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名词解释

市场信息名词解释
市场信息名词解释

第一章(三)名词解释

1.信息:信息是已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数据,这种形式对接受信息者具有意义,并在

当前或未来的行动和决策中,具有实际的和可觉察到的价值。

2.数据:数据,即信息的原始材料,其定义是许多非随机的符号组,它们代表数量、

行动和客体等。

3.信息时空膨胀规律: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会的发

展,信息量的增长越来越快。当前人们已经进入纳米的世界,在时间上越来越浓缩;而在空

间上,人类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获得数千万光年远的星体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

息时空膨胀规律。

4.信息的量:所谓信息的量的方面就是信息的多少问题,它是用不确定性的减少来度

量的。

5.信息的生命期:信息和其他资源一样,也有其生命期。信息的生命期是指按需求和

目标获取信息、对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服务直到信息衰退的整个过程。信息的生命期包括识

别、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维护使用六个生命阶段。

6.香农第二编码定理:在有噪声的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时候,可以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

适当的编码,只要所传输的信息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只要编码足够复杂(即编码长度足

够长),那么,就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使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无限地逼近于零,而且同

时保证信息传输的效率无限逼近于它的极限(即,单位时间所传输的信息量无限逼近于信道

的容量)。但是,如果信息的传输速度超过了信道的容量,上述的结论就不再成立。这就是

著名的香农第二编码定理。

7.香农第三编码定理:在信号的输出速率不低于信息率一失真函数值的限制下,可对

信号无失真地压缩编码。

8.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或“信息处理”是一个含义很广泛而边界很模糊的术语。通

常人们把信息的生命周期中除了“信息识别”和“信息使用”头尾两阶段外的所有其他信息

过程,统称为信息处理或信息加工过程。

9.信息维护:保持信息处于适合使用的状态称为信息维护,狭义上说它包括经常更新存储介质中数据,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广义上说它包括信息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

作。

10.再生信息:在决策活动过程中根据决策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必

要的加工和处理,从而产生出能够使决策者有最大获益的策略信息。其中产生策略信息这一

节称为再生信息的过程。

11.SM:即企业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机器五种资源,也就是Man,Money,Material,Method,Machine。

12.业务流程重组:由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导入,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_大大

加快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后,随着事务处理系统\集成化信息系统、信息报告系统的开

发,导致企业改变了信息交换、信息传递的方式,从而引起了企业运作模式的变化。这就是

所谓业务流程重组(PR,Business ProcessReengin。erlnfg)o

13.信息资源管理(IR):它是对获得、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和部件的一

种综合性方法。它表示从以计算机和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处理过渡到把信息作为战略性的资源

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扩增的作用。

1.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一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

企。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以及互联网(interner)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2.完全信息:所谓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3.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是指这样一种信息:所有的相关信息都能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

获取。

4.私人信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信息。

5.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

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万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6私人信息假定:在劳动市场和法律合同等经济活

动中,拥有私人信息,可以获得贸

易过程中的收益,因此人们用各种形式的市场信号传达自己拥有私人信息。如在谈判和讨价

还价等过程中拖延签订合同的时间,或以某种借口将议案搁置等行为,都可能是希望或要求

传递私人信息的信号,因为谈判、讨价还价等经济对策就是一个对策双方以初始信息差别为

条件的信息交流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私人信息假定”。

7.“委托一代理人”关系:微观信息经学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契约关

系称为“委托人一代理人”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居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

间的相互关系。

8.不利选择:事前非对称信息问题称为不利选择。9.道德风险:事后非对称信息问题称为道德风险。10.信息刺激一致性:代理人在决策时不仅需要参考原有的信息,而且还需要参考由激励机制发出的新信息,这种新信息能够使代理人不会因为隐瞒私人信息或显示虚假信息而获

利,甚至会有所损失,从而保证了代理人无论是否隐瞒私人信息或显示虚假信息,所获的收

益都是一样的,因而代理人没有必要隐瞒私人信息和采取‘“信息欺骗”行为,结果,最终也

保证了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信息刺激一致性。第三章(三)名词解释

1.市场信息资源:狭义的市场信息资源仅指市场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市场信息资源

指的是除市场信息内容本身以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

信息网络等。

2.市场信息资源开发:所谓开发市场信息资源,就是要在外延上发掘信息源,开拓信

息渠道,建立数据库,加速信息流;在内涵上不断充足和加工市场信息本身。

3.信息问题:将有关属性知识的不平衡性称为信息问题(information problems)

4.市场信息源:市场信息源一般是指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借以获取信息的来源,通常包

括个人信息源、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数据库信息源和组织机构信息源。

5.数据库:所谓数据库,就是在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按照一定方式和

结构组织起来的大量相关数据的集合,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资源。

6.“葡萄藤”渠道:指传播小道消息的非正规组织信息流。

7.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根据市场信息源和市场信息采集途径的差异,市场信息有动

态信息与静态信息、公开信息与非公开信息之分。动态信息是指直接从个人或实物信息源中

发出,且大多尚未用文字符号或代码记录下来的信息,静态信息是指经过人的编辑加工并用

文字符号或代码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信息。

8.数据项:我们把对信息外表或内容特征进行描述的各种结果统称为数据项。9.改编重组:改编重组是对市场信息整序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即对原始市场信息进行

汇编、摘录、分析、综合等内容浓缩性加工。按照加工深度的不同,信息改编与重组的方法

主要有汇编法、摘录法和综述法三种。

10.市场信息分析:所谓市场信息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大量相关信息进

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新信息的信息劳动过程。

11.信息市场:信息市场的含义从市场的角度看,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狭义的,指信息

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另一种是广义的,指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也就是信息商品的买

卖或流通。从信息的角度看,信息市场也有两种含义。一种仅指信息服务作为商品的交换,

另一种还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

12.信息资源生产能力: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将生产四类基本信息资源的能力称为信

息资源的生产能力。

13.信息资源发展潜力: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存储和处理能力称

为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14.信息化: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

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第四章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编码:对各种信息的原形式到“码”之间进行的某种变换操作。通过编码的操

作规则,设定新码(新信息)与原码(原信息)之

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把原来的信息形式变

换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形式。

2.CPU:英文全名为Central Process Unit,译为“中央处理器”。

3.多媒体信息:指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为载体的混合信息。

4.RAM:英文全名为Random Access Memory,译为“随机存储器”。

5.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开发商提供的、为了管理和充分利用计算机资

源、帮助用户使用、维护和操作计算机、发挥和扩展计算机功能、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的一

种公共通用软件。

6.计算机语言:也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类用来向计算机传递信息与下达命令的通

讯语言工具。

7.ASCll码:英文全名为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译为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微型机上常用的西文信息(26个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

输入编码,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为西文信息输入编码国际标准n

8.MMX技术:多媒体扩展(MuthMedia eXtention)是适应用户对通信和音频、视频。

3D图形、动画及虚拟现实等多媒体功能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技术,现已被嵌入Pentium二

代以上的CPU中。

9.关系模型:对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采用的一种抽象模型,它以关系(relation)或称

表(table)来描述数据,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比较高,而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和

使用。

10.数据模式:(data schema),它用给定的数据模型对具体数据的型进行描述。数据模

式反映一个业务实体的各种数据的结构、属性、联系和约束。

11.DBMS:英文全名为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译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一组程序组成,它帮助用户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及安全控制,并提供数据库

与用户或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12.编译方式:计算机程序语言处理的一种方式,通过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将源程序一

次全部翻译成目标程序,再经过连接程序的连接,最终处理成可直接执行的可执行程序。经

编译方式编译的程序执行速度快、效率高。1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构成

的人工信息系统,可以逼真地模拟各种复杂的现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14.局域网:将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连接成一个网络,就称为局域网

(LAN)。局域网可以是环形、星形、层次形或网状形网络。典型的局域网是将一个办公楼

或一个校园用网线连接组成。

-

第五章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广义地说,信息系统是指组织系统中分工从事信息处理的子系统。狭义

地说,信息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中,为了完成该系统所需的信息处理工作,而定

义的机构、人员、设备、规程的子系统。

2.前馈:计算机系统还能够通过预测未来事件来防止问题的出现。这种反应方式,常

被称为前馈。前馈就是一种计划信息,用以控制控制系统的未来。

3.“流水线”式结构:在“流水线”式系统结构中,输入的信息主要是待加工的原始信

息,进行的处理基本上是例行的固定的任务,主流是数据流,系统的构造以至开发过程都是

围绕数据的“输入一处理一输出”这一主干展开的。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比较稳

定地完成所要求的工作,不需要很多的人工干预。但是。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与扩充将是十分困难的。

