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统计学生身高与体重

01统计学生身高与体重
01统计学生身高与体重

健康饮食强健国人身体素质

-----《统计学生的身高与体重》教学活动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统计、分析与比较全班学生的身高与体重。

2.提高学生查找、搜集与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2.通过对全班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身高、体重与健康饮食的关系,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体会到收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测量,统计相关数据,并学会分析数据。

【课前活动】

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要求每个孩子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2.布置部分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软尺、体重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想了解我们有多高有多重吧,看看你们是太轻或太重或正合适。

学生汇报

小结:由此可见,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认真的测量与统计,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二、“我”身高和体重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的情况,记录最高的和最矮的和最轻的和最重的。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最高的的是谁?最矮的又是谁?最重的和最轻的又是谁?

3、指名让一两个组当中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及结果。

注意事项:每个学生代表汇报的数据老师都应及时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比较提供依据。

三、同学之间的比较

1.提问: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

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大不一样,而且有的差距还比较大。

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将孩子们说到的原因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结:同学分析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记录、统计不准确;也有同学认为有的同学吃饭挑食,有的同学家里父母身体高,有的同学吃零食才有这么大的差距。

4.提问:大家生活习惯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呢?

学生汇报

四、吃饭的对比实验

1.谈话:一天吃几次饭?一顿饭吃多少?

一天吃多少米饭?多少蛋类,奶类?多少零食?

今天,我们就请出两位有着这两种不同饮食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来做一做这个对比,习惯的不同会导致多大的差异。

2.指名上台讲解,比较出不同的生活习惯,得出结论。

3.学生发表的感言:多吃零食会增胖,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锻炼会身体健康。

五、合理饮食

1.资料收集小组关于饮食信息的汇报

2.老师小结:太瘦或者太肥都不是好事,合理的饮食,荤素搭配加上适当的锻炼会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六、探讨

1.谈话:对如何增强自身体质的探讨。

2.学生汇报

3.学生讨论并制定自己的饮食锻炼计划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最科学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女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来看看: 一、标准体重(kg):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165cm:身高(cm)-105(男) 身高(cm)-100(女) ②北方人=(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身高cm-150)×0.6+48 正常体重:=SW±SW×0.10 超重:=SW+SW×(0.11~0.20) 轻度:=SW+SW×(0.21~0.30) 肥胖中度:= SW+SW×(0.31~0.30) 重度:= SW+SW×(0.31~0.50) 瘦弱:=SW-SW×(0.11~0.20) 严重瘦弱:= SW-SW×0.20(及其0.21以上) 男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0 女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2 二、国际上常用的人的体重计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计算(比较适合东方人) 标准体重=(身高cm-100)x0.9(kg) 标准体重(女)=(身高cm-100)x0.9(kg)-2.5(kg)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标准体脂肪: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 三、各种身高的理想体重和身材比例表 身高148cm 150cm 155cm 160cm 165cm 169cm 体重48.2kg 49.5kg 52.9kg 56.3kg 59.9kg 62.8kg 胸围80cm 82cm 84cm 86cm 89cm 91cm 腰围58cm 59cm 61cm 63cm 64cm 64cm 臀围82cm 83cm 85cm 87cm 91cm 93cm

