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

杭州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y)

课程教案

撰写人:朱晓斌

制作时间:2012年8月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

专业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Psychology)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34 学时

授课教师:朱晓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院,心理学系主任)

网络课堂: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52076.html,

个人Email:zxbphd@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52076.html,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40%) + 闭卷考试(70%)

注意事项:迟到或早退一次,扣总评分5分。

上课缺席一次,扣总评分15分。

主要教材:

张厚粲:《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主要参考书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英]朱莉娅.贝里曼等:《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美]罗伯特.索拉索:《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上、下),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5. [美]加德纳.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 [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主要学术期刊:

1. 《心理学学报》(中科院)

2. 《心理学新进展》(中科院)

3. 《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

4.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

5. 《心理学新探》(江西师范大学)

6.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

7. Educational Psychology(美国)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加德纳.墨菲)第一版前言:

心理学,就探讨精神的本质及其活动的意义来说,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一门在古希腊就已达到高水平并随着欧洲文明每一发展阶段一直延续到今天(与哲学密切相关联)的学科。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研究意识的功能,认为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3. 格式塔心理学

研究意识的组织,认为意识体验与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4. 行为主义心理学

研究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认为只有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S-R)

5. 精神分析心理学

研究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认为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研究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认为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7. 认知心理学

研究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认为不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和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能对人的行为有真正充分的理解。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临床/咨询以及其它应用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分化趋势;

……

二、心理学的功能

1. 描述行为

2. 解释行为

3. 预测行为

4. 控制行为

5. 改善行为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一般)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正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从而导致结果失真。

2.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问卷要有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具有随机性。

访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

3.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常用于临床、咨询中。

Eg:超常儿童。

4.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第二章毕生发展

第一节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一、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一)认知发展特点

(1)由近及远,认识周围事物后扩展到较远的事物;

(2)由偏到全,先认识事物某一特征,进而认识其整体特征;

(3)由表及里,认识事物表面特征后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4)由浅入深,儿童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由绝对到相对;

(6)缺乏可逆性到具有可逆性。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可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 前运算阶段(2-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2-成人)。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的儿童通过感觉与行动的协调来组织经验,取得与周围环境的平衡,而不是依靠语言,即前语言的认知行为。

儿童开始发现自己与外部事物的区别,并且开始懂得被遮住的东西还是存在的,即客体永久性或者物体恒常性(见实验一)。

实验一客体永久性实验

实验开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以为这个玩具已经不存在,不再关心这个玩具了。说明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

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这说明儿童已经建立起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的儿童开始运用语言,并且学会用表征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人事物。但是此时的表象是直观、静态的,且没有逻辑结构。

正因为表象缺乏逻辑机构,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无法达到守恒,缺乏可逆性(见实验二),还具有自我中心性(见实验三)。

实验二守恒实验

实验开始首先给儿童呈现两杯等量的水(杯子的形状一样),然后把这两杯水倒入不同口径的杯子里,问儿童哪一个杯子的水多(或一样多)。7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会认为杯子里水的高度越高,水就越多。

实验三三山实验

这个实验的实验材料是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7岁以下儿童始终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这就说明了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此阶段的儿童掌握了守恒概念,这是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指标。儿童思维也已经具有可逆性。

儿童开始了解分类、对应、组合等群集结构。作为从动作结构向一般的逻辑结构过渡的阶段,该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但是还无法将这些思维抽象化和具体化。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

形式运算是指超脱事物的具体内容或具体事实,根据假设,运用符号逻辑进行抽象的命题运算。

此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趋于成熟,其显著特点是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以及进行命题运算。

表2.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二、儿童的社会发展

(1)早期的社会反应——微笑;

(2)依恋,即婴儿对特定的人表现亲密并且在他们出现时感到安全;

(3)性别社会化,即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且产生相应的表现;

(4)家庭中的社会性学习,即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5)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第二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青年期的身体发展

青年期是一个过渡期,随着生理上各方面的大变化,青年期的个体常常会在心理上也产生大变化。青年期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青年期的智力发展

青年期的个体认知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够灵活地运用抽象思维处理各种抽象概念。这一时期的青年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和分析,为自己提供了更多获得新知识的机会。