4.“工具箱”式结构:在这种系统中,统一的用户接日的主要功能在于接受使用者命令

及关于其需求的其他说明,同时输入的不仅有新增添的数据,而且有新增添的模型与方法。

这种系统的运作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中心的,它是以使用者的决策模式作为核心的。这种系

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用随成长”。

5.模型:模型是指在管理(或其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管理工作

(或其他具体领域)中种种因素间的定量或定性的

相互关系。它是描述本领域中的具体规律

的。

6方法:方法是指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它是独立于管理学(或其他各种领域)之外

的。

7.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由硬件设备、功能软件、数据库。

远程通信、人员和收集、操作、存储并将数据加工为信息的各种部件和过程组成。基于计算

机的信息系统又被称为企业的技术基础设施。因为它包括组成信息系统的基础的共享信息系

统资源。

8.“一事~地”原则:一项信息只存一次,一项加工只做一次。

9.战略计划决策:战略计划是关于一个组织目标、这些目标的变化、用于达到这些目

标的资源以及将要控制获取、使用和处理这些资源的政策的决策过程。

10.内部报告信息:组织经营活动中的信息,如果信息只限于以前的历史,没有考虑按

时处理并从数据上得出有意义的相关系数,这种信息就属于内部报告信息。

门.内部处理信息:如果用一些数学方法去分析内部报告数据并把他们联系起来,就成

为内部处理信息。

门·**S:事务处理是组织最基本的活动,把信息按事务要求组织和处理,实现组织日

常事务活动的系统称为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事务处理系统

也称作数据处理系统。

13.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提供各种作业、管理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一

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手工规程以及用于分析的模型等。

14.DSS:决策支持系统是用分析决策模型、MIS 中的信息为决策者的思维和行动过程

提供分析和信息查询手段的系统。

15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由类似于人类专家的能贮存知识及进行推理的硬件和软件组

成。

16.数据挖掘: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需要工具与手段,来对大批量的信息进

行加工,从中找出规律与趋势。在信息处理的技术中,这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 Mining)第六章

(三)名词解释

1。一把手原则: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应当是项目小组的成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把手

原则。

2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过程是确定系统是否值得开发的过程。通常可行性分析从

四个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组织可行性、时间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结构化:所谓结构化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严格划分阶段,即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

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程和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

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

4.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严谨的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把软件的整个生命

期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程和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

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

5.原型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

使用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和方法,满足使用者的进一步要求。

6.组织结构图: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等),分解为若干部

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

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

7.业务活动分析:所谓业务活动分析,是指借助于图表工具让业务的处理过程脱离其

具体的工作场所和实现手段而抽象地加以描述。8.数据流图:数据流图就是通过数据流、数据存贮、数据处理及外部实体这四种记号

来抽象综合地描述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

9.目倾向下逐步分析:所谓自项向下逐步分析就是先把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或一个总

的数据处理模块,在这个数据流图中,只要指明系统和各有关外部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

就够了,暂时不去考虑它内部的各种信息存贮、信息处理及数据流。

10.数据字典:是数据分析的最主要的工具,它把系统中有关数据的各种信息汇总起

来,并把数据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11.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法是IBM公司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聚类分析法。

它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对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进行检验。

12.系统切换: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过程称为系统切换。包括数据转换、文件转换和系

统转换。

门.系统维护: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会因企业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作些修改,系统也可

能因存在的某些问题需要得到纠正,所以系统必须允许其在运行中进行修改,这个过程称作

系统维护。

14.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ASE,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l neering)就是使用软件工具帮助软件工程人员开发软件。

15.可视化开发:可视化开发就是在可视开发工具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上,通过操作界

面元素,诸如菜单、按钮、对话框、编辑框、单选框、复选框、列表框和滚动条等,由可视

开发工具自动生成应用软件。

16.最终用户开发:最终用户开发是指不需要信息系统专家帮助,完全由用户自己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最终用户指的就是实际使用系统的人员。

1.信息:信息是已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数据,这种形式对接受信息者具有意义,并在当前或未来的行动和决策中,具有实际的和可觉察到的价值。

2.数据:即信息的原始材料,其定义是许多非随机的符号组,它们代表数量、行动和客体等。

3.香农第二编码定理:在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信息的时候,可以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只要所传输的信息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只要编码足够复杂〈即编码长度足够长〉,那么就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使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无限的逼近于零,而且同时保证传输的效率无限的逼近于它的极限〈即单位时间所传输的信息量无限的逼近于信道的容量〉。但是,如果信息的传输速度超过了信道的容量,上述的结论就不再成立。这就是著名的香农第二定理。

4.信息的量:所谓信息的量的方面就是信息的多少问题,它是用不确定性的减少来度量的。

5.信息的生命期:信息和其他资源一样,也有生命期。信息的生命期是指按需求和目标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信息服务直到衰退的整个过程。信息的生命期包括识别、收获、传递、存储、加工和维护使用六个生命阶段。

6.市场信息的特征:1)社会性2)多信源,多信宿,多信道3)实效性4)市场信息与载体不可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可传递性6)系统性7)价值性8)市场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保密性。

7.市场信息的管理:市场信息的管理从信息获取到处理使用的过程上,可分为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传递、利用和存储不同阶段的管理。

8.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或“信息处理”是一个含义很广泛而边界很模糊的术语。通常人们把信息的生命周期中除了“信息识别”和“信息使用”头尾两段外的所有其他信息过程,统称为信息处理或信息加工过程。

9.信息维护:保持信息处于适合使用的状态称为信息维护,狭义上说它包括经常更新存储介质中的数据,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广义上说它包括信息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

10.再生信息:在决策活动过程中根据决策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从而产生能够使决策者有最大获益的策略信息。其中产生策略信息这一节称为再生信息的过程。

11.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在于研究组织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动、开发、转换、处理、存储、传递和利用,将自然的、无序的信息流,转换成有序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流,支持组织的管理和战略决策。

1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将数据经过数据分类、重

新排列/整理数据、归纳、合并数据或数据运算或数据筛选等一系列数据处理步骤得到有用结果的系统。

13.信息资源管理(IRM):它是对获得、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和部件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它表示从以计算机和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处理过度到把信息作为战略性的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扩增的作用。14.固件:硬件中永久存储程序指令的存储设备,它常用来指固化到芯片中的一种指令。

15.CPU:英文全名为Central Process Unit,译为“中央处理器”。它是微型机的心脏,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实现运算和控制功能。

16.计算机语言:也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是人类用来向计算机传递信息与下达命令的通讯语言工具。

17.电子商务:可定义为所有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提供便利的信息交换和商业交易。

18.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开发商提供的、为了管理和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帮助用户使用、维护和操纵计算机、发挥和扩展计算机功能、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的一种公共通用软件。

19.条形码:是一种信息记录形式,它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以表示一组数据和符号。

20.主频:CPU内部时钟晶体震荡频率,用MHZ 表示,它是协调同步个部件行动的基准,主频率越高,CUP处理速度越快。

21.EDI:英文全名为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译为电子数据交换”,是指从一个组织的计算机系统到另外一个组织的计算机系统,电子数据传输,这些数据被组织成一种公认的标准格式,使得它们能够被接受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使用。

22.关系模型:对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采用的一种抽象模型,它以关系或称表来描述数据,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抽象级别比较高,而且简单清晰,便于理解和使用

。23.数据库三层模式: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ANSI/X3/SPARC报告把数据模式分为三级;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有了这些模式之后,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记录这些模式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即模式间的映射。

24.DBMS:英文全名为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译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一组程序组成,它帮助用户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机器安全控制,并提供数据库与用户或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25.编译方式:计算机程序语言处理的一种方式,通过相应的语言的编译将源程序依次全部翻译成目标程序,再经过连接程序的连接,最终处理成可以直接执行的可执行程序。经过编译方式的编译的程序执行速度快、效率高。

26.信息提问:一般可以把像组织正式的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需求称为信息提问。

27.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的过程。

28.信息推拉技术:信息推拉技术包括信息的推送和信息的拉取技术。所谓信息推送(push)使信息源主动将信息推送给客户。信息拉取(pull)则是指用户从主动从信息源拉取信息。

