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建筑策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ask book

[摘要]通过本次居住区规划设计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的设计的一般内容和表达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以市场化及功能化为导向,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ste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the method steps, specification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raining survey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the ability to think; maste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and building groups space design generaland expression; Integrated to improve building groups and external space environment, modeling,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analysis, design ideas and design intent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to market-oriented and functional-oriented, grasp the principle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generalmethod; establish the overall concept of human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peopl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al harmony and unity of design concepts.

[关键词]居住区组合规划、CBD商业圈、消费观念、社区环境、社区结构

[Key words] Portfolio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areas、CBD business circle、Consumer attitudes、Community environment、Community structure

目标地区建筑策划项目概述

用地范围及面积。目标用地位于白塔路

上,周围无工厂,无保护文物建筑,无

保留树木。自然地势平整,地基情况尚

可。用地内无高压线走廊、人防、古井、

古墓。场地东临新工人文化宫,可为居

住区居民提供很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场

地附近有白龙路、人民东路、环城东路

等,交通便利。场地周围基础设施齐全,

有很好的居住条件。场地总占地面积约为7.5公顷。

目标用地文化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场地周边文化设施有新工人文化宫、春城剧院、席子营小游园。

(一):新工人文化宫

占地53.7亩,投资6.5

亿元,建筑面积6.1029

万平方米,建成地上6层,

地下2层的格局。新文化

宫造型新颖,被市民亲切

地称之为云南“水立方”。

一层为品牌餐饮,二层为

美容美体美发中心,其余层均为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及配套接待客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6458.7平方米,由文化艺术楼、五星级电影院和职工剧院组成;体育健身中心建筑面积5490平方米,市民可以在此开展羽毛球、篮球、排球、网球等活动;附一层为商业配套中心,数码城、家电卖场、超市、休闲茶餐厅、图书城让市民享受“一站式”购物;附二层是智能化停车场,提供343

个停车位。可以市民提供丰富的购物,休闲,文娱,运动等场所。

(二):春城大剧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繁华地段,始建于1980年,先后进行过三次装修改造,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集大型文艺演出、会议、电影放映、高科技数字电影、商场、餐饮为一体多功能的综合娱乐场所。是目前昆明市演出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性剧场和大型文艺演出的主要场馆。占地5.5亩,建筑面积3785.84平方米。剧院除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戏剧演出外,还具备电影放映和大型会议的功能。自开业以来成功上演了歌剧、音乐剧、芭蕾、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戏曲等各类大型演出和综艺晚会。

(三):席子营小游园,于

2007年8月1日开工建设,占地

7421.54平方米,是俊发地产响

应政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号召,

在这片市价值上千万元的土地上,

投资上百万元兴建的城市公共花

园。本着“品质筑就生活”的企

业宗旨,俊发地产精心设计、规

范施工,精选一花一草,倾力为广大市民打造了一片诗意栖息地,也为“花香满春城,安居在昆明”的城市建设目标,付出了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努力。游园内栽种的树木生长茂密,部分鲜花已经盛开,整个游园已被绿色包围,游园中木头搭建的亭子,石砖修建的弧形广场和看台等供市民娱乐、休闲的设施一应俱全,就连绿化带的灌木丛也铺上了石块小路。席子营小游园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周边的环境,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据悉,席子营小游园作为昆明“创园”的重点项目之一,建设期间多位市领导曾多次来到小游园进行视察,并给予了小游园高度评价。

目标地区商业服务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为了提高调查的精度和便于对该地段的商业服务业的规模进行统计,我们对这些商业服务业设施的规模和功能进行一定的区分和分类。这对于在策划小区未来的商业规模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标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现状

(1).居住区规划定位及分析

目标用地附近有各种“复合型多功能”的城市中央生活体,高度提升主城CBD核心白塔商圈的区域价值。这里将会相继开发中央国际公寓、高级住宅、主题超市、精品百货、情景步行街区、高级影院、高级会所、高级俱乐部、5A甲级写字楼、5星级国际酒店、城市休闲公园等系列项目。交三桥片区白塔商圈均为CBD核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环CBD内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活体,将相继开发中央国际公寓、高级住宅、主题超市、精品百货、城市情景商业街区、5A 甲级写字楼、5星级国际酒店、城市休闲公园等复合型的多功能建筑群,在白塔商圈形成一个CBD-CLD-RBD共融之地,目标用地居住区的规划,必将成为一环CBD内“都市中的都市”。

