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储能、明德尚行

修学储能、明德尚行
修学储能、明德尚行

修学储能

修学就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储能就是通过学习来使自己有渊博的知识。

修学储能就是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让自己有内涵,其实我们都明白,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需要学习,我们就必须要认真对待。一招一式都是学习。

明德尚行

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同时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

其中“明德”的意思是说:让人们本应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怎么说呢?我们都长了一颗聪明的脑袋,那就要思考,不光吃饭,说话要过脑子。不要满头高粱花子,梳都梳不掉,学会了这个,自己就是受益者。

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认真思考、琢磨让自己开阔眼界,让自己有理想抱负,让自己有内涵;学习了,就要去行动与实践,忠于优秀与进步。我们去做好人、做好事;更大一点就是为更多的人服务,自度度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让自己进步提高;大学是开放的,是求索的,是人生的盛夏,能在需要我们的时候发挥我们应该发挥的作用,让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总想说:我要想改变坏毛病,想要有健康的身体,想要生活过的很充实、很幸福、很高兴、很美好,好不好呢?这仅仅是个人的美好愿望,你总要通过具体的手段来实现。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是自然而然使你变得勤于思考了吗?你的学识开始丰富,内心世界不再干瘪,你的各方面的素质以及能力开始增强了。

修学为了什么?不是更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吗?

那修学储能、明德尚行,这是不是一直在修身呢?------是的。

那么修身又是为了什么?一个人的短暂人生,不是只顾自己的一分三亩地;而是应该为他人做点什么,创造点什么。即使物质清贫,又何妨?因为精神是富有的,那就能够使自己幸福!

我们在看看《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就是最好的诠释什么是修身【立志】,修学【储能】!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二)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实用类文本阅读 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26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6分)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 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 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 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 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 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 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 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 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 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 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 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

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

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

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 文言文阅读答案(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货殖著姓。父守, 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 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 笑曰:“吾意也。”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 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 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 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 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 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

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轶为舞阴王。更始使通持节 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 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 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 起学官。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 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 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 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诏下 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 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 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疾①,自为宰相, 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 养疾,通复固辞。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改) 【注】①消疾:消渴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语文2019.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 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图文 一、资料搜集: (一)院校历史 湖南第一师范前身曾称为湖南师范馆、湖南全省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11年校址迁建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旧址后,改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他立志救国救民,刻苦读书,顽强锻炼身体,进行农村调查,主办工人夜学,创建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20秋至1921年冬,他先后被学校聘任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夏曦、萧三、任弼时、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或有

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 (二)求学历史简述 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沿着注重实际的路子吸吮传统思想中的优秀遗产。 中国社会当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毛泽东自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动荡风云。在一师期间,他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和买书上面。他每天读报的时间很长,还常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练习题及答案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练习题及答案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一位伟人。他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qiú)的胆略,有运筹帷幄、决胜千 里的气慷。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B. 戴望舒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攸长寂寥(liáo)的雨巷,颓圮(qǐ)的篱墙, 冷冷的哀怨和蒙蒙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 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感觉到了。 C. 徐志摩说,“痛苦与快乐是浑成一片的”。当诗人心头有新娘倩影在荡漾(yàng), 当诗人在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漫溯(sù),当诗人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诗人这柔肠百结啊,凝成了《再别康桥》。 D. 艾青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捕捉富有特征的意象,他用“雪压草盖的坟墓”“檐头枯 死的瓦菲(fěi)”“被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等破败景象营造了悲惨凄凉的气氛,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yàn)河的无限思念和对无比同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延安时期,( )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的用语和风趣幽默的表述,用最通俗、最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伟大的中国革命,使各国人民看到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其宣传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和外国记者谈话,( )将延安故事向世界讲述,正如美国记者斯诺所说,“毕竟我是一种媒介,他通过我,第一次得到了向世界发表谈话的机会”。( ),他一方面组织力量翻译《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向海外发行,让世界了解共产党_____的方针;另一方面在法国和美国创办发行《救国时报》《纽约华侨日报》,直接向所在国人民讲述红色中国的故事。此外,延安广播电台经过( )的指示下还开通了日语和英语,让世界直接听到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和抗争决心。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非同凡响简洁不一而足一如既往 B.平易近人简洁不拘一格一以贯之 C.平易近人精练不一而足一如既往 D.非同凡响精练不拘一格一以贯之

