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95-2007...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提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VSCS)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

网络。

2.0.2 模拟视频信号video signal

基于目前的模拟电视模式,所需的大约为6MHz 或更高带宽的基带图像信

号。

2.0.3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或从光学图像直接经数字转换获

得的具有严格时间顺序的数字信号,表示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息的数据。

2.0.4 视频探测video detection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

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2.0.5 视频监控video monitoring

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

2.0.6 视频传输video transport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

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2.0.7 前端设备front-end device

在本规范中,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

器、防护罩等)。

2.0.8 视频主机video controller/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操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

图像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2.0.9 数字录像设备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

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的视频设备。

数字录像设备俗称数字录像机,又因记录介质以硬盘为主,故又称硬盘录像

机。

2.0.10 分控branch console

在监控中心以外设立的控制终端设备。

2.0.11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analog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问以端对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监控系统。

2.0.12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igital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数字视频方式进行传输的监控系统。

由于使用数字网络传输,所以又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0.13 环境照度environmental ill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可见光谱范围内)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

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2.0.14 图像质量picture quality

是指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图像帧内对原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图像帧连

续关联的完整性。它通常按照如下的指标进行描述:像素构成、分辨率、信噪比、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原始完整性等。

2.0.15 原始完整性original integrality

在本规范中,专指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保持原始场景特征的特性,即无论中

间过程如何处理,最后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和声音与原始场景保持一致,即在色彩还原性、灰度级还原性、现场目标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

顺序、声音特征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主观评价)的程度。

2.0.16 实时性real time

一般指图像记录或显示的连续性(通常指帧率不低于25fps 的图像为实时图像);在视频传输中,指终端图像显示与现场发生的同时性或者及时性,它通常

由延迟时间表征。

2.0.17 图像分辨率picture resolution

人眼对电视图像细节辨认清晰程度的量度,在数值上等于在显示平面水平扫

描方向上,能够分辨的最多的目标图像的电视线数。

2.0.18 图像数据格式video data format

指数字视频图像的表示方法,用像素点阵序列来表征。

2.0.19 数字图像压缩digital compression for video

利用图像空间域、时间域和变换域等分布特点,采用特殊的算法,减少表征

图像信息冗余数据的处理过程。

2.0.20 视频音频同步synchronization of video and audio

视频显示的动作信息与音频的对应的动作信息具有一致性。

2.0.21 报警图像复核video check to alarm

当报警事件发生时,视频监控系统调用与报警区域相关图像的功能。

2.0.22 报警联动action with alarm

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相关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

照明控制等)。

2.0.23 视频移动报警video moving detection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息的一种

报警手段。

2.0.24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video loss alarm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

当接收到视频信号的峰峰值小于设定阈值(视频信号丢失)时给出报警信息

的功能。

3 基本规定

3.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的相关规定。

3.0.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综合应用视频探测、图像处理/控制/显示/ 记录、多媒体、有线/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

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视频监控应用系统。

3.0.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

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3.0.4 系统的制式应与我国的电视制式一致。

3.0.5 系统兼容性应满足设备互换性要求,系统可扩展性应满足简单扩容和集成的要求。

3.0.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不同防范对象、防范区域对防范需求(包括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的确认;

2 风险等级、安全防护级别对视频探测设备数量和视频显示/记录设备数量要

求;对图像显示及记录和回放的图像质量要求;

3 监视目标的环境条件和建筑格局分布对视频探测设备选型及其设置位置

的要求;

4 对控制终端设置的要求;

5 对系统构成和视频切换、控制功能的要求;

6 与其他安防子系统集成的要求;

7 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传输的条件以及对传输方式的要求。

3.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流程与深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设计文件应准确、完整、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5

4 系统构成

4.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处理/控制设备和记录/显示设备四部分。

4.0.2 根据对视频图像信号处理/控制方式的不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结构宜分为以下模式:

1、简单对应模式:监视器和摄像机简单对应(图4.0.2-1)。

2、时序切换模式:视频输出中至少有一路可进行视频图像的时序切换(图

4.0.2-2)。

3、矩阵切换模式:可以通过任一控制键盘,将任意一路前端视频输入信号

切换到任意一路输出的监视器上,并可编制各种时序切换程序(图4.0.2-3)。

4、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模拟摄像机增加数字编码功能,被称

作网络摄像机,数字视频前端也可以是别的数字摄像机。数字交换传输网络可以是以太网和DDN、SDH等传输网络。数字编码设备可采用具有记录功能的DVR 或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的处理、控制和记录措施可以在前端、传输和显示的任何环节实施(图4.0.2-4)。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6

