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

一、中印关系

(1)中印关系十分脆弱,双方或国际体系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双边关系的振荡或倒退。

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经贸问题、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因素

(2)和平解决好、中印洞朗对峙事件:①粉碎了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图谋。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让印度来掣肘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②震慑了东突藏独分裂势力;③维护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④延续了国家和平发展进程;

⑤营造了十九大的良好氛围。

(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印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蜜月时期(1950-1959年)②对峙时期(1959-1976年)③正常化时期(1976-2000年)④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二、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概念

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新型文化伦理形态。

2.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重要内容。

(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党加强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4.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好主体功能区,合理开发布局,做好顶层设计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法律建设、评价体系、目标体系、考管制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支持和市场调节,生态意识教育和公众参与。。

三、隐蔽行动

1.概念辨析:秘密活动、间谍活动、隐蔽行动

(1)秘密活动:一切隐藏的、被掩盖的、不愿让人知晓的活动的总称

(2)间谍活动:

SPY:受雇于某一国家或组织秘密收集其他国家或组织情报的人。

我国一般将间谍活动定义为秘密搜集情报活动和颠覆破坏活动。

(3)隐蔽行动:

隐蔽活动的内涵:服务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维护美国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

主要手段:综合运用隐蔽的政治、经济、宣传和准军事行动。

特征:掩盖美国政府的作用,即使暴露也可以不认账。

隐蔽活动属于秘密活动,但不是间谍活动。

(4)相互联系和区别:

从隐蔽行动的内涵可知,这一概念和秘密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隐蔽行动也属秘密活动,也可称为秘密活动;其区别是,秘密活动的内涵更宽泛,隐蔽行动只是其中之一,除此而外,间谍活动、反间谍活动等均属秘密活动。“秘密活动”与“隐蔽行动”的关系,即是一种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隐蔽行动与间谍活动的关系,它们同属秘密活动,但任务和方式各异。间谍活动旨在秘密刺探、收集传递情报,任务较为单纯;隐蔽行动是秘密从事颠覆、破坏、纵火、放毒、挑拨离间、造谣惑众、援助制裁等等各种活动,任务较为复杂;间谍活动所采取的方式一般是秘密进行,不露痕迹,使对方根本不知道发生过这样的事,如窃听谈话、偷拍文件、盗窃密码等;隐蔽行动所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对方能感知的,只是要掩盖其组织者与实施者的真实身份。

2.国际关系中的典型“隐蔽行动”

案例:1948 年意大利大选与美国的隐蔽行动——书信运动

书信运动名义上是一场由私人组织发起、通过美国人特别是美籍意大利人向意大利亲友写私人信件的心理宣传活动,但本质上是由美国政府利用、鼓励和发展的一项大规模隐蔽行动。1948 年 1 月,美国极有影响力的意大利语报纸《前进报》,敦促读者加入向意大利人写信的“十万人委员会”,保证每个人向十个意大利人写信,影响意大利政府选举。

行动背景:意大利共产党发展势头强劲,有可能夺取意大利全国政权。

行动目的:阻挠意大利共产党赢得议会选举,阻止意大利共产党掌握政权。

“阻止意大利落入共产党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CIA”

主要手段:宣传战、心理战。

分析:美国隐蔽行动的得失

(1)隐蔽行动的功效

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紧张气氛,配制了反共因素,在推动苏东剧变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活动,毒化社会主义阵营人民的思想信念,煽动人们不满,激发对西方制度的向往,传播反抗信息,对剧变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一些隐蔽行动,实现了某些国家左翼政权更迭,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2)隐蔽行动的局限性

首先,有成功又失败,准军事活动失败居多。其次,有些行动后遗症明显。第三,背离了西方所谓民主政治原则、道德规范。第四,归根结底是对别国主权和独立的破坏。3.当代大学生对暗战应有的态度

(1)对隐蔽行动的“常态化”认识

国家竞争,必然伴随各种手段,外部势力采用隐蔽行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对隐蔽行动的危害性的认识

隐蔽行动谋求的是外部势力的利益,对我国国家利益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

(3)抵御隐蔽行动,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制度成熟、人民自信。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what是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2.why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3.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

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4.供给侧改革how落实?

