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院系经济与治理系

专业物流治理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01 月19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

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治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物流治理(本科)专业培养打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这次课程设计要紧是针对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物料出库数据进行EIQ数据分析,通过应用有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使学生能通过一周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中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三、要求完成的要紧任务:

1. 熟悉物流中心的有关知识。

2. 收集、整理物流中心的背景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刻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内容

完成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一个月发货清单数据的有关分析;详细讲明及数据附录见《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按照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发货数据,运用EIQ的分析步骤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结合物流中心治理的一些理论提出改进措施。

二、具体要求

按照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EIQ分析方法概述

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

2.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现状与数据收集

描述该公司简介、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的现状、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等内容。

3.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1)EQ分析与EN分析

(2)IQ分析与IK分析

(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

(4)作业的改进措施

三、设计工作要求

1. 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手写,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格式规范;

2. 分析评判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 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案例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1988年由原中国邮电部、武汉市政府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现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德拉克控股公司共同经营,是当今中国产品规格最齐备、生产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光纤光缆专业制造和研究开发企业。公司位于武汉市关山二路四号,地处风景秀丽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达十四万平方米。

长飞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厂房和生产设备,采纳世界先进的光纤光缆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治理方法,于1993年领先在通信制造行业中获得了国际标准ISO 9002系列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长飞公司将质量治理体系转换为ISO 9001:2000版国际标准。2004年又获得ISO 1400 1环境治理认证。

自1992年长飞公司的光纤光缆产品应用于中国国家骨干光缆网以来,光纤光缆产品已遍及全国,并行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南非、欧洲和中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邮电、铁道、电力、广播电视、航天、石油化工、交通、国防、教育等行业。

通过多次光纤扩产和光缆扩产,光纤和光缆的年生产能力分不达到15 00万公里和15万皮长公里。长飞公司在持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在国内相继投资成立了长飞光纤光缆(上海)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江苏)公司,控股广东汕头奥星光缆公司。围绕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光纤产品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不仅产品品种和生产能力得以优化,而且集团化的运作,降低了成本,提升了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面临市场的种种机遇与挑战,长飞公司将连续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导向,持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严格质量治理,保持连续稳固的进展,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为全球的通信事业的进展作出更大的奉献。

长飞公司光纤成品仓库储备的光纤品种有268W、289WY、3407W、3 437W、GIMM 407 W、GIMM 457 W六种产品。光纤是以盘为单位存放在货架上。仓库内的货架分为三种:自动立体库、固定式货架和手摇式货架。自动立体库可通过机器人自动完成每盘光纤的入库、出库,而且出库时4张订单可同时出库,互相之间不受阻碍。自动立体库尽管效率最高然而储位有限,如果遇到停电、修理保养,从自动立体库发货就会受到阻碍。

固定式货架因每排之间要留人员行走通道,较占面积,因此设置的货架数较少。手摇式货架不用每排之间留人员行走通道,要进入货架时只需摇开该货架即可,因此设置的货架数较多。

每盘光纤的包装外表面都有条形码,通过条形码查询数据库能够得到该盘光纤的所有性能参数。光纤出库时,第一按照客户订单的光纤类型、光纤级不、光纤长度、光纤盘数要求在数据库中将满足要求的光纤挑出。如果光纤在自动货架上,则通过运算机程序操纵来使被挑的光纤直截了当从自动立体库出库;如果光纤在手动货架上,则按照数据库打印出的出库单在相应的货架上用条码识不器将光纤挑出。尽管长飞公司光纤仓库采纳了数据库、自动化仓库以及条码等现代化的装备和技术,但总体而言仓储治理的水平较低,存在的一些咨询题要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按照出货数据的统计结果来规划储区和储位。因有光纤条码,入库时库管人员不分光纤类型、光纤级不、光纤长度随机存放光纤,而这大大降低了出库效率和提升了盘点的难度。

(2)没有按照出货数据的分析来及时调整生产和设置不同的存货水平。

(3)账面盘点是一月一次,实物盘点的周期是半年一次,不符合A类存货应当设置较短的实物盘点周期的原则。存货ABC分类和相应的仓储治理的一些原则、制度、考核体系等不完善。

