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doc

小班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doc
小班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doc

小班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

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

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

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

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

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活动目标: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准备: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活动重点:学习高、矮人走路的姿势。活动难点: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势。活动过程:1、想象高人和矮人的姿态: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

呢?" 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走路。幼儿相互观察、交流。"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的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他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地走步。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的音区作出反应。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小白兔与大灰狼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小 白兔与大灰狼》 小班的孩子角色意识很强,他们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尤其喜欢能在游戏情节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来满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因此,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并能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重点:让幼儿能听着音乐做动作。 难点:幼儿能听着音乐做出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两段不同的音乐,并能跟着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场景,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场地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小鸟飞到森林里吧 二、听第一段音乐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有什么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三、听第二段音乐 1、教师:老师还给小朋友来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也一起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2、教师提问: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3、教师提问:那你们来说说看,森林里又来了什么小动物?(请个别幼儿说,并请幼儿做出动作) 4、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小朋友那我们跟着音乐做自己说出来的小动物的动作吧!但是等会音乐停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蹲下来不动。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2018-2019大班上教学进度表9月

周宁实验幼儿园2018—2019学年(大班上) 教 学 进 度 表

周宁实幼大班上学期教学进度表 月 份 领域内容调整 9月份健康 1.安全第一课(安全防护) 2.长高了,变壮了/3(身心保健) 3.中秋节放假安全/(安全防护) 4.火灾逃生/(安全防护) 体育: 1.老鹰来了/4(动作发展) 2.魔法师与小精灵/6(动作发展) 3.磁性人/7(动作发展) 4.炒豆子/10(动作发展) 语言 1.我说你画/21(听说游戏) 2.我喜欢的动画片/23(谈话活动) 3.推广普通话/(推普周活动) 4.白云的家/26(早起阅读) 1.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23(讲述活动) 2.风在哪里/25(文学 活动) 数学 社会 社会:(单周) 1.中秋节活动——团团圆圆过中秋/59(社会文化) 3.国庆节活动——我是中国娃/53(社会文化) 数学:(双周) 2.生活中的数字/97(数) 4. 二维分类/98(集合) 科学 科学: 1.炎热的夏天/70(自然科学现象) 2.喷水瓶/72(物体与物质) 3.把水边变干净/74(科学启蒙) 4.斜坡滚物/75(自然科学现象) 1.有趣的虹吸/73(自 然科学现象) 艺术 1.我有两个家/121(歌唱) 2.苹果送给老师尝/122(演奏) 3.尝葡萄/124(韵律) 4.鸭子上轿/125(音乐游戏) 美术 1.小小马蒂斯/162(欣赏) 2.创意绘画/163(绘画) 3.中外名建筑/164(欣赏) 4.红砖古厝/166(手工) 游戏 角色:服装超市(一)(二)(三)(四) 结构:我们的社区(一)(二)(三)(四) 表演:狐狸和兔子(一)(二)(三)(四)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音符》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音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打击乐器响板和沙锤。 2、幼儿基本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让幼儿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以及乐器伴奏带来的愉悦感受。活动准备:音乐《小音符》,PPT,打击乐器沙锤与响板若干。活动过程: 一、问好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问好的游戏,你们向我问好的时候一定要和我说的一样快。让幼儿初步感知速度的快慢变化。2/4 师:小朋 | 友们 | 好 ||2/4 师:小朋友们 | 好 || 二、认识音符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跟我一起来到这里和你们玩,现在,你们已经认识我了,我们也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四分音符,并且进行提问。师: 1、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长得像什么呀? 2、你们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呢?小结:它住在一个特别大的家族里,它的家族叫小音符,它们住在五线谱上,而这个音符宝宝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出示八分音符。师:现在,我们请出另一个“小朋友”,你们看,它和四分音符音符宝宝长得像吗?有哪里不一样呢?小结:这个音符宝宝和四分音符长得很像,但

