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检验标准12

面膜检验标准12

五金产品检验标准书

五金产品检验标准书 一.目的 为规范五金产品的检验作业,明确检验内容和要求,有效管控产品质量,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A类、B类五金件的进料、制程、出货检验。 三.抽样方案 采用GB/T2828.1-2003单次抽样,检查水平(IL)和接收质量(AQL)按一般检验水准执行:四.定义 4.1 A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2 B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4.3 C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4.4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数控车床或CNC电脑锣加工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4.5划伤:由于在加工,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4.6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7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4.8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4.9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4.10“R角”“C角”异常:因调试不当或铣刀严重损耗,导致“R角”“C角”过大或过小。 4.11表面凹痕:因加工过程中铣刀踫伤,搬运过程中挤压或工装夹具挤压造成。 4.12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4.13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4.14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4.15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4.16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4.17光泽度:产品表面光泽与标准样品光泽有差异。 4.18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觉)。4.19软划伤:没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4.20毛丝:产品表面出现细小的尘丝。 五.检验条件 5.1 外观检验条件 5.1.1 光源:在朝背散射的自然光照下,或在物件距光源0.65~1.0m的40W日光灯下。5.1.2 目视距离:300-500mm。

库存产品检验规范

库存产品检验规范

修订履历

一、目的: 有效控制库存产品的质量,以防止因库存时间过长发生外观或超过保存年限对产品造成的诸多不良因素,而影响生产或出货产品的品质。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仓库所有灯具类及模组类所有成品。 三、定义: 库存产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品直接对外出售的产品或外部购入直接出售的产品。 四、权责: 仓库:提供入库产品的制令号、型号、规格、数量、入库日期、存放地点等。 品保部:负责对库存产品的检验 制造部:负责对不合格库存品的重工。 五、抽样标准: 汽车产品:依据C=0抽样,判定标准为AQL=1; 非汽车产品:依据MIL-STD-105E正常单次抽样,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3进行,CR(致命缺陷):AQL=0; MA(主要缺陷):AQL=; MI(次要缺陷):AQL= 六、检验内容: 检验项目:

检验流程图: 流程图 责任单位 仓库 仓库/品保部 品保部 品保部/仓库/制造部 七、检验方法: OK

仓库人员将待检验产品之库存盘点表送至OQC,等待OQC进行库存产品检验。 品保部依据库存盘点表对库存品进行抽检,并将检验之结果记录于库存品检验报告中。 OQC依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合格允收或不合格。若判定产品合格则填写定期库存检验标签,将定期库存检验标签贴于产品外箱上;若判定产品不合格,检验人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标识,生管负责安排对不合格品重工。 八、注意事项: 若在检验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检验人员必须将检验的结果如实认真清楚地填入相关的表单中。 请注意汽车产品与一般产品抽样允收水准的差异。 如检验规范中设定的规格与零件承认书或对应产品检验规范相冲突时,请依零件承认书为准。

进料检验标准书

xxxxxx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进料检验规范 编号: 版本:A 制定部门:品质部 制定日期: 1.目的

为保证进料的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符合本公司的要求,提供良好的物料,满足生产和服务之所需。 2.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半成品、辅料等进入公司的所有物料。 3.职责 仓管员收到物料后将物料放置于指定待检区域并填写《进料检验通 知单》通知IQC检验。 IQC 接到《进料检验通知单》后到待检区抽取物料。按照来料检 验标准书和相关工程图纸,对来料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填写 《IQC进料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作业内容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抽样标准: 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H 进行。 非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二B类不合格AQL二定义: 主要原材料: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起主要作用的材料。

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5.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 期内。 6.检验结果6. 1检验合格后,IQC贴绿色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物料放入 检 验合格区,并填写《物料合格入库单》通知仓管。 6. 2对于公司没有能力检验的物料,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 IQC可依供应商提供之合格检验报告视同合格处理。 6. 3检验为不合格物料时,IQC贴红色不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 不合格物料放入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的处理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执行。 7.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相关表单 ?进料检验通知单》?IQC进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品质异常处理单》

