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2012年7月第21卷第4期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l.2012

Vol.21No.4

收稿日期:2011-10-

25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sk152:《基于〈围城〉及其英译本的汉语隐喻英译研究》)作者简介:罗玉枝(1974-)

,女,安徽宣州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罗玉枝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 要: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意义的理解与重构,因此,与意义相关的理论可以指导翻译研究。尝试根据动

态意义建构论,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研究隐喻的翻译。主要观点是:隐喻翻译具有语境灵活性、文化规约性和译者心理性。

关键词:动态意义建构论;隐喻翻译;语境灵活性;文化规约性;译者心理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12)04-0098-

05The Dynamic Construal of Meaning 

and Metaphor TranslationLUO Yu-

zh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China)Abstract:Transl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aning.Relative theoriesconcerning meaning can guide translation studies.Utilizing basic ideas of the dynamic construal ofmeaning theory,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as a case study,this paper attempts toexplore metaphor transl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metaphor translation is influenced bycontext,culture convention and translators’psychology

.Key 

words:dynamic construal of meaning theory;metaphor translation;flexibility of context;culture conven-tion;translators’psycholgy

隐喻的功能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

种事物。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近几十年,隐喻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探索的一个热点。现在这个热点已延续到对隐喻翻译的研究中。目前,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一是从认知路径研究隐喻翻

译[1-3];二是从文化路径研究隐喻翻译[

4-

7]。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

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隐喻,可以说是隐喻语言的一个大花园。这本书的英译本是Jeanne Kelly和N

athan K.Mao合译的,译本为传播中国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意义的理解与重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要素。许钧认为:“翻译就其具体

形式而言,是语言或符号的转换,而语言或符号转换的根本目的,便是‘意义’的再生成。‘意义’是

翻译的根本。”[8]

我们可以推理,隐喻翻译的根本

也是意义的翻译,隐喻的翻译可以借鉴语义学相关理论来指导。下面我们将借鉴“

动态意义建构论”,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研究隐喻的翻译。

一、动态意义建构论

在介绍动态意义建构论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然后重点阐述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因为正是在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动态意义建构论才得以形成。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汇构成语义场,语义场中的词语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形式语义学强调“意义等于真值条件”,把意义看作是词和世界的关系,排除语言系统中认知结构的存在[9]。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语义学“偏离了研究言语者真实的语用实况的航道,说明不了语义的生产者———人———的在线认知推理活动”[10]。

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义学和形式主义语义学不同,认为意义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通过认知建构的,是“概念化”的结果,是通过人的“识解”来实现的。同样一个客体,由于认知主体对识解的侧重不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表达。虽然认知语义学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义理论框架,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概念结构源于身体的体验(人和世界的互动);意义是言者头脑里的概念而不是外在世界的物体,词和其他语言单位约定俗成的意义,即语义结构可以等同于概念结构。语义结构本质上是百科全书式的,词的意义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建构、选择。意义建构是概念化的过程。概念化是人把语言单位作为提示的一系列概念运作和背景知识补充意义的过程[11]156-162。意义和外部世界一般情况下不是直接对应的。大部分情况下,意义是经过人大脑加工过的客观世界,具有主观化、情景化和动态化特点。意义是“概念化”的。词语的“意义等同于听话者(或读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可以说,意义是词语和人脑中概念之间对应的关系,而不直接是词语和世界之间对应的关系。意义具有物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基础[12]1-24。