场地内工薪阶层占30%,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60%以上,因此居住区配

套及部分非配套商业应定位于中高档消费水平人群。

老年人居住调查分析研究

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注:1.老龄化指数=(65岁以上人口数/O—14岁人)×100%

2.年龄中位数是指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各年龄级累计人数一半处的那个年龄数。

城市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给社会、家庭生活带来新的矛盾。从目前暴露出来的情况看,主要有:①人口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化同家庭结构由复合式向核心式转化同步发展,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老年人在家庭中已失去独立的地位,孤独感增加。②养老方式选择上,老年人意愿与青年人意愿已存在一定的矛盾。③生活困难的和缺少照顾的老年人还占一定的比例。④城市老年住宅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口的越来越旺盛的需求。

在消费力上,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再就业收入、赡养费等每年可达4000亿元,这是老年人旺盛的住宅消费需求的基础。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人预测,老年人的退休金、再就业收入、赡养费等项收入,到2030年可望达到14000亿元,到2050年可望达到50000亿元。除此之外,由于未来老年住宅的规模化和郊区化发展,降低了购置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提高人们对老年住宅的消费能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利制度的完善与福利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手上的可支配资金不断增加,使老年人自购住宅安度晚年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高收入人群的低龄化,年轻一辈收入的增加,为给长辈购买住宅提供的物质基础①。

从消费观念上看,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与时代合拍。许多人摒弃了上一代人以满足“吃饱穿暖"等基本生理需要为目标的旧观念,而是追求生活的质量。传统观念的影响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弱化,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增强,对老年住宅消费的认同感会增强,城市老

年人不会再盲目地和子女挤在一起,而去寻找适合自己居住的空间,这种观念上的改变就为老年住宅消费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2).老年人住区规划要点

规划设计要做到“以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本”,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作为规划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经历了一生的拼搏后,人到老年,“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追求的理想境界。宁静安谧的郊外、清新自然的环境,安全舒适的居所和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是老年人安居乐业的理想居住形态,也是我们规划设计所遵循的理念和努力达到的目标。

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老年人为核心”,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心理和行为特点,完善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以“阳光、绿树、水”为基本元素,创造贴近自然的社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创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亲切自然的理想居住环境。

(3).青年人居住调查分析研究

目标消费人群:20—35岁的城市青年白领是单身公寓主要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大都处在人生的过渡阶段。他们工作年限较短,储蓄不多,因此大都会选择

这部分中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拥有独立、自由

合了他们的居住需求。

对于城市青年白领而言,事业是其人生主要的奋斗目标,但对于生活,特别是居住环境,他们有着较为挑剔的选择标准:1.过渡性: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结婚前的居所,结婚后,在没有更好的房子之前,还可以继续住上一段时间,但不会长期定居于此。所以房间设计和开发的规模不宜过大。2.灵活性:青年人和成功人士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决定了单身公寓入住和搬出的灵活性,既可临时入住,也可长期居住,同时空间布局赋予变化,随时可以根据居住者的要求改变空间布局。3.便捷性与舒适性:房间设备齐全,生活便捷。随时可以拎包入住;同时住地交通便利,方便直达。4.相对私密性:独生子女喜爱独立的生活,希望在私密的环境里各得其所,互不干扰。而对于成功的脑力劳动者多渴望在安静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而不受打扰;但随时可以接受外界信息,在这样的环境工作生活随时可与同事、朋友沟通。5.经济性与安全性:相对而言,租

