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

第四章幼儿园环境重点知识梳理

1。幼儿园环境得教育价值:(1)精心创设得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启发幼儿得智力、(2)精心创设得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得能力。(3)精心创设得幼儿园室内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得发展。

2、幼儿园环境得概念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得各种条件得总与、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得幼儿园环境就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得一切条件得总与。它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得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得幼儿园环境就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得物质与精神得要素得总与。

3。幼儿园环境得分类:按构成内容得性质差异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

4.广义得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得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得要素得总与。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

5、狭义得物质环境:就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得各种物质要素得总与。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得选择与搭配等。

6。广义得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得一切精神因素得总与、主要包括教师得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在具备了基本得物质条件后,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得就是精神环境。

8、幼儿园环境得特点:(1)环境得教育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就是美化得需要,

更就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得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

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得行为,所以说幼儿园得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得、

(2)环境得可控性,一方面社会上得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得要求及幼儿得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得各种要素,维护环境得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

最适合幼儿发展得状态。

9。幼儿园环境创设得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得一致性原则:就是指环境得创设要体现环境得教育性。即环境设计得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得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2)发展适宜性原则:就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得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得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与谐地发展。(3)幼儿参与性原则:就是指环境得创设过程就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得过程。环境创设过程应该就是一个积极得教育过程、(4)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得幼儿教育系统。(5)经济性原则:就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得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10.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得主要因素:物质因素与精神要素(人得要素、幼儿园文化。)

11、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存在得问题:室内环境布置得目标偏离、室内环境布置得内容不系统、教师环境创设得观念存在偏差

12.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得有效策略:(1)把环境创设得权力还给孩子,“解放”孩子并为自己“松绑”;(2)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创设与分享得环境空间;(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设开放、共享得教育环境;(4)营造良好得精神环境就是幼儿成长与发展得关键因素。

13.活动区教育得功能:为幼儿创设互动得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个别化得学习机会、为幼儿提供静态与动态相平衡得课程

14。活动区创设得原则

(1)教育性:教师要以教育目标与本班幼儿得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有目得、有计划地选择合适得内容与主题,创设合适得活动区域环境。

(2)整体性原则:其一就是整个活动室得空间布置应就是一个整体、其二就是幼儿得发展就是一个整体,活动区域得设计应涵盖幼儿发展得没一个方面。同时,各活动区域得内容应相互渗透。

(3)共同发展原则:首先要符合幼儿得年龄特征。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得呈现要体现出分层、递进、多样得特点,使不同能力水平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

15、班级活动区域得设计

(1)活动区得内容与数量:首先,根据幼儿园得教育目标来设计活动区得范围;其次,选择活动区时还应考虑班级本阶段得教育重点。一般在4至5个为宜、

(2)活动区得规划与布置:活动区得规划要合理布局、活动区之间要界限明确、活动区布置要半封闭式。

(3)活动区得规则制定: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确制定一些规则,如每个活动区得人数、进入活动区得标志、在每个活动区应当如何开展活动、活动后如何收拾整理等。

16、选择活动区材料时要关注材料得品质与数量,并根据幼儿得兴趣、发展需要以及活动得内容进行投放,使材料得投放具有操作性、启发性、引导性、丰富性与针对性。

17。常规活动区域:角色游戏区域环境设计、建构游戏区域环境设计、美工活动区域环境设计、自然角区域环境设计、

18.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得重要性

19。家园合作得主要内容:鼓励与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得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在家园合作中,上述两方面得内容就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可同时进行得。

20.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得策略:(1)换位思考,尊重家长;(2)客观评价,取得信任;(3)讲究方法,艺术沟通(从孩子角度出发、有技巧地拒绝、避免“兴师问罪”)、软化矛盾,冷静处理。

21、幼儿园与社区结合中主要得问题就是:较多流于形式,实质性得教育效果不大;打乱了幼儿园得生活常规,加重了教师与幼儿得负担;将与社区结合得活动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分离开来,不能有效地利用社区环境来深化幼儿园教育

