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四边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四边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四边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正方形ABCD的一边AB在直尺一边所在直线MN上,点O是对角线AC、BD 的交点,过点O作OE⊥MN于点E. (1)如图1,线段AB与O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请直接填结论) (2)保证点A始终在直线MN上,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θ(0<θ<90°),过点 B作BF⊥MN于点F. ①如图2,当点O、B两点均在直线MN右侧时,试猜想线段AF、BF与OE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3,当点O、B两点分别在直线MN两侧时,此时①中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呢?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写出变化后的结论并证明. ③当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到如图4的位置时,线段AF、BF与O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请直接填结论) 【答案】(1)AB=2OE;(2)①AF+BF=2OE,证明见解析;②AF﹣BF=2OE 证明见解析;③BF ﹣AF=2OE,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结论; (2)①过点B作BH⊥OE于H,可得四边形BHE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 EF=BH,BF=HE,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A=OB,∠AOB=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OE=∠OBH,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OB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H=AE,OE=BH,再根据AF-EF=AE,整理即可得证; ②过点B作BH⊥OE交OE的延长线于H,可得四边形BHE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EF=BH,BF=HE,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A=OB,∠AOB=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OE=∠OBH,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OB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H=AE,OE=BH,再根据AF-EF=AE,整理即可得证; ③同②的方法可证. 试题解析:(1)∵AC,BD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OA=OC=OB,∠BAD=∠ABC=90°, ∵OE⊥AB,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平行四边形复习 |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54321)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5.矩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矩形 ?? ? ??.3; 2;1)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 6. 矩形的判定: ??? ?? +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三个角都是直角(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矩形. 7.菱形的性质: — 因为ABCD 是菱形 ?? ? ??.321角)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四个边都相等; (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A B D O C C D B A O D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O A D B C O

8.菱形的判定: ?? ? ?? +边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四个边都相等(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 9.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正方形 ?? ? ??.321分对角)对角线相等垂直且平(角都是直角; )四个边都相等,四个(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C D A B (1) A B C D O (2)(3) 10.正方形的判定: ?? ? ? ? ++++一组邻边等矩形)(一个直角)菱形(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ABCD 是矩形 又∵AD=A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11.等腰梯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等腰梯形 ?? ? ??.321)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12.等腰梯形的判定: ??? ??+++对角线相等)梯形(底角相等)梯形(两腰相等 )梯形(32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3)∵ABCD 是梯形且AD ∥BC ∵AC=BD ∴ABCD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A B C D O A B C D O C D A B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4 页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第 2 页 共 14 页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C B

四边形初中数学试卷

四边形初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如图,在△ABC中,点E,D,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CA,DF∥BA.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A.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B. 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C.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D. 如果AD⊥B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2.(2016?临沂)如图,将等边△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EDC,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①A C=AD;②BD⊥AC;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3.(2015?梧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AB=1,延长AD到点E,使DE=AD,延长CD到点F,使DF=CD,连接AC、CE、EF、AF,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是4 B.四边形ACEF是矩形,它的周长是2+2 C.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是4 D. 四边形ACEF是矩形,它的周长是4+4 4.如图,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E交AD于E,点F是AB 的中点,则S△AEF:S四边形BDEF为 A. 3:4 B. 1:2 C. 2:3 D. 1:3 5.(2017·嘉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平移点到点,使以点,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第6题图第7题图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 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C. 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6.(2015?德州)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 ①OA=OD;②AD⊥EF; ③当∠A=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 其中正确的是( )