5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5.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

示、记录与回放。

5.0.2 前端设备的最大视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

5.0.3 系统的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数据的安全性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5.0. 4 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功

能进行遥控,控制效果平稳、可靠。

2、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

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图像显示重建时间应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矩阵切换和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的系统应具有系统信息存储

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应保持。

4、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

号时,系统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

5、辅助照明联动应与相应联动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协调同步。

6、同时具有音频监控能力的系统宜具有视频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

7、需要多级或异地控制的系统应支持分控的功能。

8、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应满足安全管理要

求。

5.0.5 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

5.0.6 系统应保证对现场发生的图像、声音信息的及时响应,并满足管理要求。

5.0.7 图像记录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记录图像的回放效果应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

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管理要求。

2、系统应能记录下列图像信息:

1)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息;

2)预定地点发生报警时的图像信息;

3)用户需要掌握的其他现场动态图像信息。

3、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

4、对于重要的固定区域的报警录像宜提供报警前的图像记录。

5、根据安全管理需要,系统应能记录现场声音信息。

5.0.8 系统监视或回放的图像应清晰、稳定,显示方式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显示画面上应有图像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文字显示应采用简体中文。电梯轿厢内的图像显示宜包含电梯轿厢所在楼层信息和运行状态的信息。

5.0.9 具有视频移动报警的系统,应能任意设置视频警戒区域和报警触发条件。

5.0.10 在正常工作照明条件下系统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Vp-p,?dB VBS

实时显示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400TVL

实时显示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回放图像中心水平清晰度:≥22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8

随机信噪比:≥36dB

2、数字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单路画面像素数量:≥352?88(CIF)

单路显示基本帧率:≥25fps

数字视频的最终显示清晰度应满足本条第1 款的要求。

3、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1994中表4.3.1-1 规定的四级,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4.3.1-1 规定的三级;在显示屏上应能有效识别目标。

6 设备选型与设置

6.0.1 摄像机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为确保系统总体功能和总体技术指标,摄像机选型要充分满足监视目标

的环境照度、安装条件、传输、控制和安全管理需求等因素的要求。

2、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不应低于摄像机靶面最低照度的50 倍。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9

3、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高,而要求图像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

机;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高,且需安装彩色摄像机时,需设置附加照明装置。附加照明装置的光源光线宜避免直射摄像机镜头,以免产生晕光,并力求环境照度分布均匀,附加照明装置可由监控中心控制。

4、在监视目标的环境中可见光照明不足或摄像机隐蔽安装监视时,宜选用

红外灯作光源。

5、应根据现场环境照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监视

目标的照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宜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的摄像机。

6、摄像机镜头安装宜顺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宜避免逆光安装;当必

须逆光安装时,宜降低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或选用具有帘栅作用等具有逆光补偿的摄像机。

7、摄像机的工作温度、湿度应适应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采用适

应环境条件的防护罩。

8、选择数字型摄像机应符合本规范第3.0.5 条,第5.0.2 条,第5.0.3 条,第5.0.4 条第2、8 款,第5.0.5 条,第5.0.6 条,第5.0.10 条的规定。

9、摄像机应有稳定牢固的支架:摄像机应设置在监视目标区域附近不易受

外界损伤的位置,设置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同时保证摄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

设置的高度,室内距地面不宜低于2.5m;室外距地面不宜低于3.5m。室外

如采用立杆安装,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要求。

10、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设置在电梯轿厢门侧顶部左或右上角,并能有效

监视乘员的体貌特征。

6.0.2 镜头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图6.0.2):

1、镜头像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适应,镜头的接口与摄像机的接口

配套。

2、用于固定目标监视的摄像机,可选用固定焦距镜头,监视目标离摄像机

距离较大时可选用长焦镜头;在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场范围较大时

应选用变焦距镜头;监视目标离摄像机距离近且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

3、镜头焦距的选择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等来确定,可参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0

照如下公式计算:

f = A?L / H 式6.0.2

式中:f——焦距(mm);

A——像场高/宽(mm);

L——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mm);

H——视场高/宽(mm)。

4、监视目标环境照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宜选用手动可变光圈镜头。

5、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 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

