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虫害防治第4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第4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第4部分

1 范围

DB330226/T09的本部分规定了怡绿无公害柑桔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选用药剂和防治方法等。明确怡绿无公害柑桔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怡绿无公害柑桔苗木培育和无公害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虫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0226 0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3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19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198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199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DB33/328.2—2001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准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防治指标:指在规定防治适期内,田间表现的病斑(害虫危害状)数或此时的枝、梢、叶、花、果的为害率。

3.2 有虫叶(枝)率:为有虫叶(枝)数与调查总叶(枝)数比值的百分率。

3.3 叶(枝)发病率:为发病叶(枝)数与调查总叶(枝)数比值的百分率。

3.4 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为卵孵总卵量的16%、50%、84%的日期。

4 病虫综合防治

4.1 防治原则

改善桔园生态环境。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从桔园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桔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将各类病虫草害和农药残留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内。

4.2 防治措施

4.2.1 植物检疫

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

4.2.2 病虫测报: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防治。

4.2.3 农业防治

,避免与柑桔有相同病虫害的果树混栽。

,健壮树势。促进园地群体和个体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以减轻越冬害虫的发生。

4.2.4 物理防治

,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发生量。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4.2.5 化学防治

4.2.

5.1 减少化学农药应用,控制环境污染,提倡人工治虫,可以用人工防治的不用药剂防治,可以点治或挑治的不全面喷药。

4.2.

5.2 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注重喷药质量,减少用药次数,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延缓病虫抗药性。

5 主要防治时期

5.1 2月底~3月初,防治蚧类,兼治粉虱、地衣、苔藓。

5.2 4月~5月,防治疮痂病、溃疡病为主,兼治蚜、螨类。

5.3 5月下旬~6月中旬,防治第一代蚧类、粉虱为主,兼治溃疡病、黑点病和螨类。

5.4 7月~8月,防治溃疡病为主,兼治锈壁虱和潜叶蛾、脐黄病。

5.5 9月~10月,防治红蜘蛛为主,兼治三代蚧类、粉虱。

5.6 采果后~12月10日前,防治红蜘蛛。

6 主要病害防治

6.1主要病害防治适期见表1。

7 主要害虫防治

7.1主要害虫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见表3。

GB8321的要求进行,浙江省无公害柑桔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A。

8 农药使用安全要求

8.1 按GB4285和GB832.1、GB8321.2、GB8321.3、GB8321.4、GB/T8321.5GB/T8321.6规定执行。

8.2 脐橙幼果期对克螨特较敏感,应慎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柑桔限制性使用农药安全标准

A.1无公害柑桔限制性使用农药安全标准见表A.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柑桔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B.1无公害柑桔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见表B.1

病虫害防治是宁海怡绿柑桔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定宁海怡绿柑桔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地方标准。

本标准为DB330226/T 09.4—2002《怡绿无公害柑桔》的第4部分,本系列标准其它部分为: DB330226/T 09.1—2002 怡绿无公害柑桔 第1部分: 产地环境 DB330226/T 09.2—2002 怡绿无公害柑桔 第2部分:苗木

DB330226/T 09.4—2002 怡绿无公害柑桔 第

3部分:生产技术准则 DB330226/T 09.5—

2002 怡绿无公害柑桔 第5

部分:商品果贮藏保鲜 DB330226/T 09.6—2002

怡绿无公害柑桔 第6部分:贮藏保鲜 本标准由宁海县农林局、宁海县桔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宁海县桔业协会、

