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全解

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全解
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全解

目录

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

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

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

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

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

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

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

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

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

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

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

三、轮胎技术设计

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

2.轮胎模具型腔尺寸的确定

3.轮胎花纹的设计

4.轮胎花纹总图的绘制

5.轮胎字体排列图的绘制

四、轮胎施工设计

1.轮胎结构型式的确定

2.轮胎骨架材料规格的确定

3.轮胎各部位厚度的确定

4.轮胎成型参数(成型机头曲线、贴合鼓直径等)的确定

5.轮胎半成品部件的确定

6.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绘制

7.轮胎生产专用工器具的确定

8.轮胎施工文件的编制

五、轮胎设计验证

六、轮胎设计文件的编制

七、轮胎设计更改

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

半钢丝结构子午线轮胎(有内胎和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1.轿车子午线轮胎

2.公制、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

3.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

4.农用子午线轮胎

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

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

产品设计开发的优先原则:符合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通用化的产品优先(采标产品优先原则);优先满足具有市场普遍性的需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优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及法规(先进标准覆盖落后标准原则);优先满足原配胎市场的需求(高性能满足低性能原则);优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质量取代低质量原则);优先满足高速级、高层级的需求(高指标涵盖低指标原则);优先满足轻量化、节能、环保、跑气保用、智能型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换代产品优先原则)。

另外,对客户(尤其是原配胎市场)的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如遇到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可以通过解释、引导、替代的方法加以解决,最终让客户满意。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

对客户无特殊要求的轮胎,设计首先要满足企业产品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尽可能涵盖多个标准与法规、尽可能是最新的版本。企业产品标

准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如下标准:

轿车子午线轮胎设计--- 以新版ETRTO、ECE30为主,TRA、FMVSS109、GB、JATMA为辅。

轻卡、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设计--- 以新版TRA、FMVSS119为主,ETRTO、ECE54、GB、JATMA为辅。

其它子午线轮胎设计--- 如无特殊要求,尽可能以新版TRA、FMVSS119、ETRTO、ECE54为主,GB、JATMA为辅。

企业产品标准中的高速性能、耐久性能、压穿强度、脱圈阻力指标应高于ECE、FMVSS、GB的规定指标。根据不同的产品,指标高出的幅度有所不同。

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

重点对尺寸、结构、性能要求特殊的产品进行生产工装、工艺条件的确认。分别对生产设备、工艺条件、专用工器具的符合性进行书面明确,需添置的专用工器具,则提供工艺参数图。

同时对轮胎模具的类型及匹配的硫化机进行确认。

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

新产品的预期成本测算与分析尽可能以同系列、同轮辋直径、同速度级别、同结构、同类花纹、同工艺,最接近的轮胎规格进行测算。同轮辋直径的轮胎可以用尺寸系数(外直径×断面宽)进行测算。

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

结合上述条款的确认,即可确定设计的轮胎规格、负荷指数(层级)、

速度级别、花纹类别、花纹深度、牵引系数、耐磨指数、耐温指数等。

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

轮胎的许多性能是相互制约的,不同类别、不同速度级别的轮胎性能取向是不同的,其性能重要性排序如下:

轿车/公制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 安全性能(包括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高速耐久生热性能;超低压条件下的抗脱圈性能;操控稳定性;无内胎化;抗冲击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噪音、滚动频谱、操控平顺性)、通过性能、耐用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美观装饰性能、节油性能。

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 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安全性能(包括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高速耐久生热性能;操控稳定性;抗冲击性能)、节油性能、通过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噪音、滚动频谱、操控平顺性)。

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设计--- 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舒适性能(包括缓冲性能、滚动频谱)、安全性能(包括抗冲击性能;干、湿路面的纵向、侧向附着性能)、节油性能。

农用子午线轮胎设计--- 通过性能(越障能力、各类农田的适应能力)、耐用性能(超负荷性能、胎体的耐用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抗刺扎性能、耐磨性能)、安全性能(包括抗冲击性能;操控稳定性)、

节油性能。

轮胎性能指标的确认原则:为了向客户提供性能价格比优异的轮胎,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优于国际标准和法规)、用户要求;耐用性能、舒适性能、节油性能、通过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

重点对尺寸、结构、性能要求特殊的产品进行试验条件的确认。如分别对试验设备、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轮辋/卡盘等试验工器具的符合性进行确认。需添置的试验工器具,则提供工艺参数。

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

如有客户提出购买的无内胎子午线轮胎配置内胎的要求时,应尽可能说服客户将轮胎按无内胎形式使用,因为轮胎在高速行驶时,内胎一旦被扎破常常会导致轮胎瞬间爆破,极易导致车祸;而无内胎轮胎被扎破时,轮胎往往是慢撒气,驾驶员有反应的余地。所以高速级(M级以上的轮胎)的轮胎(即轿车/公制轻卡子午线轮胎)必须按无内胎形式设计和使用。当客户坚持要将无内胎轮胎配置内胎时,我公司将不承担由此而引起安全责任。

有内胎子午线轮胎配置内胎或垫带时,应尽量选配与斜交轮胎共用的型号。当必须设计专用内胎或垫带时,首先要确认客户所用的轮辋型号及车辆后轮位的形式(单轮还是双轮),以便选配合适的气门嘴型号。

硫化胶囊的配置:尽可能选配薄壁宽腰系列化子午胎专用硫化胶囊。当必须设计新型号硫化胶囊时,应考虑到子午线轮胎所用硫化胶囊

的特点:外直径大、高度矮、腰部宽、厚度薄(即径向伸张小、周向伸张大、胶囊脱模系数大)。

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

在确认了以上各项条款后,即可确定出轮胎设计技术指标和要求。其中轮胎设计技术指标(主要指法规项目和成品检验技术指标)和要求尽可能不超出企业的产品标准。必须超出的技术指标如确实可以达到,则可以考虑对企业的产品标准进行换版修订。

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

在上述条款得以确认后,围绕产品的特点确定相适应的设计目标、结构形式、工艺路线。

对于非特殊需要产品,轮胎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现有的配方、结构形式、包圈形式、系列化钢丝/纤维帘布、系列化半成品部件、工艺路线、工艺条件中优选出最适合的方案。

对于特殊需要产品,则有针对性的在上述设计原则基础上增、改相适应的内容。

三、轮胎技术设计

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

如客户无明确要求,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原则是:

1.1 D′--- 设计新胎充气外直径(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1.2 B′--- 设计新胎充气断面宽(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凡生产经过硫化后充气的轮胎,其新胎充气断面宽的波动会很大,这主要与有硫化后充气工艺波动有关,因为轮胎硫化出模后后充气是否及时、实际后充气压力的大小及波动、后充气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轮胎充气断面宽的稳定性。

当轮胎结构施工参数(如胎体帘布角度)、骨架材料(如胎体帘线种类)、工艺条件(如取消了硫化后充气工艺步序)得到固化后,新胎充气断面宽会很稳定,且波动也小。这样B′--- 设计新胎充气断面宽(设计目标值)的确定就更容易准确。在这种条件下,B′的取值可以比标准的中值小2~3毫米,这同样有利于轮胎的轻量化。