2-18岁男生身高体重对照表

2-18岁男生身高体重对照表注:根据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 年龄矮小偏矮正常偏高高个 3rd 10th 50th 90th 97th 身高 (cm) 体重 (kg) 身高 (cm) 体重 (kg) 身高 (cm) 体重 (kg) 身高 (cm) 体重 (kg) 身高 (cm) 体重 (kg) 2岁82.1 10.22 84.1 10.90 88.5 12.54 93.1 14.64 95.3 15.46 2.5 岁 86.4 11.11 88.6 11.85 93.3 13.64 98.2 15.73 100.5 16.83 3岁89.7 11.94 91.9 12.74 96.8 14.65 101.8 16.92 104.1 18.12 3.5 岁 93.4 12.73 95.7 13.58 100.6 15.63 105.7 18.08 108.1 19.38 4岁96.7 13.52 99.1 14.43 104.1 16.64 109.3 19.29 111.8 20.71 4.5 岁 100.0 14.37 102.4 15.35 107.7 17.75 113.1 20.67 115.7 22.24 5岁103.3 15.26 105.8 16.33 111.3 18.98 116.9 22.23 119.6 24.00 5.5 岁 106.4 16.09 109.0 17.26 114.7 20.18 120.5 23.81 123.3 25.81 6岁109.1 16.80 111.8 18.06 117.7 21.26 123.7 25.29 126.6 27.55 6.5111.7 17.53 114.5 18.92 120.7 22.45 126.9 27.00 129.9 29.57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集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集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统计学原理》课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对于本人而言,数学功底不是很好,在没学统计学之前就感觉统计学会很枯燥无味,对这门课程有些恐惧。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再加上秦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使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老师通过举例说明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变得简单化,容易理解,再通过课堂上做习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老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让我们做完习题,这样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课余的时间,学起来比较轻松。 而就所学的内容来讲,我个人认为这门课程有两大难点,一是统计学有许多相似概念,要求理解内涵,辨别异同和实际应用。例如在第二章统计调查中,相关概念的辨析就需要我们理解掌握以便熟练的做题。而对于公式不能像数学那样,只从抽象的式子到式子的变换,而是要把公式理解再加以运用,掌握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应用的灵活性。例如在相关与回归分析这一章中,主要就是要求我们把公式掌握好再加以灵活的运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可见,在统计学当中,公式的运用很重要。以上是我对学习《统计学原理》的心得,写

的不是很全面,但都是自己真实的体会,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给我带来很多的益处,让我受益匪浅。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2】 花几天时间,整体复习了一遍统计学,准确的来说是从第一页开始较为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统计学》这本教科书。随后统计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视角重新思考这门让我痛苦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至此统计学不再仅仅是一些无数抽象公式的代名词,而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科学。 《总论》和《统计数据》的内容比较简单,引出概念,复习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就在我们放松警惕,大呼统计学一点也不难的时候,《抽样估计》彻底震住了自鸣得意的我们。 理论上来说《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内容要难于《抽样估计》。但是个人觉得《抽样估计》的行文并不像《假设检验》那么好理解。《统计学》这本书喜欢先向学生介绍很多概念和公式,再将公式引用到例子中来解决问题。然而在介绍公式的同时,学生往往不了解这些公式真正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单纯的死记硬背效率颇低。拿《抽样估计》来说,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公式之多,方法之众,让同学们的脑袋混沌了好久。大家私下交流,混沌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只将条件带入相应的公式计算答案的方法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开篇给同学举了两个例子来阐明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个人认为,这两个例子是点睛之笔。在学习的开头就

统计学上机实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上机实习心得体会 在本学期的统计学实验课上你一定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你受益菲浅吧!小编收集了统计学上机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为期半个学期的统计学实验就要结束了这段以来我们主要通过exc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抽样分析方差分析等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真正地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也有很多体会 统计学是比较难的一个学科作为工商专业的一名学生统计学对于我们又是相当的重要因此每次实验课我都坚持按时到实验室试验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然后自己独立操作数遍不懂的问题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有时也跟同学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几次实验课下来我感觉我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可见统计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显得相当必要为以后进入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也为多掌握一门学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几次的实验课我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个人是理科出来的对这种数理类的课程本来就很感兴趣经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操作更加加深了我的兴趣每次做实验后回来我还会不定时再独立操