(4)缺乏顾客ABC分析。订单处理时期不按顾客的重要性排定出货时程和拣货顺序,而是从易于拣取的量少的订单开始,如此会存在小户驱逐大户的现象。

(5)差不多是按订单拣货,关于能够采纳批量拣货的订单没采纳批量拣货来提升拣货效率。

(6)客户资料的数据没有进行客户编码,较难迅速查询到有关数据。

(7)仓库职员缺乏仓储治理方面的培训。

因此,按照发货数据的统计分析,将各种类型、各种级不和长度的光纤分类存放来提升出库效率,按照各种产品的畅销情形来及时调整生产和设置不同的存货水平,按照顾客累计的购买金额来制定不同的销售政策和

顾客服务水平等等,EIQ的分析对长飞公司光纤仓库的运作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1EIQ分析方法概述

EIQ分析法是以顾客导向为主,且针对具有不稳固或波动条件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一种分析方法,目的是协助设计者掌控物流作业特性,探讨其运作方式,从而规划作业系统拣货方式和储位划分等事项。

EIQ分析能够对客户订货订单信息数据,分不进行IQ、IK、EQ、EN等项目的分析。其具体指标讲明如下:

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中的E8(1050376)是原出货订单表中1050376-2、1050376-3和1050376-3的合并;E35(1050405)是原出货订单表中1050405-1和1050405-2的合并;E51(1050424)是原出货订单表中1050424和1050424-1的合并;

E53(1050426)是原出货订单表中1050426-1、1050426-2、1050426-3、1050426-4、1050426-5的合并。

⒊1 EQ分析与EN分析:

①订单量(EQ)分析:

将EQ按照Q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如下表:

按照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进行EQ分析,我们能够对客户进行ABC分类,A类为E5、E11、E22、E35、E13和E31,B类为E53 E44 E32 E45 E47 E41,其他的可分为C类。关于A类订单,要进行重点治理,对它们的拣货设备的使用也能够分级。从表中数据可知A类订单为公司的大客户,在销售方面也应加大重点治理和采纳不不同的政策,如能够对大客户进行折扣,优待销售,稳固客源。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能够将上表绘成折线图,如下:

依据EQ分布图分析,我们明白长飞公司物流中心的出货订单的出货数量分布趋势明显,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

规划时可将订单作ABC分类,次数少量大的订单可作重点治理,有关拣货设备的使用也可分级。

②订单品项数(EN)分析。

按照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能够看到单一订单的种类数差不多上是1项或2项,这讲明能够采纳单一拣取的分类作业方式来满足需求,下图能够展现。

EN分析

0.5

1

1.5

2

2.5

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

订单号E 品

N

从上图中能够看出,单一订单的出货类数较小,而物资类不数也只有5种,数目少,累积出货类不数较总出货类不数也不大,这能够考虑以单一拣取方式作业。

⒊2 IQ分析与IK分析:

①品项数量(IQ)分析:

按照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将IQ分析按照Q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如下图:

按照上表可知,同样要进行ABC分类,A类为I1、I2和I5。这三种物资的订货数量较大,应重点治理,保证其货源充足,定期查看库存,关于这三种物资不承诺显现缺货情形。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能够将其绘成折线图展现,图如下:

IQ分析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2345品项I 数

量Q

从上图中能够看出,IQ分布图类型为一样物流配送中心常见模式,由于趋两级化,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规划时可将订单作ABC分类,将次数少数量大的订单作重点治理;将产品分类以分区式储备,按各类产品储备单位、存货设定水平的不同,可分级使用拣货设备。

②品项受受订数(IK)分析

按照改进后的出货订单表,将IK分析按照K量的大小进行排序,有图表如下:

从上表中能够看出,对订货次数仍能够进行ABC 分类,I1和I2的订货次数较多,应计入A 类,进行重点治理。应将这2项置于方便出货的位置,或者离出或口较近位置,以缩短行走和搬运的距离和时刻。同样的,为了更方便的了解,将表绘成折线图展现,图如下:

IK分析

510152025301

2

3

4

5

品项I

次数K

从上图中能够看出,IK 分布图的数据趋势表现明显,可利用ABC 分析法作进一步分类。规划时可依产品分类划分储区和储位配置,A 类可接近出入口或便于作业的位置及楼层,以缩短行走距离,若物资种类多时可考虑作为订单分割的依据来分不拣货,但本案例的物资种类较少,能够不考虑此种情形。