BTV养生堂代茶饮

BTV《养生堂》各种代茶饮 1、玉米雪梨陈皮饮 原料:玉米、雪梨、陈皮。 做法:先煮陈皮,再加梨块和玉米。煮熟后吃。 作用:缓解便秘。 来自:李乾构,北京中医院原院长。 2、三花茶 原料:三七花、菊花、玫瑰花各三五朵。 做法:开水冲泡。 作用:活血通脉健脾和胃,治血压高血脂高。 来自:李乾构,北京中医院原院长。 3、甘草酸梅汤 原料:生甘草5g、乌梅15g。 做法:开锅熬5分钟,加冰糖。 作用:夏天生津止渴健脾养胃。 来自:李乾构,北京中医院原院长。 4、苦瓜柚子茶 原料:苦瓜、柚子各适量。 做法:榨汁,加木糖醇。 作用:降血脂血糖,去火。 来自:王玉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5、上热下寒方 原料:冬虫夏草3条、菊花3g、何首乌3g。 作用:治心肾不交上热下寒。 说明:肉苁蓉5g可取代虫草。 来自:付亚龙,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6、白芷鱼头汤 原料:白芷15g、川芎15g。 做法:煮鱼头。还可加当归15g、黄芪15g。 作用:治偏头痛。 来自:柳红芳,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7、更年期盗汗 原料:浮小麦30g、大枣20g、甘草10g。 作用:治跟年期燥热盗汗。 来自:柳红芳,东直门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8、阿胶粥 原料:阿胶30g、糯米30g、粳米60g。 做法:阿胶加水蒸化后入粥。 作用:治女性秋季皮肤干燥。 来自:王国宝,鹤年堂传承人。

9、沙参百合粥 原料:北沙参10g、南沙参10g、百合20g。 做法:熬粥。 作用:男性滋阴治燥。 来自:王国宝,鹤年堂传承人。 10、橘红茶 原料:生姜3片、橘红10g、蜂蜜1勺。 做法:沸水泡茶。 作用:治气管炎。 来自:王国宝,鹤年堂传承人。 11、陈皮茯苓粥 原料:陈皮20g、茯苓10g、粳米100g。 做法:用前二者煎的水煮粥。 作用:生津止咳祛痰。 来自:王国宝,鹤年堂传承人。 12、扶正排毒饮 原料:枸杞子10g、甘草2g、陈皮3g、决明子6g、菊花3g、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题目:动荡时期伟人的求学路 实践时间: 2017年11月12日 实践地点:湖南第一师范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601 指导教师:王萌萌 从历史出发,悟求学之路 ——参观湖南第一师范活动报 告

一、资料搜集: (一)院校历史 湖南第一师范前身曾称为湖南师范馆、湖南全省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11年校址迁建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旧址后,改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他立志救国救民,刻苦读书,顽强锻炼身体,进行农村调查,主办工人夜学,创建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20秋至1921年冬,他先后被学校聘任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许多着名人物如、、、、、、、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或有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 (二)求学历史简述 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

津南区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津南区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下·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晚清的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改变。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的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恢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经学学者应提出,而不是寻章摘句。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华文明的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摧枯拉朽凤毛麟角故步自封真知灼见 B . 排山倒海鹤立鸡群安之若素真知灼见 C . 摧枯拉朽鹤立鸡群故步自封远见卓识 D . 排山倒海凤毛麟角安之若素远见卓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 B . 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 C . 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形成能够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的新的经典诠释

山西省霍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山西省霍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 (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给诗下定义是很难的,如果一定下一个的话,就是诗是心灵的产物。诗难写就难在这儿了。为什么说诗是属于年轻人的?因为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赤子之心”,王国维在谈到古代诗人李煜时,特别强调这个“赤子之心”。也许,对一个诗人的基本判断就是他是否还保留着“赤子之心”。 诗歌具有的恰恰是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比如,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诗歌诗歌,所谓歌就是音乐。最初的诗歌是唱给人听的,所以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的,音乐性还体现在押韵上,但一篇故事怎么能一直押韵呢?随着书面阅读的发达,音乐性逐渐弱化了,诗与歌分离了。还有其它叙事艺术的出现,诗歌的叙事功能也退化了,因为叙事从来不是诗歌的长处。 但是不管它怎么变,诗歌最古老的元素还在,诗这种分行的形式就是节奏,就是音乐和旋律,所以不能小看诗歌的分行。 诗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弱化了叙事,也就相对和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因为它不注重描述了;诗的音乐性弱了,它的理性色彩变得浓了,变得复杂化了,之前因为有押韵等等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复杂;继而增强的是,诗歌转向了诗人内部,它更像是心灵的产物,更注重于抒情,甚至是幻觉、是梦;同时也改变了创作者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眼光。 一个小说家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即使没有看到世界的隐喻层面,仍然可以不失为一个好的叙事作家。但是诗人如果只看到生活的表层,而对它的隐喻层面无所察觉的话,那他就不可能写出好诗来。这也造成诗人和小说家表达上的不同。诗歌最终依赖的是语言,如果语言出了问题,一切都将无以表达。诗歌的语言很多人有误解,以为应该是华丽的、优美的,其实不是。诗歌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文字和语言,它和非诗语言的不同在于它的组合,所谓组合就是音韵和节奏感,这是诗歌最古老的元素,它使日常化的语言得到了提升。 现代诗歌对中国诗歌而言指的是“五四”以后的白话诗,对西方而言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欧洲的诗歌流派,传统诗歌我们一般指的是古典诗词。作为体现时代精神的诗歌,它们在时间上的差距那么大,当然诗歌的精神迥然而异了。至于形式上的不同,不用我说,谁都看得到的。那是诗歌自然演变的结果,这个演变的真正导演说到底还是时间。有人爱拿古典诗词和现在的诗比较,说现代诗就是不如古典诗词好。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两者很难比较,尤其孰优孰劣更不好说了。就像李白不会玩电脑,你就说李白不如现代人聪明,不是一回事嘛。内行人

