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闻记者证考试600道题库

2018年新闻记者证考试600道题库
2018年新闻记者证考试600道题库

2018年新闻记者证考试600道题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社会和谐)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三步走发展战略)

3、当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20)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__。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6、当的十八大报告从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五)

7、党的十八大把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去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道路。(人民)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2、以_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优化经济结构)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__。(中国共产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__。(广大人民群众)

16、胡锦涛同志在__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

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__历史性飞跃。(两次)

21、当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位主题,以__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__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民主)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__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制度建设)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6、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把__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27、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文化体制改革)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__。(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__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

30、新闻记者要把__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2、1842年吗,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那个体现以下哪一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额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胡锦涛)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联系群众)

6、下列新闻事件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新华社推广告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列宁)

9、即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称为知道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的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以人为本)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人民群众服务)

14、列宁要求当的报刊(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么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

B、开学盲目,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个稿件半成品

19、习近平2009年3月再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20、以下哪项措施吴茱萸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23、211年,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时间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力?A、隐私权

24、一下对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C)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时机素材

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 )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2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论出版自由》

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只要指对下哪一主题的保护?(C )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30、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C)

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31、一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 )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32、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D )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1、我国新闻理论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为人民服务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理论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真实原则

4、哪一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利方”

6、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那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下列哪一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节方式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

D、是否有作者观点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正确表述?A、中饱私囊

10、些列哪一项为不属于“有偿新闻”?

D、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要到该电视台投放广告,该电视台同意了

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200元钱的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

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任务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服刑的犯罪分子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项做法是不正确德?

C、犯罪嫌疑人还没判刑,但报道中已称他为罪犯

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

C、报警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人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不要采访受灾群众

17、某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苦的女子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同情弱者原则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

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是否涉及较大的公共利益

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公共利益原则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

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好奇,但又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

D、孩子们、让我们挨个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主持同学婚庆典礼

26、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学生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 )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28、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

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追重要原因是什么?(C )

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度假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给予回避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B.人格尊严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良好表现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C.名誉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C )

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C.③④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A 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 A.②③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

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 )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_____。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病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D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内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乙、丙、丁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_____。(D )

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18.某报记者A想竟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 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_____。(D )D.名誉权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A )

A.记者的职务行为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_____。(C )

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

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_____?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_____的人员知悉的事项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

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A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C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生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记者B没有联系上导演C,便将演员A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后导演C起诉,法院查实,演员A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C 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D )

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24.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的员工C通过网络QQ聊天,员工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据此撰写出批评B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B公司经济损失。B公司起诉记者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A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

A.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25.根据相关规定,____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D.新华通讯社

26.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____。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____元的罚款。(C )C.5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__30__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B )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___45_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C )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____。C.25%

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____的罚款。(A )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_____。(B)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33.某报记者2012年2月10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2012年3月10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根据相关规定,该记者在____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D )D.2017年3月9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__3__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B )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的基本的学历条件是:_____。(A)A.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36.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报刊出版单位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新闻采访、组稿等活动的派出机构是____。A.记者站

37.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站长须具有_____。(B )

B.中级以上职称并有5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38.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除报刊集团或拥有多家子报子刊的报刊出版单位以该集团或报刊出版单位名义设立的记者站外,单家报刊设立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人数最多不超过____5_人。( B )

39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如申请设立记者站,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已设立的记者站须在近__2年__内未出现过违反新闻出版法规、规章的问题。(C )

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采访,正确的是_____。(A )

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

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_10000___以下的罚款。(B )

42.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应当在抵达中国后__7__个工作日内,到外交部新闻司及其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理注册手续。(C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知情同意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更正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核实事实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 A )

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语言更具概括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 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准确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媒体官方微博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B.规范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转氨酶达2000多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C.3个

26.以下的新闻浯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

B.叙述式

28.以下哪—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样是错误的?(A )

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1.____是新闻的生命。(C)

C.真实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____原则。(B )

B.真实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____不符的报道。(D )

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____信任的能力。(D )

D.公众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____的基础之上。(B )

B.新闻真实性

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____生存与发展的根基。(D )

D.新闻业

7.记者通过____来让公众认知。(A )

A.新闻报道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____的损害。(B )

B.知情权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____的关系。(B )

B.相互促进(促退)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____层面的虚假新闻。(D)

D.新闻伦理

11._____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 )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12.A.记者____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A )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A.真实性____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A )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____和消费化。(D )

D.产品化

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____进行取舍。(D )

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____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A)

A.新闻工作者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____。(C )C.独立性

18.____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B )B.采访权

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____。(B )

