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电缆技术规范

热缩电缆技术规范
热缩电缆技术规范

热缩电缆技术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工程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电缆附件

2009年2月

1 总则

1.1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工程选用的额定电压10kV XLPE电力电缆附件的订货。它提出了对1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附件的结构、性能、设计、安装的要求。

1.2卖方在本技术规范中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技术协议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协议的要求。

1.4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具体款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本协议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7供方所供产品及其附属设备,应是已设计、制造和供货的技术先进设备,且在使用条件与本工程相类似或更严格条件下,至少经过三年以上大型工程成功运行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并经过国家级鉴定的产品。

1.8各电缆附件均应满足IEC60502及GB11033的技术要求;电缆附件的局部放电试验则应在电压≤10pC;试验时间为4h。

1.9导体连接金具应符合GB14315中的规定。

从国外进口的电力电缆附件应以其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技术条件执行。电缆附件应在下列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

环境温度通常不高于+60℃,不低于-40℃。

电缆附件长期工作温度、过载温度和短路温度应满足与其配套电缆的要求。电缆附件安装后应与电缆一起进行竣工试验,其试验要求应与电缆规定一致。

铠装接地线与屏蔽接地线必须分开,铠装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0mm2;屏蔽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

电缆中间接头安装时,应采取多层密封,必须设置线芯绝缘密封,内护套密封和护套密封。

在电缆附件成套产品上,应有永久性明显标志(名称、规格、厂标、生产日期),预制型附件必须在安装说明书上明确与电缆芯绝缘外径的适配范围,保证界面紧固力。

2 术语

2.1热收缩附件

以橡塑材质通过辐照或化学方法交联后,获得“弹性记忆效应”并经扩

张的管材,由其一个或系列管在安装时,沿外表面加热即可自行收缩到扩张前尺寸而构成的电力电缆附件。

2.2预制型附件

以合成橡胶为基材,内含电场应力控制结构,预先模制成型、能直接安装而构成的电力电缆附件。

2.3压接型端子

以压接方式使电缆导体末端与其它用电装置相连接的导体连接金具。

2.4压接型连接管

以压接方式将相邻近两根电缆缆芯在线路中间相连接的导体连接金具。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高压试验技术》

GB7354 《局部放电测量》

IEC60502-4 《额定电压6Kv(Um=到30Kv(Um=36Kv)电缆附件试验

要求》

《额定电压6Kv(Um=到35Kv(Um= 电力电

缆附件试验要求》

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9327 《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实验方法》

IEC61442:1997 《额定电压6Kv(Um=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

试验方法》

GB18889 《额定电压6Kv(Um=到35Kv(Um=电力电缆附件试验

方法》

JB8144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

GB5589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GB14315 《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技术协议签订时,以上述标准的最新版本为准。

4 热收缩附件技术要求

热收缩附件应优先选用采用复合管材料的产品。

热收缩管形部件(包括热收缩分支套)的壁厚不均匀度应不大于20%,不均匀度按下式计算:

E

M =(M

1

-M

2

)/M

1

×100%

式中:M

1

-----最大壁厚,mm

M

2

-----最小壁厚,mm

E

M

------壁厚不均匀度,%

热收缩部件在安装和限制性收缩时不得有裂纹、起泡或开裂现象,其端部不得翻卷。

热缩管件的规格应确保收缩后能紧密地包敷在电缆线芯上。热缩管的使用范围应满足如下要求:产品管径应大于包敷物直径的20%,完全收缩后管径小于包敷物直径的70%。

弹性密封胶、应力胶以带材提供并采用与其不粘结的材料隔开,以便于操作。

热缩接头绝缘管不多于两层,总绝缘厚度不低于电缆本体绝缘厚度的倍。对于阻燃终端,要求所有的外层材料如绝缘管和指套的氧指数不低于30。热收缩部件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规定数值。

弹性密封胶、应力胶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2规定数值。

弹性密封胶、应力胶应采用铝箔复合膜密封包装,其有效储存期为两年。每只应力管应进行产品的介电系数和体积电阻系数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表1 热收缩部件主要性能指标