第五章幼儿游戏重点知识梳理

1.游戏得本质特征:游戏就是内在需要得自愿活动、游戏就是“日常生活"得表征、游戏富有选设性得自足乐趣、游戏就是有规则得活动、

2.幼儿游戏得功能:(1)对儿童得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促进幼儿感知运动能力得发展、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得发展、促进儿童社会性得发展、促进儿童交流能力得发展、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得发展、促进儿童情感健康得发展;(2)对障碍儿童具有治疗作用。

3。幼儿游戏按内容与性质分为两大类:一就是创造性游戏;二就是规则性游戏,又称教学游戏、

4创造性游戏得类型: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5、规则性游戏得类型: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6、角色游戏得定义:角色游戏就是幼儿按照自己得意愿,以模仿与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得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得游戏。

7。角色游戏得特点:就是幼儿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得活动;就是幼儿一种创造性想象得活动;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家庭与幼儿园周围得环境;它具有很大得灵活性,无一定得程序与模式,不追求固定得结果。

8.角色游戏得教育作用: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广泛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体验自主,发展主动性与创造性。

9。结构游戏得定义:结构游戏就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得游戏机。

10、结构游戏得特点: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就是幼儿得一种操作活动,就是幼儿得一种造型艺术活动

11.常见得结构游戏:积木游戏,积竹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水玩雪得游戏。

12、结构游戏得指导:丰富与加深幼儿对物体与建筑物得印象;帮助幼儿掌握构造得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有目得、独立地进行构造活动。

13。表演游戏得特点:具有戏剧性、具有自娱性、具有创造性、

14、常见得表演游戏:幼儿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

15.表演游戏得指导:选择适合表演得文艺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得兴趣;为儿童准备简单得表演服装与道具;帮助儿童组织表演活动。

16、智力游戏得定义及功能:就是根据智育任务设计,以智力活动为基础得游戏,它得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得幼儿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得智力与语言、

17、音乐游戏得定义及功能:就是根据音乐教育得任务设计,以音乐活动为基础得游戏,它得

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幼儿对音乐得兴趣,发展幼儿得音乐感受力,表达力与创造力。

18。体育游戏得定义及功能:就是根据体育任务设计,以展幼儿基本动作为基础得活动性游戏,它得作用就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得兴趣,发展幼儿得基本动作,增强幼儿得体质、

19。幼儿游戏得基本特征:幼儿游戏就是“兴趣主义"得活动;幼儿游戏就是“自发性得自主”活动;幼儿游戏就是“重过程”得自娱活动。

20.幼儿游戏发展阶段:(1)依据认知发展划分得游戏阶段: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2岁);(2)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得游戏阶段: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合作游戏阶段、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得组织与实施

1。幼儿园教育活动得目标定位:既要关照幼儿得生理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发展得特征,更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得需求,渗透了教师得哲学观、主体价值观。

2.行为目标:就是指以幼儿具体得、可被观察得行为表述对象得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它指向得就是在教育活动实施以后在幼儿身上所发生得行为变化、具有一定得客观性与可操作性、梅杰认为,一个行为目标包含四大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达成度。(1)行为主体,即谁完成教育活动预期得行为,一般而言,行为主体既可就是教师也可就是幼儿。

(2)行为动词,即可被观察到得行为动词,就是外显得,如“说出……”、“区别……”、“分辨……”、“画出……"、“知道……”、“体验……”、等。

(3)行为条件,陈述得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得预期行为就是在特定得时间、空间、背景、支持、条件下才能实现得。如:“不需要成人得提醒,能够饭后漱口”、“能模仿成人或者同伴,连贯、完整地做出准确得早操动作"。

(3)行为达成度,就是对教育活动预期得标准,用来衡量活动得成效。行为达成度既可以限定在幼儿人数方面,也可以限定在幼儿表现出预期行为得熟练度方面。

3.生成性目标:就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得展开而自然生成得预期标准。生成性目标则重在教育活动得非预定得过程,具有一定得非预期性与不可控性。

4.表现性目标:描述得就是幼儿学习后得身心一般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就是难以用直观得观察、测量方式在教育活动进行后能够衡量出来得,而就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得考察、关注而发觉得,具有一定得独特性与个体性、通常,表现性目标蕴含得就是幼儿将要处理得问题,幼儿将要参与得活动任务。表现性目标得表达方式一般为:“讨论……"、“与同伴分享自己得想法”、“考察……",如:“参观农贸市场,并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得想法。”