是它比四分音符多了个小尾巴,是四分音符的弟弟,它叫八分音符。 三、感知音乐第一次播放音乐《小音符》师:小音符宝宝们能够组成各种各样好听的歌曲,今天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就带给小朋友们一个小礼物,是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儿歌,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师:歌曲里的小音符都在做什么呢?你们猜猜看,是谁在走?是谁在跑? 四、声势律动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小音符快乐吗?你们想变成小音符吗?看看老师的手,想象它变成了小音符,现在要在我们的身体上快乐的游戏,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玩吧。第二次播放音乐,进行声势,用手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根据歌曲内容变化节奏速度。发散幼儿思维,提问:你还想让你的小音符在身体的哪里玩呢?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一次自主声势。师:真棒,现在让我们全部变成小音符吧,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做个听指挥的小音符,听听歌曲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模仿它吧。第四次播放音乐,集体跟着音乐进行律动,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走路与跑步的变换,先进行原地的走跑,然后再进行圆圈式的走跑。认识打击乐器出示沙锤和响板,让幼儿认识乐器的名称,并且探索其演奏方法。师:你们喜欢小音符吗?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小音符,小音符还给宝贝们带来了礼物,你们猜猜在哪呢?小朋友们回头看看小椅子后面,都有什么呀?请把它拿出来。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小结:四分音符小组的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开始和停止优质公开课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开始和停止(优 质公开课) 【活动前评析】 音乐是抽象的,在游戏中让幼儿自由阐述对音乐的 不同理解,在充分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尽可能让 孩子独立、主动的开展游戏,我在音乐游戏中尽量做到 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 多采用和幼儿交流的形式,师幼互动。在音乐游戏开始 和停止时,我会根据音乐活动的需要,不断变化自己的行为和角色,使幼儿在感受、理解音乐时,我是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我会更多地和幼儿一起唱,一起跳成为参与者。在幼儿表现其创造成果,表演时我则是欣赏者和支 持者.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开始和停止》的音乐游戏,幼儿感知音乐有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3、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图形粘贴(红、绿)、方向盘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实录】 一、律动《去郊游》 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开上小汽车,去郊游了。 二、谈话: 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开始和停止”的 事件。 1、师:小朋友坐过车吗?当司机叔叔看到绿灯时怎么办?看到红灯呢?(强调遇到红灯立刻停止) 2、师:妈妈通常用什么给小朋友洗衣服呢?洗衣机要怎么才能转起来呢?怎样才能停止呢? 3、师:我们小朋友平时最爱听音乐了(出示录音机),怎样才能听到音乐?当我们按下开始键,录音机就会播 放出好听的音乐,我们再按下停止键时,音乐就会马上 停下来,让我们来试一下好吗? 4、师:那你还发现生活中有什么能够突然间开始,然后又立刻停下来呢? 幼儿讨论:如电灯、门、洗手的水龙头等。 三、感受音乐 1、听《开始和停止》的音乐,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音乐特点。

大班健康活动长高了变壮了

大班健康活动长高了变壮 了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大班健康活动:长高了,变壮了(身心保健)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的身高在逐渐增长,体重在不断增加。 2.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事先请家长结合亲子手册《我长大了》的内容,给幼儿讲述他们小时候的事。 (二)材料准备:幼儿不同时期的物品、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一)引导幼儿与同伴观赏照片,并猜一猜照片中的小宝宝是谁。(二)引导幼儿分小组,边看照片边互相交流。 二、鼓励幼儿向同伴展示并介绍自己小时候用的物品,如衣服、鞋、手套、帽子、围巾、奶瓶、小杯子、小玩具等。 三、引导幼儿尝试穿戴小时候的衣服,体验自己不断长大的快乐。(一)让幼儿尝试穿戴小时候的衣服,说一说感觉怎么样,体验自己正在不断长大。 (二)引导幼儿意识到自己在不断长大,体验成长的快乐。 四、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健康成长的快乐。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请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说说自己过去不会做而现在做得很好的事情。