作几次为了不忘记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加深我的记忆根据记忆曲线的理论学而时习之才能保证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以及掌握更久的掌握就拿最近一次实验来说吧我们做的是“平均发展速度”的问题这是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但是放到软件上进行操作就会变得麻烦书本上只是直接给我们列出了公式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和意义我了解的还不够多在做实验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问题不奇怪的是这次试验好多人也都是不明白操作不好不像以前几次试验老师讲完我们就差不多掌握了但是这次似乎遇到了大的麻烦因为内容比较多又是一些没接触过的东西我个人感觉最有挑战性也最有意思的就是编辑公式这个东西必须认真听认真看稍微走神就会什么都不知道很显然刚开始我是遇到了麻烦还好在老师的再次讲解下我终于大致明白了回到寝室立马独自专研了好久到现在才算没什么问题了 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文科专业来说能有操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真正利用好这些难得的机会对我们的大学生涯有很大意义不仅是学习上能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我感觉更大的意义是对以后人生路的作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理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书呆子问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求做一次就傻了眼这肯定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学校的设施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很少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得到的好处会大于他自身的价值很多倍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要做出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这就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不知觉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以后的工作学习我们再把这些应用于工作学习肯定会很少被挫折和浮躁打败因为统计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宝宝从婴儿到学龄前的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需要通过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来衡量宝宝是否达标。 一、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1、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 那么,影响宝宝身高发育的因素是什么呢? 二、影响儿童身高发育的因素 1、遗传:遗传因素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2、性别: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一

般说男孩身高高于女孩,但在特定年龄段可能女孩高于男孩。如11-13岁左右,因为女孩较男孩青春发育早2年。 3、营养:儿童身高的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在保证必需的热量的基础上,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等。营养均衡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发挥。 4、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慢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5、母孕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可影响孩子生后生长缓慢,直至影响最终身高。 6、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起重要作用。良好的居住环境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况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在两天的统计学实验学习中,加深了对统计数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下面是我这次实验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统计学(statistics)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统计学是一门针对数据而展开探求的科学。在实验中,对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了。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也离不开相关软件的支持。因此,Eexcel软件的安装与运行则变成了首要任务。 实验过程中,对Excel软件的安装因要求具体而变的相对简单。虽然大多数计算机都已内存此软件,但在实验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亦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了。按Excel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将数据正确输入的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又要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为了整个统计实验的基矗。 数据的输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分析的数据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

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通过实验过程的进行,对统计学的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也与之同步。在将课本知识与实验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实验步骤的操作也变的得心应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实验前应该先将所涉内容梳理一遍,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做实验可以让我们的实验过程不在那么枯燥无谓。同时在实验的同步中亦可以反馈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实现自己的全面提高。 本次实验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验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任务而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与计算方法