2.轮胎模具型腔尺寸的确定

2.1 D --- 轮胎模具型腔外直径的确定

首先要确定不同类别、不同系列、不同结构轮胎充气后的径向伸张值(D′/D)或外直径变化量(D′-D)。以下是常见的取值方法:

根据从表中径向伸张值(D′/D)的选取,即可算出D值。另外,为了方便H、H1、H2值计算和绘图,常常再对D值作一点修正:方法是若模型胎圈着合直径d值有一位小数,则D值的小数位也加一位等值

小数,而原D值的个位数可视小数值的大小而决定是不变还是减1,这样可使修正后的D值尽量保持与原D值相近。

2.2 d --- 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直径的确定

轮胎胎圈着合直径的确定主要着眼于五个方面要素:一是防范胎圈与轮辋胎圈座之间的周向滑转(即在车辆起步、加速、减速、制动过程);二是确保无内胎轮胎的安全性能--- 抗侧向的脱圈能力(即在车胎低气压高速转弯过程);三是确保无内胎轮胎的保压性能;四是确保轮胎与轮辋易于装配、且装配不易损伤胎圈;五是所匹配的胎圈底部曲线应易于加工、测量和验收(同样便于测量旧模具的磨损程度)。

为了更好的平衡以上性能,需要将胎圈着合直径与胎圈底部曲线的最佳配置进行固化,并对该处模具加工公差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无内胎轮胎需将企业的产品标准的最小脱圈阻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即高于FMVSS、GB规定值的10~30%。

过去轮胎胎圈直径取值较轮辋标定直径小1.0mm左右,胎圈底部设计采用胎踵圆弧与7°着合面上相切的曲线形式来保持与5°轮辋着合面进行过盈配合,这种设计方式从理论上讲对无内胎轮胎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多年来的实际使用也验证了这一点。但是在对轮胎模具的加工上及对胎圈着合直径的测量验收上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准确的。一旦无内胎轮胎的脱圈阻力值出现偏大或偏小的时候,则很难判断胎圈着合直径是设计的不合适,还是加工的不合适。

鉴于此,在国内外有许多轮胎公司已普遍采用了一种新的胎圈曲线

设计方法,克服了原先设计上的不足。为此在确保轮胎胎圈底部过盈量不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不改变原有的钢丝圈、缠绕盘、扣圈盘、均匀性试验机卡盘、动平衡试验机卡盘尺寸的前提下,对模型胎圈底部曲线的画法作部分调整,这样既便于今后对模具胎圈着合直径进行测量验收,又利于分析轮胎质量问题。

新的无内胎轮胎的胎圈曲线设计方法是:轮胎胎圈着合直径的取值较轮辋标定直径小2.0mm左右,胎圈底部设计采用胎踵圆弧与胎圈着合直径水平线相切,水平线延至胎圈宽度的1/2处止,然后再以17°延至胎趾。这样在胎圈底部曲线上实际出现了宽度约2.0mm左右直径为胎圈着合直径的微小平台。该平台即被用于模型胎圈着合直径的检测。

无内胎原胎圈底部曲线与新的胎圈底部曲线见附图,从两曲线重叠图上可以看出其交点位于钢丝圈底部。

另外,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和检测,在作图时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平台端部(对应轮胎胎趾处)应标注直径,而不是角度。

对于使用多件式轮辋(如半深槽轮辋、平底宽轮辋等)的有内胎轮胎来讲,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直径的设计只需考虑防范胎圈与轮辋胎圈座之间的周向滑转和确保轮胎与轮辋易于装配/拆卸这两个方面的要

着合平台与水平面的夹角实际小于轮辋的5°角。另外,考虑到模型的加工和检测,在作图时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平台端部(对应轮胎胎趾处)应标注直径,而不是角度。

2.3 C --- 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宽度的确定

无内胎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宽度的设计均要比标准轮辋宽,其增宽设计的理由及增宽幅度(即C值增量)主要与六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PDEP理论认为,在轮胎的胎圈和胎肩部位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有利于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能;二是轮胎在自由状态下冷却时,两胎圈间距会缩小,无硫化后充气的轮胎尤其是如此(一般缩小7~9毫米)。对无内胎而言,过小的胎圈间距是无法与轮辋装配充气的;三是在原配胎市场,有很多轿车、商用车型所配的无内胎轮胎是按比标准轮辋宽0.5″的轮辋(标准允许的范围),大规格轮胎甚至宽1.0″的轮辋(也是标准允许的范围)来装配的;四是轮胎在储运过程中如果不能上存放架竖立存放(理想的存放方式),而是平卧摞放,则会进一步导致轮胎两胎圈间距会缩小,尤其是压在下面的轮胎;五是当轮胎轻量化达到较高的程度以后,胎侧就更加柔软、更易变形,致使胎圈间距更易变窄;六是胎圈着合宽度的增宽幅度(即C值增量)主要与轮胎胎侧的宽度、刚性有关,概括的说:断面高度越高、系列越高的轮胎,胎侧越容易变形,从而越容易造成两胎圈间距缩小,所以随着轮胎断面高度越高、系列越高,轮胎模具型腔胎圈着合宽度的设计越大(即C值增量越大)。

各种规格无内胎轮胎(无硫化后充气工艺)C值增量见附表(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参数表)。

有内胎轮胎的C值增量可以是0~0.5″。

2.4 B --- 轮胎模具型腔断面宽的确定

轮胎模具型腔断面宽的确定可分为二个步骤:先是根据前面确定的

B′和B′/B值来计算出标准轮辋下的轮胎模具型腔断面宽,然后再根据C值的增量来进行修正,因为轮胎胎圈着合宽度每改变0.5″,就会使轮胎充气断面宽B′值有一个变化,其变化幅度随轮胎断面高的降低而增大,并不能用一个固定值来修正。具体修正值见下表:

如果有内胎轮胎的设计C值增量为零时,则B值不需要修正。

2.5 H1/H2 --- 轮胎模具型腔断面水平轴的确定

轮胎模具型腔断面水平轴的确定可分为二个步骤:先确定在标准轮辋设计下的轮胎模具型腔断面水平轴,然后再根据C值的增量来进行修正,因为轮胎胎圈着合宽度每改变0.5″,就会使轮胎H1/H2值有一个变化,其变化方向及幅度随轮胎系列、断面高度、速度级别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不能用一个固定值来修正,需要经过实验验证。

一般来讲,轮胎系列越低,C值的增量对轮胎H1/H2值的变化影响越大;轮胎断面高度越高,C值的增量对轮胎H1/H2值的变化影响越小;轮胎速度级别越高,要求轮胎充气状态下的H1/H2越大。

具体修正后轮胎模具型腔断面水平轴的见下表:

2.6 b、h --- 轮胎模具型腔行驶面宽、行驶面高的确定

轮胎行驶面宽、行驶面高的确定实际上就是确定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及该行驶面曲线的范围,设计的着眼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轮胎的类别。如轿车胎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比轻卡胎大;二是轮胎的系列(实际包含速度级别)。系列越低,轮胎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越大;三是轮胎花纹的类别(包括花纹深度)。花纹越深(象越野花纹、M+S花纹),轮胎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越小;四是带束层的结构形式。相对于同一轮胎规格而言,带束层(包括冠带层)的箍紧系数越大,轮胎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越小。

行驶面曲线的平均曲率半径及该行驶面曲线的范围的设计是与轮胎花纹的设计匹配分不开的。目前,这一匹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宽行驶面匹配浅花纹设计(代表品牌:米西林);另一种是窄行驶面匹配深花纹设计(代表品牌:石桥),下面就是两种匹配形式的比较。

综上所述,宽行驶面匹配浅花纹形式是优选设计方案,其不同类别、不同系列(包含不同速度级别)轿车、公制轻卡子午线轮胎行驶面宽度参数见附表(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设计参数表)。

2.7 RN1、RN2--- 轮胎模具型腔行驶面曲率半径的确定

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接地压力曲线为M形,也就是说,胎肩部位花纹的接地压强大于胎面中部,这就是子午线轮胎容易磨肩的原因。为了降低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不均衡磨损的程度,胎面花纹深度配置应采取变深度方法设计,即胎面中部浅--- 两边深--- 胎肩线处又变浅的设计,这就需要行驶面曲线为两段弧与花纹沟底弧(为

花纹达到最深,胎面中部和胎肩部花纹要逐渐浅(即接地压力较小区)。这样就降低了子午线轮胎的磨肩程度。

轮胎行驶面曲线的两段圆弧RN1、RN2的切点位置就是主花纹沟的位置。另外,RN1、RN2弧的取值及大小配置比例很重要,具体计算、

选值范围如下:

轮胎模具型腔行驶面曲线的两段圆弧中的RN1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计算值应符合上表的规律):

RN1=b12/8h1+h1/2

(说明:当轮胎行驶面曲线采用单弧设计时,公式中的h1、b1分别为h、b)

轮胎模具型腔行驶面曲线的两段圆弧中的RN2既可通过建立坐标系解方程计算,又可通过CAD作图得出(计算值应符合上表的规律)。

2.8 R1--- 轮胎模具型腔上胎侧弧半径的确定

轮胎模具型腔上胎侧弧半径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1=((H2-h2)2+0.25(B-b2)2-L2)/(B-b2)(说明:当轮胎行驶面曲线采用单弧设计时,公式中的h2、b2分别为h、b)

其中L=1/2~1/3H2

需强调的是:凡轮胎胎肩轮廓采用正弧(过渡弧)设计时,L值可取1/2~1/3H2;当采用切线或反弧设计时,L值取1/3H2。

2.9 R2--- 轮胎模具型腔下胎侧弧半径的确定

轮胎模具型腔下胎侧弧半径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2=(0.25(B-C-2a)2+(H1-HC)2)/(B-C-2a)

其中HC为轮辋轮缘高度;A为轮辋轮缘宽度

a=2/3~3/4A

2.10 R3--- 轮胎模具型腔下胎侧过渡弧半径的确定

除了设计有特型轮缘座的轮胎没有R3弧以外,一般轮胎都设计有R3弧,其取值不易过小:≥50;常用取值范围:55~75,需根据轮胎的R2弧大小决定,即R2弧越大,则R3弧越大。

I. 2.11 轮胎模具型腔胎肩轮廓型式的确定

胎肩轮廓型式由如下设计元素构成与组合:

设计元素Ⅰ类:胎肩支撑、散热区轮廓有正弧型、切线型、反弧型三种。

轮胎基本知识

轮胎基本知识 轮胎的基本知识 轮胎的生产和制造主要包括四大工序:混炼,压延,成型和硫化。按照生产工艺来划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这是按照帘线层交叉角度来划分的。子午线轮胎的帘线不是相互交叉排列的,而是与外胎断面接近平行,像地球子午线排列,帘线角度小,一般为0?,胎体帘线之间没有维系交点,所以习惯上成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指的指胎体帘布层和缓冲层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面中心线呈小于90?角排列的充气轮胎。 一、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全钢子午线轮胎和半钢子午线轮胎。 1.全钢子午线轮胎是指胎面和胎体用的都是钢丝连线,我们习惯上一般都将这些轮胎简称为TBR(Truck Bus Radial)。主要适用于载重卡车,公交车,大巴车等等。按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内胎的和无内胎的。 (1)有内胎全钢子午线轮胎。有内胎的全钢胎规格主要有以下这些: 12.00R24-20/12.00R20-18/11.00R20/16/10.00R20-16/9.00R20-16/8.25R20-16/8.2 5R16-16/7.50R16-14/7.00R16-14/6.50R16-10等等。这些规格一般都是指有内胎的轮胎,我们称之为“TT”(Tube Tyre)。规格和尺寸主要是上面这些,但是不同的而花纹设计,大大丰富了TBR产品的种类和花样,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而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花纹设计。导向轮花纹,驱动轮花纹,高速用花纹,矿山用花纹等等。对于轮胎的规格尺寸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就拿12.00R20-18为例,12.00指的是轮胎的断面宽度,单位是英寸,R指的是子午线轮胎,是RADIAL

全钢子午胎基本知识

全钢子午线轮胎 生产技术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轮胎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轮胎的作用及分类 轮胎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是汽车的腿。 轮胎的定义: 轮胎是装配在轮辋或轮轴上,为车辆与道路之间的连接体,供车辆或飞机运行及滑落的圆环型弹性体。轮胎对于汽车来说,好比是人的双脚,是汽车的行走机构,轮胎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轮胎安装在汽车的作用: 1、承受汽车和它所载重量,此称为承载能力。 2、向地面传递汽车驶动、牵引、加速、转向和刹车的作用力,如:驱动力、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等功能。此称为适应汽车动力性能要求,使汽车运行的能力。 3、能使汽车在各种气候、路面和速度条件下驾驶自如、操纵稳定和高速安全的功能,此称为安全性。 4、缓冲震动,减少噪音,乘座舒适的功能,此称为舒适性。 二.轮胎质量性能的基本要求 充气轮胎的发明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和公路路面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轮胎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基本要求: 1.较高的负荷能力和良好的缓冲性能; 2.较强的牵引力和很好的刹车能力; 3.良好的转弯能力及方向稳定性能力; 4.良好耐磨性能及耐久性能; 5.高安全性及低滚动阻力。 三、轮胎的分类有多种,现只介绍按轮胎的用途和按结构两种分类。 (一)、按轮胎的用途分类: 1、机动车:(1)载重汽车轮胎(2)轿车轮胎(3)农业轮胎(4)工程机械轮胎(5)工业车辆轮胎(6)摩托车轮胎 2、非机动车:(1)搬运车辆轮胎(2)力车轮胎 3、特殊用途:(1)航空轮胎(2)炮车车辆轮胎(3)坦克车辆轮胎 (二)、按轮胎的结构分类: 1、斜交结构 2、斜交带束层结构 3、子午线结构(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全纤维子午胎)