5 预制型附件技术要求

预制型附件应采用具有出厂试验报告的产品。

预制型附件应优先采用内部为应力锥结构的产品。

预制型附件出厂试验包括:

a.一分钟工频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按GB11033要求);

b. 局放试验(试验电压:,10kV等级, ≤10pC; 35kV等级, ? 5pC)。预制型附件按每1000套,作如下电性能试验:

a.一分钟工频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按GB11033要求);

b.局放试验(试验电压:,10kV等级,≤10pC ; 35kV等级 , ? 5 pC);

c. 50μS冲击电压试验±10次(试验电压值按GB11033要求);

, 试验时间4h )。

d. 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4U

预制型附件必须明确与电缆芯绝缘外径的适配范围,保证界面紧固力。预制型附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应力控制部分不变形。

预制型附件在安装时应有良好接地连接,不应产生电位悬浮。

所有橡胶预制件内外表面应光滑,无肉眼可见的因材质和工艺不善引起的斑痕、凹坑和裂纹,结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橡胶预制件所用的绝缘橡胶材料和半导电橡胶材料主要性能要求参照

表3、表4的规定。

表3 绝缘橡胶材料主要性能要求

注:(1)表中EPDM为三元乙丙橡胶,SIR为硅橡胶

(2)表中数据为室温下试样的性能要求。

(3)表中 *为缺省数据,待核查补充

安装用的硅脂润滑剂应满足表5的要求

安装用清洗剂应对清洗的电缆绝缘和半导电屏蔽层及橡胶预制件无损害作用,且不含水份,易挥发,易溶解油垢。

表4 半导电橡胶材料主要性能要求

注:(1)表中EPDM为三元乙丙橡胶,SIR为硅橡胶

(2)表中数据为室温下试样的性能要求

表5 安装用硅脂润滑剂主要性能

6 附件用绕包带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按产品标志,正确使用应力带及绝缘带。

应在产品的保质期内使用,保质期为两年。

自粘性乙丙橡胶带主要性能应满足表6规定数值。

表6 自粘性胶带性能要求

7导体连接金具应满足下列要求

导体连接金具(压接型接线端子、压接型连接管)的材质必须满足GB14315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禁止使用冷拔铝管作为导体连接金具,禁止使用铜(铝)管压扁的接线端子。

当电缆导体(截面积≤95mm2)与导体连接金具配合大于0.8mm或电缆导体(截面积≥120mm2)与导体连接金具配合大于1.2mm时,应重新设计连接金具内径。

导体连接金具的外径必须与压接模相配合,保证可靠压缩比。

使用国外的压接工具,应明确其压接模与连接金具的外径的配合要求,压接后的连接金具必须符合GB9327。

按GB9327进行试验的结果评定

7.6.1 直流电阻试验结果的评定

试样组连接接头电阻比率及其初始离散度α可参照表7进行评定。

表7

7.6.2短路试验结果的评定

短路引起的连接接头电阻比率的变化率可参照表8进行评定。

表8

7.6.3热循环试验结果的评定

热循环试验后所计算出连接接头的各参数可照表9进行评定。

表9

注:θ

是实测基准导体温度

1

7.6.4抗拉强度试验评定

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可参照表10进行评定。

表10

8 附件配套完整性

附件产品主要部件、辅助材料和消耗材料应配套齐全,品种、数量应满足附件安装全部需要。

辅助材料包括:铜编织接地线、接线端子、弹性密封胶、应力控制胶、绝缘自粘带等。

消耗性材料包括:清洗剂、绝缘硅脂、安装用手套、焊料等。

附件产品主要部件、辅助材料和消耗材料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相容性,相应的质量标准。电气性能和理化性能参数应满足附件技术要求。

9 包装

附件产品的主要部件、辅助材料和消耗材料应分别分类清洁作软包装后,集中装入硬纸质包装箱内。包装箱应符合相应标准并能承受长途运输和储存。附件产品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清单、质量检验合格证、详细安装说明等。附件产品包装箱外表面应有清晰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企业名称等。

10 质量保证和技术服务

卖方应是通过ISO质量认证的企业。须在产品的原材料进厂,原材料检验、产品制造、成品检验试验各环节按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监控,尤其是对关键环节的监控,保证制造出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相关产品知识、技术咨询;通过和买方有效的沟通,可向买方提出合理建议或方案,协助用户进行设计。为买方提供详细的安装使

