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工作方案

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是全乡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利,加强地方政权机关建设,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快我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宪法》、《选举法》、《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黔党发〔2006〕8号文件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间的决定以及市委〔2006〕8号文件、县委〔200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我乡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和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选举提出如下工作方案。一、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富民兴乡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党的领导。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都要由党委统一领导,保证选举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要坚持发扬民主,尊重和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利。三要严格依法办事。要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确保换届选举依法有序进行。

二、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根据《选举法》和《贵州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乡报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了换届选举委员会成员,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XXX

副主任: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人大办,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各村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选区工作组,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对本村所有选区的换届选举工作负总责,成员如下:

XX村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 XX XXX

XX村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及全体村干部

XXX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及全体村干部

三、代表名额、代表素质和代表结构

1、代表名额:根据《选举法》第九条规定,县人大常委会确定我乡第五届人大代表为46名,分配给我乡县人大代表4名。乡选举委员会将按照选民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各选区。

2、代表素质:要把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广大群众所信任的选民选为人民代表。人大代表原则上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代表结构:根据省、市、县委文件规定,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要适当减少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的数量,保证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代表中占有适当比例,妇女代表的比例应比上一届有所提高,一般不应低于本级代表总数的20%,少数民族代表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予以保证。连任的代表要占有20%左右,中共党员代表一般不超过65%,非党代表一般不低于35%。

各级人大代表之间,人大代表与党代表之间,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之间,除工作需要外,一般不要交叉。

四、时间安排

1、选举日:2006年10月20日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选举日”。

2、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拟于2006年11月上旬召开。

3、工作日程:全乡换届选举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宣传、划分选区、培训选举骨干阶段(2006年9月1日至9月13日)

成立选举委员会及选区工作组,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分配代表名额,制作相关表册、证书等。换届选举宣传的主要内容是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和《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及省人大的《选举实施细则》,要采取张贴标语、专刊、墙报、宣传栏、广播电视、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宣传工作要贯穿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选区划分。本着便于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代表候选人,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和选民监督代表,按照每一选区选举1至3名代表的原则,我乡选区的划分为:乡人大代表选区18个,县人大代表选区2个,乡代表1、2、3、4选区为一个县代表选区,乡代表13、14、15选区为一个县代表选区。

换届选举工作的培训,乡于2006年9月8日前对选区和选民小组选举骨干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天,培训重点:一是贯彻县的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学习“两法一细则”,熟悉选举工作法律法规,弄清工作部署,懂得操作方法,步骤及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选民登记阶段(2006年9月14日-24日)

做好选民登记工作,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日期有效,选民登记工作要认真仔细,做到不漏、不重、不错,坚持以上次选民登记为基础,依照法规,采取审核“两头”,据实增减的办法进行选民登记。即一头审核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从外选区迁入本选区的三种情况列入选民名单予以登记。另一头审核上次选民登记后死亡的、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迁出本选区的选民,从选民名单中减除。选民登记原则上以户口为依据进行登记。对外出的选民,如果本人要求在外地参选,可以根据本人意愿为其出具选民资格证明,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如果本人愿意在户口所在地参选,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以书面委托在原选区投票,但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票不得超过3张。

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下选人员应在参选的选区进行选民登记并参加选举。

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9月30日前)公布,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选民有不同意

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委会对选民提出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阶段:提名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阶段(9月25日—10月14日)

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9月25日—9月30日,以选区或选民小组为单位召开选民会议,提名推荐本选区的初步代表候选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名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但每个选民只能参加一次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额,不得超过本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与政党、人民团体联合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要填写《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表》,参与联名人要签字或盖章,并注明领衔人姓名。各选区提名推荐的县、乡代表候选人,分别以县、乡选举委员会的名义,于选举日15日以前(10月5日前)张榜公布初步候选人名单。

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各选区所提初步候选人名单多于正式候选人名单的,选区工作组应于10月6日—10月15日组织选区选民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的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并于2006年10月15日前公布。

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19日,乡选举委员会以选区为单位组织正式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组织本选区的党员、选民小组长、工作组所有人员宣传正式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第四阶段:投票选举阶段(10月20日—10月22日)

县、乡人大代表投票选举工作,统一在2006年10月20日进行,投票选举在10月22日前必须结束。

选票由乡选举委员会印制。各选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制作票箱、核对选民、参选和委托代为投票的人,同时应搞好监、计票人员的培训工作。

10月20日,各选区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投票选举;选民居住分散的选区,可按自然村寨或划片设立投票站投票;选区内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残的选民,可设流动票箱投票,流动票箱由监票员监督登门就选。对不识字或因残疾不能填写选票的选民,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填写选票,但代填者必须尊重选民本人意愿。

投票选举工作,由选区工作组主持。

投票结束后,乡代表各选区计票员、监票员和选区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计票,将候选人的得票数加以核对后,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由监、计票人员和选区工作组组长签字,连同选票、《提名推荐候选人推荐表》、《选举结果报告单》报乡选举委员会审核。未达到应选代表数的选区,应进行补选。

第五阶段: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10月22日至11月上旬)

认真做好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的起草工作,特别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并作好召开人代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