5。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得范围:有助于幼儿发展得基本知识,有助于幼儿发展得基本态度,有助于幼儿发展得基本行为。

6。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得组织原则

7。生活性原则:幼儿教育得根本要旨就是为了尊重幼儿生命得发展逻辑,不断创造条件,促进每一个生命得发展,使生命更有意义。为了让幼儿真正感触到生命得脉动,作为幼儿教育载体

得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必须贴近幼儿得生活,尤其要关注幼儿得日常生活。

8。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包括三个维度得适宜:年龄适宜、个体适宜、文化适宜。只有教育活动内容适宜每一位幼儿得文化与个性,在每位幼儿得最近发展区得区域内,幼儿得成长才更有效,更具价值与意义、

9、趣味性原则:趣味蕴含着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源于活动内容本身所具有得魅力,可以引发幼儿探究得欲望与冲动,使幼儿具有一种“忘我”得能力,并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自发、自愿、全神贯注地投入于事情完成得过程中。

10、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幼儿得学习特点与认识规律,各领域得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幼儿得认识事物得特点就就是整体得、完整得,幼儿得学习也就是整体得、完整得,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组织必须就是综合性得、整合性得。

11。行动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必须还原为幼儿得经验(虞永平),还原为幼儿成长得过程。就就是说把幼儿将要学习得内容渗透到幼儿得探索、实验、操作、体验、表现、表达、游戏、交往、重复等活动中,通过一次次这样得活动深化、形成自己得理解。

12。流变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得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充实、或删减、或更替、或合并、或深化、或生成、也就就是说,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得选择就是变化得,呈现在幼儿面前得总就是切合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不同幼儿需要得知识容量,为幼儿得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13。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取需要注意得问题:.内容选取与目标定位脱节、内容选取超载、预成与生成内容失当。

14.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得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这三大取向中,教师得角色各异,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关系有所差别。

15、忠实取向:指得就是教师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得过程中,完全忠实于之前设计得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严格执行得过程。在忠实取向中,幼儿园教育活动就就是建筑图纸,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具有一定权威得幼儿园课程专家共同设计、制定得,作为教师仅仅充当建筑工人得角色、

16.相互适应取向:就是将教育活动实施得过程瞧做就是教育活动设计者与实施者之间通过协商而相互适应得过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得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情境下幼儿得不同反应给予不同得回应,采用不同得策略,以促进每位幼儿得健康发展,教师得角色就是积极得、主动得幼儿园教育活动得设计者与实施者。

17、创生取向:就是指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得实施过程瞧成就是教师与幼儿联合创造教育经验得过程。在创生取向中,音乐得乐谱就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得关键经验,就是一个教育得大框架,框架之内得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得即时情况、现有水平进行适度得二次创作,师幼共同围绕关键经验,在一个大框架内相互作用,不断生成新得学习内容与学习机会,这就是典型得教育智慧得彰显,就是创造性工作得体现。

18。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得问题与对策:(1)过度关注个人,而忽略全体幼儿;(2)过度时间把

握欠妥;(3)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4)教师忙于“过度照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指导就是必要得,甚至会推动幼儿在原有基础得跨越式发展。但指导就是有前提得,教师需要明晰幼儿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困难经过自己得努力、同伴得协助就是否能够有效解决,进而运用不同得鹰架给幼儿提供支持。

19.幼儿园教育活动得评价:就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显在得或隐在得成效进行评判得一系列活动。

20.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得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得实效性、提升幼儿教师得专业化水平、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得标准。

2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得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得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得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得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得成效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22、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与书写要遵循一定得规则与要求,本节将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四个维度切入,探讨设计与书写得一般要求。

23。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得表述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发展目标,一种就是教育目标。活动目标设计与书写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致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24。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认知:包括对知识得理解、掌握、记忆,认知能力得形成过程等;情感:包括兴趣、爱好、倾向、态度、习惯养成、价值观等;动作技能:包括大小肌肉得协调、模仿、操作、行动、动作等、25。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就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所需要得教具、材料、场地安排等;经验准备,就是指幼儿在学习该幼儿园教育活动之前必备得前期经验。

