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

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
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

---------------------------------------------------------------最新资料推荐------------------------------------------------------

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概念:

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亦称会计对象要素内容:根据会计要素在报表中的反映,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要素。

5、分类(1)流动资产:

指可以在 1 年或超过 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内容: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2)长期投资:

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内容:

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3)固定资产:

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内容:

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4)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 / 5

内容: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5)其他资产:

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内容:

包括长期待摊费用、被冻结资产、特准储备物资等(二)负债 1、定义: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如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2、特征:

(1)由过去的事项或交易所形成的现时义务(2)履行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能够以货币计量的 3、确认:(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4、分类:

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性排列,分为(1)流动负债:

在一年或不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内容:

包括应付款项、应交税金、应付工资、短期借款等(2)长期负债:

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内容: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

---------------------------------------------------------------最新资料推荐------------------------------------------------------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特征:

(1)无须偿还(2)企业清算时,后于负债清偿(3)可分享企业利润 3、内容: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是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组成。

(四)收入 1、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1)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2)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3)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包括代收款。

3、确认:

(1)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2)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3) 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可靠计量 4、分类:(1)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销售外购材料收入等。

3 / 5

(五)费用 1、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1)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2)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3)将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3、确认:

(1)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可靠计量。

4、分类:

(1)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2)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六)利润 1、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构成: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思考题:

---------------------------------------------------------------最新资料推荐------------------------------------------------------ 判断下列业务是否属于收入或费用? 1、售出产品的成本 2、支付的销售费用 3、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 4、销售商品时收取的应交纳的税金 5、为客户制作软件根据合同收取的劳务费 6、出售固定资产的取得净收益 7、销售商品收取的价款 8、支付的违约金 9、收取的罚款本文来自郑州会计培训班,详情请登录网站:

/

5 / 5

会计的六大要素

会计的六大要素 一、资产 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象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只有目前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帐,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投的钱,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借来的钱,也就是债权人的钱。由于借款是一定要还的,当企业经营不好或亏本时,减少的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亏只能亏股东的。当然,当企业盈利是,所有者权益也会增大,所以所有者权益并不一定等于股东初始的投资额,而是随企业经营好坏而增减。所有者权益不同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不用偿还。负债表明企业欠谁的钱,是要还的。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参加分红,负债则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参加分红。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要先还负债,有剩余才会偿还给投资者。 四、收入 收入是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卖出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发生的现金流入,或债务的清偿。收入要能用货币计量,且有据可查,必须与相关费用匹配。收入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故收入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一项基本指标。 五、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可以理解为成本。包括为取得营业收入而花的所有可以用钱来衡量的人、财、物的耗费。费用一般包括料、工、费。料指材料;工指人工,可以理解为为人工花的工资;费指各项管理费用,(可以理解为管理人员工资)、财务费用(支付利息)、销售费用(如广告费)。费用与收入要匹配,即凡是取得收入都要付出代价,若费用增长而收入不变,所有者权益就会减少。 六、利润 收入减费用就是利润,要是费用比收入还大,那就是亏损。

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中级会计实务考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考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例题·多选题】(2015年)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 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答案】ABC。解析:选项D自然灾害损失(即非常损失)不属于 合理损耗,应作为营业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单选题】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 率为17%。本月购进甲原材料100吨,货款为130万元,增值税进 项税额为22.1万元;同时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输 费用10万元,按其运输费与增值税税率11%计算的进项税额1.1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5万元;验 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该批甲 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 A.1.3万元 B.1.51万元 C.1.22万元 D.1.5万元 【答案】D。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 =130+10+5+3.5=148.5(万元),实际入库数量=100×(1-1%)=99(吨),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148.5/99=1.5(万元/吨)。

【例题·单选题】(2015年)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 为30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6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乙公 司加工成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10%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收回后,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款准 予后续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 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 的实际成为()万元。 A.36 B.39.6 C.40 D.42.12 【答案】A。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 品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是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的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所以本题答案是30+6=36(万元)。 【例题·判断题】(2016年)企业通过提供劳动取得存货的成本,按提供劳务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 间接费用确定。() 【答案】√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一). 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内部财务状快、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由会计的本质持征所决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职能不断出现。一般认为,除了会计核算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各种职能控制。 1.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采取货币形式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可以综合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记录,是记账的依据。如:发货票、火车票、入库单等。