这样一套公寓比包租招待所、宾馆既省钱又方便;同时与群租或合租的生活相比,规范化监督和管理更顺应了他们对居住安全的要求。

目标地区内车辆停放调查研究

停车问题一直是住区规划建设的

一大难题,缺乏规划考虑的,车辆总

是在建成后的建筑单元周围附近随处

停放,占据路边或宅前空间地面, 不仅

使道路更加窄小,交通不畅,而且不能

保证安全。另外车辆的行驶、发动使

临近道路边的住户尤其是底层深受其

噪声的干扰。这种状况既不便管理,

又构成了景观的污染,对居民的生活

影响越来越大。

交通路线的简捷化、人性化应该

在规划之初就纳入设计。这里所讲的

路线,一方面是指进出地下停车库的车辆线路,另一方面是指停车人员出入停车库的交通路线。一般地下车库的车道出入口根据就近原则,应该靠近小区主次入口设置,方便出行。而人员出入口主要是为方便各栋住宅的住户最方便的到达地下停车库,宜在停车库上方或靠近上方的每栋高层住宅设一个人员出入口。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居民汽车停车场、停车库,且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等。

昆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关于停车位的规范设计:

建设项目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最小值表

注:一类住宅指低层住宅,二类住宅除低层以外的其他普通住宅。

安全、宁静的交通模式老年社区的安全性是交通规划设计的首要因素。在交

通规划设计上,居住区规划设计采取“车走周边,人在中间”的内外环分流交通模式。

目标地区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

1.环境综合评价因素

(1)新工人文化宫、席子营小游园、春城影院等服务设施保护原则。

(2)道路、土地的合理利用、道路交通、树木绿化、建筑质量等问题的合理解决。

(3)目标地区的文化环境的调查与评价。

2.环境改造要点

(1)商业设施:大型市级商业中心作为主城CBD核心白塔商圈的主要商业发展特点,结合中小型规模的专卖特色店,形成居住区特色商业经济发展。(2)形成人车分流的主要停车趋势,设置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应集中分布,分隔使用,便于管理。分隔划分公建停车场和小区停车,使车库在统一管理下发挥最大的效益。

(3)噪音:目标用地位于城市主次干道附近,受道路、人车流噪音影响较大,应有相对连续的建筑实体,以适当的隔绝城市噪音。住宅应该布置在用地偏东、北两个方向。

(4)绿化:保留原有的城市主次干道上的绿化带,结合居住区规划布置园林,选择多种成材树种,乔、灌木结合立体布局,增加小区绿化的层次感和美感。

居住区人群定位分析

目标用地位于白塔路、白龙路、人民东路之间,北边是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北面为白塔路七彩公园、席子营公园、七彩俊园,东面为昆明市新工人文化宫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极为便捷。

(一)场地周边配套设施

商务旅行区:以商务旅游体系为主导,极具亲和力,敞开空间,张扬自我。

综合商业区:重点打造精品商业,特色及临街中小型专业商铺。

高端品牌区: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及企业,形成昆明市独树一枳的复合型高端消费集聚区。

商业街:将以然的绿化景观、主体鲜明的艺术小品和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织就商贾云集、人潮涌动的黄金走廊。

齐全的设施和昂贵的土地价格使居住区定位人群为中高档收入的消费人群。

策划矩阵(PROGRAMMING MATRIX)

价值排序:人文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美学因素;技术因素;安全因素;文化因素

目标地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

(一)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75000平方米;

2.容积率:不大于

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绿地率:不得小于30%;

5.建筑限高:24米;

6.停车位:0.5—1个/户,地面停车不得大于10%;

7.区内公共设施:一个六班幼儿园,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假定周边已有其他的配套设施,不对水电消防的设备空间进行用要求。)

8.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退道路红线≥8米,退南侧道路红线≥6米,退西侧、北侧道路5米。

(二)总体布局要求

1.场地内规划商业、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商业宜沿街布置。

2.规划结构应能较好地配合分期开发的思路及步骤,不少于两期开发的组团设计策略。

3.场地内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三)项目定位

1. 项目定位为中高档楼盘

2. 建筑风格:

3. 功能定位:满足社区业主的居住需求,提供给业主一个安静的家与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户型要求

1. 鼓励多种户型设计,包含花园洋房、多层与电梯高层。

2.