26、活动过程:一般包含导入、展开、结束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得撰写需要清晰地显示出教师根据幼儿得心理逻辑而编织得教学思路。上一个环节为下一个环节得展开提供线索,上一个环节得开展有助于下一个环节目标得达成与靠近,每个环节流畅、丝丝入扣。

27。活动延伸:就是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准备通过哪些途径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得经验延续与巩固、活动延伸必须切合活动目标得方向,请幼儿在活动结束后继续练习,达到熟练得程度。延伸得内容就是与本次活动目标相吻合得内容,而不就是转引到其她得学习经验。

28、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得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得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得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9。体育活动得基本内容:基本动作得练习、基本体操得练习、体育游戏、运动器械得练习。30、学前儿童身体保护与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得内容有:生活卫生方面、清洁卫生方面、环境卫生方面、器官保护方面、

3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得标准: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得心理健康问题。

3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得分类结构:倾听行为培养、表述行为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得培养、期阅读行为得培养。

3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得方法一般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练习法、表演法等。

3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得主要类型有:文学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

3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得总目标:(1)对周围得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得方式表达、交流探索得过程与结果;(4)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受事物得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得重要与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得环保意识、

3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得总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得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得事,不怕困难,有初步得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与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36。婴儿依恋得类型:回避型、安全形、反抗形、

37。学前社会教育活动得主要类型有:自我教育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社会环境与规范认知活动、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38.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得主要环节:创设人际交往情境、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39、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得总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与艺术中得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得情感与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得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40。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得主要类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

4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得主要类型: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活动。

42、儿童绘画得发展氛围四个时期: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

第七章幼儿园教育评价

1。幼儿园教育评价得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

2。幼儿园教育评价得原则:计划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儿童学习与发展得情况、教师得教学与指导作出评价;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得行为与表现进行评价、儿童在日常环境中得表现进行观察与评价、儿童活动中得能力与兴趣等方面得表现作出一般得与整体得评价、又要承认儿童在学习上得差异性,对个别儿童作出特殊得评价;教育活动得目标、内容以及教育环境与材料得选择、利用,教育活动得形式、方法以及活动中教师与儿童得互动关系;静态得活动要素、动态得活动过程)、客观性原则。

3、对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得指导思想: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就是整个学前教育评价中最为基础、核心得部分。

(1)发展性:应杜绝评价儿童得随意性、应该就是动态评价、具有科学性、从儿童权利保护得角度来处理评价结果、

(2)真实性:评价得情景无论对儿童还就是教师都就是日常得、平时得,意味着评价本身就是儿童学习得一部分,也就是教师教学得一部分。

(3)整体性:应从五大领域综合评价;应综合考虑在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得表现;应以教师、家长、儿童为评价主体得三种类型得评价综合评价。

(4)“瞧得见”:评价就是讲究证据得,就是建立在证据之上得判断,就是对证据得搜集、呈现得基础上做出令人信服得判断,要让评价听取人“瞧得见"儿童得学习与发展。

4。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得内容包含:活动目标得评价、活动内容得评价、活动方法得评价、活动过程得评价、活动环境与材料得评价、活动效果得评价。

5.对活动目标得评价:

一就是评价活动目标与教育得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单元目标就是否有紧密得联系;

二就是评价活动目标就是否包括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方面得要求;

三就是评价活动目标就是否与儿童得实际情况相适应。

6。对活动内容得评价就是指对活动内容得选择与设计两方面得评价、

首先,要评价活动内容得选择就是否与幼儿教育目标相一致;就是否与幼儿教育所涉及得范围、领域相一致;就是否与幼儿得能力水平相一致。

其次,评价活动内容得选择还要瞧所选材料得审美性与艺术性。

另外还要评价对活动内容得设计与组织:评价在一个具体得教育活动中各部分内容间得比例关系就是否合理;评价活动内容与形式就是否相适应;评价活动内容得组织安排就是否突出重点、难点;评价活动内容各个部分之间得过渡衔接就是否流畅、

7。对活动方法得评价,它既包括教师主动得引导与教学得方法,也包括儿童主体得探索与操作得方法。

一就是评价方法得选择与运用就是否与活动得目标与内容相呼应;

二就是评价方法得选择与运用就是否顾及到了儿童得年龄特点与水平;

