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思维导图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剂信息2020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剂信息2020 猜你喜欢: 考研调剂主要渠道有哪些 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 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 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 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进行调剂的主要渠道有三个: 第一条是网上渠道。 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 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 应注意: 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 2、待4月份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 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 择的学院。 第二条是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 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 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 键性的作用。电话号码怎么查?这也有很多渠道,首先落实院校名称,

可以向当地114查询;另外,上网查询、向师兄师姐、考友打听也是比较省钱的办法。 第三条是人情渠道。 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可以请求他们为你介绍其他的学校或导师。一般他们处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的周折。 调剂的具体操作程序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而在第一志愿学校又没有复试机会的考生,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和情况简介传达给相关专业生源不足的院校。经过考核,学校会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面试通知,并向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放调考试档案的"调档通知",考生经复试合格后入学。 考研调剂的步骤主要有九个 第一步:符合条件的考生网上下载并填写调剂申请登记。 只有参加全国统考并上了招生单位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调剂的机会;考生可以到各高校研究生院下载调剂申请表;考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西部院校或者往年调剂名额较多的院校上。因为西部也有很多好学校,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少,所以被调剂的希望相对较大;在写调剂申请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可以附带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背景或学术成果。 有些考生的调剂申请内容过于庞杂,甚至把懊悔自己在考研时状态不佳这样的话都写上了。对申请调剂者来说,最关键的是知道院校的空缺信息,并让院校知道自己的调剂要求。 第二步:拟调剂考生将申请材料寄送给拟接受调剂的招生单位研招办。 拟调剂考生应多份寄送申请表,以提升被调剂的机会;尽早与拟调剂的招生单位研招办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获得调剂信息。

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地理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地理 2018.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某旅游爱好者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图1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 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4月19日19时 B. 6月22日22时 C. 10月20日20时 D. 12月22日22时 2. 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 丝路古城遗迹 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带状绿洲 图2 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3~4题。 3. 图中湖泊上游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 m,湖泊湖面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高差最有可能为() A. 520 m B. 514 m C. 532 m D. 540 4. 关于该区域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低山丘陵为主 B. 干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 在最高处能观察整个湖面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图3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从25日8时到26日8时,马尼拉天气变化特点是() A.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B. 风力增大,云层增厚 C. 风力降低、出现雨雪 D. 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 6. 有关图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及相关大气环流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主要盛行西风 B. 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因为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 C.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受东北信风影响 D. 低纬度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主要受从赤道上空向北极的西南风影响 图4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年内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7~8题。 图4 7. 推测该河流最可能分布在() A. 东南亚 B. 西欧 C. 中亚 D. 地中海沿岸 8. 观测发现,1995年之后,该河流径流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分析其自然原因是() A.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 B. 冰雪融水增加 C. 降水量起伏变化大 D. 人类过度引水灌溉 古丈红石林位于湘西自治州古文县境内,形成于4.5亿年前,是全球罕见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图5为该地景观图,图6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35 Luo Z W,Thom ps on R,W oolliams J A.A population genetics m odel of marker2assisted selection.G enetics,1997,146:1173~1183 36 Hill W G,R oberts on A.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finite populations.Theor Appl G enet,1968,38:226~231 37 K imura M.Ev olutionary rate at the m olecular level.Nature,1968,217:624~626 38 G illespie J H.The Causes of M olecular Ev olution.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9 Freimer N B.Expanding on population studies.Nature G enetics,1997,17:371~373 (1998210228收稿)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王苏民 张振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8) 摘要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隆升的湖泊沉积记录、高分辨率湖泊钻探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现代湖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 关键词 湖泊沉积 环境演变 新进展 中国 1986年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 U)组织实施的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核心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 BP),在重视现代全球变化过程研究的同时,亦强调对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研究.IG BP的目标是增强对未来几十年至百年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国家和全球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战略决策服务. 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是PAGES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我国湖泊沉积与环境研究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围绕石油、煤炭、盐湖盐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中、新生代盆地的古湖泊沉积与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1].80年代后期以来由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各部委资助的有关研究项目组成了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核心[2],其中利用湖泊沉积进行环境演变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PAGES研究的发展.本文就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领域的进展与展望提出雏议. 1 湖泊沉积与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1.1 研究范围扩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显著,不同区域的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过程存在较大差异.80年代后期以来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涉及的研究范围扩大,内容日益丰富,成果显著,其中主要有青藏高原盆地(古湖泊)、湖泊和盐湖[3~34]、新疆干旱区湖泊和盐湖[35~44]、内蒙古高原湖泊和盐湖[45~56]、中国东部平原湖泊[57~75]、云贵高原湖泊[76~83]和台湾高山湖泊[84,85].借鉴国际湖泊沉积环境研究,采用多环境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泊环境进行综合判识,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与湖泊沉积相关的现代湖泊资源开发与环境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和解决中国当前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 975