儿童身高体重表 年龄 男孩女孩 身高(cm)体重(kg)身高(cm)体重(kg) 02月52.1-57.04.3-6.051.2-55.83.4-4.5 03月55.5-60.75.0-6.954.4-59.24.0-5.4 04月58.5-63.75.7-7.657.1-59.54.7-6.2 05月61.0-66.46.3-8.259.4-64.55.3-6.9 06月65.1-70.56.9-8.863.3-68.66.3-8.1 08月68.3-73.67.8-9.866.4-71.87.2-9.1 10月71.0-76.38.6-10.669.0-74.57.9-9.9 12月73.4-78.89.1-11.371.5-77.18.5-10.6 15月76.6-82.39.8-12.074.8-80.79.1-11.3 18月79.4-85.410.3-12.777.9-84.09.7-12.0 21月81.9-88.410.8-13.380.6-87.010.2-12.6 2岁84.3-91.011.2-14.083.3-89.810.6-13.2 2.5岁88.9-95.812.1-15.387.9-94.711.7-14.7 3岁91.1-98.713.0-16.490.2-98.112.6-16.1 3.5岁95.0-103.113.9-17.69 4.0-101.813.5-17.2 4岁98.7-107.214.8-18.797.6-105.714.3-18.3 4.5岁102.1-111.01 5.7-19.9100.9-109.315.0-19.4 5岁105.3-114.51 6.6-21.1104.0-112.815.7-20.4 5.5岁108.4-11 7.817.4-22.3106.9-116.216.5-21.6 6岁111.2-121.01 8.4-23.610 9.7-119.617.3-22.9 7岁116.6-126.820.2-26.5115.1-126.219.1-26.0 8岁121.6-132.222.2-30.0120.4-132.421.4-30.2 9岁126.5-137.824.3-34.0125.7-138.724.1-35.3 10岁131.4-143.626.8-38.7131.5-145.127.2-40.9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statistics)1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统计学是1门针对数据而展开探求的科学。在实验中,对数据的挑选和处理就成了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了。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也离不开相干软件的支持。因此,eexcel软件的安装与运行则变成了重要任务。 实验进程中,对excel软件的安装因要求具体而变的相对简单。虽然大多数计算机都已内存此软件,但在实验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亦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了。按excel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将数据正确输入的进程其实不轻松,既要仔细又要用心。不单单是仔细的输入1组数据就能够,还要斟酌到全部数据模型的要求,公道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了全部统计实验的基矗 数据的输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分析的数据则是1点意义都没有。因此,统计数据的描写与分析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写可让我们对其有1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几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入的向我们揭露了统计数据的内在 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写和分析的进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通过实验进程的进行,对统计学的有关知识点的温习也与之同步。在将课本知识与实验进程相结合的进程中,实验步骤的操作也变的得心应手。也给了我们1个启发,在实验前应当先将所涉内容梳理1遍,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做实验可让我们的实验进程不在那末枯燥

标准身体计算公式

标准身体计算公式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标准身体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50]×+50(好) 肥胖度的计算: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50]×+60(男子) 标准身体计算公式 北方成年人理想体重(千克)=×+50 南方成年人理想体重(千克)=×+48 计算一下就可以了! BMI=体重㎏÷身高㎡。BMI在25~29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其中BMI 在30~为一类肥胖,BMI在35~为二类肥胖,超过40为三类肥胖。 标准身材 1.体重身高-112cm 2.胸围身高 3.腰围身高 4.腹围身高 5.臀围身高 6.腿围身高+ (以身高160CM为准)

上臂臂围身高X15% 胸围身高X53% 腰围身高X43% 腰围=臀围/3 完美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简写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身高为175cm 体重60公斤那么BMI=60/约) 20-25是正常,高于25 的人属于肥胖,高于30 的人属于过于肥 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除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 > 40 标准体重(kg):

①身高>165cm:身高(cm)-100 身高<165cm:身高(cm)-105(男) 身高(cm)-100(女) ②北方人=(身高cm-150)×+50 南方人=(身高cm-150)×+48 正常体重:=SW±SW× 超重:=SW+SW×(~) 轻度:=SW+SW×~ 肥胖中度:= SW+SW×(~) 重度:= SW+SW×(~) 瘦弱:=SW-SW×~ 严重瘦弱:= SW-SW×(及其以上) 男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0 女性之标准体重(千克)=身长(厘米)-102 完美的手臂曲线:(身高)cm 坚挺的上围曲线:(身高)cm 圆润的下围曲线:(身高)cm 玲珑的腰部曲线:(身高)cm

1-18岁男女孩最新身高,体重标准表。

1-18岁男女孩最新身高、体重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事情。 其实,要想孩子长高,除了营养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体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多高才算达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2018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快来对照,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01 影响孩子的身高的因素 先天性基因因素 跟父母亲的身高有着直接关系,也不排除隔代遗传。 后天因素 除了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当运动也是很重要的,后天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 注重小孩营养固然是好,要是孩子吃得太多长得过胖就不好了,胖小孩在和小伙伴玩耍时和在学校都易被他人取笑,小孩太矮瘦的也更容易被人欺负。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身高体重是多少才算达标,各位亲爸亲妈认真瞧瞧哟! 02 身高标准对照表