半钢子午线轮胎设计规范全解

一、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 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 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 3.轮胎生产工装、模具及专用工器具、工艺条件的确认 4.轮胎预期成本的测算与分析 5.轮胎设计规格、花纹类别的确认 6.轮胎性能取向、性能指标的确认 7.轮胎试验条件的确认 8.轮胎专用内胎、气门嘴、垫带、硫化胶囊的配置 9.轮胎设计技术要求的确定 10.轮胎设计原则的确定 三、轮胎技术设计 1.新胎充气外缘尺寸的确定 2.轮胎模具型腔尺寸的确定 3.轮胎花纹的设计 4.轮胎花纹总图的绘制

5.轮胎字体排列图的绘制

四、轮胎施工设计 1.轮胎结构型式的确定 2.轮胎骨架材料规格的确定 3.轮胎各部位厚度的确定 4.轮胎成型参数(成型机头曲线、贴合鼓直径等)的确定 5.轮胎半成品部件的确定 6.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绘制 7.轮胎生产专用工器具的确定 8.轮胎施工文件的编制 五、轮胎设计验证 六、轮胎设计文件的编制 七、轮胎设计更改

、本设计规范适用范围 半钢丝结构子午线轮胎(有内胎和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1.轿车子午线轮胎 2.公制、英制轻卡子午线轮胎 3.拖车、挂车子午线轮胎 4.农用子午线轮胎 二、轮胎设计依据的确认 1.目标市场、用户要求的确认 产品设计开发的优先原则:符合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通用化的产品优先(采标产品优先原则);优先满足具有市场普遍性的需求(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优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及法规(先进标准覆盖落后标准原则);优先满足原配胎市场的需求(高性能满足低性能原则);优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质量取代低质量原则);优先满足高速级、高层级的需求(高指标涵盖低指标原则);优先满足轻量化、节能、环保、跑气保用、智能型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换代产品优先原则)。 另外,对客户(尤其是原配胎市场)的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如遇到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可以通过解释、引导、替代的方法加以解决,最终让客户满意。 2.轮胎、轮辋设计标准、法规的确认 对客户无特殊要求的轮胎,设计首先要满足企业产品标准,企业产品标准

轮胎尺寸标准

轮胎的种类 提起轮胎的种类,其实有很多种分法:有按车种分类的,有按用途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有按花纹分类的,有按构造分类的。按汽车种类分类 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即:PC——轿车轮胎;LT ——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农用车轮胎;OTR——工程车轮胎;ID——工业用车轮胎;AC ——飞机轮胎;MC——摩托车轮胎。 按轮胎用途分类 轮胎按用途分类,包括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种类。载重轮胎除了在胎壁上标有规格尺寸以外,还必须标明层级数。但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载重轮胎的层级数并不是指它的实际层数,而是指用高强度材料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其负荷性能相当于用棉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帘布层数。这是因为棉帘线是最早用于制作胎体帘线的,因此,国际惯例即以棉帘线层为表示轮胎层数的基准。不同层级,轮胎的负荷能力不同。即使相同规格的轮胎,因为它的层级数不同,它的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所

以,不同层级的轮胎,不能在同一轴上使用,否则,在高速行驶并负载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危险。比如:解放车用的900—20轮胎(16层级)就不能和900—20轮胎(14层级)同用在一轴上,因为它们的层级不同,负荷不同,混用以后就容易发生危险。 轻型货车或面包车用的轻型子午线载重轮胎都要在轮胎型号的后面加一个字母“C”,以便和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加以区分。如:金杯面包车用的轮胎185SR14C,其中的“C”即指此轮胎为轻型载重轮胎。而美国标准则规定:客车用的轮胎,要在轮胎规格前面用字母“P”加以表示。如:切诺基用的P215/75R15轮胎,其中的“P”即指此轮胎为客车用轮胎。有很多驾驶员不懂得这个“P”字的含义,一味迷信它,认为美国车上就必须使用带“P”的轮胎,因此,在换轮胎时没有“P”字的轮胎不敢使用,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有些轮胎经销商,在遇到有这种心理的驾驶员以后,便把带“P”字的轮胎价位卖得很高。其实“P”字只是美国的一种规定,比如,我国上海回力轮胎厂生产的轮胎185/70R14轮胎,要出口美国给福特厂生产的天霸车配套使用,那么,根据美国的规定,上海回力厂生产的185/70R14轮胎的前面就要加个“P”字,以示此轮胎为客车用轮胎。所以,您在换轮胎时,千万不要被这个“P”字唬住。相反,这个“C”字。您倒要注意,并且,如果您的车属于轻型载货汽车那就一定要坚持做到无“C”字轮胎不换。前面说过金杯面包车用的是子午线185SR14C轮胎,而奥迪轿车用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全钢载重子午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1胎里露线 胎里露线是指轮胎里面钢丝骨架材料内表面覆胶不足,钢丝露出胎里表面。胎里露线多在肩部或侧部出现。经过里程实验,出现露线的外胎在耐久实验15小时左右即出现肩部鼓包或爆破,基本没有使用价值,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胎里露线是废品率很高的一种缺陷,也是全钢胎制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最难解决的问题。 1.1原因分析 1.1.1胎里露线主要原因是机头平宽设计偏小或在成型过程中胎圈定位撑块出现漂移造成。成型机头宽度窄,两胎圈之间的帘线长度短,当硫化给内压时,由于胎胚外直径小于设计尺寸,伸张变形大,这样帘线会抽出内衬层导致胎里露线。 1.1.2材料分布不足也会产生胎里露线,如果胎面或垫胶的厚度或长度不够标准,在成型时强行拉伸,导致局部材料缺失,肩部内轮廓帘线伸展过渡,易出现胎里露线现象。 1.1.3内衬层的厚度及各部位的尺寸低于设计尺寸,或成型时贴合偏移,造成局部材料分布不均,或密封层的塑性过大均会造成肩部漏钢丝的现象。 1.1.4硫化定型失控也是造成成品肩部漏钢丝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硫化定型时,如果定型压力不能稳定在规定值,那么在合模过程中,胎胚外直径一直处于逐渐增大的状态,这样会有肩部部分胶料随着花纹块下移,造成上模花纹块处缺胶,成品胎里肩部露线。 1.1.5硫化机机械手定位高度过低,胎胚的中心线与胶囊中心线不吻合,定型时胎胚上部过度伸张,钢丝帘线析出内衬层表面,出现露线现象。 1.2 解决措施: 1.2.1 结构设计是内在因素,工艺和操作是外部因素。若存在着普遍的胎里露线现象,并且通过X光检测,发现胎体帘线成直线排列,则应重新考虑平宽的选取,一般增大2~4mm可解决。严格控制挤出、压型半成品部件的的尺寸,不合格的半成品部件严禁使用。 1.2.2 严格控制成型操作,每班开产前必须对成型鼓的平宽、送料架的定位尺寸进行测量,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维修人员解决后方可生产。同时要检查各种半成品部件是否符合施工条件,不合格的半成品严禁使用。 1.2.3 对于胎里露线的机台,在不装胎胚时进行胶囊定型,检查胶囊在一次压力下是否有继续增大的现象,如果有,则必须更换定型平衡阀膜片或平衡阀密封圈。严格控制硫化的一、二次定型压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检查,以防止发生波动。 1.2.4调整硫化机机械手下降高度和胶囊的拉伸高度,使二者中心线基本吻合,高度以胎胚下胎圈离模具钢圈表面20mm为宜。 2 胎圈漏钢丝(子口硬边) 胎圈漏钢丝是指胎圈着合面能看到钢丝包布印痕,甚至析出钢丝包布,有内胎轮胎常常伴有子口硬边出现。出现此问题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断包布钢丝,损坏胎体,造成子口爆破。 2.1原因分析 2.1.1胎侧压型过程中,耐磨胶尺寸超上公差,造成胎胚胎圈直径变小,在硫化定型时,上下钢圈压住子口将耐磨胶刮下,导致胎圈部位局部缺胶漏钢丝。 2.1.2成型时,胎侧定位光标间距偏小或操作失误,造成胎侧整体下移,胎圈部位胶料增厚、胎圈直径变小,硫化时造成局部缺胶。 2.1.3硫化定型过程中,由于机械手定中偏歪、定型不正,模具钢菱圈将一侧子口胶料甚至包布刮下,导致此处漏钢丝。 2.1.4钢丝圈直径在设计或卷曲过程中本身偏小。