(二)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本领,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1)设置量身高、称体重的器材,让幼儿自己量身高、称体重。(2)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定期记录测量结果,并与上一次结果比较,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 家园共育:与个别身高、体重未达标幼儿的家长共同分析原因,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寻找科学的对策。 领域渗透:本活动可与社会领域“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结合开展。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 - 动动小身体

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 幼儿园逐月计划 单位:佛山市历下区天真幼儿园 班级:小(A)班 教师姓名:陈老师 所在学科:音乐科(第3教研组) 二0一四年七月至二0一四年十二月

主题一:【奥尔夫音乐教案】 计划时间:3周 第一周(2014年八月日——八月日) 上午备课格式: 星期二8月日上午 一、晨间活动: 二、早操活动: 三、教育活动: 活动一:音乐领域《动动小身体》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 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3、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 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不用写导入、展开、结束了,直接写1.2.3等等)★活动反思: 活动二:语言领域《轻轻地》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培养环保意识。 2、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并会说话运用。 3、认识汉字“轻轻”、“慢慢”“跑”。 (三)活动准备: 1、儿歌汉字卡:《轻轻地》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捕鱼》教案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音乐游戏《捕鱼》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s from the music game "Fish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音乐游戏《捕鱼》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跟随音乐的节拍做鱼游的动作,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 2、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做游戏。 3、初步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重点: 能跟随音乐的节拍做鱼游的动作,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 活动难点: 根据对音乐的了解,能随音乐的节奏来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过程: 1、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海里捕鱼,现在我们一起去捕鱼,好不好? 2、教师示范鱼游的动作,幼儿跟学。 3、教师邀请一位小朋友一起把手拉好,作渔网,请部分小朋友做小鱼,边唱边游戏,突出快快捉牢的时候把手放下,

捉住鱼,捉住的小朋友回到位置上。 4、请两名幼儿作渔网,其余的小朋友作小鱼,进行游戏。 5、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幼儿歌曲,歌曲朗朗上口,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和记忆。所以幼儿的参与性较高,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了音乐节奏的快慢,从中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在学会歌唱后,就可以让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相应的动作,让幼儿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参与游戏。 游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钻渔网的时候,幼儿们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来游戏,出现挤对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部分幼儿玩游戏的次数不够多。没有兼顾到每个幼儿。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着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摘自百度百科]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师课堂全套教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育原理对小朋友进行的潜能开发课程。其中包括:音乐聆听游戏、音乐语言游戏、音乐节奏快车、音乐小舞曲、音乐热身游戏、音乐歌唱游戏、乐器玩玩看、音乐律动游戏、音乐回声游戏等众多奥尔夫音乐经典内容。幼师们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去上奥尔夫课了。 教案具体活动样本如下: 小班音乐活动一《粉刷匠》 老师接待工作: 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活动环节: 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三.音乐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四.音乐教具准备: :《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小星星(1) 打击乐:小星星(1) 活动目标: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 、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 、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重点难点: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 活动准备: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本文由点梦时刻https://www.360docs.net/doc/d37292447.html, 倾情奉献,更有详情请访问点梦时刻)(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X ——| ;如:—X —| X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X X X X | 如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我们都是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呀长大了,你也长大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 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游戏化歌唱教学活动小班《小老鼠找朋友》教案