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试重点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 科学。 3、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 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 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1、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和内涵: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 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的学科,就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 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 分析的传统。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 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人文现 象具有历史性。 (2)区域性: 均质区域:二战前的研究对象 结节区域(功能区域):D. Whittlesey提出 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 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 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重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划。 区域性:地理学研究的焦点就是地区差异、地域分异规律。 (3)综合性: 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文环境本身是综合体;人文环境组成的多样性;需要 借助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方法的多样性:观察方法和试验 方法、描述解释方法、数学方法、行为方法。 三、地理学的四大传统 1、空间(分析)传统:亦即区位分析的传统,尝试为事物空间分布的特性找到普遍的法则 与解释的理论。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 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 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 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doc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任美锷、周立三曾先后担任所长。现有职工152人,其中科技人员123人,进入创新试点人员8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2人。现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为126人,其中博士生78人,硕士生48人;在站博士后15人。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于2001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序列。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是:瞄准国家在湖泊及流域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以湖泊—流域系统为核心,在湖泊资源与环境、湖泊—流域相互作用、流域发展与管理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与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我国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关键技术。成为地域特色鲜明、学科综合优势显著、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国际著名湖泊科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创新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所现设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泊资源与环境研究室、流域管理与模拟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实验站)。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高校代码:99999 所在省市:北京 学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联系电话: 学校传真: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地理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地理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 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曹叶婷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曾雅兰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高燕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梁怡佳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刘雨晴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邱雨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张梦媛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张雅娟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周杏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曾雯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丁海龙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郝诗雨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胡信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马欢欢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乔文怡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施雪莹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王晓歌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郑霞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蔡俊逸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曹雨薇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陈佼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单帅帅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黄梦雪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旻

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李越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梁莹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璐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逸文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袁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孙雪卉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凯亮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铭楠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娜云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鹏翔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智慧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吴欣倩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徐瑶瑶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张桓源013地理科学学院077601环境科学余岑涔013地理科学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代文013地理科学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王志国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黄子璇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孔艺丹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魏玲玲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秦玥珩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吴菊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邢璐平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

中科院所有研究所

北京市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华大教育中心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天津市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河北省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山西省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辽宁省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吉林省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地理)