。 宁海县方标准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李琳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规程统筹设计 冯振群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生产环境条件 资料查阅 卢清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农业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翟清云女硕士济源科云绿色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查阅整理 实际调查总结 李高飞男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设施内环境调 控资料查阅 李艳楠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物理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张波男农艺师济源市农业局生物防控技术措施设计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制订的目的是根据葡萄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多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应用,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终确保葡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从而减少农业污染,达到环境效益、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的统一兼顾。 三、主要起草过程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519413.html,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 作者:毛蕊张锦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8期 摘要现如今,阻碍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目标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作物的病虫害,怎样才可以正确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防控制,是我国植保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将针对西安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作物;?预防控制;病虫害 我国当前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属于植保工作以及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工作,同时,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也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一项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西安市在最近的几年里,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采用科学的植保方法,并且积极开展各项病虫害的监测,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为全市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农作物预防控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1对预防控制过于重视,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监测 由于对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属于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因此,如果不能及时出具准确的监测预报,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合理部署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各级的植保部门在近几年担任的都是行政职能,同时,专业的检测技术管理人员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资金投入不到位,所以一些区县就出现了“断层”的情况。不仅如此,一些地方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强,对于病虫害的测报工作还不是很熟练,对于当地所发生的病虫害也不够了解,所以,这些技术人员所发布出来的监测预报有时候并不准确。此外,政府所投入到植保工作的资金,更多的被用到统防统治等项目当中,对于病虫害监测资金的投入并不及时,这也使得植保部门病虫害监测职能显得十分弱化。 1.2种植的模式、结构过于单一,病虫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西安市农作物的种植模式基本上都是“小麦—玉米”两茬轮作,这样的种植模式、结构显得过于单一,而且很容易出现病虫,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西安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一直重茬种植,导致一些传统的根结线虫和白粉病等病虫害也转变为主要的病虫害,并且出现范围加大、种类增加、程度加重以及周期延长等特点。不仅如此,由于受到了天气的变化、栽培技术的改进、品种间抗病虫性的差异等的影响,新型的病虫害正在不断的涌现,旧的病虫害也在不断加剧,这些都会使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难度增加。

最全最新小麦病虫害防治图文总结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病虫害知识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进行冬小麦的重点防控。今天的文章共有四个部分: 干货图文及概述、小麦 病害种类及防治、小麦虫害种类及防治、冬小麦防控技术措施。一、图文干货及概述 1、小麦高产全程营养解决方法: 2、小麦各种病害大全图: 最全最新小麦病虫害防治图文总结

3、小麦病虫害管理大全图 4、概述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播种面积为2800万公顷(4.2亿亩)。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东北地区则以春麦为主。做好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小麦病虫呈加重危害的趋势。加上气候变暖,连续出现暖冬年份,以及年度间降雨不平衡,南涝北旱的情况频频发生等,致使病虫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二、小麦病害 在近几年的的病害爆发中,小麦的病害呈现根部病害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山东、河北等地全国大范围爆发,所以我们先来看看根部病害。 1、根茎部病害: 主要包括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 1.1小麦茎基基腐病 这是迄今为止爆发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病。所以我们多花些篇幅来说: 小麦茎基基腐病是一类复合侵染性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个镰刀菌种侵染小麦茎基部引发该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存活于土壤中及病残体上。小麦基腐病,一般病菌先侵染小麦茎秆基部出现褐色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茎秆输导组织不能向上供应植株所需的养分,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后期植株折倒、枯死。该病菌还能侵染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有的病斑轮纹状,与小麦纹枯病云纹斑症状很

最新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小麦赤霉病 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在我县周麦、温麦等系列品种较易感病。 防治措施 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图2-1~图2-2)。 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1小麦播种期(10-01——10-16) 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主要的防治重点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措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土壤处理和药剂综合拌种并举的综合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 1、种植抗病虫品种。 2、清除杂草、深翻土壤、平整土地等措施优化农田环境、恶化病虫生存条件。 3、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轮作倒茬。 4、选种晒种。播前晒种可杀死部分病虫,并能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药剂防治 1、土壤药剂处理: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2.5㎏;或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100~150ml,兑细土20~25㎏。 2、种子药剂处理(包括包衣和拌种) ⑴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如用27%酷拉斯,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 ⑵药剂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2 小麦苗期——冬期分蘖期(10-16——12-10) 苗期主要病虫害是锈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灰飞虱、叶蝉等传毒媒介昆虫。 小麦病害 1、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2、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为害小麦的地下茎,使之变成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眼斑病,并向上发展,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20%井岗霉素40克兑水50公斤顺垄喷施,效果很好。

