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附答案)

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附答案)
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附答案)

第十章德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德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一种是的方法,另一种是的方法。

2.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和提出来的。

3.德育过程由、、和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4.思想品德由、、、四个要素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学校工作中,应当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A. 德育

B. 教学

C.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

D. 管理工作

2.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过程。

A.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 开展学习模范人物活动,主要运用了德育的()。

A.说服教育

B.陶冶教育

C.示范教育

D.指导自我教育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的过程,这种内部矛盾的实质是。

A、两种不同思想的矛盾

B、知与不知、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C、先进的思想与落后行为之间的矛盾

D、新的思想道德需要与原有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名词解释

德育德育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3.简要回答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五、案例分析题

有位老师,在班上进行卫生教育时,把一位男同学叫到讲台前,指着他的耳朵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他的耳朵有多脏呀!大家可不能像他一样啊!这个学生羞愧地走回座位,整个一堂课都是心神不定的,好象有几十双眼睛在看他的耳朵。从此,这个学生一上这位教师的课就心神紧张,课也听不进去,学期结束时,成绩在全班最差,最后调到别的班学习了。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应该如何教育为好?

六、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给出你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说服压服

2.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知情意行

二、选择题

1A;2ABCD;3C;4D

三、名词解释

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原则:是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是对德育规律的反映。

四、简答题

1.简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是一个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大德育”。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等。

3.简要回答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活动和交往并在其中体验学习,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途径和方式,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动力,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中小学德育主要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的道德教学——专门设置的德育课程;二是间接的道德教育——其他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课外与校外活动,以及校内外教育环境的建设和网络建设等途径中的德育。德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德育途径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从而综合地获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五、案例分析题

有位老师,在班上进行卫生教育时,把一位男同学叫到讲台前,指着他的耳朵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他的耳朵有多脏呀!大家可不能像他一样啊!这个学生羞愧地走回座位,整个一堂课都是心神不定的,好象有几十双眼睛在看他的耳朵。从此,这个学生一上这位教师的课就心神紧张,课也听不进去,学期结束时,成绩在全班最差,最后调到别的班学习了。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应该如何教育为好?

要点:违背了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对全班同学说要讲卫生,最好把耳朵洗净,或表扬讲卫生的同学,或课后私下找同学谈话。

六、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给出你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