动态意义建构论在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意义是作为主体的人建构的,单词本身没有意义,句子本身也没有意义。意义是词语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人的主观心理在线建构的。建构意义时,语言成分特质只作为部分线索,还需要借助非语言知识、语境信息、知识和对关于听者(读者)心理的推测。动态意义建构论关于意义的基本概念有:语境化解释、概念内容、限制和建构。词语的意义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性”,具体的意义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触发的。每个词项都与一大批概念内容相联系,“概念内容”是建构意义时要依据的部分原材料,另一部分原材料是一组“规约限制”。“概念内容”是意义的原料,而不是意义的组成部分。概念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词语每一次使用的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概念内容。限制有四种,分别是人类认知能力、客观现实、规约和语境。“建构”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人的大脑基于词语的“概念内容”,在一系列的限制下,在线建构意义的一系列过程[13][14]315-316。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语境中的词语意义是通过人的主动认知加工,合成语境信息和词语的概念内容产生的。意义具有认知、动态和与语境相结合的特点。这一理论比其他研究意义的方法更注重语境这个因素。

二、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隐喻的翻译过程特别复杂,以“动态意义建构论”来看“隐喻的解读”与“隐喻的表达”两个过程,我们发现:隐喻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意义建构的过程,在隐喻解读阶段,作为读者的译者依赖自己所具备的源语知识,根据一定的语境,解读源作品中隐喻的意义;在隐喻表达阶段,作为作者的译者依赖自己所具备的目标语知识和语境,在目标语文本中重新建构源文本中隐喻的意义。

(一)《围城》中汉语隐喻的类型及翻译策略

我们从文化输出的视角可以把《围城》中的隐喻分成两种类型:文化负荷高隐喻和文化负荷低隐喻。

1.文化负荷高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负荷高隐喻在这里指的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文化负载度高,来源于典故、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中的隐喻,是特定的文化中特定的表达。如衣锦还乡、鸡鸣狗盗、结为秦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等。这类隐喻可采取以下翻译策略:

(1)直译源语喻体加注

对于那些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文化负荷高隐喻构式(来源于典故、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等),目标语读者缺乏理解这种隐喻的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这时译者应该采取直译源语喻体,然后在文中或文后加注释的翻译方法。

在《围城》的翻译中,译者对诸如马前泼水、破镜重圆、举案齐眉、鸡鸣狗盗等文化负荷高的隐喻,就采取了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放在文后注释之中的方法。

董斜川道:“好,好,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慎明兄将来的婚姻一定离合悲欢,大有可观。”[15]99

Tung Hsieh-ch’uan said,“Well,now.Though‘water was poured before the horse,’still,the‘broken mirror was made round a-

第21卷第4期罗玉枝: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gain.’Shen-ming’s future marriage will certain-ly be full of vicissitudes.It should be worthwatching.”[16]90

(2)直译源语喻体,不加注

辛楣道:“不管她。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事,‘解铃还需系铃人’,我明天去找她[15]278。”

“Never mind her,”said Hsin-mei.“MrsWang is the one who started it all.‘Whoeverties the bell around the tiger’s neck must untieit.’I’m going to go see her tomorrow[16]257.”“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

(3)翻译成“源语喻体”加“喻标”

方鸿渐说:“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学政治,那真是以后天发展先天,锦上添花了[15]54……

Fang Hung-chien said,“Women are naturalpolitical animals.Political tactics,such as say-ing yes and meaning no,retreating in order toadvance,are what they know from birth.For awoman to study political science is really develo-ping the innate through the acquired;it is as su-perfluous as adding flowers to embroidery…”[16]52

对“锦上添花”这个隐喻,因为语境度低,译者为了向英语读者传递“锦上添花”的文化意象,在这采取了直译源语喻体,在前面用用“as+adj.+as”结构给出喻标的方法。

(4)直接译出喻标(非隐喻构式)

鸿渐笑道:“你真可怕!可是你讲孙小姐的话完全是痴人说梦。”[15]152

Smiling,Hung-chien said,“You’re a realterror!But what you say about Miss Sun is com-plete rubbish.”