用说明,并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服务。派出有经验技术人员对买方的安装和运行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卖方近三年(包括分包商)设计和制造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应在权威的、具有资质的试验场(室)通过型式试验和鉴定试验,并取得合格证书。

业绩要求:卖方(包括分包商)应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系统产品不少于10000套,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同类型的电缆终端和电缆接头等附件产品至少有三省份三年以上的商业运行经验。

卖方应在投标书中列出产品与电缆外径的匹配关系。

11 文件资料

设备交货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安装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出厂试验报告

产品合格证

电缆接头附件

12 供货时间

产品应在2009年4月20日之前运达施工现场。

13 供货规格和数量

YJV22高低压电缆技术规格书

. . . ************箱站系统改造 1KV、10KV YJV22电力电缆 技 术 规 格 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定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1. 总则 2. 执行标准 3. 使用特性 4. 主要技术要求 5. 试验 6. 包装、运输 7. 供货围 8. 其他

1 总则 1.1本技术规格书的适用于1KV、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的招标。它包括电缆的使用性能、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能、安装、试验、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要求电缆能够用于固定敷设在交流50H Z、额定电压1KV或者10KV的电力 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 2 执行标准 Q/TEOR12-2000 (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GB/T3953-1983 电工圆铜线 GB/T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8170-1994 数字修约规则 GB/T12706.1-2002 额定电压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1kV和3kV电缆 GB/T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到10kV电缆 GB/T295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1-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注:本技术规不论是否标注日期,均执行最新版本。 3 使用特性 3.1 1KV电缆运行条件 3.1.1 系统额定电压(U /U):0.6/1 kV。 ):1.2kV。 3.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 m 3.1.3 系统频率:50Hz。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技术参数及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4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5包装及运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电缆外护套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技术参数及要求 2.1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 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2.3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 2.4额定频率:50Hz 2.5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1.1 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0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的订货。 1.2 本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遵循的标准和电缆使用条件、构造及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 1.3 本技术条件中凡标明参数数值的,是作为专门强调,其他未标明的均应执行有关GB、IEC和DL标准。 1.4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本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5 卖方应有有效质量保证体系。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有关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采纳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706 额定电压35KV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IEC60502 额定电压1KV至3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DL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 电缆外护层 GB6995 电线电缆识不标志 3. 使用条件 各单位订货时应参照下列条文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使用条件,并符合D L401的规定。

3.1 运行条件 3.1.1 系统额定电压:10KV 3.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KV 3.1.3 系统中性点接地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缆Uo/U为8.7/10KV; 3.1.4 系统频率:50HZ 3.2 敷设条件:能够为直埋、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等方式;沟道内积水时电缆可局部或完全浸于水中;直埋于高地下水位地区时电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 环境条件: 3.3.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0C 最低温度:-30 0C 最大日温差:25 0C 日照强度:0.1 W/cm2(风速0.5m/s) 3.3.2海拔高度1100~1500 m 3.3.3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 % 月平均值:90 % 3.3.4 地震烈度:8 度 水平加速度:0.3 g 垂直加速度:0.15 g 3.3.5 污秽等级:Ⅲ级 3.3.6 覆冰厚度:10 4. 技术要求 各单位在招标时,应要求厂商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等技术资料和电缆构造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直埋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

电缆直埋敷设 直埋电缆沟的开挖 1、开挖的技术要求 (1)用白粉划线标出实际的电缆线路挖沟范围,以便与市政建设其他工程分工同时进行挖沟,沟的宽度一般一条电缆时0.4~0.5m,两条电缆时为0.6m左右。电缆条数较多时,宽度应作相应比例的增加,弯曲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2)挖沟深度为0.9~1.2m,若有规划时应满足规划要求。 (3)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距沟边0.3m以外的两旁。(4)挖掘时还应考虑土质和周围设施情况,土质酥松或对建筑物有影响时,应做好支撑加固措施。 (5)挖掘时应考虑交通安全,采取设置隔离护栏、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等安全措施。 (6)穿越道路的电缆线路应与市政协调确定施工方案,如采用道路开挖,可用按道路宽度分段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或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办法解决,以免影响交通;如无法进行路面开挖,可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穿越。 2、施放电缆 当直埋电缆沟挖好、平整、夯实,打好垫层后,电缆就可放入沟中,施放电缆线的方法如下: (1)清理电缆沟。应在放线前清理一次电缆沟,将杂物清楚。