三就是评价活动得方法就是否强调并体现了儿童得自主性与主体性;

四就是评价活动得方法就是否注意到了与本活动环境与有关设备相联系。

8、对教育活动过程得评价:(1)评价教师得行为(2)评价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3)评价活动得组织形式(4)评价活动得结构安排

9、活动环境与材料得评价:(1)就是否与该活动内容相适应(2)就是否能适合儿童得实际需要与能力(3)就是否适合于教育活动得展开(4)就是否充分地发挥了环境与材料得作用

10。活动效果得评价主要就是指从儿童方面反映出来得教育结果、

(1)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参与与学习态度-—注意力就是否集中、表现就是否主动积极、

(2)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得情绪情感反应——精神就是否饱满、情绪就是否愉快与轻松。(3)评价儿童对活动预期目标得就是否都达成。

11、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得整体评价: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资料收集与积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英语知识点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一、重点短语 1. have a fever 发烧 2. have a cough 咳嗽 3. have a toothache 牙疼 4. talk too much 说得太多 5. drink enough water喝足够的水 6. have a cold 受凉;感冒 7. 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 8. have a sore back 背疼 9. have a sore throat 喉咙痛10. lie down and rest 躺下来休息11. hot tea w ith honey 加蜂蜜的热茶12. see a dentist 看牙医13. get an X-ray 拍X 光片14. take one’ s temperature 量体温15. put some medicine on sth. 在……上面敷药16. feel very hot 感到很热17. sound like 听起来像18. all weekend 整个周末19. in the same way ? 以同样的方式20. go to a doctor 看医生21. go along 沿着……走22.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在马路边23. shout for help 大声呼救24. without th inking twice 没有多想25. get off 下车26. have a heart problem 有心脏病27. to one’ s surprise 使....... [京讶的28. thanks to 多亏了;由于29. in time 及时30. save a life 挽救生命31. get into trouble 造成麻烦32. right away 立刻;马上33. because of 由于34. get out of 离开;从……出萍35. hurt oneself 受伤36. put a bandage on sth. 用绷带包扎37. fa ll down 摔倒38. feel sick 感到恶心39. have a nosebleed 流鼻血40. cut his knee 割伤他的膝盖42. have problems breathing 呼吸困难43. mountain climbing 登山运动44. 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做某事45. run out (of) 用完;用尽46. so that 以便47. so. . . that 如此……以至于…48. 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49. in a d iffic u lt situation 在闲境屮50. keep on doing sth. 继续或坚持做某事51. 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52. take risks 冒险53. give up 放弃 二、重点句型 1. What’ s the matter? What’ s the matter with you? =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 What’ s wrong with you?你怎么了 2. W hat should she do?她该怎么办呢? Should I take my temperature?我应该量一下体温吗?主语+ should/shouldn’t + 动词原形. ..①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你应该躺下休息一会儿。② You shouldn’ t go out at night. 你晚上不应该出去。 3. Do you think it comes from a newspaper or abook? 你认为它是来自报纸还是书呢? 4. I think I sat in the same way for too long withoutmoving. 我想我以同样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得太久了。 5. She said that the man had a heart problem and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Unit 2 I ’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一、重点短语 1. Clean-Up Day 清洁日 2. an old people’s home 养老院 3. help out with sth. 帮助解决困难 4. used to 曾经……;过去_ 5. care for 关心;照顾 6. the look of joy 快乐的表情 7. at the age of 在......岁时8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9. cheer up (使)变得更高兴;振雀10. give out 分发;散发11. come up w ith 想出;提出12. make a plan 制订计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二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0b ,0a (b a b a >≥=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 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 们也叫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必看简答

