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配备标准
中小学体育配备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

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2.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

3.食堂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

4.食堂加工操作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装修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装修;配备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5.食堂应当有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时,需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容器),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备混用。

(三)学校生活饮用水

1.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饮水以及相关设施。

2. 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3.采用二次供水的学校应取得有效的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学生供水。(四)学校厕所

1.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

2.女生应按每15人设一个蹲位;男生应按每30人设一个蹲位,每40人设1

米长的小便槽。

3.厕所内宜设置单排蹲位,蹲位不得建于蓄粪池之上,并与之有隔断;蓄粪池应加盖。小学厕所蹲位宽度(两脚踏位之间距离)不超过18厘米。

4.厕所结构应安全、完整,应有顶、墙、门、窗和人工照明。

五、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一)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

(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

(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六、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基本标准

(一)基本要求

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

(二)健康体检项目

1.问诊:既往病史,近期发热、咳嗽史或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2.内科检查项目:心、肺、肝、脾、血压。

3.眼科检查项目:裸眼远视力、沙眼、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4.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5.外科检查项目:头、颈、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6.形态指标:身高、体重。

7.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

8.结核菌素试验。

(三)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评价与反馈

学生健康体检单位在体检结束后,应进行个体与群体健康评价,并向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学生主要健康问题,提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学生健康体检机构资质

1.具有法人资格,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保健和医疗机构,经向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承担中小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工作。

2.设有专门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科室及辅助功能设施,具有独立于诊疗区之外的健康人群体检场所。

(五)体检经费

健康检查费用标准由省级相关部门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其他学生健康检查费用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

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标准

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标准 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说明:1. 跑道米数和道数是对新建学校的要求。 2. 对于8轨以上的学校,其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可适当减少为7.0m2,球场片数 应适当增加。 3. 凡是采用塑胶场地的,应执行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2、体育器材室要求 提供满足所有体育运动器械的放置与管理。 二、体育器材配备要求 1.学校在配备设施器材时,应参照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应注意选择美观、适用、安全并经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2.学校对开展新兴运动项目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选配品目进行配置。 3.体育传统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统项目的场地、器材的配备。 4.有些简易的器材,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自制。

5.体育器材的品目见附录:江苏省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三、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要求 1.每校应配备一名(8轨以上学校配备2名)体育设施器材管理人员,负责体育器材等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体育器材的管理业务。 2.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维护制度、借(租)用制度、体育场馆的开放制度、安全制度、体育场馆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卫生制度、体育器材的保管制度、体育器材的借还制度、损坏赔偿制度、报损制度等。 3.必须建立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总帐每学年填写一次,每学期将增加或减少的体育器材、设备登入分类帐。对易损耗的器材、物品报请领导批准后登入低值易耗品帐,并接受财务监督。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要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校内的体育专用场馆、体育器材室的规章制度要张贴上墙,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 四、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提高各类体育设备、器械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的体能锻炼和创造能力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有教学内容,明确校长、教导处、有关教研组、教师的职责。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有教学进度安排。 l.体育教学计划落实、运作正常,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 2.分管教学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2-4节体育课,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安排并保证日常教学经费。 3.有配套的体育教学参考资料,体育馆(室)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并可向学生开放查阅。 4.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定期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估检查,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5.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体育教学。 6.定期组织体育、体能竞赛和评比活动及特色项目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 7.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示范作用,承担指导其他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任务,为当地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作出贡献。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word版本)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教师服装申请

体育教师服装申请书 教师:汪世俊 时间:2016年5月18日

尊敬的王兴礼校长: 现有您校教师根据上级文件:印发《关于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补助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甘教财发(2000)015号第三条规定特向学校申请服装发放。(文件见附件一) 望领导批准为盼! 申请人:汪世俊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一 印发《关于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补助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甘教财发(2000)015号 各地、州、市教委(处),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 现将《关于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补助标准的暂行规定》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甘肃省教育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 二〇〇〇年三月六日 关于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补助 标准的暂行规定 为统一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工作待遇和业余训练、比赛等有关开支标准,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暂作如下规定: 一、教学用运动装配备标准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包括每周担任8节以上体育课的兼职教师)每人每年一套短袖衫、短裤,一套丝光棉运动衣裤,一双胶鞋;每二年一套厚质运动服、一双防寒鞋;每三年一件防寒服。各类服装由学校统一购买发放,不得以现金支付。 二、参加体育比赛的课余训练期间的伙食补助标准 各学校确定为常年坚持业余训练的体育代表队,早操和课余训练时间能保证在两小时以上的,教练员每训练一次补助二元,发给补助费时,按实际次数计发。 参加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体育比赛,组织赛前集训(不超过一个月)的教练员,每人每天补助四元;参加地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体育比赛,组织赛前集训(不超过一个半月)的教练员,每人每天补助五元;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体育比赛,组织赛前集训(不超过两个月)的教练员,每人每天补助六元;凡经省教委批准参加的全国性的体育比赛,赛前集训每人每天补助八元;经教育部批准参加的国际体育比赛,赛前集训每人每天补助十元。已享受赛前集训补助者,在这段时间内不在另发平时训练补助费。 教育部、省教委确定的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代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补助标准,除参加全国以上体育比赛参照此规定外,平时训练、比赛补助标准,可按比赛的级次,参照省、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补助标准执行。 三、经费开支 按上述规定标准所需的补助费用可从教育事业费或学校预算收入中列支。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执行上述规定时,要从严掌握,赌赛漏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本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doc

