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 . 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C . 滑稽/畸形缀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

D . 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B .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C .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

3. (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 . 《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C . 《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 (4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①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②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③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④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估计

B . 谈情说爱

C . 喧宾夺主

D . 庄严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5. (1分)(2020·江西)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2)夕阳西下,________。

(3)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 ________,家书抵万金。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

(6)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

(7) 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8)光帝知臣谨慎,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 (5分)名著导读,按要求答题。

(1)《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文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2)写出《水浒传》中你所熟知的两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概括其性格特征。

姓名_________,性格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7. (5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七年级(6)班星期一举行“交友之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解决以下问题:

(1)本次活动打算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卓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卓老师怎么说呢?

(2)请以“朋友是……”写一句赞美朋友或者友谊的句子,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你对互联网交友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

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并各举一例。

(5)(附加题)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9. (16分) (2019七上·宣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第①段作者抓住了秋的颜色,写了常人眼中的秋,突出秋天是________的季节。

(2)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鲈,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

②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毯。

(4)第④段中“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这句话里的加点词语“似乎”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5)作者心中的“秋韵”是怎样的呢?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4分)

10. (14分) (2020九下·江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 ,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⑦ ,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⑨于王前。田忌遂走。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公孙闬hàn:齐国人,邹忌的门客。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挠,念náo。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为大事:这里指谋反夺权的事。⑧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相说________

②公孙闬谓邹忌曰________

③亦吉否________

④田忌遂走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B .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C .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D .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②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4)文中的邹忌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1. (5分)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小题。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z hàn。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8九上·江都月考)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忘不掉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韶华:美好的时光。

要求:①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④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1、

4-2、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1、

6-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7-1、

7-2、

7-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4分)

10-1、

10-2、

10-3、

10-4、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11-1、

11-2、

九、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自省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徘徊(pái huái)诠释(quán)缩影(suō yǐng)憧憬(cōng jǐng) 裨益(bì)潜移默化危言耸听(sǒng)半明半味(mèi) 摇摇欲坠(zuì)霎眼(shà)折叠(dié)惊羡(xiàn) 弥漫(mí màn)小心翼翼(yì)船桅(wéi)巍然屹立(wēi 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阴森森付载一瞬间葬身鱼腹 船弦窟窿一刹那半裸 湍急势不可当你推我桑猝然 酣睡蓦地失魂落魄肇祸 3.口语交际能力(2分) 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4.古诗文默写写。(8分) (1),风正一帆悬。 (2)折戟沉沙铁未销, 。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今夜月明入尽望,。 (5),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最是一年春好处,。 (7),听取蛙声一片。 (8),便引诗情到碧霄。 5.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150分钟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脑髓 (suì) 花圃 (bǔ ) 骊( lí )歌倜傥(tì tǎnɡ) 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 )子 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 mí) 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liǎn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书塾嫉妒来势凶凶 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慷慨淋漓 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小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 ....、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的小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 ....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4.修改下列病句。(2分) (1)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2)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 多;,。(2分)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9.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2分) 10.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划分节奏(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3分) ⑴扳:⑵收族:⑶父异.焉: 13、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之。。 14、课文中“”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15、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亲爱的同学,走进中学的大门已有两个多月了,通过这段时间语文的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请认真完成这份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 分) 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到田字格内。( 2 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蜕.(tu ì)变玷.(di àn) 污B堕.(du ò) 落贪婪.( l án) )(2分) 诅.(z ǔ) 咒 禀.( b ǐng) 告 倔.(ju é) 强 奢.(sh ē) 侈 C 应和.(h è) 水藻.( zh ǎo) 澹澹.(d àn) 栖.( q ī) 息 D 枯涸.(hé)迸.(bèng)溅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酝酿.(ni àng) )(2 分) 梦寐.(meì) A 酝酿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 B 镶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 C 响晴空灵返老孩童宽敞明亮 D 缘份恩泽波光粼粼春燕啄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 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宽容,,。 6、观察右图,按要求答题。( 2 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亲爱的七年级同学: 新学期,你迎着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新学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半学期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语文的快乐吧! 卷面书写(4分) 请用正楷将下面这句话抄在方格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A卷(96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你能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瘦骨lín xún( ) 训jiè( ) 酝niàng( ) 抖sǒu()精神 迸()溅洗濯()倔()强伫()立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将正确的字规范地写到下列横线上。(4分)

