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复习——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二)(有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二)(有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二)(有答案)

2020中考复习——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二)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并作出了统计

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总人数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最多

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具体人数

D.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的百分比

2.甲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乙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则女生人数

A. 甲校多于乙校

B. 甲校少于乙校

C. 两校一样多

D. 不能确定

3.已知点,,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

A. B. C. D.

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小明在操场观看投掷标枪,如图是他看到的一次标枪飞行图象,若按标枪飞行先后顺序

将下列图象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一盘蚊香长100cm,点燃时每小时缩短10cm,小明在蚊香点燃5h后将它熄灭,过了2h,

他再次点燃了蚊香.下列四个图象中,大致能表示蚊香剩余长度与所经过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7.用天平称“”三种物体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天平是平衡的,则“”中最

重的是

A. B. C. D. 一样重

8.为积极响应南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某校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

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样本容量是200

B. 估计全校成绩为A等约有900人

C. 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

D. 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二、填空题

9.记录某足球队全年比赛结果“胜”、“负”、“平”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完

整如下:根据图中信息,该足球队全年比赛胜了____场.

10.如图是某厂一年的收入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在这一年中,收入最高的月份是________;

月份的收入是________百万元;

收入为4百万元的月份是________;

收入不断减少的月份是____至____.

11.星期天小华去书店买书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墙上普通时钟的时

针粗与分针细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钟表示的时间是

___________按12小时制填写。

12.

所用时间分246810

打字数量个100200300400500

从表中看出,小明打字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比例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判断,小明打750个字需要分钟。

13.小洪根据演讲比赛中九位评委所给的分数制作了如下表格: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表格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14.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某计算程序,若开始输入,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15.如图,OB,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

象,图中s与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

比乙快,下列说法: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

数关系;甲的速度比乙快米秒;甲比乙先跑12米;

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16.如图,的半径为2,是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图象,则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

三、解答题

17.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某商场随机对部分顾客进行了关于“商场服务工作满意

度”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_________,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

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据统计,该商场平均每天接待顾客约3600人,若将“非常满意”和“满意”作

为顾客对商场服务工作的肯定,请你估计该商场服务工作平均每天得到多少名顾客的肯定.

18.在结束了380课时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60课时用于总复习,

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如下统计图表图图,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统计与概率”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度;

图2、3中的________,________;

在60课时的总复习中,唐老师应安排多少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

19.“凑够一拨人就走,管它红灯绿灯。”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

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交通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珍惜生命,文明出行”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规则某市为了了解市民对“闯红灯”的认识,随机调查了部分市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每位市民仅持一种观点

调查结果扇形统计图

调查结果统计表

观点频数

A.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90

B.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闯红灯a

C.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60

D.凑够一拨人,大家一起过马路时可以闯红灯b

根据以上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接受调查的市民共有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_

若该市约有120万人,请估计“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和“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观点的人数大约共有多少。

20.A镇地处城郊,镇政府为进一步改善A镇人居环境,准备在街道两边种植行道树.行道

树的树种选择取决于居民的喜爱情况,为此,城建局社会调查小组在A镇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成下列统计图表:

请根据统计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本题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请补全两个统计图;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A镇居民喜爱香樟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请根据此项调查,对A镇种植行道树的树种提出一条建议.

21.如图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在的边上沿路

径移动,过点P作于点D,设,的面积为当点P与点B或点C重合时,y的值为.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请直接写出,;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的面积为时,BD的长度约为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2.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请补充完整.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与y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x01234

y m000

其中,_________.

根据上表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了该函数图象的一部分,请画出该函数图象的另一部分.

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两条函数的性质.

进一步探究函数图象发现:

函数图象与x轴有____个交点,所以对应的方程有____个实数根;

方程有________个实数根;

关于x的方程有4个实数根时,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3.如图,这是网上盛传的一个关于数学的诡辩问题截图,表1是它的示意表我们一起来

解答“为什么多出了2元”.

花去剩余

买牛肉40元60元

买猪脚30元30元

买蔬菜18元12元

买调料12元0元

总计100元102元

表1

为了解释“剩余金额总计”与“我手里有100元”无关,请按要求填写表2中的空格.

花去剩余

买牛肉40元60元

买猪脚30元30元

买蔬菜元元

买调料元0元

总计100元103元

表2

花去剩余

买物品1a元x元

买物品2b元y元

买物品3c元z元

买物品4d元0元

总计100元w元

表3

如表3中,直接写出以下各代数式的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如表3中,a、b、c、d都是正整数,则w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最小值等于________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多出了2元”只是一个诡辩而已.