唐高宗时,有个和尚,修行很高,言谈举止十分奇异。一次,他到长江、淮河一带云游。有人问他:“你姓何?”他回答说:“我姓何。”这人又问:“何国人?”他又回答:“何国人。”和尚死后,李邕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只好根据他当年的回答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此事被后人当成笑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

成语“痴人说梦”即由此而来。原意是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还信以为真,后来人们用以比喻说话荒唐,违背常理,完全不切实际。

2.文化负荷低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负荷低隐喻是相对文化负荷高隐喻而言,文化负载度低,是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体验将具有相似点的两个不同事物联系到一起形成的表达式。这类隐喻的翻译策略:

(1)优先翻译成目标语隐喻

英汉两个民族因为不同的文化体验,对同样的概念意义有不同的隐喻意象投射。如果能找到目的语中表达相同含义的特有喻体,我们应采用目的语特有的相对应喻体来表达源语喻体表达的含义。

苏小姐道:“好哇!拐了弯拍了人家半天的马屁,人家非但不领情,根本就没有懂!我劝你少开口罢。”[15]54

Miss Su said,“Oh,great,you spend allday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trying to flatter herand she not only doesn’t appreciate it,shedoesn’t even understand it.I suggest you saveyour breath.”[16]53

这里尽管英汉隐喻喻体形式不同,但所影射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2)语境突显度高,直译源语喻体

针对源语的隐喻喻体,在目的语中既找不到相似的喻体,又找不到对应的喻体时,如果上下文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足以理解直译的源语喻体,译者就采取直译源语喻体这一方法。因为“译作中富于异国风味的细节描写,将另一个民族的生活场景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展现在译语读者的面前,增进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17]47-51。从而丰富了目标语的表达方式。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15]5。

Some called her a charcuterie(a shop selling

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cooked meats)—because only such a shop wouldhave so much warm-colored flesh on public dis-play.Others called her“Truth”,since it is saidthat“the truth is naked.”But Miss Bao wasn’texactly without a stitch on,so they revised hername to“partial Truth”[16]7.

“熟食铺子”后的解释和对“真理”特征的解释给目标语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认知语境,所以译者采取了直译源语喻体的翻译方法。这样使目标语读者付出了和源语读者同样的认知力,实现了隐喻的认知对等。

(3)语境突显度低,直译喻标含义,舍弃源语喻体

当上下文缺少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直译隐喻的语境,译者采取了舍弃源语喻体,直接翻译出喻标含义的策略,从而传递出源语隐喻的含义。

我先把信给高校长看,在旁打几下边鼓,他一定升你,而且全不用你自己费心[15]281。

I’ll then show the letter to President Kaoand sing a few rounds of praise for you on theside[16]260.

对“打几下边鼓”这个隐喻,译者在翻译时舍去了隐喻传达的意象,保留了隐喻的含义。因为该隐喻的前后语境并没有给理解这个隐喻意象提供一定的线索。

(二)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策略

从以上对动态意义建构论的阐述,我们发现它的主要论点是意义语境依赖观、意义规约限制观和意义动态建构观。下面我们从这三个观点出发,以《围城》中汉语隐喻的翻译为个案,对隐喻翻译策略的选用进行解释。

1.意义语境依赖观与隐喻翻译的语境灵活性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词语本身只有一组概念基质,没有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才能生成。意义与语境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推理,翻译中我们应具体考虑“语境”因素,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通过对《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我们发现,译者根据词语出现的不同语境,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对文化负荷低和文化负荷高的隐喻,采用了灵活的翻译策略,体现了隐喻翻译的动态性和语境灵活性。

2.意义规约限制观与隐喻翻译的文化规约性

根据动态意义建构论,建构意义既要考虑语境,也要考虑规约限制。规约就是我们日常所在的社团建构场景和用词的习惯。规约有两个方面,“一是词语形式和概念内容之间的映射,二是特定概念内容建构的可能性是受到限制的”[14]315-316。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推出:隐喻意义的建构也要考虑规约限制,翻译隐喻时我们更应考虑特定文化的传统惯例。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对文化负荷高的隐喻采取了和文化负荷低的隐喻不尽相同的翻译方法,充分体现了隐喻翻译的文化规约性。

