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教案表格式教案

新好教案表格式教案
新好教案表格式教案

新好教案表格式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文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好的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有序。先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景物描绘中,不但运用了大量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更在词语选用方面十分讲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极富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学中,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着重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而感悟文中描绘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语的精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欣赏景物描写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当然,在开课之前,不忘告知学生,一切的答案你们那里,即由学生之口道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答案,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学生在解读文本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自信。这样,他们已不仅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敢于积极主动,敢于去自由发挥想像的翅膀,展开合作探究课文,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

《济南的冬天》教案(简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旷晓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6.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时间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妙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课 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并投影出示济南冬天全景图。 二、初读课文 (一)简介作者(投影显示) (二)听读课文,并正音正字,自行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谈谈在听读课文中,对哪一点印象最深。 (三)重点检查部分字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具体见投影展示) 三、检查预习了解作者“济南是块宝地”的的评价、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的特点 四、赏析济南的山水 (一)赏析济南的山 1.赏析济南阳光下的山景(投影出示阳光下的山景图) (1)指名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小山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的: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6人背书片断 2.5人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师生共同评价。 三、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 四、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问题设计: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2.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的举手,直到绝大多数学生行了进行提问。 3.提问若干人,保证各种答案都有,言无不尽。 4.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参考:天气山景水色) 六、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1),作者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先写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2);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3);城外远山如诗如画(4)。 再写水: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5)。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何等恬静,何等明媚,对济南的地理环境,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表格式教案格式范例

表4-11 表格式教案格式范例表 ◇基本信息 教案标题圆周运动教师车翰博 授课年级高一日期年月日学时数 1 教科书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总体教学目标(参考国家教学大纲) 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6.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 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

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 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 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 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 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 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 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 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 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 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 (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表格式教案模板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学科语文授课对象四年级盲生教师马飞 计划 美丽的小兴安岭1学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盲校四年级第 13 课课文,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和丰富 物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学习内容分析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 描绘了一个个美丽迷人的画面,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者为视力障碍的学生,有 1 个全盲( 6 岁致盲)和三学习者分析 个低视的。均有一定的实物感知经验。 认知目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能力目标:抓住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写景的教学目标 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盲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重点 抓住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时间 了解学 生预习的情检查学回答老 15生预习情况况,以帮助确 导入师提出的问 定教学中需 (提问)题 要重点解决 的问题。 研读课 文,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让学生 教学的积极在教学活动 2 性,让学生积极参的参与中感新授10 了解和感受与教学活动受和交流分 小兴安岭的享自己的学 美丽的景色习心得。 和丰富的物 产。 让学生 冲整体上形 成对小兴安 对课文 岭的感知,从 3 从整体而激发学生总结5做总结并布 上感知课文。对小兴安岭 置课外作业 的喜爱以及 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热爱 之情。

2 济南的冬天教案

2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创景导入: 实用文档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实用文档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友情链接 实用文档

《济南的冬天》教案(详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济南的冬天》教案 旷晓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6.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时间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妙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时序已经进入冬天。说到冬天,我们往往想到寒风呼啸,草木凋零,白雪皑皑,给人一派萧瑟,似乎没有什么美景可言。可是,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并投影出示济南冬天全景图)

二、初读课文 (一)简介作者(投影显示) (二)听读课文,并正音正字,自行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谈谈在听读课文中,对哪一点印象最深。 (三)重点检查部分字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具体见投影展示)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作者老舍先生在课文第一部分说,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济南是块宝地),济南的冬天天气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温晴)。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提到了两个地方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作了对比——北平和伦敦,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伦敦的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而济南的冬天,没风,有阳光,所以作者觉得舒适、温暖。(课件出示体现济南冬天总体印象的两幅图。) 附:本节完整的板书: 第一部分(1)济南是块宝地温晴(对比) 四、赏析济南的山水 导语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细细品味济南冬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济南,赏析济南的山水 (一)赏析济南的山 1.赏析济南阳光下的山景(投影出示阳光下的山景图) (1)指名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小山的特点? (3)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阳光下的小山:可爱(拟人) 2.赏析济南薄雪后的山景(投影出示薄雪后的山景图)。 (1)指名诵读第三自然段内容。 (2)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 (3)提问:济南雪后的小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后小山的特点? (4)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拟人比喻) 3.赏析城外远山(投影出示城外远山图) (1)品读,理解济南城外远山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手法。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教案格式范文

教案格式范文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教案格式范文教案标准格式 具体内容 一.课题 (阐述说明本课名称 ) 二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 果。 ) 三.课型 (说明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 (说明属第几课时 ) 五.教学重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 (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 与能力培养点 )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 (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 九.作业处理 (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 (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 .教具 (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 .教学反思: (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 篇二:教案格式范文写教案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 (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 (3)教师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 ?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 (3)需要多少时间 ?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 (2)需用多少时间 ?