产品包装规范范本

产品包装规范 编号: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的运作,保证产品能满足环境试验的要求,保护产品在运输中不受破坏,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作业之运作,主要是针对纸箱包装件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3、内容 3.1包装准备 3.1.1 产品准备 产品应是经检验合格可以出货的产品。 3.1.2 材料准备 以本规范之要求准备相应的包装材料 3.2 包装基本要求 3.2.1 为了保护产品之塑料、金属等基本面免受破坏、划伤,产品外层应使用热缩膜或包装塑胶袋进行单独包装 3.2.2 为了缓冲产品在运输中产生的冲力,要对产品进行加强保护,填塞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缝隙、产品与内(外)包装之间的缝隙、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箱之间的缝隙。对于一些运输较远的产品,应在外包装箱与内包装盒之间铺垫防震材料。 3.2.3 在满足3.2.1要求与3.2.2要求后可按照客户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4、包装材料 4.1热缩膜 4.1.1 热缩膜的宽度为130mm和160mm两种规格,单层厚度要求0.025mm,材质为PVC 4.2 纸箱、纸盒 4.2.1 纸箱采用外购件,检查纸箱时应注意各面均应使用厚度大于6mm的双层瓦楞加强牛皮纸,外观尺寸应符合要求。 4.2.2 纸盒采用外购件,检查纸盒时应注意各面均应使用厚度大于2mm的细瓦楞

复350克灰底白板纸,外观尺寸应符合要求。 4.3 透明胶带 4.3.1 透明胶带的规格为50mm±2mm,厚度为0.03mm~0.04mm。 4.3.2 透明胶带的材料为OPP。 4.4 塑料打包带 4.4.1 打包带的材质为PP,颜色为白色。 4.4.2 打包带的规格为宽11mm~13mm,厚度0.8mm~1.0mm。 4.4.3 打包带的抗拉力至少达到130KG。 4.5 泡沫纸 4.5.1 泡沫纸单层厚度要达到5mm 5、包装流程 5.1 封塑、装盒 5.1.1 对于电源类的模块产品以及信号类产品,对每个产品使用热缩膜进行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而损坏产品的塑料、金属表面。对于防雷箱产品应首先使用泡沫纸将其内部空间进行填塞,以防止运输途中的震动对其内部防雷器所造成的损伤。再将防雷箱放入塑胶袋中封装,封装时各面应平整。 5.1.2 将塑封好的电源类模块产品及信号类产品装入相应的产品包装盒中,可一只盒子装入多个产品,若产品装入后于包装盒之间有较大缝隙(缝隙超过5mm)的地方,应使用泡沫纸进行填塞。 5.2 装箱、封箱 5.2.1用透明胶带将纸箱箱底的中缝处封牢,表面平整,再将包装盒依次正确放入包装纸箱内,然后将箱盖中缝用透明胶带封牢,封箱胶带切口要平整,封箱胶带要完全与纸箱粘在一起,若有不平之处要用手将其抹平。纸箱超高允许公差为+5mm/-5mm,超高多余5mm则应将多余产品重新装入新箱,如超高多余-5mm 则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箱之间缝隙应用泡沫纸填塞紧密(塑封好的防雷箱装入外包装箱时,四周应使用泡沫纸填塞)。 5.2.2 对于需远距离运输的产品,应在包装外箱内部四周使用泡沫纸进行铺垫后再放入产品包装盒,以减少剧烈震动对产品所产生的影响。 5.3 贴纸

塑料打包机用带检验标准

塑料打包机用带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包装用的塑料打包带(以下简称打包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产品的运输包装,一般为机用带。 2引用标准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8340337.html,好好学习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8340337.html,德信诚培训教材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QB/T 3811-99 塑料打包带 (GB 12023-89 塑料打包带) 3技术要求 3.1 外观 打包带外观应色泽均匀,乳白色,花纹整齐清晰,无明显污染、杂质,不允许有开裂、损伤、穿孔等缺陷。不允许有异味。 外观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C]。 规格尺寸 打包带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mm

尺寸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C]。 3.3 每米克重 打包带每米克重应符合: 每米克重:11 g/m ; 允许偏差:±0.5 g/m 。 每米克重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C]。 3.4 偏斜度 打包带的偏斜度每米应小于25 mm。 偏斜度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C]。 3.5 机械性能 打包带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机械性能的质量特性重要度为[B] 。 4试验方法 4.1 取样 随机取样5卷,在每卷外端除去3m的地方裁样带3m,每组平行试样不少于5个。 4.2 外观 在充足光线下,距离样带0.25m~0.35m,用肉眼及嗅觉检查外观质量。 4.3 规格尺寸 在同一检查批中,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宽度,用精度为0.01mm千分卡尺测