二.设计内容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最后

2011年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武凤文郭玉梅 指导班级:091231班 指导周期:9周~16周 一.目的与要求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基地概况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四片用地作为设计基地。 基地A:潘家园 1、规划基地范围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30米。基地总面积为()公顷。 2、基地内部环境 基地内部原为“城中村”。 3、基地周边环境 (1)基地四周边界都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 (2)基地东北角有陕西大厦(长安戴斯大酒店,五星级)和闻名世界的北京古玩城,古玩城紧邻北京东三环,未来地铁十号线沿东三环经过,并且在古玩城东南角设地铁站(2010年建成); (3)基地东南角有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停车场和供热厂,总面积约为2.15公顷; (4)京津唐高速公路将沿基地西南角伸至至二环。 (5)基地东面为已建成商务和居住建筑; (6)基地东西面的东二环和东三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00米。 基地B:垂杨柳 1.规划基地条件 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干道,红线宽度为30——60米。基地面积为公顷。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居住区设计规划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二班 姓名:赵维阳 学号:1101022021 规划项目:常德“中原·都会春天”居住区规划方案 2013年11月20日

“中原.都会春天”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甲方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JGJ64-98 二、项目区位 本工程位于常德市武陵区的城西芙蓉板块,是城市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与川子河风光带的交汇点,位于常德未来新中心核心位置。由上海路,巴黎路,中亚大道围合而成。 三、项目概况 项目居住区用地面积700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992平方米,规划总人口3864人。 四、地块现状 项目地块及周边城市功能比较成熟。地块内为水塘、低洼地和民宅,地块相临之规划城市道路皆已形成。 五、规划理念和设计原则 1.规划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对社会的联系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优雅而富于诗意的栖居,是人们对生活的终极梦想。人在生理与心理上对居住的综合要求愈来愈高,因而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实现人性化居住,以新的居住理念规划园区内外空间,针对目标客户群特点提升小区的品质,力求打造一个高品质、高品味、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区。 (2)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与自然共生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社区环境是我们本次规划设计中的另一目标。对美妙生活的不断追求,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户内生活空间的完美。人们在拥有自己住房的同时,还希望拥有周围广阔的庭园,在规划布局上我们把庭院空间分为三级,即中央庭院和组团庭院及宅前庭院,庭院设计不仅解决交通需要,而且还富有观赏性,营造一种有山有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生活方式。 2.设计原则 (1)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2)节约成本,资源共享。 (3)重视均好性,体现人文主义。 (4)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城市特色的有机结合。 (5)营造自然有机的生态环境。 六、总平面设计 1、理念阐释: 注重消解城市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漠,强调功能的复合与城市的联通,动静的隔离和舒适的尺度。第一,极大减少交通耗能,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健康环境。第二,城市的联通。不再是自生自灭的独立体,而是成为与城市肌理融合,与地域文化想传承的生命体,无论是借助公交还是步行,都能在30分钟时间内实现,借助于环路等城市快速交通,可以同城市的其他地区实现便捷的沟通。第三,动静的隔离。形成住宅-庭院-邻里交往空间-公共空间的丰富过度。第四,舒适的尺度令人只需步行的尺度,便可到达广场、咖啡馆、特色商店等。人性的尺度带来了交往,沟通的便利,在这样的街区,街道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脉络,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交流空间。 2、总体布局 在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景观利用,日照影响等四大要素下整合规划结构形态,布局力求结构清新,分区合理,环境整合有序,商业生活各部分出入口独立设置,互不干扰。 注重周边环境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沿中亚大道、巴黎路设置了高层住宅及单

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黄山市屯溪区(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1、屯溪区,是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市辖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是新安文化的中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及纪念馆、程氏三宅、老大桥等,屯溪老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内还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馆和屯溪老街博物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馆等。 2、屯溪组团功能定位为传统的城市金融商贸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科研文教以及商业服务综合区;新兴的市域旅游经济增长点;重要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环境优良的城市住区。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新安江南片区,详见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参考及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镇规划标准》; 5、《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6、国家及地方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 四、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分析整理(自查) 1、城镇镇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用地分类至小类; 3、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4、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5、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6、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二)土地利用规划 1、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Design (2016年版)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 [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总则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条文说明】 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术语、代号 2.0.32 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