29.语法过滤:语法过滤主要解决表示信息与表示对象的一致性,即如何减少表示上的干扰问题。

30.语义过滤:语义过滤的内容是当信息借助特定的符号、文字、图形、图象来表示时,如何理解这些符号、文字、图形、图象表示的含义,去掉歧义和其他一些干扰。

31.语用过滤:语用过滤是对信息的价值和效用进行识别,为我所用,去掉无用的东西。

32.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是信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技术。在文献甲中提到和描述文献乙,并以文后参考书目和脚注的形式列出了文献乙的出处,便称为文献甲的引文,称文献甲为文献乙的引证文献。

33.引文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方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34.联机分析处理: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简称OLAP)技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执行人员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多维特征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35.信息孤岛:“信息孤岛”现象,即企业的信息呈分散、孤立的状态。

36.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需求,运用某种工具,按照一定的过程、方法和技术,从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查出所需的信息,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过程。

37.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是指这样一种信息:所有的相关信息都能被所有的信息参与者获取。

38.私人信息:指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立性质的市场信息。

39.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40.道德风险:事后非对称信息问题称为道德风险。

41.价格离散: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而这不能以商店的地理位置或服务的质量等方面的差别来说明所看到的价格差别。这种情形之下的价格差别就是“价格离散”。

42.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居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3.激励相容:代理人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当他按照自身效用最大化选择行动时,也刚好使委托人的收益最大化,即激励相容。

44.搜寻商品: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接触、掂量和观察来辨别的商品为搜寻商品。

45.经验商品: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商品称为经验商品。

46.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为执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而采集、产生、加工、散步和使用的信息。

47.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凡是政府机关所掌握且有关法律所许可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

48.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是指政府以外的主体为其他目的使用该信息。

49.公益性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是指那些以提高国民生存质量和全民素质等社会效益为目的,采用免费和廉价服务机制提供普遍服务的信息资源。

50.商业性信息资源:商业性信息资源就是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收集和生产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各种信息资源。

51.信息市场:信息市场是指以信息资源的交换和流通为目的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市场。

52.组织: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主体。

53.“流水线”式结构:在“流水线”式系统结构中,输入的信息主要的是待加工的原始信息,进行的处理基本上是例行的固定的任务,主流是数据流,系

统的构造以至开发过程都是围绕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这一主干展开的。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比较稳定的完成所要求的工作,不需要很多的人工干预。但是,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与扩充将是十分困难的。

54.信息主管:信息主管(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也称为信息技术主干、首席信息管)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的领导者,是负责为企业或公司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领域内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是进入单位核心领导层的高级决策人员。

55.信息管理人才:广义上说,信息管理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所有人员。在一般情况下,信息管理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且从事与信息管理有关工作人员。

56.企业信息管理师:根据《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界定,企业信息管理师是”从事企事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复合性人才”

。57.信息系统:广义地说,信息系统是指组织系统中分工从事信息处理的子系统。狭义地说,信息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中,为了完成该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处理工作,而由定义的结构、人员、设备、所组成的子系统。

58.事务处理系统:事务处理是组织最基本的活动,把信息按事务要求组织和处理,实现组织日常事务活动的系统称为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事务处理系统也称作数据处理系统。

59.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提供各种作业、管理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手工规程以及用于分析的模型等。

60.“工具箱”式结构:在这种系统中,统一的用户接口的主要功能在于接受使用者命令及关于其需要的其他说明,同时输入的不仅有新添的数据,而且有新添的模型与方法。这种系统的运作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中心的,它是以使用者的决策模式作为核心的。这种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用随成长”。

61.决策支持系统:是分析决策模型、MIS中的信息为决策者的思维和行动过程提供分析和信息查询手段的系统。

62.专家系统:是由类似于人类专家的能存储知识以及进行推理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63.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用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64.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使多种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种软件技术。

65.数据挖掘: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需要工具和手段,来对大批量的信息进行加工,从中找出规律与趋势。在信息的处理技术中,这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 Mining).

66.知识:所谓的知识,从广义上说,数据、信息都是知识的表现形式,但人们更愿意把概念、规则、模式、规律和约束等看作知识,而把数据看作是形成知识的源泉。

67.一把手原则: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应当是项目小组的成员,这就是人们长说的一把手原则。

68.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过程是确定系统是否值得开发的过程。通常可行性分析是从四个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组织可行性、时间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69.结构化:所谓结构化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严格划分阶段,即把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程和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并

严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

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

70.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严谨的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编辑和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的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工具。

71.原形法:原形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和方法,满足使用者的进一步要求。

72.组织结构图: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等),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成为组织结构图。

73.业务活动分析:是指借助于图表工具让业务的处理过程脱离其具体的工作场所和现实手段而抽象地加以描述。

74.数据流图:就是通过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以及外部实体这四种记号来抽象综合的描述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

75.自定向下逐步分析:所谓自顶向下逐步分析就是先把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或一个总的数据处理模块,在这个数据流图中,只要指明系统和各有关外部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就够了,暂时不考虑它内部的各种信息存储、信息处理及数据流。

76.数据字典:是数据分析的最主要工具,它把系统中有关数据的各种信息汇总起来,并把数据的关系表示出来。

77.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法是IBM公司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聚类分析法。它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对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进行检验。

78.系统切换: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过程称为系统切换。包括数据转换、文件转换和系统转换。79.系统维护: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会因企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作些修改,系统也可能因存在的某些问题需要得到纠正,所以系统必须允许其在运行中进行修改,这个过程称作系统维护。

80.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就是使用软件工具帮助软件工程人员开发软件。

81.可视化开发:可视化开发就是在可视化开发的工具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上,通过操作界面元素,诸如菜单、按钮、对话框、编辑框、单选框、复选框、列表框和滚动条等,由可视开发工具自动生成应用软件。

82.最终用户开发:最终用户开发是指不需要信息系统专家帮助,完全由用户自己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最终用户指的就是实际使用系统的人员。

1简述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答:信息是已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数据,这种形式对接受信息具有意义,并在当前或未来的行动和决策中,具有实际的和可觉察到的价值。数据,即信息的原始材料,其定义是许多非随机的符号组,它们代表数量、行动和客体等。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就是原料与成品的关系。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和解释,才能具有意义、深化为信息。

2怎么确定信息的质和量?

答:所谓信息的量的方面就是信息的多少问题。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信息的量是用不确定性的减少来度量的。信息的质的问题,即信息的好坏的问题。信息的质包括以下方面: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精确程度,信息的全面性,信息的及时性或新颖程度,信息的提供方式。

3 信息的生命期包括哪些生命阶段并简述各生命阶段的主要内容?

答:信息的生命期包括识别、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维护使用六个生命阶段。(1)信息识别。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想得到关于客观情况的全部信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识别十分重要。

信息的识别大概有两种途径:其一,对于一个目的明确但缺乏经验的观察者的按部就班的识别方法,但识别的速度慢,效率低。其二,当拥有丰富经验之后就可按自己的目标来识别信息。(2)信息收集。逻辑上说,在识别了信息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所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把不需要的信息剔除出去。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采集”。信息收集方法大体有三种:自下而上的广幅收集,有目的地专项收集,随机积累法。(3)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要求准确,及时,安全。(4)信息存储。可归结为有效,可靠和保密问题。(5)信息加工。人们在获得大量的原始信息之后,往往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整理,分类和加工。(6)信息维护使用。保持信息处于适合使用的状态称为信息维护,狭义上说它包括经常更新存储介质中数据,使其保持正常状态。广义上说它包括信息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

4 简述信息的作用?

答: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信息的功能作用表现在:(1)信息的认识作用。(2)信息的决策作用。(3)信息的控制作用。(4)信息的组织作用。

(5)信息的管理作用。(6)信息的实践作用。总之,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理解。信息是资源,是财富,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是时代的需要,是世界的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实现众多的功能,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有待于人类的广泛开发与利用。

5在信息资源共享是,我们应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答: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但在信息资源共享时,我们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与越境数据流之间的关系。(2)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3)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与国内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4)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与传统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6 如何理解信息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答:信息概念反映了客观世界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是一切事物的普遍属性。其含义包括:任何事物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信源,都可发出信息;任何事物只要是在运动,只要存在相互的作用就要产生信息;任何事物的运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的运动过程。信息的普遍性可以从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上来认识电子商务就是从认识论层次上来认识的。

7 简述信息特征?

答:信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1)普遍性(2)无限性(3)客观性(4)主观性(5)抽象性(6)整体性(7)层次性(8)时效性(9)可变换性和可加工性(10)可转移性(11)共享性(12)不完全性

8 简述香农第二编码定理?