三、青年期的人格与社会发展

青年期人格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对于自我认同的寻求,这是使一个人了解自己有别于其他任何个体的一个问题。

这一时期的青年已经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因此常常会考虑“我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等问题。

青年的社会发展最主要是与父母和同伴的接触。个体一生中与父母的关系在这一时期是最不和谐的,认为自己已经长大的青年与依旧把他们当孩子的父母常常会产生矛盾。

此外,青年与同伴的相处越来越多,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学习,友谊对于这一时期的青年来说是最重要的。

第三节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成年初期(18-35岁)

(1)职业与工作:选择职业、努力工作、确定未来生活道路。

(2)婚恋及育子:建立婚恋关系、生儿育女。

二、中年期(35-60岁)

(1)事业成就与价值转变:事业有成、追求目标改变、工作倦怠。

(2)危机与压力:体质开始减弱、功能开始衰退、工作、社会及家庭各方压力。

(3)空巢:孩子离家、生活单调、产生失落感、“空巢孤独”。

三、老年期(60岁-死亡)

(1)认知变化:认知活动开始退化,尤其是听觉、视觉等感知觉和记忆。

(2)退休: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导致一系列适应问题。

(3)丧偶:配偶死亡极易引发老年人疾病,而进行再适应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4)疾病:老年期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因此常常会受疾病的折磨,使老年人产生消极适应的问题。

(5)死亡:老年人开始接受死亡,逐渐调整对待死亡的想法和情绪。

表2.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先天遗传

较低级的心理机能受遗传影响较大。

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及普通兄弟姐妹的智商相关更高。

2. 环境因素

(1)胎儿期环境:孕妇服药、吸烟、病毒感染、营养……

(2)家庭环境:婴幼儿期时母亲的态度、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

(3)学校环境:教师教育方式、学校的氛围、同伴的影响……

(4)社会环境:文化、观念、社会制度……

第三章意识

第一节意识的概念

一、意识

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即一个人对于内部或外部刺激的知觉。

二、意识的状态

1.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指个体最清晰的意识,能够集中注意,引导自己有意识地完成一件事。如得到一个重要任务,则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去完成它。

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意识,但是又不清晰的状态。比如骑自行车,你可以边骑车边聊天,对于骑车这件事情好像不需要意识参加。

3. 白日梦状态

指介于意识与睡眠两者间的一种状态,只包含了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如听课时觉得无聊,就不由自主地去想其他事情。

4. 睡眠状态

人在睡眠状态中,意识并未停止活动。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并非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双目凝视”、“侧耳倾听”、“呆视着”,这些现象就是注意时的适应性活动。

2.无关动作的停止。有人看电视看得入迷时,呆若木鸡地注意电视屏幕。

3.呼吸运动的变化。所谓“屏息”现象。

4.心脏活动的变化。当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牙关紧闭,握紧头等现象。

二、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1. 无意注意:没有目的、无需付出努力。

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对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保护个体安全很重要,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注意形式。由于无意注意不需要做意志努力,耗能较少,不容易引起疲劳。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例如,大街上闪动的霓虹灯,很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教师在讲课时突然的停顿,也会马上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

c.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就是对比的作用。马路上的交通标志,采用红白、黑白相间;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d. 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

a. 需要和兴趣。如球迷容易注意有关球赛的消息,失业的人则特别注意报刊的招聘广告,母亲对婴儿哭声特别敏感.

b. 情绪和生理状态。人在精力充沛、精神很好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而且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和持久。相反,人处于疲劳或困倦时,是很难集中注意的。

2. 有意注意:有目的,需付出努力。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主要通过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2)培养间接兴趣。

(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保持注意。

(4)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内外干扰。有意注意能否坚持,还要看是否有克服内外干扰的意志努力。

3.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无需付出努力。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介于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之间的注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有自觉的目的和特定的任务联系着;另一方面它类似于无意注意,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例如,一个人学习外语,最先是枯燥难学,用很大努力才能聚精会神地学,这是有意注意;后来通过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学习起来不费劲,能稳定地注意学习,这种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是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有意注意要转化为有意后注意,主要的条件是使活动目的明确,认识深刻,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这种活动。