幼儿园音乐优质课小班《小老鼠拔明友》教案 年龄班:小班 冯甜甜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来、来、来好朋友”的部分,尝试跟老师边唱歌边做游戏。 2.在小老鼠找朋友的情景中,创编小老鼠的动作,知道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在游戏情境中,感受邀请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楼房、老鼠、老猫的图各一张(附1)。 2.曲谱《小老鼠找朋友》(附2)。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瞧,这栋房子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楼房的图片)一一楼住着谁呢?(出示小老鼠的图片)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一是小老鼠,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用动作学一学? 一那它想去干什么呢?听!(教师清唱歌曲第一遍)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小老鼠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多次倾听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第二遍 一小老鼠想去干什么呀?我找到好朋友啦,握握手吧! 一还想找朋友,谁是我的朋友呢7 教师清唱歌曲第三遍 一又找到一个好朋友,我们靠一靠吧! 一我的下一位朋友会是谁呢?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四遍 一找到啦,我们抱一抱好吗? 一还想找还想找,我要找多多的朋友。我的朋友是小老鼠,小老鼠准备好!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五遍,引导幼儿学唱“来、来、来,好朋友。”一我已经找到很多好朋友啦。 一我每次找到好朋友的时候,我都跟好朋友说什么啊?(动作提示)一你们会不会用好听的声音打招呼?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这次谁会跟我打招呼,我就来找谁哦。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幼儿学唱歌曲最后一句。 一还有小老鼠没有请到,不着急。 一瞧,我们草坪上有三栋房子,有许多小老鼠,我会找哪 一栋房子里的老鼠做好朋友呢?你们要记得用好听的声音和我打招呼哦! 一怎么和我打招呼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一还有两栋楼房有老鼠朋友,跟着老鼠妈妈去找他们做好朋友哦。

【阅读理解专项】最新人教部编小升初语文精品真题【6套试卷】

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课外阅读。 ________ ①春天,刚下过雨,母亲从外面回来,带回来一株细细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栽进门前的菜地里。问是什么,母亲说,不知道,路上捡的。 ②这株幼苗,就这样在小菜园里安家了。它的叶子和茎都是暗红色的,很像红觅菜,我很怀疑那只是株被人从地里拔出来的野草,却被母亲像宝贝一样宠着。母亲喜欢花草,房前屋后.种满了她从田间地头,或者邻居家移植过来的花草。花很普通,不过仙人掌、凤仙花、向日葵之类的,多数甚至叫不出名字来。母亲却很爱惜,浇水,施肥,松土,一点儿不懈怠。 ③从春末到晚秋,花儿(),一串串的,将整个园子都衬得()。 ④因为有母亲的精心照料,小苗开始飞快地长高,变壮。桃花开罢,牡丹谢了,淡紫的桐花在枝头吹起了小喇叭,它只自顾自地往上长着;槐花落地,向日葵追着太阳张开笑脸,邻居的小姑娘开始向母亲讨凤仙花包指甲,它依然在喧闹的花香蝶舞中沉静安然,像个绅士.从容地成长。淘气的小侄,每天都要跑去和它比个头,到膝盖了,到腰间了,终于有一天,小侄哭丧着脸跑去跟母亲告状:“奶奶,我怎么长这么慢啊,它都比我高了!”母亲笑了。 ⑤我几乎断定,它不过是株不会开花的草,几乎都要拔掉它,却被母亲拦住。母亲说,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一定要开花,难道你没发现,其实它的叶子也很好看啊。 ⑥忽然有一天,我早晨起床锻炼,经过菜园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有鲜亮的红色,一闪一闪得晃我的眼,走近,原来竟是那株草。啊,它终于开花了!待仔细看去,却不是花,只是它顶部的叶子全都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十几片小小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花瓣。远远望去,倒真像是一朵()的花呢。 ⑦我在心中止不住地惊叹:原来,原来花还可以这样开啊!慌忙叫母亲来看,母亲欣喜地轻抚那些娇柔的叶子,笑着说:“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 ⑧此后,它新长出的叶子,全都是灿烂的红色,如同经霜的枫叶,在顶部骄傲地挺立着,倒让院子里其他的花都失色了。每一个从门前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来,惊讶于它的开花方式。 ⑨是啊,如果一株草有了开花的心,它的叶子也会变成灿烂的花啊!它终于用了这样一种极致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美丽,虽然,我仍然不知道它的名字。 (1)联系文章结尾,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娇艳欲滴蛇紫嫣红烂漫多姿 (3)对母亲从路上捡回来的那株幼苗,“我”的心理经历了如下变化: ________→是株不会开花的草→________ (4)文章第④自然段写了淘气的小侄与“它”比高的细节,文中的“它”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正确的是()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案---芝麻开门