xx《保教知识与能力》必看简答 题 1.简述幼儿记忆的特点 【答案要点】: (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2)机械识记运用最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2.简述幼儿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答案要点】 《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现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 (三)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打好基础 《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打基础的任务。《规程》第29条明确规定,“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儿童入小学做好准备,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3.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实施体育时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 (3)增强幼儿体质。 (4)增强幼儿健康。 (5)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6)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4.游戏指导策略是指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请结合实际谈谈一般有几种指导方式或策略? 【答案要点】: 教师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介入游戏: (1)作为旁观者介入:教师在一旁观察儿童游戏,并有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点头、微笑)来表示对幼儿游戏的关注,让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支持和赞同。 (2)作为管理者介入:教师不参与游戏,但积极地帮助幼儿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如回应儿童关于材料的要求,协助儿童布置环境,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等。 (3)作为共同游戏者介入:教师作为孩子们平等游戏伙伴积极参与儿童游戏,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这时教师一般遵循游戏的原有进程。让幼儿主宰游戏。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7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大于或等于0。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 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5.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 是同类二次根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7.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 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 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0, b ≥0);=b ≥0,a>0). (3)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 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a (a >0) a -(a <0) 0 (a =0);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c b a 222=+。 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 , b ,a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c 满足c b a 222=+,那么这个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 要方法。 (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 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 a , b ,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 3,4,5; 6,8,10; 5,12,13; 7,24,25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考点三-精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三 74.对我国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删除修改 75.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幼教之父”。创建“活教育”理论体系。(1)他率先在我国采用日记法研究儿童心理,写了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心理之研究》。(2)《家庭教育》是我国第一本在近现代儿童学原理指导下结合亲身育儿经验写就的著作,奠定了陈鹤琴作为现代家庭教育拓荒者的历史地位。(3)他率先采用实验法在1923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4)1940年,他在江西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5)活教育目的论(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活教育的课程观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又称为单元教学)、活教育的方法论(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76.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77.陶行知:(1)1927年,陶行知创办的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2)1927年春,陶行知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3)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4)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78.张雪门,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理论的代表人。1917年在家乡宁波创办星荫幼稚园。“南陈北张”。 79.教育人物篇:(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2)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3)中国乡村幼教之父:陶行知。(4)“南陈北张”:陈鹤琴、张雪门。 80.教育机构篇:(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欧文创办的新拉纳克幼儿学校。(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40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的。(3)中国第一所(官办)幼儿园:湖北幼稚园(武昌蒙养院)。(4)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1923年,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5)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1927年,陶行知创办燕子矶幼稚园。(6)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陈鹤琴创办。 81.教育思想篇:(1)夸美纽斯:泛爱主义;《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自然后果律;自然人。(3)裴斯泰洛奇:爱的教育;和谐发展教育。(4)福禄贝尔:游戏;恩物。(5)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活动课程论:“从做中学”。(6)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心理胚胎期、“吸收心理“;”生命的法则”。(7)陈鹤琴:“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又称为单元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9)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 82.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5)教育内容加深,形象化

八下知识点整理.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P59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近年来,手机、彩电、空调、电脑等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科技对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影响?P61—62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成长,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3.列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①蓬勃兴趣的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已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对促进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③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空间技术落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实现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要靠空间技术的进步。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救援救灾、科学研究,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空间技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人类跨入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什么?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 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第15课走创新之路 1.为什么要创新?(如何理解科技发展靠创新?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 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②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处于领先的地位。 2.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①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不过,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

最新精选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经典复习题带答案知识点分析(共10套题)第(9)

最新国家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 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进行创造性游戏属于() A、表演游戏 B、角色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分类 【参考答案】: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2.教师加入幼儿的游戏,扮演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教师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角色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使幼儿得到暗示和启发。这种游戏指导的方式是() A、内部介入 B、外部介入 C、直接指导 D、正向指导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2节>幼儿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参考答案】: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内部介入是指成人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3.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教师为儿童创设有一定矛盾冲突的情境,让儿童身处矛盾、应对困难、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水平。这种方法是()。 A、行为练习法 B、角色扮演法

C、游戏法 D、移情训练法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2节>幼儿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行为练习法是指教师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组织儿童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自己,通过交往和参加各种活动受到实际锻炼,以形成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方法。 4.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 A、技能教育功能 B、认知教育功能 C、情感教育功能 D、心理教育功能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参考答案】: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5.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参考答案】: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在运用讨论法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的不对,也不应该立即打断,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6.皮亚杰所划分的游戏类型是() A、机能游戏、建筑游戏、扮演游戏和规则游戏 B、模仿游戏、探索游戏、尝试游戏和造型游戏