我们将“花去”记为“”,“剩余”记为“”,请在表4中将表1数据重新填写.

花去剩余

买牛肉元元

买猪脚元元

买蔬菜元元

买调料元元

总计元

表4

答案和解析

1.D

解:因为总体的具体数量短缺,所以A、C错误,

又因为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百分比越大它对应的具体数量就越多,所以B错误,

故只有D正确.

2.D

解:由于甲校与乙校的总人数不确定,所以甲校女生人数与乙校女生人数就不能用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没法比较她们人数的多少.因此甲校女生和乙校女生的人数不能确定.

3.B

解:,,

与B关于y轴对称,故C,D错误;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A错误,

这个函数图象可能是B,

4.B

解:由图象可以看出: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D

解:标枪头向上,倾斜角最大的是,进而变小是,变成水平是,扎地前是最后是.即顺序为.

6.C

解:因为蚊香剩余长度y随所经过时间x的增加而减少,又中间熄灭了2h.

7.B

解:设的质量为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c

由第一个天平可得:

由第二个天平可得:

解式可得:,

三者质量为,即的质量最大

8.D

解:A,样本容量是:,故本选项正确;

B.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人,故本选项正确;

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故本选项正确;

D.D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故本选项错误;

9.27

解:由统计图可得,比赛场数为:,

胜的场数为:.

10.月;

月和11月;

月,8月

解:观察统计图可知,

在这一年中,收入最高的月份是12月份;

月份的收入是2百万元

收入为4百万元的月份是1月和11月;

收入不断减少的月份是1月至8月.

11.1:30

解:从镜子中看到的是10:30,那么正常时间应该是1:30.

12.正;15

解:从表中看出,小明打字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小明打750个字需要x分钟,

则,

解得:

13.中位数

解:由题意可知:

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分,只有中位数一定不发生变化.14.38

解:当时,得到,

当时,得到,

则输出的数为38.

15.

解:根据射线AB求得的速度为米秒,根据OA求得的速度为米秒,甲的速度比乙快,

表示乙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故本选项错误,

由,可知甲的速度比乙快米秒,

故本选项正确,

点B的坐标是,

甲让乙先跑12米,

故本选项错误,

射线AB与射线OB交于,

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故本选项正确,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16.

解: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半圆面积,

的半径为2,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17.解:;;

根据,画出条形图:

人,

答:估计该商场服务工作平均每天得到1980名顾客的肯定.

解:,

故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20,

,;

故答案为120;;

18.;

,14;

解:依题意得

课时,

答:唐老师应安排27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

解:,

故答案为36;

故答案为60,14;

19.解:;135;15;

万人.

答:“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和“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观点的人数大约共有60万人.

解:人;

;;

故答案为300;135;15;

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

故答案为;

20.解:由统计图知,随机抽查的部分居民中,喜爱柳树的有 80人,占抽查人数的,

,即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800;

由条形统计图知,喜爱梧桐的有160人,占抽查人数的;

喜爱香樟的有 320人,占抽查人数的;

喜爱小叶榕的人数为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

随机抽查的居民中,喜爱香樟的部分占圆心角的度数为:;

建议多植种香樟树.

21.解:由点D的运动路径可知BD的取值范围

故答案为:

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可得,;

故答案为:

根据已知数据画出图象如图

当的面积为时,对应的x相对于直线与中图象交点得横坐标,画图测量即可得到结果.

22.;

解:如图所示;

解:由函数图象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2,

解:把代入得,即.

故答案为;

解:由函数图象知:函数图象与x轴有3个交点,所以对应的方程有3个实数根;

如图,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

有2个实数根;

由函数图象知:关于x的方程有4个实数根,

的取值范围是.

23.解:;13;13.

;100;100;100.

;6.

花去剩余

买牛肉元60元

买猪脚元30元

买蔬菜元12元

买调料元0元

总计元

解:由题意得:买蔬菜买调料,剩余的和,

所以剩余元

所以买蔬菜17元;买调料13元.

故答案为:17;13;13.

买物品的总钱数剩余的钱数,

;;;.故答案为:100;100;100;100.

、b、c、d都是正整数当最小时,w最大;当a最大时w最小,

当时,w最大,

当a最大,时,w最小.