化妆品包材检验标准14729

1.0本公司制定的质技部操作标准是为了达到体系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所的生产的产品符合公司规定,满足客户品质要求,指导质技部如何开发、检测、改善、处理的作业指导文件。它也是一个强制性的文件。 2.0版序控制 2.1 文件编号: 2.2 文件版序: 2.3 编制人/时间: 2.4 审核人/时间: 2.5 批准人/时间: 2.6 文件发布日期: 2.7 文件实施日期: 2.8 文件管理部门: 3.0监控记录 3.1 《产品检测报告》 3.2 《原料检验报告》 3.3 《原始记录表》 3.4 《QA检验报告》、《IQC检验报告》、《QC巡查表》 3.5 《水质检验报告》 3.6 《环境卫生检测报告》 内控标准文件目录 标号标题序号文件名称 一化验室内控标准 1 化验室内控标准 二.品质部内控标准1 IQC检查标准 2 IPQC检查标准 3 QA检查标准 4 字码表 5 抽样方案 编辑审核 校对日期 一.化验室内控标准1.0取样原则: 半成品:按批次,每锅取一个样品。

成品:按批次取一个样品。 原料:每个批次去一个样品。 空气:室内取样 纯水:纯水室内出水点取样 2.0取样方法: 抽样时,必须带口罩,带手套,以免污染样品。 取样瓶,不锈钢匙须用75%的酒精消毒。 送检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开启,以防再污染.若一个样品,须同时做多种分析,宜先取出部分样品做细菌检验,再将剩余样品作其它分析. 3.0产品检验 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包括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3.1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理化指标的标准 化妆水 项目要求 感官指标外观 单层:均匀液体,不含杂质 多层:两层或多层液体 香气符合规定香型 理化指标耐热 (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 异 耐寒 (-5~-15)℃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 差异 pH值 4.0~8.5(直测法)(α、β羟基酸类产品除外)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CFU/g) ≤1000(儿童用产品≤5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 ≤100 洗发水 项目要求 感官指标外观无异物 香气符合规定香型色泽符合规定色泽 理耐热(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无分离现象

产品检验计划书

文件名称产品检验计划页码1/1 文件编号 修改/版次0/B生产日期 制定部门工程部编制谢文集审批 产品检验计划 类 别 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式检验时机进 货检验详见进货 检验项目 1.检验标准详见进货检 验标准 2.凡检验不符合要求的 进货,均作退货处理, 如因生产急需,可作 全检行筛选(即“拣 用”) 按照GB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 样方案检查水平 为1,AQL值见标 准。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 仓之前。 生产 过程检验详见进货 检验项目 1.检验标准详见进货检 验标准 2.凡发现不符合要求的 配件,均要求退换。 首检 巡检 全检 生产过程中

成 品检验详见进货 检验项目 1.检验标准详见进货检 验标准 2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应退回生产车间,经 返工后重检,直到合 格为止。 按照GB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 样方案特殊检查 水平为S-3,AQL 值见标准。(电气 性能测试不允许 不合格) 成品包装之后。 文件名称进货验证标准页码1/1 文件编号修改/版次0/B生产日期2003年8日18制定部门编制关坤华审批何永邦 进货验证标准 类别检验 项目 检验器具检验标准要求验证 助熔剂材料外观目视整体透明略带淡黄色,表面无杂质。 抽取10克样 品验证,验证 结果必须合 格,否则整批 退回供应商。性能 按正常生产方法制作,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试验, 测出的结果是否符合标签标识的熔点温度范 围。 封外观目视A为白色无杂质,B为淡黄色无杂质。

胶水性能 正常生产方法灌封作试验,经固化后,查看灌 封产品是否良好凝固。 油墨外观目测 油墨应无杂质,金白色,稀释剂为无色,无杂 质。 性能着力必须牢固,印字清晰。 文件名称进货检验标准页码1/1 文件编号修改/版次0/B生产日期2003年8日18制定部门编制关坤华审批何永邦 进货检验标准 抽样按GB2828-87标准,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抽样水平为I。 类 别检验项目 检验器 具 检验标准要求 AQL值 镀外观目视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脱锡黑斑、裂 痕、毛刺、发黄、锡渣等。 2.5

品质检验标准

品 质 检 验 标 准 20171013版

产品品质检验标准 1适用范围 所有半成品、成品检验 2产品检验项目 2.1外观检验 2.1.1焊点 2.1.2连接器 2.1.3PCBA板 2.1.4五金装配部件 2.2电气性能检验 2.2.1烧录:用于写入固件程序 2.2.2引脚:检测模块引脚电气连接情况 2.2.3通讯:检测模块是否正常收发信号 2.2.4发射电流:检测信号发送时所需的电流 2.2.5接收电流:检测信号接收时所需要的电流 2.2.6发射功率:检测频段范围内所发射的能量 2.2.7休眠电流:检测模块低功耗 2.2.8增益:用于检测信号放大比率 2.2.9固件版本:检测硬件固件版本是否正确 2.3可靠性环境试验测试 2.3.1老化测试 3产品外观标准 3.1焊点标准 3.1.1焊接以导线为中心,匀称成裙形拉开。 3.1.2焊料的连接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出交接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 3.1.3表面有光泽且平滑。 3.1.4焊点无裂痕、无针孔、无夹渣。

