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和第二章习题生态

第一章和第二章习题生态
第一章和第二章习题生态

第一章绪论

单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谁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4.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有机个体

5.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6.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7.臭氧层破坏属于[]。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 以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

9.生态学是研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A.动物与植物 B.人类与环境 C.有机环境与无机环境 D.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生存因子 B.生态因子 C.环境因子 D.生物因子

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生态因子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4.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5.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A.阳光 B.地形 C.水分 D.温度

6.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7.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8.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9.当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

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11.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12.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

A.红光 B.紫光 C.绿光 D.蓝紫光

13.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1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紫外线对生物影响的是[]。

A.产生热效应 B.对植物茎伸长有抑制作用C.杀菌作用 D.与维生素D的合成关系密切16.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17.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将植物划分为[]。

A.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B.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C.旱生植物、水生植物、湿生植物 D.C3植物、C4植物、CAM植物

18.阳性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性植物[]。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19.与阴生植物相比,阳生植物光合特性表现为[]。

A.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低 B.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高C.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 D.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高

20.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

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2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22.下列植物中,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是[]。

A.大麦 B.油菜 C.水稻 D.甘蓝

23.长日照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是[]。

A.长于某一临界暗期 B.短于某一临界暗期C.等于某一临界暗期 D.无要求

2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25.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26.生物休眠最主要的作用是[]。

A.促进代谢 B.贮藏能量 C.抵御逆境 D.安全越冬

2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28.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使植物[]。

A.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 C.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增强 D.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减弱

29.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是[]。

A.增加毛的数量 B.尾巴变短 C.昼伏夜出 D.冬眠

30.与空气相比,水的主要特点是[]。

A.粘滞性低,密度小,浮力大,含氧量高B.粘滞性高,密度大,浮力小,含氧量高C.粘滞性低,密度小,浮力小,含氧量低D.粘滞性高,密度大,浮力大,含氧量低3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32.根悬垂在水中,无固定生长地点的植物是[]。

A.挺水植物 B.漂浮植物C.沉水植物 D.浮叶根生植物

33.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在形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叶片较大,通气组织不发达 B.叶片较小,通气组织发达 C.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不发达

3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35.冰上鸥的腿的根部约32℃,而与冰面接触的掌部仅为0~5℃。中间过渡为15和8℃的现象成为[]

A.局部异温性 B.适应性低体温 C.耐受冻结 D.超冷

36.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表现在[]

A.该法则以发育速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为前提B.动物所处的环境温度并非固定不变 C.在自然条件下,发育速度不仅仅取决于温度D.以上都是

37.在干燥寒冷的地方,动物的体色较淡;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则体色较深是[]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葛洛格规律 D.阿朔夫规律

38.下列动物是渗透压顺应者的是[]

A.海洋无脊椎动物 B.淡水硬骨鱼类 C.两栖动物 D.海洋肺呼吸脊椎动物

39.从土壤的纬度地带性上看,辽宁及山东半岛的土壤类型为[]

A.暗棕壤 B.黄棕壤 C.红壤 D.棕壤

40.下列那种植物是泌盐性植物[]

A.大米草 B.盐角草 C.碱蓬 D.碱地风毛菊

41.防风林的防风能力为[]

A.乔木>灌木>草本 B.乔木>草本>灌木

C.乔木>草本>灌木 D.没有区别

42.由山上吹下来的干热风是[]

A.山风 B.谷风 C.焚风 D.寒露风

43.缓坡的坡度为[]

A.6°~15° B.16°~25° C.26°~35° D.5°以下

44.火的有益生态作用表现在[]

A.促进养分循环 B.促进物种的更新 C.火的选择压力作用 D.以上都是

45.下列植物分别属于:1芦苇[];2浮萍[];3水葱[];4凤眼莲[];5黑藻[];6荷花[];7睡莲[];8狐尾藻[]。

A.漂浮植物 B.浮叶根生植物 C.沉水植物 D.挺水植物

46.在盐碱土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

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47.根系长、分布广,且生活史较短的植物是[]

A.酸性土植物 B.钙土植物 C.沙漠植物 D.盐碱土植物

48.下列植物分别属于:1杜鹃[];2铁线蕨[];3碱蓬[];4马尾松[];5茶树[];6骆驼刺[];7刺柏[];8大米草[]。

A.盐碱土植物 B.酸性土植物 C.钙土植物 D.沙漠植物

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一—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两大类。