像机应选用自动光圈或遥控电动光圈镜头。

6、变焦镜头应满足最大距离的特写与最大视场角观察需求,并宜选用具有

自动光圈、自动聚焦功能的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变焦和聚焦响应速度应与移动

目标的活动速度和云台的移动速度相适应。

7、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应采取隐蔽措施,镜头宜采用小孔镜头或棱镜镜

头。

6.0.3 云台/支架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云台/支架,并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2、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配置手动云台即万向支架。

3、监视场景范围较大时,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所选云台的负荷能

力应大于实际负荷的1.2 倍;云台的工作温度、湿度范围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4、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不应大于

1啊?br/>5、云台的运行速度(转动角速度)和转动的角度范围,应与跟踪的移动目标和搜索范围相适应。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1

6、室内型电动云台在承受最大负载时,机械噪声声强级不应大于50dB。

7、根据需要可配置快速云台或一体化遥控摄像机(含内置云台等)。

6.0.4 防护罩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使用要求选用防护罩,并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2、防护罩尺寸规格应与摄像机、镜头等相配套。

6.0.5 传输设备的选型与设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还要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设备应确保传输带宽、载噪比和传输时延满足系统整体指标的要求,

接口应适应前后端设备的连接要求。

2、传输设备应有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宜具有防拆报警功能;对于需要

保密传输的信号,设备应支持加/解密功能。

3、传输设备应设置于易于检修和保护的区域,并宜靠近前/后端的视频设备。

6.0.6 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以下规定:

1、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和冗余要求。

2、视频输入接口的最低路数应留有一定的冗余量。

3、视频输出接口的最低路数应根据安全管理需求和显示、记录设备的配置

数量确定。

4、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镜头、电动云台等的各种动

作(如转向、变焦、聚焦、光圈等动作)进行遥控。

5、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切换,对所有输入视频信号在指

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6、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配置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

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地址、时间等均可记忆,在开机或电源恢复供电后,

系统应恢复正常工作。

7、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与外部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

当与报警控制设备联动时应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并显示记录。

8、具有系统操作密码权限设置和中文菜单显示。

9、具有视频信号丢失报警功能。

10、当系统有分控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控制终端如控制键盘及视频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

输出接口等,并根据需要确定操作权限功能。

11、大型综合安防系统宜采用多媒体技术,做到文字、动态报警信息、图表、

图像、系统操作在同一套计算机上完成。

6.0.7 记录与回放设备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选用数字录像设备,并宜具备防篡改功能;其存储容量和回放的图像

(和声音)质量应满足相关标准和管理使用要求。

2、在同一系统中,对于磁带录像机和记录介质的规格应一致。

3、录像设备应具有联动接口。

4、在录像的同时需要记录声音时,记录设备应能同步记录图像和声音,并

可同步回放。

5、图像记录与查询检索设备宜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

6.0.8 数字视频音频设备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视频探测、传输、显示和记录等数字视频设备符合本规范第3.0.5 条,第

5.0.2 条,第5.0.3 条,第5.0.4 条第2、8 款,第5.0.5 条,第5.0.6 条,第5.0.10 条的规定。

2、宜具有联网和远程操作、调用的能力。

3、数字视频音频处理设备,其分析处理的结果应与原有视频音频信号对应

特征保持一致。其误判率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0.9 显示设备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选用满足现场条件和使用要求的显示设备。

2、显示设备的清晰度不应低于摄像机的清晰度,宜高出100TVL。

3、操作者与显示设备屏幕之间的距离宜为屏幕对角线的4~6 倍,显示设备

的屏幕尺寸宜为230mm 到635mm。根据使用要求可选用大屏幕显示设备等。

4、显示设备的数量,由实际配置的摄像机数量和管理要求来确定。

5、在满足管理需要和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进行多画面显示。多台显

示设备同时显示时,宜安装在显示设备柜或电视墙内,以获取较好的观察效果。

6、显示设备的设置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界强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强光

入射时,应采取相应避光措施。

7、显示设备的外部调节旋钮/按键应方便操作。

8、显示设备的设置应与监控中心的设计统一考虑,合理布局,方便操作,

易于维修。

6.0.10 控制台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现场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适合形式的控制台。

2、控制台的设计应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控制台的布局、尺寸、台面及座

椅的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形式和基本尺寸》GB 7269 的规定。

7 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7.0.1 传输方式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对有安全保密要求的传输方式还应采取信号加密措施。

7.0.2 线缆选择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拟视频信号宜采用同轴电缆,根据视频信号的传输距离、端接设备的

信号适应范围和电缆本身的衰耗指标等确定同轴电缆的型号、规格;信号经差分处理,也可采用不劣于五类线性能的双绞线传输。

2、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按照数字系统的要求选择线缆。

3、根据线缆的敷设方式和途经环境的条件确定线缆型号、规格。.