江苏南师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联考试题 地 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下左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m),下右图为一摄影爱好者于4月5日在该地拍摄的一幅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 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A. 5:30 B. 6:50 C. 12:30 D. 18:20 2. 该地 A. 该日甲村日落时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B. 乙村可以直视丁湖 C. 丙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00米 D. 乙村极易受泥石流威胁 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时段,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 若四地中仅有一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N 日期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4. 若②地位于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 B. MN 时段四地昼夜长短差值均变大 C. NP 时段①地所在半球极夜范围缩小 D. MP 时段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下图为华北某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该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完成5~6题。 5. 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该市的时间大约是 A. 13日13—15时 B. 13日22时至14日0时 C. 14日3—5时 D. 14日6—8时 6. 该天气系统过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导致沙尘飞扬 B. 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 C. 导致河流出现春汛现象 D. 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 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图中洋流 A. 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 ②使沿岸荒漠向东延伸 C. ③加快轮船北上的航速 D. ②洋流促进甲附近渔场的形成 8. 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A. 1—2月 B. 3—4月 C. 7—8月 D. 11—12月 不同的沉积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左图示意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9~10题 9. 据①→④岩层的更替,推测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是 A. 海退→海进→海进 B. 海进→海进→海退 C. 海进→海退→海退 D. 海退→海退→海进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年份:2008年科目:852 一:名词解释(10*5分) 1.径流模数 2.风化作用 3.生态幅 4.垂直带性分异 5.离堆山 6.气候系统 7.太阳常数 8.地壳均衡 9.河流侵蚀基准面 10.生物小循环 二:简答题(6*10分) 1.自然区划发生统一性原则 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分别作简要介绍 3.地层接触关系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作简要介绍 4.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及其结构 5.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论述题(2*20分) 1.阐述大气获得能量的途径 2.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中国三大自然区域在成因上的联系。年份:2009 科目:860 一:名词解释(7*5分) 1.焚风 2.大气逆辐射 3.净初级生产量 4.气溶胶 4.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5*15分) 1.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2.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3.海洋对气候系统中能量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4.简述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存在哪些物质循环与能量 的流动 5.地球部动力因素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2*20分) 1.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分析大面积砍伐森林对地球系 统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2.试述中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年份:2010年科目:844 一:名词解释(6*5分) 1.峡湾 2.离堆山 3.海浪的折射 4.太阳常数 5.限制因子 6.地质大循环 二:简答题(4*15分)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2.气候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一般把气候系统的特性概括为哪几种 3.径流形成和集流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特征时段,做简要阐述 4.简述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的西成图因素说 三:读图分析 20分 (1)如图1所示:监测数据显示,从亚马河流域中注入大西洋的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离子总量为100%,其中的80%来自于占流域总面积10%的河流上游的安第斯山脉,而占流域总面积90%的流域低地的热带雨林仅占总量的20%,请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与理论,对这一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报考的是南师大人文地理,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知名的教授如张小林,杨山,陆玉麒,黄震方等等自不必说,所以每年报考人数大家可想而知,而且人文地理这几年日趋火热,故而分数也水涨船高一般来说340+或350+才能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最高分能到370+ 或380+,所以拼命二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下面解答几个大家常问的问题(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1. 关于高数603 南师大数学是自主命题的,出题范围就是那两本高数书,5版或6版都可以。很多人都是冲着南师大只考高数这个优点去的,但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书一定要仔细的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要觉得看之前的真题从来没有考到那个知识点就不去看,这样是会吃大亏的,这是我自身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什么关于三重积分,向量等等之前没有被大家重视起来的,以后会逐渐出现。但是我个人认为,关于傅里叶级数等很靠近工科方面的,出现概率不是很大。这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自我斟酌,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看。总的来说南师大数学是越考越细,越考越活,越考越难。今年和我一起考人文的两个同学都是挂在数学上了,数学是最能提分的一科,但也是拉分的一科。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做题,注意总结归纳。 2. 关于专业课(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其实三个方向的题目是出在一张卷子上的,考的时候是选做。《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两本书是基础,必须仔细地看。今年记得考到一个关于系统分析法的,我当时复习没细看,很后悔。 3. 关于导师 南师大报名之初的时候不报导师,只是在复试笔试完以后会给你发一张纸,会让你写上三个你想报导师的名字,然后让你填是否愿意调剂什么的。 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论坛上提出来,我会过来回答,大家都能看见(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最后送上一段话,是我考研期间贴在床头上的,每天早上睁眼就可以看见: 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的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像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 01-07人文地理学试题 01年人文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 2人口比较密度 3地理物象 4地区优势 5郊区化 二、简答题 1比较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 2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 3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5国家的领土形状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三论述题 1以实例分析行为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3试评论距离衰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4当前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是什么?对如何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你有什么建议。 5珠江三角洲与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人文背景。