(完整版)2018人教版整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第1节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 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后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2、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A.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B.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若没有,则要调到零刻度线上。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重点】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科学八下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He 锰-Mn 金-Au 铝-AL 氯-CL 硅-Si 铁-Fe H -氢 C -碳 N -氮 O -氧 Na -钠 Mg -镁 P -磷 S -硫 K -钾 Ca -钙 Cu - 铜 Zn -锌 Hg -汞 I -碘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氢氧化钠—NaOH 氧化铜-CuO 硫-S 一氧化氮-NO 氧化铝-A L 2O 3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氯化氢-HC L 氯气-- C L 2 硫化氢-H 2S 氧化钠-Na 2O 氧化镁-MgO 氖气-Ne 金刚石-C / 过氧化氢-H 2O 2 二氧化硫-SO 2 氧化钙-CaO 碳酸钙-- CaCO 3 硝酸根离子Ca 2+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甲烷 Fe 2O 3-三氧化二铁 Na 2S -硫化钠 FeCl 3 -三氯化铁 (氧化亚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ZnO -氧化锌 NaCl -氯化钠 MgCl 2-二氯化镁 & KCl -氯化钾 CaCl 2-二氯化钙 CuSO 4-硫酸铜 K 2MnO 4—锰酸钾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带正电)= 中子数 (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道尔顿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汤姆森 4. H 2O 有那些意义(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 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 如 水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 。 ) 6. “2”的含义:2Ca 2+ 前2:表示 2个钙离子 ,后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2H 2O 前2:表示 2个水分子 ,后2:表示 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 渐 增大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1.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3.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 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 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 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矩形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五

模块三生活指导 第一章幼儿生活指导 一、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组织 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保障幼儿生命和身体的健康。 (2)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包括入园、盥洗、如厕、进餐、睡眠、游戏、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和离园等环节。 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 要点内容 晨间接待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早操早操是以体操为主并配以跑步、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宜按年龄班组织团体活动。以锻炼身体,培养团体精神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①做好活动环境的准备工作 ②做好活动准备 ③做好教育过程的组织与指导: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教育内容应具科学性和教育性;教育目的明确、具体、符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启发性指导和随机教育、个别教育 ④教育活动后的效果检查 自由活动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使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以确保安全 饮水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提供水喝。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盥洗根据实际的用具设备,让幼儿分批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洗脸的顺序和方法;提醒幼儿遵守盥洗的规则,认真洗净手和脸 进餐①进餐前15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备进餐;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 ②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进餐时

八下道法重点知识梳理

八下道法重点知识梳理1.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p4-5★★★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接纳。 ②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我们为什么要参与社会? ①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②我们只有积极参与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的利)p10-13★★★ 对个人:(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 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 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 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 便利和丰富多彩。 对社会:(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 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 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消极作用(网络的弊) p15-16★★★ 弊: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 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网络问政”的意义p13★★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 渠道, ②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③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 作用。 8.(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p14★★★ 答:①网络谣言损害国家形象 和公信力 ②污染了网络环境; ③扰乱了公共秩序 ④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 共利益。 ⑤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 ★★★ 国家: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大力宣传法律知识。 ②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 击违法犯罪行为。 个人(青少年): ①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 不信谣。 ②发现网络谣言,要及时向有关 部门举报。 ③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遵守网 络文明公约。 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积极同 违法行为做斗争 9、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 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2)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4),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 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5)传播网络正能量。 10、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 发展建言献策。 (2)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做 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高扬主旋 律 11、社会秩序的作用/意义?★ ★★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 的保障。 12..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 内容。 1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学习八年级下册数学要整理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红色字体为特别重要知识)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一、备考指导: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高频考点提要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婴幼儿发展的发展理论。 4.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 5.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6.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7.幼儿注意、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的发展。 8.情绪情感的含义、分类、功能、一般趋势、特点、心理价值。 9.个性的结构、特性、形成、性倾向性的发展。 10.幼儿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11.幼儿亲子、同伴关系、性别角色、攻击性行为和学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三、重点知识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1)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3)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1)成熟势力说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2)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理论,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决定论(3)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强调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4)社会认知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自我强化:人能观擦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5)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0~1岁,口唇期;1~3岁,肛门期;3~6岁,性器期;6~11岁,潜伏期;12岁以后,生殖期(6)人格发展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