0-18岁女孩身高、体重表 0-18岁男孩身高、体重表 03 生长发育的的阶段划分 基础阶段———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2014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需要补钙。 突增阶段———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冲刺阶段———青春期 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统计学实验课课程大纲要求2016-5-9

模板2: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统计学实验 实验课英文名称 一5、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05610198j 适用专业:动科 理论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24 学分:0.5 课程类型:必修 先修课程:生物统计学,概率论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 7个;综合实验 6 个;设计实验 6 个;创新性实验 6 个)应开实验学期:第4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SAS统计分析是集成化的应用软件系统,具备完备的数据访问、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的功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学、市场学和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处理、定量研究和科研分析中,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且权威性很高的统计分析软件,被誉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课程,将通过课堂讲解、演示与学生独立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系统地了解SAS软件的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和操作编程方法,掌握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加深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理解,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本专业的管理、决策及因素分析中,提高解决科研与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SAS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SAS软件 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独立上机实践练习,巩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SAS 统计分析作者沈其君 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SAS 统计分析教程作者胡良平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五、考核办法 大纲主撰人:闫晓红 (一)实验项目1 SAS应用基础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计划学时:2 每组人数:1 首开日期:2016-3-1 2.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SAS系统各个窗口的用途和调用 2)熟悉常用功能键 3)熟悉SAS程序语言的编写与保存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1)了解SAS系统组成及其主要子窗口(LOG/EDITOR/OUTPUT/RESULTS/EXPLOR)的功能和使用 2)熟悉SAS常用功能键和常用命令(PGM/OUTPUT/KEYS/FILE SAVE/FILE OPEN) 3)熟悉SAS程序的编写和保存 5.实验操作要点 6.注意事项 注意SAS系统发布显示管理系统命令可采用4种方式:命令框直接键入;使用下拉菜单;按功能键和使用工具栏,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求灵活运用。 (二)实验项目2 Data基础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1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SAS数据集的种类及其建立方法,并熟练掌握数据集的编辑和整理3.主要仪器设备

统计学实训总结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实训与应用总结 班级:资环2016-2 姓名:丁建莹学号:2016441723 这学期本有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过这都是基于书上的概念以及方法的学习,这次安排的统计实训课程是希望通过这次实习提高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也通过实训加深我们对课本上理论的认识和掌握。 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科学,统计学是収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数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手所有学科额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具要自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个全面发展確段。一方面,统计学受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混沌理论、人工智能等现代学技术的影响,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如多元统计分析、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等。另一方面,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不断扩限,几乎所有的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统计研究方法。所以,学习统计学、学会统计学理论的应用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好处的。 其实对课本統计学理论了解的太少、不是以理论指导的理论呢与实际结合。所以多这方面的操作能力不强,所以实验能给我们少有的经验,并且培养操作能力和理论与实相結合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实训一共包括九个实验项目: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主要使用Excel2010来完成各个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要求以及分析数据、图表等。 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是对学生各科目的成绩做筛选,对各城市的衣物消费等做数据透视,将Excel应用于数据的实际应用,也是我第一次拾起Excel的一些简单操作以及增加Excel更多技能的学习机会。做数据筛选和数据透视还比较简单,易学易做。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在我看来就是将各种数据进行频率分组等,然后制作成能直观反映差异或优劣的各种图表,不过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分析。 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我们要用都数据分析,计算各数据的指标值,像峰度系数、偏度系数以及平均值、标准差等,这些指标值综合起来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像实验中的英语成绩的偏度系数大于0就为正偏分布,而峰度系数小于0就是低风分布。其平均值是反映数据向中心值聚集的程度,标准差就是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所以根据算出来的各种数据指标值,就能推测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也方便理解分析。同时,我还细致的了解了各指标的含义,代表什么情况。 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其实看到实验题目的时候觉得比较难做,但是操作起来特别简单,只需要找出相映的函数,填入对应的数据,确定后就可以得到其概率。其中,统计函数的函数名是有很多的,我们要认识函数名的意义。 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都是在数据分析项完成的。数据分析确实很方便,在Excel输入数据,在数据分析的“输入区域”、“输出区域”、“接受区域”框如数据,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方差分解表等。其中,时间序列分解法的各数据含义、计算不是很懂,在实验书上的步骤,研究了半天,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最终还是完成了实验。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统计学(statistics)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统计学是一门针对数据而展开探求的科学。在实验中,对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了。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也离不开相关软件的支持。因此,eexcel软件的安装与运行则变成了首要任务。 实验过程中,对excel软件的安装因要求具体而变的相对简单。虽然大多数计算机都已内存此软件,但在实验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亦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了。按excel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将数据正确输入的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又要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为了整个统计实验的基矗 数据的输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分析的数据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