02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整合、 2人口容量 3、行为空间 4、土地适宜性 5、城市经济区 6、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二、简答 1、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之间的差异 3、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冬季的主要因素 4、对人口转变模式作评价 5、增长模式 三论述 1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 3 以一个市(县)域为例,阐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研究意义 4 试评价政策因素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示:政策侧重于区域产业政策、组织政策、调控政策,区域发展重点以我国大地区的差异为主) 2003年人文地理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景观; 2、文化决定论; 3、迁移农业; 4、城市性质; 5、原料指数; 6、可进入性; 7、门槛人口;8、乘数原理;9、环境认知;10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11、经济全球化;12现代服务业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博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博真题070501自然地理学(2002---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自然地理学2002---2011 科目二(01方向):第四纪环境学2005---2007,2009,2011 科目二(02方向):生态学2005---2011 科目二(03方向):土壤学2006,2007,2009---2011 070502人文地理学(2002,2003,2005---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人文地理学原理2002,2003,2005---2011 科目二(01方向):城市地理学 科目二(02方向):区域分析与规划2008---2011 城市与区域规划2002,2003,2005---2007 区域经济学2002,2003,2005---2007 科目二(03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2008---2011 旅游地理学2005---2007 旅游规划2006,2007,2011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01---2012) 具体清单: 科目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2001---201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2006---2011 科目二:地理数据获取与分析 遥感原理2001---2012 C语言程序设计(包括数据结构)2001---2012 现代自然地理学2001---2011 070521★环境地理学(2003,2005---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环境科学2005---2011 科目二(01方向):生态学2005---2011 科目二(02方向):土壤学2006,2007,2009---2011 070522★海洋地理学(2002,2003,2005---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海洋学概论2002,2003,2005,2009 科目二:海洋环境概论 070523★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011) 具体清单: 科目一:遥感原理与方法2006---2011 遥感原理2001---2012 科目二:地理数据获取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2006---2011 数字图像处理2006---2008,2010,2011 数字摄影测量学2006---2008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2002---2004,2009)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权威版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三章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形成的圆 纬度:该地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 经度:该地所在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角距,亦即这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 1、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简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答:形状:地球为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意义: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地带性分布。 大小:地球的总质量为6.588×1027g,总体积为10833×108km3,平均半径约为6371km。意义:地球质量不大也不小,从而引力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大气圈与水圈,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简述地球自传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答: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的重要意义。 4、试述地球的圈层结构。 答: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两部分。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另外,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是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是指环绕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 第四章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地质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地貌特征的总和,是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异的结果。 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 节理: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的断裂构造。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专业课试题2002-2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输沙模数 2、环境容量 3、生物指示现象 4、土壤吸收性能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简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影响范围。 2、简述山地景观垂直地带性,并举例说明。 3、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 1、试述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流域环境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2、试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缓解对策。 3、试述地理环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 4、试述江(河)-湖泊-海洋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 1、土壤缓冲性 2、流水地貌 3、剖面漫流 4、纬向环流 5、径流系数 湖泊补给系数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简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 3、简述人地关系理论。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 1、试述自然区划的概念与基本方法。

2、请你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失衡的原理,谈谈对湖泊富营养化形成和湖泊生态修复的理解。 3、试述湿地的基本类型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4、举例论述现代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 2004年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 1、水体沼泽化 2、环境效应 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4、地带性规律 5、生态交错带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举例说明流域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2、简述自然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与自然协调的意义。 3、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 1、试述生物圈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地理环境中水文现象与地貌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3、试述中国黄土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 4、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2003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非恒定流 2、梅雨 3、小冰期 4、生态位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B.东南方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_以南京市为例