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5.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

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

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6.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杠杆率?

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7.“三去一降一补”

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即去(工业)过剩产能,去(房地产)库存,去(企业)杠杆,降低企业成本(减少税费),补(产业)短板五大任务。去产能是指传统产业尤其是重资产、周期性行业的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对应去房地产库存;去杠杆对应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金融风险;降成本主要通过降低税费和调整能源价格实现,其中,降低制造业增值税对于控制企业成本意义重大,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归并“五险一金”,将增加就业者的实际收入。补短板主要是补齐民生、产品、产业方面的短板,强化扶贫、产品和产业升级、农业等领域工作。

五、改革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理性客观看待身边的社会,会发现我们的道路任重道远,粗放的发展方式,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 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承载已近极限...中国,面临新的多领域挑战。

1.how将改革进行到底?

(1)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2)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一起来。

(3)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统一起来。

(4)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统一起来。

(5)把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障,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事实,要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到事半功倍,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做好周密应对积极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应对预案,确保改革措施积极稳妥。要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世纪、步骤和力度,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改革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当前,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已从宏观层面转向具体层面,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分析我国改革发展历程。

答: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实践中,正确的措施得到了检验和坚持,错误的做法得以修正,使改革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依据。答: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反腐

1.腐败是what?

从实质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对公共权力滥用的行为。

从目的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非法运用公共权力为己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从形势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违法作为和消极不作为的行为。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

2.why腐败高发?

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不能做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1)思想层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

(2)利益主体层面: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

(3)制度和机制层面:权力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制约。(4)分配层面:分配调节制度不健全,出现社会分配不公。一些公务人员对收入低或收入差距不满意,产生心理失落。

3.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形势?

(1)从国际机构数据看中国反腐败形势

透明国际实一个监测贪污腐败的国际非政府阻止,每年会发布全球清廉指数,对不同国家的腐败状况进行评价。其数据主要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代表西方国家“发声”,其指数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可比性。国际政治和经济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想听到西方国家客观称赞中国反腐败成效,很难。

(2)中国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中

分值不断上升;排名位置上升;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廉洁程度在中等以上。

4.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1)责任追究有新突破——党风廉政责任有新认识

①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委主体责任(50 项)、纪委监督责任(16 项)。

②守土有责;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2.1)监督执纪用新举措——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

①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②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

敢于触碰利益藩篱,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动真格;找准问题所在,列出问题

清单,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整改治理。

③形成有效的约谈制度

成为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责任的有效抓手,一级抓一级,坚持抓早抓小。

④以座谈调研等方式传导压力

形式不再轻松,让参会者有了“挑担子”的紧张感和压力感。

(2.2)监督执纪有新举措——“概莫例外”“虎”“蝇”

①自十八大至 2017 年 8 月,落马省部级及以上官员高达 140 名。

(2.3)监督执纪有新举措——坚持不懈纠正“四风”

①抓节点小事:紧盯关键节点,从小事具体事抓起

②“动真碰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出击,牵头建立明察暗访等常态化机制;

巡视、审计紧盯聚集“四风”;密切结合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

③“公开暴晒”:全国形成公布违纪违法行为的网络

(2.4)监督执纪有新举措——巡视审计形成强大震撼

①十八大后的一般规律-审计之后有巡视:中央巡视组自十八大以来,总共开展了

12 伦巡视,巡视了 277 个单位党组织,先后形成了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

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盖。

(3)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新进展——纪检监察职能定位更清晰

①通过做“加减法”收缩“战线”,调整纪检监察职能

②“做加法”:在内设机构、行政编制、领导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总量“三不增”

的情况下,监督执纪力量大为增强,力量向主要主业集中

③“做减法”:全力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中央纪委参与的 125 个意识协调

机构精简至14 个,省区市一级宫参与 4619 个减至 460 个,精简比例达 90%以上

④专职:纪委书记、驻纪检长不再分管其他工作,对兼职行为进行清理,防止角色

混乱、职能迁化,监督错位

(4.1)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公职人员底线意识明显增强

①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公职人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