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2014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 2.使学生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化环境。 3.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理想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设计题目: 1.项目名称:河北张家口春光养老社区规划 2.基地区位:项目处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北侧,南邻京藏高速,西靠陈家庄村,侧,位于外侧环路与哈察尔大西街交叉口东北侧。基地交通优势明显,距张家口机场8.9公里,距宣化高铁站7 8公里。 3用地规模:124.63公顷。 4.规划目标:以中高端养老为核心,提供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为当地居民养老及外地居民候鸟养老提供理想住区,打造国际级养老养生胜地。 三、设计要求: 1.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2.综合考虑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在基础条件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3.适应各类老人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筑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4.为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5.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7、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容积率:不限,建筑密度:≤24%;绿地率:≥35%;建筑高度不得大于50米(以规委会最终审定的建筑高度为准)。 停车位:居住小区内停车泊位机动车按0.5个/户配置,非机动车1个/户。 核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参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城市更新设计为纽带,树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 设计观; 2、培养观察和研究城市(包括城市分区、道路结构、景观结构、城市街区、街道界面等) 的思想和方法; 3、掌握城市更新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4、了解与城市更新设计有关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 思路,学习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建筑群体组织等)思考城市更新的模式及策略; 5、使学生完成从单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到群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 境组织能力的提升,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6、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提出的设计要求,以 及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学习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分析成果。 编写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绘制设计图纸。 2、提出地块规划的结构分析,包括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整个地块和区域的交通组织,包括车行系统和地面、地下停车场,人行系统 及广场,公交站点,地铁出站口及人行道等,结合各方面要素综合考虑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4、景观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 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5、鼓励同学在对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 活习惯、历史文脉、技术条件、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城市中心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位置及相关情况 任务一:龙翔里地块 规划设计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市核心区,毗邻西湖风景区和城市商业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城市更新整治地块。 该区域东至延安路,南至平海路,西为东坡路,北至学士路。地块面积1.1847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一处重要的城市级商务、商业中心,总建筑

重要!居住区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一、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万科深圳研发中心总结的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可以据此做初步的项目判断。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居住区入口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辆/小时以内。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米。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个; 小于4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大三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 (2017.8)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城乡规划学专业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居住区详细规划任务书 一、阶段教学目标 (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城市、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2.1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马鞍山太白大道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基地与市政公园隔路相望,西临朱然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完善。太白大道在地块东侧,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计要求尊重周边城市环境,体现城市重点区域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2.2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 (一)技术经济指标 1.用地面积:14.8公顷; 2.容积率:不大于 3.0; 3.建筑密度:不大于30%; 4.绿地率:不得小于30%; 5.绿线范围内建筑限高:24米; 6.机动车停车位:0.8个/户,商业建筑0.8个/100平方米,地面停车不得大于20%; 非机动车停车位:3平方米/户,商业建筑2个/100平方米,结合建筑或室外场地统一设置。 建筑后退红线: 太白大道为次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80米;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和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前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建国后,住房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居住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居住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发展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居住区规划在理论上和技术手段上也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从早期的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又赋予了居住区规划新的创新动力,使居住区规划理论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更加丰富,也打造出越来越强的出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处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实践和创新空间,希望本文能使读者从中获益,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 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1.1 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 图1 邻里单位示意图 图2 雷德朋规划方案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成城市的“细胞”。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并结合中心广场或绿地布置;邻里单位的规模一般是5000人左右,占地约合65公顷。1928年

101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诸暨市山下湖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连城县朋口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任务与要求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出建设用地的各面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通过对地区各项现状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明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确定地位、主要功能和性质,进一步完善深化基地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各项设施的结构和功能,对区内功能用地和各专项工程系统作出相应的规划布局;深化规划控制意图,对地块提出并完成相应的控制性规划导则的内容。 ?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规划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三、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分析整理 1、城镇镇总体规划:每位同学在上一个学期的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的设计成果或者选择同组中较好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用地分类至小类;(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3、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提供建筑质量现状图,绘制建筑高度现状图) 4、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5、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6、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提供相关文件) (二)土地利用规划 1、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 2、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区的性质、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和工程设施等作出全面深化部署。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1、邻里单位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使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居住综合体 :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居住综合区: 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它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 3、居住区用地构成: 4、居住区: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所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相应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8 居住小区: 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一定的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 指小区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一定的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结构等级: ⑴二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