故答案为:294;6.

化学平衡图像题汇总

专题强化训练 巧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解析】选A。在0~50 min内,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为100%,A正确;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的酸碱性及起始浓度均有关系,因此根据图中曲线所示,由于起始浓度不同,故不能判断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酸碱性的直接关系,B、C错误;pH=10时,在20~25 min之间,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错误。 2.(2015·武汉模拟)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的是

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解析】选D。图象中有三个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q。 【加固训练】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 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 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此类推,求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 类型之二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需要要把所给的图象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6.(?滨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是() A.10 B.16 C.18 D.20 7.(?龙岩市)下表为抄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公布的三种球类比赛的部分门票价格,某公司购买的门票种类、数量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2021年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冲刺3图表信息问题

热点专题3 图表信息问题 2019年中考中这部分知识解答题的考察,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完善或制作,计算相关统计量并用统计量分析数据状况,利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等. 解题的一般程序是:先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完善统计图表;再根据统计图表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得出样本的相关统计量或频率,运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判断并计算总体的有关问题;最后利用排列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考向1 图像信息题 1.(2019·威海)为配合全科大阅读活动,学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频数直方图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 【答案】D 【解析】依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选D. 2.(2019·嘉兴) 2019年5月26日第5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召开.某市在五届数博会上的产业签约金额的折线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签约金额逐年增加 B.与上年相比,2019年的签约金额的增长量最多 C.签约金额的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16年 D.2018年的签约金额比2017年降低了22.98% 【答案】C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观察可知,签约金额不是逐年增多,相对而言,增长量最多的是201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也是2016年,2018年比2017年降低了%9.4,故选C. 3.(2019·江西)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50%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108° 【答案】C【解析】∵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10%=30%,∴C错误. 4.(2019·温州)某校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人. 【答案】90 【解析】从频数直方图中读懂信息、提取信息、发现信息.知道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在80~90、90~100两个小组中,其频数分别为60、30.因此,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90人.故填:90. 5.(2019 · 柳州)据公开报道,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投入在各学段的经费占比(即所占比例)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段的经费总投入应该是多少亿元? (2)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多少亿元?(精确到0.1)

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docx

第 6 课时图表信息题 表信息是中考常的一种型,它是通象、形及表格等形式出信息的一种新型,在解决表信息 的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1)注重整体。先材料或表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 向。要通整体,搜索有效信息;(2)重数据化。数据的化往往明了某 ,而可能正是个材料的重要之;( 3)注意表。表中一些不能忽,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表下 的“注”“数字位”等。 2、清要求:表往往答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要求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象、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表需要用明的言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表中所列内容 的相互系,从中找出律性的西,再概括一个。在表述要有具体的数据比、分析,要客地反映 表包含的信息,特要注意目中的特殊限制。 型之一形信息 找律是解决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找律既需要敏的察力,又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在解决 形的候从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形的性入手。 1.(·沈阳市)察下列形的构成律, 根据此律,第 8 个形中有个. 2.(·聊城市)如下左是某广用地板的部分案,中央是一正六形的地 板,周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从里向外的第 1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6 个正三角形,第 2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18 个正 三角形,依此推,第8 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A.54 个B.90 个 C.102 个 D.114 个 3.( ·桂林市 ) 如上右,矩形A1B1C1D1的面4,次 各中点得到四形A2B2C2D2,再次四形A2 B2C2D2四 中点得到四形 A3B3C3D3,依此推,求四形A n B n C n D n,的面 是。 4(·襄樊市)如,在角AOB 内部,画1条射,可得 3 个角;画 2 条不同射,可得 6 个角;画 3 条不同射, 可得 10 个角;??照此律,画 10 条不同 射,可得角个. 型之二象信息 此目以象的形式出,有用函数象 的形式出,有以的形式出,需要要把所的象 信息行分、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表示一艘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从甲 港出到乙港行程随化的象,根据象下列 的是() A.船的速度20 千米 / 小 C .船比快艇先出 2 小 B.快艇的速度40 千米 / 小 D .快艇不能赶上船 6.(?州市)如,在矩形 ABCD中,点 P 从点 B 出,沿 BC、 CD、 DA运至点 A 停止,点P 运的路程x,△ ABP的面y,如果 y 关于 x 的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1.(2012·广东肇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 B .学生的总人数是 900人 C .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 D .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 解析 由已知得,扇形甲的圆心角是2 2+3+5×360°=72°,A 选项正确;学生的总人 数是180÷22+3+5=900,B 选项正确;乙地区的人数900×3 2+3+5=270,丙地区的人 数是900×5 2+3+5=450,所以C 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2.(2012·浙江绍兴)一分钟投篮测试规定,得6分以上为合格,得9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两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如下: (1)请你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把下面的图和表补充完整;