10.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和。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和合著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

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2.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3.依据生态因子的性质,把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和

4.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和变动因子,后者又可分为变动因子和变动因子。

5.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6.某一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其他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或弥补,这种效果称为生态因子间的。

7.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

8.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一般表现在坡向、坡位、坡度和。

9.最小因子定律是德国化学家 1840年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来的。

10.美国生态学家V.E.谢尔福特于1913年在最低因子定律基础上把最低量和最大量限制作用概念合并为。

11.某生物对某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该种生物的。

12.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

13.可见光中绿光属于。

14.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茎秆粗短、叶面缩小、富含花毒素,这是由于高山太阳辐射中富含。

15.有些植物在弱光下色素不能形成,植株为黄色软弱状,这种现象称为。

16.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为。

17.适应于弱光地区生活的植物称为。

18.有些动物昼伏夜出,有的动物夜伏昼出,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

19.各类生物借助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的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20.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是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划分的。

21.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和。

22.鸟类的迁移和生殖的时间是由的变化决定的。

23.参与生物生命活动的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点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

24.根据生物有效临界温度的天数的平均温度累积所得温度是。

25.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

26.温度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或高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

27.是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28.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29.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

30.恒温动物的大型种类,趋向于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其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中,有变短变小的趋势,这一适应称为。

31.生物为抵御不利环境而采取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的生理机制,称为。32.影响地球上生物分布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和。

33.水生植物根据其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分为、、、挺水植物四种生态类型。

34.陆生植物根据对水因子的适应可分为、旱生植物和。

35.依据土壤划分的植物生态类型有、酸性土植物、钙土植物和。36.能从强盐碱化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聚集在体内而不受伤害的植物是。

37.植物将所吸收的过多盐分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体外的作用称为。38.虽然生长在轻度盐碱化的土壤中,却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盐类的植物是不透盐类植物。

39.生长在土壤缺钙、多铁和铝的环境里的植物称为。

40.只有在石灰性含钙丰富的土壤中才能生长的植物称为。

41.具有冬眠习性的常温动物称为。

42.是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从而提高生物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43.常温动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耗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直到达到一个温度区,耗氧量稳定在一个水平,不随环境的温度而变化,这个温度区称为。

44.水体依温度分层现象可以划分为、、。

45.在干燥寒冷的地方,动物的体色较淡;而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则体色较深,此现象被称为规律。

46.干旱对于植物来说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

47.根据植物对矿质岩类如钙盐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为和。

48.按坡面的倾斜度,坡面可以划分为平坦地、、斜坡、陡坡、和。

49.在生态学上将火按来源分为、;按类型分为、。

50.低温对植物的开花和发育起到低温诱导作用称为

绪论

1、生物圈

2、生态学

3、尺度: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1、环境:

2、生态环境:

3、生境:

4、生态因子:

5、生存因子

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7、耐受性定律:

8、限制因子原理:

9、似昼夜节律:

10、阿朔夫规律:

11、生物钟:

12、临界温度:

13、冷害:

14、冻害:

15、霜害:

16、超冷:

17、适应性低体温:

18、贝格曼规律:

19、阿伦规律:

20、乔丹规律:

21、生物学零度:

22、有效积温:

23、露点温度:

24、相对温度:

25、饱和差:

26、蓄水量:

27、土壤质地:

28、驯化:

29、休眠:

30、相对湿度:

31、内调节:

32、稳态:

33、适应:

绪论

一、简述题:

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2、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二十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4、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

5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

6简述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二、论述题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2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3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4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5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生物与环境

一、简述题:

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

2、简述利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3、简述限制因子的概念和意义及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简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以及光周期现象对动物的影响从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适应出发解释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5、试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6、简述极端温度对动植物的影响及动植物的适应高、低温伤害对植物危害的机理与类型

7、简述陆生动物得、失水的途径

8、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9、依据植物对盐分的适应特征对盐土植物进行分类。

10、陆生动物对低氧的生态适应(生物对高原的生态适应)

11、简述土壤、温度、光、风、火的生态作用

12、风的生态作用

13、火的生态作用

14、生态学研究更加重视生物的生境与小环境,为什么?

