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新人教选修3

8 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新人教选修3
8 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新人教选修3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阅读课本P37-40内容;

2、展示CO2、H2O、NH

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

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

1、写出CO

2、H2O、NH

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讨论H、C、N、O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

3、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

由CO2、H2O、NH3、CH2O、CH4的球辊模型,对照其电子式云哟内分类对比的方法,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

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

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教学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

[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

[创设问题情景]

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表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说明什么?

[结论]

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

为了解释这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三、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

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与交流]

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交流]: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完成

[讨论]: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提示:原子个数)

[结论]: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就是杂化轨道数。[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120°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109°28′的正四面体构型。

[科学探究]:课本42页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4.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5.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3.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什么是配位键?配位键如何表示?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讨论交流。

1、配位键

(1)概念

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

(2)表示

A B

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受体

(3)条件: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

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轨道。

[提问]举出含有配位键的离子或分子

举例:H3O+

NH4+

[过渡]什么是配位化合物呢?

[讲解]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过渡]配位化合物如何命名?

[讲解] 硫酸四氨合铜

[学生练习命名]

[Cu(NH3)4]Cl2

K3[Fe(SCN)6]

Na3[AlF6]

[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八Unit 1第5课时(语法)教案

高二英语选修8 Unit 1 第五课时using language Teaching goals: Enable the ss to learn about how to write a diary. Find the plac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Part 1 Reading and answering Quickly read Geoge’s diary. He wrote this part of his diary when he was in San Francisco. Write the things he saw in these days. ?Monday 12th, June: ?Tuesday 13th,June: ?Wednesday 14th, June 1.able car:When was it invented?who?why? 2.sherman’s wharf the distri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ay It is a tourist ar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pla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inatown Name the things that visitors can do in it. 4.Angel Island Part 2 Language points 1.Teamed up with a couple from my hotel. team up with: make an effort in cooperation with; work together with Translate: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金属键金属晶体》参考教案优秀名师资料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认识金属键与金属物理性质的辨证关系 3.能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4.结合问题讨论并深化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 5.认识合金及其广泛应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金属键的概念及金属的物理性质 【引入】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什么组成了我们的世界呢? 学生回答:物质 讲述:对!我们的自然世界是有物质组成的,翻开我们的化学课本的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不论冬天美丽的雪花,公路上漂亮的汽车。包括你自己的身体都是有这些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构成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占周期表中大多数的金属。 【板书】§3-1-1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展示】几种金属的应用的图片,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1、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 2、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金属单质中金属原子之间怎

样结合的? 【板书】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二、金属键 【动画演示并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金属晶体的组成粒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金属离子通过吸引自由电子联系在一起, 形成金属晶体.经典的金属键理论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金属原子则“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之中。金属键的形象说法: “失去电子的金属离子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板书】1.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金属键: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 3、成键特征:自由电子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无方向性、饱和性【板书】三、金属键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金属键理论来解释金属的特性?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1.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强调】:金属受热后,金属晶体中离子的振动加剧,阻碍着自由电子的运动。所以温度升高导电性下降。 2. 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选修八_详细知识点_UNIT3

Unit 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单元要点预览(旨在让同学整体了解本单元要点) 词汇部分 词 语 辨 析 1. discover / find / invent 2. hope / wish / expect 3. bear / endure / stand / tolerate 4. set off / set out / set about 词 形 变 化 1. mercy n.仁慈,宽容merciful adj. 宽恕的merciless adj.残忍的;无情的 2. abrupt adj.突然的,意外 的;唐突的,鲁莽的 abruptly adv.突然地; 粗鲁地 3. expect vt. 期待,预期, 指望 expectation n. 期待, 预料,指望,展望 unexpected. adj. 想不到的,未预料 unexpectedly adv. 出乎意料地,想不 到地 4. freeze v.(使)冻结,(使) 结冰n.冻结;冰冻期 freezing n. 冰点 adj. 冰冻的,严寒的 / 5. practise vt.&vi. 实行; 练习;实习 practice n. 练习,实 习,实践,习俗 practical adj.实际的,实 践的,实用的 重 点 单 词 1. distinguish 辨别;辨认;(常与from, between连用)区别;区分 2. convenient adj.便利的,方便的 3. seize vt. 抓住,捉住;占据;(指强烈的感情)突然影响或控制(某人) 4. file n.[c] 文件;档案vt. 把……归档 5. hang vt.& vi. (hung; hung) 悬挂,附着vt. (hanged; hanged) 吊死,绞死 重 点 词 组 1. call up征召;召集服兵役;唤起;使人回忆;带入心中;打电话给某人 2. set about sth/doing sth (不用於被动语态) 开始(某工作);着手做某事 3. (every) now and then/again 时而;偶尔;有时 4. out of order次序颠倒;发生故障 5. get through 用完,消耗掉;(设法)做或完成某事;通过;与某人联系 6. ring back 回复电话 7. in case 因为可能发生某事;以防万一;万一 重点句 型1. The first thing I tried to do was to see if there were products that might help me, but there only seemed to be powders designed to kill snakes. 2. Between the outside and inside walls of the bowl there is some jelly, which freezes hard when cooled. 重点语 法 复习过去分词做表语和宾语补足语(见语法部分) 语言要点(模块) Ⅰ.词语辨析(旨在提供完形填空所需材料) 1. discover / find / invent 【解释】 discover表示“偶然”或“经过努力”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真理或错误。 find意为“发现,找到”,指对某种事物的寻求,也指对丢失的事物的找到。invent 指设计或制造原来没有的东西。