3.意义动态建构观与隐喻翻译的心理性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意义”不是静止不变的,话语的意义是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心理建构的。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发现隐喻翻译从表层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深层次其实是译者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起关键作用。译者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直接影响隐喻的翻译。一方面“译者作为隐喻翻译认知活动的主体”,其认知思维能力和心理过程影响对隐喻的翻译;另一方面“其情感、态度和联想等心理活动会直接作用于隐喻翻译过程及结果”[18]47-50。另外,读者的接受心理也对译者产生一定的制约。译者既与作者和原作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与潜在的读者群互动,预测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19]157-158。

体现在译者个体身上的认知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影响译者对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例如,在《围城》的隐喻翻译中,由于译者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心理,也考虑到读者的心理接受度,对很多“文化负荷高”隐喻采取了直译源语喻体的策略,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隐喻的翻译更为复杂。动态意义建构论从认知角度出发,认为意义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模糊的,肯定人类认知对意义理解和建构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考虑语境、概念内容、建构和经验等因素,为意义的形成和理解提供了较全面整体的解释。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隐喻的翻译,我们发现隐喻翻译具有语境灵活性、文化规约性和译者心理性等特点。动态意义建构论勾勒了意义动态建构的框架,对隐喻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真正要将其应用到隐喻翻译研究中,还需要我们

第21卷第4期罗玉枝: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对语言理解和交际中的认知机制和知识动态作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101-105.

[2]周红民.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J].外语教学,2004(1):60-63.

[3]张美芳.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43-46.

[4]李怀宏,易永忠.隐喻·文化·翻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114-119.

[5]郭英珍.隐喻的语用文化差异及翻译[J].外语教学,2004(3):57-60.

[6]李 健.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9-132.

[7]杨润芬.中西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J].语文学刊,2007(2):9-12.

[8]许 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9]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蒋 勇.复合空间理论与关联理论相似的语言哲学

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1(1):1-5.

[11]EVANS V,GREEN M.Cognitive 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Press,2006.

[12]ALBERTAZZIl L.Meaning and Cognition: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msterdam[M].Philadel-phia:J.Benjamins Pub.Co,2000:1-24.

[13]WILLIAM C,CRUSE D A.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14]张克定.词义研究的新动向:动态意义建构论———《语言意义:语义学和语用学引论》介绍[J].外语教

学与研究,2004(4):315-316.

[1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6]JEANNE K,NATHAN K.Fortress Besieg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2003.

[17]杨晓荣.小说翻译中异国情调的再现原则[J].外语研究,1989(3):47-51.

[18]肖家燕,王小潞.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5):47-50.

[19]周 青.心理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制约[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157-158.

(上接第22页)和研究中的被动局面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改观。同样,能源利用实践也离不开能源加工转换的踊跃参与,《能源法》及其研究短期内也很难改变其一贯对能源加工转换的偏好。在二者并存的格局中,二者的关系无疑会成为一个令人无法逃避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尽管这一分析错漏难免,但愿它能引起人们对二者关系的重视,进而推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济哲.山西煤炭的就地转化[J].瞭望,1985(48):139.

[2]张 勇.能源基本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29-153.

[3]吕振勇.能源法简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79.

[4]赵雪纲.关于法律本质的认识论探讨(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4.

[6]李梅影.贵阳市常务副市长马长青:“贵阳矿产资源必须就地转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03(027).

[7]包头市政府.上半年我市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EB/OL].(2008-12-24)[2012-01-09].http://www.baotou.gov.cn/html/2008-12/2008-12-24-9-46-7967.html.

[8]张阿玲.能源加工转换[EB/OL].(2008-05-11)[2012-01-14].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01/2008/200805111463277.html.

[9]隗斌贤.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分析[J].北京统计.1995(11):26.