第28卷第5期2008年5月生态学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8,No .5May,2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55) 收稿日期:2007210208;修订日期:2008201215 作者简介:陈爽(1968~),女,湖南湘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及生态规划研究.E 2mail:schens@niglas .ac .cn Founda ti on ite 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SFC (No .40571055) Rece i ved da te:2007210208;Accepted da te:2008201215 B i ography:CHEN Shuang,Pr ofess or,mainly engaged in the urban ecol ogy and ecol ogical p lanning .E 2mail:schens@niglas .ac .cn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 ———以南京市为例 陈 爽1,刘云霞1,2,彭立华1,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长三角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城市向外扩张及郊区城市化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空间的加速扩展,在政府干预下,生产、生活性用地与生态性用地间表现出复杂的双向流动特征。鉴于生态性用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功能,以及人文因素在解释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重要意义,有必要针对人类干预下的城市生态性用地时空和质量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利用1986、1996、2002年T M 影像解译的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南京市城生态空间数量增减和质量变化,从经济发展阶段、宏观政策环境和城市扩展规律等方面分析变化的驱动力,揭示政府干预下生态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规律,并提出生态空间保护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生态空间面积总体保持平衡,其中绿色空间有所增长,蓝色空间有所下降;(2)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下降,景观格局上总体呈现破碎化、人工化趋势;(3)空间分布上,城市扩展前缘的主城区生态空间数量和质量下降严重,而属于城乡交错地区的都市发展区在退耕还林和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影响下生态空间数量有所上升,水面及洲滩湿地等高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空间消失或蚕食,造成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研究发现,简单的面积指数难以控制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空间保护必须依靠政府的多方面干预和调控行为。研究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城市生态安全的空间策略研究内容。 关键词:生态空间;演变;城市扩展;土地利用;南京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8)0522270209 中图分类号:Q149,X826 文献标识码:A D ynam i cs of urban ecolog i ca l space evoluti on and poli cy respon ses:a ca se study of Nan ji n g C ity CHE N Shuang 1,L I U Yun 2Xia 1,2,PE NG L i 2Hua 1,2 1N 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L i m nolog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N anjing 210008,China 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039,China A cta Ecologica S in ica,2008,28(5):2270~2278. Abstract:Since the late of 1990s the urban space has increased fast in the Yangtze R iver Delta due t o both the central city ′s extension out w ard and urbanizati on in the suburban of metr opolitan areas .The rap id urban expansion has changed land use /cover,while a lot of land use policie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have also been i m p lemented t o di m inish the ecol ogic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hanges .For these t w o opposite p rocesses the ecol ogical s pace perfor m ing high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 has co mp licatedly varied .The variati on should b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with emphasis on human fact ors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inter p reted fr om T M i mages of Nanjing in 1986,1996and 2002,in this paper we first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area and quality of ecol ogical s paces during the rap id urbanization since the open policy,then p robed into the driving forces in aspects of econom ic development,national policies and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Further more,after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文地理真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文地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区域结构 2、主体功能区 3、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4、郊区化 5、断裂点理论 6、交通连接度 7、城市增长机器 8、支柱产业 二、简述题(共50分) 1、简述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0分) 2、简述区域发展条件评价的主要内容。(10分) 3、试述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基本途径。(15分) 4、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15分)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与战略。 2、论述增长、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3、试述缩小地区差异与统筹区域发展的关系。 4、试述土地资源(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区域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产业链 2、地缘经济 3、点轴系统 4、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5、生产力布局专业化 6、农业地域类型 7、城市化水平 8、循环经济 二、简答题(共50分) 1、试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15分) 2、中国城市化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10分) 3、我国长江口以北的主要港口及其功能特征?(10分) 4、简述中心—边缘理论(15分)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长江产业带的主导工业部门有哪些?为什么在沿江布局?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与规划目标是什么? 3、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 4、以下为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请计算1998-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各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表: 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变化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亿元,当年价格) 产业产业产业(上年为100,可比价格) 1998 7199 1016 3640 2543 110 1999 7697 1003 3920 2774 111.1 2000 8582 1031 4436 3116 110.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5分) 1、区划 2、生态城市 3、后工业社会 4、过度城市化 5、经济全球化 6、粘性空间 7、绿色GDP 8、物流 二、简答题(共50分) 1、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分) 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分) 3、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分) 4、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5分) 三、问答题(共60分,每题20分,任选三题) 1、城市和区域空间管制的内容及意义。 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7年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 1相对优势 2佩的克拉克定理 3逆城市化 4物流园区 5 6需求收入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