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_____。(D )

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体的本质是__。(A.B.C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哪些特称?(C.D )

C、跨越式

D、后发赶超

3、当前,我们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的那几步?(A.B )

A、第一步战略目标

B、第二部战略目标

4、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哪些方面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AC )

A、国内生产总值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包括__。(ABCDE )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包括__。(ABCDE )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和总体要求,其中,“一条主线”指__。(AB )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8、党的十八大去的了哪些主要成果?(ABCD)

9、党的十八大充实了坚持改革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__。(ABC )

A、发展中国

B、发展社会主义

C、发展马克思主义

10、党的十八大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几种意识__。(ABCD )

11、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ABC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12、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包括__。(AB)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思想路线包括__。(ABCD)

1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的根本任务,这__。(ABCD )

15、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__。(ABCD )

16、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__的基本内涵。(BCD)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CD )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__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ABC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题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题制度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几大问题?(ABC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__。(ABD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有关__的认识。(ACD )

A、共产党执政规律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__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BCD)

2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十年来我国新的历史性变化做了高度概括。(ABC)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是__(ABCD)。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BCDE)

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应__。(ABCD )

2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们必须促进__同步发展。(ABCD)

28、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其着力点是__。(ABC)

A、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C、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几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

30、以下哪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是正确的?(ABCD)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ABCD )

32、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CD)

A、富强、民生、文明、和谐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3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资源约束趋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作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 )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 )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只见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 )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

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传媒

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 )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的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的一种新闻价值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不出不同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 )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意义?(ABCD )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新闻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联系(连续)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检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 )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和网队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

A、这种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播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 )

A、其实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中央文件)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 )

A、“走转改”只是运动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应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 )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间进行播报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改善?(ACD )

A、善于用事实说话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利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会议的辩论》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畅通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 )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

B、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面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式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BCD )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即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一次创新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A时代性B、民族性D、阶级性

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 )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

B、我国新闻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

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影独立于政党

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两大致命弱点?(AB )

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

B、容易被政治权利所操控

5、记者采访中那些物品不能收?(ABCD )

6、下列那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

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

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ABCD)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

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BCD )

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

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姓名?(ABCD)

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按时?(ABCD)

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那三项内容?(BCD )

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7、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林立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 )

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

A、某地发射把那个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星纷纷捐款,甲报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有捐款,于是百年进行了报复,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

B、甲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

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标明了立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

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

A、报道动机上,新闻逼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

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较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重力的职业新闻人

D、报道素材的选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巡哨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性对较为广泛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 )

A、改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同意,别人不愿意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 )

26、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

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

30、我国记者的植物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

A、采访权

B、报道权D、评论监督权

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____。(ACD )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实行紧急状态期间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措施包括____。(ABC )

A.新闻管制B.通讯、邮政、通信管制

C.对重要新闻机构及其重要设施加强警卫

3.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 )

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4.某医院在优生优育图片展中,未经性病患者甲同意展出其病历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语言表述该患者所患疾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呼吁公众性生活要检点。虽然患者眼部被遮掩,也未署名,但有些观众仍能辨认出患者甲。此案例中,医院侵害了患者甲的____。(CD )

C.名誉权D.隐私权

5.某报社因侵犯某明星名誉权被法院判令对该明星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此后,该报社既不上诉,又不履行该生效判决。该明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此,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ABCD )

6.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某知名公司总裁A的文章,使用了“丑陋的小人”、“超级大流氓”、“纯粹就是骗子”等言辞。这与公众对A的普遍认识不符,也使得A的名誉受到一定损害。从文章透露的情况看,匿名博主B应该是A公司的员工。A要求博客商C提供B真实情况并删除该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ABD )

A.博主B侵犯了A的名誉权

B.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

D.博客商C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A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A的名誉权

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裸体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裸体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 )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_____。(BC )

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以招徕生意

C.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丑化其肖像

9.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____。(ABCD )

10.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自称就要嫁“富二代”、明星而受到观众和网民关注,并引发舆论争议。某匿名网民在多家网站首次发布了丽丽的大学期间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丽丽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一时引发网络舆论对丽丽的声讨。丽丽起诉相关网站,后经有关部门查实,匿名网民是丽丽大学同学美美,两人在大学时有过矛盾,美美关于丽丽的早期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都属实,但关于丽丽的恋爱史及她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纯属捏造。美美的行为侵犯了丽丽的哪些权利C.隐私权D.名誉权

11.著作人身权包括:(ABC )

A.发表权B.署名权C.修改权

12.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丙网站成功开发出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的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大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赞下载了《你幸福吗》供个人观看。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