小麦病虫害防治讲课讲稿

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 一、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小时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kg/hm2~45kg/hm2拌砂或煤渣375kg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 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mL~200mL与100kg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治。

二、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且防治时间偏晚的问题,这是小麦纹枯病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 2250mL/hm2~3000mL/hm2兑水1125kg~1500kg喷麦茎基部,间隔10d~15d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mL/hm2~750mL/hm2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吸浆虫重发区,要抓住这时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250mL/hm2~3000mL/hm2兑水适量,拌细土375kg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葡萄二星叶蝉 发生与为害葡萄二星叶蝉又叫葡萄二星浮尘子,在我国葡萄产 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葡萄叶片。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为害,受害 叶片正面发生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可使整叶叶面变灰白色。 影响光合作用和枝条发育,降低果实品质。 习性及发生规律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各地发生时期及代数也不 同。华北、华东地区2-3 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砖、石、土缝和墙缝内过冬。葡萄芽萌发时开始活动,展叶后即在叶背取食为害。成虫、幼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口器为害,成虫会飞会蹦,可以横向走动,喜在叶背面取食,而在正面出现被害状。若虫爬行敏捷,受惊则很快逃跑。幼虫和若虫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取食为害,经几次蜕皮后变为成虫。成虫产卵于叶脉组织内或叶背茸毛下,卵散产,卵孵化后产卵处变褐色。二代区,6月上旬出现第一代若虫,有的年份5月中旬即出现第一代若虫,6月中下旬发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若虫,8月出现第二代成虫。三代区,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若虫,6月发生第一代成虫,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9-10月发生第三代成虫。上海、苏州一带,8-9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为害也最重,秋凉后成虫逐渐潜伏越冬。 温度高通风不良、枝叶密郁的葡萄园及庭院棚架葡萄发生严重,而大田、篱架葡萄发生较轻。 防治措施 (1)清除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2)加强生长期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葡萄园内尽量避免间作黄豆、瓜菜。(4)抓住第一代幼虫和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一般在5月中、下旬,在葡萄展叶后为宜,可喷2000-3000倍敌杀死、速灭杀丁、杀灭菊酯、功

夫菊酯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隔5-7天再喷一次,一般可全年控制为害。 葡萄缺节瘿螨 发生与为害葡萄缺节瘿螨,又叫葡萄潜叶壁虱、葡萄毛毡病等, 北方葡萄产区多有发生,造成早期落叶,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叶 片受害处正面凸起,叶背下陷,在叶背下陷处生白色茸毛似毛毡 状,故称毛毡病。后期叶背茸毛变黄褐,最后干枯变褐色。严重时 嫩 梢、卷须及幼果均可受害,影响叶片正常发育。叶片受害严重时全叶皱缩伸展不开,甚至枯死。习性及发生规律此虫全年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嫩叶,在春季及晚秋均有新被害状发生。主要为害期6-7月,8-9月。以雌成螨在葡萄芽鳞下或芽茸毛间群集过冬,每芽上越冬虫数量相差很大,多者一个芽上近千头。也有的在枝条翘皮下过冬,造成下年为害虫体,大部分在芽鳞下过冬。春季萌发时开始活动,虫体在嫩叶背面为害。虫体半自由式活动,不形成虫瘿,叶背受害处由于虫体分泌物刺激下陷,并密生白色茸毛。每年5-6月份为害较重,高温季节发生量减少,晚秋9月份为害秋梢较重,落叶前开始进入越冬场所准备过冬。此螨传播较慢,在一片葡萄园里往往是发生株连年发生,扩展较慢,可以在生长季节标定被害株加强防治。 防治措施 (1)在生长季节标记发生植株,繁育苗木的种条不能从发生株上采,以防传播。新购进的葡萄苗木或插条,必须认真检疫和消毒。在波美3-5度石硫合剂中浸2分钟(苗木根部须避浸泡防苗木死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发现被害枝,当即剪掉深埋。(3)早春萌芽成绒球期,细致喷洒波美4-5度石硫合剂,萌芽展叶期间喷洒25%亚胺琉磷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或波美0.2度石琉合剂。展叶前期喷灭扫剂、功夫菊酯、杀蜗利果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也有防治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1章农业害虫的识别 1. 农业害虫的概念: 农业害虫指害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产品和品质的一类昆虫。 2. 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 (2)对品质的影响 3. 农业害虫有哪些危害? (1)对植物根部的危害 (2)对植物茎部的危害 (3)对植物叶和花的危害 (4)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危害 4. 导致农业害虫发生的主要要素 (1)虫原因素 (2)气象因素 (3)土壤因素 (4)生物因素 (5)人为因素 5. 农业害虫的生活习性 (1)活动的昼夜节律 (2)取食行为 (3)趋性 (4)群集、扩散与迁飞 (5)自卫能力 6. 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 ﹙1﹚分类 按照农业害虫的为害对象 按照农业害虫的特点 按照农业害虫的生物特性 (3)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直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同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 膜翅目昆虫 第2章农作物病害的诊断 1、 植物病虫害的类型 1. 按照病原类型划分