答:在有噪声的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时候,可以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只要所传输的信息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只要编码足够复杂,那么,就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使住处传输的差错率无限地逼近于零,而且同时保证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无限地逼近。但是,如果信息的传输速度超过了信道的容量,上述的结论就不再成立。这就是著名的香农第二编码定理。

9 信息存贮的要求是什么及如何解决?

答:具体来说,信息存贮的问题,也可以归结为有效性、抗干扰性和安全性三方面的问题,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有效、可靠和保密问题,为了提高信息传输和存贮的效率,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压缩编码和相关的处理技术;为了提高信息传输和存贮的抗干扰能力,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纠错编码及处理技术;为了提高信息传输和存贮的安全保密能力,提出各种各样的加密编码和处理方法,

10 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

答:在由多个信息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信息网络中,进行信息资源配置,通过网络中各信息系统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互相补充、方便用户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结构,从而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利用群体优势,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发挥尽可能大的各类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

11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

答:(1)共享原则。(2)系统原则。(3)科学原则。

(4)安全原则。

12信息收集方法?

有三种方法:(1)自下而上地广幅收集。(2)有目的地专项收集。(3)随机积累法。

13 市场信息对于市场效率有何影响?

答:市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信息是市场参与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市场信息显示、传递的程度、方式和范围直接影响着

市场机制的作用。组织、管理和利用好市场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趣,企业利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根据信息流进行业务的重组,不但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到管理服务水平,更加快了企业实体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市场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布不对称。相应的,政府和企业所采用的政策和战略也应有所不同。

14简述市场信息的内涵。

答:市场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按照市场信息的性质和内容划分,市场信息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市场管理信息、科技信息和市场环境信息等。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市场信息的内涵,可将市场信息分为一般的技术性信息和有关属性的信息。

1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信息呈现出了哪些突出发展趋势?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市场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发展趋势:(1)信息量急剧增加。(2)处理与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3)信息处理方法复杂化。(4)市场信息处理的系统化。(5)市场信息网络化。

16信息网络化的形成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同时它给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答:以下几方面因素促进了信息网络化的形成:(1)对信息的要求更加迫切。(2)对于信息的及时性更加关注。(3)向更大范围发布信息的迫切要求。(4)与更多人、更多企业联系的需要。(5)对更有效的信息加工方法的要求。市场信息的网络化一方面是市场信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与共享,另一方面也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例如与商务活动有关的保密问题、安全问题,开发适合商业用途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软件问题,等等。

17简述市场信息的作用。

答: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是以市场信息交流为前提条件的。尤其当世界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市场信息成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市场信息的生产、存贮、分配、交换对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影响巨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信息是市场参与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市场信息显示、传递的程度、方式和范围直接影响着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讲,市场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市场信息是实体性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起动器。其次,市场信息是带动各类要素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第三,市场信息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第四,市场信息是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向导和参谋。第五,市场信息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总之,市场信息是制约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流的作用日显重要,市场信息日益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国内外商贸活动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重视对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组织、管理和利用好市场信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18 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哪些不良经济后果?

答: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具体来说,信息不对称将会造成以下不良经济后果:(1)劣货驱逐良货。(2)使市场缩小或使市场不存在。(3)造成需求缺口与供给过剩并存。(4)造成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竞争。(5)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

19 什么是激励机制?其设计目标是什么?

答: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那么在这里就存在冲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恰好达到使委托人的收益最大化。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的目标相应地就是针对代理人的隐藏信息而面临的不利选择地位,激励的目标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显示他们的私人信息或真实偏好,即所谓“如何让人说真话”;而针对代理人的隐蔽行动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工作,使代理人不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即所谓“如何让人不偷懒”。

20 根据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经济后果,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简述“信用是市场经济灵魂”这一观点

答: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参与者的销售决策、消费决策等经济决策的正确性依赖于信息的对称性,如果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决策者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经济资源的配置便不可能达到最优。具体来说,信息不对称将会造成以下不良经济后果:(1)劣货驱逐良货(2)市场缩小或使市场

不存在(3)造成需求缺口与供给过剩并存(4)造成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竞争(5)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经济模型通常假设人们不会永远受谎言的蒙蔽。意识是如果有人老是向你撒谎,他可以骗你一次、两次,但最终你会明白和他交往是不可以信的情况下,人们的判断会出错,但就大量事件统计的社会平均情况而言,人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谎言使整个社会遭受损失。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信用。道德因素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了每个合同,没有它,任何市场都不能正确地运转,在每次交易中都包含有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没有对委托代理合同的信任,就难以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参加者遵守各种经济规则的水平,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市场信息总是并不完全的,市场信息的分布在市场参与者的分布也总是不对称的,各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和手段非常重要,而在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同时注重培养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信用意识,对市场的正确高效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的重要部分。

21 简述Internet可提供哪些市场信息服务?

答:Internet上可提供的市场信息服务,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版、商业信息检索服务、专利信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商品与贸易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网络新闻等。

22 简述市场信息特征?

答:市场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但也有自身的特征,市场信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目的性。(2)利益性。(3)竞争性。

(4)变换性。(5)层次性。

23 简述完整电子商务具体应用?

答:完整的电子商务包括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1)市场与售前服务,主要是通过建立主页等手段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2)销售活动,如POS机管理、智能目录、安全付款等;(3)客户服务,即完成电子订单及售后服务;(4)电子购物和电子交易。金融行业和零售行业,除了建立网上购买环境,还可以发展一些提供准交易方式的公共贸易网。

24为什么说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信息条件下修正?

答:在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花费成本代价,而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音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将严重影响市场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播,结果,价格信息不可能及时地传递给每一个需要信息的市场参加者,而每个市场参加者所进行的交易活动以及结果也不可能及时地通过价格体系得到传播,因而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也不可能灵敏地随着价格的指导而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因此可能失灵。

25 私人信息分析的结论?

答:①公共信息使市场参加者成为市场活动中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受支配者;而私人信息则推动市场参加者成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支配者。在这组互相矛盾的信息交流中,社会稀缺资源得到不同效率的配置。②所有市场参加者的信息集合中可以被这些参加者自由获取的信息构成公共信息,而私人信息则仅是某个市场参加者可以单独获得的信息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如果只有公共信息而没有私人信息,市场将可能没有交易,如果只有私人信息而没有公共信息,市场将难以进行交易。所以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于市场的存在与交易活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26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非对称市场这个普遍存在的基本特征被忽略的原因:

答:在传统经济理论中,非对称性市场这个普遍存在的基本特征被忽略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不显著,市场参加者之间的信息差别直到现代经济中才越来越明显。②以往的经济学家希望从理想经济状态中排除市场的垄断力量,使市场成为完全的竞争性市场。

27 非对称性市场存在的原因及基本特征?

原因:买卖者之间对产品质量信息观察的非对称,买主之间对同一产品质量和价格信息掌握程度的非对称,卖主之间对市场需求信息观察的非对称,以及买主之间与卖主之间对市场需求(供给),产品质量,价格和非价格竞争信号观察的概率组合的非对称。特征:买卖者之间表现为非对称形式的信息差别,以及由此在不同水平上的讨价还价,并由于讨价还价而导致相互信息差别的缩小而采取的相互退让对策,构成非对称市场重要的基本特征。

28 简述信息经济学“让人说真话”和“让人不人偷懒”原理?

答:信息经济学“让人说真话”和“让人不偷懒”的原理在于,如果“说真话”和“说假话”的成本相等,多数人会选择“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当“说假话”的成本大于“说真话”的成本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说真话。同样,当“偷懒”的成本大于“不偷懒”时,作为一种集体选择行动的结果都是“不偷懒”。也就是说,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就是将“说谎”和“偷懒”的成本增加到至少与“不说谎”和“不偷懒”时相等。

29 如何制造和传播市场信号及其经济学原理?

答:高质量产品的买主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保证:质量保证书、包退、包换、包修理、以及保证质量的退一陪二等,向消费者发出产品质量信号。此外,产品长期形成的优质名牌,更属于生产者努力向消费者发送的市场信号。厂商为产品做高投入的广告也会起到信号示意作用。原理:制造和传播市场信号的经济学原理是这样的:低质量产品或者无法提供类似信号,或者低质量产品或伪造产品厂商制造类似信号的成本大大高于质量厂商制造信号的成本,从而使市场信号值得信任。

3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门应在信息采集上注意哪些原则以及采取怎么的机制?