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体育教师配备及教学卫生试行基本标准 种 类别基本标准 类 中通过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 小 任职资格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48 个学时 学 小学 1-2 年级每5-6 个班配 1 名体育教师 校 小学 3-6 年级每5-6 个班配 1 名体育教师 体 育初中每 6-7 个班配 1 名体育教师 教 高中(含职高)每8-9 个班配 1 名体育教师 师 配 配备比例 备 基 200 名学生以上的农村中小学至少配备 1 名专职体育教师 本 标 准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平方米, 中学不低于平方米。 中 小教室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 2 米以上距离。 学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米的横行走

校 教 学课桌椅卫 生 基黑板本 标 准 教室采光 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 米。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 2 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米,中学为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 的高度一般为米。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 6。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 和 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 应辅以人工照明。 教室照明2.教室照明应配备40 瓦荧光灯 9 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米。 3.黑板照明应设 2 盏 40 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1.教室应设通气窗。 教室微小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气候 并保持通风换气。

体育学科配备标准0001

附件: 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试行)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 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1 .小学 2.九年制学校 3 .初级中学

4 .完全中学 5 .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 注:1 . 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 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 — 2个沙坑(长5 — 6米、宽2.75 — 4米,助跑道长 25?45米)。 3 .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 .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 育活动 场地。 (二)体育器材 1 .小学体育器材 12个班(含12个 班)以下 (1)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 .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 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 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 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 序号名称 主要性能高中 初中小学 1 田径运动场 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 - 2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 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 - 3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 4 室内活动场(略)

760m2 650 m2 360 m2 5 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 200m2 150 m2 100 m2 6 室外篮、排球场 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 每六个班配1 每六个班配1 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 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 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

体育器材配备

教育部文件 教体艺[2002]1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附件一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关于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服装发放标准的通知

关于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服装发放标准的通知各中小学: 根据甘肃省教育局甘肃省财政局甘肃省体育局《关于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服装发放标准的通知》(甘教[2010]22号)文件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着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和“教育、体育、财政部门要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职业装备和室外工作补贴”等规定,经省教育局、省财政局和省广电文体局共同研究,现将我省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工作运动服装发放标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包括每周承担8节以上体育课的兼职教师)教学工作运动服装(包括运动鞋)实行定额补助,按照每人500元/学年的标准发放。 二、体育教师工作运动服装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或勤工俭学费用中支出。 三、享受上述补贴的体育教师,必须按规定的着装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四、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 本通知从2010年4月1日开如执行,甘教计(1990)第89号文件同时废止。 甘肃省教育局甘肃省财政局甘肃省广电文体局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关于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粮食定量和教学工作(运动)服装供应问题、教育部、国家体委、财政部、商业部在1978年10月12日以(78)教体字945号、(78)体群字第59号、(78)财事字272号、(78)商粮联字89号发出联合通知。这个通知规定的供应标准、经费开支和供应办法等,也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其它设有体育课的学校。但凡享受体育教师口粮定量的必须是吃商品粮的人口。民办体育教师的口粮标准,由社队参照上述通知精神执行。 一、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工作十分辛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按照《条例》规定,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工作量计算,劳动报酬和教学工作服装等有关政策性问题。 二、体育教师工作量应包括体育教学,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的测试、统计等。 三、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每周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10-12学时,中学12-14学时,小学14-16学时,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每一次课(90分钟)为2学时;中小学每一节体育课为1学时。 四、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计算工作量的具体办法为:早操(课间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每两次算1学时,中小学每5次算2学时,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核准的实际小时计,中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 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 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置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置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补充通知》规定: 一、学校设置与规划 (三)校园规划设计中增加“学校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安装坚固的大门,并有传达(警卫)室”、“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应设在校园内,校园内道路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教学、图书及实验用房应设在校园静区,并有良好的建筑朝向,音乐用房的设置不得干扰正常教学活动”的规定。 二、学校建设用地 (二)体育用地增加:18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田径场地按18个班标准要求设置,篮(排)球场按每6个班1片、室外乒乓球区(台)按每3个班1个设置。各种规模的学校其田径场均应设置100米直跑道。 三、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1、体育活动室中,30个班以下调整为必配,18个班的面积为450㎡,24个班的为608㎡。 2、“教室采光照明应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印发)”的规定。 四、装备条件标准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 1、足球门、篮排球架和乒乓球台的配备数量调整为“与标准中应设置的运动场地一致”。