2013—2014学年度 第X学期 幼儿园逐日计划 单位:佛山市历下区天真幼儿园 班级:小(xx)班 教师姓名:xxx 所在学科:xxx(第xx教研组) 二0一四年X月至二0一四年X月 主题一:【奥尔夫音乐教案】 计划时间:3周 第x周(2014年x月x日——x月x日)

上午备课格式: 星期x x月x日上午 一、晨间活动: 二、早操活动: 三、教育活动: 活动一:芝麻开门 学习目标:在匀速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速节奏的学习 节奏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B1/同一首歌 曲目和操作: 歌词: 芝麻开门,我和弟弟一起来,我们不想发大财,只要玩具满口袋 材料准备:塑料储物箱两个,玩具若干,可移动门两扇 乐器准备:双响筒 操作过程: 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平,‘‘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题: 讲故事,引出“芝麻开门”的咒: 隔壁家住着两姐妹,有一天,弟弟上街去玩,在路上碰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告诉他,在一座山上,有一个洞,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宝物。弟弟心想:如果能让我找到这个山洞高多好呀,我不想要金银珠宝,也不想发大财,只要将玩具装满我的口袋就好了。

于是他回家,把这个想法告诉姐姐,姐姐也同意了,姐弟两于是骑着马儿往山上走去。他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山洞,可山洞的们紧紧的关着,怎么都打不开,怎么办呢? 这时,姐姐突然想起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里面也有一个山洞,阿里巴巴只要说声咒语“芝麻开门”门就开了,那么也来试试吧,于是姐姐大声叫到“芝麻开门”,只听:“哐——”的一声,们缓缓的开了, 姐弟两开心极了,连忙跑进山洞,将玩具大把大把的往口袋装,不一会儿,只听见了一阵沉沉的声音:“芝麻开门“门缓缓的就要关上了,姐弟两一跑出山洞,门“砰”的一声就关上了,姐弟两清点自己口袋的玩具,发现好多好多的玩具呢,有小汽车,毛绒玩具,娃娃…….,于是他们提着满口袋的玩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重点重复姐弟两是念什么咒语把门打开的?(芝麻开门)。 是听到什么声音就赶紧跑出来的(芝麻关门) 4、串讲歌词 老师把芝麻开门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7、拿出双响筒,介绍双响筒在这首歌的使用方法 宝宝坐在妈妈怀里跟着节奏摇摆 8、教师做骑马的动作,到“门”前念“芝麻开门”、当听到“芝麻开门”时,强调宝宝要及时出来 9、宝宝分别听音乐做表演,看谁搬得快 10、让宝宝说说她们进洞后会拿出什么玩具 11、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芝麻开门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芝麻开门的表演,芝麻开门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泡泡糖》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泡泡糖》公开课教案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和幽默。 2、大胆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仿编歌词。活动准备:橡皮泥、音乐(森林狂想曲)、老鼠图片、歌曲图谱、事先给幼儿嚼泡泡糖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1、师:小老鼠到草地,在自己身上做游戏:摸摸脸,摸摸摸,拉耳朵,拉拉拉,张张嘴,啊啊啊,拍拍肩,拍拍拍,敲膝盖,敲敲敲~~~b5E2RGbCAP 2、师:哎呀,小老鼠们玩累了,坐下来歇会儿吧。 二、创设游戏化情景,引出“泡泡糖” 1、师:呀,还有一只小老鼠在草地上呢,它怎么了呢?原来这只小老鼠还没玩够,小老鼠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哎呀,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黏糊糊的泡泡糖。p1EanqFDPw 2、师:小老鼠被什么粘到了?(泡泡糖) 3、师:你们也吃过泡泡糖,谁来说说看泡泡糖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甜甜的)摸起来黏糊糊的。 4、师:粘粘的泡泡糖真难受,小老鼠赶忙用手去拉,一不小心粘到小手上。它一着急,小手拍在小脸庞,这下泡泡糖会黏到那里了呢?(小脸庞)小老鼠着急的说:一不小心黏到小脸庞。