答: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信息不仅数量猛增,流速加快,而且信息老化、污染与分散问题也日益严重。市场信息环境的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在信息采集注意以下原则:第一,主动、及时的原则。第二,真实、可靠的原则。第三,针对、适用的原则。第四,系统、连续的原则。第五,适度、经济的原则。第六计划、预见的原则。从市场信息资源的特点来看,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建立企业机制。

31怎样对市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

答:推动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促进市场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宏观上应加强规划和引导,微观上做好市场信息服务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基础管理。(1)适应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信息服务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是必然趋势。(2)从市场信息服务企业来讲,各类信息服务机构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点是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信息服务企业,提高市场信息服务水平,促使市场信息资源得高更充分的开发利用。(3)市场信息服务企业应致力于供形式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市场信息服务。(4)市场信息服务企业还必须重视基础建设与管理。这里主要指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5)在信息网络技术进步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信息服务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谋求长期发展的根本更在于有一批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人才。

32为什么说培育信息市场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资源的关键?

答:培育信息市场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资源的关键。首先,市场信息的发展能够刺激信息商品有效供给。其次,信息市场的完善还必将激发巨大的信息需求。而需求的增加是拉动信息资源开发的强大力量。

33 简述信息市场的特征。

答:由于信息商品具有许多不同于普通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市场的特征:(1)全球争夺的焦点。(2)信息市场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信息市场的隐藏性。(4)市场交易的广域性。(5)信息市场的双重性

34培育信息市场,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培育信息市场,提高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全民信息意识。(2)建立正确的市场信息资源开发体系和机制。(3)完善市场管理,实施规划运作。(4)统一规划,发挥资源与市场的整体效益。(5)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人才培养。(6)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

35 怎样进行信息资源的测度?

答:目前对信息资源的测度资源采用的是“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的测度方法,定量计算信息资源存储与发展能力。该模型选择了数据库资源、专利和商标资源、图书报刊资源和视听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认为这四类信息资源基本上表达了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畴并将生产这四类资源的能力称为信息资源的发展能力。该模型将信息资源的传播,存储处理称为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信息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是一个循环过程信息资源问题

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生产能力问题,信息资源的传播会产生新的信息如此循环显然不能从静态的角

度把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程度简单地看成是数据库

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总量,信息资源丰裕程度还应与传播存储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简称R值计算公式:R=R1+R2,其中R1为信息资源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

R1=P1+P2+P3+P4/M,P1代表数据库数量,P2代表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P3代表图书报刊出版数量,P4代表视听产品生产数量,M代表测试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R1事实上是一国或地区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均生产信息资源的能力。R2代表基本信息的发展潜力,公式为:R2=S1+S2.S1代表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S2代表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

36 数据库发展方向?

答:从美国商情数据库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其数据库服务业的商业色彩十分浓厚,以市场为驱动力、以用户为主导、走商品化、市场化道路,优先发展经济、商业、金融等领域的数据库,已成为数据库发展的方向。

37 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信息市场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要想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息市场,就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是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2)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吸收有关决策科学化的结果,以及现代化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等。

(3)是实行开放政策,改变市场的封闭状态。(4)要提高信息服务和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的信息需求,开拓国外信息市场。(5)要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培育信息市场,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效益。

38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答:根据国家信息化的体系结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概括反映国家信息化水平。

39 现代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发展特征?

答:现代市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呈现一些特征:(1)市场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由决策研究机构、情报研究和信息咨询机构、社会团体咨询机构等信息部门一统天下的信息服务格局已被打破。从新闻界、邮电系统、金融系统、商业系统到铁路和交通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和个人,竞相建立各类信息咨询服务结构,开展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2)信息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目前信息服务已由传统的技术或经济指标扩展到技术、经济、市场、管理、人才、物资、金融等范围,并且主要以经济活动为信息服务对象。(3)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化。现代信息服务是以电子计算机和先进的通讯设备为核心展开的,它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依托,采用网络化的协作服务方式。

40 简述市场信息采集途径?

答: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来看,主要的信息采集途径有:内部采集途径:(1)管理监督部门(2)研究开发部门(3)市场营销部门(4)“葡萄藤”渠道(5)内部信息网络。企业外部信息采集途径主要有:(1)大众传播媒介(2)政府机关(3)社团组织(4)各种会议(5)个人关系(6)协作伙伴(7)用户和消费者(8)外部信息网络。

41 简述信息市场含义?

答:从市场的角度看,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狭义的,指信息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另一种是广义的,指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也就是信息商品的买卖或流通。从信息的角度看,信息市场也有两种含义:一种仅指信息服务作为商品的交换,另一种还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产品作为商品的交换。

42 市场信息整序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答:市场信息整序活动一般包括优化选择、确定标识、组织排序、改编重组四个方面。

43如何进行市场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微观管理?

答:市场信息数据库微观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数据库产品质量问题。(1)市场信息采集科学化。(2)市场信息加工处理标准化。(3)数据库服务形式多样化。

44 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存储和处理数据?计算机如何用二进制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各式

各样的信息?

答:(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而电子元器件大都具有双稳态性质,用二进制的两种数值可以反映计算机内部电器的两种不同状态,不同状态的任意组合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据特征,同时,用二进制也便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另外二进制数字化信息还有如下优点:具有极高的信息还原性和“虚拟现实”效果;数字的信息能够作压缩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能够处理多媒体信息。(2)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原始数据采用编码技术,使之转换为二进制数存储和处理。

45 为什么计算机能够成为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有哪些优点?

答:(1)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快速、高效、智能记忆和自动化处理等一系列的特点,并且其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为信息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使人类社会对信息的利用和开发方式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革。(2)计算机能够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特别是追循了冯。诺依曼的“内部存储程序”的原理,当人们把事先编好的程序输入并储存在计算机中,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它就能无需人的干预、自动连续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46 试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1)问题分析: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具体分析,目的是弄清问题的性质、目标、规模、要求以及范围;(2)确定算法: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解决问题的计算机处理方案,即把待解决的客观问题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问题,它包括数据转化和功能转化两个方面;(3)编程与调试:即在计算机上实现所设计的算法。首先要把逻辑设计描述的算法转换为某一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结果;对编写好的计算机程序要试运行和检验调试,若发现问题时及时对程序修改,直至得出正确的结果。

47简述数据库建模采用的三种数据模型及其各自的任务

答:数据库建模采用的三种数据模型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的任务是把实现世界的客观对象经过人的认识抽象为信息世

界所能描述的信息结构;逻辑模型的任务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对数据进行构架和组织,以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包括明确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并有序地对它们进行分组;物理模型则反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结构。

48 计算机的存储器为什么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为了合理地存储和调用数据,快速存取数据,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存储空间,通常将计算机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也称主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数据的临时存放处和外部数据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场所。其特点是:存取速度快,造价高,断电后其中的数据即逝。外存也称辅存,它需要经过内存与CPU及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用来长久保存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即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外存相对于内存来说,它可以真正存放信息,且存放信息量大,造价便宜,但是调用速度不如内存。

49简述用计算机进行中文处理的基本过程。

答:中文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输入编码、逻辑运算、输出编码三个步骤。

50 至目前为止,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过几代,各代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大致经过五代。第一代也称机器语言,它将计算机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均以二进制代码表示,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机器语言的优点是无需翻译,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缺点是随机而异,通用性差,而且因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代码形式,难于阅读和记忆,编码工作量大,难以维护。第二代语言也叫

汇编语言,是用助记符号来表示机器指令的符号指令的符号语言。优点是比机器语言易记。缺点同机器上运行,程序简短易读,便于维护,极大地提高了程序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第四代语言又叫面向应用的语言。主要特点是:非过程性、采用图形窗口和人机对话形式、基于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技术,易编程、易理解、易使用、易维护。第五代语言也称智能化语言。它主要使用在人工智能领域,帮助人们编写推理、演绎程序。

51简述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存储及检索数据、提供用户视图、创建及修改数据库、操纵数据和生成报表。

52 信息技术基本分类?

答:信息技术基本分为四大类:(1)信息获取技术(2)信息传送技术(3)信息处理技术(4)信息存取技术。

53 计算机程序特征?

答:计算机程序特征具有如下几点特征:(1)程序是用以解决某一问题的。(2)程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步骤。(3)程序是供计算机执行的。(4)程序是由人提供的。(5)程序可以连续自动运行。

54 用文件系统来进行数据组织与管理的局限性?

答:(1)文件的设计很难满足多种应用程序的不同要求,使得分散在多个文件中的数据存在着不必要的重复,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2)文件结构的每一修改将导致应用程序的修改,应用程序的维护工作量很大。(3)编写应用程序很不方便。程序的设计者必须对所用的文件的逻辑及物理结构有清楚的

了解。(4)文件系统一般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

55 分布式数据处理策略的优点?

