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

A. 100

B. 1000

C. 500

2.用0、4、8三个数字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数字不重复使用)

A. 6

B. 4

C. 3

3.60>8×□,□里最大能填()。

A. 6

B. 8

C. 7

4.课桌长约60()。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5.一箱苹果约重30()。

A. 克

B. 千克

C. 无法确定

二、解答题(题型注释)

7.降价促销。

(1)录音机便宜了多少元?

(2)微波炉便宜了多少元?

8.我是小导游。(1)买一张新澳海底世界和一张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园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2)买一张新澳海底世界比买一张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园门票便宜多少元?

9.送报纸。

10.小华一家吃过晚饭看电视,7时48分节目开始。节目播放了20分钟,节目几时几分结束?

三、计算题

90-60=63÷7=7×8= 560+50=

220+500= 120+300=6×9= 420-30=

42÷7= 80+60= 40+280=7×5=

1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2-379= 638+372=

13.脱式计算。

356-165-128 978-(267+341) 186+547+106

四、填空题

30厘米=(_____)分米 1米=(_____)厘米

15.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角.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角.

16.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17.621是(_____)位数,是由(_____)个百、(_____)个十和(_____)一组成。

18.在○里填上“>”“<”或“=”。

4千克○400克 1000克○1千克 19克○19千克

19.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西瓜约重4(_____)。(2)一个乒乓球约重3(_____)。

(3)一个苹果约重270(_____)。(4)爸爸的体重是60(_____)。

20.用4、7、8能组成(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数字不重复使用)

21.找规律填一填。

(1)50,100,150,200,(_____),(_____)。

(2)100,90,80,70,(_____),(_____)。

(3)100,300,500,700,(_____),(_____)。

22.在长方形后面画◎,在正方形后面画□,在平行四边形后面画☆。

(____)(_____)

(_____)(_____)23.看图填一填。

一个西瓜重(____)。

一个鸡蛋重(_______)。

24.□+△=24

△-8=2

□=(_____)△=(_____)

25.△-☆+1=20

☆+☆=8

☆=(_____)△=(_____)

五、作图题

27.根据时刻,画出钟面上的分针。

参考答案1.B

【解析】1.

2.B

【解析】2.

3.C

【解析】3.

4.C

【解析】4.

5.B

【解析】5.

6.23÷3=7(个)……2(个)

【解析】6.

7.(1)358-239=119(元)

(2)965-748=217(元)【解析】7.

8.(1)60+100=160(元)

(2)100-60=40(元)

【解析】8.

9.827-275-326=226(份)

【解析】9.

10.7时48分+20分=8时8分

【解析】10.

11.30; 9; 56; 610;

720; 420; 54; 390 ;

6; 140; 320; 35

【解析】11.

12.23 1010 竖式略验算略

【解析】12.

13.63 370 839

【解析】13.

14.203100

【解析】14.

15.相等,直,相等,直

【解析】15.

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有的特征: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其中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故答案为:相等,直,相等,直.

16.7 1

【解析】16.略

17.三621

【解析】17.

18.>=<

【解析】18.

19.千克克克千克

【解析】19.

20.6478 <487 <748 <784 <847 <874

【解析】20.略

21.25030060509001100

【解析】21.

22.◎□☆◎

【解析】22.

23.8千克100克

【解析】23.

24.1410

【解析】24.

25.423

【解析】25.

26.

【解析】26.

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即可画出一个正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解: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下图):

27.

【解析】27.