通过EIQ 分析法,能够专门清晰的了解到长飞公司重要物资有哪些,重要客户有哪些;能够指导物资储位规划,提升发货效率;能够提升对A 类物资和客户的治理水平,保证公司利润。

⒊3存货ABC 分析和顾客ABC 分析

①存货ABC 分析:由IQ 分析表可知,I1、I2和I5即光缆型号为268W 、289WY 和GIMM457W

可分为A 类产品,因为这三种型号的光缆订货数量较大,应重点治理,保证其货源充足,定期查看库存,关于这三种物资不承诺显现缺货情形。其他型号可分为B 类和C 类。

②顾客ABC 分析:由EQ 分析表可知,我们能够对客户进行ABC 分类,A 类为E5、

E11、E22、E35、E13和E31,而订单E53、E44 、E32、 E45 、E47、 E41可分为B 类,其他的则可分为C 类。关于A 类订单,要进行重点治理,对它们的拣货设备的使用也能够分级。从表中数据可知A 类订单为公司的大客户,在销售方面也应加大重点治理和采纳不不同的政策,如能够对大客户进行折扣、优待销售,保证利润,稳固客源。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

沈阳大学

2.3 MASM的介绍 MASM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汇编开发环境,拥有可视化的开发界面,使开发人员不必再使用DOS环境进行汇编的开发,编译速度快,支持80x86汇编以及Win32Asm是Windows下开发汇编的利器。它与windows平台的磨合程度非常好,但是在其他平台上就有所限制,使用MASM的开发人员必须在windows下进行开发,历经二三十年的发展,目前MASM的版本已升至6.15,支持MMX Pentium、Pentium II、Pentium III及Pentium 4等指令系统。 2.4总体设计功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采用汇编语言设计一个运行于计算机的“霓虹灯”的模拟显示 程序,由$及*字符相间,从两侧向中间螺旋汇聚直至形成一个矩形,这就要求该霓虹灯能够动态地进行变化;霓虹灯模拟显示程序主要是进行程序循环调用,可以通过CMP、JMP、JZ、RET等命令进行跳转。由于是霓虹灯的模拟显示,因此在进行程序循环调用前需要进行数据段定义,以使子程序在进行调用时能够根据数据段的定义来执行,最后显示结果。 定时器中断处理程序:计数器中断的次数记录在计数单元count中,由于定时中断的引发速率是每秒18.2次,即计数一次为55ms,当count计数值为18时,sec计数单元加一(为1秒)。 视频显示程序设计:一般由DOS 或BIOS调用来完成。有关显示输出的DOS功能调用不多,而BIOS调用的功能很强,主要包括设置显示方式、光标大小和位置、设置调色板号、显示字符、显示图形等。用INT 10H中断即可建立某种显示方式。用DOS功能调用显示技术,把系统功能调用号送至AH,把程序段规定的入口参数,送至指定的寄存器,然后由中断指令INT 21H来实现调用。 键盘扫描程序设计:利用DOS系统功能调用的01号功能,接受从键盘输入的字符到AL寄存器,以及检测键盘状态,有无输入,并检测输入各值。 2.5详细功能设计 2.5.1主程序功能 主程序通过调用各个子程序来实现清屏,改变图形等功能,具体调用过程如图1所示。 沈阳大学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仿真软件案例专题之农村篇 1、弓I言:............... 2、设计任务及要求: ..... 3、设计内容: ............ A.基站小区配置过程.... 1.增加基站 ........ 2.添加硬件单板 .... 3.单板上电加载 ... 4.网元布配规划 .... 5?网元布配 ....... 6?GPS设置....... 7.小区启动......... B.RNC侧管理小区...... 1.增加基站 ....... 2.设置基站信息........ 1 1 1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设置基站小区邻区6 3.设置基站链路 .... 4?设置基站小区参数??