3.1.5焊点不能存在漏焊,拉尖 3.1.6焊点无焊料引起的短路,无焊盘剥离、脱落 3.1.7无冷焊、虚焊、过热 3.2连接器标准 3.2.1排针(排母)完全贴板,无高跷,无偏移。 3.2.2排针(排母)与PCBA板呈90°直角。 3.2.3排针(排母)无残留物,无变形 3.2.4排针(排母)无塑料融化 3.2.5SMA座子无缩PIN 3.2.6SMA无偏移,无高翘,无沾锡,无残留物。 3.2.7SMA螺母垫片齐全 3.2.8SMA有防尘帽 3.2.9SMA无堵孔 3.3PCBA标准 3.3.1PCBA外观无损伤 3.3.2PCBA表面有光泽,无色偏,无油污,无变色,无松香等残留物 3.3.3表面无刮伤划痕,无粘锡 3.3.4非焊接焊盘无粘锡,无堵孔 3.3.5金手指无粘锡 3.3.6元器件无空焊、偏移、立碑、高跷、漏焊、松动。 3.3.7PCBA无绝缘漆掉 3.3.8PCBA无飞线,无铜箔剥离、脱落 3.3.9PCBA丝印正确清晰,无模糊、沾污、粘锡 3.3.10板边无毛刺、毛边 3.4组装五金件标准 3.4.1螺丝无滑牙、漏装。 3.4.2四周无损伤、油漆及电镀脱落。 3.4.3丝印正确、清晰,无模糊、沾污、粘锡。 3.4.4组装到位,间隙在可控范围内。 3.4.5无异物,异响。 3.4.6表面有光泽,无色偏,无油污,无指纹,无残留物。 3.4.7表面无刮伤、划痕、撞伤。 3.4.8组装方向正确无误 3.5包装标准 3.5.1正确选择包装方式,参考包装要求办理,特别包装需求时需销售提供变更信息。

塑料打包带标准

塑料打包带国家标准 塑料打包带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打包带的分类、技术分类、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遭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塑料打包带(以下简称打包带)。 2、引用标准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3、产品分类 3、1 打包带按使用方法分为机用打包带(J型)及手工用打包带(S型)两类。 3、2 打包带按材质、宽度和厚度的公称尺寸及类型命名。 类型(J型或S型) 公称厚度(min×10) 公称宽度(min×10) 材质(PP或PE ) 例:PP12006J表示聚丙烯宽12.0mm厚0.6mm的机用打包带 3、3 打包带的规格按宽度划分,见表达1 表达1 4、技术要求 4、1 打包带的规格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4、2打包带的每米克重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4、3 打包带外观应色泽均匀,花纹整齐清晰,无明显污染,杂质,不允许开裂、损伤、损伤、穿孔等缺陷。 4、4打包带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5、试验方法 5、1 取样规定 随机取样5卷,在每卷外端除去3m后,分别截取3m长的样带动根。

5、2 宽度及偏差的测定 5、2、1试样 分别在5根样带上截取出200mm长的试样机个 5、2、2仪器 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 5、2、3 方法及结果表示 每个试样测二处,共10处。记录10个测定值。取其最大偏差值为宽度偏差。精确到0.1mm。 5、3厚度测试 5、3、1 试样 用5、2条试样进行。 5、3、2 仪器 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 5、3、3 方法及结果表示 测量每个把试样中间部位的厚度(包括花纹),每个试样测2处,共10处,记录10个测定值,取其最大偏差值作为厚度偏差。 5、4 每米克重的测定 5、4、1试样 分别在5根样带上截取1m长的试样5个。 5、4、2仪器 精度为1mm的量具及精度为0.1g的天平. 5、4、3 方法 把5个试样分别放在天平上称量,计算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g。 5外观 在正常光线下目测。 5、6 断裂拉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6、1试样 取300mm长试样5个,中间有效距离为100mm。 5、6、2试样状态调节 按GB2918标准环境进行,预处理时间为4h。 5、6、3方法 断裂拉力按GB1040规定进行,拉伸速度为100mm/min。取5个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KN。 断裂伸长率按GB1040中第19条计算,取5个试样测试结果的自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 7偏斜度的测定 5、7、1 试样 分别在5根样带上截取1.2m长的试样5个。 5、7、2仪器、机具 透明有机玻璃板和精度为1mm的直尺。 5、7、3 方法 固定试样一端,自由平放,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压平,用直尺测量试样最大偏斜距离(如图),计算5个试样的偏斜度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的偏斜度,精确到1 mm。 检验规则 6、1 打包带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配方,同一规格的打包带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20t。 6、2 规格、外观应逐卷进行检验,按4.1条和4.3条进行判定,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品。 6、3物理机械性能和每米克重量按批进行检验,每批任意抽样5卷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按4.2条和4.3条进