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2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 3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4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5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6 《绝望主妇》人物语言个性化翻译浅析 7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8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9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10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11 论AIDA模式在大众汽车英文广告中的语言体现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3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14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 15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6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17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8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9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20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21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22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 23 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 24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25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26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7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28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29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30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31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32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33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34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婚姻观及其原因 35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36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37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38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39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40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41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42 中美幽默的比较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43478099.html,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作者:力一轩 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举例分析了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的使用,主要着重于由于文化不同和语言差异而导致的表达不同。通过分析,指出归化、直译与意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文化冲突;语言差异;归化;直译;意译 本文选自《华尔街时报》,题目为“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发表于《华尔街时报》中文版。这篇文章就中西方爸爸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然后发表评论。原文中,作者引用了一些中国博主回忆自己童年被爸爸打的评论。热议中,有网友认为中国式爸爸打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严苛的爱。 认真对比原文与译文之后,本论文将从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举例分析译文。文化层面上,分析归化策略的使用;语言层面上,分析直译与意译的使用。强调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归化 所谓“归化”,通常是指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一种透明而流畅的译文,从而使得原语文本对于读者的陌生感降至最低。(杨文峰,2010)译者运用归化策略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译文中的一大优势就是运用了归化策略。 (1)原文:To beat is to care,to scold is to love. 译文:打是亲,骂是爱。 分析:译者没有直接去解释原文,而是运用了一句众所周知的中国谚语“打是亲,骂是爱”,这样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 (2)原文:A girl said her father beat her only because he was worried when she returned home late.Another wrote her father would buy her delicacies to eat the day after beating her,and apply ointment to her bruises.At the time I was thinking,why not just not beat me in the first place? She says.“I don’t know where he is now,but if it were possible,I would actually like him to beat me again. 译文:一个女孩说:“小的时候有一天晚回家,爸爸刚找到我什么也没说,打了我一巴掌。就那一次。另一个女孩写道:”从小到大父亲最疼我,小时候不听话也打过我不少次,但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 echnology2001No.3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谢之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 解和认识翻译过程、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思维;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A]100026141(2001)0320001206 1难点之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确定以及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隐喻性认知的理论,进行翻译思维过程的初步探讨。 2认知隐喻的基本观点及运作机制2.1基本观点 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形式转换,而在形式转换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又是思维的载体。符号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 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达。原语符号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言语组合,所以,理解是认知主体通过原语的言语符号逆向还原其表征对 象(包括所指、情感等意义);目的语则先是以其体系性存在于译者的大脑中,在原语表征对象的制约下作适当调节选择后化为具体言语符号,结果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所以,直接表达的不再是原语符号,而是认知主体在理解思维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指 意义和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翻译主体的认知能 力和思维取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翻译规律,确立翻译标准,评判翻译优劣,我们很有必要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主体认知思维规律上来。 然而,揭示翻译思维规律并非易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热门话题,至今方 兴未艾。虽然在语言层面隐喻与非隐喻的划分上以及研究的目的、途径上,学者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隐喻的认知功能上基本取得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语言顺应论下浅谈翻译文本的选择(一)

