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海水是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完成下列填空: (1)氯离子原子核外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溴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递变规律,请说明下列递变规律的原因。 ① 熔点按F 2、Cl 2、Br 2、I 2的顺序依次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 还原性按Cl —、Br —、I —的顺序依次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

(4)已知X 2 (g ) + H 2 (g )

2HX (g ) + Q (X 2 表示Cl 2、Br 2),如图表示上述反应的

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

① Q 表示X 2 (g )与H 2 (g )反应的反应热,Q_____0(填“>”、“<”或“=”)。

② 写出曲线b 表示的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K=______(表达式中写物质的化学式)。 (5)(CN )2是一种与Cl 2性质相似的气体,在(CN )2中C 显+3价,N 显-3价,氮元素显负价的原因_________,该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N )2的电子式_____。

【答案】18 5 第四周期、ⅦA (都对得1分) F 2、Cl 2、Br 2、I 2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从Cl -、Br -、I -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的能力

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大 > K=()222c HBr c Br c H ?()()

氮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碳原子强,氮和碳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氮显负价

【解析】

【详解】 ()1氯离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为不同的运动状态,处于5种不同的轨道,故答案为:18;5;

()2溴与氯在同一主族,核电荷数为35,在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ⅦA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ⅦA ;

()23F ①、2Cl 、2Br 、2I 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且都属于分子晶体,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点越高,故答案为:2F 、2Cl 、2Br 、2I 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非金属性Cl Br I >>,Cl -、Br -、I -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大,故答案为:从Cl -、

Br -、I -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大;

()4①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 0>,故答案为:>;

②同一温度时,a 曲线的K 值最大,说明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最强,Cl 2、Br 2中Cl 2的氧化性最强,所以最易与氢气化合的是氯气,所以b 曲线表示Br 2与H 2反应时K 与t 的

关系.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K=()222c HBr c Br c H ?()()

,故答案为:()222c HBr c Br c H ?()()

; ()5N 的非金属性较C 强,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碳原子强,氮和碳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氮显负价,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氮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碳原子强,氮和碳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氮显负价;

2.

工业制备纯碱的原理为:NaCl +CO 2+NH 3+H 2O →NH 4Cl +NaHCO 3↓。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几种短周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第二周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是__。

(2)反应体系中出现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和铵根离子空间构型相同且属于有机物的电子式是__,该分子为__(选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3)写出上述元素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下列关于该元素和氧元素之间非金属性大小判断依据正确的是___(填编号)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合价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

侯氏制碱法也称联碱法,联合了合成氨工厂,发生如下反应:N 2+3H 22NH 3 (4)工业为了提高H 2的转化率,一般会加入稍过量的N 2,这样做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是__(填“变大”,“变小”或“无影响”,下同),对N 2的转化率的影响是___,对H 2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

(5)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填名称)。反应本身为放热反应,但是工业仍然选择高温的理由是:__。

【答案】O C >N >O 非极性 1s 22s 22p 3 bc 无影响 减小 变大 铁触媒 高温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适宜温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上述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几种短周期元素为: H、C、N、O、Na、Cl。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越来越强,同族元素从下往上,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所以几种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原子半径越来越小,C、N、O为第二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

(2)铵根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反应体系中出现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和铵根离子空间构型相同且属于有机物的是CH4,其电子式是,该分子为非极性

分子;

(3)上述元素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为N,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关于N与O元素之间非金属性大小判断依据:

a.O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不能作为判据;

b.可根据两元素形成化合物N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b能作为判据;

c.两者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O、NH3,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可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c能作为判据;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不能作为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的依据,d不能作为判据;

答案选bc;

(4)工业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加入稍过量的N2,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增大N2的量,平衡移动最终只能削弱条件改变带来的影响而不能彻底消除,所以N2的量会比加量前平衡时的量要多,所以N2的转化率会降低,但会提高另一反应物(H2)的转化率;

(5)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反应本身为放热反应,但是工业仍然选择高温的理由是:高温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且在该温度下适合催化剂发挥作用,即催化剂的活性强。【点睛】

元素非金属性大小的主要比较方法: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③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④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⑤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⑥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

3.

《Nature Energy》报道了巾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用Ni- BaH2 /Al2O3、Ni- LiH等作催化剂,实现了在常压、100-300℃的条件下合成氨。

(1)在元素周期表中,氧和与其相邻且同周期的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 ;基态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 ___(填“基”或“激发”)态。

(2)氨在粮食生产、国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硝酸、TNT等。甘氨酸(NH2CH2COOH)是组成最简单的氨基酸,熔点为182℃,沸点为233℃。

①硝酸溶液中NO3?的空间构型为____。

②甘氨酸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晶体类型是

___,其熔点、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几乎相等的丙酸(熔点为-2l℃,沸点为141℃)的主要原因:一是甘氨酸能形成内盐;二是____。

(3)NH3分子中的键角为107°,但在[Cu(NH3)4]2+离子中NH3分子的键角如图l所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

(4)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能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若晶胞参数为d pm,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____(列出表达式)mol-l。

【答案】F>N>O 1s22s22p63s23p63d8或[Ar] 3d8激发平面三角形 sp3 9:1 分子晶体

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3中N—H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3中N—H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3的N—H键间

的键角变大;

32

3 1.1610

d

ρ

?