压敏胶带、塑料打包带检验标准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压敏胶带、塑料打包带 检验要求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对皇明集团企业标准HM/ZY-J-JS-21.02-2006《包装材料进厂检验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HM/ZY-J-JS-21.02-2006《包装材料进厂检验要求》作废。 本标准应用部门:热水器一厂外检、热水器二厂外检、ECS外检、检测中心、采购处、技术支持部。本标准由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产品设计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哲、赵明、王森。

压敏胶带和塑料打包带检验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压敏胶带和塑料打包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包装用压敏胶带和塑料打包带的进货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B/T 4851压敏胶粘带持粘性测试方法 GB/T 4852 压敏胶带初粘性试验 QB/T 3811 塑料打包带 3 技术要求 3.1压敏胶带 3.1.1 外观 3.1.1.1胶带外观为无色透明或彩色,端面整齐卷筒紧密,印刷字无脱落。 3.1.1.2胶带不应有折皱、颗粒、暴筋、气泡、端面划痕等缺陷。 3.1.1.3胶带手感初粘性较强,胶层与基材不脱胶。 3.1.1.4胶带与纸板面纸粘附紧密、不易脱落,不应出现胶层破裂或拉丝现象。 3.1.2 规格及性能 见表1。 3.2塑料打包带 3.2.1 外观 3.2.1.1打包带应色泽均匀、花纹清晰、无明显污染、杂质、不应有开裂、损伤、穿孔等缺陷。 3.2.1.2打包带热封合粘接牢固,不应出现脱落、假粘合等现象,每卷内不应有接头。 3.2.2规格及性能

产品检验标准规范

源通和公司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规范文件编号文件版本制定日期 2014-11-12 生效日期 ※※封面※※ 产 品 检 验 规 范 制定:审核:批准: 文件分发明细 副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财务部□仓库□市场部□采购部□研发部□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行政人事部□计划物控部正本:文控中心副本编号: 制修订记录 文件版本修订日期制修订页次制修订摘要 A.0 1-8 第一版 页版本目录 页 次

1 2 3 4 5 6 7 8 版本 A.0 A.0 A.0A.0A.0A.0A.0A.0 1. 目的: 建立一套本公司通用之成品检验标准、以适合品管部在执行标准时有章可依;完善公司质量作业标准,规范产品检验方式,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2. 范围: 公司所有充电器产品均适合本标准。 3. 权责: 品管部:负责公司产品外观、电性等各类检验工作。 4. 定义: 4.1 致命不合格(CR :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使用或导致产品主要性能失效的不合格; 4.2 严重不合格(MA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失效或降低性能或影响产品形象的不合格; 4.3 轻微不合格(MI :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又不严重影响产品外观或性能的不合格; 4.4 自检:由 QA 根据现有设备自行检验; 4.5 外检:由产线测试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测试; 4.6 实验室:由公司实验室做可靠性测试; 5.支持文件: 采用 GB2828.1-2012(Ⅲ级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进行随机抽样 , 依下表选定其 AQL 值, 列表如下: 5.1《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QWPG-003 5.2《抽样计划作业指导书》 QWPG-004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XXXXX公司作业文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GB / T2660—1999 衬衫 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 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 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 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 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 4 职责 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5.1 进货质量检验 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 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如包装纸箱、塑

