图书最少,故本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即可。

(2)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个加法问题或减法问题。

14.(1)

(2)①张林的身高大约是1.52米;

②张丽的身高大约是1.47米;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人,代表女生人数,代表男生人数,据此填表,然后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合计人数,据此计算并填表;

(2)观察统计图可知,横轴从左往右,就是从低到高排列,从右往左,就是从高到低排列,据此找出这两个人的大致身高。

15.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脑筋急转弯

男生151479

女生67811

喜欢《科技书》的女生×2倍=喜欢《科技书》的男生;

喜欢《文艺书》的女生×2倍-5人=喜欢《脑筋急转弯》的女生。

16.(1)

(2)48

;25;23

(3)参加舞蹈社团的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8-3=5(人)

答:参加舞蹈社团的男生比女生少5人。

【解析】【解答】解:(2)一共:3+8+7+3+5+6+4+4+6+2=48(人),男生:3+7+5+4+6=25(人),女生:8+3+6+4+2=23(人);

故答案为:48;25;23。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按照对应图形,要求条形的高度与对应人数的高度一致,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即可。

(2)四(1)班参加社团活动一共的人数=参加舞蹈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舞蹈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体育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体育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乐器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乐器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手工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手工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女生人数;

参加社团活动的男生人数=参加舞蹈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体育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乐器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手工社团的男生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男生人数;

参加社团活动的女生人数=参加舞蹈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体育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乐器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手工社团的女生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女生人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3)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并能正确进行解答即可。

17.(1)

(2)长跑;篮球

(3)多4

(4)8

(5)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8人。

【解析】【分析】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整理到表格的相应位置,然后根据统计表完成相关问题。

18.(1)

(2)解:8+10=18(人)

17+19=36(人)

25+22=47(人)

30+26=56(人)

18<36<47<56

答: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解:18+36+47+56=157(人)

答:三~六年级戴近视镜的一共有157人。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2)分别将各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计算出来,再比较大小,数据最大的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最多;

(3)将(2)中计算出的每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19.(1)

(2)跳绳;14

(3)11

【解析】【解答】(2)打篮球:10+2=12(人)

跳绳:4+10=14(人)

踢毽子:2+6=8(人)

丢沙包:3+8=11(人)

14>12>11>8

所以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最多,有14人;

(3)3+8=11(人)

所以喜欢丢沙包的人数是11人.

【分析】(1)把题干中的数据填入表中;

(2)分别算出来四个项目的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再通过比较得出,那个最多,是多少人;

(3)喜欢丢沙包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喜欢丢沙包的总人数。

20.(1)解:

(2)146~149;140以下

(3)155以上;140~145

(4)解:4+10+15+8+5+6+20+10+6+4=88(名)

答:这个篮球队一共有88名队员。

【解析】【解答】解:(2)4<5<8<10<15,所以男队员的身高在146~149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140以下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

(3)4<6<10<20,所以女队员的身高在155以上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少,在140~145厘米范围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2)146~149;140以下;(3)155以上;140~145。

【分析】(1)把数据填入表中即可;

(2)(3)先比较出男、女队员各个身高段的人数,然后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人数所对应的身高段即可;

(4)这个篮球队一共有队员的总人数就是把男队员和女队员每个身高段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三、综合题

21.(1)15

(2)漫画;漫画

(3)2

(4)科技

【解析】【解答】(1)2×9-3=18-3=15(人),喜欢漫画书的女生有15人;

(2)6最小,说明男生中喜欢漫画书的人数最少,15最大,女生中喜欢漫画书的人数最多;

(3)12-10=2(人),喜欢故事书的男生比女生少2人;

(4)18÷9=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

【分析】(1)喜欢科技书的女生人数×2倍-3人=喜欢漫画书的女生;

(2)先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再判断男生中最小的数是几,女生中最大的数是几;

(3)喜欢故事书的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4)只有18是9的2倍,据此判断。

22.(1)

(2)儿童文学

;漫画书

(3)11;40

(4)C

【解析】【解答】(2)因为4<5<6<8,所以男生中最喜欢看儿童文学的最少;

因为6>5>3,所以女生中最喜欢看漫画书的最多。

(3)8+3=11(人);

5+4+8+6+3+5+3+6=40(人)。

(4)这个复式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将单式统计表合成为复式统计表时,注意把相同的项目数据填在同一列或同一行,据此解答;

