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6) (1)

2006年 (1)

2007年 (4)

2008年 (6)

2009年 (8)

2010年 (10)

2011年 (12)

2012年 (14)

2013年 (16)

2014年 (18)

2015年 (20)

2016年 (21)

2006年

文学基础知识

一、简答(10′×8)

1、永明体声律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2、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3、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成就

4、苏童小说的特色

5、试论莫里哀创作的民主化倾向

6、举例说明拜伦式英雄的特征

7、简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8、结合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谈谈小说的基本特征

二、论述(70′)

1、试论汉代乐府民歌对后世诗歌的影响。(20′)

2、试论“朦胧诗”与“后朦胧诗”风格的不同。(20′)

3、举例说明俄罗斯19世纪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15′)

4、通过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的比较,谈谈你对艺术真实的理解。(15′)

文学理论(含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

一、名词解释(5′×6)

移情说象征艺术生产大音希声诗无达诂熏浸刺提

二、简答题(15′×2)

1、简评泰纳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

2、简述刘勰的“体性”说。

三、理解题(15′×2)

1、“那些创作史诗的诗人都是非常杰出的,他们的才能决不是来自某一门技艺,而是来自灵感,他们在拥有灵感的时候,把那些令人敬佩的诗句全都说了出来。那些优秀的抒情诗人也一样,……他们一旦登上和谐与韵律的征程,就被诗神所俘虏,酒神附在他们身上,就像酒神狂女凭着酒神附身就能从河水中吸取乳和蜜,但他们自己却是不知道的。所以抒情诗人的神灵在起作用,诗人自己也是这样说的。诗人们不是告诉过我们,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诗歌是他们飞到缪斯的幽谷和花园里,从流蜜的源泉中采来的,采集诗歌就像蜜蜂采蜜,而他们就像蜜蜂一样飞舞吗?他们这们说是对的,因为诗歌就像光和长着翅膀的东西,是神圣的,只有在灵感的激励下超出自我,离开理智,才能创作诗歌,否则绝对不可能写出诗来。只有神灵附体,诗人才能作诗或发预言。”

这段话的作者是谁?它言说的是一个什么文学理论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持何种看法?(每一问5分)

2、“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言说的是一个什么文学理论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持何种看法?(每一问5分)

三、论述题(30′×2)

1、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的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2、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看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方式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

一、简答(12′×6)

1、《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使用何种手法抒写戍卒归乡途中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太康诗坛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中的左是谁?其诗风如何?代表作是什么?

3、唐代有不少诗人齐名并称,如“李杜”等。除“李杜”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并称的诗人?他们各有什么名篇或名句?(并称诗人举四例即可)

4、“唐宋八大家”中你比较喜欢的是哪家?为什么?如果都不喜欢,也请说明理由。

5、简析《琵琶记》的悲剧性质。

6、王士祯神韵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论述(26′×3)

1、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论述汉初(武帝以前)散文发展的基本特点。

2、前人论宋词,常分北宋与南宋,或区别其异同,或比较其优劣。试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北宋词与南宋词的差异。

3、《水浒传》中的好汉,通常具有好酒、不近女色、仗义疏财等特点,试就其价值内涵和艺术效果略作阐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6′×5)

湖畔诗社《原野》《红旗歌谣》新写实小说《尘埃落定》

二、简答(15′×4)

1、李金发诗歌的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

3、话剧《关汉卿》的创作特点

4、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倾向

三、论述(30′×2)

1、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文艺观的异同和变化

2、试论上个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简述(90′)

1、印度史诗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它们对中国文学有什么影响。(15′)

2、《阿维斯陀》是一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它对中国文学有什么影响。(10′)

3、古代希伯来文学有哪些基本特点,它对西方文学有什么影响。(10′)

4、解读“斯芬克斯之谜”这一神话,阐发其中蕴含的哲理。(10′)

5、雨果的《九三年》如何探讨革命暴力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10′)

6、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对记忆的理解和表现有何特色。(10′)

7、简述福克纳《喧嚣与骚动》的叙事结构有何特点。(10′)

8、分析卡夫卡《在流放地》中军官与行刑机器之间的关系。(15′)

二、论述(60′)

1、用你熟悉的例子说明《五卷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0′)

2、论述比较文学研究中被比较诸方的关系以及比较文学学科对契合点的认识。(20′)

3、以卢梭《忏悔录》为例,剖析自传性作品的表述策略以及自传作家的人格面具。(20′)

2007年

文学理论(含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评论)

一、名词解释(4′×5)

艺术真实艺术生产“回到自然”二十四诗品才胆识力

二、简答(10′×3)

1、简论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文艺复兴时期“古今之争”的内容及你对此问题的意见。

3、“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先写出这段话的出处(2分),然后解释它的文学理论内涵(4分),并简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4分)。

三、论述(20′×3)

1、从《文心雕龙〃原道篇》看儒、道文化对刘勰文论的影响。

2、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有什么主要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语言是一种更富于创造性的语言?