教案格式空白

花蓮縣宜昌國小綜合活動~學校本位課程 教學活動設計 核心價值愛護環境活動名稱金手指與綠手指教學對象一年級教學時間六節課(240分鐘) 設計者一年級教學群教材來源1.自編課程 2.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798987.html,.tw/garden/an imation.php?id=200109A01 融入重大議題?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家庭教育?本土教育 ?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視讀媒體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海洋教育■防災教育 多元智慧■語文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運作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 綜合活動能力指標2-1-1 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班級與學校共同的秩序與整潔。4-1-4 體會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並主動實踐。 教學目標 學校本位課程 (品德教育) 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9-1-1能愛惜公共物品 9-1-2能維護校園環境,不製造髒亂。 9-1-1-1能做到不亂丟垃圾,能保持 校園整潔。 9-1-1-2在校園看到垃圾,能夠隨手 撿起來。 9-1-1-5能幫忙照顧環境。 9-1-2-3會做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 減少垃圾。 9-1-2-5能做到舉手做環抱,垃圾要 分類。 目標代號教學活動活動 型態 教學 資源 時間 配置 教學評量 標準 <第一節> 【引起動機】 1.小朋友知道恐龍嗎?(小朋友大多 知道恐龍)恐龍已經滅絕很久了,如果恐龍還活著,你猜牠們會說什麼話?(垃圾很多、空氣很髒、很不舒服、植物很少、草地很少)問題 討論 與發 表 5’能清楚說出 自己生活經 驗的例子

《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的景色,把景物融入作者的感情与意志,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ft的热爱之情。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有序,不但运用大量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更在词语选用方面十分讲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极富生机和活力。 学情分析:《济南的冬天》也是非常优美的抒情散文,前面已学过朱自清的《春》,相信对《济南的冬天》的把握,学生相对来说能更加娴熟一些。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分析文中描绘济南的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ft的感情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2、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问题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1、诵读 2、多媒体教学 3、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作者通过三个对比,得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第二段,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课文分析 师:今天,我们继续上节课的话题,一起来分析下面几段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读第3 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的第一句话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么雪后的ft景具体“妙”在哪里? 明确:妙在雪光、雪色、雪态。 师:在第3 段有几个字用的非常妙,我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顶:准确地写出了树尖上白花的位置和形状; 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ft尖连着蓝天的景观; 穿:拟人,形象地写出了雪、草覆盖的状态,给人一种动态的生活实感; 羞:拟人,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描绘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 师:我们再看到第四段(教师读),同学们分析下文中的两个“卧”好在哪里? 明确:用“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师:第2 段到第4 段,作者非常详尽地向我们展示了济南冬天的ft景图,那么济南冬天的水又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请**同学朗读底5 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绿、清、亮、活、暖 师:大家再看到这一段的第三行“水也不任得冻上”中的“不忍得”用得非常好,谁能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突出“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 1、第三段和第五段在写景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教案表格式范例

幼儿园教案表格式范例 【篇一:幼儿园教案:美术剪贴《温暖的家》优秀教案 模板】 幼儿园教案:美术剪贴《温暖的家》优秀教案模板 一、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天到了,看见一只小鸟在冷风中飞翔,好似没有落脚的地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多可怜的一只小鸟呀?心中一动,何不将 这样一个题材设计一次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以及爱护小动物,能 够乐于助人的良好情感。这样的题材孩子们一定很喜欢,会很乐于 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这节活动意在让幼儿在宽松、积极向上、帮 助别人时的振奋心情的氛围中,自主选择各种剪贴方法,在学习各 种剪贴技能技巧的同时,使幼儿懂得要关心别人,爱护周边的人和物,学会尊重个体,培养团结互助的良好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美术活动能力的差异,让幼儿选择一或多种材料进行尝 试操作活动。要求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使 用剪刀,进行剪贴活动。 2、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胶水、作业纸。 2、各种废旧物品。树叶、花瓣、小纸片、报纸、挂历纸、塑料玩具、碎布片、花生壳等。 四、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这些东西能做写什么呢?”幼儿人手一盘废旧物品,让幼儿 自由玩耍,教师巡回轻声提问几位幼儿。 朱家希说:“我用小纸片搭出一座小房子,很小,可以给娃娃家的娃 娃住”。伍丝说:“我用包水果的白色泡沫做一双手套,冬天可以戴”。陈思宇说:“我用玩具插出一顶雨伞,下雨的时候可以撑”。 王爽说:“我用小纸棍摆火车、铁路和房子”。 教学反思:幼儿喜欢自由玩耍,这样的热闹轻松的氛围可以让他们 随心所欲的进行尝试,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在这里是一个很好的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济南的地理环境;济南的气候环境;济南的人文环境;济南的名人、趣事、。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济南的图片信息: A、济南的地理环境; B、济南的气候环境; C、济南的人文环境; D、济南的名人、趣事、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②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六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冬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研读赏析 ①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略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5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疑,激发兴趣 朱自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四季,风光旖旎,摇曳多姿;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怎么样呢?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1.作家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他们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语感的把握。