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13.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BD )

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14.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CD )

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15.对正版的合法音像制品,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ABD )A.甲航空公司购买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B.乙公司购买后进行出租D.丁学生购买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

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AD )

A.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

17.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D )

18.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B和C获得了2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A去采访报道,记者A拍得B和C接吻情形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刊登在报纸上,其他照片则刊发于自己博客中。B和C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社和A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A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

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19.过去,记者们到某足球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场地采访从不需出示记者证。俱乐部新领导A上任后,俱乐邪要求记者采访必须主动出示记者证,否则不允许入场采访,并在其网站上刊登出公告。一月后俱乐部主办的一重要赛事开赛,有少数没有随身携带记者证的记者或没有记者证的实习记者被阻挡在比赛场地外。某知名足球报记者B因此在该报刊发言辞激烈的文章《A俱乐部凭什么“封杀”记者》批评俱乐部,称其一定是有什么猫腻见不得人,所以才不允许记者去采访;俱乐部不让记者入场采访是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权;并讽刺俱乐部“飞扬跋扈”,辱骂A是个具有“臭衙门作风”的“跳梁小丑”。俱乐部和A起诉记者B侵犯了名誉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

B.记者B侵犯了俱乐部和A的名誉权

D.记者应主动出示记者证,俱乐部A的行为并不违法

20.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ABCD )21.某大学女生A、B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们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A、B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AD )

A.人身自由权D.名誉权

22.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就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ABD )

A.为个人学习研究而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评论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D.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23.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 )

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2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BD )

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

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

25.关于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

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

2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 )

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确需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编、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

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

2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ABCD )

28.甲明知自己身患梅毒,于2001年10月4日挟持女青年孙某逼迫其拍裸照并将其强奸,后甲将孙某的裸照于社会上公开散发。2001年12月,孙某被检查出也患有梅毒。甲侵犯孙某的哪些权利?(BCD )

B.健康权C.性自由权D.隐私权

29.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AC )

A.具体描绘件行为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影片

30.根据我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和包含_____。(ABC )A.“效果最佳”的用语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31.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ABD )

A.某公民的父亲姓张,母亲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李,但具体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

B.公民在户门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姓名

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

32.下列关于荣誉权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AB)

A.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B.记者在批评报道中,以贬损性的言辞报道被批评对象获得的荣誉,是新闻传播侵犯荣誉权的行为

33.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BD )

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产品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D.无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

34.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

35.下列哪些人虽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 )

3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____。(BCD )

B.将自己采防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

A.法律原则C.伦理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

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____。(ABCD )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 )

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

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 )

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 )

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 )

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 )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 )

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

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

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

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

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

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

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 )A.标准 B.传神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 )

A.新闻标题

B.署名

C.社论

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源?(ABC )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 )

B.消息来源

C.生产机制

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 )

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

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

1.虚假新闻可以从_____角度来理解。(ACD)

A.新闻观C.新闻伦理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____。(ABC )

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____。(BCD )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____。(ABC)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

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 )

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 )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

C.数据和图片造假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D )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ABC )

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____。(ABC )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AC )

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BCD )

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C )

A.外部环境的影响

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AB )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BC )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 )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 )A.专业精神的培养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

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BCD)

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 (ABD )

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BCD )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

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ABD )

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____。(ABC )

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____。(ACD )

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____。(BCD )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____。(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C )

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____。(ABCD )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____产生影响。(ABCD )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____。(ABC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____。(BC )

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 )

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____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 )

A.经济利益B.人际关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____。(ABCD )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____的一种行为。(AB )A.自我限制B.自我约束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____。(ACD )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 (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 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 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罢工 C、示威游行 D、武装斗争 2、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 A、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 C、空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无限性 3、地理环境是: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B、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5、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是多样性 B、世界是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一切从实用出发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B、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C、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D、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 7、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8、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C】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B】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 A】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 A】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D】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 C】“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 D】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A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 B】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 C】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 A】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 A】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 D】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C 】着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旅欧通讯》 B、《俄乡纪程》 C、《中国的西北角》 D、《陕北之行》 16. 【 D】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 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 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 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 A. 照片与图片 B.影像 C.文字 D.示意图与图表 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A)。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 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 A. 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 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 A. 逆光侧光顶光顺光 6、景别是指(A)。 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 A. 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A. 专题性新闻栏目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 A. 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一批节目D。一个节目E。一次节目