7.0.3 布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

8 供电、防雷与接地

8.0.1 系统供电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摄像机供电宜由监控中心统一供电或由监控中心控制的电源供电。

2、异地的本地供电,摄像机和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供电宜为同相电源,或

采取措施以保证图像同步。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4

3、电源供电方式应采用TN-S 制式。

8.0.2 系统防雷与接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防止地电位不等引起图像干扰。

2、室外安装的摄像机连接电缆宜采取防雷措施。

9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

9.0.1 系统安全性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具有视频丢失检测示警能力。

2、系统选用的设备不应引入安全隐患和对防护对象造成损害。

9.0.2 系统可靠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

关规定。

9.0.3 系统电磁兼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选用的控制、显示、记录、传输等主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的规定,其严酷等级应满足现场电磁环境的要求。

9.0.4 系统环境适应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

10 监控中心

10.0.1 监控中心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

10.0.2 对监控中心的门窗应采取防护措施。

10.0.3 监控中心宜设置独立设备间,保证监控中心的散热、降噪。

10.0.4 监控中心宜设置视频监控装置和出入口控制装置。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5

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

A.1 设计流程

A.1.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按照“设计任务书的编制一现场勘察一初

步设计一方案论证一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正式设计)”的流程进行。

A.1.2 对于新建建筑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向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建筑概况、电气和管槽路由等设计资料。

A.2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A.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前,建设单位应根据安全防范需求,提出设计任务书。

A.2.2 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任务来源。

2、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

3、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与要求。

4、工程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指标、监控中心要求、培

训和维修服务等)。

5、建设工期。

6、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及资金来源。

A.3 现场勘察

A.3.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前,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应进行现场勘察,并编制现场勘察报告。

A.3.2 现场勘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规定。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6

A.4 初步设计

A.4.1 初步设计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标准。

2、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

3、设计任务书。

4、现场勘察报告、相关建筑图纸及资料。

A.4.2 初步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单位的需求分析与工程设计的总体构思(含防护体系的构架和系统

配置)。

2、前端设备的布设及监控范围说明。

3、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的选型。

4、中心设备(包括控制主机、显示设备、记录设备等)的选型。

5、信号的传输方式、路由及管线敷设说明。

6、监控中心的选址、面积、温湿度、照明等要求和设备布局。

7、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供电、防雷与接地等

的说明。

8、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如联动、集成方式等)。

9、系统建成后的预期效果说明和系统扩展性的考虑。

10、对人防、物防的要求和建议。

11、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应提供售后服务与技术培训的承诺。

A.4.3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和工程概算书。

A.4.4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应包括工程项目概述、布防策略、系统配置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2、设计图纸应包括系统图、平面图、监控中心布局示意图及必要说明。

3、设计图纸应符合以下规定:

1)图纸应符合国家制图相关标准的规定,标题栏应完整,文字应准确、规

范,应有相关人员签字,设计单位盖章;

2)图例应符合《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 等国家现行相关标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7

准的规定;

3)平面图应标明尺寸、比例和指北针;

4)在平面图中应包括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4、系统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设备类型及配置数量;

2)信号传输方式、系统主干的管槽线缆走向和设备连接关系;

3)供电方式;

4)接口方式(含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

5)其他必要的说明。

5、平面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标明监控中心的位置及面积;

2)应标明前端设备的布设位置、设备类型和数量等;

3)管线走向设计应对主干管路的路由等进行标注;

4)其他必要的说明。

6、对安装部位有特殊要求的,宜提供安装示意图等工艺性图纸。

7、监控中心布局示意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平面布局和设备布置;

2)线缆敷设方式;

3)供电要求;

4)其他必要的说明。

8、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应包括设备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

9、按照工程内容,根据《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 等国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制工程概算书。

A.5 方案论证

A.5.1 工程项目签订合同、完成初步设计后,宜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内的安防工程初步设计进行方案论证。风险等级较高或建设规模较大的安防工程项目应进行方案论证。