15、论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6、论述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17、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8、简述有效积温,评价其意义和局限性

19、简述光因子、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陆生植物对光、水因子的适应

20、简述温周期现象及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21、论述影响物候的因素,物候期的作用

22、请说出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3、试述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24、试述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

25、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选择题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第二章)

选择题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B )。 A.军事领域B.政治领域 C.工厂D.经济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C )。 A.经济力B.外交力 C.领导力D.军事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服务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C )。 A.以德治国B.仁政 C.无为而治D.法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A)。 A.人本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D)。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C)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B.行为理论色彩 C.权变理论色彩D.特质理论色彩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B)。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C )。 A.良好的沟通 B.协作精神 C.智能激发 D.动机激励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AB)。 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 C.结构分工D.功能分工

《财务管理》第一章及第二章习题

《财务管理》第一章及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资金运动以(D)完整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A.生产形式 B.实物形式 C.价值形式 D.流通形式 2.国家的理财活动属于(C)研究的范畴。 A.财务管理学 B.家政学 C.财政学 D.政治经济学 3.企业的理财是(D)的循环过程。 A.用财—生财—聚财 B.用财—聚财—生财—聚财 C.用财—生财—用财 D.用财—生财—聚财—用财 4.就企业理财活动而言,下列各项那些是企业可以改变的(D)。 A.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B.金融市场环境 C.国家税务法规 D.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状况 5.企业在资金运动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D)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A.货币关系 B.往来关系 C.结算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 6.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C)关系。 A.资金结算 B.资金融通 C.资金分配 D.资金借贷 7.(B)是比较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 A.利润最大化 B.每股收益最大化 C.每股现金流量最大化 D.企业财富最大化 8.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C)。 A.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B.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 C.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经营者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9.按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可将利率分为(B)。 A.市场利率与官方利率 B.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C.基准利率与套算利率 D.名义利率与浮动利率 10.从理论上讲,货币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C)。 A.销售利润率 B.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C.投资收益率 D.利息率 11.今天将100元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一年后这100元的货币时间价值是(B)。 A.5元 B.105元 C.110元 D.95元 12.将1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6%,每半年复利一次,则实际利率为(A)。 A.6.09% B.3% C.3.045% D.6% 13.企业购买公司债券,如果名义利率相同,选择何种计息期对企业最有利(A)。 A.按月计息 B.按季计息 C.按半年计息 D.按年计息 14.从个别理财主体的角度看,风险分为(C)。 A.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B.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C.市场风险和企业特别风险 D.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的定义: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是土地的一部分,强调其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和联系?)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两大学派:美国学派:来源于生态学。侧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对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从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方法。 欧洲学派:来源于地理学。主要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土地评价,利用和规划,形成了一套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的学科。 第二章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景观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底:景观中范围最广,相对均质和连通性最强的部分。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的组分构成和空间分布方式。 异质性(difference):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尺度: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上的细化水平。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明确岛屿的概念:与外界有相对明显的界限;不受外界干扰;内部相对均质;与外界差异显著。阐述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与面积的关系,遵循那个公式。物种丰富度取决于两个过程:1.物种迁入 2.物种绝灭,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和年龄有关。 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物种在传播能力上和岛屿隔离程度上的差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种群灭亡的概率也就越大。 异质种群(mata-population):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经典型大陆岛屿形缀块型非平衡态中间型或复合型种群 经典型:由很多生境和大小,形态相近的缀块组成。灭绝概率相同 大陆岛屿形:由少数很大的斑块和许多面积很小的斑块组成。大陆斑块经常起到库的作用。

课后习题一(第一章、第二章)

