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表内乘法(一)

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理解乘法和加法意义的异同;

2、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区别乘法和加法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

难点:分析区别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7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2)分析解答例7.

①看图思考。

②讨论列式。

第1题:5×4=20(张)

答:一共有20张。

第2题:5+4=9(张)

答:一共有9张。

③进一步理解例7算式的意义。

第1题的5表示每排有5张桌子,4表示有4排(也就是有4个这样的5张):第2题的5表示第一排有5张桌子,4表示第二排有4张桌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2)完成练习十四其他练习。

四、归纳

①乘法算式可用乘法口诀迅速地计算。

②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用加法计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3+3+3+2=11

5×4=20(张) 5+4=9(张)

答:一共有20张。答:一共有9张。

课后反思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时空,实现

教学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反思

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弱,对于学过的一些简单加法应用题和一些简单的乘法应用题,往往模糊不清,甚至颠倒运算。如何避免以上现象,我经过深入思索,把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对题目进行一一分析,并正我列式计算。计算后,再全面地看一看这些题目中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题目中如果有“和”“比谁多”字样的都用加法计算;题目中如果有“倍”“积”“乘数”字样的都是用乘法计算。做了以上题目并分析之后,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与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明白了许多。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帮助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总结,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后反思】

1.“动”在“点”上与“双向导学”的教学理念核心就是促进教与学的转变。为学生质疑提供更大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动点的选择极为重要,我选择了“4和5的意思为何不一样”这一互动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

思维的灵敏性,激发了学生“辩”的意识。在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互动,教师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数学。

2.以“图”求“解”。几何直观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利用直观的图解,让学生直观地看到“4个5加起来”与“4和5合起来”是不一样的。借助几何直观教学,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问题的本质,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