6?载频设置 7?信道功率设置 C. 查看告警及业务验证 ............6 D. 验证 .. (7) 第二数据配置 1、 引言: .......................... 7 2、 设计任务及要求: ................ 7 3、设计内容: ...................... (一) ................. 数据规划 7 1、 ............. 硬件数据规划 8 2. 本局数据规划 ............ 9 (二) ................. 实验脚本 9 1?执行脱机操作 ............ 9 2?配置硬件数据 (9) 4?格式化转换数据并执行联机操 (三)实验操作 1、单板运行状态的检查 ......... 15 3?配置本局数据 10 隹 ........................ 10 10 4、实验测试 .. (15) 16

09电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部分) 一、锯齿波发生器 二、语音放大电路 三、可编程放大器 四、数字频率计 五、可调电源 六、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2011.09

一、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 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 (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 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 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范围多大? 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 e、LM324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 LM324 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二、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 (1)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频率范围为100Hz~1KHz,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4 语音放大电路 (2)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的增益为多少dB? (3)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分别在频率为100Hz和1KHz的条件下测试前 置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 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 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 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 其作用是什么? 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4-6班 姓名:朱明录 学号: 0402020608 指导教师:赵金宪 教师职称:教授

摘要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 )是现 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 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 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 编码模块、PCM 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2、系统介绍 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 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示意图见图1。 图1 PCM 原理框图 下面将介绍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2所示,量化器Q 输出L 个量化值k y ,k=1,2,3,…,L 。k y 常称为重建电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1

) 汇编语言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设计1 实验环境 硬件平台:Intel Core i5-3210M 操作系统:DOSBox in Windows 软件工具:Turbo C , Debug, MASM 实验内容 《 将实验7中的Power idea公司的数据按照下图所示的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 1.要完成这个实验,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三个子程序。第一个子程序是可以显示字符串到屏 幕的程序,其汇编代码如下: ;名称:show_str

;功能:在屏幕的指定位置,用指定颜色,显示一个用0结尾的字符串 ;参数:(dh)=行号,(dl)=列号(取值范围0~80),(cl)=颜色,ds:si:该字符串的首地址 ;返回:显示在屏幕上 ¥ show_st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es push si push di mov ax,0b800h - mov es,ax mov al,160 mul dh add dl,dl mov dh,0 add ax,dx mov di,ax mov ah,cl . show_str_x: mov cl,ds:[si] mov ch,0 jcxz show_str_f mov al,cl mov es:[di],ax inc si inc di 【 inc di jmp show_str_x show_str_f: pop di pop si pop es pop dx pop cx } pop ax ret 2.第二个程序是将word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这样我们才能调用第一个程序将其打印出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优秀)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摘要 本次实验利用QuartusII7.0软件并采用DDS技术、FPGA芯片和D/A转换器,设计了一个直接数字频率信号合成器,具有频率控制、相位控制、测频、显示多种波形等功能。 并利用QuartusII7.0软件对电路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同时通过SMART SOPC实验箱和示波器对电路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报告分析了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还分别说明了设计各子模块的方案和编辑、以及仿真的过程。并且介绍了如何将各子模块联系起来,合并为总电路。最后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叙述了本次实验的实验感受与收获。 关键词数字频率信号合成器频率控制相位控制测频示波器 Abstract This experient introduces using QuartusII7.0software, DDS technology,FPGA chip and D/A converter to design a multi—output waveform signal generator in which the frequency and phase are controllable and test frequency,display waveform. It also make the use of software QuartusII7.0 a detailed circuit simulation, and verify the circuit experimental results through SMART SOPC experiment box and the oscilloscope. The report analyzes the electric circuit principle of work,and also illustrates the design of each module and editing, simul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waveform to testing each Sub module. Meanwhile,it describes how the modules together, combined for a total circuit.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present their solutions. And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and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Keywords multi—output waveform signal- generator frequency controllable phase controllable test frequency oscilloscope 目录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基于FPGA的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指导老师:戴慧洁武卫华 班级:通信111班 组长:徐震震 组员:胡彬、韦景山、谢留香、 徐勇、周晶晶、张秋红 日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设计性实践课程。使大家在综合已学现代通信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可编程逻辑器件及EDA技术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实际需求的通信系统电路设计与调试任务。 它不仅能够提高大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和挖掘大家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较好的“能力”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时分多路数字电话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课程设计要求任务 1、64Kb/S的A律PCM数字话音编译码器的开发设计 2、PCM 30/32一次群时分复接与分接器的开发设计 3、数字基带编码HDB3编译码器的开发设计 4、同步(帧、位、载波同步(可选))电路的开发设计

四、小组分工 小组成员负责项目 徐震震同步(帧同步、位同步) 谢留香PCM 30/32一次群时分复接 韦景山64Kb/S的A律PCM数字话音编码 胡彬PCM 30/32一次群时分分接 徐勇64Kb/S的A律PCM数字话音译码 周晶晶数字基带编码HDB3译码 张秋红数字基带编码HDB3编码 五、时分多路数字电话基带传输系统框图