小老鼠的话的真好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做的动作、说的话。DXDiTa9E3d 5、小老鼠好不容易把手拿下来,一不小心又黏到(手拍小屁股),看黏到那里了啊?(小屁股)小老鼠无耐的说:一不小心黏到小屁股。这下老鼠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幼儿学说学做)RTCrpUDGiT 6、幼儿学做泡泡糖粘到小脸庞、小屁股、小肚子 三、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游戏 1、这只调皮的小老鼠,还为自己编了一首歌,名字就叫《泡泡糖》,完整欣赏音乐一次师:小老鼠唱了什么? 2、分段欣赏音乐,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3、幼儿看着图谱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4、鼓励孩子再次跟着音乐有节奏唱泡泡糖 四、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创编粘泡泡糖的方法 1、师:你们表现真好,我真想分好多好多的泡泡糖,可是在分之前我请小老鼠来想一想泡泡糖还会粘到哪里? 2、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幼儿仿编演唱。 五、结束活动师:游戏中的泡泡糖真好玩,可是平时我们可不能乱粘,粘到头上,衣服上很难洗干净,我们要把吃好的泡泡糖扔到哪里?(垃圾桶)我们要做爱讲卫生的好孩子。请小朋友把泡泡糖放到我的垃圾桶里,我们去洗手。5PCzVD7HxA奥尔夫音乐:童谣《泡泡糖》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黏到小脸庞!涂

健康活动:长高了,变壮了

领域活动计划 健康活动:长高了,变壮了(身心保健)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的身高在逐渐增长、体重在不断增加。 2、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促进身体长高、变壮。 3、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幼儿成长录像带(也可用图示表示,内容:小时候吃母乳、喝牛奶,现在吃米饭;小时候使用奶瓶喝水,现在使用杯子喝水;小时候吃果泥、菜泥,现在吃水果、蔬菜等;小时候要爸爸妈妈帮忙穿衣服, 现在都自己穿)。(2)提前请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的班级幼儿不同时期的衣物、照片;健康运动方式的拼图、图片、图书等。 环境创设:布置“我的小时候”照片、衣物展。 三、活动过程 (一)参观展览,激趣引入。 1、自由参观,交流小肘候用过的物品。 师:这几天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你们小时候的衣服、照片,今天老 师把这些东西布置成了一个“我的小时候”照片、衣物展,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猜猜相片里的人是谁,找一找你小时候的衣物并穿穿这些衣物,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周围的好朋友,等会儿再来告诉大家。 2、与同伴分享观展感受。 师:谁愿意来和大家说说你参观了这个展览后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看着小时候的相片、用品,穿着小时候的衣服、鞋子,都可以看出你们已经长高了、变壮了。 (二)观看录像,感受成长。 1、播放部分幼儿小时候的成长录像,引导幼儿感知小时候与现在衣食用行的不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你们小时候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小的时候和现在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2、集中交流。 师:你们发现小时候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了吗? 小结:小朋友们长大了,变化可真大,还学会了那么多的本领。 (三)分组操作,寻找秘密。 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小朋友长得壮,有的长得瘦?怎样才能让自己长高、变壮呢?这里有很多关于长高的资料,小朋友可以看一看图片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并把它们分一分,还可以拼图、看电脑、看图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种长高的方法吧。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并适时介入指导。 分组引导语1:你发现了什么能让自己长高、变壮的好办法?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吧!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 小结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小结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烦恼和困惑。 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 A. 穿上奇装异服,展现青春风采 B. 闭锁自己内心,保护青春秘密 C. 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 D. 悦纳身心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2.以下不属于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的是() A. 带来能量和旺盛的生命力 B. 渴望成长,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 能 C. 尤其关注自己的外表 D. 思维更敏捷,精力更充沛 3.青春的我们追求美。下面对青春之美理解错误的是() A. 青春之美不仅在于追求靓丽的外表,而且在于追求内心的美好 B. 青春之美要求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 化修养 C. 青春之美讲究外在的容貌举止,更注重内在的道德修为 D. 青春之美就是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 4.人们觉得很孤独,因为他们总是在不断地砌墙,而不是搭桥。观察漫画《砌 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这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常见的心理 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身心健康 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会自然消失 A. B. C. D. 5.青春期充满矛盾心理,渴望交际,却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 勇于探索, 但遇到挫折又容易失去信心,悲观失望。下列对这些矛盾心理的看法正确的是() 这些矛盾心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这些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它们又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可以置之不理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控各种矛盾心理 A. B. C. D.