子午线轮胎设计、制造技术汇总

子午线轮胎设计与制造 第一节子午线轮胎结构特点 子午线轮胎是由米其林公司首次于1946年发明,其名因结构而得名,胎体材料(帘子线层)呈径向排列,垂直于轮胎行驶方向,类似于径纬线,因此形象的将其称为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胎冠结构和胎体结构是不同的,胎体具有良好的减震、散热、操控等性能;胎冠的结构比较强壮,抗冲击能力、稳定性能等比较好。目前轿车所用轮胎基本上为子午线轮胎。 由于子午线轮胎具有耐磨、节油、乘坐舒适,牵引性,操作稳定性及高速性能好等优点,使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子午线轮胎占轮胎市场的80%。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具有许多斜交轮胎不具有的优点。而赋予子午线轮胎性能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的结构不同。 图示为子午线轮胎的构造。它由1-胎圈,2-帘布层,3-带束层,4-胎冠;5-胎肩组成,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其特点是: 1. 帘布层帘线排列的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由于帘线如此排列,使其强度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一般可比普通斜交胎诚少约40%~50%,胎体较柔软。 2.帘线在圆周方向上只靠橡胶采联系,因此,为了承受行驶时产生的较大切

向力,子午线胎具有若干层帘线与子午断面呈大角度(交角为70度~75并)、高强度、不易拉伸的周向环形的类似缓冲层的带束层。带束层通常采用强,度较高、拉伸变形很小的织物帘布(如玻璃纤维、聚酰胺纤维等高强度材料)或钢丝帘布制造。 子午线轮胎的优点是: 1.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单位压力也小,因而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2.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3%~8%。 3.因为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较大。 它的缺点是:因胎侧较薄,胎冠较厚,在其与胎侧的过渡区易产生裂口。侧面变形大,导致汽车的侧向稳定性差,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 由于子午线轮胎明显优越于普通斜交胎,因此在轿车上已普遍采用,在货车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子午线轮胎,如东风EQ1090E型、EQ2080E型、解放CAl091型、黄河JNll82型等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上的轮胎,均为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简介

子午线轮胎简介 1. 子午线轮胎发展概况 早在1913年英国人格雷和丝洛珀就提出了子午线轮胎结构的设想,并申请了专利。但是,他们错误地把交叉排列的钢丝补强层放在胎体帘线的下面,结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失败了。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米其林公司首先研制并生产出了钢丝斜交轮胎,尽管该轮胎还不是现代概念的子午线轮胎,但却积累了10多年的钢丝帘线和钢丝轮胎的研制经验,为钢丝拉拔、钢丝帘线制造、橡胶与钢丝的粘合、钢丝帘布压延工艺和装备等技术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发明了在胎体上面安放一个变形小、刚性大的钢丝帘线带束层结构,研制了高精度的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完成了成型工艺。因而直到1948年被称为“”轮胎的钢丝带束层、纤维胎体的子午线轮胎才正式问世。而后,又于1953年开发了全钢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 法国米其林公司生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受到西欧汽车公司的热烈欢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要求意大利倍耐力公司提供子午线轮胎,否则他们将转购米其林公司的子午线轮胎配套。倍耐力公司为了不失掉菲亚特公司这个长期合作的大客户,不得不尽快研制子午线轮胎。1955年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发明了全纤维子午线轮胎。时隔几年,到60年代初,倍耐力公司又开发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相比显出了更高的优越性。因此,子午线轮胎在西欧发展得最早,发展速度也最快。早在1972年,法国几乎已经100%子午化;到1989年末,西欧轮胎市场已经100%子午化。 美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落后于西欧,当西欧的子午线轮胎传到美国后,子午线轮胎的优越性能很快被认可。但是,要生产子午线轮胎,就要更换大部分的斜交轮胎生产设备,投资很大;而各轮胎生产厂家又不想淘汰斜交轮胎的老设备,只想在斜胶轮胎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进行一下改造。因此,在60年代中后期美国开发了一种带束斜交轮胎,即带束层用钢丝帘线,胎体仍然采用斜交轮胎胎体,试图以此来代替子午线轮胎,但终因带束斜交轮胎的各项技术性能不如子午线轮胎,满足不了汽车工业和用户的要求,尤其是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的发展和石油价格的猛涨。直到1972年美国各大轮胎公司才终于下决心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的质量检验

