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平面几何图形范畴,是在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估计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角的单位的必要性;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确使用量角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情分析:

1、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正确使用量角器的环节掌握不好,尤其对里圈、外圈两个 0°线混淆,导致角度写错。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对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学生可直观比较角

的大小,但要准确量出角的度数,学生对量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

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

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量角时,没有做到“两重合,一对

齐”(中心点与基点重合, 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与刻

度线对齐。)导致所量的角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初探新知。

1、老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说说角的组成。

2、再出示第二个角(第二个角是在塑料纸上画的角,两个角的

度数相差不

大),给两个角标上角号。猜猜哪个角大?

3、老师将两个角重叠后,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

4、将两个角的顶点重合,让学生比一比;再将两条边重合,让

学生比一比。

学生凭借观察,有的说∠ A 大,有的说∠ B大,还有的说一样大。

有学生说:老师这两个角不能这样比,因为两个角的顶点没重合

5、适时提问:为什么这样才能比出角的大小?

6、师总结并板书。

7、引出量角器

( 让学生通过自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后,发现两个角度相近的角

是看不出谁大谁小,要借助专用的工具,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

二、深入学习

1、出示:直尺、温度计等计量工具,说说它们的用途。出示量

角器,从量角器上找角。

2、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3、量角。边操作边说说注意事项。

4、图片出示错误量角的方法,指名纠正。

5、总结量角器量角方法,并板书。

三、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组织学生说一说量角方法。

教学反思:

1、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线、角与图,引入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同时在分析线的种类和角的类型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所所学图形特征的认知。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线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