一分钟投篮成绩统计分析表: 由. 分析(1)直接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根据平均数公式计算出甲组平均分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中位数,即可补全分析表. (2)根据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的意义即可写出支持小聪的观点的理由. 解(1)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如图:

∵甲组平均分 (4×1+5×2+6×5+7×2+8×1+9×4)÷15=6.8, 乙组中位数是第8个数,是7. ∴补全分析表: (2)理由1:甲乙两组平均数一样,乙组的方差低于甲组,说明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所 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理由2:乙组成绩的合格率高于甲组成绩的合格率,所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专题2-图表信息问题过关训练参考答案

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过关训练参考答案1. A 2.C 3.D 4. B 5.2080米 6.90 7.10 3 8. 52 2 9. 8 15 10.80人 11. 解:(1)13÷26%=50(人),……………………………………………………2分 答:两个班共有女生50人;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4分 (3)10 50 ×360°=72°;………………………………………………………………6分 (4)画树状图: ………………9分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这两人来自同一班级的情况占8种, 所以这两人来自同一班级的概率是=.………………………………………12分12. 解:(1)设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有x人,学生有y人, 依题意,得:,解得:. 答: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老师有16人,学生有234人. (2)∵(234+16)÷35=7(辆)……5(人),16÷2=8(辆), ∴租车总辆数为8辆.故答案为:8. (3)设租35座客车m辆,则需租30座的客车(8﹣m)辆, 依题意,得:, 解得:2≤m≤5. ∵m为正整数,∴m=2,3,4,5,∴共有4种租车方案. 设租车总费用为w元,则w=400m+320(8﹣m)=80m+2560, ∵80>0,∴w的值随m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m=2时,w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720. ∴学校共有4种租车方案,最少租车费用是2720元. 13.【思路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作图即可得.

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1、速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 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图形、图表信息题

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衣料 D.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 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基因重组发生在 3.两种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Y 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4.冬季在一锥形瓶中,底部覆盖适量的湿泥沙,然后在湿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带芽柳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瓶口包一小气球,使之悬浮于玻璃缸某一特定位置(如图)。在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发现锥形瓶 A.漂浮在水面 B.原位不动 C.沉到玻璃缸底部 D.无法确定 5.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6.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从第8d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虽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中考冲刺:图表信息专题(基础)知识讲解

中考冲刺:图表信息专题(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 【中考展望】 内容解读 1.图表信息题就是以图象、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围绕材料而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类计算题。图表型计算题的题型十分丰富,有实验类计算题、探究性计算题、推理性计算题、学科内综合性计算题、数据分析类计算题等。 2.图表信息题命题内容的取材范围很广,内容可以包括光、电、力、能量等知识,并不局限于教材或教科书.有的取材于教材,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有的涉及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电器或生活现象,有的涉及一些日常电路,有的涉及环境环保或资源利用等等。试题的形式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探究性。 3.试题对学生的考查能力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图表信息题型特点是:图象、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或是问题成立的条件,或是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等。 能力解读 1.近几年的图表型计算题的试题一般蕴含的信息量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较强,由于学生物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往往会因为数学知识或工具运用不熟练或不正确,导致物理问题无法正确解决.此类试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综

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图表型计算题是作为中考的压轴题或综合性的计算题的首选题型。 2.图表信息题的知识容量大,所以通常以综合性试题出现,个别地市的试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题型,也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这也就加大了这些题的分值含金量,往往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关键点. 【方法点拨】此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图象、图形或数据表格中蕴含的物理信息,不轻易放弃对试题提供的图象、图形和数据的利用,在解题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充分挖掘图象和图形以及数据表格中包含的物理信息,从而将问题解决。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学问题 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 密度ρ A ,ρ B ,ρ C 和水的密度ρ 水 =1.0g/cm3)之间的关系是() A.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B.ρ A >ρ B >ρ C 且ρ C >ρ 水 C.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D.ρ A <ρ B <ρ C 且ρ C >ρ 水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经典例题与习题附答案.docx