2. 按照发病植物类别划分 3. 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4. 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2、 真菌 1. 植物病原真菌 (1) 鞭毛菌亚门 (2) 接合菌亚门 (3) 子囊菌亚门 (4) 担子菌亚门 (5) 半知菌亚门 2. 植物病原病毒 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4. 植物病原线虫 5. 寄生虫种子植物 3、 环境因素与植物病害 (1)温度 (2) 湿度 (3) 光照 (4) 土壤 四、病虫害的传播方式 1.气流传播 2.水流传播 3.人为传播 4.昆虫和其他介质传播 五、植物病虫害有哪些病状类型? 1.病状观察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 2.五大类 霉状物 粉状物 颗粒状物 伞状物 线状物 脓状物 六、植物病害表现在哪几方面/ 1.异病同症 2.同病异症 3.症状潜隐 七、病原物鉴定 1镜检病原 2.诱发培养 八、非浸染性病害 1.营养失调 2.水分失调 3.高温和低温

《小麦病虫害防治》word版参考模板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遍及全国,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降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菌的代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 一、症状: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 但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 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 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 白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 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红色霉层是病菌的分 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颗粒是病菌的子囊壳。 田间症状

穗部症状 二、病原特征: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称禾谷镰孢,F.arde—naceum(Fr.)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w.G.Smith)Sacc.称黄色镰孢,F.moniliformeSheld.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Ell.et Ev.)Wr.称锐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粘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 (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00~250×15~150(u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大小16~33×3~6(um)。

葡萄全年病虫害防治方案大全(1)

葡萄全年病虫害防治大全 休眠期至发芽前:清园 ?刮除蔓上老皮,集中销毁 ?喷施3-5度石硫合剂防治各种越冬病虫害 ?注意:地面、枝干及架材要全部喷布 萌芽至展叶期: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越冬病原菌,蓟马、绿盲蝽等害虫

?措施:邦佳威(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多菌灵+雅刻500倍液/吡虫啉喷雾 开花前: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病害,蓟马、绿盲蝽 ?邦佳威(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丙森锌600-800倍+嘧菌酯+吡虫啉落花后: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蓟马、绿盲蝽 ?邦佳威(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丙森锌600-800倍+雅刻(1.5%苦参碱可溶液剂)500倍+氟虫腈于傍晚5点种左右喷雾防治

?发现病斑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治疗 ?为防止裂果喷药时可加入强力盖(Ca≥150g/L) 幼果膨大期: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等 ?此期如雨水较少,可用甲托或波尔多液喷雾预防 ?若此期雨水多,则选择嘧菌酯、代森联保护预防,间隔15天左右一次 ?套袋葡萄套袋前要用丙森锌+戊唑醇喷或浸果穗,果穗干后即可套袋 封穗至转色期:白腐病、褐斑病、霜霉病等 ?褐斑病、白腐病病症初现时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治疗 ?霜霉病初显病斑时,应用净爽(5%大蒜素微乳剂)500-1000倍、天下无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或其它有效药剂进行治疗 着色增糖至成熟期:白腐病、炭疽病往往较重发生