(2)沟内安置滚轮。电缆放线时,一般必须在沟内安置好直线滚轮,每隔3-5m放置一个滚轮,其间距与电缆单位长度的质量有关,电缆越重间距越小。直线段的滚轮应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在转弯处应放置转角滚轮或转角滚轮组。 (3)架设电缆盘及牵引。 1)用专用线盘支架将电缆盘顶离地面5~10cm即可。 2)应有电缆盘紧急制动措施,简易的或暂时安装的机械式制动装置视实际需要而定。 3)电缆线应从盘的上方引入电缆沟中,这样可使电缆引入电缆沟时的弯曲半径增大,同时又可使牵引力减小。 4)机械牵引时,牵引机械应固定稳当,电缆应装好拉线头或套好钢丝套。5)在接头处的电缆不应有重叠。人工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应大于0.5m,机械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小于1.5m。 (4)覆土。电缆施放好后,取出滚轮,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两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在盖上水泥保护板。盖保护板应使电缆位于盖板中间,盖板之间相互接好。再将沟填平,填平的土应按城建部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层用杂土,路基部分开始用路基石块和杂土填平,并逐层压实使路基稳固坚实。 3、直埋敷设电缆的要求 (1)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损伤,方便施工和检修,并保证电缆的散热

新版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pdf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 4 试验 (8) 5 包装及运输 (10)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 2952 电缆外护套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 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 2.4 额定频率:50Hz 2.5 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表1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 项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号 1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参数

号 1.1 电缆型号/ YJV、YJV22、 WD-YJY、 WD-YJY22、 NH-YJV、 NH-YJV22、阻燃等级ZA、ZB、ZC 1.2 铜导体 材料/ 铜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 供货方提供芯数×标称截面 芯× mm2 一芯: 2.5;4;6;10;16; 25;35;50;70;95 ;120;150;185;2 40;300 二芯: 4;6;10;16;25;3 5;50;70;95;120 ;150 三芯:6;10;16 4+1芯: 10/6;16/10;25/ 16;35/16;50/25 ;70/35;95/50;1 20/70;120/95;1 50/95;185/95;2 40/120 4芯: 10;16;25;35;50 ;70;95;120;150 ;185;240结构形式圆形紧压 紧压系数≥0.9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

在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 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3.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2)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且在不经常有载重车通过的户外陪电装置等场所 5.2.5 电缆沟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所,在载重车辆频繁经过的地段,不得用电缆沟。 (2)经常有工业水溢流、可燃粉尘弥漫的厂房内,不宜用电缆沟。 (3)在厂区、建筑物内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采用隧道时,城镇人行道开挖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时,又不属于上述(1)、(2)项的情况下,宜用电缆沟。 (4)有防爆、防火要求的明敷电缆,应采用埋沙敷设的电缆沟。 5.3 直埋敷设于地中 5.3.1 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 (2)未有防护措施时,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技术参数及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4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5包装及运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电缆外护套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技术参数及要求 2.1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 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2.3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 2.4额定频率:50Hz 2.5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报告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1) 3标准技术参数 (3) 4使用环境条件表 (7) 5试验 (7) 6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8)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电缆外护层 GB/T 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048.1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 3956电缆的导体 GB/T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1019电缆用铝带 GB/T 12706.2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 m=7.2kV)到30kV(U m=36kV)电缆 GB/T 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2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电缆结构 2.1.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 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 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0Ω·c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与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2.1.4 绝缘 绝缘标称厚度t n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t n的90%。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t max-t min)/t max≤10% 式中t max ——绝缘最大厚度,mm; t min ——绝缘最小厚度,mm。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docx

........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技术参数及要求 (1) 3使用环境条件表 (10) 4试验 (10) 5包装及运输 (13)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IEC 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 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 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 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 2952电缆外护套 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技术参数及要求 2.1设备名称1kV 交联电缆 2.2系统额定电压: 1kV 及以下 2.3电缆额定电压( U0/U ): 0.6/1kV 2.4额定频率:50Hz 2.5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 表 1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 项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号 10.6/1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参数 YJV、YJV22、 /WD-YJY 、 电缆型号 WD-YJY22 、 1.1 NH-YJV 、 NH-YJV22 、 阻燃等级ZA 、ZB、 ZC 材料/铜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供货方提供 一芯: 2.5;4;6;10;16;25; 35;50;70;95;120; 1.2150;185;240;300 铜导体芯数×标称截面芯× 二芯: mm 2 4;6;10;16;25;35; 50;70;95;120;15 三芯:6;10;16