语言顺应论下浅谈翻译文本的选择(一) 摘要]语言顺应论强调语言与交际目的,交际环境,交际对象之间的一致性。译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者,要想成功地实现译作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就必须特应的语境条件和读者对象,有目的地选择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本文是从鲁迅和利玛窦的翻译实践中,浅谈翻译文本的选择。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翻译文本鲁迅利玛窦 一、语言顺应论与翻译 语言顺应论(theoryoflinguisticadaptation)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Verschueren在上世纪80年代酝酿,于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它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出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交际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变异性(variability),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2)商讨性(negotiability),即语言的选择并不按照某种特定的程式或关系进行,而是有相当的灵活性;3)顺应性(adaptability),这是三个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各种语言项目中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特征(verschueren,1999:173)。语言顺应论的核心是顺应的动态性(dynamicsofadaptability),即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与语言结构互动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语言的选择必须积极顺应具体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不管是口头话语还是书面语篇,语言使用者都应该有意识地将交际对象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才能成功地传达自己的意图。顺应过程中意识过程(salienceofadaptationprocesses)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廖晶,施红梅,2005:168)。 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翻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从文本的取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个阶段都包含译者对多种选择的确定。相比于一般的语言选择过程,翻译这种双语间的转换活动涉及的选择层次更为复杂。“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着语言符号之外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宋志平,2004:20)。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翻译活动中的各种选择都与交际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译者必须能够从特定的翻译语境中选择一种具体的翻译目的,而翻译活动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顺应这个翻译目的做出的。宏观层次的选择要顺应于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微观层次的顺应则体现在译者可以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的顺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由于跨文化交际中差异的客观存在,绝对的全方位的顺应是不可能在一次翻译活动中得到全部实现。译者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前提下,只要能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目的出发,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有意识地选择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从而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就可以算是成功的翻译(宋志平,2004:22)。 二、鲁迅翻译文本的选择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谈到翻译时曾明确指出:“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共译之例;三曰,善能译之才”(郭延礼,1998:227)梁氏所言“择当译之本”,指的便是译者的选材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加以介绍和翻译是翻译过程中一个最根本的选择。在历史大变革时期,较之“怎么译”,“译什么”更成为译事的头等要义(许钧,2002:63)。如何“择当译这本”,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动机,而这种目的或动机通常会受到译语文化的时代,社会和主流思想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大文豪,翻译家鲁迅身处风雨飘摇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他的异化翻译的目的在于颠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但更深远的目的则在于“启蒙”,在于“文艺救国”,在于唤醒国民的革命意识。鲁迅当时所考虑的问题是要用科学和文艺来“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2005g:318)。他指出:

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

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 浅谈英汉翻译、英汉语言特点对比 【摘要】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 不可没,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事实上,翻译已经成 为了一种普遍性的活动,当今的人们直接或者间接都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着翻译活动。 【关键词】翻译语系形合意合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是拼音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表意的语言ideography,所分属的语系不同也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对于广大应试四、六级 的考生来说,如果平时学习中了解英汉语言特点,在翻译应试中能满足翻译标准――“信、达、雅”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贴切原文,这对于想要取得较高翻译分数会有很大帮助,下面本文就将对英汉语言的特点从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 相对于汉语来说,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形式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运用词汇来联系各 个分句,如我们熟知的“and”用来表示并列连接;“if”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关 系;“becaus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虽然说汉语句式也有一定数量的连接词连接,但是使 用频率较之英语小得多。在汉语中,我们通常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来表达意思,英汉两种 语言的这种区别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结构严密紧凑,主次分明;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串起。为了更加 清楚明了,我们试举几个例句: 1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 2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 尽管他人老但是心不老。 在例句1和2中斜体字下划线的单词“but”和“Although”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逻辑 关系体现在汉语句子的括号中,这正表明英语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而我们中 文习惯的表达则是省略了括号内的字词,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连接起来,连词介词都少于 英语。 二、英语的末端开放与汉语的首端开放 汉语句式的展开是以中国人逻辑思维顺序展开的,通常是先叙述实物的外围环境和客 观因素,然后再叙述具体事务和中心事件。英语句式则与之相反,除了个别的做定语的单