【解析】

【详解】

(1)与氧相邻且同周期的元素为N和F,由于N原子最外层电子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三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Ni元素为28号元素,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Ni2+,基态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或[Ar] 3d8;基态Ni2+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1+3+1+3+5=14种,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激发态;

(2)①N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5+03+1

2

?

=3,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

三角形;

②甘氨酸(NH2CH2COOH)中N原子形成两个N-H键和一个N-C键,达到饱和状态,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为sp3杂化;分子中碳氧双键中存在一个π键,其余共价键均为σ键,所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9:1;甘氨酸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

(3)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3中N—H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3中N—H

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 3的N —H 键间的键角变大;

(4)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Li 原子个数为8,其分子式为Li 2NH ,则晶胞中NH 原子团的个数为4,则晶胞的质量为m =A 78+15

4N ??g ,晶胞参数为d pm=d×10-10cm ,所以晶胞的体积V =d 3×10-30cm 3,则密度3-3A 3078+1d 10c 5g =m

4N m V ρ???= ,解得N A =32

31.1610d ρ?。 【点睛】

含有—OH 、—NH 2等基团的物质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甲烷和氨气均为sp 3杂化,但由于σ键对

σ键的排斥力小于孤电子对σ键的排斥力,所以甲烷分子中键角比氨气分子中键角大。

4.

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金属钛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为________(填堆积方式)堆积

(2)①已知TiCl 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 ℃,沸点为136 ℃,均高于结构与其相似的CCl 4,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TiCl 4可溶于浓盐酸得H 2[TiCl 6],向溶液中加入NH 4Cl 浓溶液可析出黄色的(NH 4)2[TiCl 6]晶体。该晶体中微观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有______。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分子间作用力

D .氢键

E .金属键

(3)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结构如图所示,其中Ti-O-Ti 在一条直线上。该阳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4)2016年7月,研究人员发现了某种钛金合金的化学式是Ti 3Au ,它具有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 pm ,最近的Ti 原子

距离为

a 2,A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2,12,12

),则B 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距离Ti 原子次近..的Ti 原子有_______个,Ti-Au 间最近距离为_______pm

【答案】 12 六方最密 TiCl4和CCl4均为分子晶体,TiCl4的分子量

大于CCl4,分子间作用力大一些,所以熔沸点更高。 AB TiO2+ sp (1

4

1

2

,0) 8

5

4

a

【解析】

【分析】

(1) Ti原子价电子为3d、4s电子,3d能级上有2个电子、4s能级上有2个电子;原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即为原子轨道,Ti有1s、2s、3s、4s四个原子轨道, 2p、3p六个轨道、3d两个轨道;该晶体为六方最密堆积;

(2)①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原子质量有关;

②酸属于共价化合物,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据此分析;

(3)每个O原子被两个Ti原子共用、每个Ti原子被两个O原子共用,利用均摊法计算二者原子个数之比;Ti元素为+4价、O元素为-2价,据此书写其化学式;阳离子的立体结构中Ti-O-Ti为直线型,据此分析杂化类型;

(4)根据均摊法确定Ti和Au在晶胞中的位置,结合晶胞结构图进行分析原子的坐标和距离,Ti和Au最近的距离为晶胞顶点的Au到面上的Ti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结合图示计算。

【详解】

(1)Ti原子价电子为3d、4s电子,3d能级上有2个电子、4s能级上有2个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原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即为原子轨道,Ti有1s、2s、3s、4s四个原子轨道,2p、3p六个轨道、3d两个轨道,共12个轨道;根据图示,该晶体为六方最密堆积;

(2)①TiCl4和CCl4均为分子晶体,TiCl4的分子量大于CCl4,分子间作用力大一些,所以熔沸点更高;

②TiCl4可溶于浓盐酸得H2[TiCl6],可将其看做形成一种酸,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向

溶液中加入NH 4Cl 浓溶液可析出黄色的(NH 4)2[TiCl 6]晶体,可看做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该晶体中微观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答案选AB ;

(3)根据均摊法:每个O 原子被两个Ti 原子共用、每个Ti 原子被两个O 原子共用,利用均摊法计算二者原子个数之比为1:1,所以阳离子的化学式为TiO 2+,阳离子的立体结构中Ti-O-Ti 为直线型,故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杂化;

(4)根据钛金合金的化学式是Ti 3Au ,大白球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个数为1+8×18=2,小黑球位于晶胞的面上,则个数为2×6×12

=6,则大白球为Au ,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小黑球为Ti ,位于晶胞的六个面上,由于最近的Ti 原子距离为

a 2,故B 原子坐标参数为(14,12

,0);以右图中C 原子为中心,在该晶胞中与C 原子次近的原子有4个,根据晶胞的无隙并置,对称结构还有4个,故有8个;Ti 和Au 最近的距离为晶胞顶点的Au 到面上的Ti 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晶胞中Ti-Au 间最近距离为22

a a 42????+ ? ?????=5a pm 。

5.