直埋电缆作业指导书

直埋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使用范围 使用于铁路电力工程电缆线路施工 2、作业准备 2.1 作业人员应熟悉技术标准。了解设计图意,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安质人员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山岗前安全培训。 2.2 对施工作业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进行收集。勘测电缆路径,确定各种生产生活等房屋的位置、电缆、电缆槽、电缆桩等材料的临时存放位置。 3、技术要求 3.1 电缆敷设前先检查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带电区域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3.2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应有铠装被压扁、电缆绞拧、护套折裂等机械损伤; 3.3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应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3.4 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的电缆金属管道,应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连接; 3.5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传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密封; 3.6. 电力电缆可与通信光电缆、信号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增隔离设施,期间距不小于100mm:电缆需在路基敷设时,为确保路基完整和稳定,应采用电缆沟或槽、管等防护; 3.7 电缆沿规划道路、城镇人行道或其他道路敷设、开挖不便时,应穿管敷设; 3.8 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见图1) 3.9 电缆与铁路、公路、排水沟、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应超出公路路基每侧各1米;站场内保护管可超出铁路轨枕头0.5m,超出排水沟

中低压电缆技术规格书

中压电缆规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总则 (3) 3.标准规范 (3) 4.技术条件及要求 (4) 5.检查和试验 (7) 6.标记 (7) 7.供方责任 (8) 8.供方技术文件 (8) 9.包装、运输及存放 (8) 1.适用范围 本规格书为6(10)kV阻燃型中压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设计、选材、制造和检验的最基本要求。

2.总则 2.1本规格书与相关法规、标准、数据表、图纸等之间的任何矛盾应在工程实施阶段由需方负 责澄清。 2.2本规定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条文,故在具体工 程实施阶段,应要求供方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国家最新标准、规范提供优质产品。 2.3本规定所列标准、规范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且供方应充 分描述本技术规定与相关法规的不同点。 2.4供方应提供需方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数据,不应用假设条件及未经实验的数据来掩盖产品参 数的缺陷。 2.5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包括:IEC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对低压动力及控制电缆进行 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安装和运行。 2.6为确保电缆正确的安装、操作及维修,供方应提供所有必须附加的设备、专用工具和附件 及其清单,即使这些设备和工具在相关资料中没有列出。 2.7 6(10)kV电力电缆应是经过法定机关检验合格的并经过运行实践考验的、性能优良、 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成熟的产品,而不应是试制品或不成熟的产品。 3.标准规范 交流中压动力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应符合本规格书及下列最新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所列标准并非全部标准,仅列出了主要标准。 3.1 国家标准 GB311.1-6-1997 高电压试验 GB/T 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 GB/T 2952.3-1989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 6995.1-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 6995.2-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 6995.3-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 6995.4-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 6995.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12706.3-1991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3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GB3957-83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12666.1~7-90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施工要求规范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施工规范) (一)高压电缆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附表一“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GB/T12706-2008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 (GB/T 19001 )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产品应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两部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使用环境条件 2.1 运行条件 2.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10kV ,50Hz 。 2.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 kV 2.1.3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持续运行8h 。 2.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海拔高度:1860m; 污秽等级:Ⅱ级(外绝缘爬电比距:22mm/kv); 相对湿度:85%; 地震烈度:8级; 设备安装场所:户外。 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10KV高压铠装电缆安全技术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10KV高压铠装电缆安全技术措施 (新版)

10KV高压铠装电缆安全技术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工程概况: 由于本矿供电的需要,现需从10KV新变电所高压配电室的地面生产柜取电源,供转载楼下的KBSGZY500KVA的移动变压器,作为主斜井皮带的专用变压器。 为确保此项工程顺利进行,现需人工从电缆沟铺设YJV35mm2的 10KV高压铠装电缆。共需铺设170米。为确保安全,特制定此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三、施工准备: 1、首先打开电缆沟的预留口,确保通风正常,通风3小时间后才能进行作业。 2、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