拙壮成长小心翼翼碌碌终身具体而微 多姿多采繁弦急管擎天憾地举世无双 错别字 订正 3.修改下列有语病的句子。(4分) (1)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承担的任务。 修改: (2)我生长在剪纸之乡,这种民间艺术对我一点儿都不陌生。 修改: 4. 古诗文默写填空。(9分) (1)从你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春景的两组句子:,。, 。 (2)《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3)《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的活动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的句子是:, (4),吹面不寒杨柳风。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我寄愁心与明月,。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2017—2018学年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共计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 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A、烂漫(làn)酝酿(niàng)应和(yìng hè)混为一谈(hùn) B、烘托(hōng)抖擞(sǒu)创伤(chuāng)花团锦簇(cù) C、澄清(chéng)拆散(chāi)贮蓄(zhù) 煞有介事(shà) D、棱镜(líng)娇媚(mèi)憎恨(zèng) 众目睽睽(ku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 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 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 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下列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考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A .云霄. (xi āo) 尴尬..(g ān ) 粗犷.(ku àng ) 煞.有介事(shà) B .风筝.(zh ēng ) 祈.祷(q í) 绽.开(zhàn ) 众目睽睽..(ku í) C .吝.啬(lìn ) 确凿.(z áo ) 抖擞.(s ǒu ) 踉.踉跄跄(ni àng ) D .匿.笑(nì ) 诅.咒(z ǔ) 攲.斜(j ī ) 人声鼎.沸(d ǐng )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更正。(4分) 浑为一谈 截然不同 人迹罕至 小心冀冀 倜傥 鉴赏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 、这人迹罕至.... 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 C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都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 :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 5.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爆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B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好了。 D .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6.阅读下面材料,你能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吗?(2分)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凡事不能看表面,外表的漂亮不能代表本质 7. 名著导读(5分) (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3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预祝:七年级语文期中考 试时能超水平发挥。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应用(36分) 1.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感慨(kǎi) 窠巢(kē) 憔悴(z i) 拆散(chāi) B一霎时(sh ) 脸颊(ji ) 匿笑(n ) 菡萏(d n) C搓捻(niǎn) 讽刺(fěng) 难堪(k n) 确凿(zu ) D优雅(yǎ) 酝酿(y n) 黄晕(y n) 应和(h )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 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 荫蔽岐斜祷告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平凉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情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 6.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11分)(每空一分) ①,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②,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翻来复.去(fù)憔悴.(cuì)抖擞.(sǒu) B.人迹罕.至(hǎn)论.语(lún)侍.弄(shì) C.饥肠鹿.鹿(lù)盔.甲(kuī)尴尬.(ɡà) D.咄.咄逼人(duó)花苞.(bāo)匿.笑(nì)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3分) A.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 ....,很有威信。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 ....,煞是好看。 C.我一直迷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 ..的远景。 D.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 ..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3.下列文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 A.信服诀别事倍功半 B.佩服诀别事半功倍 C.信服永别事倍功半 D.佩服永别事半功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C.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D.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 6.默写。(4分) (1),江春入旧年。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4)三军可夺帅也,。 7.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9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4分)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彷徨.(huánɡ) 卓.越(zhuó) 脚踝.(huái) 妇孺.皆知(rú) B 宰.割(zǎi) 深邃.(suì) 字帖.(tiē)迥.然不同(jiǒnɡ) C. 滑稽.(jī) 祈.祷(qǐ)亘.古(gèng)诲.人不倦(huì) D. 荒谬.(niù) 粗拙.(zhuō)憎.恶(zèng)潜心贯.注(ɡuàn) 2. 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粗制烂.造家徒四壁.契.而不舍习以为常. B、一反即.往万象.更新慷慨淋.漓五彩斑斓. C、截.然不同拖.泥带水气充.斗牛一泄.千里 D、骇.人听闻以身作则.悲天悯.人翻来覆.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B.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 ....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 ....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C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舞台,一不留神摔倒在舞台上,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如果你是那位演员,想要缓和气氛、调动观众的情绪,站起来后最不会说的一句话是() A、“刚才我为观众的热情而倾倒,下面我一定要努力演唱!” B、“观众们不必为我担心,我只是不小心滑倒了,没关系的”。 C、“真见鬼,我今天竟然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 D、“真对不起,我刚才实在太激动了!” 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 一、(4分)文字书写。 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二、(26分)积累运用,完成下面1—8题。 1.(2分)选出字形、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训戒:告戒,教导。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 B.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 C.点缀(zhuì):连接起来。一丝不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 D.收敛(liǎn):收拢,合拢。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2分)依据拼音提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ché ng()然,人类需要讲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chó u()。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xiá()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shē()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3.(2分)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①《紫藤萝瀑布》②《济南的冬天》 ③《次北固山下》④《童趣》 4.(2分)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仿写一个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2分)微型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①从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 ②这段文字是写济南,为什么还要写北平和伦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6.(2分)赏析曹操《观沧海》并答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②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7.(6分)综合性学习。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⑴(2分)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中学2013—2014下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每空一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木兰诗》中描写军情紧急,将士疾速奔赴前线的诗句是__________,。 (5)“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出自《木兰诗》,文中的原句是:__________,。 (6)请写出出自《孙权劝学》中的一个成语:_________ 。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2分) ,。 2、请你仔细辨别下列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 B.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 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家喻户晓一反即往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3)、填入下面空白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_____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_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 A.