⑵三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⑶独立组团结构 6、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 ⑴“中心式”布局形态: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特定空间要素组合排列,表现了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顺畅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⑵“围合式”布局形态: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 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 ⑶“轴线式”布局形态:轴线设计手法作为控制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空间轴线 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地、水体等,具有强烈的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⑷“隐喻式”布局形态: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或建筑与环境的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里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意在像外”的升华境界。 ⑸“片块式”布局形态:住宅建筑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遵循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形成紧密联系的群体。 ⑹“集约式”布局形态:集约式布局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依靠科技进步,尽力开发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布局空间。 7、套型的功能空间设计: 套型功能: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功能空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大部分。 套型构成: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便溺、洗浴储藏及户外活动等功能空间 8、 幼儿园: ⑴远离各种污染源,避免交通干扰,日照充足,场地干燥,功能分区合理,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转折的环境空间。 ⑵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以500m左右为宜 ⑶应该有集中绿化园地,并禁止种植有毒、带刺植物 ⑷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杂物应与幼儿活动场地隔开,并设专用入口 ⑸活动室容纳人数为30人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净高2.8~3.1地面材料宜用保暖,弹性地面,墙面所有转角做成圆角,门窗坚固耐用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 1.1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文件(用地性质、红线坐标)。 △1.2 居住区所在城市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文件。 1.3 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区提出的规划条件。 1.4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基础资料。 1.5 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规范、防火规范等) 2 场地概述 2.1 说明规划用地的区域位置、地点、名称、周围环境(四周相临用地性质、归属)、 交通情况(相临道路等级),以及当地能源、水、电等市政设施情况。 △2.2 用地周围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小学、中学、大型商业医疗、大型体育娱乐设施等)。△2.3 用地周围已有的特殊景观。 2.4 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高程系统、高低差、坡向,用地周围水域及用地地貌,最 高、最低标高,地形坡度坡向、水域水系、水源流向、深度、最高、最低水位。 △2.5 用地范围内的原有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性质、高度、建设年限、位置、占地面积、拆迁及改造情况。 2.6 用地范围内的需保留的文物古迹等级(国家、省、市)、建设年限、保护范围、占 地面积。 △2.7 用地范围内需保留的树木、树种、生长年限、高度、位置、数量。 2.8 所在气候分区及有关气象资料,抗震设防裂度、洪水资料。 3 规划布局 3.1 规划指导思想、构思主题,要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 境,考虑地域文脉及分期建设的完整性与扩建可能性。 3.2 规划结构:住宅、公建分区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关系,入口位置的确定。 3.3 路网规划:车流、人流、消防、救护、停车(机动车、自行车)的考虑。 3.4 配套(非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及设置。 3.5 住宅群体规划:高、中、低住宅建筑的布置、空间设计,对地形的利用,日照、 通风,以及住宅立面设计风格,主要街景立面的考虑。 3.6 单体平面的选择。 3.7 老年住宅、公寓及无障碍设计。 4 竖向设计

金地集团规划设计任务书

XXX(项目名) 规划设计任务书 金地集团深圳地产公司 200 年月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七、景观规划 八、公共配套规划 九、分期建设 十、投资限额 十一、规划设计成果 十二、进度安排 十三、附件清单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 2)占地面积 3)地块周边状况 4)其它 2.项目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地形优势 2)主题概念优势 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5)其它 劣势 1)地形劣势 2)环境影响劣势 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5)其它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1.客户定位