第三节睡眠与梦

一、睡眠

睡眠总共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 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脑电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大约持续1-7分钟。

2. 轻睡期:这时的脑电波频率更慢。大约持续10-25分钟。

3、4. 沉睡期:这时的脑电波频率慢、振幅极大。梦游、梦呓等现象一般在此阶段出现。

5. 快速眼动阶段(REM):眼球左右跳动,呼吸和心跳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很难唤醒。研究发现,大部分梦都出现在REM阶段。

图3.1 睡眠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图

二、梦

《易》曰:

“占事知来”

“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

中国古代“六梦”:

正梦、噩梦、思梦、寐梦、喜梦、惧梦

梦是人脑的正常活动,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每人每夜都做梦。

老子曰:智者无梦。

梦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其中潜意识是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和冲动等,它们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潜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

但是这些潜意识中的内容总是会通过各种方法泄露出来,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

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建立在精神病人研究的基础上,虽然有失偏颇,但也被普遍接受。

而在梦的内容方面,霍尔发现,大多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的。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自我中心;

2. 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

3. 睡眠中的外在货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

慢波睡眠时的梦:概念性强,内容涉及到最近生活中所发生的事。

快波睡眠时的梦:知觉性(特别是视知觉)较强,内容深动、古怪。

睡眠剥夺两天后,很难集中注意力,会出现幻觉和错觉。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1)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2)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

睡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使个体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称为催眠诱导。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会引起人们的被动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幻觉增强。尽管技术多种多样,一般催眠诱导都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暗示个体疲倦、发困和朦胧睡意;

(2)暗示个体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到疼痛;

(3)暗示个体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所说的话和让他做的事;

(4)暗示个体将体验到幻觉现象;

(5)暗示个体在醒来之后,将忘却催眠中的一切经验;

(6)暗示个体醒来之后做某些活动。

这一系列暗示都通过催眠者语调平缓、语音单调、不断重复的话来实现。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感觉麻痹

有些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甚至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

(2)感觉扭曲和幻觉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试现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语感觉扭曲。

(3)解除抑制

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知识去做按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催眠者的暗示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缺失。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够使心理产生一定的变化,称为心理促动药物。它们的作用首先是使人的心理在感知觉层面上发生改变,加大剂量后严重的则会引起思维、情绪以及行为活动方面的改变。

心理促动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类:

(1)镇静剂

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的药物。这类药物有镇静和麻醉作用,虽然有毒,但是少量服用没有妨碍。

镇静剂会降低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活动性,最后导致睡眠。

(2)兴奋剂

兴奋剂是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有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

适量服用镇静剂和兴奋剂都有积极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则会造成对它的依赖。

(3)迷幻剂

迷幻剂是指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重要影响,能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的一类药物。最常见的是LSD和墨斯卡灵。迷幻剂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也可能产生焦虑、恐怖和妄想狂,还能够造成思维和判断的混乱。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问题

外界信息===心理体验?碧绿的草坪(唯心 Vs. 唯物)

感觉是否反映物理刺激强度?游泳池的水凉吗?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除获得外界的信息外,还反映有机体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

通过感觉,我们能够了解自身各部分的状态,获得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饱、劳逸、心跳等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觉的作用: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法产生。

(4)感觉和知觉具有适应生存的意义。

二、感觉的种类

人有五官,就有五种感觉,对吗?有第六感吗?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感觉产生的条件:

(1)刺激物必须是某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物。

(2)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3)我们可以听到人的脚步声,但听不到蚂蚁爬行的任何声响。

(4)有健全的分析器。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

(1)感受器。感受器也被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如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等,转换成神经生物电能。

(2)内导神经。内导神经把生物电能向中枢传递,并且由内导神经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

(3)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的皮层及皮层下代表区域。传入的信息在此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形成各种感觉。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简单加工的过程。

转换、阈限、决策、适应

(1)物理刺激==>感觉信号。

(2)低于某个刺激强度,即使有外部刺激,也感觉不到任何事物。

(3)感觉似乎不费力,但要求决策和选择。

(4)低调处理富余或持续不变的信息。

三、影响感觉的主要因素

1. 刺激强度

2. 刺激时间

3. 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1.刺激强度

太弱和太强的刺激都不会产生感觉。

阈值: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绝对阈值”,或称“下阈”;继续增强也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称为“最大刺激阈限”或“上阈”。