试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大多难溶于水,而乙醇和乙酸可与水互溶,原因是_______。

(2)乙醚(2523C H OC H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醇,但乙醇的沸点却比乙醚的高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从氨合成塔里分离出NH 3,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水在常温下的组成的化学式可用(H 2O )n 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醇、乙酸和水均为极性分子,且乙醇和乙酸均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乙醇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 加压使3NH 液化后,与H 2、N 2分离 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易液化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若干个水分子易缔合成较大的“分子

【解析】

【分析】

由于氢键的存在,可以让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可以增大物质的熔沸点,易让氨气液化,使多个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大分子,但是氢键不是化学键。

【详解】

(1)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乙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中的O原子与水分子中的H 原子可以形成氢键、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乙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中的H原子与水分子中的O原子可以形成氢键,故乙醇和乙酸可与水互溶的原因:乙醇、乙酸和水均为极性分子,且乙醇和乙酸均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2)乙醇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产生的作用力比乙醚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故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虽小,但其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大,所以沸点高;

(3)氨气分子间由于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加压会使它容易液化,从而可以和氢气、氮气分离;

(4)在常温下,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会使多个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分子。

6.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物质结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苏丹红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常被一些企业非法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等的染色剂,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苏丹红常见有Ⅰ、Ⅱ、Ⅲ、Ⅳ4 种类型,苏丹红Ⅰ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苏丹红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有人把羟基取代在对位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

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

(2)已知 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 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原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由 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3)如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第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Ⅶ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_____;表示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

_____;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A、B、C曲线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苏丹Ⅰ已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已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TiCl(H2O)5]Cl2·H2O 离子键、配位键 B D 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水、氨气、HF分子之间均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因为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本题答案是:增大;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2)Ti3+的配位数均为6,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有氯离子在配合物的外界,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

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2

3

,可以知道紫色品体中含3个氯

离子,绿色晶体中含2个氯离子,即绿色晶体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氯原子形成化学键有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因此,本题答案是:[TiCl(H2O)5]Cl2·H2O;离子键、配位键;

(3)第二周期中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水为液态,其它为气体,故水的沸点最高,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B曲线为VII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HF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均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甲烷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同主族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故D曲线表示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水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因此,本题答案是:B;D;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水、氨气、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7.

(1)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_________,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

A.N2 B.C2H6 C.CaCl2 D.NH4Cl

(2)用“>”或“<”填空:

晶格能:Na2O_______KCl 酸性:H2SO4_______HClO4 离子半径:Al3+_______F-

【答案】D A B > < <

【解析】

【分析】

(1)A.N2分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氮气分子结构简式为N≡N,所以氮气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的非极性分子;

B.C2H6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

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烷的结构式为,乙烷分子中只含σ键的非极性分子;

C.CaCl2中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D.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σ键;

(2)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所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NH4Cl;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N2;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C2H6。

(2)Na+的半径比K+半径小,O2-的半径比Cl-半径小,并且O2-带的电荷数比Cl-多,故晶格能:Na2O>KCl;

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S

HClO4;

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Al3+< F-。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

8.

已知:W、X、Y、Z、T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请填空:

(1)W、Z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写出 Z 的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 YW3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用方程式表示酚酞变红的原因____。

(3)元素 T 的原子中电子占据 7 根轨道,则 T 在元素周期表____周期___族; T 的化合

物 TY 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与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属于____。

a 离子晶体

b 原子晶体

c 分子晶体

d 无法判断

(4)YX3与 YW3具有相同的分子空间构型,YX3属于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其中 Y 的化合价为____。

【答案】 NH3+H2O? NH3?H2O? NH4++OH-三 IIIA b 极性 +3 【解析】

【详解】

(1)W、Z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烃,则W是H元素、Z是C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分别位于1s、2s、2p轨道,其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2)化合物YW3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该物质为NH3,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而导致溶液呈碱性,碱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NH3+H2O? NH3?H2O? NH4++OH-;

(3)元素T的原子中电子共占据了7个轨道,则T为Al元素,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3,所以位于第三周期第IIA族;Al的化合物AIN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说明该物质属于原子晶体,故选b;故答案为:三;IIIA;b;(4)NX3与NH3具有相同的分子空间构型,X为第VI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小于N元素,则X为F元素,氨气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则NF3也是三角锥形结构,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NF3中N元素电负性小于F元素,所以N元素显+3价、F元素显-1价,故答案为:极性;+3。

9.

??→CH3Cl+HCl。对于该反应机理(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甲烷的氯化反应式为: CH4+Cl2hv

如下:

??→2Cl·

链引发Cl2hv

链增长CH4+Cl·??→·CH3+HCl △H=+7.5 kJ/mol

CH3+Cl2??→ CH3Cl + Cl·△H=-112.9 kJ/mol

链终止·Cl+Cl·??→Cl2

CH3+·CH3??→H3CCH3

CH3+Cl·??→H3CCl

(1)在链增长的第二步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在反应机理的三个阶段破坏或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均为_________。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第____族。

(3)链引发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下同),链终止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

(4)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递变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相同条件下卤化银的溶解度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增大

b.卤化氢溶入水的酸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氧化性按F2、Cl2、Br2、I2的顺序依次减弱