2、卫生、保健室基本设备调整为“卫生室设备按附件5要求配备”、“保健室设备从附件5中选1- 3、8、9、17、18、30、32、37-40、42项配备”。

[小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小学]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专用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山东省办学基本标准) 备 注序号单位配备数量名称规格型号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田径类 电子 1 计时器秒表块按实际需要配备 双发式或2 发令枪把 2 3 3 3 3 多发式 可移3 发令台副 1 1 1 1 1 动 4 起跑器副 8 8 8 8 8 5 钉鞋双根据实际需要配备 6 接力棒根 25 30 30 30 30 100m7 钢卷尺卷 (1) (1) (1) (1) (1) 选配 5 m 8 钢卷米尺卷按体育教师人数配备 50m / 209 皮尺/钢卷尺卷 1/2 1/3 1/3 2/3 2/3 m 1.5K10 实心球只60 60 60 60 60 ※ g 2.5m11 跳高丈量尺根 2 3 3 4 4 12 跳高架副 3 4 4 6 6 13 跳高海绵包块 3 4 4 6 6 标准14 横竿根 4/6 4/8 4/8 4/12 4/12 杆/

竹杆 15 摸高器副 (1) (1) (1) (2) 选配 (2) 16 起跳板块 4 4 4 6 6 17 跨栏架副 20 40 40 60 60 18 信号旗面 (12) (14) (14) (16) (16) 选配计时台与终点裁判19 副 (1) (1) (1) (1) (1) 选配台 20 标枪根 15 15 15 20 20 4Kg 5K 21 g 铅球只 15 25 25 30 30 7.2 6Kg 1Kg 1. 22 5Kg铁饼块 8 10 10 12 12 , 2Kg 23 标志旗面若干 球类 1 篮球只 30 30 40 40 60 ※ 篮球架2 副 4 4 6 8 10 篮球网 3 副与篮球架配套 篮球记4 套 (2) (2) (3) (4) (4) 选配录牌 5 排球只30 30 40 40 60 ※ 软式排6 只 20 20 30 40 40 球 排球架 7 副 2 3 3 4 5 排球网 8 副与排球架配套 标志杆 9 根 2 2 3 4 4 裁判台 10 个 (2) (2) (3) (4) (4) 选配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并落实各项工作。 3.设置体育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教师和工作人员,并赋予其统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或体育工作委员会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责任。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

竞赛活动、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制订规范文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测。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并纳入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5.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6.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7.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建立体育教研、科研制度,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多渠道开展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课余训练、体育文化水平等为目标的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项目研究,带动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 8.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9.学校每年组织春、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设置学生喜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卫生(保健)室设置 1.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3.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2.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1.卫生室。 (1)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卫生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盘、镊子、止血带、药品柜、污物桶、紫外线灯、高压灭菌锅等。 2.保健室。 (1)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并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2)保健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备:视力表灯箱、杠杆式体 重秤、身高坐高计、课桌椅测量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急救箱、压舌板、观察床、诊察桌、诊察凳、止血带、污物桶等。

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附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 基本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全日制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本《标准》从体育教师、卫生人员、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政府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之一,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部分内容达不到本《标准》规定要求的学校,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并配备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体育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员总编制数内,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足体育教师。高中学校(省一级学校、珠江三角洲地区市一级学校)、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不低于以下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4~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4~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6~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达不到以上条件的学校按不低于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 (一)运动场地 1.小学