冀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二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9分) 1.看图列式计算。 ○○○○○○○○○○ ○○○○○○○○○○○○ ()÷()=()(份)……()(个) ()÷()=()(个)……()(个) 2.503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3.与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是()和()。 4.○□□△○□□△○□□△……第32个图形是()。 5.在里填上“>”“<”或“=”。 4分米4厘米1米100厘米9分米85厘米 90880910个百100个十2千克3000克6.一个数除以6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7.有一些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还多2块。想一想每人分得()块,一共有()块糖。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条边,()个直角。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邓老师高170()一颗糖果重3() 一袋面粉的质量是15()小朋友伸开两臂的长约是1()一扇门高约20()1个鸡蛋大约重55()

10.分一分,比一比。 38449587581996698 (1)在300和500之间的数有()。 (2)比500大的数有()。 (3)接近1000的数有()。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4×()40>()×8 7×()<40()×5<34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本数学课本厚3分米。() 2.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8,余数最大是7。 () 3.230和350两个数中的“3”表示的意义完全一样。() 4.一袋200克的牛奶和2袋100克的方便面同样重。() 5.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8个十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 A.850B.580C.508 2.一个苹果约重()。 A.5克B.5千克C.150克 3.果园里有150棵苹果树,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一些,桃树大约有()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得多,梨树大约有()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1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1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测量数学书的宽用()作单位,测量办公室的宽用()作单位。 2.八岁的东东的两臂长大约1()20(),手掌宽大约8()。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4到8是()厘米。 4.用1分米长的木棒,量()次是1米;用50厘米长的木棒,量()次是10分米。 5.100 cm=()dm=()m 5 m=()dm 3 m 6 dm=()dm 3 m 60 cm=()m()dm 180 cm=()m()cm 4 dm=()cm 60 cm=()dm 6. 铅笔长()厘米 木条长()厘米 <”或“=”。 7.在里填上“>”“ 1米96厘米100厘米2米 6分米60厘米 10分米1米20厘米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一样长。() 2.爸爸身高180厘米。() 3.亮亮一拃长10厘米。() 4.锅盖的边沿是线段。() 5.直尺上从6到9是9厘米。() 或“m”。(每题2分,共8分) 三、在括号里填上“cm”“dm” 1.2. 裤子长6()大楼高10() 3.4. 笔记本长15() 课桌高7() 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30()。 A.米B.分米C.厘米 3.下面纸条最长的是()。

A.红纸条:1米 B.黄纸条:90厘米 C.蓝纸条:80分米 4.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A.绳子长B.一样长C.铁丝长 5.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5分) 1米、9分米、95厘米、89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米、5米、48厘米、35分米、4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米20厘米、5分米、1米、90厘米、20分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量一量,画一画。(每题4分,共12分) 1. 2.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有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和3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 八百六十五是()位数,写作()。这个数是由()个百, ()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 读作() 写作() 4. 用6、0、5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5. 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小明的体重是45()。一袋味精重100()。 6. 单位换算。 3米=()分米5米5分米=()厘米 2分7秒=()秒93秒=()分()秒 7. 读出下面钟表上的时刻。 8. 找规律填空。 (1)90、87、84、()、()

(2)()、()、450、500、550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2. 笔算完加法后,可以用减法验算,也可以用加法验算。() 3. 一根旗杆高10厘米。() 4.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5. 50根棒棒糖,至少拿出2根,剩下的才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小丽的体重约是35()。 ①千克②克 2. 下面这3个数中,最接近700的是()。 ①669②705③723 3.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5,则余数不可能是()。 ①2 ②4 ③6 4. ①9 ②4 ③3 5. 小军有163张画片,比小红多81张,两人一共有()张画片。 ①407 ②245 ③82

四、按要求做题。(共10分) 1. 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2分) (2)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2分) (3)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2分) 2. 根据时间画出钟表的时针和分针。(4分) 五、计算。(共22分) 1. 直接写得数。(6分) 56÷7=70+50=530+220=86-68= 37÷6=45÷9=58+19=900+70= 32+28=8×3=48÷8=6×7=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8分) ★239+158=★602+327=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检测卷(2) 班级姓名成绩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9分) 1.厘米是测量( )的单位,用字母( )表示。 2.直尺上从0到6是( )厘米,从8到12 是( )厘米。3.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 )位,678是( )位数。4.由5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是( )。 5.计数器上百位的右边是( )位,左边是( )位。6.28÷5=( )……( ),读作:( )。 7.14里面最多有( )个6。 8.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 )。 9.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 )边都相等。 10.平行四边形的( )组对边相等。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座楼高约10()一片树叶 长约5() 一个鸡蛋 约重60()一个文具盒 长约2()