A.5.2 方案论证应提交以下资料: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8

1、设计任务书。

2、现场勘察报告。

3、初步设计文件。

4、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生产厂家、检验报告或认证证书。

A.5.3 方案论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系统设计的总体构思是否合理。

3、设备选型是否满足现场适应性、可靠性的要求。

4、系统设备配置和监控中心的设置是否符合防护级别的要求。

5、信号传输方式、路由和管线敷设方案是否合理。

6、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供电、防雷与接地是

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系统的可扩展性、接口方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8、初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A.4.3和A.4.4的规定。

9、建设工期是否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

10、工程概算是否合理。

11、对于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其售后服务承诺和培训内容是否闭行。

A.5.4 方案论证应对A.5.3 的内容做出评价,形成结论(通过、基本通过、不通过),提出整改意见,并由建设单位确认。

A.6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

A.6.1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步设计文件。

2、方案论证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设计单位所做出的并经建设单位确认的整

改措施。

A.6.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和工程预算书。

A.6.3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对初步设计说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包括设备材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9

料的施工工艺说明、管线敷设说明等,并落实整改措施。

2、施工图纸应包括系统图、平面图、监控中心布局图及其必要说明,并应

符合第A.4.4条第3 款的规定。

3、系统图应在第A.4.4 条第4 款的基础上,充实系统配置的详细内容(如

立管图等),标注设备数量,补充设备接线图,完善系统内的供电设计等。

4、平面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前端设备布防图应正确标明设备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设备编号等,并

列出设备统计表;

2)前端设备布防图可根据需要提供安装说明和安装大样图;

3)管线敷设图应标明管线的敷设安装方式、型号、路由、数量,末端出线

盒的位置高度等;分线箱应根据需要,标明线缆的走向、端子号,并根据要求在主于线路上预留适当数量的备用线缆,并列出材料统计表;

4)管线敷设图可根据需要提供管路敷设的局部大样图;

5)其他必要的说明。

5、监控中心布局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控中心的平面图应标明控制台和显示设备柜(墙)的位置、外形尺寸、边

界距离等;

2)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确定控制台、显示设备、机柜以及相应控制设备

的位置、尺寸;

3)根据控制台、显示器设备柜(墙)、设备机柜及操作位置的布置,标明监

控中心内管线走向、开孔位置;

4)标明设备连线和线缆的编号;

5)说明对地板敷设、温湿度、风口、灯光等装修要求;

6)其他必要的说明。

6、按照施工内容,根据《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 等国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制工程预算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2015最新工程勘察设计所使用的标准和书籍汇总

工程勘察设计所使用的标准和书籍汇总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 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1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1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 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4.《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15.《水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2013)+ 1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7.《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 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J124-2007)20.《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2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7.《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 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3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3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B 50869 - 2013)3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2009年局部修订) 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3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0.《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41.《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厂矿道路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按厂矿企业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设,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不适用于林区道路设计。 第1.0.3条厂矿道路宜按下列规定划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 一、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原料基地、其它厂矿企业等相连接的对外道路; 或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分散的厂(场)区、居住区等之间的联络道路;或通往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外部各种辅助设施的辅助道路。 二、厂内道路为厂(场)区、库区、站区、港区等的内部道路。 三、露天矿山道路为矿区范围内采矿场与卸车点之间、厂(场)区之间行驶自卸汽车的道路;或通往附属厂(车间)和各种辅助设施行驶各类汽车的道路。 第1.0.4条厂矿道路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不占或少占耕地,便利农田排灌、重视水土保持和 环境保护;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渣,降低工程造价。 第1.0.5条厂矿道路设计,应适合厂矿企业生产(包括检修、安装)和其它交通运输的需要。对厂矿基本建设期间的超限货物(大件、重件)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考虑。 厂矿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应根据厂矿规模、企业类型、道路性质、使用要求(包括道路服务年限)、交通量(包括行人),车种和车型,并综合考虑将来的发展确定。当道路较长且沿线情况变化较大时,可按不同的等级和技术指标分段设计。 需要分期修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第1.0.6 需要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道路、桥涵等工程。当所利用的原有道路局部 路段受条件限制不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可 对本规范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作适当变动,但应经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当原有道路不能利用而需改线时, 改线路段应按新建厂矿道路设计。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1总则 1.0.1本条说明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主要子系统之一。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安全防范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设计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一个全国统一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也为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方案论证、系统评估和监督检查的技术依据。 1.0.2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配套标准,是对GB 50348中关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通用性设计的补充和细化。 1.0·3本条强调了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协调。 1.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包括设备配置、设备控制及显示记录功能的要求都要符合各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要求,强调它的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1.0.5本条规定了本规范与其他有关规范的关系。 本规范是一个专业技术规范,其内容涉及范围广,在设计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时,除本专业范围的技术要求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还有一些属于本专业范围以外的涉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应当执行有关标准、规范,而不能与之相抵触。这就保证各相关标 2术语 2.0.11、2.0.12介绍了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内涵。 使用视频光端机,由于其端对端的模拟视频输入/输出,即使其采用数字化通过光传输,通常也视为模拟视频设备。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通常采用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或使用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DVR。一般的,同一台数字视频设备可支持多用户的网络并发访问。 2.0.13介绍了摄像机工作环境的重要指标。 2.0.14~2.0.20介绍了与图像性能指标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2.0.15本条文中的灰度级是指电视图像中,从最黑到最白之间能区别的亮度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成都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1.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的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