【答案】共价键 S>Cl>F 三、ⅠA 吸热放热 d

【解析】

【分析】

(1)在链增长的第二步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为CH3Cl,碳原子与氯原子周围分别有8个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与其相邻元素有F、S,根据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判断半径大小;同一周期碱金属的金属性最强;

(3)旧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生成要放出能量;

(4)第ⅦA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困难、氢化物的沸点逐渐增大(HF除外)、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化银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据此解答。

【详解】

(1)在链增长的第二步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为CH3Cl,CH3Cl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每个氢原子或氯原子能形成一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

构,电子式:,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则在反应机理的三个阶段破

坏或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均为共价键;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与其相邻元素有F、S,Cl、S含有三个电子层,F有两个电子层,则三种元素中F的原子半径最小,Cl、S在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半径:S>Cl,所以原子半径:S>Cl>F;同一周期元素中,碱金属的金属性最强,则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A 族;

(3)链引发Cl2hv

??→2Cl,有旧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Cl+Cl?→Cl2,

CH3+?CH3→H3CCH3,CH3+Cl?→H3CCl,反应中有新化学键的生成要放出能量,为放热反应;

(4)a. 相同条件下卤化银的溶解度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减小,a错误;

b. 卤化氢溶入水的酸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b错误;

c.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其阴离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HF、HCl、HBr、HI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c错误;

d.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单质F2、Cl2、Br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卤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掌握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把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0.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原子没有中子,Y的单质可用作保护气,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Y的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且四者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可形成1:3型或者2:4型的共价化合物

B.X与Z、W和Z都可形成2:1型的离子化合物

C.Y和Z的简单离子半径:Y>Z

D.W的含氧酸的酸性在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中都是最强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原子没有中子,X为

H(氢),Y的单质可用作保护气,Y为N(氮),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Y的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且四者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Z为Mg(镁),W为Cl(氯)。

【详解】

根据题意推测:X为H(氢)、Y为N(氮)、Z为Mg(镁)、W为Cl(氯)。

A.N和H可以形成NH3,也可形成N2H4,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

B.H和Mg可形成MgH2,Cl和Mg可形成MgCl2,二者都是2:1型离子化合物,B正确;C.N3-和Mg2+电子层数相同,但Mg2+的原子序数更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大,半径较小,C正确;

D.Cl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和同主族最强的,D未说明最高价,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易错点D,D未说明Cl是最高价。

11.

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

(1)碳酸锂制取锂的反应原理为:①Li2CO3焙烧

?????→Li2O+CO2;

?????→CO+2Li。锂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CO2 的结构式为_____;反应②Li2O+C高温

真空

②中涉及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

(2)氢负离子(H﹣)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试比较两者微粒半径的大小,并用原子结构理论加以解释_____

(3)电池级碳酸锂对纯度要求很高,实验室测定Li2CO3产品纯度的方法如下:称取1.000g样品,溶于2.000 mol/L 10.00 mL 的硫酸,煮沸、冷却,加水定容至 100mL.取定容后的溶液10.00 mL,加入 2 滴酚酞试液,用 0.100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消耗

NaOH溶液13.00 mL。

①定容所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和_____。

②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

③样品的纯度为_____。

【答案】1s22s1 O=C=O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负离子和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或核外电子数,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氢负离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比锂离子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比锂离子弱,所以氢负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玻璃棒 100mL容量瓶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999

【解析】

【分析】

(1)根据锂的原子序数确定核外电子排布式,根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确定结构式,根据物质确定化学键的类型;

(2)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电荷数,比较半径的大小;

(3)①根据配置溶液的步骤,选择定容时的仪器;②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和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判定滴定终点;③利用硫酸的总物质的量减去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得到与碳酸锂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根据与碳酸锂反应的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与碳酸锂的关系计算出碳酸锂的物质的量,m=nM,计算出纯碳酸锂的质量,利用样品的纯度=纯碳酸锂的质量/样品的质量,进行计算。

【详解】

(1) 锂是3号元素,质子数为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CO2 的中心原子为C,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Li2O属于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C属于混合晶体,含有共价键,CO属于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 Li属于金属晶体,含有金属键,结构式为O=C =O;

(2) 氢是1号元素,质子数为1,锂是3号元素,质子数为3,氢负离子和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或核外电子数,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氢负离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比锂离子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比锂离子弱,所以氢负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故答案为氢负离子和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或核外电子数,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氢负离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比锂离子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比锂离子弱,所以氢负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

(3)①定容所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

②定容后的溶液含有硫酸,硫酸锂,加入酚酞,溶液是无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会逐渐变成粉红色,当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加入,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证明到达滴定终点,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硫酸的物质的量n=cV=2.000

mol/L×0.01L=0.02mol,Li2CO3与硫酸反应Li2CO3+H2SO4=Li2SO4+H2O+CO2↑,稀释前

n(H2SO4)=n(Li2SO4),加水定容至 100mL.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n1(Li2SO4)=

n2(Li2SO4)=0.02mol,取定容后的溶液 10.00 mL,则取出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0.02

10

mol=0.002mol,n(NaOH)=c(NaOH)V(NaOH)=0.1mol/L×0.013L=0.0013mol,由于

H2SO4+2NaOH= Na2SO4+2H2O,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关系,n(H2SO4)=1