半成品PCB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半成品PCB检验标准 一、目的 规范本公司生产的半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出。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半成品板的外观检验和特性检验。 三、名词术语 1、接触角(θ) 角焊缝与焊盘图形端接头之间的浸润角。 接触角通过画一条与角焊缝相切的直线来测量,该直线应通过处在角焊缝与端接头或焊盘图形之间的相交平面上的原点。小于90°的接触角(正浸润角)是合格的,该焊点呈现润湿和粘接现象,大于90°的接触角(负浸润角)是不合格的。(如图示) 2、假焊 是指因零件腳或基板表面被氧化或有杂质以及焊锡温度设置不当作业不当动作不当等原因表面看OK之焊点,其实零件与铜箔周围的焊锡并未紧密结合而是呈分离状态,有的是铜箔上之锡与锡带分离,或者是锡与锡带因温度设置不当而造成粘合不够和焊锡的抗、张力度下降等现象。 原因分析:A.零件腳或基板不清洁 B.焊錫溫度设置不当 C.作业不当及动作不当 3、冷焊:是指焊点表面不平,整个锡面成暗灰色,并伴有粗纹的外观﹔严重时焊点表面会有细纹或断裂的情況发生。 4、包焊:是指焊点四周被过多的锡包覆而看不清零件腳的棱角,严重时更不能断定其是否为标准焊点,整个焊点呈圆凸状. A.允收极限:焊点上限,但溶锡流动佳且连接处仍然是良好的吃锡。 B.导线与端子间锡多而呈凸狀,焊锡部分的导线外形无法被辨別。 原因分析:加锡过多或锡炉设定条件不当。 A.过锡的深度不正确,或补焊加锡不当。 B.预热或锡温不足。 C.助焊剂活性与比例的选择不当。 D.PCB及零件焊锡性不良(有杂质附着) E.不适合油脂物夹混在焊锡流程。 F.锡的成分不标准或已经污染。 处理方法:当发现包焊时,最有效的排除方法是再进一次焊锡,但必須让PCB靜置4-6小时,让PCB的树脂结构恢复强度,若太快过两次锡,则会造成热损坏,如引起铜箔翘等。 5、锡裂 是指焊点接合出现裂痕现象,锡裂现象主要发生在焊点顶部与零件脚接合处。 原因分析:剪脚动作不当或拿取基板动作不当。

公司产品(包装流程)规范

公司产品(包装流程)规范 1 、目的 为提升公司产品形象.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的运作,保护产品在运输中不受破坏,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作业之运作,主要是针对纸箱包装件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3、内容 3.1 包装准备 产品应是经检验合格可以出货的产品 3.1.1 基本要求 以本规范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包装材料。(附表1) 为了缓冲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冲力造成破损,部份产品需加衬垫予以保护,或按照客户特殊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3.2 包装材料 3.2.1 纸箱 采购的瓦楞纸箱必须达到技术要求标准 3.2.2 透明胶带 透明胶带规格为60mm±2mm, 材质为OPP,粗粘性应该能粘住5号钢球 3.2.3 塑料打包带 打包带材质为PP,颜色可浅绿色或是黄色,打包带宽度11mm-13mm,厚度0.8mm-1.0mm 3.2.4 包装薄膜 包装薄膜材质为PE,无色透明宽度不限 3.3 装箱、封箱、粘贴标识 3.3.1 内盒 按产品找相对应内盒折好,配好相应EPE内衬放入产品 3.3.2 外箱 用透明胶纸将外箱的中缝和两侧缝处封牢,表面平整,再将内箱端正放入外箱内(外箱充许超高公差为+8mm或-2mm),然后将箱盖中缝及两侧用透明胶纸封牢,封箱胶纸切口要平整,封箱胶纸要完全与纸箱粘在一起若有不平之处要用手将其抹平。

要达到棱角分明整齐美观的效果胶纸封箱的位置如图所示 如不用内箱则直接按外箱包装要求作业 3.3.3 粘贴标识 选用A4可直接粘贴纸张,打印客户要求标识内容,具体如下表 客户名称客户名称 客户订单号客户订单号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物料号物料号 数量数量 箱数箱数 出库日期出库日期 一张A4纸可打印6张粘贴标识,标识的出库日期可手填写,其余内容必须打印出来粘贴于外箱上。 贴纸粘贴位置需统一在纸箱正面右上角,不能超出纸箱边缘、皱褶、贴反等不良现象,粘贴外箱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3.3.4 外箱打包带 纸箱包装外发北京福田南海厂时一定要对产品进行外箱打包带作业 纸箱包装件长度尺寸超过300mm或重量达10Kg以上打三条打包带 打包带松紧程度以张开的手掌刚好平行插入为标准,打包带颜色必须保持一致,无断带,少带或勒坏纸箱等现象。 打包带位置如图所示

QJ-MB 04.003-2006 打包带技术标准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 企业标准 QJ/MB04.003-2006 打包带技术标准 2006-10-10发布 2006-10-10实施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发布

修订页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企业标准 QJ/MB04.003-2006 打包带技术标准 1目的与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打包带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冰箱事业部产品的包装(机用)塑料打包带(以下简称塑料打包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023-1989 塑料打包带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QJ/MB04.013-2006 关于规范ROHS标识的操作指引 QJ/MB08.002-2006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名词解释 无 4主要内容 4.1分类 塑料打包带分为两类:奶白塑料打包带和透明塑料打包带。 除特别说明外,公司使用打包带均为奶白打包带。 4.2一般要求 塑料打包带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制造。 4.3材料及外观 4.3.1主要原材料要求为: a) 奶白塑料打包带由色母料、(纤维级)聚丙烯(PP)原料和二次料(小于30%)构成; b) 透明塑料打包带由本色(纤维级)聚丙烯(PP)构成。 4.3.2外观检测 a) 奶白塑料打包带外观目测,外观应色泽均匀,颜色为奶白,花纹整齐清晰,无污秽、杂质,不允许 有开裂、损伤、穿孔等不合格;同一厂家的颜色不允许有差异。 b) 透明塑料打包带外观目测,外观透明、色泽均匀,颜色为PP原色,花纹整齐清晰,无污秽、杂质, 不允许有开裂、损伤、穿孔等不合格;同一厂家的颜色不允许有差异。 4.4结构尺寸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 2006-10-10发布 2006-10-10实施 1/4