PCM编码设计 一、设计要求 1、PCM编码器输入信号为: 一个13位逻辑矢量的均匀量化值:D0,D1…D12 其中:D0为极性位,取值范围在-4096~+4096之间; 一个占空比为1/32的8K/S的取样时钟信号; 一个占空比为50%的2.048Mb/S的合路时钟信号; 2、PCM编码器输出信号为: 一个8位逻辑矢量的13折线非均匀量化值:C0,C1…C7 其中:C0为极性位.C0=1为正,C0=0为负; 一个占空比为1/32的8K/S的取样时钟信号; 一个占空比为50%的2.048Mb/S的合路时钟信号; 二、PCM编码分析 脉冲编码调制(PCM)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是一种对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取样技术,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特别是对于音频信号。PCM 对信号每秒钟取样8000 次;每次取样为8个位,总共64kbps。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本设计采用了A律方式。 在13折线法中,无论输入信号是正是负,均按8段折线(8个段落)进行编码。若用8位折叠二进制码来表示输入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其中用第一位表示量化值的极性,其余七位(第二位至第八位)则表示抽样量化值的绝对大小。具体的做法是:用第二至第四位表示

汇编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计算机钢琴程序 交通灯控制系统 学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计算机科学2班 学号: 100104010113 学生姓名:马强 学号: 100104010116 学生姓名:夏洋 指导教师:何海涛、邹晓红 完成日期: 2013年7月3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 - 1.1课程设计目的................................................................................................................ - 2 - 1.2课程设计的意义............................................................................................................ - 2 - 2.题目一:计算机钢琴程序....................................................................................................... - 2 - 2.1系统的主要功能............................................................................................................ - 2 - 2.2总体设计方案................................................................................................................ - 2 - 2.2.1扬声器驱动方式................................................................................................. - 2 - 2.2.2延时原理............................................................................................................. - 3 - 2.2.3键盘控制发声程序............................................................................................. - 4 - 2.2.4设计总结............................................................................................................. - 5 - 2.3作品使用说明................................................................................................................ - 6 - 3.题目二:交通灯控制系统....................................................................................................... - 6 - 3.1系统的主要功能............................................................................................................ - 6 - 3.2 系统工作原理............................................................................................................... - 6 - 3.2.1 8259的工作原理................................................................................................ - 6 - 3.2.2 8255A的工作原理:...................................................................................... - 7 - 3.2.3 8253的工作原理:............................................................................................ - 7 - 3.3总体设计方案................................................................................................................ - 7 - 3.3.1程序流程图......................................................................................................... - 8 - 3.3.2接口电路图....................................................................................................... - 11 - 3.4交通灯的设计总结...................................................................................................... - 11 - 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12 - 5.参考文献................................................................................................................................. - 12 - 6.附录:程序代码..................................................................................................................... - 12 - 6.1计算机钢琴程序代码.................................................................................................. - 12 - 6.2交通灯控制系统代码.................................................................................................. - 14 -