2

n(NaOH)=

1

2

×0.0013mol=0.00065mol,反应掉的硫酸的物质的量=0.002mol-0.00065mol=0.00135mol,n(H2SO4)=n(Li2SO4)= n(Li2CO3)=0.00135mol,根据锂元素守恒,10ml溶液中的m1

(Li2CO3)=nM=0.00135×74=0.0999g,100ml溶液中所含m2(Li2CO3)=0.0999g×10=0.999g,

故ω=

()

223

m Li CO

m样品

=

0.999g

1g

=0.999。

【点睛】

计算质量分数时,需计算出纯物质的的质量,利用氢氧化钠与硫酸的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出滴定时用去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找到硫酸,硫酸锂,碳酸锂的关系,从而计算,计算时,找到所给信息和所求信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

(1)已知:A.金刚石、B.MgF2、C.NH4Cl、D.固体碘,用序号填写空白: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

(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olN4完全转化为N2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______kJ。

(3)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向50mL0.50 mol/L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稀醋酸、稀盐酸、浓硫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热量Q1、Q2、Q3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

【答案】C D 放出 882 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Q3>Q2>Q1

【解析】

【分析】

(1)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铵根离

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融时破坏共价键,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2)△H=反应中吸收的总热量与放出的总热量的差;

(3)该实验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有保温性能;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1)A.金刚石中只存在共价键,

B.MgF 2中只存在离子键;

C.NH 4Cl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D.固体碘是非分子晶体,在I 2中含有共价键,在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则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C ;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分子晶体固体碘,则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D ,故答案为:C ;D ;

(2)反应热等于反应中吸收的总热量与放出的总热量的差,则△H= (6×167-2×946) kJ/mol=-882 kJ/mol ,说明1 molN 4完全转化为N 2放出882 kJ 热量,故答案为:放出;882;

(3)泡沫有保温性能,所以其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导致部分热量散失,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 -(aq)=H 2O(l) △H=-57.3kJ/mol ; 分别向50 mL 0.50 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醋酸、稀盐酸、浓硫酸,醋酸为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大小关系为:浓硫酸>稀盐酸>醋酸,则反应放出热量Q 3>Q 2>Q 1,故答案为:Q 3>Q 2>Q 1。

【点睛】

明确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N 4分子中含有6个N —N 键,而不是4个N —N 键,为易错点。

1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锂(Li 2O)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氧化锂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近日华为宣布: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

了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LI x C 6+Li 1-x 垐垐?噲垐?放电

充电C 6+LiCoO 2,其工作原理如图。

①石墨烯的优点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石墨烯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_______。

②锂离子电池不能用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锂离子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④请指出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注意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答案】第二周期第IA族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

2Li+2H2O=2Li++2OH-+H2↑ Li1-x CoO2+xLi++xe-= LiCoO2避免过充、过放、过电流、短路及热冲击或使用保护元件等

【解析】

【分析】

(1)根据锂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分析判断;

(2)氧化锂是离子化合物,Li+与O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3)①石墨烯结构是平面结构,层内是共价键,层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②根据Li是碱金属元素,利用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分析;

③锂离子电池放电时正极上Li+得电子变为LiCoO2;

④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注意问题是禁止过充、过房,配备相应的保护元件等。

【详解】

(1)Li是3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1,所以Li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位于第二周期第IA 族;

(2) Li2O是离子化合物,Li+与O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其电子式为:;

(3)①石墨烯的优点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石墨烯为层状结构,在层内,C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在层与层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②Li是碱金属元素,单质比较活泼,容易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Li+2H2O=2Li++2OH-+H2↑,所以锂离子电池不能用水溶液;

③根据锂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正极上Li+得电子变为LiCoO2,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 LiCoO2;

④锂电池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过充、过放、过电流、短路及热冲击或使用保护元件等。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锂元素的有关知识,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结构,充分利用题干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4.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实验室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Fe3+。

①1mol苯酚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

②类卤素离子SCN 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

和异硫氰酸()H N C S -==,这两种酸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

(3)氮化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

(4)某铁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

①上述化合物中所含有的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上述化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答案】[Ar]3d 5 13mol 或13×6.02×1023 异硫氰酸或H —N =C =S 4︰1 O >N >C >H sp 3和sp 2

【解析】

【分析】

(1)按要求写出3+Fe 的电子排布式即可;

(2)数出苯酚中的单键即可;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硫氰酸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异硫氰酸的沸点较高;

(3)根据均摊法,数出氮、铁的原子数即可,注意面心上的原子算0.5个,体心算1个,边角上算0.125个;

(4)电负性一定是O>N>C>H ,也可从各物质之间形成的化合物,谁显负价谁电负性大来判断;而杂化方式可从其形成的键来判断;

【详解】

(1)Fe 为26号元素,则3+Fe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5[Ar]3d ;

(2)1个苯酚中有13个单键和一个大π键;硫氰酸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异硫氰酸的沸点较高;

(3)氮原子在体心,因此就1个,铁原子有118+6=482??