塑胶产品检验标准书

塑胶产品检验标准书 一.目的 本规范旨在定义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供应商对产品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来料中试验证、生产组装所需塑胶制品的成品、部品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三.职责 本规范由质量保证部和工程部负责制定,质量保证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四.定义 缺陷 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或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 4.2.1 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拖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 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 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喷油涂层外观缺陷 泪油———油膜向下流动聚集的泪滴状突起。 油泡———喷油涂层表面泡状突起。 油滴———喷溅到制品表面的油点。 杂质———被喷油涂层包覆的尘点、尘丝。 表面等级 4.4.1 产品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 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4.4.2 Ⅰ类:重要的外部表面。包括:外壳制件的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或其它制件与外壳组装后露在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 4.4.3 Ⅱ类:除Ⅰ类外,次要的外部表面。 4.4.4 Ⅲ类:内部表面。 4.4.5 A面:最终使用者经常看得到的表面。 4.4.6 B面:最终使用者可以看得到的表面,但正常的操作使用中很少注意到的。 4.4.7 C面:最终使用者看不到的表面,但在产品组装、维修过程中可以看到的。 时间和距离检验 表面等级Ⅰ-A Ⅱ-A/Ⅲ-A Ⅱ-B/Ⅲ -B Ⅱ-C/Ⅲ-C 目视距 离 250mm 450mm 450mm 600mm

胶带检测标准

包装胶带检验标准 胶带的基本技术指标: 产品名称:BOPP包装胶带 基材: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膜 胶粘剂:丙烯酸脂胶水 ●总厚度……………… 52um ●初粘力……………… 18# ● 180°剥离力(对不锈钢板)……………… 0.65kg/25mm ●保持力……………… 24hrs ●抗张强度……………… 30N/cm ●伸长率……………… 180% 以上数据是依据GB4852、GB-2792、GB-7753等测试方法检测,是可靠的试验结果。 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对包装胶带知识缺乏专业性,所以在购买胶带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进一种误区,而且由于自己的想象很容易造成企业偷工减料的来源。所以企业在采购包装胶带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到一、闻味道,如果味道很浓,有一股酸臭的味道,这种胶带的保持力非常差,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基本粘在纸箱上都会开裂,味道越浓的时候手感初粘力还是很粘的,但很快就会胶面干涩,失去胶性,那时候就表现在胶带表面有裂纹。因为涂胶不匀的关系。 二、看膜的亮度,一般劣质胶带都颜色发暗,这种胶带断裂的概率非常高,强度差。 三、手感膜的厚度,感觉膜硬的胶带一般都比较次,而且由于膜厚,实际米数会减少。好的胶带所选用的薄膜都比较柔软,用手拉伸长性好。 四、看颜色,一般透明胶带外观颜色越白,胶带杂质越少,才能保证正常的胶粘性,100米以下的胶带都有一定的透明度可以看到纸管。黄色胶带看胶带表面有无分布不规则的白点,用手压抹不去的为杂质或胶干的印迹,这种产品一般就带有气味。 五、看纸管:选用厚纸管的胶带一般都是为了误导消费。胶带的生产是从国外开始的,所以胶带的纸管内径都是统一的7.6厘米,但劣质胶带在纸管的厚度上是做足了功夫,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与许多消费者还是有关系的,很多人认为纸管越厚,外圈越大,胶带就卷的越多,猛的一听好象很正确,其实可以仔细计算一下呢?就说用3毫米的纸管和7毫米的纸管比吧,如果两卷胶带从纸管外径到胶带边缘的纯胶带厚度都是1公分,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一下7毫米纸管对比3毫米纸管每1公分胶厚能多几米胶带? 如果同等胶带厚度,从上图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7毫米纸管比3毫米纸管厚4毫米,也就是直径多了8毫米,换算成米就是8÷1000=0.008米那换算成周长的话,7毫米纸管的胶带比3毫米纸管的胶带每一圈多多少米呢?也就是3.14×0.008=0.02512米。那1公分的胶厚度究竟有多少圈胶带呢?我们上面说过,胶带的总厚度在50微米,但对于那些掺杂了杂质的胶带,那大家就应该明白为什么掺杂杂质了!1公分=10毫米=10000微米,也就是说1公分纯胶厚的胶带是卷了10000÷50=200圈,那7毫米纸管比3毫米纸管多了多少胶带呢?我们可以算出来就是用每圈多的米数去乘以圈数=200×0.02512=5.024米,也就是说一个外圈大4毫米的胶带其实每公分胶厚只是多了5米多点,但如果只是从外径对比的话,那胶带的大小差距是非常大的,难怪大家都恨不得把纸管做的越大,那目的还不是把胶带卷的少点。 反过来,如果两个不同厚度纸管的胶带大小同等,那3毫米纸管的胶带与7毫米纸管之间的那4毫米卷成胶带会是多少米呢?我们也可以计算一下。首先算纸管的外径周长=纸管内径+纸管厚度×2。那3毫米纸管的外径就是76毫米+3毫米×2=82毫米=0.082米。外径周长就是了3.14×0.082=0.2574米,当胶带卷到纸管7毫米厚度的时候,外径就是76毫米=7毫米×2=90毫米=0.09米,那外径周长就扩大到3.14×0.09=0.2826米了,我们取平均值,也就是说每圈胶带的长度是(0.2574+0.2826)÷2=0.27