课后习题一(第一章、第二章) 1、ENIAC所用的主要元件是( C ) A. 集成电路 B. 晶体管 C. 电子管 D. 以上均不对 2、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么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B ) A. 巴贝奇 B. 冯.诺依曼 C. 帕斯卡 D. 贝尔 3、个人计算机(PC)是属于( C )类计算机 A. 大型计算机 B. 小型机 C. 微型计算机 D. 超级计算机 4、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合并为( A ) A. CPU B. ALU C. 主机 D. I/O 5、1字节(BYTE)对应( B )位二进制数 A. 1 B. 8 C. 16 D. 不确定 6、计算机中关于ALU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 能存放运算结果 D. 以上均不对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D )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8、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主要是(C ) A. 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 C. 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D. 信息处理方便 9、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 堆栈操作 D. 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10、某寄存器中的值可能是操作数,也可能是地址,只有计算机的( C )才能识别它 A. 译码器 B. 判断程序 C. 指令 D. 时序信号 11、比特(bit)也称作字位,1比特对应( A )位二进制数 A. 1 B. 8 C. 16 D. 不确定 12、下列( A )是软件 A. 操作系统 B. 键盘 C. CPU D. 液晶显示器 13、下列( D )不是输入设备 A. 磁盘驱动器 B. 键盘 C. 鼠标器 D. 打印机 14、下列各装置中,( A )具有输入及输出功能 A. 磁盘驱动器 B. 键盘 C. 传统显示器(无触控功能) D. 打印机 15、基本上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语言是由0与1组成的语言,此种语言称为( C ) A. 人工语言 B. 汇编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16、某微机系统以16位来表示地址,则该计算机系统有( C )个地址空间 216 65536 A. 256 B. 65535 C. 65536 D. 131072 17、一片1MB的磁盘能存储( B )的数据 A. 210字节 B. 220字节 C. 230字节 D. 240字节 18、计算机中( B )负责指令译码

第一章与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 四、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在文件管理系统中( )。 A)文件内部数据之间有联系,文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文件内部数据之间有联系,文件之间有联系 C)文件内部数据之间没有联系,文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文件内部数据之间没有联系,文件之间有联系 2.下列属于文件系统特点的是( )。 A)文件内部的数据有结构B)数据可为多个用户共享 C)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D)减少和控制了数据冗余 3.以下关于数据库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数据库表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B)数据项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C)数据项之间无联系,记录之间存在联系D)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4.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操作系统D)数据库应用程序 5.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构成的有机整体。 A)网络软件B)管理信息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 6.不同实体是根据( )来区分的。 A)名字B)属性值的不同C)代表的对象D)属性的多少 7.把实体一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 ( )。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 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 8.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 A)层次、网状、关系B)顺序、分支、循环C)总线型、星型、环型D)或、与、非 9.如果一个班级只能有一个班长,且一个班长不能同时担任其他班的班长,班级和班长是( )。 A)一对一联系B)多对一联系C)多对多联系D)一对多联系 10.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是通过( )实现。 A)候选码B)主码C)外码D)超码 11.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是( ) A)树B)图C)队列D)二维表 12. Visual FoxPro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的关系是指( )。 A)表中各记录之间有一定的关系B)表中各宇段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一个表与另一个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D)数据模型满足二维表的关系 13.二维表中一行对应表文件中的一个( )。 A)宇段B)属性C)记录D)数据项 14.在关系理论中,把二维表表头中的栏目称为( )。 A)数据项B)元组C)结构D)属性名 15、对关系S和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 A)并运算B)交运算C)差运算D)积运算 16、专门的关系运算不包括()。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doc