个,因此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4:1;

(4)电负性大小为O>N>C>H ,氮原子有成单键的也有成双键的,因此氮的杂化方式有2sp 和3sp 两种。

15.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D2G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3)C2-、D+、G2-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回答)。

(4)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①溶液a和b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0.5 mol D2C2投入100 mL 3 mol/L ECl3溶液中:

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ⅣA族离子键 S2->

O2->Na+硝酸(或HNO3) 饱和NaHCO3溶液 SiO32-+CO2+H2O=H2SiO3↓+CO32- 0.5 mol 10Na2O2 + 6Al3+ + 6H2O=4Al(OH)3 + 2AlO2-+ 5O2↑+ 20Na+

【解析】

【分析】

由图中化合价可知,A、F的化合价都为+4、-4价,二者同主族,且F的原子序数较大,故A为C元素、故F为Si元素;C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C为O元素;D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D为Na元素;E为+3价,原子序数大于Na,则E为Al元素;G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应为S元素;B的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序数介于C、O之间,则B为N元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 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Al元素、F为Si元素、G为S元素。

【详解】

(1)A为C元素,A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 族;

(2)D为Na元素、G为S元素,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其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答案为:;离子键;

(3)C为O元素、D为Na元素、G为S元素,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故答案为:S2->O2->Na+;(4)由装置图可知,实验原理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硝酸易挥发,为防止干扰应除去,故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应为硝酸与碳酸盐反应,溶液b吸收挥发的硝酸,应为饱和的碳酸氢钠,烧杯中应是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为硝酸,溶液b为饱和NaHCO3溶液,故答案为:硝酸(或HNO3);饱和NaHCO3溶液;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故答案为:SiO32-

+CO2+H2O=H2SiO3↓+CO32-;

(5)①Na2O2投 AlCl3溶液中,先与水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反应中过氧化钠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起还原剂的过氧化钠中O元素化合价有-1升高为0价,故

0.5molNa2O2反应转移电子为0.5mol×1

2

×2×[0-(-1)]=0.5mol,故答案为:0.5mol;

②将0.5mol Na2O2投入100mL 3mol/L AlCl3溶液中,生成NaOH1mol、0.25mol氧气,AlCl3溶的物质的量为0.3mol,1:4<n(AlCl3):n(NaOH)=3:10<1:3,故生成Al(OH)3、AlO2-,溶液中溶质为偏铝酸钠、氯化钠,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反应中n(AlO2-)=1mol-0.3mol×3=0.1mol,根据Al元素守恒可知,n[Al(OH)3]=0.3mol-0.1mol=0.2mol,故n[Al (OH)3]:n(AlO2-):n(氧气)=0.2mol:0.1mol:0.25mol=4:2:5,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0Na2O2+6Al3++6H2O=4Al(OH)3+2AlO2-+5O2↑+20Na+,故答案为:

10Na2O2+6Al3++6H2O=4Al(OH)3+2AlO2-+5O2↑+20Na+。

【点睛】

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涉及半径比较、电子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装置、元素周期律等,元素推断是解题的关键。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84分) 合题意.)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 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 (A)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D)氧的同位素 请分别比较3~5三个小题中前后两个数值的相对大小.选择(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3.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4.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5.相同温度下的0.1摩/升和0.01摩升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 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7.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 (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8.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三氯化铁(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2020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2(解析版)

2020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2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Mo 96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象报告中的“PM2.5”是指一种胶体粒子 B.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可制作化学精密仪器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气象报告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cm)的颗粒物,它不一定是胶体粒子,A不正确;B.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不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铁置换铜的反应,C正确;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正确。本题选C。 8.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4.1时,Ⅰ中为Na2SO3溶液 B.Na2S2O5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和SO2作漂白剂时,均表现还原性 C.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 D.葡萄酒中Na2S2O5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答案】C

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8(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8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尼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稻草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以用它来制造纸张 C.将大桥钢制构件用导线与石墨相连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D.刘禹锡《浪淘沙》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过滤” 【答案】C 【解析】A.尼龙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以用它来制造纸张,故B正确; C.将大桥钢制构件用导线与石墨相连,在潮湿环境下可以形成原电池,钢为负极,可以加快防腐,故C错误;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指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只有淘尽了泥沙才能得到黄金,所以其中的“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故D正确;故答案为C。 8.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氧杂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5.5molO2 B.二氯代物超过3种 C.该有机物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 D.该有机物所有碳、氧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A.氧杂螺戊烷的分子式是C4H6O,1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5mol,A错误; B.氧杂螺戊烷二氯代物中两个Cl原子在同一个C原子上3种同分异构体,在两个不同的C原子上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所以含有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为6种,超过了3种,B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通常检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 + BaCl2 ===BaSO4↓+ 2HCl。N A表示阿 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1N A B. 25 ℃时,pH =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C. 17 g 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 D.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 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 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3.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 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 子数 2.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 4 >H 2 S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和OH- B.CO和N 2 C. HNO 2 和 NO 2 - D.CH 3 +和NH 4 + 8. 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 相似。由此可推测 BeCl 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 2 高 D.不与NaOH溶液反应9.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2=CH-CH=CH 2 (g)+2 H 2 (g)→CH 3 CH 3 CH 2 CH 3 (g)+236.6 kJ CH 3-C≡C- CH 3 (g)+2 H 2 (g)→CH 3 CH 2 CH 2 CH 3 (g)+272.7KJ 由此不能判断 A.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2017年内蒙古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化学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 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 (X)(H A)(HA )(A )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向2 mL 0.1 1mol L -?的3 FeCl 溶液中 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2Fe>Fe +