汽车零部件外观品质检验规范

汽车零部件外观品质检验规范 1 适用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我厂汽车零部件的外观品质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术语 3.1 外观品质 包含零件的颜色鲜艳规定等的外观特性,在规格书、图面等中指定。 3.2外观品质基准 关于零部件的外观特性,有是物理学的规定,有通过人的感觉判断,后者因为用人的感觉比较简单,作为外观品质基准较多的采用人的感觉评价。 3.3缺点 外观品质要求大多在规格书,图面等要求值以外,没有量化的规定。 3.4复合缺陷 零件在单位面积内,存在2或2个以上的缺陷. 3.5限度样件 用样件表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品质限度,由与供方共同协商确定。 3.6级面(整车) 依据车辆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1、2、3、4级面。 1级面:站立、蹲下或坐在驾驶座上能很明显看到的部位(不勉强,很容易看到)。 2级面:站立、蹲下或座位上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勉强,不容易看到)。 3级面:发动机仓、货箱、车辆底部等被覆盖或很难看到、顾客很少关注的部位。 4级面:几乎所有顾客都不会关注的部位。 3.7区域(零部件) 依据零件在车辆上的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A、B、C、D的区域。 A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很明显看到的部位 B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 C区:需要低头、弯腰、爬下或打开遮盖物才能看见,正常姿势看不到的部位 D区:任何姿势都不能看见的部位(零件完整的情况下,不评价) 3.8判定等级 根据质量问题在顾客心中产生的不满程度,评价出的问题分为如下等级: A级:用户强烈不满会造成人身安全的或会要求立即返修的不良 B级:用户感到不满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并会要求返修的不良 C级:用户虽然会发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不良问题 4 检验项目及要求 4.1灯具类零件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四、工作程序及作业内容: 1、由车间办公室开具生产计划加工单,班长按计划单要求开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2、班长负责产品的器型、材质等信息和内容的核对,并填写交接单(即领料单)。 3、班长应按规划好指定的地方,带领检验员按要求堆放未检验、已检验、次品、废品,并按要求挂标识牌,要列明订单号、品名、数量、材质,对次品要在每盒上贴上《次品明细表》,并按要求集中到指定的地点。 4、要爱护产品,轻拿轻放,禁止人为的破坏现象。 5、检验程序 1)在检验前,每一个检验员必须先对样品(样品由班长提供,分别画列出可接受及不可接受参对样)并要告知检验员相关注意事项、质量等级。 2)A俯视杯口及杯内 B双手拿杯从杯把部位开始转动检验、目测、变形、针孔、落渣、黑点、刺手等外观质量、按公司内控质量标准,如有指定要求的则按

指定要求来操作。 3)底部严禁单手拿杯。 4)原则上检验是原包装来,原包装回,如有要求按托盒或木板,则应按要求更换。 5)检验过的产品要按要求堆放,并做好记录。 6)班长要统计好每天每单挑选报表,并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交办公室审核。 7)检验员发现质量超出正常范围,应告知班长,班长应告知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做出最终认定。 8)班长要对检验员检验过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是不能低于10%,发现检验员检验的产品超出内控指定的范围2%以上的,班长要通知其进行复核。 9)要求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协作。 10)坚持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应按要求来加班。11)保持工作场地及岗位的清洁、整齐,做到随时干净,养成下班前及时整理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