?此期果实接近成熟,应选择对果面没有污染的杀菌剂,避免使用可湿性粉剂杀菌剂 ?菌除(25%咪鲜胺乳油)或戊唑醇+天下无双(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白腐病和炭疽病。 ?霜霉病发生严重时,使用氟菌·霜霉威防治。 采果后至落叶前: ?此期重点是保叶,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褐斑病 ?使用的药剂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邦佳威)、波尔多液为主 落叶后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 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 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 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 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

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性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农业防治措施。

2018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

2018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毁于一旦。目前由于气候给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繁育、生长的条件。根据预测预报和实地调查来看,发生的时间早、种类多、范围广。在苗床地常年没有出现的病虫今年也发生了,给农业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搞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镇上成立城北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职工为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对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测报调查、技术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确保本地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措施到位,责任明确。 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和防治预案,加强对村(居)及相关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和协调,对出现重大病虫害的地方,立即组织专业队指导,加强统一防治。镇农技站负责全镇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调查、防治技术指导,向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病虫害情况,印发技术资料。村

(居)负责本区域内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加强宣传,督促农民加强防范,及时报告病虫害发展情况;如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消灭病虫。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要切实做到每三天一查、一报。农技站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抓好田间调查,做好预测预报;镇上领导按平时工作分工驻片包村,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包社,使工作层层有人抓、一级对一级负责,推动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为确保我镇农作物无重大病虫害发生,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镇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查考核,督查分片领导是否到村,驻村干部、农技人员是否到户、田边地角开展工作;督查村干部开会、宣传开展工作。凡是因不在岗、由于工作不力出现了重大病虫害造成损失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年终工作考核确定不合格,取消评先进的资格;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1.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又称葡萄腐烂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这种病害,会造成病斑、果粒脱落,造成丰产不丰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枝干。在受损伤的地方、新梢摘心处及采后的穗柄着生处,特别是从土壤中萌发出的萌蘖枝最易发病。初发病时,病斑呈污绿色或淡褐色、水浸状、用手触摸时有黏滑感,表面易破损。随着枝蔓的生长,病斑也向上下两端扩展,变褐、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随后表皮变褐、翘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常纵裂成乱麻状。当病蔓环绕枝蔓一周时,中部缢缩,有时在病斑的上端病健交界处由于养分输送受阻往往变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早早变红或变黄,对植株生长影响很大。 (2)叶片。多在叶缘或破损处发生,初呈污绿色至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干枯后病斑极易破碎。天气潮湿时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多分布在叶脉的两侧。 (3)果实。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初发病,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呈腐烂状,发病1周后,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以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果实在上浆前发病,病果糖分很低,易失水干枯,深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长久不落,易与房枯病相混淆;上浆后感病,病果不易干枯,受震动时,果粒甚至全穗极易脱落。