作为最后一道关卡,质量检验尤为重要,它决定着轮胎是否可以正常出厂,能否保证行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主要采取手触和目测的方法进行。外观检查后,要按照外观质量标准和等级标准对被检轮胎进行分类和分级。如果外观质量问题能够影响轮胎的使用和安全时,则会被判定为废品或降低使用等级;如果是属于制造中产生的纯粹的外观缺陷、稍加表面处理就可以改善的,则处理后可根据标准判定等级。轮胎外观质量主要有松软起泡、气泡、子口窄、子口上抽、缺胶裂口、子口露线缺胶、气泡、裂口、接头开花纹圆角、花纹沟裂口、缺胶、重皮裂口、气泡、花纹错位。轮胎红色和黄色圆圈表示均匀性和动态平衡达到标准,三角号则不符合标准。 成品胎出硫化工序后,要进行一系列的在线检测及修饰,如外观检查、外观修饰、X光检查、均匀性能检测、静平衡性能检测、动平衡性能检测、成品分类等项目,之后成品按规格入库储存。子午线轿车轮胎一般要经过X光、均匀性、静平衡或动平衡等性能的检查;全钢载重子午胎目前一般只X光检查,但有的制造厂正在考虑增加均匀性等项目。 成品外观检测项目: 胎圈部分:松软起泡、气泡、子口窄、子口上抽、缺胶裂口、子口露线; 胎侧部分:缺胶、气泡、裂口、接头开等; 胎冠部分:花纹圆角、花纹沟裂口、缺胶、重皮裂口、气泡、花纹错位; 胎体部分:脱空、气泡、欠硫、凸凹不平、胎里露线、气密层接头开裂等。 此外,还有轮胎里、外表面光洁度、杂质、损伤、变形以及标记错误等项目和内容。 成品外观修饰: 成品外观上出现的类似局部缺胶、重皮裂口、胎面及胎侧接头裂口等缺陷都可以进行修补。修饰后的轮胎经检查认为符合外观质量标准的,可进行下一个检查项目。 X光检查: X光机大体上有X射线发生器及配套装置、辊道、装卸胎机构、撑胎器等构成。轿车及轻卡子午胎一般进行充气检查;全钢载重子午胎则进行非充气检查。轿车及轻卡子午胎的某种规格在产品质量稳定期时一般按5-10%的百分率进行X光抽检;不稳定时期要增加抽查量,甚至100%检测。全钢载重子午胎必须100%进行X光检测。 载重子午胎X光检查内容一般为:带束交叉角度、差级、帘线密度、排列均匀性及是否弯曲;胎体帘线密度及排列均匀性;胎圈反包高度的对称性;胎面等部件接头质量;杂质及气泡的位置等。 均匀性检测:表示轮胎均匀性的指标包括径向力偏差(RFV)、侧向力偏差(LFV)、径向力偏差最高一次谐波(RFVH-IST)、侧向力偏差最高一次谐波(LFVH-IST)、正转时的侧向力偏移(LFD-CW)、反转时的侧向力偏移(LFD-CCW)、锥度、角度效应。 静平衡性检测:轮胎的静态不平衡是由于它的胎冠部位的不平衡造成轮胎的重心不在旋转轴上而产生的,用g-cm或g表示。 动平衡性能检测:动平衡试验机能够检测轮胎的静态、力偶、两平面的不平衡度(g-m)、角度位置。由于轮胎的动平衡较静平衡更能够全面的鉴定轮胎在使用中的动态性能,因此可以取代静平衡检测。主要介绍这几种情况,X光检查带束层1、缺陷描述:轮胎带束层内所存在的问题2、缺陷原因及纠正办法:1)带束层规格不对—检查装入硫化机的轮胎带束层是否在公差之内2)带束层定中有差错—检查1#和2#带束层定中,校正二段成型机带

轮胎规格全参数解释

轮胎规格参数解释 胎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形象的说,就是车子所穿的四只鞋子的大小,鞋底的设计如何,是适合慢跑还是快跑。不同规格的轮胎对于整车的性能表现以及舒适性都会产生影响,下面我们一起看下。 轮胎规格表示含义 国际标准的轮胎规格,一般由六部分组成,“轮胎宽度(mm)+轮胎断面的扁平比(%)+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车速代号”。轮胎宽度、轮辋直径及扁平比如上图所示,其中扁平比为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扁平比,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车辆,胎壁越薄,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更便于操控,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虽然拥有充裕的缓冲厚度,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特别是转弯时会相对更为拖沓,多见于一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还有就是越野车的扁平比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路况。

轮胎类型代号,常见的表示有“X”高压胎,“R”、“Z”子午胎,“一”低压胎。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 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全钢子午线轮胎新新用橡胶常用胶种跟性能

全钢子午线轮胎用橡胶常用胶种及性能 1、天然橡胶 全钢子午胎厂使用的天然橡胶一般有两种牌号,即SMR10和SMR20。对于这两种标准胶的质量标准原执行马来西亚天然橡胶研究院1979年颁布的No.9标准。 主要成分:高顺式聚1,4-异戊二烯和蛋白质等。 性能指标:国际上多采用马来西亚橡胶协会的标准作为参考,结合本国和本企业的内部标准对胶料性能予以控制,以下为橡胶制品中常用的天然橡胶品种的性能指标: SMR 10CV SMR 10 SMR 20CV SMR 20 Parameter SMR CV60 SMR CV50 LATEX SMR L SMR 5 SHEET MATERIAL a SMR CP BLEND FIELD GRADE MATERIAL Dirt retained on 44u aperture (max,% wt) 0.02 0.02 0.02 0.05 0.08 0.08 0.08 0.16 0.16 Ash content (max, %wt) 0.50 0.50 0.50 0.60 0.75 0.75 0.75 1.00 1.00 Nitrogen (max, %wt)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V olatile matter(max, %wt)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Wallace rapid plasticity (P0) (min) -35 30 --30 -30 Plasticity retention index (PRI) (min, %)b 60 60 60 60 50 50 50 40 40 Lovibond Colour: individual value (max) -- 6.0 ------ rang (max) -- 2.0 ------