(课件展示冬景图) 4.学生自由读。 (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展示) 响(xiǎng)晴着(zhuó)落宽敞(chǎng) 贮(zhù)蓄 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 狭(xiá)窄空灵 (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5.学生展示读,可配乐。 师生共同体会朗读的情感把握。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 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生默读,思考。 (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可从不同角度)。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4)作者对景物怎样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上面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进行体会。 四、创新活动——当一当导游(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根据刚才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要给一个没有到过济南的人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解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整合济南冬天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展示。

济南的冬天教案 (通用3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通用3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济南的冬天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3、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2、大家看了课题,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点是济南,季节是冬季)(二)本文作者简介: 1、本文的作者是谁? 2、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情况?(阅读注解一) 3、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听读课文,请大家带着几个问题去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问题见课件(四)分析课文1、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济南冬天的特征的?2、有诗云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因此讲到济南一定得说说它的山水,那么,在文章中,作者用哪句话对有山有水的济南美景做了总体的概括描写。 (1)第二段写了济南什么的景物?(2)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用一个短语来形容一下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3)第三段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找出表示变化的词。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5)作者怎样写城外的远山?(6)济南是有名的泉城,老舍用他的含情妙笔把济南的山描绘。 济南的冬天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

表格式教案模板

表格式教案模板 表格在日常的使用中是很常见的。也是需要用到的。表格式教案模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表格式教案模板一:1、表格式音乐教案范例 表格式教案的优点是同时呈现出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设计意图,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能够将目的与方法紧密联系,教与学紧密结合。 案例1、 青春舞曲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歌曲《青春舞曲》 欣赏《新疆是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唱及欣赏,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喜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2、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和表现的风格。 3、通过感受、表现音乐,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明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2、领会新疆音乐的艺术特征和风格。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手鼓、碰铃、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课 题 播放青春舞曲和新疆是个好地方 一.提问:1、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 2、知道是谁的作品吗? 二.对学生的发言总结补充,介绍作者并引出歌曲。用心聆听、体验。 对问题自由发言, 通过听觉,对新疆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学 唱

歌 曲 一范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 2.简介歌曲后复听。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唱歌曲。 1 教读歌曲节奏 2 教唱曲谱 弹琴引导学生学唱旋律,

3 教唱歌词 听,谈自已的感受。 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可模唱喜欢的乐句。 1找出节奏特点, 2读节奏, 3手拍节奏。 1随琴哼唱,熟悉旋律 2 视唱曲谱 3用“la”哼唱旋律 1读词 2按节奏读词 3随琴哼唱 让学生轻松的感受音乐,培养学习的兴趣。 初步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浅入深的学唱歌曲。

(完整版)《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第12课《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认识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当地自己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 寒风、冰雪覆盖且又很快融化、寒冷、萧杀、雪树、雪人、雪仗…… 2、导入: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过过冬,感受一下这座名城冬天的气息。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 济南(Jǐ)着落(zhuó)宽敞(chǎng)贮蓄(zhù) 澄清(chéng)暖和(huó)髻(jì)水藻(zǎo)镶(xiāng ) 看护(kān) 薄雪(báo) (多音字济、着、澄、看、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设若:假若。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2、作家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来写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等奖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等奖 篇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评论(0) 学时重点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评论(0) 学时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 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

写教案的格式范文

写教案的格式范文 2.2 教案的格式 教案没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案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编制富有自身特色的教案格式。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 2.2.1 记叙式教案 记叙式教案是指主要用文字形式将教学方案表达出来的教案。记叙式教案根据内容的详略分为讲稿式的详案、纲要式的简案。 1.记叙式教案的书写格式 记叙式教案的书写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七、教学过程 1. 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 引入新课 3. 讲授新课 4. 巩固深化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八、板书板画设计九、教学反思 2.2.2 表格式教案 1. 表格式教案的格式 表格式教案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备课内容的教案。表格式教案具有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方便使用等特点,如表2-2-1所示。 表2-2-1 表格式教案模板之一

2.2.3 卡片式教案 卡片式教案是指将教案的纲要、重点、难点和易忘记点等内容, 以及需要补充的材料等以卡片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案。卡片式教案适合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使用,也可以作为教师授课时的辅助材料。卡片式教案通常有2种作用:一是教案纲要提示;二是教学内容提示和材料补充,如图2-2-1所示。 卡片式教案没有固定的格式,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其书写 格式,内容的详略。卡片式教案形式灵活、方便,有利于修改与补充,在辅助课堂教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图2-2-1 卡片式教案 教案编制的格式要求 教案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每一个知识点(群)编制的教学方案,它应该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适合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要求。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

免费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免费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精品文档 免费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第 1 页共页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第单元第 1 课时总课时数:1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设计者单位授课班级 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 上的一节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 原子和2. 原子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 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 1 / 4 精品文档 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 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 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 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 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 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 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 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的代号, 2 / 4 精品文档 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具体描述语句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