初中数学四边形综合题

D F E B A 四边形综合题 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90A ∠=?,BC=2, 15ABD ∠=?,60C ∠=?. (1) 求∠BDC 的度数; (2) 求AB 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AB ⊥BC ,∠A =60°,AB =2CD ,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联结EF 、EC 、BF 、CF . (1)四边形AECD 的形状是 ; (2)若CD =2,求CF 的长. 3、如图,在ABC △中,AB BC =,D、E、F分别是BC 、AC 、AB 边上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 (2) 若12AB =cm ,求菱形BDEF 的周长.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90°,点E 为AB 的中点, 过点E 作ED ⊥BC 于D ,F 在DE 的延长线上,且AF =CE ,若 AB =6,AC =2,求四边形ACEF 的面积. 5、如图,在Y ABCD 中,过点B 作BE ∥AC ,在BG 上取点E ,联结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DF =EF ; (2)如果AD =2,∠ADC =60°,AC ⊥DC 于点C ,AC =2CF ,求BE 的长. F E D C B A F D C B A E G

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DC ,联结AC ,过点D 作DE ⊥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E =AC . ⑴求∠EAC 的度数 ⑵若AD =2,求AB 的长. 7、如图,在□ABCD 中,AB =5,AD =10,cos B =3 5 ,过BC 的中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连结DF ,求DF 的长. 8、如图,在□ABCD 中,E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AD 于F ,∠B=60°,AB=4,∠ACB=45°, F G D C B A E F E D C B A A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 求证:AD=BC ,AB=DC ;∠A=∠C ,∠B=∠D. 证明:连接AC ,//,//AD CD AD BC 12,34∴∠=∠∠=∠ 又AC 是△ABC 和△CDA 的公共边, ∴△ABC ≌△CDA , ,,AD CB AB CD B D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求证:OA=OC ,OB=O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 ,AD ∥BC. ∴∠1=∠2,∠3=∠4. ∴△AOD ≌△COB (ASA ). ∴ OA=OC ,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 为25,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 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点E 在AD 上,点F 在BC 上, ∴AE//CF , 又∵AE=CF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例、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3,2 B.3,4 C.5,2 D.5,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平均数为(a?2 + b?2 + c?2 )=(3×5-6)=3;原来的方差: ;新的方差: ,故选 B. 考点:平均数;方差. 2.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a-2,b-2,c-2的方差=1 3 [(a-2-3)2+(b-2-3)2+(c--2-3)2] = 1 3 [(a-5)2+(b-5)2+(c-5)2]=4,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4,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位数是1 B.众数是1 C.平均数是1.5 D.方差是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可得答案.【详解】 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1、1、3、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A选项正确; 众数是1,B选项正确; 平均数为11134 5 ++++ =2,C选项错误; 方差为1 5 ×[(1﹣2)2×3+(3﹣2)2+(4﹣2)2]=1.6,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4.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学校为此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下表记录了某校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平均数x和方差S2,根据表中数据,要选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A.队员1 B.队员2 C.队员3 D.队员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先比较出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稳定性,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对角线AC 平分BAD ∠. (1)如图1,若120DAB ∠=?,且90B ∠=?,试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90B ∠=?”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90DAB ∠=?,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C AD AB =+.证明见解析;(2)成立;(3)2AD AB AC +=.理由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论:AC=AD+AB ,只要证明AD= 12AC ,AB=1 2 AC 即可解决问题; (2)(1)中的结论成立.以C 为顶点,AC 为一边作∠ACE=60°,∠ACE 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D +AB =2AC .过点C 作CE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AC=AD+AB . 理由如下:如图1中, 在四边形ABCD 中,∠D+∠B=180°,∠B=90°, ∴∠D=90°, ∵∠DAB=120°,AC 平分∠DAB , ∴∠DAC=∠BAC=60°, ∵∠B=90°,

∴AB=1 2 AC,同理AD= 1 2 AC. ∴AC=AD+AB.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 ∵∠BAC=60°, ∴△AEC为等边三角形, ∴AC=AE=CE, ∵∠D+∠ABC=180°,∠DAB=120°, ∴∠DCB=60°, ∴∠DCA=∠BCE, ∵∠D+∠ABC=180°,∠ABC+∠EBC=180°, ∴∠D=∠CBE,∵CA=CE, ∴△DAC≌△BEC, ∴AD=BE, ∴AC=AD+AB. (3)结论:AD+AB=2AC.理由如下: 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 ∴DCB=90°, ∵∠ACE=90°, ∴∠DCA=∠BCE, 又∵AC平分∠DAB, ∴∠CAB=45°, ∴∠E=45°. ∴AC=CE. 又∵∠D+∠ABC=180°,∠D=∠CBE,