第12讲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 例题 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Q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 、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B 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A. T 1<T 2, P 1>P 2, m +n >P, Q <0 B. T 1>T 2, P 2>P 1, m +n <P, Q <0 C. T 2>T 1, P 2>P 1, m +n <P, Q <0 D. T 1>T 2, P 2>P 1, m +n >P, Q >0 2、如图所示,a 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Q 的反应过程中X 的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 若使a 曲线变为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催化剂 B. 增大Y 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 增大体系压强 3、可逆反应N 2+3H 22NH 3+Q,从反应开始经t 1秒达平衡状态,因条件改变,平衡在t 2秒时发生移动,在t 3 秒时,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试根据t 2-t 3秒曲线判断, 下列图1、图2所表示的平衡移动方向和变化条件各是 什么? 图1 图2 4、气态反应A +B C +D,其它条件不变,在有催化剂条件(a)时和无催化剂条件(b)时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的量(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的变化情况错误的是 A B C D 5、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 +O 22NO 2+Q(Q >0)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 、B 、C 、D 、E 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A. B 和C B. A 和E C. E D. A 和C 6、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 (s )+G (g )2R(g)-Q(吸热)在图中Y 轴是指 A. 平衡混合气中R 的质量分数 B. 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C. G 的转化率 D. L 的转化率 7、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同量的A 2和B 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 2(g )+3B 2(g) 2AB 3(g ),分别在某一同时刻测得其中AB 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E 、F 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C. H 、I 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D. G 、H 、 I 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1B 2AD 3升温;增大N 2浓度 4AD 5C 6B 7C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讲 图表信息型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图表信息型问题☆◇☆所谓图表信息问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图表信息,要求考生依据这些给出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等手段解决的一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看表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按照题意要求,准确地输出信息.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信息型的中考试题.由于此类问题命题背景广泛、蕴含知识丰富,突出对考生获取、整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因而倍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象(表)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题型,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象,获 取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题型1表达信息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出现,通过表格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出与解题相关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题型2图形、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形、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图形的形式出现时,题型新颖,给出的形式有形象的人物及各自的语言表述,在活泼的氛围里,给出题目具体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有时候用不等式,有时候用方程;在图象的形式出现时,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它要把所给的图象或图形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例1、某次时装表演会预算中,票价定为每张100元,容纳观众人数不超过2000人,毛利润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百人)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1-3所示,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组织者需向保险公司缴纳定额平安保险费5000元(不列人成本费用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毛利润y关于观众人数的函数解析式和成本费用S(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的函数解析式; (2)若要使这次表演会获得36000.元的毛利润,那么需售出多少张门票?需支付成本费用多少元? 注: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 表演会的毛利润一门票收人一成本费用; 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的毛 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平安保险费.

中考数学专题:例+练——第6课时 图表信息题(含答案)

第6课时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 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 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 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 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 是() 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 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 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 此类推,求四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是。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AOB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试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 .反应开始时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 ,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2.( 广东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 2NH 3(g), 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t 1时刻) 和点 e (t 2时刻) 处n(N 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 3.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 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5.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6.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7.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L —1 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8.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ΔH =-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 0~t 6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 t 0~t 1 B . t 2~t 3 C . t 3~t 4 D . t 5~t 6 n 2· · · · · a b c d e NH H 2 1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中考数学练习:专题2 图表信息问题

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 强化突破 1.(2014·随州)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计费.下列结论:①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②若月通话时间少于240分钟,选择方式2省钱;③若月通讯费为5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④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其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013·台湾)以下表示小勋到商店购买2个单价相同的布丁和10根单价相同的棒棒糖的经过. 小勋:“我要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 老板:“谢谢!这是您要的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总共200元!” 老板:“小朋友,我钱算错了,我多算2根棒棒糖的钱,我退还你20元.” 根据上文,判断布丁和棒棒糖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B ) A.20元B.30元C.40元D.50元 3.图①的等臂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右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和2个各10克的砝码.将左侧袋中一颗石头移至右侧秤盘,并拿走右侧秤盘的1个砝码后,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②所示.求被移动石头的质量为多少克?( A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2013·鄂州)下列几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__1__个. ①“掷一枚均匀骰子,朝上点数为负”为必然事件;(骰子上各面点数依次为1,2,3,4,5,6) ②5名同学的语文成绩为90,92,92,98,103,则他们平均分为95,众数为92; ③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算得甲击中环数的方差为4,乙击中环数的方差为16,则这一过程中乙较甲更稳定; ④某部门15名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统计表如下,其中有一栏被污渍弄脏看不清楚数据,所以对于“该部门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的中位数为5万元”的说法无法判断对错.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初中数学图表信息复习专题