轮胎公司简介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金都-招远市,是一家专业化、规模化的技术型轮胎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轮胎涵盖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乘用轻卡轿车子午线轮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等10000多个规格品种,连续多年入围世界轮胎20强,中国轮胎前五强。 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掌握行业核心技术。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是国内同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建设了行业内第一家噪声实验室和低滚动阻力实验室,其中低滚阻实验室于2012年6月份与欧盟相关滚阻检测机构完成对标,具备独立检测滚阻的能力,获得欧盟认可;公司还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哈工大玲珑轮胎研究中心,斥巨资购进动态印痕实验机、滚动阻力试验机、LMS系统等世界领先试验检测设备500多台套,为产品质量检测、新产品研发及性能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公司科研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多项火炬计划等国家级技术攻关课题,主导和参与制定及修改了6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取得三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 Green-max UHP轮胎在2011年夏季芬兰轮胎世界评测中以7.6分的综合得分位列第四位,与米其林等两大世界一线品牌并驾齐驱,成为历次测试中表现最好的中国轮胎。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断面抗湿滑低噪音超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中国轮胎产品截止目前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奖项。 倡导低碳,绿色先行,进入21世纪,玲珑轮胎将环保理念倾注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安全、高环保、低消耗、操控性能好、驾乘舒适度好”等要求为目标,致力于绿色环保轮胎的研发与推广,截止2014年六月底,公司通过Smartway认证的产品数量已经达到58个,总数位居世界各轮胎品牌第一。在欧盟标签法应对上,个别产品达到A级、部分达到B级、大多数处于C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管理精益求精,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成就挺进中高端轮胎配套市场有力依托。 玲珑人始终坚持“管理就是执行、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改善创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异地协同办公、深度开发ERP系统综合管理功能,推进服务器与桌面虚拟化,为公司业务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基础保障。利用MES系统、产品PDM、硫化群控、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推行“目视化、现场5S、设备TPM、质量QC、作业标准化”五大管理模板,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吴长清,王淑兰 (桦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载重子午线轮胎分厂,黑龙江牡丹江 157032) 摘要:简要介绍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与保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子午线轮胎装配后,必须保持恒定的气压,最好是配用IIR内胎;在装配时同一轮轴上不能混装不同结构的轮胎,也不能前轴装子午线轮胎,后轴装斜交轮胎;轮胎应立放在专用的存放架上,且定期转动,远离热源。 关键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使用;保养 中图分类号:TQ33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8171(2000)1020627202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轮胎产品也在 不断更新换代。子午线轮胎以其耐磨、行驶里 程高、生热低、滚动阻力小、乘坐舒适、操纵稳 1 轮胎气压 气压对子午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影响极大,特别是气压不足对子午线轮胎的危害更大,因此控制好气压是用好子午线轮胎的关键。为了减小轮胎的过度变形,子午线轮胎的充气标准比斜交轮胎高0.05~0.15MPa。在子午线轮胎装配后,必须保持恒定的气压。气压过低,胎冠两边变形过大,会引起胎肩磨损加剧,胎侧屈挠点改变;产生压缩应力后,胎温会逐渐升高,易使胶料的物理性能受到破坏,导致胎圈附近的钢丝帘布反包端处周向裂开或脱空(即胎圈裂、胎圈空),出现反包布边脱出,使胎侧钢丝帘线扭曲折伤或折断,产生爆破隐患或直接爆破,大部分的胎肩裂、胎肩空质量问题 作者简介:吴长清(19532),男,黑龙江林口人,桦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主要从事子午线轮胎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按子午线方向(径向)排列,周向强度低,在负荷下变形时接地区域附近的胎侧帘线间距离呈辐射状张开和并拢,经多次变形后,帘线间的胶料和胎侧胶易疲劳老化,胎侧容易损伤,且裂口扩展较快。因此,在行驶中要尽量避开锐利的障碍物,且避免在坏路面上高速行驶。如果产生小伤、小洞,要及时修补,以免裂口扩大,这样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翻新率;如果不及时修补,水分、油污会浸入胎体,钢丝帘线容易锈蚀,使轮胎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爆破。 轮胎的负荷是根据轮胎的结构、层级、强度及标准充气压力等计算而来的,是决定汽车载质量的主要因素。车辆超载不仅严重威胁胎体,而且不利于行车安全。当负荷量超过30%时,轮胎的使用寿命会降低50%以上。 3 轮胎装配 同一轮轴不能混装不同结构的轮胎,也不可以前轴装子午线轮胎,后轴装斜交轮胎,这在高速公路上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层级、不同气 726 第10期 吴长清等1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定、载荷量大、耐刺扎等优异性能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其市场占有率正以每年25%~30%的速度递增。子午线轮胎由于其结构特点,在使用与保养方面除了与斜交轮胎有相同之处外,也有其特殊要求。本文将介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使用与保养,仅供参考。都与低气压下超负荷行驶有直接关系。低气压行驶还易造成胎侧内壁破坏,损伤内胎。 子午线轮胎最好配用IIR内胎,其优点是耐热性和气密性良好,能在长时间内保持气压稳定,使用寿命长。 2 胎体保护 子午线轮胎胎体仅由一层钢丝帘线组成

子午线胎和斜交胎介绍

(一)、轮胎结构 1.子午线轮胎:胎体帘线和钢丝带束层帘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就像地球的子午线一样,固称子午线轮胎。 子午胎断面示意图 2.斜交轮胎:胎体帘线层与层之间,呈交叉排列。 斜交胎断面示意图 3.斜交胎与子午胎性能比较

耐磨性 因子午胎胎冠有钢丝带束层,轮胎使用中花纹块的蠕动比斜交胎小,所以子午胎的耐磨性优于斜交胎。 牵引力及制动力 子午胎胎侧很柔软,在着地面上压力分布均匀,且子午胎行驶面宽度较斜交胎宽,所以能保持最优越的牵引力及制动力。 高速性及耐久性 轮胎的高速及耐久性能与轮胎行驶中,胎体的摩擦生热有很大关系,轮胎高速行驶过程中,胎面的移动与帘布层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各部件脱离。因子午胎在胎面下有钢丝带束层,且胎体厚度较斜交胎薄,所以子午胎的高速及耐久性优于斜交胎。 燃比特性 轮胎行驶时的阻力主要因内部摩擦而产生,而且一般随载荷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而按比例变化,子午胎因有钢丝带束层对胎面的位移有抑制作用,加上柔软的胎侧使产生的滞后损失比斜交胎小,所以子午胎节油。 转弯特性及乘车舒适感 子午胎能保持稳定的接地面积,且胎侧较柔软,所以转弯性能及乘车舒适感优于斜交胎。 耐冲击性

子午胎的耐冲击性能因使用钢丝带束层较斜交胎差,并且经过凹凸不平的道路时,胎侧部分变形大,斜交胎胎侧较硬变形小。 2.各部件作用 (1)胎面 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它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刺穿性、耐冲击性及散热性。 (2)胎面基部 胎面和缓冲层或带束层之间的橡胶部位,应具有良好的耐撕裂性、粘着性及耐热性。 (3)缓冲层 胎冠基部和胎体之间的特殊帘布层,其作用:缓冲外部冲击;防止胎面龟裂或损坏胎体;防止胎面与胎体脱层。 (4)带束层 在胎面与胎体之间使用钢丝帘布,其作用:提高胎面刚性、提高耐磨性、防止外部冲击损伤胎体(适用于子午胎)。 (5)胎体 轮胎中的帘布层是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其作用:耐冲击、耐曲挠。 (6)胎侧 轮胎侧面的橡胶层,其作用:保护胎体、耐曲挠性优异、提高乘车舒适感及操作稳定性。 (7)胎圈 是由挂胶钢丝按一定形状缠绕而成,起到将轮胎装入轮

全钢子午胎知识(中英文)

轮胎的基本功能Basic functions of tire ?支承汽车重量——负荷 Supporting weight of vehicle —— loading ?将驱动力和制动力传递到路面——牵引和制动 Transfer driving and braking force to ground——driving and braking ?改变和保持行驶方向——操纵性和稳定性 Change and keep steering direction——handling and stability ?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舒适性 Cushion impact from ground—— comfort 此外,耐磨性Wear resistance和节油性Fuel consumption economy,也都是重要的要求性能。 全钢丝子午胎的定义Definition of all steel radial tire: 全钢丝子午胎:胎体和带束层都用钢丝帘线的子午线轮胎,用于卡车和客车. All steel radial tire: framework materials of carcass and belts are steel cords in radial tire, which is used in truck and bus. TBR轮胎的组成TBR tire components TB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组成各部件功能 ?胎面Tread 与地面接触,驱动、制动、防滑和保护胎体等,有好的耐磨性能,抓着性能、防侧滑性,耐老化,耐刺扎性能 ?胎肩垫胶Cushion shoulder 也称为支撑部,支撑胎面和带束层 ?胎侧Sidewall 保护胎体,具有耐屈挠,耐撕裂、耐老化等性能 ?胎圈Bead 使轮胎牢固地固定在轮辋上 ?带束层Belt 固定胎体及增高胎面的刚性,是主要的受力部件 ?胎体Carcass 象人的鼓架对身体一样,除了要承受轮胎部分应力外,还有缓冲性和稳定尺寸的作用