[病害循环]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原可在僵果存活4~5年,在土壤中也能存活1~2年。春末夏初,温度升高又遇雨后,病原靠雨滴溅散传播,对靠近土面的果穗及枝梢进行初侵染,主要从伤口及果实蜜腺侵入,也可从较薄的表皮处直接侵入;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新分生孢子,又通过雨滴溅散或昆虫媒介传播,在整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的再侵染。 [发生规律] (1)发病时期。华东地区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华北在6月中下旬,东北则在7月份。发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7~8月份。 (2)发生条件。高温高湿的天气,易发病。当气温26~30℃,相对湿度95%以上,病原萌发率最高。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病虫及机械损伤多,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杂草丛生,或修剪不适,枝叶过于郁闭,病虫及机械损伤多,发病重。立架式比棚架式发病重,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病重些。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秋冬季结合休眠期修剪,彻底清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原的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蔓、落叶、病果穗。果园土壤深耕翻晒。生长季节田间侵染发生后,结合管理勤加检查,及时剪除早期发现的病果穗、病枝蔓,收拾干净落地的病粒。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结果部位尽可能提高到40厘米以上。 (2)化学防治。开春前地面上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或0.5%五氯酚钠溶液。发病初期喷50%福美双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0.8%菌立灭乳油800~1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M-45水剂800倍液。隔7~15天喷1次,连续3~5次。 2.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俗称哈蟆眼、火龙、黑斑、鸟眼病。各地均有发生。葡萄的是要病害。多雨潮湿的地方发生较重。 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1)枝蔓。新梢病斑先为圆形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紫红至深褐色,内为灰褐色,中央凹陷开裂。病斑常数个连成一片,病梢常因病斑环切而枯死。卷须、叶柄、花轴、果梗和穗轴等处的症状与新梢相似。粗枝蔓上的病斑成为较大的溃疡,中部色淡、裂开。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今天在qq上有一个刚刚种植葡萄的朋友,说他的葡萄有了霜霉病应该怎么办,我正好手里有这个病的一些资料,给了他,希望能帮到他。下午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是不是写一篇葡萄常见病虫害的日志,来让新手朋友了解下,于是我整理了一些资料,谢了这篇文章。 葡萄毛毯病 毛毯病也叫毛毡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发生灰白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密生白色绒毛,形似毛毯状。被害处因受刺激而深深凹陷,叶面凸起。发病严重时绒毛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叶片皱缩不平,焦枯脱落。毛毯病其实是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虫害。 (1)加强植物检疫,不得引入病苗。 (2)种苗消毒。先将插条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移至50℃热水中再浸5—7分钟,以杀死潜伏的壁虱。也可用杀螨剂浸条消毒。 (3)防寒前彻底清扫田间,将病叶集中烧毁。 (4)春季葡萄芽膨大时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生严重的葡萄园,发芽后再喷1—2次0.3—0.5°Be石硫合剂。6月上旬可喷一次1.8%齐螨素4000—5000倍或扫螨净2000倍液。 (5)葡萄下架后埋土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

葡萄黑痘病 黑痘病主要为害幼叶、嫩梢、花序、幼果、卷须等。幼叶发病时因叶脉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畸形。大叶受害时,发生疏密不等的黄色圆斑,以后中央变为灰色,外围紫褐色,病斑干枯形成穿孔。嫩梢、叶柄、果柄被害时,先发生紫褐色长椭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病梢干枯。果粒受害后产生中央灰色、边缘紫红色的鸟眼状病斑,后停止生长,硬化或龟裂,味酸,失去食用价值。此病一般在春季发芽后10—15天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春夏多雨潮湿年份发病严重,应注意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经常清除病叶、病枝、僵穗,落叶后清扫田园;以减少越冬病源。 (3)发芽前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入200—300倍五氯酚钠;以控制越冬病菌。开花前、落花后、果实玉米粒大小时各喷一次1:0.7:200—240倍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葡丰宝或瑞葡丰1500—2000倍液。 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是葡萄晚期病害,叶片发病后产生淡黄色多角形斑点,以后逐步扩大变黄褐色,干枯脱落。在病斑发展过程中,叶背面发生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嫩梢受害时表面有稀疏的白霉。受害严重时嫩梢枯焦。幼果受害时果面附一层白霜并萎缩,以后变褐色,多残留在植株上。霜霉病一般在七八月份发生,18—24℃最适发病。多雨、潮湿多雾天气发病重。 (1)落叶后剪除病枝,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1、小麦纹枯病。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20%的田块时喷药,亩用有效成分井冈?腊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防治时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喷雾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小麦红蜘蛛。小麦返青期,每市尺行长有虫200头以上的田块,立即喷药防治。亩用有效成分联苯菊酯2克,或马拉硫磷15克。 3、小麦蚜虫。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 4、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初花期(扬花10%),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特效型较好的农药,如亩用有效成份咪鲜胺15克,或氰烯菌酯50克,或甲基硫菌灵70克,或亩