一只狗 重10()美美身高1()20() 体重24() 12.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并读出来。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一条裤子长7米。( ) 2.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商不能和余数相等。( ) 3.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 ) 4.1千克报纸比1千克石头轻。( ) 5.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商和余数都相等的算式是( )。 A.24÷7 B.17÷5 C.16÷6 2.大约6分米长的是( )。 A.橡皮的长B.小华的一拃长C.课桌的高 3.下面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 A.100 B.909 C.990 4.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时,低的一端的物品( )。 A.重B.轻C.不确定 5.下列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 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物体)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最新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2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示目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2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组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组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组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组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试卷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每个1分,共20分) 36+25= 81-49= 55+45= 13+6= 30-10= 100-71= 36÷6= 5×4= 6×3= 12÷2= 4×0= 4×3= 35+19= 0×1= 24÷4= 25+5→( )÷6→( )+15→( )÷4→( )×9→( )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笔算加、减法时,都要把( )数位( ),从( )算 起。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 )法计算, 用( )计算比较简便。 3、计算28+45-36时,要先算( ); 计算81-(56+18)时,要先算( )。 4、1和任何数相乘仍得(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一个角有一个( );两条( ),角的张口越大,角越 ( )。 6、在( )时整或( )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角比直角大,( )角比直角小。 7、4:30分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 8、把口决补充完整 三( )十八 ( )三得三 ( )五十五 四( )二十四 ( )四得八 六( )三十六 9、除数是6,商是3,被除数是( )。 10、竖式计算71-36时,第一步算( )减去6。 11、○○○○○ 加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 ( )个( ) 乘法算式读作: 三、选择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0分) 1、用同一个点作顶点,可以画出( )个角。 A 、1个 B 、2个 C 、无数个 2、买4个球用了16元,求1个球多少钱,列式为( )。 A 、4+16 B 、16-4 C 、16÷4 3、2个乘数都是6,积是( ) A 、12 B 、36 C 、8 4、 从侧面看到左图的形状是( ) A 、〇 B 、 C 、△ 5、二十几加上三十几,得数不可能是( ) A 、五十几 B 、六十几 C 、七十几 四、计算(12分)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23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 )朵,还剩( )朵。 ( )……) 2.算式□÷6=5……○中,○里可以填( ),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3.11月份(30天)有( )个星期,还余( )天。 4.32里面最多有( )个5。 5.一个数除以7且有余数,则余数最大为( )。 6.( )里最大能填几? ( )×7<36 8×()<75 42>( )×954>( )×7 5×()<31 39>( )×6 二、判断。 1.47÷8=5……7( ) 2.余数一定比被除数小。( ) 3.43÷8和66÷9的余数相同。( ) 4.除数是9,余数一定是8。( ) 5.被除数一定比除数大。(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算式中,余数是3的是( )。

A.26÷3B.39÷4C.50÷7 2.下面的算式中,商和余数相同的是( )。 A.45÷6B.45÷8C.49÷7 3.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的算式里,余数不可能是( )。 A.6 B.4 C.3 4.用19根小棒摆同样的平面图形,剩余4根不能再摆,可能摆的是( )。 A.正方形B.三角形C.五边形 5.下面算式中余数最大的是( )。 A.25÷6B.19÷4C.58÷8 四、分一分。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1.58÷7=7 (9) ( ) 2.37÷9=4