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通过实验过程的进行,对统计学的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也与之同步。在将课本知识与实验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实验步骤的操作也变的得心应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实验前应该先将所涉内容梳理一遍,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做实验可以让我们的实验过程不在那么枯燥无谓。同时在实验的同步中亦可以反馈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实现自己的全面提高。 本次实验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验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任务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统计学的学习就是对数据的学习,而通过实验可以加强

统计实训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统计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统计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刘鑫20XX年9月22日至25日,由市统计局组织的“全市第一期县区统计工作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班”在洋县白云宾馆举行,来自全市系统的统计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由市统计局领导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作为讲课老师 给学员们授课,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提高了统计理论基础。由唐纳军同志就统计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刻,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为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统计的原理,以及统计的目的、要求、方式和内容、方法、因素分析等提供了帮助,并结合贸易业统计专业,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培训,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基本功越来越扎实,业务会越来越精,能力会越来越强,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增强了统计分析报告写作水平。针对许多县区统计人员,写统计分析难,质量不高,甚至不会写的问题,市统计局刘旻科长为大家着重讲解了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的重 要地位和写作技巧,他讲到要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统计人员必须提高综合素质,不光要加强统计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运用多种知识,不仅要熟悉统计专业,还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管理、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提高了电子表格在统计中的应用。在我们平时的报表中,经常要用到电子表格,但是大部分人都只会一些简单应用,而要想把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必须将数据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理、汇 总和计算,这就要用到电子表格里的更深层次的应用,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子表格的应用水平,尤其提高了统计表格的计算和制图功能的操作,为今后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四、坚定了统计工作的理想信念。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市统计局纪检组长陈锦涛,题为《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行》的精彩讲课。陈组长用他生动的语言,慷慨激昂的演讲,为我们阐述了理想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并用他独特角度,向我们述说了作为统计工作者的应该具有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真实可靠、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这十六字真言,字字句句都体现了一名统计工作者

统计学课内实验报告(详解+心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实验一:EXCEL的数据整理与显示 1.了解EXCEL的基本命令与操作、熟悉EXCEL数据输入、输出与编辑方法; 2.熟悉EXCEL用于预处理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3.熟悉EXCEL用于整理与显示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实验二:EXCEL的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 熟悉EXCEL用于数据描述统计、抽样推断 实验三:时间序列分析 掌握EXCEL用于移动平均、线性趋势分析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实验四: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掌握EXCEL用于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操作及命令。 (二)要求 1、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中规定的所有练习; 2、实验结束后要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正文统一用小四号字,必须有页码; 3、实验报告中的图表制作要规范,图表必须有名称和序号; 4、实验结果分析既要简明扼要,又要能说明问题。 二、实验任务 实验一 根据下面的数据。 用Excel制作一张组距式次数分布表,并绘制一张条形图(或柱状图),反映工人加工零件的人数分布情况。 从某企业中按随即抽样的原则抽出50名工人,以了解该企业工人生产状况(日加工零件