图表信息复习专题 图表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中考的出题方向.这类题常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将相关的数学知识信息巧无声息的隐含在创设的生活素材、图象、图表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生活素材、图象、图表等相关信息的分析、观察、猜想、抽象、概括,从中获取图表中隐含的解题信息和思路、方法,然后再进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的一种题型.图表信息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要包括生活图景、表格信息、图象信息、统计图表、几何图形等各种类型. 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核心是“分析识别图表”和“用图表”.即通过观察、分析图象和图表,捕捉有效信息,并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理,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一、在生活情境、素材中提炼与构建图像 例1(2010年湖南益阳)如图,火车匀速通过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时,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与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解析:随着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的增加,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从0开始,逐渐增长,当火车完全进入隧道时,在隧道内的长度y不变;当火车出隧道时,长度y逐渐减小,最后隧道内的长度为0.根据以上x、y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函数图象可选A. 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情境或素材取材,进而酝酿数学,构建数学,是近年的中考亮点与趋势.为此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生活,发现数学影子,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有关知识酝酿与构建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素材、图象提供的已知条件出发,弄清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含义(x,y)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模型. 二、从生活图景中体验与获取 例2(2010年吉林)在课间活动中,小英、小丽和小敏在操场上画出两个区域,一起玩投沙包游戏.沙包落在区域所得分值与落在区域所得分值不同.当每人各投沙包四次时,其落点和四次总分如图所示.请求出小敏的四次总分.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doc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 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专题训练

2. C% C% T2P2 T1P2 P1P2 T1P1 O t O t (4)(5) (1)p1________p2(2)p1________p2(3)p1_______p2 +_______q m n +______q +______q m n m n (4)p1_________p2,(5)T1与T2大小__________ m n +__________q△H________0 +_______q m n

N M t 1 t 2 t 3 3. ) (\ % ) (/p T C T p O (1) C% T 105 P a 107 P a (2) O C% P 100 ℃500 ℃ (1)△H _________0 (2)△H _________0 m n +________q m n +________q 4. []C t →(如图24—7) 此反应是从何物质开始的:____________; t 2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n t →(如图24—8) 则用A 、B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m =3,n =1,q =2,试作出C 分解时v 正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C 3A +B ) 7. 读图24—9,写出用A 、B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二、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着反应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2.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 )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正确的是( ) A B C t 1 t 2 t 图24—7 n 1.0 . 0.8 0.6 0.6 0.4 0.2 O 图24—8 t C B A α αA αB O 3 图24—9 n A B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表信息题 一、热点再现 1.在今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的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某考点同时起跑的小莹和小梅所跑的路程 s(米)与所用时间 t (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 线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莹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 180 秒时,两人相遇 D.在起跑后 50 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 2.小高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先走上 坡路到达点A,再走下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平路到达 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如 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 保持和去上学时一致,那么他从学校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 A.14分钟 B.7分钟 C.18分钟 D.20分钟 3.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 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x(单位:米)的一 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 A.4米 B.3米 C.2米 D.1米 4.今年我市体育中考的现场选测项目中有一项是“排球30秒对墙垫球”,为了解某学校九年级学生此项目平时的训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部分九年级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作了如下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1)表中a=__________,b=_________; (2)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在第____________组; (3)下表为《体育与健康》中考察“排球30秒对墙垫球”的中考评分标准,若该校九

2003 2004 2005 年 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口总 数统计图 2003 2004 2005 年 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均住房面积统计图 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在这一项目中得分在7分以上(包括7分)学生约有多少人? 排球30秒对墙垫球的中考评分标准 二、点拨拓展 例1:某开发区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都新建一批住房,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该区住房总面积/该区人口总数,单位:m 2 /人), 该开发区2003~2005年,每年年底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 计结果分别如下图:请根据两图所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⑴该区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住房面 积多?增加多少万m 2 ? ⑵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到2007年底,该区人口总数比 2005年底增加2万,为使到2007年底该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11m 2 /人,试求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该区住房总面积的年平 均增加率应达到百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