( ) 六、用竖式计算。 70÷8=21÷5= 35÷6=46÷9= 48÷8=65÷7= 七、解决问题。 1.有34名同学去看电影,每个排椅最多能坐4人,至少需要几个排椅? 2.买一个日记本要3元钱,买一个练习本要8角钱,买一个日记本的钱最多可以买几个练习本,还剩多少钱?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一、仔细审题,细心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观察正方体,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形。2.18÷6=3读作(),除数是(),被除数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五十五一三() 四六() 二()十二三()十八 4.计算35-16+28时,先算()法,再算()法。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 6.3时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角;10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角。 7.奶奶生病了需要吃药,每天吃2次,每次吃3粒,奶奶每天要吃()粒药;如果一盒药有30粒,这盒药够吃()天。 8.在里填上“>”“<”或“=”。 4×224÷4 30÷530÷6 16÷815÷3 11/ 11

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6 5×()<11 15>4×() 二、明辨是非,细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 分)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3×3表示2个3相加。() 3.50-30=20,80+20=100写成一个算式是80+50-30=100。 () 4.把9个桃子分成3份,每份一定有3个。() 5.锯断一次木头需要2分钟,王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12分钟。()三、火眼金睛,细心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共8分) 1.除数是5的算式是()。 ①15÷5=3②5÷1=5③10-5=5 2.右图中,淘气看到的是()。 11/ 11

3.126=2,里填()。 ①÷ ②-③× 4.下面哪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①三五十五②四四十六③一三得三四、动手操作我最棒。(共12分) 1.已知正方体相对面的图案一样,看图连一连。(6分) 2.利用已经给出的顶点和一条边按要求画角。(6分) 11/ 11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填空(33分,每空1分) 1. 4和5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2.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3. 九百六十四是()位数,写作()。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4. 和8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 把下面的数按顺序排列。 809 980 908 ()<()<() 6. 在右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①一块手表约重100()②一个手提袋能装3()的物品。 ③一本字典重500()④一头大象重4000()⑤一头猪大约重125() 7. ()里最大能填几? 6×()<32 ()÷7>4 ( )×7<40 43>7×( ) ( )×9<60 5×( )<26 8. 找规律填数。 (1)408、409、、、 (2)90、87、84、、、 (3)、、450、500、550 二、选择(8分) 1.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000() ①克②千克③吨 2. 小明的体重约是35() ①千克②克 3. 一包方便面约重92() ①千克②克 4. 一个数除以4商是5余3,这个数是()

①20 ②17 ③23 三、计算(21分)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531+364= 785-456= 500-453= 四、小明家买蜂窝煤,第一次买30块,第二次买33块,如果每天烧7块,这些煤可以烧几天?(5分) 五、每个面包4元,妈妈要买7个面包,带25元够吗?(5分) 六、操作题。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9分) 1. 看下图,小明从家里出发,去上学, 请问走哪条路更近?至少要走多少米?(6 学校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面照再猜猜,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从侧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2出示“盲人摸象”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大象。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大象吗?它可爱吗?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大象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大象,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大象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大象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 前面、后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大象,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 现在你又看到玩具大象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吗? 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闭眼想:在正面、侧面、背面能分别看到玩具大象的什么?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一张照片,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具体的观察位置在哪儿?是在房子的什么面拍摄的? 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房子的那个面吧! 活动二观察茶杯 老师拿出茶杯,请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刚才咱们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换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茶杯的一个面。如果能让每个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杯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好呢!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单元主备人: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 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及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及评价或奖励。

冀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2016年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反思:学生能自主观察出长方体、正方体、球从三个面看到各是什么样的。但对于练一练第三题部分学生想象不出对面是什么图形,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亲自拿一个长方体做上标记动手做一做,剪一剪,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能力。 二、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3、在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准备:奥运录像片段或相应的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备课教案集体备课共案再备设计(个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课本1-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出示课本铅笔盒蜡笔 出示蓝灵鼠的问题,学生动手操作。课题引入我采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那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