电子科大移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题目描述 仿真一:M=1,选定BPSK调制,AWGN和瑞利信道下的误符号率性能曲线(横坐标为符号信噪比Es/N0),并与相应的理论曲线比较。 仿真二:对2发1收的STBC-MIMO系统(Alamouti空时码),分析2发射天线分别受到独立瑞利信道下的误码率性能曲线,并与相同条件下单天线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二、系统设置 三、仿真代码 3.1算法说明 1、信号产生:利用Matlab中的随机整数随机数产生函数randi. 2、调制方法的实现:不同的调制方式对应唯一的一个星座图;通过输入序列找出星座图上的对应位置,即可输出调制结果。 3、信道模拟实现方法:AWGN信道用MATLAB自带函数randn实现,对应平均噪声功率为零;瑞利信道用randn+j*randn,对应平均噪声功率为零。 4、误码率性能曲线:发射信号序列长度设定130比特,仿真4000次,使信噪比在[0,30]每隔2取值,求平均误比特率。 5、收发系统的实现方法:对于单发单收的模型,只需将发送信号加噪声信号即为接收信号;对于二发一收的模型,因为发射天线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每根发射天线的接收信号与单发单收模型的接收信号计算方法相同,最后采用最大比合并得到接收信号。 6、调制方式:BPSK 7、编码和译码方法:二发一收空时编码,最大似然译码。 8、误码率的计算:错误比特数/传输的总比特数。 3.2仿真代码 代码一:调制函数 function[mod_symbols,sym_table,M]=modulator(bitseq,b) N_bits=length(bitseq); if b==1 %BPSK调制 sym_table=exp(1i*[0,-pi]); sym_table=sym_table([1 0]+1); inp=bitseq; mod_symbols=sym_table(inp+1); M=2; elseif b==2 %QPSK调制 sym_table=exp(1i*pi/4*[-3 3 1 -1]);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m调幅发射机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 可行性,选择适合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论证。本课题以小功率调幅发射机为设计对象,并对其主振级、低频电压放大级、调制级、高频功率放大级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论证、调试及仿真,并进行了整机的调试与仿真。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般性理论设计、具体电路的选择、根据指标选定合适器件并计算详细的器件参数、用multisim进行设计的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检验设计指标并进行调整。最后对整个设计出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调幅发射机;振荡器;multisim仿真设计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内容: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 1.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分析, 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和实用电路设计细节,其中包括元器件的具体选择、参数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要求工作频率为10MHz,输出功率为1W,单音调幅系数 m。由于载波频率为10Mhz,大多数振荡器皆可满足,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且不需要 8.0 = a 倍频。由于输出功率小,因此总体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特点。其总体电路结构 可分为主振荡电路(载波振荡电路)、缓冲隔离电路、音频放大电路、振幅调制电路、功

(二)单元电路方案论证 1.主振荡电路 主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件,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发射信号的质量,因此,主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主振荡电路可以有四种设计方案:R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三点振荡电路、改进三点式(克拉泼)振荡电路。 2.振幅调制电路 振幅调制电路是小信号调幅发射机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单元实现将音频信号加载到载波上以调幅波形式发送出去,振幅调制电路要能保证输出的信号为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1)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 的M-QAM调 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班级:通信工程1411 姓名:杨仕浩(2014111347) 解博文(2014111321) 介子豪(2014111322) 指导老师:罗倩倩 成绩: 日期:2016 年12 月21 日

基于MATLAB的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正交幅度调制技术(QAM)是一种功率和带宽相对高效的信道调制技术,因此在自适应信道调制技术中得到了较多应用。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MATLAB软件对M =16 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从理论上验证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系统工作原理,为实际应用和科学合理地设计正交幅度调制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直观的重要方法。实验及仿真的结果证明,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易于实现,且性能良好,是未来通信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正交幅度调制系统;MATLAB;仿真