会计工作的六大要素

会计工作的六大要素 1.资产 资产就是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象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2.负债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只有目前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帐,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

据。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投的钱,即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借来的钱,也就是债权人的钱。由于借款是一定要还的,当企业经营不好或亏本时,减少的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亏只能亏股东的。当然,当企业盈利是,所有者权益也会增大,所以所有者权益并不一定等于股东初始的投资额,而是随企业经营好坏而增减。所有者权益不同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不用偿还。负债表明企业欠谁的钱,是要还的。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参加分红,负债则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参加分红。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要先还负债,有剩余才会偿还给投资者。 4.收入 收入是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卖出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发生的现金流入,或债务的清偿。收入要能用货币计量,且有据可查,必须与相关费用匹配。收入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故收入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一项基本指标。 5.费用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1.会计的六要素 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

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 流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如工业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营业外收入) (5)费用

会计学之存货知识讲解

第四章存货[white1]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不论是可供直接出售,如企业的产成品、商品等;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如原材料等。 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 2.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3.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5.商品。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6.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其中,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装、装潢产品或商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存货必须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内部财务状快、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由会计的本质持征所决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会计的职能就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与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职能不 断出现。一般认为,除了会计核算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各种职能控制。 1.会计核算职能主要就是采取货币形式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就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2.会计监督职能就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就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就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监督就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可以综合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 原始凭证就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记录,就是记账的依据。如:发货票、火车票、入库单等。 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与系统性。

会计的六大要素

会计的六大要素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1)存货成本 100,已提跌价准备20 存货账面余额=100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20=80 (2)固定资产原价100,累计折旧 2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100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00-20=8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20-10=70 【例题5·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2007年考题)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D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题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C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1.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答: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主要表现是:①调整对象的国家协调性②经济法结构体系的综合性③经济型④调整方法多样性⑤经济法具有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特点。 2.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答:①宏观经济调控关系②企业组织管理关系③市场管理关系④社会市场保障关系。 3.简述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答:一,经济法的地位:①从经济法产生来看,可以说是经济法师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②从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来看,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③从经济法和相邻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看,经济法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有区别于相邻法律部门的界限。二,经济法的作用:①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②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促进科技进步③巩固和发展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协作关系,保护其合法权益④保障和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对外开放。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答:①资源优化配置原则②国家干预原则 ③经济民主原则④经济公平原则⑤经济效益原则。 5.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其特征是什么?答: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特征:①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反映国家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直关系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复杂性、广泛性和隶属性③经济法律关系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 6.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它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经济法主体包括以下几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他们分别享有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经济行为、物、货币和有价证券、科学技术成果等。奖惩制度是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7.什么是法人?其有哪些特点?答: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特征:①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是按法律程序组成的,设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②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是一种独立的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③法人能以自己独立的财产承担责任,法人有独立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那么它就可以以自身独立拥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④法人拥有人身权。 8.确立经济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是指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力保障实现的经济权责关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颁布、施行相应的经济法规。二是要有相应的经济法律事实。 9.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答:公司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的特征体现在企业性、法人性、法定性三方面。公司的种类:一,股东承担责任的方式分为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与两合公司。二,公司对外信用基础不同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与人合兼资合公司。三,

财务会计教案存货

第四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概述 教学内容: 1、存货的确认。 2、存货的分类。 3、存货盘存制度。 4、存货的计量。 5、存货日常核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明确存货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存货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掌握存货的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 1、存货的核算。 2、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难点: 1、存货的核算。 2、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稿:第一节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确认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 应注意:存货包括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不包括工程物资。 (二)存货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首先要视其是否符合存货的定义,在此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 (一)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在通常情况下,随着存货实物的交付和存货所有权的转移,存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一并转移,因此存货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是否拥有某项存货的所有权。一般来说,凡企业拥有所有权的