大班奥尔夫音乐游戏活动 小白兔与大灰狼

大班奥尔夫音乐游戏活动—《聪明勇敢的小白兔》 ?1、让幼儿感受音乐韵律的诙谐和有趣,在音乐当中找到快乐。 2、初步增强对音乐节奏、倾听音乐的能力。 3、在学习中创编动作,体验音乐游戏创编的乐趣。 ?音乐 影碟机 椅子数把 情景道具(大灰狼、小白兔的玩偶或头饰,小山背景) ?(一)音乐律动,谈话活动导入新课 倾听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模仿动作。 小朋友们做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室,并且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好。 谈话:小朋友们,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小动物了,那你们都和陈老师说说,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好吗?(幼儿分组自由讨论,积极举手回答),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 今天,陈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儿回答:想(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新授游戏《聪明勇敢的小兔子》 1、小朋友们,陈老师今天讲的故事,可有趣拉,你们可要象小兔子一样,竖起你们的耳朵来听哦。 (看老师边做动作边讲故事,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情节)。 2、教幼儿做游戏,感知游戏带来的乐趣。(教师示范) 教师先做在椅子上,用手当小白兔,两个手指头在大腿上跳十五下,再拍两下腿,拍三下手,感受节奏的高低,强弱的不同,听到灵巧的音乐节奏时,把手握拳藏起来,藏到身体看不到的地方,衣服、裤子、头发等里面,听到响几下就藏几个不同的地方。 左膝盖—右膝盖—衣服里—胸口里—脖子后面—左裤脚里—右裤脚里(首先响一下就藏一个地方,响两下就藏两个不同的地方,这样循序渐进,一共是响七下,就要藏七个不同的地方) 等幼儿熟悉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想藏自己身体的哪里就藏在哪里,根据幼儿对身体的了解,自己去发现,仔细听音乐的能力。先跟老师藏同样的地方,让幼儿记住刚才都藏了哪些地方,能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顺序清晰,并且体验当中的乐趣,增强孩子们的记忆能力,空间位置感知能力。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扩展活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玩得可开心拉,是吧,我们发现我们的小手还有这样大的本领是吧,可以当我们最喜欢的小白兔,还发现了,我们自己身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地方可以藏,是不是很神奇啊。恩,好,接下来呢,我们不坐在小椅子上玩了,现在我们全体小朋友们起立。 让幼儿全体站起来,我们大家一起倾听音乐来做这个游戏吧。