(2)要求男生最喜欢看哪种书的人数最少,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男生喜欢看四种书的人数即可;

要求女生最喜欢看哪种书的人数最多,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女生喜欢看四种书的人数即可;

(3)要求最喜欢看科技书的一共有几人,最喜欢看科技书的男生人数+最喜欢看科技书的女生人数=最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

要求三年级(3)班一共有几人,将复式统计表中的所有数据相加即可;

(4)观察这个复式统计表可知,这个复式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种类、人数、性别。23.(1)打篮球;打篮球

(2)跳绳;44

【解析】【解答】解:(1)9>8>6>3,男生喜欢打篮球的人数最多;

7>5>4>2,女生喜欢打篮球的人数最少;

(2)8+4=12(人),6+7=13(人),9+2=11(人),3+5=8(人),13>12>11>8,所以全班喜欢跳绳的人最多,全班一共:12+13+11+8=44(人)。

故答案为:(1)打篮球;打篮球;(2)跳绳;44。

【分析】(1)比较男生喜欢四个项目的人数确定喜欢人数最多的项目;比较女生喜欢四个项目的人数确定喜欢人数最少的项目;

(2)把喜欢每个项目的男生、女生人数相加,比较后确定全班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数最多;把所有的人数相加就是全班总人数。

24.(1)

(2)32;312

(3)李强;曹红;王苹;芮超

(4)(12+9+6+5)÷4

=32÷4

=8(个)

(5)(80+78+64+90)÷4

=312÷4

=78(个)

【解析】【解答】(2)从四名同学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看出,一分钟内他们共投篮32个,拍球312个。

(3)李强:

12÷80×100%

=0.15×100%

=15%

王苹:

9÷78×100%

≈0.115×100%

=11.5%

芮超:

6÷64×100%

=0.09375×100%

=9.375%

曹红:

5÷90×100%

≈0.056×100%

=5.6%

15%>11.5%>9.375%>5.6%,

李强投篮命中率最高,曹红投篮命中率最低,王苹与芮超投篮命中率最接近。

【分析】(1)根据题意,将4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汇总到复式统计表中即可,注意:项目要对应;

(2)要求一共投篮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要求一共拍球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3)要求命中率,用命中的数量÷投球总数×100%=投篮命中率,然后对比即可;

(4)要求投篮的平均数,用4人的投篮总个数÷4=投篮平均数,据此列式解答;

(5)要求拍球的平均数,用4人的拍球总个数÷4=拍球的平均数,据此列式解答。25.(1)2;20;8

(2)良;优

【解析】【解答】(1)

(2)空气质量良的天数最多,优的天数最少。

故答案为:(1)2、20、8;(2)良、优

【分析】(1)根据污染指数分别查出来不同范围内的天数,填入统计表中;(2)20最大,说明空气质量良的天数最多,2最小,说明优的天数最少。

26.(1)解:

(2)29

(3)29

(4)第29届共得到奖牌多少块?

51+21+28=100(块)

答:第29届共得到奖牌多少100块

【解析】【解答】

【分析】复式统计表,按照题目的要求去填写即可.最后求奖牌金牌的总数,用加法去进行计算.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