目录 1引言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 1.3仿真平台Matlab (1) 2 QAM系统的介绍 (2) 2.1正交幅度调制技术 (2) 2.2QAM调制解调原理 (5) 2.3QAM的误码率性能 (7) 3 多进制正交幅度(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9) 4 基于MATLAB的多进制正交幅度(M-QAM)调制及相干解调设计与仿真 (10) 4.1系统设计 (10) 4.2随机信号的生成 (10) 4.3星座图映射 (11) 4.4波形成形(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13) 4.5调制 (14) 4.6加入高斯白噪声之后解调 (15) 5 仿真结果及分析 (20) 6 总结与体会 (23) 6.1总结 (23) 6.2心得体会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其业务能力的探索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七、答辩记录: 答辩意见及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教师(签字):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 3 - 1GSM,CDMA,3G 手机........................... -3 - 1.1GSM手机........................... - 3 - 1.2CDMA手机.......................... - 4 - 1.2.1关于GSM和CDMA手机的辐射问题................ -5 - 1.2.2手机安全辐射标准与手机发射功率................. -6 - 1.33G 手机 ........................... - 6 - 1.4手机结构和原理......................... - 7 - 2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8 - 2.1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 8 - 2.1.1概述.......................... -8 - 2.1.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 ............... - 9 - 2.1.3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 ............... - 9 - 2.22G向3G的过渡......................... - 10 - 2.2.1基于GSM的演进...................... -10 - 2.2.2基于CDMA勺演进.................... -10 - 2.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 - 11 - 2.3.1概述.......................... -11 - 2.3.23G 主要技术标准...................... -11 - 2.4现有3G技术向LTE演进的路线.................... - 15 - 2.4.1概述.......................... -15 - 2.5 LTE- ADVANCED ............................ - 16 - 2.5.1概述.......................... -16 - 2.5.2LTE-Adva need 的演进目标................. -16 - 3移动通信增值业务......................... -17 - 3.1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概述..................... - 17 - 3.1.1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定义.................. -17 - 3.1.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分类.................................. -17 - 3.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19 - 3.2.1全球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19 -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石英晶体好坏检测电路设计 设计要求 1. 利用高频电子线路及其先修课程模拟电路的知识设计一个电子线路2.利用该电子线路的要求是要求能够检测石英晶体的好坏 3. 要求设计的该电子线路能够进行仿真 4. 从仿真的结果能够直接判断出该石英晶体的好坏 5. 能够理解该电子线路检测的原理 6. 能够了解该电子线路的应用 成果简介设计的该电子线路能够检测不同频率石英晶体的好坏。当有该石英晶体(又称晶振)的时候,在输出端接上一个示波器能够有正弦波形输出,而当没有 该晶振的时候,输出的是直流,波形是一条直线。所以利用该电路可以在使 用晶振之前对其进行检测。 报告正文 (1)引言: 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石英晶体谐振器(也称石英振子)是一个重要的高频部件,它广泛应用于频率稳定性高的振荡器中,也用作高性能的窄带滤波 器和鉴频器。其中石英晶体振荡器就是利用石英晶体谐振器作滤波元件构成 的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石英晶体谐振器决定。与LC谐振回路相比,石英晶 体谐振器有很高的标准性,采用品质因数,因此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较高的 频率稳定度,采用高精度和稳频措施后,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达到很高的频 率稳定度。正是因为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这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所以在选 择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时候,应该选择质量好的。在选择的时候要对该晶振检 测才能够知道它的好坏,所以要设计一个检测石英晶体好坏的电路。 (2)设计内容: 设计该电路的原理如下:

如下图所示,BX为待测石英晶体(又名晶振),插入插座X1、X2,按下按钮SB,如果BX是好的,则由三极管VT1、电容器C1、C2等构成的振荡器工作,振荡信号从VT1发射极输出,经C3耦合到VD2进行检波、C4滤波,变成直流信号电压,送至VT2基极,使VT2导通,发光二极管H发光,指示被测石英晶体是好的。若H不亮,则表明石英晶体是坏的。适当改变C1、C2的容值,即可用于测试不同频率的石英晶体。 图一石英晶体好坏检测电路检测原理图 在上面的电路中,晶振等效于电感的功能,与C1和C2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主要由C1、C2和C3以及晶振构成的回路决定。即由晶振电 抗X e 与外部电容相等的条件决定,设外部电容为C L ,则=0,其中C l 是C1、 C2和C3的串联值。 (3)电路调试过程: 首先是电路的仿真过程,该电路的仿真是在EWB软件下进行的,下面是将原图画到该软件后的截图:

通信原理课设-基于Systemview的通信系统的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 SystemView的基本介绍 (2) 第3章二进制振幅键控 2ASK (4) 3.1 2ASK调制系统 (4) 3.2 2ASK调制解调系统 (6) 3.3 2ASK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9) 第四章二进制频移键控 2FSK (10) 4.1 2FSK调制系统 (10) 4.2 2FSK调制解调系统 (12) 4.3 2FSK仿真结果分析 (17) 第5章二进制移相键控 2PSK (18) 5.1 2PSK调制系统 (18) 5.2 2PSK调制解调系统 (19) 5.3 2PSK仿真结果分析 (23) 第6章二进制差分移相键控 2DPSK (24) 6.1 2DPSK实验原理 (24) 6.2 2DPSK仿真结果分析 (29) 第7章实验总结 (30) 第8章参考文献 (30) 第9章谢辞 (32)