货物,无论存放何处,都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而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已将所有权转移给其他企业的货物,即使存放在本企业,也不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成本的计量必须以取得的确凿、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并且具有可验证性。 二、存货的分类 (一)存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除外(不符定义之持有目的)。 2.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3.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经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最终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是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5.商品,是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6.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其中,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装、装潢产品或商品。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相对较低、使用期限相对较短,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因而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二)存货按存放地点的分类 存货按存放地点,可以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和发出存货。 (三)存货按取得方式的分类 存货按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盘盈的存货等。 三、存货盘存制度。 (一)实地盘存制 (二)永续盘存制 四、存货的计量。 (一)收入存货的计量 1、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一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

会计的六要素将会计对象分为六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半句为准则上新加的) 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由于该定义使得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考试也有很大影响。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划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标准是一年。资产按照到期是否变为固定或可确定的货币分为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是否可辩认分为可辩认资产与不可辩认资产(商誉)。按照资产的存在是否确定分为确定性资产与或有资产。 理解:如收不回来的应收款项,已陈旧过时售不出的商品,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某些予以递延的费用等,尽管他们还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已不是企业的真正资产;企业也有许多资产如专有技术,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一些或有资产,由于现行会计模式与技术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特征是将来会引起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负债的分类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划分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在我国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而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则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来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特点: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包括偶发事件产生的利得——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②收入要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所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其他营业收入)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是日常活动,否则不能做收入)

会计基础六大要素

会计要素的确认 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从而决定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繁多而复杂。为了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发生情况及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对纷繁复杂的会计对象进行科学的归类,以便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核算和监督。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单位的性质和地位作用不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其中,资产、负债、净资产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和支出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要素。 以下以企业为例说明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及确定的条件。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资产的种类。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者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款等。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处于货币形态,所以统称为货币资产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或者基金等。 应收及预收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券,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预付账款等。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受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以外的各项应收、暂付的款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半产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会计科目表(会计六大要素具体内容)

会计科目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1001库存现金 21002银行存款 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1011存放同业 51012其他货币资金 61021结算备付金 71031存出保证金 8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 9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01121应收票据 111122应收账款 121123预付账款 131131应收股利 141132应收利息 151201应收代位追偿款 161211应收分保账款 171212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序 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续)三、共同类(续)551606固定资产清理1073101衍生工具561611未担保余值1083201套期工具57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1093202被套期项目58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 旧四、所有者权益类591623公益性生物资产1104001实收资本601631油气资产1114002资本公积611632累计折耗1124101盈余公积621701无形资产1134102一般风险准备631702累计摊销1144103本年利润64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154104利润分配651711商誉1164201库存股661801长期待摊费用五、成本类 67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1175001生产成本681821独立账户资产1185101制造费用69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1195201劳务成本 二、负债类1205301研发支出702001短期借款1215401工程施工 181221其他应收款 191231坏账准备 201301贴现资产 211302拆出资金712002存入保证金 722003拆入资金 732004向中央银行借款 7420111225402工程结算1235403机械作业 六、损益类 吸收存款1246001主营业务收入221303贷款 231304贷款损失准备 241311代理兑付证券 251321代理业务资产

会计六要素的阐述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主要体现在:资产的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初或期末资产的结存金额。其计算公式是:资产类期末= 期初+ 本期借方- 本期贷方 借方余额借方余额发生额发生额 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5所示: 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 2.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同属于权益类账户,由于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作为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正好相反,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期初或期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存金额。其计算公式是: 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期末= 期初+ 本期贷方- 本期借方 贷方余额贷方余额发生额发生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6所示: 图表3-6 借方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名称贷方 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包括利润计算账户。企业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是利润,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利润计算账户归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从账户结构分析,利润计算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本期收入的总额,借方的发生额为本期费用的总额,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本期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期末的贷方余额表示截止至本期末企业实现的累计利润;期末的借方余额则表示截止至本期末发生的累计亏损。该账户年末因结转而无余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7所示: 图表3-7 借方利润计算账户名称贷方