习以为常的错误和积习难改的问题得到解决,公私界河逐步分明。

②法纪与个人工作生活贴得越来越紧密;无论在财务报销,公务活动预算,经费申

请,还是在个人娱乐爱好、公共场合行为,乃至“交往圈”,“朋友圈”等方面都更加注意。

(4.2)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健康监督文化氛围开始形成

①以网站平台为枢纽,公开内设机构、案件查办,“四风”问题等最新动态,数据

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②统一举报方式接受群众举报,让监督违纪行为阳光化

③传统媒体合新型媒体结合对贪腐行为和不正之风无情曝光

④更多社会力量头伏廉政作品创作,从社会不同层面和视角表达链接愿望,鞭挞贪

腐现象,弘扬新风正气,以优秀廉政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援助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

(4.3)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

(4.4)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党风政风带民风加速提纯

①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充分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

等“咬耳朵”“扯袖子”的额方法。抓早抓小,教育监督管理越发严格。

②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明显好转,陈规陋习开始改变:如群众“人情费”支出下降,

干部群众吃喝松绑,宴席规模“减肥瘦身”,餐桌剩菜减少。

5.未来的廉政之路怎么走

(1)反腐的途径?

1.把预防为主作为非专门反腐败机构的主要策略

2.严格管理的同时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入

3.抓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减少腐败

4.畅通社会彩玉反腐败的各种渠道

5.大力提升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6.始终坚持走法制反腐的道路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 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反腐压力大

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

3. 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宽松

4. 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

5. 权利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

6. 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

七、扶贫

1.为什么要扶贫?

(1)搞好扶贫开发对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扶贫开发有利于协调发展;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公平;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和谐;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稳定。

(2)扶贫开发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①中国的扶贫开发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全市及每10人脱贫,就有7个来自中国。

②中国的扶贫成就成为举世公认、最有说服力的“中国道路”的实证。

③中国的扶贫开发为我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含义: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1)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人数,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2)贫困问题有新特征

特征一:发展不平衡显性化

到2012年底,贫困人口仍有近1亿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有西藏、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六个少数民族比例比较高的省(区)。2011年全国12.238万扶贫对象中有近一半人(49%)生活在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属于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06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

特征二:致贫因素复杂化

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发,因灾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十分突出。社会隔离和交通、饮水、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投入不足。贫困地区农民医疗支出仅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六成。重点贫困县半文盲比例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3)解决粗放扶贫存在的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忽视。

(4)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民,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而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3.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①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见效管用。即要把握好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这样就可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避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②精准扶贫需要真抓实干的党员干部参与。精准扶贫需要一批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迫切需要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尤其是乡镇和村社的干部队伍,他们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者,更要懂农村、懂农民、懂经营、有公心,让老乡学技能,让贫困家庭有造血功能,实实在在能为乡亲们脱贫领路,确保不让一个家庭吃不饱饭、不让一个群众看不起病、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老人没人管,确保精准扶贫让小康路上不落一个老乡。

八、文化自信

1.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

(1)重建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2)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防御心理

文化自信问题是针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来的,即针对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文化防御心理等提出的。凡此种种文化自卑心理,都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影响着我们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们应当从根本上清除100多年来留在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文化自卑,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昂首阔步地建设我们的新文化,迎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思想保证。(3)科学把握中国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盲目乐观,而是要深入分析我们的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既要看到我们文化发展的机遇和优势,也要科学分析我们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判断文化发展的趋势,敢于承认我们文化发展的差距,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主动参与文化的国际交流,科学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做强自己的文化。

(4)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大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用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又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认识和坚定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的人民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①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并继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加强我国现代话语体系的建设;④加强科技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⑤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⑥加强大众文化建设;⑦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包括文化馆、教育基地等,为人们终身受教育提供场所;⑧加强文化“走出去”工作,争取国际文化话语权,参与和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