体育教师服装费发放的法规规定和各地发 放标准

体育教师服装费发放的法规规定和各地发放标准 国家法律法规对体育教师工作服装有相关规定,现简要罗列如下,供体育教师参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下面是我国各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服装费发放标准》的文件要义。因大多数主管部门的文件没有上传网络或者设置了权限,为此我希望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本地或已经知晓的相关文件(提供文件时请注意注明以下信息:发文部门、发文编号、执行条件、执行日期、执行标准和网络文件链接,以便我查实核对。)发文部门江苏南京市教育局广东广州市教育局发文编号执行条件执行日期2011年9月起执行标准850 宁教体(2011)体育教师9号穗教体卫艺【2011】18号每周体育课八节以上教体每周体育课8 节以上体育教师 2011年9月起2004年4月起2005年12月起 600元(另外每年高温补贴900)500 500 甘肃省教育局、甘教[2010] 22 体育局浙江宁波市教育局、财政局号甬 [2005]369号甬财政教[2005]894号 浙江杭州上城区教育局浙江杭州市余杭区 上教通[2007] 151号据教育信息网 每周任体育课八节以上每周体育课八节以上每周体育课八节以上每周任体育课八节(含)以上 2007年起 500以内 2007年起 500以内 龙泉市教育局、龙教〔2009〕148 财政局浙江宁波州区教育局浙江临安市教育局鄞号局教育信息网 2009年起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 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校)。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部分要求的地区,应制定与之相应的办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的需要。 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标准。 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一)任职资格 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二)配备比例 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一)体育场地 1.小学

体音美学前教师配备标准参考

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及学前教育教师 配备标准参考 一、专职体育、音乐、美术教师配备标准参考 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 2.专业体育教师配备标准: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3.专职音乐、美术教师配备标准:城市和有条件的县、镇(乡)学校要以专职音乐、美术教师为主,农村学校可以专、兼职教师相结合,镇(乡)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至少要配备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各一名(小学每7—8个教学班配置1名,初中每16—18个教学班配备1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按规定课时(16—18课时)及教学需要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可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学校音乐、美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标准 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专职教师均有学前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职业学校幼师班毕业以上文化水平(不含具有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转岗教师);保育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并持有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含具有小学教师资格证经过专业培训的转岗小学教师)。 2.学前教育教师配备标准:平均每班设教师编制2—2.5人,保育员编制0.8—1人;全日制幼儿园原则上每班配备保教人员不少于3名(两教一保);寄宿制幼儿园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配一名保育员。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邯郸市一中附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邯郸市一中小学部体育教研组 一、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5)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三、名词解释

最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20条

最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条 一、教学准备和设计 第1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认真钻研教材。 第2条体育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对象,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第3条体育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并按要求超前两周备课。 第4条教师应于课前安排和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教学用具;对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做好情况记录。 第5条体育教师应做到仪表庄重(不允许戴墨镜和帽子上课),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准时开始。 二、教学组织和实施 第6条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在指定位置集合,做到快、静、齐。教师应及时到位。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勤人数,向任课教师报告。

第7条上课有礼节,师生相互致礼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安排好见习生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活动。 第8条每次上课,教师应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的学生应向老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方可列入队尾。迟到或早退5分钟作迟到或早退论处。 第9条学生必须穿轻便服装、球鞋或布鞋上课(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拖鞋、不准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不准携带尖利物品,否则作违纪论处。 第10条体育教师应做到上课目标明确,讲授无误,重难点突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注重实效;要注意学生共同发展和个体进步;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安排运动量,运动负荷适宜,练习密度达到50%以上。 第11条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重视直观教学,积极恰当的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等都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第12条体育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恰当地把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第13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课堂纪律,不责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学中,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一、课前常规: 1.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认真钻研教材。 2.体育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对象,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3.体育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教学设计要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要求超前两周备课。 4.教师应于课前安排和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教学用具;对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做好情况记录。 5.体育教师应做到仪表庄重(不允许戴墨镜和帽子上课),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准时开始。 二、课堂常规 1.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在指定位置集合,做到快、静、齐。教师应及时到位。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勤人数,

向任课教师报告。 2.上课有礼节,师生相互致礼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安排好见习生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活动。 3.每次上课,教师应详细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迟到的学生应向老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方可列入队尾。迟到或早退5分钟作迟到或早退论处。 4.学生必须穿轻便服装、球鞋或布鞋上课(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拖鞋、不准戴帽子、围巾、手套等),不准携带尖利物品,否则作违纪论处。 5.体育教师应做到上课目标明确,讲授无误,重难点突出,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注重实效;要注意学生共同发展和个体进步;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安排运动量,使课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6.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重视直观教学,积极恰当的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等都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7.体育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恰当地渗透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锻炼习惯。 8.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严格课堂纪律,不责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学中,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