3.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包括损益收入类和损益费用类账户。 (1)损益收入类。收入的取得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从而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损益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或转销的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本期发生的损益,在期末全额结转到利润计算账户,因此损益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8所示: 图表3-8 借方损益收入类账户名称贷方 (2)损益费用类。费用的发生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损益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或转销的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由于本期发生的损益,在期末全额结转到利润计算账户,因此损益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9所示: 图表3-9 借方损益费用类账户名称贷方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 :或转销额::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4.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兼有损益费用类账户和资产类账户的特征。其发生额的记录与损益费用类账户结构相同;其余额的反映与资产类账户相同。即成本的增加记入账户的借方,成本的减少或结转记入账户的贷方;借方的余额反映期初或期末的结存成本。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10所示:图表3-10 借方成本类账户名称贷方 本期减少××× 或结转额:: 本期发生额:××× 根据上述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账户结构的描述,可以将账户借、贷方发生额的基本特点归纳如下,如图表3-11所示: 图表3-1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特征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讯】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许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思想立法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3、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应用举例】 1.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04) 答案:错 2. 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可以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 )(05) 答案:错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或明文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一)爱岗敬业 1、定义 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会计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稳定、持久地在会计天地中耕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会计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会计工作。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2、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

模拟会计考试试题-会计六大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现为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利润=收入-费用(表现为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个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特点:1、资产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3、资产都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 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二、负债 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点:1、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当期承担的义务;2、负债是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3、清偿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 特点: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

填空题: 1、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和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 4、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记录、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算帐、报帐,为各有关方面提供的功能。、 5、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主体经济活动的、进行审查。 6、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7、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 。 8、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9、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以便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0、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中采用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11、会计要素是对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

会计科目表(会计六大要素具体内容)

会计科目 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序 号 编号会计科目名称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一、资产类(续)三、共同类(续)11001库存现金551606固定资产清理1073101衍生工具21002银行存款561611未担保余值1083201套期工具3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57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1093202被套期项目 41011存放同业58162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 旧 四、所有者权益类 51012其他货币资金591623公益性生物资产1104001实收资本61021结算备付金601631油气资产1114002资本公积71031存出保证金611632累计折耗1124101盈余公积8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621701无形资产1134102一般风险准备9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631702累计摊销1144103本年利润101121应收票据64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154104利润分配111122应收账款651711商誉1164201库存股121123预付账款661801长期待摊费用五、成本类 131131应收股利67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1175001生产成本141132应收利息681821独立账户资产1185101制造费用151201应收代位追偿款69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1195201劳务成本161211应收分保账款二、负债类1205301研发支出171212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702001短期借款1215401工程施工

181221其他应收款712002存入保证金1225402工程结算 191231坏账准备722003拆入资金1235403机械作业 201301贴现资产732004向中央银行借款六、损益类 211302拆出资金742011吸收存款1246001主营业务收入 221303贷款752012同业存放1256011利息收入 231304贷款损失准备762021贴现负债126602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41311代理兑付证券772101交易性金融负债1276031保费收入 251321代理业务资产782111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286041租赁收入 261401材料采购792201应付票据1296051其他业务收入 271402在途物资802202应付账款1306061汇兑损益 281403原材料812203预收账款131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91404材料成本差异822211应付职工薪酬1326111投资收益 301405库存商品832221应交税费1336201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311406发出商品842231应付利息1346202摊回赔付支出 321407商品进销差价852232应付股利1356203摊回分保费用 331408委托加工物资862241其他应付款1366301营业外收入 341411周转材料872251应付保单红利1376401主营业务成本 35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882261应付分保账款1386402其他业务成本 361431贵金属892311代理买卖证券款139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371441抵债资产902312代理承销证券款1406411利息支出 381451损余物资912313代理兑付证券款1416421手续费及佣金支出391461融资租赁资产922314代理业务负债1426501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401471存货跌价准备932401递延收益1436502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41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942501长期借款1446511赔付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