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1.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 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HFWXQB1-6-013-2004 甲方相关要求 招标文件及图纸有关内容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内容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一、设计原则 目前工程中基本都设计图像监控系统,比较能直观的反应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同时兼顾重要场合的安全防备,根据现场用户需求及使用情况,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经验,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原则以保证图像的清晰性、流畅性、功能实用性为主,同时兼顾价格因素。 二、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室内环境包括:中控室、泵房、配电室 2、室外环境主要包括:水厂、泵站、水源地的厂区监控。 河道、闸门、水库的环境监控。 三、现场使用条件需求分析 1、中控室:光照强度较高,监控面积小(约20-50平方米),要求安装布 线规范美观,24小时不间断监控。 2、配电室:光照强度较低,监控面积小(约20-30平方米),既要监控整 体又要看到局部,24小时不间断监控。 3、泵房:光线较暗,监控面积小(约50-80平方米),既要监控整体又要 看到局部,24小时不间断监控。 4、水厂、泵站的厂区: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100-15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对重点部位有特殊监控要求(人员入侵时报警提醒,同时进行图像跟踪)。 5、水源地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50-1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特殊监控要求(人员入侵时报警提醒,同时进行图像跟踪),

同时需音频采集及高音喊话功能。 6、河道、闸门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200-3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要监控整体又要看到局部,夜视功能要求较高,清晰度要求较高,要求透雾功能。 7、水库环境监控:因室外环境,光照较强,监控距离300-1000米,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要监控整体又要看到局部,夜视功能要求较高,清晰度要求较高,同时需音频采集及高音喊话功能,要求透雾功能。 四、主要设备说明 主要指标如下: 4.1.1机芯: 常用CCD和CMOS两种类型的感光芯片。 CMOS产品低能耗、高像素、低成本、噪点控制好、宽动态性能优越。 CCD产品高能耗、低像素、高成本、噪点控制一般、宽动态性能差。4.1.2镜头、光圈、焦距、尺寸 4.1.2.1.镜头 广角镜头:视角在90度以上,一般用于电梯轿厢内、大厅等小视距大视角场所;2.8mm,2.5mm 标准镜头:视角在30度左右,一般用于走道和小区周界等场所,1/2”CCD 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1/3”CCD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 8mm;1/4”CCD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定为6mm; 视角在60度以上用于5*5米左右场所3.6mm4mm 视角在50度以上用于8-10米左右场所6mm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地面排水

第一节道路地面水的排除 第12.1.1条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二、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三、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设计流量可按当地的水文公式计算。 四、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2.1.2条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三、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规定进行设计。 第12.1.3条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执行。 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六、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第12.1.5条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如下: 一、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重点

泰通小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总述 (一)工程概述 拟建泰通小区位于邯郸市东部东小屯中街与兴华路交叉口东北角。受邯郸市远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该工程包括1 栋高层、裙楼及地下车库,拟建高层为地上17层, 地下2层,拟采用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约 6.00m,基底 压力(标准组合)320k 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拟建裙楼为地上2 层,地下1 层,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6.00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lOO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拟建地下车库为地下1 层,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6.00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100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该工程高层部分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余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及依据规范 依据有关规范,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勘察纲要,达到了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 判定该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有无不良地质作用。 2查明场地的地层情况、均匀性,软弱下卧层的分布情况,各层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 3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及其腐蚀性,地下水位 季节变化规律,评价场地土的腐蚀性。