英汉翻译论文

英汉翻译论文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 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 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 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 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 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 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 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 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 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 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 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 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 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 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英语翻译中隐喻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 (一)隐喻 从词源角度看。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原有词语赋予新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metaphorization),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二是不少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了它的含义。 l、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 大量科技术语是通过隐喻产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科技领域,从而具有新的科技意义。以“head”为例。“Head”原本指代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字典中定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鼻、嘴和脑”;而在科技英语中,“head”指“磁盘的磁头”。对于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单词“head”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又如,“memo~”(记也是个常用词,用于计算机,根据其类似的功能。成了接受、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存储器”。 2)一个领域的术语,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例如.Information Highway 息高速公路),是把运输领域的概念形象地应用到信息领域。再如:“lay by”这个词最初用于航运,是指河流或运河的一段宽阔水域。船只可以在那里停泊。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_以美剧_绝望的主妇_为例下载本文 导读: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有字幕的属性,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 第25卷第1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 杨成青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 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 例,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关键词][作者简介] 字幕翻译;功能目的论;翻译策略;绝望的主妇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杨成青(1970-),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 有字幕的属性。将两者综合,则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时间限制性 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平均的停留时间在一到两秒之间,并不像文学作品上的文字,读者可以前后反复地阅读欣赏,在没有理解的地方可以回读。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的信息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入A is B的基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信息传播尤为重要,翻译作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桥梁也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曾一度被看做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但事实上,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活动,形式上虽是语言字符的转换,内容上却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永远与文化脱不了干系,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思维方式的影响 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东方民族惯用具体性,由多到一的综合型思维方式,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横向铺叙,注重整体和谐。有时英语的一个长句需要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而汉语中一个意群的若干短句却可以合译为一个英语长句。英汉民族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等的不同。如此例句:“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如直接译成:“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树叶才慢慢的落下。”这种翻译显然受到了语言形式的拘束,译句结构混乱,呆板没有条理性且语言支离破碎。如将译文译成“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们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就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段精彩的翻译。再如奥运口号“北京欢迎您!”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们常见的译文为“welcome to Beijing!”翻译中句式的改变,使用英语祈使句,恰当的表达出中国人祈盼奥运的热情。如译为“Beijing is welcome you”,则语气过于平淡,效果大打折扣。 2 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的影响 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的许多圣经故事,文学作品等以及中国的神话,典故,诗词歌赋等也被各自接受和欣赏,翻译也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翻译就必须是历史典故和历史文化的翻译,而不单单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例如:在《旧约创世纪》中,有这么一句话:“Can't you see it is an apple?”字面意思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苹果么?”根据历史典故,我们知道夏娃受到魔鬼的引诱吃了善恶树上的苹果,触怒了上帝。苹果(apple)一词也就成了陷阱的意思。所以,此处译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陷阱么?”更为贴切。风俗习惯更是如此,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精确性。如汉文化中,人们崇尚“民以食为天”,见面问一声“吃了吗?”,一则表示关心寒暄,二则也是正式交谈的开场白。但如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则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也不能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译要在双方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3 宗教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信仰佛教,相信佛主主宰一切,而欧美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汉语中有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摘要: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文章试图将该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指导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汉英翻译;教学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英汉互译能力是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以补全句子形式出现的汉译英试题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而这仅占卷面总成绩5%的5个汉译英句子却成为众多考生的薄弱环节,甚至攸关整场考试的成败。学生之所以在翻译题目上失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此题被安排在整套试题的最后,学生对考试时间统筹不合理,导致没有时间去作答;此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即使勉强作答,多数学生的“汉语式英语”现象过于严重,译文很难得到高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汉译英水平成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指导翻译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中

国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一、语法隐喻概述 1985年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概念,这一提法超越了传统的词汇隐喻研究。具体来讲,“语法隐喻”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这两种语法结构分别展现了同一概念含义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随后,halliday又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强调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名词化把小句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原本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示属性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特征。 在一致式概念表述里,按照我们的传统表述经验,动词表示动作、过程,名词表示行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等。这种方式贴近我们的直觉感应,多用于日常英语表达。而在隐喻式表述概念中,人们通常根据语言的实际应用需要,变化原有的语法关系,即动词、形容词常被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等。这种用名词表示动作,或用动词表示某些概念的表述方式,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语法隐喻。通过大量的语料比较分析可知:在日常英语里,人们通常较多使用一致式的感性表达方式;而在书面英语或比较正式的文体中,

从目的论看许渊冲的中国古诗翻译

从目的论看许渊冲的中国古诗翻译 摘要: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历来被翻译界争论较多。而许渊冲先生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这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实践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探讨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并认为许渊冲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是由翻译目的论决定。 关键词:古诗;翻译;许渊冲;目的论;三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一直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都是译界的头等难题。诗人所追求的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或者体验,而诗歌译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是原原本本地传达诗人的情感与体验,还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形式美。面临这种翻译重任,中外翻译学者都在尝试各种翻译策略与方法将诗歌的音、形、意完美的表现出来。许渊冲则是其中之一,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一、翻译的目的论 1、翻译的定义 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源文为基础