用36%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100克,喷雾防治;若花期多雨或多雾,应在药后7天左右,再喷一次。 5、小麦白粉病。小麦孕穗期,对上三叶病叶率达15%的田块,亩用有效成分三唑酮10克,或烯唑醇8克,或丙环唑乳油10克,或腈菌唑4克,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6、小麦吸浆虫。旱作区小麦,在吸浆虫中蛹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7克,或辛硫磷8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成虫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9克,或倍硫磷37.5克,兑水喷雾防治。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 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流长距离传播,条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流行严重的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80%以上。 (1)症状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秆和穗上,在叶片的正面形成很多鲜黄色椭圆形的夏孢子堆,沿叶脉纵向排列呈虚线状,常几条结合在一起成片着生。夏孢子堆中产生大量鲜黄的粉未,即夏孢子。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上产生短的黑色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主要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造成春季小麦锈病流行的条件有四: 1、有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 2、有大面积感病品种; 3、3-5月份雨量较多; 4、早春气温回升快,外来菌源多而早时,则小麦中后期突发流行。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现在市面比较好的拌种剂:先正达的锐胜、福戈+亮盾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或是三唑酮、腈菌唑、烯唑醇等 2、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

小麦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一)

小麦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一) 小麦的主要虫害有:麦蚜、麦蜘蛛、小麦吸浆虫、麦叶蜂、黏虫和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 1、麦蚜麦蚜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危害,刺吸小麦汁液,造成严重减产,麦蚜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 麦蚜在温暖地区可全年发生孤雌生殖,危害小麦的蚜虫有很多种,但主要是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及玉米蚜三种。这三种蚜虫均以成虫或若虫刺吸叶、茎秆、嫩穗中的汁液,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玉米蚜冬季以卵在苹果属的果树上越冬,早春繁殖危害麦田或禾本科杂草。小麦苗期一般麦二叉蚜发生最多,灌浆后即迁飞到杂草上寄生,因麦二叉蚜怕光,一般分布在叶片背面;长管蚜不怕光,一般分布在叶片正面,抽穗灌浆后往往群集于穗上危害。玉米蚜也怕光,喜潮湿,多集中在植株下部及叶鞘中间,危害茎秆。 防治方法:适期冬灌和早春划锄镇压,减少冬春季麦蚜的繁殖基数;保护利用天敌,实行小麦油菜、小麦绿肥间作种植,增加天敌数量,并诱集天敌向麦株转移;返青期肥水要避开瓢虫产卵盛期,保护瓢虫卵和幼虫;严格掌握害虫防治指标和天敌利用指标,减轻对天敌的杀伤。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麦蚜的关键时期。可用天达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加3%天达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作植株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12克,对水15-30千克喷雾,防效达90%以上,对天敌基本无害。尿洗合剂(尿素洗衣粉和水之比为1:1:300-500)喷雾,具有较好的灭蚜效果。抗蚜威(群蚜威)对蚜虫有特效,防治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蚜虫有良好的效果,且对蚜虫有特效,防治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蚜虫有良好的效果,且对叶片背面的麦二叉蚜也有防治效果。使用方法是:亩用50%可湿性粉剂4-8克,兑水20-50千克均匀喷雾,残效期7-10天。对瓢虫、草蛉等主要天敌安全无害。 2、地下害虫对小麦危害较大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 ①播种期药剂拌种防治:用48%天达毒死蜱长效缓释乳油0.4千克,或20%毒·辛乳油 0.5千克,或50%辛硫磷0.5千克,拌小麦种250-500千克,堆闷3-4个小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②根部灌药:苗期害虫猖獗时,可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0%毒·辛乳油,50%硫磷乳油倍液灌根,8-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杀灭地老虎效果达90%以上。还可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③撒施毒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1千克,拌细沙或细土25-30千克施入土中,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④诱杀成虫:于成虫盛发期置黑光灯进行诱杀,用1千克40%乐果乳油或90%敌百虫,兑水适量,拌10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豆饼等饵料,每亩用1-1.5千克。 3、小麦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小麦红蜘蛛,也称麦蜘蛛、火龙、红旱、麦虱子等,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 (1)分布区域麦圆蜘蛛多发生在北纬37度以南各省,如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等地。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于黄河以北至长城以南地区,如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 (2)形态特征 麦圆蜘蛛: ①成虫:雌成虫体卵圆形,体长0.6-0.98毫米,体宽0.43-0.65毫米,体黑褐色,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章农业害虫的识别 1.农业害虫的概念: 农业害虫指害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产品和品质的一类昆虫。 2.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 (2)对品质的影响 3.农业害虫有哪些危害? (1)对植物根部的危害 (2)对植物茎部的危害 (3)对植物叶和花的危害 (4)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危害 4.导致农业害虫发生的主要要素 (1)虫原因素 (2)气象因素 (3)土壤因素 (4)生物因素 (5)人为因素 5.农业害虫的生活习性 (1)活动的昼夜节律 (2)取食行为 (3)趋性 (4)群集、扩散与迁飞 (5)自卫能力 6.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 ﹙1﹚分类 按照农业害虫的为害对象 按照农业害虫的特点 按照农业害虫的生物特性 (3)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直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同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 膜翅目昆虫 第二章农作物病害的诊断 一、植物病虫害的类型 1.按照病原类型划分 2.按照发病植物类别划分 3.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4.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二、真菌 1.植物病原真菌 (1)鞭毛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3)子囊菌亚门 (4)担子菌亚门 (5)半知菌亚门 2.植物病原病毒 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4.植物病原线虫 5.寄生虫种子植物 三、环境因素与植物病害 (1)温度(2)湿度(3)光照(4)土壤 四、病虫害的传播方式 1.气流传播 2.水流传播 3.人为传播 4.昆虫和其他介质传播 五、植物病虫害有哪些病状类型? 1.病状观察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2.五大类 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伞状物线状物脓状物 六、植物病害表现在哪几方面/ 1.异病同症 2.同病异症 3.症状潜隐 七、病原物鉴定 1镜检病原 2.诱发培养 八、非浸染性病害 1.营养失调 2.水分失调 3.高温和低温 4.有害物质(1)土壤盐(2)碱害(3)药害(4)大气污染 九、浸染性病害 1.真菌类病害 (1)锈病(2)黑粉病(3)白粉病(4)菌核病(5)霜霉病(6)黑莓和灰霉病 (7)炭疽病(8)立枯病 2.细菌类病菌 (1)软腐病(2)斑点病(3)枯萎病 3.病霉类病害 (1)花叶病毒(2)矮化病毒(3)畸形 4.线虫类病害 (1)粒线虫属 (2) 茎线虫属(3)异皮线虫属(4)根结线虫属(5)滑刃属5.寄生虫植物 (1)菟丝子(2)列当(3)桑寄生属和槲生属