4提供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对基础设计方案提供建议, 对地基处理方式提出建议,并提供有关参数。 5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6确定覆盖层厚度及场地土类别。 7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的有 关要求。勘察依据的主要规范如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JGJ72--2004) (J366—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 J) /T48--2005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标准贯入试验》SL237-045-1999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系统构成 (3) 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4) 6设备选型与设置 (6) 7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9) 8供电、防雷与接地 (9) 9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 (9) 10监控中心 (9) 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 (9) A.1 设计流程 (9) A.2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0) A.3 现场勘察 (10) A.4 初步设计 (10) A.5 方案论证 (11) A.6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正式设计) (12)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提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城市(乡镇)综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也应执行本规范。 1.0.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步到位,也可分步实施。 1.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模拟视频信号video signal 基于目前的模拟电视模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图像信号。 2.0.3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成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息的数据。 2.0.4视频探测video detection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2.0.5视频监控video surveillance 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2.0.6视频传输video transmission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2.0.7前端设备terminal device 在本规范中,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2.0.8视频主机video controller/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操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图像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2.0.9数字录像设备(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的视频设备。 数字录像设备俗称数字录像机,又因记录介质以硬盘为主,故又称硬盘录像机。 2.0.10分控branch console 在监控中心以外设立的控制终端设备。 2.0.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analog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监控系统。 2.0.1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igital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 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如有改变初步设计的内容时需说明改变部分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设计概要 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 设计横断面及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配合关系。 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 2)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型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及人行步道)。 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 4)雨水口布置及道路路面排水措施。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6)照明工程设计。 7)环境工程设计。 8)其它设计情况。 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情况。 10)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4)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燃气等应有准确位置和高程),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5)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2 施工图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有无施工图预算委托。 3 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 设计图纸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尺1:2000~1:10000,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图:比尺1:500~1:1000,包含规划道路中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及道路各部尺寸、港湾停靠站、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与尺寸,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拆迁房屋、挪移杆线、征地范围等。

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标准、规范

2019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5.《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 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3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38.《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3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 4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教二二楼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课程名称:弱电工程综合实训 指导教师: 项目设计: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设计人: 班级 项目小组:第6组 组员 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建筑物概述 教二二楼有施耐德照明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机控制实验室、楼宇控制实验室、空调制冷实验室、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室、PLC实验室以及两个办公室,走廊是“L”型,西走廊长36m,宽2.45m,南走廊长57m,宽2.45m。西走廊尽头是门,南走廊尽头是窗中间有扇门另一个尽头是电梯、楼梯。 1.2 视频监控的意义 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察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同时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情况进行同步录像。另外,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视频监控具有明显的应用特点,它主要用于工业、交通、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军事及安全保卫等领域,是现代化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手

段之一。由于它首先应用于工业,所以有时又称它为工业电视。应用电视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的对象。利用这一点,及时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同时,在某些场合,利用应用电视解决人们不能直接观察的困难,使其成为一种有效地观测工具,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应用电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 系统设计原则 本套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须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且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本监控系统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监控设备,使整个系统的应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 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应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可靠的系统,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方便性:监控系统的操作应具有灵活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的特点,操作人员能够方便物进行使用及维护,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以最大实现。 扩展性:系统设计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日后比较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为此,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补充。增加视频及其它控制模块,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性。 安全性与保密性:本系统运行的数据多为敏感、涉密信息,专业数据采用分布存放。网络及重要数据要安全管理措施。 开放性与标准性:系统涉及的部门众多,应是一个开放的、易扩展的、分布式的系统。系统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应是行业入围的主流产品,符合业界最新的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与相关系统进行相连和数据共享。 易操作性与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应用软件操作界面友好,信息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公安业务管理的工作模式。系统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系统维护、系统配置、应用软件安装等应简单,高效。在满足技术参数的要求和价格同等的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本地产品 3 系统设计依据 1、《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GA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气工程施工规范汇编>>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 GA/T27-1992 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1994 8、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QB/T50198-1994 9、<<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QB/T9813-2000

市政道路工程用规范及规程

市政道路工程用规范及 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8版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路基: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05123-199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规范》(DB36T 655-2012) 路面: 《混凝土路面砖》(JC/T 446-2000)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原材: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11)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国标)JTG E41-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