授课专题名称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显名教育TIDE 体系学员课堂习题 月日时至时 一、单选题(共15 题;共 30 分) 1、如图所示,由 1 分子磷酸、 1 分子含氮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b,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 m 为尿嘧啶,则DNA 中肯定不含 b 这种化合物 C、若 a 为核糖,则 b 为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D、若由 b 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 b 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2、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以下关于DNA 与 RNA 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 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分相同 B、构成的碱基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3、细胞中元素组成与磷脂完全相同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淀粉和糖原 B、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 基依次是﹣ H、﹣ CH3、﹣ CH2 OH 27 种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 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中,DNA 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 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核由DNA 构成,细胞质由RNA 构成 C、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 D、实验结果反映了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DNA 只分布在细胞核中和RNA 只分别在细胞质中 6、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5、2、8 B、 4、 2、2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 基本概念 思考题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习题 1-3 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不同部位装有3块压力表,如图1-9所示。压力表B 上的读数为1.75 bar ,表A 的读数为1.10 bar ,如果大气压力计读数为0.97 bar ,试确定表C 的读数及两部分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75.107.212=?=?= < 0.97 bar bar p p p b C 65.032.097.02=?=?= 1-4 如图1-10所示一圆筒形容器,其直径为450 mm ,表A 的读数为360 kPa , 表B 的读数为170 kPa ,大气压力为100 mmHg ,试求,⑴ 真空室及1、2两室的绝对压力;⑵ 表C 的读数;⑶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解: kPa H p p p b 0g mm 0100100==-==汞柱真空室? kPa p p p a 36036001=+=+=真空室 kPa p p p b 19017036012=?=?= kPa p p p b c 190190==?=真空室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课(有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课 1、信号[]2 )8sin(8t 的周期=( 8 π )。 2、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3、根据欧拉公式 4、如果系统的参数随时间而变化,则称此系统为(时变系统) 。 5、()()()0 t t f t t t f -=-*δ 6、信号)100(t S a 的奈奎斯特间隔为 ( 100 π )秒 。 7、对带宽为20kHz 的信号f (t)进行抽样,其奈奎斯特频率 f s =(40kHz )。 8、已知? []2 sgn()t j ω = ,则? 1t ??=???? ( sgn()j πω- )。 9、信号的付氏变换为 ][e 2 1t)cos( j t j t e ωωω-+=

( ) 。 10、已知 ()()? ? ? ??=?2Sa ωττωE F t f ,则()52-t f 的频谱密度函数( ωωττ2 5j e 4Sa 2-?? ? ??E )。 (11~14题,论述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反之打×) 11、若周期信号f (t )是奇谐函数,则其傅氏级数中不会含 有直流分量。 ( √ ) 12、周期性的连续时间信号,其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的。 ( √ ) 13、非周期的取样时间信号,其频谱是离散的、周期的。 ( × ) 14、周期性冲激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也是周期性冲激函数。 ( √ ) 15、奇函数加上直流后,傅氏级数中仍含有正弦分量。 ( √ ) 16、如下图所示系统,求)(1t f 和)(2t f 的波形。(写出数学表达式并画图!) 答: )()()(π--=t U t U t x )]()([sin )(1π--=t U t U t t f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 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 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 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的斑块。 残存斑块: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1、斑块的起源基质及类型划分。 答:斑块的起源涉及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至少现存四种类型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2、根据物种对边缘的反应可将物种分为内部种和边缘种。 3、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素:环境异质性(环境资源斑块)、自然干扰(干扰斑块、残存斑块)、人类活动(引入斑块)。 4、干扰斑块与残存斑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都是自然或人工干扰的产物。2、都受到干扰的初期以及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发生着物种、种群大小、灭绝和迁移的变化。3、都以相似性消失于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4、都具有高的转化速率。 不同点:干扰的影响的范围不同。干扰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小,残存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大 第三章廊道 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包括功能连接度和结构连接度。 1、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那些类型? 答: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2、廊道有哪些重要生态功能? 答:廊道有以下重要的生态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3、城市廊道据功能划分为三种: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 论述题:生态廊道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答: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基质、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 (1)数目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 (2)基质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基质也极其重要。对基质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有生态廊道连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 (3)宽度宽度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太窄的廊道对敏感物种不利,同时降低廊道过滤污染物等功能。此外,廊道宽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生边缘效应的地区,进而影响廊道中物种的分布和迁移。边缘针对不同的生态过程有不同的响应宽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边缘效应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廊道的宽度来减小。 (4)连接度连接度是指生态廊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物种迁移及河流保护都十分重要。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功能连接度会根据不同物种的需要发生变化。道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廊道上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片段也是降低连接度的因素。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连接度。 (5)构成构成是指生态廊道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廊道功能的发挥与其构成要素有着重要关系。构成可以分为物种、

第一章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是: ①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 ②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 ③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④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