最新选修8unit1单词电子教案

Unit 1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亚(州) △Californian 加利福尼亚(州)人 △illustrate vt. 说明;阐明 distinct adj. 清晰的;明显的;明确的 distinction n. 差别;区分;卓著 △immigrant n. (从外国移入的)移民 live on 继续存在;继续生存 strait n. 海峡 △Bering 白令海峡 Arctic adj. 北极的;北极区的 the Arctic 北极 means n. 手段;方法 by means of… 用……办法;借助…… △prehistoric adj. 史前的 majority n. 大多数;大半 ministry n. (政府的)部;(全体)牧师;牧师的职责Catholic adj. 天主教的 n.天主教徒 △Alaska n. 阿拉斯加(州) △San Francisco n. 圣弗朗西斯科(也称 旧金山) △adventurer n. 冒险家 make a life 习惯于新的生活方式、工作等 △despite prep. 尽管;不管 hardship n. 苦难;困苦 elect vt. 选择;决定做某事;选举某人 federal adj. 联邦制的;联邦政府的 rail n. 铁路;扶手;(护栏的)横条 percentage n. 百分比;百分率 △Los Angeles n. 洛杉矶 Italy n. 意大利 Italian n. 意大利人;意大利语 adj.意大利人的;意大利语的

Denmark n. 丹麦(北欧国家) keep up 坚持;维持;沿袭(风俗、传统等)△Hollywood n. 好莱坞;美国电影业 boom n. (人口、贸易的)繁荣 vi. 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aircraft n. 飞行器;航空器;飞机 △Cambodian n. 柬埔寨人;柬埔寨语Korea n. 韩国;朝鲜 Korean n. 韩国/朝鲜人;朝鲜/韩语 adj.韩国(人/语)的;朝鲜(人/语)的Pakistan n. 巴基斯坦 Pakistani adj. 巴基斯坦(人)的 n.巴基斯坦人 △immigrate vi. 移入(外国定居)immigration n. 移民;移居入境 racial adj. 人种的;种族的 crossing n.横渡;横越;十字路口;人行横道vice n. & adj. 代理;副职 nephew n. 侄子;外甥 pole n. 地极;电极;磁极 applicant n. 申请人 customs n. 海关;关税;进口税 socialist n. 社会主义者;社会党人 adj.社会主义者的 socialism n. 社会主义 occur vi. 发生;出现 cattle n. 牛(总称) △Hispanic n. (美)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indicate vt. 指出;指示;表明;暗示 back to back 背靠背 luggage n. 行李(<美>baggage) shave vt. & vi. (shaved; shaved, shaven) 刮;剃 △cable n. 缆绳;绳索;电缆 △cable car 缆车;(美)有轨缆车

化学选修3教案

化学选修3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 电子排布式表示常 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跃 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 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 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 的结构,从构造原理 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 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 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 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 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 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 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 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 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 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 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a. 原子符号: zx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 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第一周期 2 2 第二周期 810 第三周期 8 18 第四周期 18 36 第五周期 18 54 第六周期32 86第七周期 26118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8、9、10纵行 罗马数字:i iiiii ivv vi vii 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 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碱金属第Ⅰia族:碱土金属②第 Ⅶa 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教案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教案3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一课时分子晶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子晶体的组成粒子、结构模型和结构特点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了解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4、知道一些常见的属于分子晶体的物质类别。 5、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研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点 难点是氢键的方向性和氢键对物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从三维空间结构认识晶胞的组成结构 教学方法建议: 运用模型和类比方法诱导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复问:什么是离子晶体?哪几类物质属于离子晶体? (离子化合物为固态时均属于离子晶体,如大部分盐、碱、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晶体) 投影 展示实物:冰、干冰、碘晶体 教师诱导:这些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吗?构成它们的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间通过什么作用结合而成的?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板书: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 一、分子晶体 1、定义: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也就是说: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看图3-9,如:碘晶体中只含有I2分子,就属于分子晶体问:还有哪些属于分子晶体? 2、较典型的分子晶体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过度: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分子间作用力的有关知识 阅读必修2P22科学视眼 教师诱导: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徳华力。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性质有怎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一般来说,对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教师诱导:但是有些氢化物的熔点和沸点的递变却与此不完全符合,如:NH3,H2O和HF的沸点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八 Unit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语法篇(教师版)-word