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四舍五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单元《统计》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被除数个位数学遮住,用乘法口诀推出6X8=48 最接近49,然后在后面添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 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 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 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 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年、月、日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应用题 第五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应用题 第八单元认识千米 第九单元认识吨 第十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十一单元认识分数(一) 第十二单元认识分数(二) 第十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 第十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二) 第十五单元统计与平均数 第十六单元认识小数(一) 第十七单元认识小数(二) 第十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6÷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2□8÷8的商是三十多,□里可能填()。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75,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 被除数是()。 3、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中间有0? 6)6□2 4、在□÷7=9……□中,被除数可能有几个?其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5、 3 □ □)3 □□ □□ □□ □ 3 8 6、 7 □ 5)□□□ □ 5 □□ 4 5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8、养殖场有300只鸡,鸡的只数是兔的3倍,把兔放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 9、两个水桶共盛水60千克,如果第一桶水倒出4千克则两个桶中的水同样多,求第一桶里原来盛水多少千克? 10、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已知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11、王庄有小麦、水稻田共180亩,小麦的亩数是水稻的2倍。王庄有小麦、水稻各多少亩? 1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13、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5岁,又知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爸爸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第三单元年、月、日 14、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经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就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与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瞧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就是东,后面就是西,左面就是北,右面就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就是西,后面就是东,左面就是南,右面就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就是北,后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 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瞧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就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 北。东南与西北相对, 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上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的。如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③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不在正头顶,而是在头顶 偏南方一些(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树朝风向相反的 方向弯,如刮北风时,树叶朝南方摆动) ⑤树叶茂密情况:南茂盛北稀疏。 树木年轮:南疏北密。(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太阳升起 到落下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偏南方一些,所以通常一棵树的南面 比北面接受阳光要多些,南面的树叶就长得比较好(茂盛),树径生长较快,年轮就较宽(稀疏),北面接受阳光相对较少,树叶长得稀疏,而树径生长较慢,年轮就较窄(密))。 ⑥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⑦ 大雁每年秋天要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 4、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5、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以第二个谁为观察点或中心点来进行判 断。 如图,小华在小海的()面,以小海为中心画个“十”字 架来判断。 小海在小华的()面,以小华为中心画个“十”字架来判断。 谁的什么方向是谁,就是以第一个谁为中心点来进行判断。如图,小红的()方是小海,()方是小明,都是以小红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都得任何数本身; (6)0不能作除数。 2、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汇总重点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姓名: 知识点和常考点: 1.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 确定一个方向,能判断出其他方向的方法:按照顺时针方向 “东—南—西—北” 4.以一个物体为中心来判断另一个物体在什么方向:如“学校在小明在的( )方向”,这时候要以小明家为中心。 5. 学会描述路线:从( 开始地点 )出发,往( )方向,经过( ),到达(目的地 )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 (1)小刚出门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最后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学校 小红家 小刚家 小明家 60米 50米 100米 40米 70米 北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 B. 西 C. 南 D.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5. 西南与()相对。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下面是公交车线路图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洋葱数学小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附答案)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天,第一季度是()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的客厅大 B、小芳的客厅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2 C、1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7、852÷8的商()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 A、10......4B、100......4C、1000 (4) 9、当A÷B=13……9时,B最小,A=() A、117 B、130 C、139 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A、7 B、8 C、9 D、10 11、下列商最接近80的算式是:() A、481÷6 B、550÷7 C、600÷8 D、959÷9 12、图书管理员将新书放在书架上。如果书架共有19格,每一格可放32至38本,一共可以放书()本。 A、不足200 B、200---400 C、400---600 D、600---800 13、小明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8分,小强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小明数学考试成绩比小强数学考试成绩()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14、6﹕00—16﹕00表示()。 A、上午6时到下午6时 B、上午6时到下午4时 C、上午6时到下午8时 15、从晚上9时到第二天早上7时经过了()个小时。 A.9小时 B.10小时 C.11小时 16、一个公园占地3()。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D、千米 17、我们学校阶梯教室的面积是100() A、平方分米 B、平方米 C、米 18、如果a×b=0,那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学科:数学科任: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基本情况学生总数其男生中女生前学期学生成绩分类优良中差出现差生主要原因学习基础差、成绩差、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本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本学期(段)教学。 一、目的要求: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 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 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42×60=28×14=38×40=12×73=46×30=780÷6=252÷9=563÷4=963÷9=212÷4=77×48=36×29=24×13=23×81=64×98=

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17×15=26×20=25×48=33×60=33×14=

306÷6=912÷8=3550÷5=1600÷2=1220÷4=38×15=74×63 =20×38=18×70=24×36=249÷9= 94 ÷ 9=96÷3=84÷4=815÷4=20×90=76×40=29×24=36×15=45×36=460÷7= 271÷5= 513÷3= 159÷4= 909÷9=19×45=16×32=16×78=76×18=21×19=

242÷6=872÷8=63÷3=75÷5=513÷9=15×67=19×24=78×79=21×34=23×78=782÷4= 646÷3= 254÷7= 645÷9= 323÷5=61×23=76×98=54×14=23×19=64×45=205÷5= 648÷8= 187÷6= 329÷5= 843÷4=58×36= 40×11= 44×49= 12×34= 72×4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一共有8个方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南与北相对, 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 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 行数、列数。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4、填写 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 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 上的数相乘。 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 25×8=200 ,125×4=500 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周长。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