操作定义:多次呈现不同强度的刺激,有一半时间能觉察到的刺激强度。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差别阈限

刚刚能觉察到刺激变化时的刺激强度变化最小量。最小可觉差。

韦伯定律(Weber Law)

2. 刺激时间

(1)感觉适应

(2)感觉后像: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会暂留一段时间,此为感觉后像。

后像有正负两类

意犹未尽的甜感

(3)感觉积累和融合

(4)感觉对比

吃完奶糖再吃水果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感觉

一、视觉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0%来自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760-3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视觉形成过程:

a.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进入;

b.通过折光系统投射到视网膜上;

c.视神经冲动,并传递至大脑;

d.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物像。

二、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16-20000Hz的音波。

音波是一种机械波。

听觉的感受性在1000-4000Hz内最高。

音高,响度,音色

音高——频率

响度——振幅

音色——音波的相互作用

噪音的危害:85分贝以上会造成损害。

三、其它感觉

肤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

第三节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整体属性,完整映象

知觉 = 各种感觉 + 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二、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离不开思维。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如果被感知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知觉更多地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组织化。

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相似、闭合、好的连续、好的形态。

2.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个时间段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能感受到少数刺激。

对象,背景。

对象与背景可以转换。

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被围的比包围的,暖色的比冷色,更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如伪装色。

知觉定势: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3.知觉的理解性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领会。

言语具有指导作用。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稳定性。

第四节几种主要的知觉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知觉和自我知觉

一、空间知觉(视知觉起主要作用)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

1.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

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

2.方位知觉

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方向的知觉,靠视觉、触觉、动觉、平衡觉、听觉所获得。

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人所带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称为深度线索。

二、时间知觉

通过某种媒介来进行。

如:时钟、日历。

三、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1.真动知觉

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在实际运动。

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运动知觉。

物体太快或太慢的运动,人都不能察觉到它的运动。

2.似动知觉

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物体实际上并没产生运动。

3.运动幻觉

诱导运动: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这个光点不停地动。

4.错觉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视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第五章学习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学习是由经验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其中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各种行为习惯、态度、人格特质的形成。学习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各学派对学习有各自的定义,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概括:

(1)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2)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

(3)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4)学习是个体经历;

(5)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学习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二、学习的一般过程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学习:闻—见—知—行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梅耶:学习过程模式

第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即新旧知识发生联系;

第二阶段: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遗忘,需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巩固新知识的意义获得;

第三阶段:在外在任务要求下,学习者采用一定的方法或策略提取新知识,并运用此类知识于相似情境或类似情境。

三、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方式

(1)接受学习:讲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2)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基本过程:掌握学习课题、制定设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和总结。

(3)意义学习: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意义学习的必备条件:

a.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b.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

c.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2. 按学习内容

(1)知识学习: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知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说课稿

记忆力的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资兴市立中学何耀明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记忆力的开发》。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记忆力的开发”是根据高中生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设计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 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 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两种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了一个记忆力小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三组英语词组和一组词组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练习等方式,揭示记忆的三大规律,使学生懂得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新课标提出要创造自然生成的课堂效果,师生共成长。在学生了解了谐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后,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记忆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了这两种记忆方法。

三、说课堂教学程序: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安排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和记忆方法训练三个教学环节。 (一)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在导入课题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三行数字材料,让学生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上面的数字是: 63、85、34、27、59、48、92、47、12、75、28、41 76、29、59、24、67、19、83、49、23、91、12、46 58、62、87、93、25、98、28、32、45、16、73、51 学生写完后进行记忆自测结果评价,然后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 最后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记忆包括3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二)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 (1)为了揭示记忆的规律,我先用多媒体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引出记忆规律一:记忆过程中遗忘先快后慢。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2)再用多媒体出示三组英语词组: TH ELI TTL EB OY SI TSD OWN HE WA NTS TO STU DY ENG LNSH Please tell me all about that 先让学生读一分钟,再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并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引出记忆规律二: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记。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予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湖州师范学院:心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08级) 唐龙云 2008年8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1、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意识活动规律的科学。(P3、4) 2、心理学的性质: 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P3、5) 3、心理学的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古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最早阐述心理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心理问题的探讨仅属于哲学的一部分。 年轻: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里脱胎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P3、4) 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而生物学是媒人。” 二、什么是心理现象(P4--6)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划分为以下各部分: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2、情绪过程 (二)、个性 1、心理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和人格。人格又包括:气质与性格。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一、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P12)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 2、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研究 二、心理学的分类(分支):(P13-15)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 6、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 7、管理心理学 8、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的分支还有很多:如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含: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航天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等,有人统计,目前心理学的分支超过一百种。