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 1、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A、口杯 B、衣服 C、飞机 D、手表 2、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 B、框架结构 C、空心结构 D、壳体结构 3、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属于() A、实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壳体结构 D、混合结构 4、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头盔 B、圆形陶瓷饰品 C、贝类 D、金字塔 5、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 B、弯曲 C、压缩 D、断裂 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7、我国塔式建筑的结构一般都是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这主要是考虑它的()。 A、稳定性 B、强度 C、美观性 D、经济性 8、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A、美观 B、重心低 C、保护 D、支撑 9、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 A、拔河的绳子断裂 B、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 C、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10、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 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 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 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1、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物体的形状②材料③支撑面积大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 ②③④ 12、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材料 B、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 材料:人们最早利用混凝土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人造石材。作为人造石材的混凝土与一般石材一样,虽然有较好的耐压性能,但是经不起拉力。但是它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那就是它的膨胀系数与钢材很接近。因此,它可以与钢材紧密结合起来。当人们把混凝土跟钢材结合起来做梁后发现:这样的梁既能受压,也能受拉,其强度比用混凝土做成的梁的强度大得多。回答13、14题。 13、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更强。 A、抗弯 B、抗压 C、抗拉 D、抗剪 14、在下列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中,哪种结构最好() 15、在一根竹杆和一根同样尺寸的脆性塑料杆上不断加挂相同质量的重物,竹杆比脆性塑料杆能挂更多重物而不会断裂,说明了()影响结构的强度。

第一章和第二章 习题

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复习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在正确题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题后面的括号内打“×”。) 1滑轮出现有裂纹或翼缘破损不得继续使用。() 2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除不计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至少应保留两圈。() 3起重作业通常是单人独立完成,不需要和他人配合。() 4外层股的数目越多,钢丝绳与滑轮接触的情况越好。() 5钢丝绳出现断芯时应报废。() 6 卷筒出现裂纹时应报废。() 7额定起重量指起重机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起吊质量,不包括抓斗、电磁吸盘等取物装置的质量。() 8起升钢丝绳卷绕系统中,应尽量避免钢丝绳反向卷绕,避免减小钢丝绳的寿命。() 9同向捻钢丝绳标记为“ZZ”、“SS”,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股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钢丝绳的捻向。() 10金属芯钢丝绳可用于高温作业和多层卷饶的起重机上。() 11起升机构设计中,大起重量应选择较大的滑轮组倍率,以免钢丝绳过粗。() 12起升机构设计中,小起重量应选择小的滑轮组倍率,以尽量减少钢丝绳弯曲次数。()13滑轮的材料可以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铸钢、Q235、尼龙制成。() 14滑轮组的倍率等于承载分支数比上绕入卷筒分支数。() 15吊钩的材料要求没有突然断裂的危险,故不允许使用铸造方法或焊接制造的吊钩。()16起重机吊钩磨损后,必须及时补焊方可使用。() 17在起重机各机构中,通常将制动器安装在机构的低速轴上。() 18起重机运行机构产生“啃轨”故障与车轮安装角度超差无关。() 19起重机运行机构的两个电机不同步也将产生“啃轨”故障。() 20起重机车轮多采用锻钢制造。() 21为了减少摩擦阻力,起重机车轮踏面应经常润滑。() 22起重机吊钩上的缺陷可以焊补。() 选择题 1制动器的制动衬垫磨损达原厚度的()%时应报废。 A. 40 B. 50 C. 60 D. 70 2在具有腐蚀性气体场合使用的起重机应采用( )钢丝绳。 A.混合绕 B.同向绕 C.镀锌 D.石棉芯 3()钢丝的钢丝绳用于严重腐蚀条件。 A. 光面 B. 甲级镀锌 C. 乙级镀锌 D. 丙级镀锌 4()在设备运转时进行维护保养。 A. 可以 B. 禁止 C. 经领导同意可以 D. 以上都不对 5起重力矩指的是幅度与()两者的乘积。 A. 最大起重量 B. 起吊重量 C. 额定起重量 D. 跨度 6同向捻左旋钢丝绳可标记为()。 A、ZS B、ZZ C、SZ D、SS 7、同向捻右旋钢丝绳可标记为()。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 1、景观生态学的主体来源是什么? 2、什么是景观?景观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相互作用? 3、什么是景观要素?它与景观有何区别与联系? 4、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包括哪些主要研究内容? 5、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科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6、景观生态学首先在哪里形成?目前主要有哪些学派?各学派有哪些主要特点? 7、景观生态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8、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有哪些特色与优势?(自学) 第二章 1、什么是尺度?什么是景观幅度?什么是景观粒度?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有几种表达方式?研究景观时为什么要考虑尺度? 2、什么是等级系统?等级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景观生态学中,等级结构理论的根本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生态流?各种生态流流动过程表现为什么方式? 4、什么是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的生态效益(生态流)有何关系? 5、景观生态学有哪些基本原理?其各自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与实践中的意义如何? 第三章 思考题: 1、斑块的定义,斑块的起源,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2、如何理解斑块大小对能量、营养物质分配的影响? 3、如解理解斑块大小与物种数量的关系?斑块的大小通过什么方式影响斑块中的物种数量? 4、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有哪些指导意义? 5、如何计算斑块的形状系数?从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来理解,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为什么要求配置多种形状的斑块? 6、如何表示景观中的斑块数量结构? 7、描述斑块相关性(斑块空间构型)的指标有哪些?什么是景观破碎化?描述景观破碎化的指标有哪些? 8、廊道的定义,廊道的起源,主要类型,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9、如何描述长沙市内芙蓉路、韶山路的结构特征? 10、基底的定义及判断景观基底的标准有哪些? 11、对一个不熟悉的景观应如何判断其基底?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及第二章习题)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部分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3、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5、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A、货币金属论 B、货币名目论 C、货币国定论 D、货币数量论 6、在西方经济学有关货币的观点中,把货币等同与贵金属,并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等。 A、货币金属论 B、货币名目论 C、货币国定论 D、货币数量论 7、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习题合集