证。 3、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5、10kV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6、各种金属型材料不应有明显锈蚀。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7、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电缆标志牌等均应符合要求。 8、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等电工工具。 9、沟内拉线人员与指挥人员无线电对讲机。 10、确保电缆沟内无积水,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11、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光线不足时必须佩戴矿灯。 四、安装标准: 1、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

【珍藏资料】低压、控制电缆技术规范书(1)

低压、控制电缆技术规范书设备技术文件会签表..................................................................... ①低压、控制电缆技术协议............................................................................................................. ②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电缆技术规范书 (12) 低压、控制电缆技术规范书设备技术文件会 签表

低压、控制电缆技术协议目录 1. 总则--------------------------------------------3 2. 协议和标准和工程条件--------------------------- 4 3. 电力电缆一般要求----------------------- --------5 4.出厂及包装、运输------------------———---------5 5. 供货范围------------------————--------------6 6. 制造技术协议------------------------------------7 7. 工程技术服务----------------------------------10 8.其他------------------------------------------ 10 9. 投交货进度----------------------------------- 10

一、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它包括了所有低压1KV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设备的使用条件、性能、安装和试验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方认为投标方提出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 在合同签订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投标方执行这些要求。但在执行上述要求或设计有变更时,如影响交货日期或对投标方造成较大损失时,招标方和投标方双方本着友好的态度,彼此尊重对方的权益而作认真协商解决。 1.5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电缆完全符合招标方招标文件的要求。 1.6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方和投标方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8 对于本规范没有涉及的条款,投标方在投标文件和技术澄清中所作的对招标方有利的技术和供货方案、承诺,均被视为本技术规范的补充。 1.9 投标方的工作范围 1.9.1按照招标方电缆招标文件的规定和适用的国际通用工业标准,成套提供满足招标方招标文件要求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1.9.2 根据招标方提供电缆清单,进行生产制造,以达到招标方招标文件的规定的要求。 1.9.3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按时发运。 二、协议和标准和工程条件 1.产品质量符合下列标准(以下标准按最新颁布的版本执行) GB/T12706-2002—35kV及以下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GB9330-198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GB3953—电工圆铜线 GB395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NFPA —国家消防协会 IEC60332—电力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试验 IEC502—挤压成型固体介质绝缘电力电缆

配电工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通用技术规范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近三年至少有1000km的10kV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1.3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招标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由投标人提供的10kV电力电缆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卖方应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书在内的招标文件中的所有条款。卖方提供货物的技术规范应符合招标书要求。 1.1.4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对10kV电力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偏差,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专用部分附录的格式进行描述。 1.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7 本招标文件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1.8 本技术规范书中涉及的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技术规范书中的规定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矛盾时,以专用部分为准。 1.1.10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GB和IEC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2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2.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所有采购的电力电缆。具体为:提供符合本标书技术要求的电力电缆、相应的试验、工厂检验、试运行中的技术服务。 1.2.2 卖方在提供的电缆数量较大或买方认为重要的线路时,应在合同签订后不超过两周的时间内尽快向买方提交一份详细的生产进度表。这份生产进度表应以图表形式说明设计、试验、材料采购、制造、工厂检验、抽样检验、包装及运输,包括对每项工作及其过程足够详细的全部细节。 1.2.3 投标人应满足招标文件内交货时间要求。投标人对于因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交货时间延误情况,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采取补救措施的应急预案。 1.3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3.1 技术资料和图纸的要求