说课稿-李灿佳-旅游心理学-第四版

《旅游心理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试讲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主题是《旅游心理学》,下面我对本主题进行分析: 一、说课程 《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旅游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旅游心理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的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进行心理分析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初步理解管理心理理论和艺术。 德育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旅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旅客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李灿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心理学》第四版,这本教材顺应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体系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把心理学知识与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配以补充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本教材同时注重岗位的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心理过程、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因素 难点:心理实质 教学步骤: 导入: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和算命是一回事吗?(讨论法) 新授: 第一节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 2、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归纳: 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练习:举例说明,我们平时有哪些心理现象? (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讲授法)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心理学优秀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格。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人格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第十二章的内容。人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格与心理现象中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能力等其他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通过对人格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丰富知识,优化自己的性格;从小事做起,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教材内容: 1、人格的含义、特征、结构 2、比较重要的几个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格对人格品质有深刻的认识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的含义,结构和人格理论并能分析人格的成因 3、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掌握一些自我修养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相应的人格行为,从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重点难点:重点是人格的特征、气质的分类、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及人格的形成原因。 难点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关于人格的理论很多,不容易记忆且容易混淆提出者与相对应的理论。 1、引入法,让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体会什么是性格,同时可以激发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授法这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讨论法针对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并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认真听讲学生想要学好一节课首先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讲,理解什么是人格,明白人格的特征,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记忆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 2、思考讨论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应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营销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商品学、管理学、经济学及广告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本课程旨在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研究营销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心理日趋多样化、动态化,营销心理学对于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新日益普及和深化。 1.2设计思路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课程打破章节顺序,以心理健康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工作入手,将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心理学、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降低理论难度,增强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6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22课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掌握营销心理的表现和发展应用规律,更有效地开展营销分析策划、促销、开拓市场等,并为学习系列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奠定心理机能基础。 2.2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心理学的内涵、发展历史、重要性; (2)掌握个性心理的内容、概念、表现等基础知识; (3)掌握认知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过程等基础知识; (4)掌握情感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知识;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课时:讲授法3 课时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或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感过程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在认识过程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意志过程人对客观事物不仅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加工,改造它。为了加工、改造客观事物就要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类活动就叫做意志行动。 (2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等。个性倾向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性格,在每一个具体人上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2 .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心理学说课模板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好!我是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我先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材。一.说教材(板书:一.教材) 本课题出自出版社的年级册第部分主题。本节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节好课的设置除了要了解教材,还应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施。我再来说一下学生的学情。 二.说学情(板书:二.学情) 由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有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积极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板书:三.教学目标)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情之后,根据教材的内容、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了解,掌握 。 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的概念,通过 使学生,并教会学生的方法,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板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本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板书:五.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本节课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活动教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

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Ⅰ. 课程性质 心理学基础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Ⅱ.教学目的及要求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高师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未来工作对象的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学、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世纪中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Ⅲ. 学时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 Ⅳ.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如何研究心理学 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本质,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2.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3)心理的本质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6学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的起源

2. 心理的实质 3.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脑功能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脑的进化过程、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了解神经元、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神经体液调节。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3)心理的实质 2.本章难点 (1)大脑的机能区(2)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三章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1. 感觉的一般概念 2. 视觉 3. 听觉 4.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掌握视觉、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其他感觉;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3)感觉现象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课程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课程论》