3、简述“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主要意思和理论上的意义。

四、评论(40′)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赏析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洗澡何立伟

老何下班回家,迈着比肋下的公文包更为沉重的步子,走在拥挤的人群里,老何眼前晃动着的是一张张都市人疲惫的脸。老何想,我的脸被别人觑见时大约也正是这番可怜的模样吧。这么一想,老何便觉得生活怪累的,而且怪没意思的。遇到红灯,所有的脚都停下来;然后绿灯,所有的脚又匆匆走动。累也好,没意思也好,总丽言之是这般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就是都市里的人必须每天面对的。而“必须”,老何想,多么叫人无可奈何啊。

老何拐过一个路口,踅进一条僻静的老街,为的是把甚嚣尘上的喧闹和芜乱杂沓的人影甩在身后。经过一个门前爬满了常春藤的旧式院子,老何听到里头有人在弹钢琴,弹得非常好,非常悦耳,也非常柔和明丽。这琴声使老何想到春天的原野、山间的绿树、明净的溪涧和婉转的鸟啼。老何就站住了。老何感到了自然和生命的美丽的呼吸与盎然的诗意。

此后,老何每天下班,都要从这条静静的老街过,而且每天都驻足在那被常春藤缠绕的旧式小院前,凝神屏息,让那如水的琴声淙淙地流过蒙尘的心野。

有一天,正好老何的老婆同志也从这儿路过,远远看见老何呆呆地站在那里,就大声唤他:“好哇,难怪你每天下班都回得那么迟嘛,原来你是站在这个鬼地方泡时间啊。——还不赶快给我回家去!今天的这餐晚饭你躲不脱啦!”

路上,老何的老婆问老何:“站在那个鬼地方你到底干什么呀,嗯?”老何想了想,答曰:“洗澡。”

老婆同志睁圆了眼睛,说:“你说什么,嗯?洗澡?那个鬼地方有个澡堂子么?嗯?”

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传奇乐府乡土文学《归来的歌》

二、简答

1、沈约的声律论的内容。

2、苏轼词的地位。

3、分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4、比较《车站》及《等待戈多》的异同。

5、《尤利西斯》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

6、《追忆似水年华》的主题有哪些。

三、论述

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关乎时序”,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变迁为例论述这句话。

2、论述鲁迅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3、论述《神曲》的道德意识。

2008年

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4)

1、以意逆志

2、文学消费

3、爱美剧

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10′×4)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3、简析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4、简析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15′×4)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

2、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

四、文学评论写作(30′)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情六欲

莫小米

邻家女孩儿美丽异常,且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优秀生,所以她后来变成精神病,让左邻右舍都感到无比惋惜。

据说她是因恋爱受挫而发病的。原本文静内敛的姑娘一旦发病就会让所有异性害怕。她将所有的情欲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让人惊愕与惊悸。

当她与她的情欲被关进一间小小的病室后,她只得不停地来回快速走动,直走到精疲力竭才猛然栽倒在床上。如此治了发,发了又治,治了又发……一次比一次严重,其痛苦状让家人都伤心掉泪。

后来医生向她的家人出示一个治疗方案。医生说,是否为她做一个大脑皮层切除手术,把她的七情六欲全都切除了吧,既然她自己已无法管住它们。切除之后,她不再痛苦,当然,也不再快乐,重要的是,她将获得她已久违了的宁静。

这真是一个既残忍又人道的主意!对七情六欲的处理将人截然区分——有人把七情六欲燃成点亮心灵的火炬,他成了艺术家;有人把七情六欲铸成杀人刀斧,他成了罪犯;有人把七情六欲封冻成冰,他成了僧侣;而这个可怜的姑娘,她只是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

家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姑娘切除了七情六欲之后,风暴平息,眉眼依旧,美丽却荡然无存。

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一、简答题(10′×5)

1、试述魏晋六朝文学何以称之为“文学的自觉”。

2、略述赋体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简述“诚斋体”的主要特色。

4、简述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的反叛性。

5、从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看黑色幽默文学对存在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论述题(25′×4)

1、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从“逼上梁山”的角度分析《水浒传》的有关描写。

3、试论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自我”之谜。

4、试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

2009年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隐含的读者沉钟社诗无达诂

二、简答

1、试论阿Q的革命观。

2、给出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论秦观诗的那首,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

3、王蒙《春之声》的思想艺术成就。

4、“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熔铸成的个别,应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说出出处及自己的理解。

三、论述

1、用刘勰的六观说评析一部作品。

2、试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创作。

3、这道题是什么来着...过去那么长时间了忘了,想起来再补上吧~

四、评论

送一轮明月

林清玄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玄妙的佛法的真谛。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一、简答

1.以具体诗句说明《诗经》中赋比兴的意思。

2.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史记》列传写人的艺术成就。

3.《西厢》故事的流传。

4.试论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人道主义。

5.试论希腊神话的哲理性。

二、论述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盛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晚唐)三句妙绝在何处并说明反映了什么样的诗风和时代精神。(中唐的那句忘了)

2.默写并赏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试论《麦克白》和《罪与罚》心理描写的异同。

4.论述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虚无主义。

2010年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4)

立象尽意文学性叶绍钧闻捷

二、简答题(10′×4)

1.“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

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20′×3)

1.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法国布封也有“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这两种观点,分析它们的异同。

2.骆驼祥子的性格分析。

3.余秋雨散文的特色。

四、评论写作(30′)

犹大的面孔

达·芬奇

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

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深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

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幅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老画家兴奋至极,就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

现在,犹大的模特儿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边画了好几天,有时候连晚上也都在画,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

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智不清,没精打采的,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和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他这样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弟,你有什么事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