汇报结果 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 提示学生可以选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 学生汇报 师出示问题: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同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2、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 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认识1厘米的长度: 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补充练习: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宽、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习题 一、填空: 1、测量桌面的长度时,我们可以选用的测量工具有:用手比画一下、铅笔、文具盒、拃等,因此,选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是();要想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使用()的测量工具。 2、尺子上的“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3、橡皮的厚度大约是()厘米,图钉的长度大约是()厘米,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厘米。 4、直尺上从0到2是()厘米,从4到6是()厘米。 5、测量橡皮的长度时,橡皮的左端和()对齐,右端落在数字()处,橡皮的长度就是数字()。 6、用直尺测量彩条或者毛线(把毛线拉直)的长度时,我们要把直尺的()刻度对准纸条或毛线的()端,再看纸条或毛线的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厘米。 7、毛线拉直后,可以看做是一条()。用直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时,从直尺的()刻度开始画起,要求画几厘米就是几厘米。 8、量比较短的物体时,我们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也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米记作()。生活中的米尺和折尺的长度都是()。 9、通过观察米尺,知道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的小格,所以1米=()厘米,或者是 1m=( )cm.。 10、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是2米,换作用米尺测量,要量()次。 11、儿童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是1()。 12、要想准确表示出物体的长度,我们要使用统一的()来测量。 二、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张床长5米() (2)小明高14厘米() (3)一支毛笔长20厘米() 三、填空: 1米=()厘米 2米=()厘米 500厘米=()米 1米30厘米=()厘米 四、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 (1)要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表示,分米用字母()表示,米用字母()表示。 (4)测量物体的重量一般用()和()作单位,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5)1米=()分米 1分米=()厘米1米=()厘米 1千克=()克4分米=()厘米6千克=()克 3米70厘米=()米()分米5dm=()cm 9200g=()kg()g8kg=()g (6)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7)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8)读书和写数都要从()位起。 (9)与5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90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是()。(10)6592是()位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11)长方形两组()长度相等,正方形()条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错 (1)38除以7商是5余数是2。() (2)王海高12分米()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54÷9=5…9() 三、填正确单位 房子高3()小红重30()铅笔长18() 语文书厚()黄瓜重200()一袋奶150() 一根粉笔重10() 四、竖式计算 54÷6= 53÷7= 42÷8= 28÷4= 35÷6= 18÷5= 24÷6=五、画线段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六、比较大小,用>、<或= 456○654 205○199 1米○10厘米 70cm○8dm 9米○90分米 34○102 七、解决问题 (1)一本故事书厚3厘米,8本摞(luò)起来有多厚 (2)金钟国的体重是68千克,郑凯比他轻12千克,郑凯有多重 (3)梁庄小学二年级有42人要参加长跑比赛,每5人一组,可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4)奔跑吧兄弟节目中的20个人要坐船横渡漳河,每条小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1、填空题。 (1)10里面最多有()个4;28里面最多有()个6;32里面最多有()个7;43里面最多有()个8. (2)一共30枝钢笔,每盒装4枝,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多少枝?30÷□=□(盒)……□(枝) (3)在□÷7=5……□中,余数可以填(),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2、()里最大能填几? ()×8<36 9×( )<44 65>8×( ) 4×( )<333、在○里填上“>”“<”或“=”。 18÷3○19÷3 12÷3○2×2 27÷3○26÷3 21÷5○20÷54、你能填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3......1□÷□=3 (1) □÷□=4......2□÷□=4 (2) 5、选择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比()大。 A:被除数B:余数C:商 (2)□÷9,余数最大可以是()。 A:8 B:3 C:0 (3)一道除数是7的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可能是()。 A:7、6、5、4、3、2、1 B:6、5、4、3、2、1、0