答:分布式处理的一大好处是,各处理活动可分配给最有效的位置去执行。使用分布式处理,为每个办事处注入了生机,并能根据各自的特殊需求来组织加工数据,还能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共享处理的结果。对整个组织进行处理分配,这就保证了正确的信息能被传送到正确的部门。通过对每个部门计算机系统效力和效率的权衡,可使整个信息系统的容量到达最大。

56 远程通信具体应用哪些?

答:远程通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邮件(2)电子文档资料的分发(3)电子软件分发(4)远程办公(5)电子数据交换(6)公共网络服务(7)

专业化和地区性信息服务

57简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各类信息系统的共性。

答:基本特征:(1)信息系统不是孤单的、自足的系统,它总是附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子系统而存在。(2)信息系统的作用是间接的,它的效益是通过支持管理决策,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间接地表现出来的。(3)信息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备的有机的整体。(4)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信息。信息系统的共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们都是以处理信息为目标的;(2)它们都是依附于一个特定的复杂系统,为这个系统的管理、控制、协调服务的;(3)它们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从事信息处理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渗透到整个大系统的各个角落的“神经末梢;(5)它们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它们的功能都应包括前面讲到的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提供五个环节;

(7)由于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信息系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两者应当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进步正在发挥推动作用。

58 怎样合理划分信息系统层次以及怎样在各层之间分配功能。

答: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业务状况确定管理幅度与层次。需要较严格控制的系统,则每一层的管理幅度不宜太大;需要充分发挥下层自主性的系统,则可适当放宽幅度。怎样在各层之间分配功能,所谓分配功能主要是在各层次上,按照其服务对象的需要,存储必要的信息以及配备必要的信息加工功能和显示功能。在这里总的原则是: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存放;需要汇总信息或加工结果的,就不要传递原始信息;能在一个地方加工一次的,就不

要分散到多处去重复同样的加工。这里说的是一般原则,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59 简述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它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类型:(1)事务处理系统(TPS)、(2)管理信息系统(MIS)、(3)决策支持系统(DSS)、(4)专家系统2特点:(1)事务处理系统与决策无直接联系,是组织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主要支持操作层人员的日常活动通常不需要综合复杂的处理,但要进行的大量数据输入输出提供内部信息。(2)管理信息系统为组织管理各个层次提供信息的人机系统支持战

术层战略层核心,思想是面向管理提供内部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信息系统由分析决策模型MIS中信息决策者推侧来解决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4)专家系统能对系统经过推理和提议的决策做出解释,能显示“智能行为”,能从复杂的关系间得出结构论,能提供“可移动的知识”,能处理不确定性问题。3作用:(1)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因特网提供和客户直接的网上交易,因此基于因特网的TPS能减少销售费用并且武汉成有效的销售途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TPS 能帮助组织运行操作并为制定决策提供详细的精

确的和及时的信息(2)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事务处理系统为基础,通过对事务处理系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中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因而它包括事务处理系统所具有的所有功能,管理信息系统不具有自己特有的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实现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设备的统一规划。(3)改善决策质量,以交互式根据“WHAT—IF”分析来制定最好的决策。(4)战略目标的制订、规划、设计、决策制定、监测和诊断。3相互联系:在组织里这些系统都是交错重叠通过公共数据库结合为一体,MIS以IPS为基础,通过对TPS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控制、决策;DSS以MIS中获得信息以支持管理者制定管理。

60 怎么比较数据挖掘技术?

答:对数据挖掘产品的评价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是商业评价,它更多考虑市场特点。第二个是应用评价,它立足于比较细节的层次,说明了某一技术在哪个应用领域效果最好,不能在哪个领域使用或者说在哪个领域使用效果不好……

第三个是算法评价,是最详细的评价,它是从数据挖掘的最底层比较这些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在算法评价上的表现直接影响它在商业和应用评价上的

排名。(1)商业评价。它只是比较了那些可能展示某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潜在优点和缺点。商业评价主要评价数据挖掘技术的商业价值。(2)应用评价。应用评价主要侧重点是帮助一个特定应用选择数据挖

掘算法。在特定应用中,一些数据挖掘技术的易用性要比另一些技术要好。(3)算法评价从算法身来详细地说明算法的优缺点。

61 简述“流水线”式结构和“工具箱”式结构?

答:“流水线”式机构:在“流水线”式系统结构中,输入的信息主要是待加工的原始信息,进行的处理基本上是例外的固定的任务,主流是数据流,系统的构造以至开发过程都是围绕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这一主干展开的,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比较稳定完成所要求的工作,不需要很多的人工干预。但是,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修改与扩充将是十分困难的。“工具箱”式结构:在这种系统中,统一的用户接口的主要功能在与接受使用者命令及关于其需求的其他说明,同时输入的不仅有新增添的数据,而且有新增添的模型与方法。这种系统的运作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中心的,它是以使用者的决策模式作为核心的。这种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用随成长”。

62 简述信息系统工作环境?

答:(1)主系统及环境的情况。(2)决策、管理的情况。(3)所处理的信息的情况。(4)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及规模。(5)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及人员素质。

63 信息系统一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答: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信息的子系统。(2)管理存贮在系统中的数据或信息的子系

统,又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3)组织对数据或信息进行加工的子系统,又称加工系统(4)提供信息的子系统,或称显示子系统。

64 TPS在组织中的作用?

答: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因特网提供和客户直接的网上交易,因此基本因特网的TPS能减少销售费用并且形成有效的销售途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TPS能帮助组织运行操作并为制定决策提供详细的、精确的和及时的信息。

65 MIS功能?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事物处理系统为基础,通过对事物处系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中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因而它包括事物处理系统所具有的所有功能,管理信息系统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功能:(1)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实现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设备的统一规划,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利用率。(2)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面向管理,为管理提供所需信息,因而它应该提供对信息进一步深加工的功能。

66 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组织的系统化方法?

答: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组织是非常重要因而需要系统化的方法:①第一步是规范基础数据管理,理清信息流通渠道。②然后从上到下收集组织内信息载体,确保完全准确地收集所有信息。③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去除无用的、多余的信息。④分析有用的信息,确定它的数据特征,建立数据字典,为建立数据库做准备。⑤按管理类型和管理要求对信息进行分类,确定哪些信息应放在一起,信息集之间有什么联系。

67 专家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答:专家系统特点:(1)能对系统经过推理和提议的决策做出解释。(2)能显示“智能”行为。(3)能从复杂的关系间得出结论(4)能提供“可移动的”知识。(5)能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功能:(1)战略目标的制订。(2)规划。(3)设计。(4)决策制定。(5)监测和诊断。

68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答:从需求上看,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经常修改维护。要想降低修改和维护的工作量其前提是有好的系统结构,而系统结构是在总体规划下制定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计算机价格下降,像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这种新的系统结构,把性能价格比高的个人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是这种缺少规划建起来、分散开发的系统带来严重后果:更新系统时要反复修改软件,重新组织数据,再把他们连接起来,做这些工作所耗费的人力和资金比重新建立一个系统还要多,而且这种系统仅采取通常的维护和修改的办法是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的。所以,对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建设,制订总体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69 在规划新的信息系统中包括哪些过程?并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规划新的信息系统中包括哪些问题?答:在规划新的信息系统过程中包括(1)首先支持企业战略,解决现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组织发展,采用最新的技术成果(2)然后进行信息系统规划。(3)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对制定的战略提供足够的支持,是信息系统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系统规划中应制定出现行系统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体现出新的信息系统能促进组织的发展,以及在新系统中采用的最新技术成果能有效提高系统效能。

70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怎样有用系统的方法看待问题?

答: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观点去分析、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根据系统观点,人们认识到,要认识一个系统,只认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针对在信息系统研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系统分析方法强调以下几点。(1)在考虑计算机应用时,必须首先考察具体单位和组织的总目标。(2)计算机应用工作应该以管理人员,特别是决策人员的需要为出发点。(3)按照上述原则,严格地划分工作阶段,

保证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4)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必须寻找一些简明有效的表达工具,以便记载与描述信息系统的现状,描述和讨论计划与设想。

(5)必须把工作的成果认真地用书面形式记载下来,并且妥善地、有秩序地成文归档,以便查找使用。

71 简述系统说明书的内容和作用?