数): 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 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 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 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509 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假设日加工零件数大于等于130为优秀。 实验二 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 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 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 (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 (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 (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实验三 根据实验一数据,(1)计算特征值;(2)在%的概率保证度下,判断该企业职工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及优秀率的区间。 实验四 1、综合运用统计学时间序列中的移动平均、季节指数运算、时间序列因素分解、图形展示等知识,对某小区居民用电量(千度)季节数据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作出图形进行分析。

男生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 = 65(公斤)。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10%者为偏瘦,低于20 % 者为消瘦。 相关查询: 女生身高体重标准表 婴儿身高体重发育标准对照表 中国男性标准体重对照表 年龄|身高152cm 156cm 160cm 164cm 168cm 172cm 176cm 180cm 184cm 188cm 19 5 61 64 67 70 65 69 72 2 60 62 23 52 53 55 56 58 60 63 66 70 73 25 52 54 55 57 59 61 63 67 71 74 27 52 54 55 57 59 61 64 67 71 74 29 53 55 56 57 59 61 64 67 71 74 3 62 65 68 72 75 33 54 56 57 58 6 35 54 56 57 59 61 63 66 69 73 76 37 55 56 58 59 61 63 66 69 73 76 39 55 57 58 6 77 4 64 67 70 74 77 43 56 57 58 6 77 45 56 57 59 6 77 47 56 58 59 61 63 65 67 71 75 78 49 56 58 59 61 63 65 68 71 75 78 5 65 68 71 75 78 53 57 58 59 61 63 65 68 71 75 78

55 56 58 59 61 63 65 68 71 75 78 57 56 57 59 6 77 59 56 57 58 6 77 6 64 67 70 74 77 63 56 57 58 6 77 65 56 57 58 6 77 67 56 57 58 6 77 69 56 57 58 6 77 年龄|身高 152cm 156cm 160cm 164cm 168cm 172cm 176cm 180cm 184cm 188cm 女人心中纯釜們耳刑衷 噹乐可朮篇 农善苴他 您捏技繼 乐他氐衣店 中国男性标准体重对照表 男人身高体重标准表(图为中国女人心中纯爷们儿形象 ) 區7」曲5 少便-样 拿知一 紳运功

初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对照表

初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对照表 (体重单位:公斤) 初中一年级~三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 身高段(厘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0分60分100分60分50分 123~<~~~>= 124~<~29~~>= 125~<~~~>= 126~<~~~>= 127~<~31~37~>= 128~<~~~>= 129~<~~~>= 130~<~~~>= 131~<~~~>= 132~<~34~~>= 133~<~~~>= 134~<~~~>= 135~<~~~>= 136~<~~~>= 137~<~37~~>= 138~<~~~>= 139~<~~~47>= 140~<~39~~>= 141~<~~~>= 142~<~~47~>= 143~<~~~50>= 144~<~~~>= 145~<~~~>= 146~<~~~>= 147~<~~~>= 148~<~~~>= 149~<~~52~>= 150~<~~~>= 151~<37~~~56>= 152~<~~~>= 153~<~~~>= 154~<39~~~58>= 155~<~~~>= 156~<~~~>= 157~<~~~>= 158~<~~~>=初中一年级~三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 身高段(厘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0分60分100分60分50分

160~<~~60~>= 161~<~~~>= 162~<~~~64>= 163~<~~62~>= 164~<~~~>= 165~<~~~66>= 166~<~~64~>= 167~<~~65~>= 168~<48~~~>= 169~<~~~>= 170~<~~~>= 171~<50~~68~>= 172~<~~69~>= 173~<~~70~>= 174~<~~71~>= 175~<~~~>= 176~<~~~>= 177~<54~~74~>= 178~<~~~>= 179~<~~~>= 180~<~67~~>= 181~<~~~>= 182~<~~~>= 183~<~~~83>= 184~<~~~>= 185~<~~~85>= 186~<~~~>= ?????? 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 ? ? ? ? ? ? 初中一年级~三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 身高段(厘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0分60分100分60分50分 121~<~~31~>= 12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