2016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_____。()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2019年整理】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精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B 邸报) 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邵飘萍)。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C、史沫特莱)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B\C\D)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A\B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B\C)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C )写的(A )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B )在(C )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A ),副刊是(C ) A、瞿秋白 B、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B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 )(C )( D)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A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 三、简答题 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1)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C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A )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B )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

新闻记者证考试题库新闻采编规范

新闻记者证考试题库:新闻采编规范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B)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

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新闻记者考试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防止虚假新闻》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是新闻的生命。( C ) A.市场性 B.奇异性 C.真实性 D.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原则。( B ) A.趣味性 B.真实性 C.时效性 D.接近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不符的报道。( D ) A.受众需求 B.广告主的需求 C.媒体的需求 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信任的能力。( D) A.新闻界 B.企业 C.广告公司 D.公众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的基础之上。(B ) A.新闻数量 B.新闻真实性 C.新闻时效性 D.新闻趣味性 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D) A.新闻从业人员 B.广告公司 C.广告主 D.新闻业 7.记者通过来让公众认知。(A ) A.新闻报道 B.个人魅力 C.所在媒体 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的损害。( B ) A.名誉权 B.知情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的关系。( B ) A.此消彼长 B.相互促进(促退) C.相悖 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层面的虚假新闻。( D ) A.新闻知识 B.新闻采写 C.新闻编辑 D.新闻伦理 11.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B ) A.设备方面的投入 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高额的经济利益 12.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 A ) A.记者 B.编辑 C.广告主 D.受众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 A ) A.真实性 B.趣味性 C.显著性 D.接近性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和消费化。( D) A.理性化 B.深刻化 C.严肃化 D.产品化 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进行取舍。( D ) A.个人好恶 B.媒体利益 C.广告主利益 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 A ) A.新闻工作者 B.政府管理部门 C.广告主 D.社会公众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 C ) A.全面性 B.活力性 C.独立性 D.趣味性

记者证考试试题

编辑记者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A、求新性B、突击性C、灵活性D、持续性 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A、现场参与者B、现场解说者C、现场引导者D、现场目击者 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A、多提开放型问题B、多提闭合型问题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A、本台评论B、编后话C、本台短评D、新闻评述 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A、实况语言B、广播音乐C、音响D、广播语言 6、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A、突发性报道B、阶段性报道C、概貌性报道D、典型性报道 7、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A、真实B、生动C、及时D、具体 8、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A、逆光B、侧光C、顶光D、顺光 9、景别是()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10、《中国财经报道》()A、专题性新闻栏目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包括()A、主题音响B、音乐节目C、节目音乐D、画面音乐E、实况音乐 2、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有()A、挑B、等C、抢D、摇E、移 3、关于《新闻会客厅》,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杂志性节目B、新闻性节目C、谈话类节目D、插播节目E、定期节目 4、广播消息的非“倒金字塔”结构,又可细分为()A、引导结构B、时序结构C、逻辑结构D、耗散结构E、双线结构 5、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是()A、把关B、核实新闻线索C、发言(评价新闻事实)D、整合新闻信息E、寻找新闻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电视传播的优势和劣势? 2、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用事实说话”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比较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不同之处? 四、案例分析(20分)针对下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电视述评《知荣明耻立身之本——知荣辱*树新风》,分析电视评论的特色。主持人翟树杰: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学的小黄“五一”来到了北京,他不是来旅游,而是来上教研班的。“五一”假期像小黄这样进京求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1、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以内。(20分) 2、为你撰写的消息配发短评一篇,500字左右。(25分) 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B 5、D 6、A 7、A 8、B 9、A 10、C二、多项选择题

记者证考试 试题答案

记者证考试试题答案 1.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广播电视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 3.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B选项污蔑罪我国法律没有规定。 4.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权主要包括公民名誉权和法人名誉权两种。 5.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适于用《著作权法》保护。因为时事新闻不具有著作权客体必须具有的独创性,只是对新闻事实的直接记录,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对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予以适当的界定和限制,使公众能够尽可能迅速广泛地了解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6.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如下信息:一是涉及公

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是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是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发主动公开的。所以内容不包括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理由。 1.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工作联系关系和一定的指导关系。 2.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3.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4.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下列权利:播放;许可他人转播,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并获得报酬;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5.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语言;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6.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工作,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

2018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 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 A. 照片与图片 B.影像 C.文字 D.示意图与图表 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 A )。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 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 A. 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 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 A. 逆光侧光顶光顺光 6、景别是指(A)。 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臵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 A. 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A. 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二.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 A. 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一批节目D。一个节目E。一次节目 12、电视与广播共有的传播符号是(ABCE)。 A.声音 B.音响 C.语言 D.照片 E.音乐 13、广播电视节目按内容性质或功能划分,包括(CE)。 A. 综合节目B特别节目C新闻性节目D专题节目E教育性节目 14、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ABD)。 A. 集中性B广博性C追踪性D深刻性E分散性 1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BD)。 A. 坚持建设性监督B坚持科学监督C坚持群众监督D坚持依法监督E坚持大胆监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

