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双华小学数学向芳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本节课是在学生加减乘除的一步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含的内容较多,尤其是一些细节内容,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以及脱式计算及其书写格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初次所认识的,尤其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格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纵观本节课做以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我在这课创设学生熟悉的超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以购买食品的情境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2.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答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不足之处:

1.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节“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课,尽管设计了许多措施,如:课开始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小熊购物的情境,想通

过知识的内在趣味性让学生探索新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智慧屋,想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及奖励智慧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高涨。但在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佳,试分析原因,本人缺乏激励性的语言,需要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做以努力。

2.对学生的估计过高。设计时因考虑本课的教学难点:乘加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书写格式。所以把主要时间放在这一环节,本想这一环节弄清楚,学生在乘减两步试题上就会水到渠成,可是,学生在“应找回多少钱?”的列式上出现了问题,只好又重新分析,指导学生列式,从而导致本节课“拓展延伸”没有时间进行,本课也以失败告终。

总之,作为“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课,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需要在措施上好好探索,让措施落到实处,让“情趣”落到实处,我会继续努力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