第6讲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语法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掌握动词过去分词的用法和功能; 2.能够熟练运用非谓语中的动词的过去分词。 一. 概述:分词分为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在句中作定语、状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 (一). 分词的作用: 1、作定语 (1)单个分词作定语,分词前置。如: The sleeping boy is my son. The excited people rushed into the building. A lost opportunity never returns. He is a retired worker. (2)分词短语作定语,分词后置;分词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等要后置;个别分词如give,left等作定语也后置。如: The girl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my niece. The building built last year is our library. This is the question given. There is nothing interesting. (3)过去分词作定语与其修饰的词是被动关系,相当于一个被动语态的定语从句。如:Most of the people invited to the party were famous scientists 2、作表语 现在分词作表语多表示主语具有的特征,过去分词作表语多指主语所处的状态。如: The film is touching. The glass is broken. She looked tired with cooking. He remained standing beside the table. 3、作宾语补足语 分词和不定式一样,在一些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后作宾语补足语。如: I smell something burning. I heard him singing the song. I heard my name called. I can’t make myself understood in English. I found my car missing.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修8教案-Unit_1_A_land_of_diversity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能从文中获取主要信息,如获取What happened to the Native American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Europeans? After all those sufferings, did all Native Americans choose to leave the land? How do you know (from the text)? 等直接信息能力; 2)能从文本中加工和处理信息,如What did the Spanish do to the Native Americans in the 16th century?(此问题需提取数个段落的文本信息) Two groups of immigrants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What are they? (double choices) Why? (此问题需要学生从文字的表面信息加工处理后方可得到答案) 3)能透过信息表层思考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Native Americans who survived and stayed at CA? How do you think the Europeans could have succeeded in making the Native Americans slaves or even kill them? Do you think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a culture? 等。 2.情感目标 学生能通过信息加工后学习移民们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等珍贵品质,并推论出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借鉴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How do you think the Europeans could have succeeded in making the Native Americans slaves or even kill them? Do you think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a culture?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创新设计》电子教案学案3-1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晶体与非晶体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晶体、非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 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内部微粒在空间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B项错误;晶体所具有的规则几何外形、各向异性是其内 微粒规律性排列的外部反映。有些人工加工而成的固体也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A项错误,C项正确;晶体具有固 定的熔点而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D项错误。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是由Na2SiO3、CaSiO3和SiO2熔合成的晶体

B.水玻璃在空气中不可能变浑浊 C.水泥在空气和水中硬化 D.制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是玻璃 解析玻璃是由Na2SiO3、CaSiO3和SiO2熔合成的混合物,是玻璃体不是晶体,故A项错;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Na2SiO3 +CO2+H2O===Na2CO3+H2SiO3↓,故B项错;水泥的硬化是水泥的重要性质,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故C项正确;制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是石英而不是玻璃,故D项错。 答案 C 3.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解析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这一适宜条件一般指的是自动结晶析出的条件,A 项所述过程不可能实现;C选项中的圆形并不是晶体冰本身自发形成的,而是受容器的限制形成的;D项中玻璃是非晶体。 答案 B 4.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是晶体②a是非晶体③b是晶体④b是非晶体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图a来分析,中间有一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温度 延展性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 的金属键强于K ,则Na 比K 难失电子,金属性Na 比K 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 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金属晶体 [基础·初探] 1.晶胞: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金属晶体 (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 (4)常见堆积方式 ①平面内 金属原子在平面上(二维空间)紧密放置,可有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方式a称为非密置层,方式b称为密置层。 ②三维空间内 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堆积,有4种基本堆积方式。 堆积方式图式实例

人教版英语选修六高二-unit3-语法-Grammar—-it的用法(1)资料

人教版英语选修六高二-u n i t3-语法-G r a m m a r—-i t的用 法(1)