的翻译行为,像其他任何行为一样,翻译也受翻译目的的支配。在弗米尔的翻译定义中,翻译要对其预期的目标和接受者起作用,即达到预期的目的。每一翻译行动都有一个目的。那么,每一翻译行动要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均以预期达到的目的为基准,由这一目的所决定[1]。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委托者和译者就译文的预期接受者、翻译目的达成的明确指示和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不必对源语文本和源文作者惟命是从,不必一味拘泥于源文或其表层结构,而应考虑翻译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阅读期待及交际需求。因而在目的论下,译者被看作是翻译行为的专家, 他要对所承担的任务的执行以及译文的定稿负责。对于翻译目的的界定,弗米尔认为这一概念可以用于三个方面,因而有三层意思:“谈翻译过程时,指过程的目标。谈翻译结果时,指译文的功能。谈翻译模式方法、策略时,指模式的意图。” 2、目的论三原则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而另外两个法则,是指“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前者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后者则是指译文在一定程度上要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取决于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从属于目

论莎剧翻译中隐喻的翻译【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英语 论莎剧翻译中隐喻的翻译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隐喻是“一种语义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从语义角度看是迅猛的,即在两个语义域之间通过某种抽象图式类比的方法,将一个词域(始源语义域)应用到另一个语义域(目标语义域)”。因而,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贯穿于一切语言之中,且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西方各自的隐喻有其特殊的含义,故歧义和误解在所难免,所以十分有必要研究隐喻的翻译。 我国已经出版的上百种莎剧译本,每一版本对隐喻的翻译都有其特别侧重的因素。莎剧在中国的读者群起码可以分成四大组:无英文基础、借助译本阅读莎剧的一般读者,借助中译本了解外国文学或借助中译本学习英语的学生、评论家,用中文演出莎剧时的编剧,用原文进行学术研究但借助中译本撰写和发表论著的学者。莎剧中有许多隐喻,因而对莎剧中隐喻翻译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其他方面隐喻的研究。 汉译莎士比亚成就较大的有朱生豪、曹未风、梁实秋和方平等。他们都为莎剧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朱生豪自20世纪30年代起,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以毕生精力完成了31部莎剧的翻译;曹未风于1946年出版36卷本《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于1947年出版了40集的《莎士比亚全集》,在汉译莎剧中自成一体。最近一项重要成就就是方平主编的12卷《新莎士比亚全集》。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所以译文的风格也大相径庭。 在莎剧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对隐喻词理解的不同,及要注重文章的文学性等在翻译隐喻时,译者不能机械地照字面翻译,而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作家所要表达的感情并结合汉语表达习惯来确定翻译对策。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剧各译本隐喻的翻译的对比,探索出更好的翻译方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隐喻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西方隐喻有其各自的特色,会产生一些误解,因而在翻译时,译者不能机械地照字面翻译,而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作家所要表达的感情并结合汉语表达习惯来确定翻译对策。本文将通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大部分人都认为译文应该准确 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确实,传统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译文应该从文体以及其他语言学特征上与原文相同。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 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种热潮,人们认为应该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即看读者是否能获得和原文一样的心理反应。 Nida认为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 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对等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 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1]。在Nida看来,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该不像译文。要让原文和译文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自然,使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 Vermeer的目的性理论(skopos theories)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VemeerHans J)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德国的功能翻译派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

(Hans 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诺德给翻译下的定义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2]诺德以译文的目的为准则,为译文的改译和增删提供了标准。根据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Nord,2001 )。诺德将翻译的目的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使用直译以体现源语的语言结构)。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呢?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但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3]。目的性原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4]。 功能派创造性地提出的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