直埋电缆技术规范

电缆直埋敷设直埋电缆沟的开挖、开挖的技术要求1)用白粉划线标出实际的电缆线路挖沟范围,以便与市政建设其他工程分1(0.6m,两条电缆时为~0.5m工同时进行挖沟,沟的宽度一般一条电缆时0.4左右。电缆条数较多时,宽度应作相应比例的增加,弯曲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1.2m,若有规划时应满足规划要求。0.9(2)挖沟深度为~ 0.3m以外的两旁。(3)挖掘时应将路面材料下面土层分别放置距沟边)挖掘时还应考虑土质和周围设施情况,土质酥松或对建筑物有影响时,(4 应做好支撑加固措施。)挖掘时应考虑交通安全,采取设置隔离护栏、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挂红5(灯等安全措施。)穿越道路的电缆线路应与市政协调确定施工方案,如采用道路 开挖,可6(用按道路宽度分段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或在夜间施工的施工办法解决,以免影响交通;如无法进行路面开挖,可采用顶管 的施工方法进行穿越。、施放电缆2当直埋电缆沟挖好、平整、夯实,打好垫层后,电缆就可放入沟中,施 放电缆线的方法如下: 1)清理电缆沟。应在放线前清理一次电缆沟,将杂物清楚。(3-5m每隔沟内安置滚轮。电缆放线时,一般必须在沟内安置好直线滚轮,)(2放置一个滚轮,其间距与电缆单位长度的质量有关,电缆越重间距越小。直线段的滚轮应放置在一条直线上,在转弯处应放置转角滚轮或转角滚轮组。 3)架设电缆盘及牵引。( 10cm即可。~)用专用线盘支架将电缆盘顶离地面15)应有电缆盘紧急制动措施,简易的或暂时安装的机械式制动装置视实际2 需 要而

定。. 电缆线应从盘的上方引入电缆沟中,这样可使电缆引入电缆沟时的弯曲半3) 径增大,同时又可使牵引力减小。机械牵引时,牵引机械应固定稳当,电缆应装好拉线头或套好钢丝套。4),机械0.5m5)在接头处的电缆不应有重叠。人工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应大于。敷设时重叠长度不小于1.5m)覆土。电缆施放好后,取出滚轮,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两侧铺4(的软土或砂层,在盖上水泥保护板。盖保护板应使电缆100mm以厚度不小于位于盖板中间,盖板之间相互接好。再将沟填平,填平的土应按城建部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层用杂土,路基部分开始用路基石块和杂土填平,并逐层压实使路基稳固坚实。、直埋敷设电缆的要求3)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损伤,方便施工和检修,并保证电缆的散热1(良好,直埋电缆线路的埋设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即宁夏川区为电缆外皮的在电缆上、1.0m。上层至地面不少于0.8m,宁南山区为电缆外皮至地面不少于的低热阻回填土,也可用细砂。为防止电缆受外力损下紧邻两侧铺以100mm的土上再盖水泥保护板。距上方10cm伤,应在电缆沟内敷设电力安全标志带,%的裕度。0.5%~1直埋电缆应留出全长。电缆与建筑物接近时,1m(2)电缆路径经过农田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电缆外皮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大于0.6m)多条电缆线路平行敷设或相互交叉时,其间距(指电缆外皮间的间隙)(3 应符合下述要求:)电力电缆线路相互平行时的最小间距:同一部门使用的电力电缆间或与1; 0.25m,10kV以上的电压等级为10kV控制电缆间及以下的电压等级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南方电网公司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 /U为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 O 压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GB/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额定电压1kV(U m =~35kV(U m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 1kV(U m =和3kV(U m =电缆 GB/ GB/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 电压及以下电缆 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 JB/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JB/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 用电缆电线 JB/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3部分:连接用软 电线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 3 术语与定义 3.1 额定电压 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 O/U(U m)表示,单位V或kV。 U O-任一相导体和“地”(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 m-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0.6-1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精)

0.6/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一、应遵循的标准 , 但不限于下列全部标准: GB/T12706 额定电压 1kV 到 3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T2952 电缆外护层 GB/T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 2951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 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12666.5 阻燃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3952 电工圆导线 二、额定电压:U 0/U(Um U 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m —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额定频率:50Hz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 三、使用特性: 1、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 0℃。

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 5S 电缆的最高温度:导体最高工作温度表 3、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 四、技术要求 (1 环境要求: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要求:-15℃ ~+40℃;地震烈度:8度 (2 导体:导体采用优质无氧圆铜丝绞合压制而成,期性能和外观符合 GB/T3956的规定。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 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 耐火层:电线的耐火层应采用云母带重叠的绕包,其重叠率为 50-60%,绕包时应保证耐火层平覆、紧密的包在导体上,不得有卷曲、皱折等缺陷。耐火等级符合GB12666.6标准。 (4 绝缘: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 、聚氯乙烯(PE 材料,交联聚乙烯 (XLPE 采用一步法硅烷交联方式, 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符合 GB12706.1的规定。绝缘标称厚度符合 GB12706.1的要求,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绝缘任一点最薄点的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 90%-0.1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