吹撑放扣看抽 B.扒支丢扣瞄紧 C.扫支撒系牵拉 D.扫支撒拉牵系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3、语言运用(8分) (1)、模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句子。(3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gù) 坍塌(tān) 酬劳滴水不露 B.戳破(chuō) 缝隙(fènɡ) 干躁源源不断 C.白桦(huà) 薄荷(bò) 琢磨刨根问底 D.废墟(xū) 结实(jiē) 富饶沉墨寡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卖弄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 B.静默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 C.蓑笠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 D.润湿眨眼黄晕宛转花枝招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 ....,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 ....,就是变质。 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 ....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5、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比喻)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拟人) 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 6、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②⑤ B.③⑤①④② C.①③⑤④② D.④①③⑤② 7、根据课文默写诗文。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猩猩嗜酒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①之人设以醴尊②。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③,勾连相属④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⑤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⑥之甘也,遂大爵⑦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⑧而就絷⑨,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验收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骊.歌(lì)脑髓.(suí)谰.语(lán)杂乱无章.(zhāng) B.菜畦.(qí)嫉.妒(jí)赫.然(hè)一拍即.合(jì) C.筹.划(chóu)讪.笑(shàn)祈.祷(qǐ)可歌可泣.(qì) D.确凿.(záo)花圃.(pǔ)瞬.息(shùn)九曲.连环(q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彷徨仰慕炽痛高山之颠B.宰割巴望深邃潜心贯注C.懊悔阻抑炸蜢来势凶凶D.踌躇澎湃哺育义愤填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 ....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 ....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C.《木兰诗》选自清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难堪.(kān) 收敛.(liǎn) 绽.开(dìng) 栅. 栏(zhà) B .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争执. (zhí)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 志(dǔ) D .搓捻.(niǎn) 坍.塌(d ān) 感慨.(kǎi) 攲. 斜(j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 .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 .诀别 见义思迁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 ,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 形影不离.... 。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 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 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 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 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 B .①⑦②⑤④③⑥ C .③①⑦⑤④②⑥ D .③①⑦④⑤⑥②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2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1分) (2)□□□□□□□,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1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分) (4)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贾生》(2分) (5)把赵师秀的《约客》默写完整。(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4分) (1)在热情的mòqì(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 )。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ǐ dǎo()的钟声也响了。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不减速行驶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 B.祖国,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母亲,无论她是昔日的贫穷还是如今的富有,她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 ..了我们。 C.当我们缅怀南仁东老先生的时候,也要学习老先生锲而不舍 ....的精神。 D.他虽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和羡慕,然而其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讨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去掉“能否”)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去掉“通过”或“使”) D.杨洋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荣获”改为“评为”)5.仿照前面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物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二、阅读(46分) (一)《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谈笑有鸿儒,往来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通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通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罗布泊.(pō) 开拓.(tuò)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无垠.(yín)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萦.带(yíng)彷徨 ..(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 B.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 C.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 D.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③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⑤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④②①⑤③B.⑤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④②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孙权劝学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 24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彷徨 á ɡ 卓越 (zhu ó) 脚踝 á A .(hu n ) . .(hu i) B 宰割 ǎ 深邃 (su ì) 字帖 (ti ē) C. . (z i) . ǐ) . 滑稽 (j ī) 祈祷( q 亘古( è ) . . . g ng D. 荒谬 (ni ù) 粗拙 ( zhu ō) 憎恶( z èng ) . . . 妇孺 皆知 (r ú) . 迥然不同 (ji ǒn ɡ) . 诲 人不倦( hu ì) . 潜心贯 注 (ɡu àn) . 2. 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制烂 造 家徒四壁 契而不舍 习以为常 . . . . B 、一反即 往 万象 更新 慷慨淋 漓 五彩斑斓 . . . . C 、截 然不同 拖泥带水 气充 斗牛 一泄 千里 . . . . D 、骇 人听闻 以身作则 悲天悯 人 翻来覆 去 . . .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 ,是当之无愧 的。 .... B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 .... 最才的女。 C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 一些老朋友。 .... D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 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C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8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 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把重担子退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恍,而是冷冷清清,m ò不关心,麻木不r én 。A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B 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热忱.m ò不关心 麻木不r én (2) 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1分) (3) 请依次写出文中“热忱”一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2分) (4)请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文中A 、B 处两个加点词“这种”具体指代的内容。(2分) A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 D.201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B. 《植树的牧羊人》是英国作家让?乔诺写的—篇著名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C.《伊索寓言》里面的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D.《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 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编纂完成。孙悟空是小说里面最具想象力的创造之一。 4.古诗文默写。(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