第1章绪论 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离不开它的传输工具,通信系统应运而生,我们此次课题的目的就是要对调制解调的通信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为了使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特性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用到数字调制。 在通信系统中,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来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主要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键控。键控主要分为: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三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学习以上三种调制的基础上,通过Systemview仿真软件,实现对2ASK,2FSK,2PSK,2DPSK等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同时对以上系统有深入的了解。 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于1995年开始推出的软件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与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环境,能进行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设计,可对线性系统进行拉氏变换和Z变换分析。 SystemView基本属于一个系统级工具平台,可进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并配置了大量图符块(Token)库,用户很容易构造出所需要的仿真系统,只要调出有关图符块并设置好参数,完成图符块间的连线后运行仿真操作,最终以时域波形、眼图、功率谱、星座图和各类曲线形式给出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 在此次课程设计之前,先学会熟练掌握Systemview的用法,在该软件的配合下完成各个系统的结构图,还有调试结果图。 Systemview对系统的分析主要分为两大块,调制系统的分析和解调系统的分析。由于调制是解调的基础,没有调制就不可能有解调,为了表现解调系统往往需要很高的采样频率来减少滤波带来的解调失真,所以调制的已调信号通过波形模块观察起来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的弄清楚调制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把调制单独列出来,用较低的频率实现它,就能从单个周期上观察调制系统的运作模式,更深刻地表现调制系统的调制过程。

(新)汇编语言课程设计四则运算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汇编语言》课程设计四则运算器的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控制11-2班 姓名: 倪天天 学号:2011025745 指导教师:郝维来 2013年6月28日

摘要 计算器是最简单的计算工具,简单计算器具有加、减、乘、除四项运算功能。想要用汇编语言实现简单的计算器,就必须通过对数据存储,寄存器的使用,加减乘除相关指令以及模块的调用等汇编语言知识进行运用,以实现一个基本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行的计算器。用汇编语言实现简单计算器还涉及到输入输出模块的设计,加减乘除运算的判断以及退出程序的判断的设计。通过对各种指令的合理使用,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当实现各个程序模块后,通过程序的调用最终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关键词:计算器,汇编语言,四则运算,功能模块

Abstract Calculator is the easiest calculation tools, a simple calculator with addition, subtraction, multiplication, division four arithmetic functions. Want to use assembly language to achieve a simple calculator, you must pass on the data storage, register usage, addition, subtraction, and related instructions such as assembly language module calls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order to achieve a basic functional, user-friendly, easy to operate easy calculator. Using assembly language to achieve a simple calculator also involves the design of input and output modules, the judgment of arithmetic operations and exit the program to judge design. Through the rational use of various commands, design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When implementing various program modules, through a call to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 program a simple calculator. Keyword:Calculator, assembly language, four arithmetic, functional modules

北邮移动通信课程设计综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信道传播模型的matlab 仿真分析。 2、了解大尺度衰落和信干比与移动台和基站距离的关系。 3、研究扇区化、用户、天线、切换等对路径损耗及载干比的影响。 4、分析多普勒频移对信号衰落的影响,并对沿该路径的多普勒频移进行仿真。 二、课程设计原理、建模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之后,认为a 、b 两点和5号1号2号在一条直线上,且小区簇中心与ab 连线中心重合。在此设计a 、b 之间距离为8km ,在不考虑站间距的影响是默认设计基站间距d 为2km ,进而可求得a 点到5号基站距离为2km ,b 点到2号基站距离为2km ,则小区半径为3/32km,大于1km ,因而选择传播模型为Okumura-Hata 模型,用来计算路径损耗;同时考虑阴影衰落,本实验仿真选择阴影衰落是服从0平均和标准偏差8dB 的对数正态分布。实验仿真环境选择matlab 环境。 关于路径损耗——Okumura-Hata 模型是根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应用频率在150MHz 到1 500MHz 之间,并可扩展3000MHz;适用于小区半径大于1km 的宏蜂窝系统,作用距离从1km 到20km 经扩展可至100km;基站有效天线高度在30m 到200m 之间,移动台有效天线高度在1m 到10m 之间。其中Okumura-Hata 模型路径损耗计算的经验公式为: terrain cell te te te c p C C d h h h f L ++-+--+=lg )lg 55.69.44()(lg 82.13lg 16.2655.69α 式中,f c (MHz )为工作频率;h te (m )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定义为基站天线实际海拔高度与天线传播范围内的平均地面海拔高度之差;h re (m )为终端有效天线高度,定义为终端天线高出地表的高度;d (km ):基站天线和终端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α(h re ) 为有效天线修正因子,是覆盖区大小的函数,其数字与所处的无线环境相关,参见以下公式: 22(1.1lg 0.7)(1.56lg 0.8)(), 8.29(lg1.54) 1.1(), 300MHz,3.2(lg1.75) 4.97(), 300MHz,m m m m f h f dB h h dB f h dB f α---??-≤??->?中、小城市()=大城市大城市 C cell :小区类型校正因子,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