《反对党八股(节选)》学案

《反对党八股(节选)》导学案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了解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的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中的部分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反对党八股(节选)》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 3.了解“党八股”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为“党八股”。 4.解题 这是一篇声讨党八股的战斗檄文,标题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旗帜鲜明。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 节。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精粹.()胆怯.()量.体裁衣( ) 可憎.( ) 滥.用( ) 蹩.脚( ) 接洽.( ) 寅卯.( ) 檄.文( ) 恐吓.( )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言之无物: 量体裁衣: 无的放矢: 原形毕露: 装腔作势: 莫名其妙: 对牛弹琴: 面目可憎: 祸国殃民: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快速阅读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环节三:文本研究 【思考1】分析第一部分。 问题:第一部分怎样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题? 【思考2】自主研读 ?任务:通过问答的形式,体会层进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及论证方法。 示例: 1.什么叫“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述? 3.分析语句

马鞍山市2020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马鞍山市2020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报刊杂志肩负舆论监督职责,应该激浊扬清,以伸张正义、鞭挞丑恶为己任,而不应该为经济效益放弃社会责任。 B . 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C . 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D . 在求知识、做学问上,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自古就被誉为美德,只是我们必须搞清楚“贪”什么,“得”什么。 2. (2分) (2017高一下·石柱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B .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保险主要以自然灾害险为主,而蔬菜价格险有助于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给蔬菜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C .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 . 小天使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日前走进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带去了精心编排的少儿舞蹈,老人们见到孩子们很开心,也演唱了《红梅赞》等革命歌曲。 3. (2分)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她已经陶醉在欢乐之中,什么也不想,只是兴奋地、发狂地跳舞。她。 ①陶醉于成功的自豪中②陶醉于妇人们所认为最甜美最美满的胜利中③陶醉于这些人对自己的殷勤献媚、阿谀奉承、垂涎欲滴④陶醉于艳压群芳的美丽之中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的,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如“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谓“废令”。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监察官员被称为“风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史。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10分) 1. (10分)(2018·浙江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 , ________ ,则不复也。”(《论语》) (2) ________ , ________。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3)吾闻之,________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楚辞·渔父》)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________ , 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 2. (6分)(2016·商丘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功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需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地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始得西山宴游记》,完成18-21题(共10分)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 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 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 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 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 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 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 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 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 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 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施施而行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B.漫漫而游漫漫:远远地。 C.箕踞而遨箕踞:席地而坐,两腿前伸呈簸箕状。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特立:独特卓立。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余为僇人故为之文以志 B.醉则更相枕以卧故为之文以志 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不与培塿为类 D.游于是乎始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B.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表现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构成对比。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12—15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 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 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 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 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 “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 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

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 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不与齐也与:亲附 B.鲁卒以为将卒:士兵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过:指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A.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执其手而与之谋 C.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乃以为西河守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4.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

黑龙江省乌伊岭区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黑龙江省乌伊岭区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_____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_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 B .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 C .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 D .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完整word版)《劝学》和《师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劝学》和《师说》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16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8—10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

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绝江河(断绝)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子的朗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驾驭)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道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靠近)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懂得道理)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家祭无忘告乃翁

浙江省柯桥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浙江省柯桥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英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方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优秀科学家、企业家的回归。 B .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随着新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困扰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天气将逐渐消散。 C . 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浑然不觉地参加到狂欢行列,是在文化上进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沉沦。 D . 网银的安全跟用户的使用习惯大有关系:用户要用正确的网址访问银行网站,尽量通过输入网址而不是链接登录网站,网址放入收藏夹,使用结束后安全退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6·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的法和禁指国家的法律制度。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侠”目无法纪、好斗使力的一面。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义侠客形象,其在《史记》中专立《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随后又立《刺客列传》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后代讨论侠的时候,主要根据(依据)的就是司马迁的这一段话。 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传。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销声匿迹)。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史”入“文”。也就是说,政府希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