答:系统分析结束时,系统分析员必须提交系统分析报告,称作系统说明书,系统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是与用户交流的工具,也是系统设计的依据,并在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和系统的评价时使用。系统说明书将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文档长期保存,其内容包括:(1)原系统调查和分析内容。

(2)新系统逻辑模型(3)新系统信息量的估算,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关于选用计算机机种

和外部设备的初步意见等。(4)成本估算。

72 简述系统文档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答:软件文档化是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统中的文档甚至比程序更重要。在软件工程中对系统开发的每一步骤都规定了相应的文档,文档的制作与系统开发同步展开,,是系统开发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期法中文档被称作各阶段的里程碑。文档可以帮助各种人员间的相互通讯,文档能帮助我们记录已经做了什么,还必须做什么,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根据文档进行日常的运行和维护,没有完整的文档,维护系统的程序员就无法理解程序,修改系统时或是无法下手,或是给系统增加隐患。

73 简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答: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为需要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和方法,满足使用者的进一步要求。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生命周期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规律划分阶段,明确定义各阶段的活动,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保证用户需求的贯彻执行。使用生命周期法对系统的每个微小情况都能给予更多

的注意;强调了用户的参与,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整个开发过程的规范和严格定义,常常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系统;完整的文档也使系统日后的维护工作更为方便。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时间长;成本高;需要用户提供完整的需求,对于需求不确定情况不适应;强调用户的参与,但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不够直接;开发过程较为复杂,不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是分阶段进行的,某阶段出现的错误将被带到下一阶段,并被扩大。原型法的优缺点:通常更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需求不确定的情况;能较快地实现系统基本结构;开发成本低。但是为了加快系统开发的速度,常常导致系统质量的下降;没有严格的开发文档,维护较困难。

74 Nolan模型的六个阶段?

答:信息系统不仅仅是技术系统,它还是一个社会系统,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要考虑到新的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技术环境、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Nolan观察了大量实例,综合信息系统的环境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影响的特征,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分阶段模型。他可认为企业信息化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普及阶段、规划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些阶段是信息化过程的客观发展规律,阶段是不能超越的,但是可以根据各阶段的特征进行规划,从而缩短通过阶段的时间。Nolan模型为我们的规划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75 信息系统基本环境?

答:(1)技术环境。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技术(2)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组织的性质、运作机制和管理水平。(3)社会环境。包括人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政策与法规,组织文化和体制。

76 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答:信息系统开发是以系统科学为理论根据的工程技术(1)整体性原则。(2)有序相关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目标优化原则。(5)可行性原则。

77 组织建立信息系统的三种方式及特点?

答:组织通常可用三种方式建立信息系统:一是通过购买,并在组织中实施;二是请信息系统开发公司来开发;三是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开发。第一种方式简单费用低,但是往往系统难以满足组织的信息需求,特别是给日后的系统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第二种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即能满足组织信息需求,费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注意在开发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维护队伍,否则会产生与第一种相同的问题;第三种方式对本组织的要求较高,项目小组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人负责,项目小组的组成人员可以是专业信息系统人员,也要有最终用户。

78 组织结构图的定义及目的是什么?

答:组织结构图的含义是: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画组织结构图的目的在于,首先从系统总体上了解信息流动的粗略情况,抓住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为下一步的现场业务调查确定目标。

79 模块设计包括哪些活动及任务?

答:模块设计有四个主要活动:数据设计、控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程序设计。①数据设计的任务是要确定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数据关系的理论建立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表。②控制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控制措施来减少系统操作的差错。③输入/输出设计是为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友好的用户图形接口④程序设计是对所有由计算机执行的模块做出详细的说明。

80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

答:原型法模糊了系统开发周期阶段的界限,通常可以把它分成四个步骤:(1)确定基本需求:通过对用户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分析,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需求可以包括基本软硬件需求,估计成本和数据量。(2)构造原型: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个能与用户交流的系统。这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时间快,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原型法通常要借助软件工具,功能的完善则放在以后再做。(3)运行评价:这一步工作是以用户为主,用户运行原型系统对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提出评价和

修改意见。这一步与下一步一起要反复多次,每次循环都使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使用户能充分表达需求。(4)设计修改:根据用户的要求修改设计原型然后返回到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统再交与用户运行。

81 最终用户开发优缺点?

答:优点:最终用户开发能提供很大便利,对只剩扫尾工作的项完全靠用户自己完成。促进了组织的变革,并且组织把它作为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战略。增加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系统开发中去。缺点:增加了系统的成本,系统质量往往不高,缺乏文档,与其他系统结合困难,维护也很困难。对于大型组织来说,数据无法共享,最终导致数据难以控制。最终用户开发方法适用的范围是:完成个人数据分析、开发供自己使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简单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等。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管理职能,调动和配置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及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 统企业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企业。 知识管理:对组织的集体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和环节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或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精细化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模式。 柔化管理:是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依据信息 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 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优势的管理模式。 决策:是指组织为使未来行动目标优化或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上佳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即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在所指定的若干方案中选择的过程。 程序化决策:是对常规的、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也就是对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决策,也就是对例外问题进行的决策。 风险性决策:管理者在决策事件中面临者不可控因素,各种备选方案会出现多种不同结果,到底会出现哪种结果不能确定,但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 是预先知道的。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存在风险,只能在计算各种方案不同的 自然状态(发难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损益值的情况下,比较各方案损益值后 在进行的决策。 计划: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工作内容及方式的预案,也就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而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组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量。直接管理的下属多,称为管理幅度大或跨度宽。实际反映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业务活 动的多少。 管理层次:又称组织层次,是组织内部管理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等级划分。实质反应组织内部纵向分工的关系,各个层次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事业部制:是一种具有分权性的组织形式,在公司总部下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统一政策,事业部是独立经营的一种组织体制。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1、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2、课: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3、正式的学生群体含义: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分类: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4、教师对学生期望:可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5、学习目标: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教授是学习目标之父。 6、发展的概念: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过程。发展的方向:头—尾梯度;近末稍梯度。顺序:感觉运动向主观的直观的“前概念水平”;接着可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逻辑运算;更进一步又发展到形式的、抽象水平上的逻辑运算。发展的一般趋势:综合的分化、平衡化、概念化、社会化、个性化。

7、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倾向。调节环境倾向称之为适应。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8、同化:是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时间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 9、顺应:当主题不能利用原有的图示接受或解释新的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随新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 10、学习:广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英气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更具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学习这种现象的关键:a要有变化的发生b变化相对持久;c变化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d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e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学习后表现出的结果。学生学习的特点:A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B组织计划性。C有效性。D年龄差异性。E面向未来特征。 11、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 12、恢复: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地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就被称为恢复。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广告培训广告术语

above-the-line advertising 线上广告 广告代理商能从媒介获得佣金(代理费)的广告,如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影院广告、户外广告等。 account executive (AE) 客户经理 广告公司的业务人员职称。客户经理往往须负责下列工作:1,与客户及内部其他部门共同计划广告(planning),向各部门传达客户的诉求;2,内部协调(coordination);3,将广告设计稿提供给客户;4,监督执行政府的有关广告规章和法规(regulatory matters);5,利润管理(agency profit management)。客户经理通过计划和协调公司的服务部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account service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是广告代理商的中心工作,肩负着使客户满意从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及推动广告代理商内部工作有效运转的任务。它是广告代理商直接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功能。 advertising agency 广告代理商 习惯上称为“广告公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经营者,一般设 有许多职能和业务部门。 advertising campaign 广告活动 有时称为“运动”或“战役”。广告活动包括以下四个重点:制作适当的销售信息、及 时传达给受众、选择适当的时机,用合理的成本。广告主制定一项能测定的目标后,为 达到这一目标制定广告战略,然后在市场上执行,包括:广告计划、广告制作、销售及 营销等。 advertising department 广告部 分为企业的广告部和媒介的广告部。企业的广告经理负责拟定、审核及实施企业的广告 计划。一般也是负责有关广告的具体工作。媒介的广告部经理负责出售报刊等的版面, 广播、电视的时间等。 airport advertising 机场广告 利用机场的候机室及在机场内其他各种场地和设备上制作刊出的广告,也包括在指示牌 上制作的广告。 Appeal 诉求 广告通过媒介向目标受众诉说,以求达到所期望的反应。诉求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 认同,或是说服受众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诉求分三类:理性的、感性的和道义的。 诉求所用语句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area sampling 区域抽样 群体抽样的一种形式。样本空间按区域进行划分,选定某抽样区域,如一个县、一个行 政区、一个街区,从中确定调查对象。 Audience 受众 接受广告的公众,也就是广告的对象。通过任何广告媒介接触的观众或听众,都有数量 、特征方面的不同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可使广告做到有的放矢。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刚、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5、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疏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6、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8、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9、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增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0、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1、守恒:是指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12、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13、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4、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15、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系指个体在对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 16、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7、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8、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19、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错误说提出了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三条学习规律。 20、完形—顿悟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提出的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对情境的一种突然领悟和理解,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广告公司专业术语84419