2.主题定位 3.物业类型 4.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拟建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 商业: 会所: 停车场(库): 其它配套设施: 建筑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建筑类型: 车位数: 户数: 绿化率: 2.户型配置(营销部提供)3.配套设施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1.前瞻性:树立大观念、开拓新思路,在现实住宅设计水平基础上要有所超越,做中国一流的社区,做最有品味的社区,做最富于创意的社区。规划布局、单体平面、建筑立面、环境设计、色彩空间、设备设施均体现个性风格。 2.均好性: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均应体现均好性原则,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均好性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要寻求景观资源的配置均衡,充分考虑市政道路噪音对住宅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规划布置方案避免或减低噪音对主要房间的污染,尽量减少通过使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噪音(会带来建设成本的提高)。 3.人性化:体现在空间、尺度、景观、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设计在保证居民有舒适的居住空间、宜人的建筑尺度、洁净的环境空间、便捷的交通以外,更应在社区的休闲健身场所、社交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活化的气息。 4.经济性:充分考虑项目开发、设计、销售、使用等各个阶段有效衔接和使用的经济性;方案中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合理平衡土方量,合理设置架空层及通风、采光的开敞式/半开敞式车库,同时兼顾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 5.规范性:设计方案必须遵守深圳市有关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对日照间距、消防、人防等方面的规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1.出入口位置建议: 2.交通与流线规划建议: 3.设计要求: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1.建筑群体空间组织: 2.住宅规划的空间秩序感: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

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小品之间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规划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二)、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教学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时:64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 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 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 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 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同

建设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淮安市东大街以南地块(商业街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乡,是江淮流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986年12月原淮安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新淮安市由原淮阴市(现清浦、清河两区)、淮安市(现楚州区)和淮阴县(现淮阴区)组成,总人口70多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商业购物活动日益活跃,而城市的绝大数商业活动均依托城市主干道路景象,缺乏相当规模、配套齐全的商业街区。 东大街及周遍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商贾聚集之地。如今东大街已重新修建为仿古商业街,交通便捷,人气旺盛。东大街以南地块又临近淮安市综合性文化憩息公元――楚秀园,区域及自然环境有时非常突出。 二、规划范围 地块位于淮安市淮海南路东侧,楚秀园以北,东大街商业街以南,由规划新建道路维合的区域内,规划用地总面积46410平方米。 三、设计依据 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3、《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实施细则》 4、《淮安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淮安市规划局建筑工程规划是合计要点通知书 7、本地块规划用地图 四、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1、地块规划用地总面积:46410平方米 2、容积率:<1 3、建筑高度:<24米 4、建筑密度:≤30% 5、绿地率:≥35% 建筑退让和间距要求按《淮安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新建区标准执行。 五、规划目标 通过该地区的规划设计,营造健康宜人、舒适便捷的城市商业购物环境和现代化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东大街以南地块商业街区的建成,将有力促进淮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城市面貌,较好地满足当地居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生活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实现淮安市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飞速发展。 六、规划设计要求 1、总体规划 在规划方案中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积极运用创新的理念和定位,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项目的经济性,把适用性、经济效益与超前性、美观性良好结合以作为项目的成功要素,确保本项目的竞争有时和对市场的引导作用。 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结构清晰、流线顺畅、联系便捷,重点开发建设购物场所(以中小型商业店铺为主)、风味美食广场、休闲总汇开放与围合式及功能岛想结合的特色商业街区。同时结合对地块内都天庙传统建筑的保护,注意营造富有文化特色的商业氛围。 具体规划中应重点根据环境、建筑形式和景观的美观协调,体现地块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等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居住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2、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 卫生:空气环境,日照条件,水环境 安全包含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 方便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具体可表现在:居住区用地布局的合理、道路顺捷、车行人行互不干扰、充足方便的停车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布点合理、使用方便;为居民人际交往、户外活动提供场所;同时考虑为残疾人、老任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便条件。规划需充分考虑居民生活行为模式与特征、地方习俗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舒适舒适指健康的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六项基本原则 ①邻里单位走位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④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⑥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4、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①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②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③小区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5、居住组团的基本特征为: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地块不为小区道路穿越,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绿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hm2。 6、将四五个或更多小区组织起来,居住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加完善的公共中心,这种住宅区被称为居住区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户,用地50-100 hm2。 7、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 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 8、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9、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10、社区与住区: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①有一定的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③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④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11、居住区与社区 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定义为“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第二章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第一节不同区位的居住区(农村型城市型郊区型) 居住区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 一、农村型居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