2020.5.17 20:32 《课程论》施良方著学习笔记 第一编课程的基础 课程的基础:影响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基本领域-课程的基础学科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提法: ?泰勒:课程目标的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坦纳夫妇、塞勒——有效课程的基础是社会、学生、知识 ?劳顿、史密斯、洛瓦特——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泰勒与理查兹——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以及组合的关系——心理学、社会学、哲学 ?黄炳煌——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知识之结构 了解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助于对课程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思考,在实践工作中少走弯路。 只有在对课程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课程关系有较为全面了解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明智的课程决策。 因此,对课程的三个基础学科从历史的考察、现代理论流派的分析以及他们对学校课程的影响几个维度,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论框架。 1.课程与心理学 (教育要促进个体发展,需要了解个体的发展及其学习过程的本质) 1.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考察 ?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最早把心理学引入对教育的讨论——按儿童年龄阶段划分教育的阶段并设置相应课程 灵魂是生命之源、能动的本源;灵魂的组成部分:植物的——体育、动物 的——德育、理性的——智育。主张和谐发展,但提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 发展理性官能。 ?形式训练说(形成于17C,盛行于18C和19C)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洛克 人天生具有诸多能力,但只有经过锻炼才能获得能力和技巧。人的官能像 身体一样能通过锻炼得到改进。设置课程不是为了学科本身的价值,而是 在于这些学科对心智的训练价值。 ?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最早真正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人。 否定心灵的与生俱来的官能,认为心灵的发展是以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的观 念构成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统觉——把分散 的观念联合成一个整体,用已有的观念去解释和融化新观念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官能,而是提供适当观念充实心智;官能心理学只重 视课程的训练作用,而观念联合论重视课程的选择和内容的扩充(根据儿 童多方面兴趣选择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整体,兴趣能使新旧观念联合起 来);注重教材的排列和教学的步骤 ?【评论】官能心理学与观念联合论及建立在这两种心理学基础上的形式训练说与实质教育论,曾经产生重大影响;但处于前科学阶段,缺乏科学依据。

基础心理学电子教案

基础心理学 电子教案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本章要点:1.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3.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4.心理学的实质;5.心理学流派;6.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作业:心理学流派简介(任选一个流派)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行为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评价产生的态度体验。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一个人有意识的提出目标,制订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程中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她处于过度阶段。如:注意、灵感、心境、犹豫不决等等。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①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的。 ②心理过程的形成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③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但更具有可变性;个性心理特征则更显示出稳定性。(演变: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影响:内向、自尊→自责)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的发生 从种系发生的角度看,凡具有一定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动物发展到阶段,在机体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就开始产生了简单的心理现象。 1、物质的反映属性:一个物体受到外来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这种影

3 做情绪的主人-----心理学说课稿

《做情绪的主人》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做情绪的主人》,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1 心理课内容分析 情绪是由现实事物引起的,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在分析中,我看到现代中学生时常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际交往的烦恼,还有自我成长,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这些问题总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严重的还会阻碍健康人格的发展。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部分学生经常有遇事敏感、冲动、自卑、消极、喜怒无常的表现。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情绪的本质,学会如何处理各种负面情绪显得很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情绪的知识,认识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认清情绪波动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通过自我教育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 教育目标 教会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的同时学会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3 能力目标 认识各种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正确认识情绪 (2)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2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寻求适合自己的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体方案有故事法、讨论法、游戏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时间:1课时 2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资料实践调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①故事引入;②游戏激趣,探索感悟; ③知识点;④情绪聊吧;⑤锦囊妙计;⑥教师总结。 (2)过程 ①故事引入(5分钟) 为了引入主题,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情绪的阴情由我们自己决定,心态的好坏靠自己把握。 【故事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为宜,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②游戏激趣,探索感悟(5分钟) 给学生词条:恐惧、欢喜、痛苦、愤怒、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狂喜、厌恶等。学生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每人表演一个词条,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含义。 【通过表演及自己的体验明白人的情绪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体会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心理学基础》课程论文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摘要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多个方面总结出学习的一系列规律与特点,在教育教学及个人学习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行为主义的一系列的理论都存在过于机械化、忽视人类复杂性的弊端。因此,应该辩证的看待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而将它的作用尽可能大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 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发展局限性 一、概况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思路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为依据,即学习者的行为是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所以,行为主义学派又被称为“刺激-反应”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二、发展历程及应用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典条件反射的现象可说是无处不有,如“望梅止渴”、“—朝被蛇咬,三年怕并绳”等;在学与教过程中,经典条件反射的例证也不少,其原理也早已被广泛运用。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巴甫洛夫自己并未宣称他的理论是联想主义或行为主义的,但是他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应用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应用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教授《应用心理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就好比教人游泳,如果一个人很好地掌握了游泳和水下自救的技能技巧,即使他被卷入激流险境,也能从容应付,脱离危险。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如被冲进了激流险境。而高职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不能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应用心理学》课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的一门课程,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我将对本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做一个简要介绍。下面先介绍课程的第一大方面:《应用心理学》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2004年开设以来,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建设步伐快,已经成为了全院学生的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每周2课时,总共16个课时,2个学分。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定位于素质培养,服务于高职教育,塑造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灵,营造和谐校园。 1、服务于高职教育 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高职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塑造健康心灵 伴随社会竞争加剧一路走来的高职大学生,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遭遇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广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三)课程目标 《应用心理学》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本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知识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正确认识自我,了解情绪的作用、挫折的意义,人际心理效应,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高职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3)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