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A )2 (B (C )2± (D ) 2,2 的平方根为2.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答案:B (不要漏掉0) 3.当x_________时,|3-x|=x-3。答案:x-3≥0,则x3 4. 2 2___分数(填“是”或“不是”) 答案:2 2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5.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答案:16=4,4的算术平方根=2 6.当m=______时,2m -有意义 答案:2 m -≥0,并且2m ≥0,所以m=0 7分式 4 622--+x x x 的值为零,则x=__________。 答案: 226040 x x x ?+-=? ?-≠?? ∴122,32x x x ==-??≠±?∴3x =- 8.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k x k x k ---++=总有实数根.则K_______ 答案:[]2 20 2(1)4(2)(1)0 k k k k -≠???----+≥??∴3k ≤且2k ≠ 9.不等式组2, .x x a >-??>?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2a >-,(D )2a ≥-. 答案:D 10.关于x 的不234 a ≤<等式40x a -≤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234a ≤< 11.若对于任何实数 x ,分式 2 1 4x x c ++总有意义,则c 的值应满足______. 答案:分式总有意义,即分母不为0,所以分母240x x c ++=无解,∴C 〉4

四边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汇编

四边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24分) 1.下面几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一组对边平行;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和CEFG 都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18180O ∠+∠= B .28180O ∠+∠= C .46180O ∠+∠= D .15180O ∠+∠= G F 87654321 C B A E D 2y y x x 2x 4y 卫 生间 厨房 客厅卧室 第3题图 第8题图 4.在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上,到正方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 ). A .12 B .6 C .5 D .7 6.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O ,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cm ,则矩形较短边长为( ) A .4cm B .2cm C .3cm D .5cm 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等边三角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三条对称轴; ②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8.小李家住房的结构如图所示,小李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地板,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要买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练:《四边形综合 》(含答案)

2021模拟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练:《四边形综合》 1.如图①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接DG,BE. (1)发现:当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如图②所示. ①线段D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②直线DG与直线BE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2)探究:如图③所示,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为矩形,且AD=2AB,AG=2AE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应用:在(2)的情况下,连接BG、DE,若AE=1,AB=2,求BG2+DE2的值(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点(不与C,D两点重合),连接BE,过点C作CH⊥BE于点F,交对角线BD于点G,交AD边于点H,连接GE,

(1)求证:△DHC≌△CEB; (2)如图2,若点E是CD的中点,当BE=8时,求线段GH 的长; (3)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1,四边形DEGH的面积为S2,当的值为时,的值为.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6,0),点B(0,8).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记旋转角为α(0°<α<90°). (I)如图①,当α=30°时,求点D的坐标; (Ⅱ)如图②,当点E落在AC的延长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Ⅲ)当点D落在线段OC上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4.如图,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DE⊥AB于点E,过点E的直线交BC于点G,且BG=CG. (1)求证:GD=EG. (2)若BD⊥EG垂足为O,BO=2,DO=4,画出图形并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以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GDO,得到△G′D'O,点G′落在BC上时,请直接写出G′E的长. 5.(1)【探索发现】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MAN=45°,若将△DAN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BAG位置,可得△MAN≌△MAG,若△MCN的周长为8,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求证:AD=BC,AB=DC;∠A=∠C,∠B=∠D. AD CD AD BC 证明:连接AC,//,// ' ∴∠=∠∠=∠ 12,34 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 ∴△ABC≌△CDA, AD CB AB CD B D ∴==∠=∠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 ∴∠1=∠2,∠3=∠4. ∴△AOD≌△COB(ASA). ∴ OA=OC,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为25, 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 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典型例题(含答案分析)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 考查知识点: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2、代数计算最值问题3、二次函数中最值问题) 问题原型: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求多项式取值二次函数顶点)出题背景变式: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几何基本模型: 条件:如下左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 PB +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 B'交l于 点P,则PA PB A B' +=的值最小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 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求证:△AMB≌△ENB; (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A B A' ′ P l