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爆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减轻小麦病虫和农区蝗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2020年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我市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突出小麦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移扩散重灾区小麦主产区,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项目区实行整片、整村推进,带动区域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补助政策 (一)补助范围 1、小麦病虫害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2万亩。 2、农区蝗虫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21万亩,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各县区参照市里的分配原则,落实到具体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小麦病虫害防治每亩补助10元,蝗虫防治每亩补助5元。补助资金主要对病虫害源头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

统治、应急防治的药剂和施药作业进行补助。 (三)补助对象。实施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和农民。统防统治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和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等。重点补助全国百强服务组织、省十佳服务组织和省市优秀服务组织。 (四)补助方式。2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治和21万亩蝗虫防治,可采取资金补助,也可采取物化补助,由县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采取资金补助的,要严格核实项目实施面积,并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及时发放补助资金。采取物化补助的,非应急状态时,农业、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统一招标采购工作,认真核实防治任务和相关服务协议,作业前及时将药剂分发到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或村组(农户)。病虫害突发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订购工作。 组织实施 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项目落实到位。 (一)合理确定补贴面积。小麦病虫害防治,市里依据近三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今年小麦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各县区承担面积。蝗虫防治分配根据有关县区常年地面防治面积确定。 (二)强化组织领导,细化相关措施。各县区在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农业部门要会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