小班优质课音乐游戏:挑西瓜

小班音乐游戏:挑西瓜 挑战5:+“挑西瓜”二大胆尝试表现更大更圆的西瓜 挑战4:+“挑西瓜”一站立尝试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挑战3:+熟悉“挑西瓜”游戏规则,成熟的西瓜,轻轻一拍就会转圈 挑战2:+随着音乐长大(重点用肢体表示西瓜的圆、大) 挑战1+自由尝试像小西瓜一样生长 音乐倾听音乐,感知小西瓜随着音乐长的又大又圆 谈话分享小朋友见到的西瓜形态。 谈话 动作建议 A段:随着音乐的渐强,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示西瓜一点一点的长大。 B段:西瓜长大后保持不动,等待“老爷爷”挑瓜,被挑到的“西瓜”,转一圈。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 2.倾听音乐,能在音乐的“咚”处,做出“转圈”的动作,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3.在游戏活动时,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活动准备 音乐、老爷爷角色扮演。 活动过混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西瓜长什么样子? 小结:西瓜长的圆圆的、大大的。 二、倾听A段音乐,感知西瓜长圆长大 1.倾听音乐,教师示范西瓜长圆长大。 提问:小西瓜是怎么长成大西瓜的呢? 三、根据音乐的强弱,尝试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表现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2.完整随A段音乐游戏。 四、随B段音乐,熟悉“挑西瓜”的游戏规则,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圈”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感知音乐的有趣。 提问:西瓜成熟了,轻轻拍一下,会有什么声音呢? 2.在教师的哼唱声中知道游戏玩法,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

圈”的动作。 3.随B段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游戏中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五、完整随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提问:老爷爷来挑西瓜,会挑什么样的西瓜呢? 1.师幼共同游戏,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2.站立游戏,尝试表现更大更圆的西瓜。 六、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里给大西瓜涂色、装饰大西瓜。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又温暖 测试卷(含答案)

1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又温暖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民族的春节习俗都一样 B.外国人也过春节 C.春节和中秋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雪花是()。 A.四个瓣 B.五个瓣 C.六个瓣 3.下列不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A.吃冰棍 B.拜年 C.穿新衣 4.下列不属于春节特有的活动是()。 5.()是描写冬天的。 A.春暖花开 B.天寒地冻

1 6.公历的新年是元旦,农历的新年是春节。元旦是()。 A.一月一日 B.五月一日 C.十月一日 7.得到压岁钱我们应该说些什么?() A.谢谢 B.不客气 8.下雪的时候,我们不可以()。 A.堆雪人 B.泼水玩 C.打雪仗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太冷了,所以不能开展室外活动 B.下雪以后,我们可以去外面打雪仗 C.下雪以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堆了个雪人 二.填空题(共9题,共22分) 1.冬天很冷,()吹过来会让我们冷的直打哆嗦。 2.制作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是为了表达自己的()。 3.秋天过后是()。 4.我们可以做新年()送给别人。 5.曰春夏,曰()。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 6.我们可以在()堆雪人。 7.春节是()的传统节日。 8.在北方的冬天,我们可以()、()、()。

1 9.过年时,我们都会做()。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 1.“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2.我们不能在冰面上玩,危险!() 3.有客人来,能把自己的玩具给小客人玩。() 4.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小心感冒。() 5.到了新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这一年一点儿收获都没有。() 6.在冬天,我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 7.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它在南方过冬。() 8.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新年;过传统新年时,内蒙古的蒙古族小姑娘会给长者献上哈 达。() 9.有客人来,能把自己的玩具给小客人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我能连。 我们的学校树落叶了 秋天到了爱吃田鼠 可爱的猫头鹰勇敢的孙悟空 我们的老师耿老师 《西游记》虎林五小 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 1.你做过哪些给他人添温暖的事呢?(至少说两件)。 2.你熟悉的小动物都是怎样过冬的呢? 3.你的家乡过春节时都有哪些习俗呢? 4.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幼儿园小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奥尔夫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快快起床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 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 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 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 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 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 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 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 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 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 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 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 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 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 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 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教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 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 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快来看看幼 儿园小班《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吧。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 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 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 下来和矮人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高人走"、"矮人走",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小百科: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与身高相关的主要是头颅、脊柱和下肢长骨 3 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