C:6、5、4、3、2、1、 (4)8和()相乘,积最接近50但小于50. A:5 B:6 C:7 (5)※※○○○□※※○○○□…… 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A:※B:○ C:□ (6)22个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坐船游玩,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A:5 B:6 C:7 5、列竖式计算。 16÷3= 58÷9= 53÷6= 35÷7= 61÷8= 27÷5= 6、解决问题。 (1)一共有72本书,每组分8本。 ①一共可以分给几个组? ②每组4人,平均每人分得几本? (2)一辆汽车上有4个轮子和1个备用胎,现在又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汽车,还剩几个轮子? 答案:1、(1)2,4,4,5 (2)30÷4=7 (2) (3)1,2,3,4,5,6 6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9分) 1.看图列式计算。 ○○○○○○○○○○ ○○○○○○○○○○○○ ()÷()=()(份)……()(个) ()÷()=()(个)……()(个) 2.503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3.与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是()和()。 4.○□□△○□□△○□□△……第32个图形是()。 5.在里填上“>”“<”或“=”。 4分米4厘米1米100厘米9分米85厘米 908809 10个百100个十2千克3000克6.一个数除以6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7.有一些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还多2块。想一想每人分得()块,一共有()块糖。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条边,()个直角。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邓老师高170() 一颗糖果重3() 一袋面粉的质量是15() 小朋友伸开两臂的长约是1()

一扇门高约20() 1个鸡蛋大约重55() 10.分一分,比一比。 38449587581996698 (1)在300和500之间的数有()。 (2)比500大的数有()。 (3)接近1000的数有()。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4×() 40>()×8 7×()<40 ()×5<34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本数学课本厚3分米。() 2.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8,余数最大是7。 () 3.230和350两个数中的“3”表示的意义完全一样。() 4.一袋200克的牛奶和2袋100克的方便面同样重。() 5.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8个十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 A.850 B.580 C.508 2.一个苹果约重()。 A.5克B.5千克C.150克 3.果园里有150棵苹果树,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少一些,桃树大约

(完整版)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 (1)要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表示,分米用字母()表示,米用字母()表示。 (4)测量物体的重量一般用()和()作单位,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5)1米=()分米 1分米=()厘米1米=()厘米 1千克=( )克4分米=()厘米6千克=()克 3米70厘米=( )米()分米5dm=( )cm 9200g=()kg( )g 8kg=( )g (6)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7)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8)读书和写数都要从()位起。 (9)与5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390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是()。(10)6592是()位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11)长方形两组()长度相等,正方形()条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错 (1)38除以7商是5余数是2。()

(2)王海高12分米()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54÷9=5…9() 三、填正确单位 房子高3()小红重30()铅笔长18() 语文书厚()黄瓜重200()一袋奶150() 一根粉笔重10() 四、竖式计算 54÷6= 53÷7= 42÷8= 28÷4= 35÷6= 18÷5= 24÷6= 五、画线段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六、比较大小,用>、<或= 456○654 205○199 1米○10厘米 70cm○8dm 9米○90分米 34○102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4套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3) 1、计算8÷4=(),用到的口决是()。根据口诀三五十五可以解决哪些计算()()()() 2、教室的门大约是2( ) 一枝铅笔大约是7( ) 3、1米=( )厘米 20厘米=( )分米 30分米=( )米 4、有12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如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 小猴分()个。 5、二年级一班有22名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3人,全班共有()人。 6、如果你面向南,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7、在()里填上>、<或= 6+3()6×3 6×6()47-15 8、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9+8=30-()6×6=42-() 二、竖式计算.(9) 36+48=84-67=38+47-65= 三、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9) 96-5= 80-6= 74-46= 56-26= 82-28= 30+15= 5×6= 3×4= 45+12-9= 五、解决问题。(25) 1、学校买了58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多少本? 2、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 3、公共汽车上原有38名乘客,到儿童活动中心有9名乘客下车,有12名乘客上车.汽车上现在有多少名乘客? 5、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平均每组有5人,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合唱比赛,二年级一班有多少人参加了合唱比赛?

青青从邮局回家,先向______方向走,走_____米, 再向______方向走,走_____米,才能回到家. 青青上学要先向______方向走,走_____米, 再向_____方向走,走_____米,才能到学校. 青青家距离学校有_____米. 医院在青青家的______方向. 七探索园地(1) 小华今年9岁,爸爸35岁,爸爸比小华大()岁;5年后,小华比爸爸小()岁。八如果是请打“√”,不是画“×”。 你的字写得漂亮吗?( ) 你答题细心了吗?( ) 再仔细检查,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