空间几何体(习题)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棱台 B .②是圆台 C .③是棱锥 D .④不是棱柱 2.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A.1 2 倍 B .2倍 C.2 4 倍 D.22 倍 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 4.正方体的体积是64,则其表面积是( ) A .64 B .16 C .96 D .无法确定 5.圆锥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半径缩短到原来的1 2,则圆锥的体积( ) A .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B .扩大到原来的2倍

C .不变 D .缩小到原来的1 6 6.三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2:3,那么最大球的表面积是其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和的( ) A .1倍 B .2倍 C.95倍 D.74倍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12πcm 2 B .15πcm 2 C .24πcm 2 D .36πcm 2 8.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 A .7 B .6 C .5 D .3 9.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5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4 B.80 C.64 D.240 二、填空题 1.圆台的底半径为1和2,母线长为3,则此圆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电信网络工程第一章、第二章基础知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通信网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传统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2.电话语音被量化编码后以(64)kdit/s 的速率进行传送。 3.GSM 网采用当前广泛使用的(No7 信令)系统传送移动网的各种信令信息。 4.现代通信息网的综合化就是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业务综合在一个(数字通信网)中传送,为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 5.帧中继是在(X25)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网。 1.较有代表性的网形网络是完全互连网,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2.星形网也称为辐射网,它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 3.支撑网是使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供全网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要求)的 网络。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固定电话网已从五级网演变为(C)级网。 A.一 B.二 C.三 D.四 2.总线形网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在(A)公共传输通道——总线上。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无数个 3.实现数字传输后,在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之间均需要实现信号(D)的同步。 A.频率 B.速率 C.传导 D.时钟 4.宽带ISDN 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异步转移模式(ATM),并确定了用户-网络的接口的 速率和结构的国际标准,接口速率为(C)Mbit/s 和622080Mbit/s。 A.155 500 B.155510 C.155 520 D.155530 5.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与任何地方的另一个人进行通信是实现(C)。 A.个人化 B.群体化 C.个人通信 D.自由通信 三、多项选择题 1.现代通信网中的业务网包括(ABC)、IP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宽 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A.固定电话网 B.移动电话网 C.智能网 D.传输网 2.现代通信网中的支撑网包括(ABC)。 A.信令网 B.同步网 C.管理网 D.传输网 3.未来的通信网正向着(ABCD)的方向发展。 A.数字化 B.综合化 C.智能化 D.个人化 4.数据通信网包括(ABCD)。 A.分组交换网 B.数字数据网 C.帧中继网 D.计算机互联网 5.信令网由(ABC)组成。 A.信令点 B.信令转接点 C.信令链路 D.电路 6.数字化就是在通信网中全面使用数字技术,包括(ABD)等。 A.数字传输 B.数字交换 C.数字传真 D.数字终端 四、判断题 1.同步网的功能就是实现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之间的信号频率同步。(×) 2.支撑网是使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供全网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要求的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