例2、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1,4),交x轴于A、B,交y轴于D,其中B点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E点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PQ上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F、H四点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直线M 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最新初中数学四边形真题汇编附答案(1)

最新初中数学四边形真题汇编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O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0,23),∠DOB=60°,点P是对角线OC上的一个动点,已知A(﹣1,0),则AP+BP的最小值为() A.4 B.5 C.33D.19 【答案】D 【解析】 【分析】 点B的对称点是点D,连接AD,则AD即为AP+BP的最小值,求出点D坐标解答即可.【详解】 解:连接AD,如图, ∵点B的对称点是点D, ∴AD即为AP+BP的最小值, ∵四边形OBCD是菱形,顶点B(0,23DOB=60°, ∴点D的坐标为(33 ∵点A的坐标为(﹣1,0), ∴22 += (3)419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点坐标得出距离. 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若两实数的平方相等,则这两个实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乘方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正确;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正确; D、若两实数的平方相等,则这两个实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的真假,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乘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进行解题. 3.如图,点M是正方形ABCD边CD上一点,连接AM,作DE⊥AM于点E,BF⊥AM于点F,连接BE,若AF=1,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6,则∠EBF的余弦值是() A.213 13 B. 313 13 C. 2 3 D. 13 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ABF≌△DEA得到BF=AE;设AE=x,则BF=x,DE=AF=1,利用四边形ABED的面 积等于△ABE的面积与△ADE的面积之和得到1 2 ?x?x+?x×1=6,解方程求出x得到AE=BF=3, 则EF=x-1=2,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E,最后利用余弦的定义求解.【详解】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AD,∠BAD=90°, ∵DE⊥AM于点E,BF⊥AM于点F, ∴∠AFB=90°,∠DEA=90°, ∵∠ABF+∠BAF=90°,∠EAD+∠BAF=90°,

四边形综合提高练习题

四边形综合提高练习题 1、十二边形的内角和为( ) A.1080° B.1360° C 、1620° D 、1800° 2、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CD ,AD=BC; (B )∠A=∠B ,∠C=∠D; (C )AB=CD ,AD=BC; (D )AB=AD ,CB=CD (D) 3、菱形ABCD 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菱形的面积为( ) A.12, B.24 C.36 D.48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垂直的菱形是正方形;(D )底边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5、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B ⊥,E 为垂足.如果 125A =∠,则BCE =∠( ) A. 55 B. 35 C. 25 D. 30 6、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__ ___. 7、如图4,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C D ,分别落在C D '',的位置上,EC '交AD 于点G .则△EFG 形状为 8、如图5,在梯形ABCD 中,AD BC ∥, 419045==?=∠?=∠BC AD C B ,,, 则AB= 9.如图6,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E 平分∠BAC ,EF ⊥AC 交AC 于点F ,若BE=2,则CF 长为 1.如图,在Rt △ABC 中,∠B=90°, C=30°.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DE 、EF . (1)求AB,AC 的长;(2)求证:AE=DF ; (3)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 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4)当t 为何值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延长AB 至点E ,使BE =AB ,连接CE . (1)求证:四边形BE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E =60°,AC =求菱形ABCD 的面积. 3.在△ABC 中,AB =AC =2,∠BAC =45o.△AEF 是由△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连接BE ,CF 相交于点D . (1)求证:BE =CF ; (2)当四边形ABDF 是菱形时,求CD 的长. 4.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F 分别在BC ,AB 上,点M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CE=BF=AM ,过点M ,E 分别作NM ⊥DM ,NE ⊥DE 交于N ,连接NF . (1)求证:DE ⊥DM ; (2)猜想并写出四边形CENF 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带答案