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3(解析版)

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13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从废铅蓄电池铅膏(含PbSO 4、PbO 2和Pb 等)中回收铅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浓硫酸不与PbO 2反应,K sp (PbCl 2)=2.0× 10-5,K sp (PbSO 4)=1.5×10-8,PbCl 2(s)+2Cl -(aq)=PbCl 42- (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铅蓄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和防止重金属污染 B .步骤①中可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 C .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过滤操作 D .PbSO 4(s)+2Cl -(aq)?PbCl 2(s)+SO 42-(aq)的平衡常数为7.5×10-4 【答案】B 【解析】A. 铅会使蛋白质变性,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所以合理处理废铅蓄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和防止 重金属污染,故A 正确; B. 浓硫酸不与PbO 2反应,步骤①中若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则铅无法反应到滤液中,故B 错误; C. 步骤①、②、③中均需要分离液体与不溶性固体,都涉及过滤操作,故C 正确; D. PbSO 4(s)+2Cl - (aq)? PbCl 2(s)+SO 42-(aq)的平衡常数为: 42Ksp PbSO Ksp PbCl () () 7.5×10-4,故D 正确; 答案选B 。 【点睛】计算平衡常数,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注意利用给出的已知信息,可知该平衡常数等于两K sp 相除。 8.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0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7.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了达尔效应 B.“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D.“青蒿一揭,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6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 A B.足量的Mg与0.1mol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 A C.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 A D.标准状况下,1.12L三氯甲烷(CHCl3)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0.2N A 9.已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11O4 B.可与酸性KMmO4溶液反应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 态不同。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由X、Y、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1.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B.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N A

高考化学历年(2018)真题与答案

2018年真题 (全国1卷)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 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 4 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0. 11. 12.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 子数之和为1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 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26.(14分)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 27.(14分)

2019年高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一)含答案及解析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一)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煤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 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D. 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8.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8g 果糖分子中官能团数目为0.6N A B. 已知:3BrF 3+5H 2O=HBrO 3+Br 2+9HF+O 2↑,如果有15molH 2O 参加反应,则由水还原的BrF 3分子数目为4N A C. 常温下,5.6gFe 与含0.2molHNO 3的溶液充分作用,最少会失去电子数为0.15N A D. 标准状况下,11.2LCH 3Cl 所含的极性键数目等于2N A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紫色褪去,说明裂化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B. 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 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中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有13种 D. 葡萄糖可以进一步水解成两分子乳酸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r 52 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隆冬季节,雾霾天气增多造成一些城市空气重度污染,其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 B. NO2 C. SO2 D. CO2 2. 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毒性强,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 放。下列关于苯胺(C6H5NH2)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和氮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B.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被氧化 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 B. 某温度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个OH- C. 在O2参加的反应中,1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 A D. 向含有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 mol Cl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 “天宫一号”使用镍氢电池供电。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储氢合金(用—表示,氢 以单原子填入合金晶格),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充电时氢原子被氧化 B. 电池放电时正极为NiOOH C. 电池充电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 D.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5. 过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反应为: 。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在500C时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备过碳酸钠时可釆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 B. 过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漂洗剂和消毒杀菌剂 C. 过碳酸钠应密封保存,放置于冷暗处 D. 过碳酸钠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2020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 ( 6)

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06 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9年9月23日,全世界几大空之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杨航站楼所用钢铁属于合金材料 B.航站楼使用的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C.航站楼采用的隔震支座由橡胶和钢板相互叠加粘结而成,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D.机场高速应用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减少了常规融雪剂使用对环境和桥梁结构造成的破坏 【答案】C 【解析】A.机杨航站楼所用钢铁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玻璃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橡胶隔震支座,成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钢板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常用的融雪剂为工业食盐,而盐溶液会加速铁的生锈,应尽量减小使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共价键数为N A个 B.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 C.含4.8 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 A个 D.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0.001N A

天津市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天津市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B. 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 A C. 过量铜与含0.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2N A D. 常温下,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 N A 2. 下列材料或物质的应用与其对应的性质完全相符合的是 A. Mg、Al合金用来制造飞机外壳—合金熔点低 B. 食品盒中常放一小袋Fe粉—Fe粉具有还原性 C. SiO2用来制造光导纤维—SiO2耐酸性 D. 葡萄酒中含SO2—SO2有漂白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或稀释NH4Cl溶液,NH4Cl水解程度均增大 B.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C.含有NH4Cl的氨水中,C (NH4+)可能大于C (Cl-) D.纯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恢复到原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电离常数变大 4. 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 B. 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 C. 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 D. c口导出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