心理学各个基本分支领域简介

心理学各个基本分支领域简介 《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最普遍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二)》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实验心理学》介绍了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心理学"的学习,让自考生初步了解设计研究课题实验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心理统计》介绍的是心理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心理测量》介绍了制定心理测量量表的科学程序和常用的智力、特殊能力,以及人格测量量表;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从婴幼儿到成人乃至一生的心理发展历程,重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应用心理学》概括地说明了心理学的各个应用领域及其基本内容; 《教育心理学》说明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人的健康服务;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介绍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有关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 《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针对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它包括组织的计划、指导、激励和控制等,也就是要为组织提供正确的管理原则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生理心理学》讲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让自考生了解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史》介绍心理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以及近现代各心理学派别的基本主张,帮助自考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观点; 《心理实验设计》则侧重于培养自考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是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把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认知心理学》对自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和掌握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介绍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介绍Skinner激进行为主义的核心是,学习完全可以根据可观察的事件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的,也就是学习者的行为和环境的前提和结果是分不开的,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前提指的是环境中的各种线索,这些线索决定了特定行为是否合适;结果决定了学生行为是否被重复,以及是否被学会。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2.行为矫正原理;3.注重学生的行为;4.反馈之后得到强化。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同样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是根据学习者内部的过程来解释学习。Atkinson和Shriffin(1986)所提出的多阶段、多层次的记忆理论一般被认为是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学习者的三个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并加以转换存储和利用。在此过程中,注意、编码、检索、反馈等过程也在起作用,注意使学习者能够接受到信息,编码使学习者将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相联系,检索式学习者可以从记忆中会议信息并用于适当的情境,反馈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反应是否正确得当,反馈还可以提供矫正性的信息以便学习者可据此修正个人行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影响表现为两种方式:1.改变了我们队反馈的概念并将研究重心转到了教学的

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促进或妨碍信息的加工并进而影响学习;2.促使实践者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策略,以此来引导注意、促进信息的编码和检索、提供各种情境中的练习机会。 图式理论认为知识是以被称为图式(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较大知识单元或信息块)的信息包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图式来解释事件和解决问题并通过经验和学习而发展新的更复杂的图式,教案《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复杂的、自动化的图式能使学习者摆脱工作记忆能力的限制,使理解和推理等加工过程得以出现;当缺少合适的图式时,就会使学习者感到很大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Sweller等,1998)提出应设计一些教学策略来减少教学材料中无关紧要的认知负荷,它使教学设计领域更加关注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中情境所起的作用更为核心、更为重要。与行为主义理论和信息技工理论不同,塔更多依赖于社会文化决定因素,而不是个体心理学,也就是知识是在"有意义的行动(指一定文化系统中的彼此间具有有意义联系的行动)"中自然形成和增加的(Lemke,1997)。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参与社群实践而发生的,所谓社群实践指的是社群成员共有的实践,这种学习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Gagne的教学理论包括三个成分:1.学习结果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