A C B D 第十九章 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第4题图 O F E D C B A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练习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BCD 中,∠A 比∠B 大40°,则∠C 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100° D. 110° 2.□ABCD 的周长为40cm ,△ABC 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 长为( ) A. 5cm B. 6cm C. 8cm D. 10cm 3.在□ABCD 中,∠A =43°,过点A 作BC 和CD 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的夹角度为( ) A. 113° B. 115° C. 137° D. 90° 4.如图,在□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AB =4,AD =3,OF =1.3, 则四边形BCEF 的周长为( ) A. 8.3 B. 9.6 C. 12.6 D. 13.6 5.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那么这个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初中数学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武汉中考数学22题专题-二次函数应用 1.(2014?武汉四月调考)某工厂生产一种矩形材料板,其长宽之比为3:2.每张材料板的成本c(单位:元)与它的面积(单位:cm2)成正比例,每张材料板的销售价格y(单位:元)与其宽x之间满足我们学习 过的三种函数(即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中的一种.下表记录了该工厂生产、销售该材料 板一些数据. 材料板的宽x(单位:cm )24 30 42 54 成本c(单位:元)96 150 294 486 销售价格y(单位:元)780 900 1140 1380 (1)求一张材料板的销售价格y与其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若一张材料板的利润w为销售价格y与成本c的差. ①请直接写出一张材料板的利润w与其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当材料板的宽为多少时,一张材料板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2001?安徽)某工厂生产的A种产品,它的成本是2元,售价是3元,年销量为100万件,为了获得更好的 效益,厂家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做广告;根据统计,每年投入的广告费是x(十万元),产品的年销量将是 原销售量的y倍,且y是x的二次函数,它们的关系如表: x(十万元 )0 1 2 y 1 1.5 1.8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把利润看成销售总额减去成本费和广告费,试写出年利润S(十万元)与广告费x(十万元的函数 关系式); (3)如果投入的年广告费为10万元~30万元,问广告费在什么范围内,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 多少? 3.(2014?合肥模拟)某工厂共有10台机器,生产一种仪器元件,由于受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 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次品.每台机器产生的次品数p(千件)与每台机器的日产量x(千件)(生产条件要求4≤ x≤12)之间变化关系如表: 日产量x(千件/台)… 5 6 7 8 9 … 次品数p(千件/台)…0.7 0.6 0.7 1 1.5 … 已知每生产1千件合格的元件可以盈利 1.6千元,但没生产1千件次品将亏损0.4千元.(利润=盈利﹣亏损)(1)观察并分析表中p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求出p (千件)与x(千件)的函数解析式; (2)设该工厂每天生产这种元件所获得的利润为y(千元),试将y表示x的函数;并求当每台机器的日产量 x(千件)为多少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4.(2013?乌鲁木齐)某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0元/个的计算机,其销售量y(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 的变化如下表: 价格x(元/个)…30 40 50 60 … 销售量y(万个)… 5 4 3 2 … 同时,销售过程中的其他开支(不含造价)总计40万元. (1)观察并分析表中的y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写 出y(万个)与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 (2)求出该公司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净得利润z(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销售价格定为 多少元时净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该公司要求净得利润不能低于40万元,请写出销售价格x(元/个)的取值范围,若还需考虑销售量尽 可能大,销售价格应定为多少元? 5.(2013?沙市区三模)某公司准备购进一批产品进行销售,该产品的进货单价为6元/个.根据市场调查,得到了四组关于日销售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个)的数据,如表x 10 12 14 16 y 300 240 180 120 (1)如果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三个函数模型中,选择一个来描述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你觉得哪个合适?并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按照(1)中的销售规律,请你推断,当销售单价定为17.5元/个时,日销售量为多少?此时,获得日销 售利润是多少? (3)为了防范风险,该公司将日进货成本控制在900元(含900元)以内,按照(1)中的销售规律,要想获得的日销售利润最大,那么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并求出此时的最大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