Section_ⅢGrammar—it的用法(1) 语法图解 探究发现 ①It is a beautiful day here and I am sitting under the big tree at the end of the garden. ②Your mother tells me that you started smoking some time ago and now you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give it up. ③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④It is no use talking to them. ⑤It is said that he stole the money. ⑥I think i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well. ⑦We make it clear that speaking to the teacher in that way is not polite. ⑧I don't like it when people talk with the mouth full of food. [我的发现] (1)①句it表示天气,②句第一个it代替to_give_it_up作形式宾语;第二个it代替句中所说的“吸烟”的事。 (2)在句③④⑤中it用作形式主语,其中句③用在“It is+形容词+(for/of+sb.)+动词不定式(短语)”中,it指代动词不定式(短语);句④用在“It is+no use/good+动名词(短语)”中,it指代动名词(短语);句⑤用在“It is+said/believed/reported+that从句”中,it指代that从句。 (3)在句⑥⑦⑧中it用作形式宾语,其中句⑥用在“动词+it+形容词+动词不定式(短语)”中,it指代动词不定式(短语),句⑦用在“动词+it+形容词+that从句”中,指代that从句;句⑧it用在某些特殊的句式中,指代when从句。 一、it用作人称代词和非人称代词 1.用作人称代词 (1)it用来指代前面的名词或前面提到过的事。 My friend offered me a beautiful gift yesterday, and I like it very much. 我朋友昨天给了我一件漂亮的礼物,我非常喜欢。

人教版选修8unit1AlandofdiversityP1教学设计

Unit 1 A land of diversity

Part 1 Teaching Design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Period 1 A sample lesson plan for reading (CALIFORNIA) Introduction In this period, after the warming up, students will be guided to pre-read by discussing, read for forms, copy and make sentences. Then they shall read the text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Next they will read the text again to draw a diagram of it and retell the story in their own words. The period will end by students writing a history account. Objective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s forms and contentsandlearn about a land of diversity To help students communicate on the topic in focus with the words, collocations and structures learned in this unit Focus Words illustrate, indicate, swap, slip, hire, insert, react Collocations by means of, occur to, team up with, mark out, take in, a great many Patterns 1. Exactly when the first people arrived in what we now know as California, no one reallyknows. 2. However, in 1846 the United States declared war on Mexico and after it lost the war,Mexico had to give California to the United States. 3. Although Chinese immigrants began to arrive during the Gold Rush Period, it was the building of the railway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coast that brought even larger numbers to California in the 1860s. 4.Now that you have read the text, you know a lot more about the pictures on pages 1-3.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 案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定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确实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定。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明白得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明白得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显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看、摸索、讨论。一样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如何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如何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

成方法,讨论、研究判定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因此差不多上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一样规律: 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2、H2、P4、C60。 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反思与评判: 组织完成“摸索与交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 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 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人教版选修八:Unit3+Inventors+and+inventions+语法解析+

英语学习讲义 语法解析 1. 单个过去分词作定语一般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则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且常可扩展为一个定语从句。如: Have you found the lost child? 你们找到那个失踪的孩子没有? The concert (which was) given by them was a success. 他们举行的音乐会取得了成功。 2.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既表示被动的意义又常常表示已完成的动作;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定语,仅表示已完成的动作,不含被动之意。如: the risen sun升起了的太阳(risen指已完成的主动动作) We must adapt our thinking to the changed conditions. 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思想适应改变了的情况。(changed指已完成的被动动作) 3. 过去分词短语作非限制性定语,常有逗号与其他成分分隔,并可扩展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如: Some of them, (who were) born and brought up in mountain villages, had never seen tall buildings. 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生长在山村,从未见过高大的楼房。 4. 分词指人或人的表情时常用过去分词形式作定语及表语,这类动词常用的有:excite, please, disappoint, surprise, encourage, satisfy, interest, bore, worry, frighten等。如: The boy looked up with a pleased expression. 那男孩带着满意的表情举目而视。(过去分词作定语) She will be much surprised by your visit. 你的拜访会使她大感意外。(过去分词作表语) 5.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表语,指主语所处的状态及已完成的动作,表示被动的意义;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表语,仅表示已完成的动作,不含被动的意义。如: The sun is risen. 太阳升起来了。(risen指已完成的动作,不含被动的意义) The cup is broken. 茶杯破了。(broken既表示被动,又表示已完成的动作) 6.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宾语是该过去分词的逻辑宾语,两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被动关系;少数不及物动词如go, fall 等的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时,仅表示动作已完成,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被动关系。如: He is going to have his hair cut. 他准备去理发。(cut表示被动) He found his wallet gone. 他发现钱包不见了。(gone表示已结束的动作) 7. 常用的能接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动词有:like, want, wish, order, see, hear, notice, observe, watch, feel, find, have, get, make, leave, keep等;此外,介词with后面也可接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如: No tricky words would move him. He kept his mouth tightly closed.什么花言巧语也不能使他动摇,他就是一言不发。 好好努力梦想终会实现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