编辑记者证考试知识点全攻略(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据;(3)栏目的整体层次定位。它要确定栏目是针对一般大众,还是特殊需求群体;是专业化的栏目定位,还是普及性、通俗化的栏目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与风格,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确立自己的栏目个性;(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此外还要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除了避免与其他栏目产生雷同外,还要注意相邻栏目间的配合,形成长短时间、风格各殊的互补格局,以便提高传播效果。5、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体现?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电台、电视台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具有突出的新闻性和政治性。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更具时效性。这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快、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密切相关;(2)平易亲切。广播电视媒介在新闻评论中一方面可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评论,让受众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也更加通俗化、口语化;(3)生动形象。广播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多样性的信息符号 (声音、图像)交代背景、再现时空、营造气氛,使评论更加形象、生动。6、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其他媒介采访有相同之处,又有它独特的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人。带机采访,也就是用录音设备和摄像设备录取声音、画面等现场素材;(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由于带机采访的特殊性,采访与部分 (或全部)报道同步进行,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体现,进而产生了“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3)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中,新闻报道的形式与新闻素材的获取方式及采访方式密切关联;(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从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受众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记者通过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参与新闻的制作。(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于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与第一个特性是相关的。(6)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采访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电视新闻采访是集体工作的产物。7、简述电视传播的优势和劣势。(1)电视传播的优势包括:①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相比其他媒介,电视可以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传递更多的信息,更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②真实再现,现场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二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B)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B)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 年10 月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模拟试题答案(2)

针对下面荆州电视台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一堆木头与一连串车祸》(2010年10月26日播出),请分析这则电视消息的特色。 一堆木头与一连串车祸 【导语】 今天下午4点多钟,在荆州荆监一级公路江北段,一辆满载木头的货车突然冲出公路,一头栽进路边的树林,木头散落在公路上,天色渐暗,这些木头成为一个个路障,非常危险。 【正文】 记者赶到事发现场看到,来往车辆只能从一条狭缝中驶过。那辆运送木头的肇事货车挡风玻璃破碎,前轮也被撞掉,草丛里还留有血迹。受伤的肇事司机已被送往医院救治。记者意识到这些散落在路上的木头就是危险的路障,如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发生二次事故,赶紧拨打了110报警。接警的110值班民警说出事地在郊外,让记者找辖区派出所。但记者联系当地的窑湾派出所,却被告知:道路故障必须找交警处理。记者随即拨打122报警,没料想值班交警还是要记者找辖区派出所。无奈之下,记者只好在离木头50米处设立警示标志,打开采访车的警示灯提醒司机减速缓行。 可就在这时候,事故还是发生了。 【现场同期声】事故货车司机:吓死了吓死了(记者:没看到木头是吧!)事故货车司机:哪里看得到?下雨,哪里看得见?眼睛看到了来不及刹车。这边(又)有车。 【正文】 货车挡板被撞坏,油箱受损,幸好人没受伤。在接到记者报警一个小时后,窑湾派出所民警来到现场,他们一边联系交警来清障,一边和记者一起,将散落在路中间的木头抬到路边。不料想,又一起车祸发生了。 【现场同期声】事故面包车司机:没看到,走到眼前才看得到。看到时已经来不及了。 【正文】 面包车车门被撞凹了进去,车上一名乘客的眼角被玻璃碎片划伤,鲜血直流。 【现场同期声】记者对受伤乘客:坚持一下,您坚持一下。 【正文】 这边事故还在处理,那边又有车祸发生,一辆摩托车撞到木头上,司机直接飞出了好几米,当即不省人事。 【同期声】医生:这里压着了,脚脚脚,往前推,往前推。帮忙把血止一下。家属,家属!赶紧上来! 【正文】

2014新闻记者证考试题(精编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 A:社会和谐B、小康社会C、全面小康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当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A、2015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当的指导思想。()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当的十八大报告从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A、二 B、三 C、四 D、五 7、党的十八大把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去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道路。() A、人民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道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 C、和平发展 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 A、土地改革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改革开放政策 D、和平发展政策 12、以__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D、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 A、改革开放 B、优化经济结构 C、提成国民生产总值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__。() 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__。() A、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球华人 16、胡锦涛同志在__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