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套真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套真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套真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

1. 周杰伦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是()

A . 王羲之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苏轼

2. 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 民族交融

B . 江南开发

C . 中外交往

D . 政权分立

3.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 . 诸侯争霸局面

B . “百家争鸣”局面

C . 竞相改革局面

D . 儒学独尊局面

4.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 .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5.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和()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 . 盘古、黄帝

B . 黄帝、炎帝

C . 黄帝、大禹

D . 炎帝、大禹

6.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 .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 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 . 华佗——制成“麻沸散”

D .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7.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打着“尊王攘夷”旗号扩充势力,并率先称霸的是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越王勾践

D . 楚庄王

8.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A . 神话传说

B . 历史记载

C . 学者判断

D . 考古发掘

9.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去作诸侯

C .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10. 图1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1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 . 禹

B . 启

C . 桀

D . 汤

12.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桂陵之战

14.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

④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5.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 . 监察百官

B . 掌管军事

C .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 . 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16.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①宋代商业和造船技术的发达②外国热衷于中国市场③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④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7.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会建造房屋

B . 能制作陶器

C .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 能饲养家禽家畜

18. 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南迁②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禹

D . 舜

20.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东周

二、问答题

21.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7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2. 问答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冶铁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

请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观察“丝绸之路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3)你认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商人会遇到哪些困难?

(4)根据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5)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孔子。

材料二如图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

(3)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④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24.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25. 2014年,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将提交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大运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同时进行的两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省是全国唯一同时承担这两项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任务的省份。

图一图二图三

(1)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个条件是“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图一所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哪个阶段?

(2)图二因“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而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指出它代表了哪种思想或信仰?这种思想或信仰与图三有何关系?

(3)申遗不仅是为了使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文化遗产。2014年,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将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就如何有效的保护大运河、丝绸之路遗产建言献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