以下属于涉及面很广, 有广告领域的, 有数字设计领域的, 更有IT领域的, 因为本身数字互动营销就是个很多元很不清不楚的东东~ 我承认这很无聊, 不过事实的确是这样的, 很多概念我们圈内人士自己都搞不清楚! 那该如何沟通, 如何清楚的向客户去表述呢? 比如数字营销, 互动营销, 网络营销, 这三个概念, 能一下说明白的大概也该去中科院了. 又比如线上, 线下这个“线”能定义清楚的…废话不多(不断更新中…)——————————————————————— Advertorial (软文) 广告的一种, 即付费文章, 故意设计成像一篇普通的文章。 Appeals (述求) Emotional Appeals/感性诉求, Rational Appeals/理性诉求 Art Base(美术/设计出身) 刚入行不久的同学也许会经常被人问到:“你是Art Base 还是Copy Base?” 一开始都是被问的一头雾水! 在广告圈中创意人分出身有两个派系——Copy Base和Art Base. Copy Base指出身于文案, 文字达人(Copywriter); Art Base就是指出身于美术, 设计, 视觉达人! 比如你是某公司CD, 你在向别人介绍时可以这么用:“我是xxx公司CD, 我是Art Base!”ATL (线上) 还有BTL呢! 这个讲起来真是有的讲, 相信平时大家都会被线上线下的概念混淆的团团转…有时间要写一篇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日记. 互相探讨下! 其实在无数传统广告的书籍上都有讲这两个概念的. 但是这条线究竟是啥呢? ATL即Above The Line; BTL即Below The Line. ATL可以泛指为广告; BTL则是其他销货

传播学 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模式 59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 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适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 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抽样 280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多级抽样。由于各种原因,抽样调查在部分与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大众传播 111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如现代社会中的电视、报纸、广播等。 传播媒介 59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信息 42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塔罗瓦尔宣言》 247 该宣言是1981年由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的“自由之声”集会上所发表的。该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容器人 151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 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容 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受众参与理论139 即民主参与理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该理论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上限效果”假说232 该假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其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 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管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个性: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等 动力方面的特点。 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群体: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为了某种共同目标,按照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需要: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感:情感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性格: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独特性、 整体性和持续性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感知、判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 心理过程。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群体压力:是群体利用群体规范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为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活动的一致性,统一群体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而建立 的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 从众行为: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大多数人相 符的现象。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五种理论:麦格雷戈《管理理论X或Y抉择-----企业的人性面》一文,反对X理论(对泰勒制的总结和概括),主张Y 理论。 超Y理论 梅约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人群关系理论 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卫提出Z理论 五种人性假设:1965埃德加.施恩在《组织心理学》提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大题或者选择题),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1982迪尔和肯尼迪针对Z理论提出了文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是指住址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特点:一般性。历史性,多科性,实践性。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较换性,相互依存性。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的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极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一般环境包括哪些因素: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哪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其他具体环境因素。简述外部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述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等。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素,就越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许诺原理:是指任何可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1目标性,组织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实现目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2主导性,计划工作应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之前进行。3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4经济性,也就是说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W1H: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索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的考核依据。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网络性4多样性5时间性6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目标的SMART特点;目标要具体明确specific,目标可以测量或度量measurable,目标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4进入下一轮循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

广告专业术语

广告专业英语 英翻中 A AAAA America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dvocacy advertising 倡导型广告Account Executive 客户主管 Account planning 客户策划 Account Services 客户部 Advertising Department 企业广告部agency 广告代理商 Art Director 美术指导 Assistant Partner 董事助理 A priori 先验估汁(演绎法) A posteriori 实测值(归纳法) analysis 分析archetype 标准受众,原型availability 空余时段 audience duplication 重复受众 AA(Account Assistant)客户助理Action Plan 行动方案 AD(Account Director)客户总监 Add Value 附加价值 Advertorial付费软文 AM(Account Manager)客户经理Analysis Tools分析工具Announcement 公告 Annual Report年报 AP (Asia-Pacific) 亚太区 AR List 任务清单 ATL (Above the Line) 线上活动Attachment附件 Audience Awareness公众认知度Awareness 认知 ad planning 广告策划 appeal 诉求B bid [bid] 广告竞标 business-to-business(B2B)advertising brand image 品牌印象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 Billboard 广告路牌 Blow in card 报刊广告插页 Bulldog edition 报纸的早发版 best face forward 展现最佳面貌 brand manager 品牌经理 buried position 被淹没的广告位Background material 背景材料Benchmark测试基准 BI (Behavior Identity)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dding 竞标 Bio个人简历(Viva Resume)Boilerplate公司简介(附在新闻稿后面的关于该公司的简短介绍) Brand Loyalty品牌忠诚度 Brand Management品牌管理 Brand Planning/Designing品牌策划/设计Brand Positioning Survey品牌定位调查Brand Promotion品牌推广 Branding Strategy品牌战略 Briefing Kit资料包 Briefing情况介绍 BTL (Below the Line) 线下活动 Bundle 附赠品 Business Model商业计划 Business Philosophy 经营哲学 Business Strategy 经营战略 brand development index 品牌成长指数back- to-back 广告连播 C capitalism 资本本主义,资本运营commercial advertising 商业广告communication process 传播过程comparative advertising 比较广告consumer advertising 消费品广告consumerism 消费主义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执行长官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全部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 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年龄特征:是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心理的基本特点。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在一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尺,它是从许多同龄人心理发展的事实中通过概括并与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较而被确认的。 2.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就具有一些与环境相互作用,从环境中获取意义的固有倾向,即原初的图式,如吮吸就是一种最初的图式。 3.同化:就是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4.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称为顺应。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6.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7自我同一性: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 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是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9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的个体感知,记忆、思维、解决问题、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10泛化: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和类似刺激都会引发条件反应,这种现象就称为泛化。11分化:条件建立后,为了避免有机体对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发生泛化,需要通过辨别学习,是有机体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反应不作出反应。这一过程就称为分化。 12消退:指的是在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下,多次单独呈现出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 13、准备律:情境与反应间的联结是否能够建立,取决于个体身心的准备状态。若个体处于准备反应的状态下,此时引发反应会让其获得满足;若个体没有准备却让其作出反应,或个体处于准备状态下却不让其反应,都会引起不良的学习后果。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个体的准备状态作为学习的先行条件,是十分重要的。(P 103) 14.效果律: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否能建立,依反应之后是否能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即“满意或不舒适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联结就越加强或越减弱”。(P104) 15.练习律:对于已形成的联结,经常练习会增强联结(使用律),不用则会使联结减弱甚至消失(失用律)。不用的时间越长,则联结的力量减弱越甚;练习的时间越近,则联结的保持时间越长。(P104) 16.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主要经历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观察者对榜样进行知觉的过程。榜样和榜样行为的特点,观察者的特点,以及观察者和榜样的关系都会影响这一过程。保持过程是观察者对榜样示范信息的储存。观察者对所观察到的行为在记忆中以言语或图像等符号形式进行储存,此阶段对进行编码的符号系统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动作再现过程是观察者根据储存的信息亲身再现榜样行为。观察者对榜样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会对榜样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会对这一过程的顺利产生影响。动机过程是上述三个过程后,学习者可能会将所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出来。而这四个过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P118) 17.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化等级,在强化等级中,处于较高一级的强化物比处于较低一级的强化物更容易引发操作行为,所以处于较高一级的活动可以强化处于较低一级的活动。(P108) 18. 潜伏学习:托尔曼将这种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就已经获得但没有表现出来的学习称为“潜伏学习”。补充实验结果说明(外在的刺激物和强化物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只是这时学习的效果没有表现出来而已。(P 133) 19学习共同体: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尊重个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1.管理:(management) 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 地完成工作。 Management involves coordinating and overseeing the work activities of others so that their activities are completed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2.管理学(management)是一门以社会组织和组织领导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学。(维基百科) Management is a social science whose objective is to stud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3.管理职能(management functions)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种。 It includes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4.计划(Planning) 设定目标,确定战略,并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项活动。 Defining goals, establishing strategy and developing plans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5.组织(Organizing) 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Determining what needs to be done, how it will be done and who is to do it. 6.领导(Leading) 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Motivating, leading and any other actions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