5. X、Y、Z、M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M同主族,X的简单氢化物遇M单质产生白 烟,Z的氧化物与M的氢化物不反应,可与Y的氢化物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M四种元素依次是N、O、P、S B. X、Y、Z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 四种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 D. Z的化合物常用作无机非金属材料 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装置如图所示。在标准状 况下,持续通入甲烷,消耗甲烷VL。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当0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除去CO 气体中的CO2气体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pH=5的H 2S 溶液中,c(H +)=c(HS -)=1×10-5mol?L -1 B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 ,则a=b+1 C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 -)+c(HC 2O 4-) D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 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x +xLi C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 +从b 向a 迁移 13.室温下,将1mol 的CuSO 4?5H 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CuSO 4?5H 2O(s) =====△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H 2>△H 3 B .△H 1<△H 3 C .△H 1+△H 3=△H 2 D .△H 1+△H 2>△H 3 26.(13分)在容积为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 2O 4,发生反应N 2O 4(g) 2NO 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第7卷(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o-59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7.根据所给的信息或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侯德榜 【答案】D 【解析】A项,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以火烧之,紫青烟起,说明含有硝酸钾,A正确;B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指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能得到黄金,其中的“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中的过滤,B正确;C项,侯德榜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反应原理为:NH3+NaCl+CO2+H2O=NH4Cl+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C错误;D项,该标志是放射性标志,D正确。 8.如图所示三种物质均是从巴旦杏中提取出的有香味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Ⅲ互为同分异构体

B.Ⅰ、Ⅱ、Ⅲ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Ⅱ、Ⅲ分别与H2反应,均最多可以消耗2 mol H2 D.Ⅰ、Ⅱ、Ⅲ中只有Ⅲ是苯的同系物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结构简式可知Ⅰ、Ⅱ、Ⅲ的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项,Ⅰ、Ⅱ、Ⅲ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项,Ⅱ、Ⅲ中均含有2个碳碳双键,1 mol Ⅱ、Ⅲ分别与H2反应,均最多可以消耗2 mol H2,但题中没有给出Ⅱ、Ⅲ的量,C错误;D项,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烃基取代后的有机物是苯的同系物,Ⅰ、Ⅱ、Ⅲ均不是苯的同系物,D错误。故选B。 9.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 B.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CO2与产品分离 D.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 【答案】B 【解析】A项,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有机物,易溶于乙醇,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A正确;B项,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所以高温条件不利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B错误;C 项,升温、减压的目的是让CO2气化,从而实现CO2与产品分离,C正确;D项,升温、减压后,CO2全部气化,从而脱离萃取产品,因此,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D正确。故选B。 10.碱式氯化铜[Cu a Cl b(OH)c·x H2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CuCl2。已知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下图所示。步骤2:在制得的CuCl2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之间的关系式为:a=b+c B.图中M、N分别为Fe2+、Fe3+

(完整版)高三化学模拟题一(含答案),推荐文档

中间为白色 泸县 2018 年高三年级化学科高考模拟试题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Ca —40 Cu —64 Zn —65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2 分) 1、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 生产、 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厂排放 CO 2 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C .“ft 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 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D .《 黄白第十六》 中有“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这与化学变化有关 8.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2 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1.5 N A B .56 g Fe 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2 N A C .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充分反应,生成 PCl 5 分子数目为 N A D .将 1 mol CH 3COONa 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CH 3COO —数目为 N A 9. 环扁桃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 C 17H 24O 3 B .1 mol 环扁桃酯最多能与 3 mol H 2 反应 C .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 D .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 4 个,Y 、Z 为相邻金属元素,Z 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W 与 X 同族。 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 子 半 径 :Y >Z >W >X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W C .工业上常用电解对应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单质 Z D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氯化铵溶液 11.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2. 磷酸铁锂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极材料橄榄石型 LiFePO 通过粘合剂附着在铝 箔表面,负极石墨材料附着在铜箔表面,电解质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电池工 作时的总反应为:LiFePO 4+6C Li 1-x FePO 4+Li x C 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聚合物隔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B. 充电时,Li +迁移方向是“由右向左” C. 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转移电子 1.25mol 时 能得到精铜 32g,则电子利用率为 80% D.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FePO 4-xe — = Li 1-x FePO 4 + xLi + 13. t ℃时,AgCl(s)与 AgI(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Ag + ) c (Cl - ) .曲线 Y 表示- lg mol ? L -1 与- lg mol ? L -1 的变化关 系 B. t ℃时,向 Z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 可使溶液变为曲线 X 对应的饱和溶液 C. t ℃时,向浓度均为 0.1mol/ L 的 KI 与 KCl 混合溶液中加入 AgNO 3 溶液,当 Cl —刚好完全沉淀时, 此时 c (I —) = 1×10—11 mol/L D .t ℃时,AgCl(s) + I —(aq) AgI(s) + Cl —(aq) 的平衡常数 K =1×103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2、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6~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36~3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 必考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3 分) A 往 Fe(NO 3)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HNO 3 不稳定,易分解 B 往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少许新制氯水 试纸边缘呈红色、 氯水有酸性和还原性 化学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 C 往 Ba(OH)2 溶液中通入少量 SO 2 白色沉淀 沉淀成分为 BaSO 3 D 0.25L0.1mol?L —1 的 NH 3·H 2O 吸收 560mL (标准状况)CO 2 后测溶液pH 测得溶液 pH>7 K b (NH 3·H 2O) < K a1(H 2CO 3)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