子午线轮胎行业发展状况

子午线轮胎行业发展状况 1、钢帘线产品?钢帘线是金属制品中的皇冠产品,加工程度深、(一)行业基本情况? 技术精度高。在国外,从 子午轮胎于上世纪20 年代末期由法国米其林公司发明至今,钢帘线生产在原材?料、加工技术、工艺装备等各方面都已比较成熟。我国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钢帘线产品,规模较大的钢帘线厂家由最初的不足五家发展到目前的十多 家。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国内钢帘线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高,生产工艺也开始逐步成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增加,原来的斜胶轮胎已?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加大了对子午轮胎的需求。相比先进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90%以上的子午化率,我国轮胎子午化率仅50%左右,钢帘线是子?午轮胎的骨架材料,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00-2005年我国钢帘线的市场需 求量及2006-2010 年需求量预测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钢帘线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为42.74%,预计2010 年钢帘线需求量将达到70.3 万吨。 单位:万吨 2、镀锌钢丝、钢绞线产品 镀锌钢丝、钢绞线主要用途为吊架、悬挂、通讯电缆、架空电力线等,产 品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领域。镀锌钢丝、钢绞线市场的生产企?业超过一百家,但主要的十余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十五”期 间,电力电缆行业产品需求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发展,这极大地带动了钢 绞线等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根据我国“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今后5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 万亿元,是我国"九五"末到"十五"初进行的3 年大规 模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的2倍多,因此,镀锌钢绞线市场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本公司子午轮胎钢帘线、胶管钢(二)行业管理情况? 丝产品和镀锌钢丝、钢绞线产品均属于金 属制品行业中的线材制品子行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属制品行业的经?营由原来的政府指令性计划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部分?职能也渐渐被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

全钢子午线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2007-7-26 11:15:02 来源: 奥杰汽车网编辑:camel 1.汽车轮胎基本组成与结构 轮胎的组成:外胎、内外、垫带 外胎内胎垫带 轮胎的品种:乖用车轮胎,竞赛用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中型及重型载重汽车轮胎和客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农业轮胎和航空轮胎。 轮胎的结构:斜交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又分为有内胎和无内胎轮胎。

有内胎和无内胎的区别 2.轮胎部件术语及其定义 胎面:一般情况下,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胎面。 胎肓:胎冠两侧的边缘部分。 胎侧:轮胎安装在轮辋上,从侧面看不包括胎冠的部分。 胎体:通常由一层或数层帘布与胎圈芯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结构(除胎侧胶,胎面胶和带束层或缓冲层) 胎踵:胎圈外侧与轮辋胎圈座圆角着合的部分。 缓冲层:斜交轮胎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帘布层或胶层,不延伸到胎圈的中间材料层。 带束层: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下,没胎冠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的材料层。 胎圈:轮胎与胎圈的连接部分,主要由胎圈芯,帘布层包边和胎圈包部组成。 胎圈芯:由钢圈,三角胶条和胎圈芯包布制成的胎圈部分。 钢丝圈:有镀铜钢丝缠绕成的刚性环,是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的主要部件。 花纹磨耗标识:设计位于花纹内部,用于控制胎面磨耗程度的保护性标志。

装配线:模压在胎侧与胎圈交接处的单环或多环胶棱,通常用以指示轮胎正确装配在轮辋上的标线。 轮胎的花纹磨耗标识 轮胎的磨耗标识是为使用者得一种警示,这种标识一般在2-3毫米是为了使用者的安全的一种警示,在磨到这标识时应更换轮胎。以轿车为例车辆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时新胎制动距离为115m,3毫米花纹轮胎为156m,1毫米花纹为242m。因此可以看出花纹深度与制动距离有很大关系,使用超过磨耗指示樗的轮胎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湿地行驶,因为排水性能大降低了。

子午线轮胎的识别

子午线轮胎的识别 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区别是在结构上不同。但是,这些内部结构的变化从轮胎的外表是看不见的,只有查看子午线轮胎识别标志。 1、子午线轮胎的各类标志 轮胎生产厂家在胎侧上都标有:“全钢丝子午线轮胎”、“钢丝带束层子午线轮胎(即半钢丝子午线轮胎)”、“全纤维子午线轮胎”等字样,以区别子午线轮胎的种类。国产出口轮胎或国外生产厂家的轮胎,上述三种字样一般用英文标明,如“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用英文“ALL STEEL RADIAL(子午线轮胎)TYPE”标出等等。 2、子午线轮胎标志 在轮胎的规格标志中加有“R”字样表示子午线轮胎。“R”是英文“RADIAL TYPE”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例如,斜交载重轮胎“9.00-20”,其同规格子午线轮胎则为“9.00R20”。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示法,有的还在使用,但都在逐渐采用统一标志。法国米西林用“X”表示子午线结构,如“9.00-20X”。俄罗斯则用“P”表示子午线结构, 第1章孙华福·子午线轮胎简介第3页 如260-580P。有的国家在轮胎规格下面直接标出“RADIAL TYPE(子午线轮胎)”。 3、不同品种、规格子午线轮胎标志 A、普通载重子午线轮胎规格标志 9.00 R20 轮辋(车轮周围边缘的部分)名义直径(英寸2.54cm`) 子午线结构标志 轮胎名义断面宽(英寸) 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轮辋尺寸还有22.5英寸或24.5英寸等等,如“11R22.5”这类轮胎属于深轮辋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B、轻卡子午线轮胎规格标志 6.50R16TL104/102L 速度符号 负荷指数(单胎/双胎) 无内胎标志 轮辋名义直径(英寸) 子午胎结构标志 轮胎名义断面宽(英寸) C、轿车子午线轮胎规格标志 185/70S R1386 负荷指数 轮辋名义直径(英寸) 子午线结构标志 速度级符号 轮胎扁平系列 轮胎名义断面宽(毫米)

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工艺及配方

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工艺及配方 一、全钢子午胎配方设计原则轮胎配方设计,就是按照轮胎产品使用特点、有关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根据橡胶原材料的性质和积累的经验,考虑橡胶原材料以及各组分之间如何配比的方案,然后通过试验验证设计目的,如能获得产品所需要的性能及各项要求,这种橡胶和各种助剂的配比方案,就是我们所设计的配方。我们大家都清楚,无论那一种橡胶,不可能各方面性能都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这种不足就可以通过配方设计来得到补偿,以期达到改善橡胶某些方面性能的目的(包括胶料的加工性能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1.1配方的设计原则 1、对轮胎产 品的性能要求、使用条件要求均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2、 对轮胎各部件的特殊性能要求和胶料的加工性能(加工过程中的温度、胶料流动性等)要求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要与轮胎结构设计工程师进行交流,既要考虑各不 同部件在使用、加工过程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它们的共性和相关性,确保各部位的胶料性能达到要求。 3、对轮胎的硫化条件包括硫化介质、硫化温度、硫化压力等 要了解,对轮胎整体配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配方的硫化速度的匹配。 4、对 轮胎各部位的胶料物理性能的匹配,要在充分了解硫化速度的前提下,对胶料的强度、定伸等性能进行评价。 5、配方设计时,除考虑同一配方中各配合剂之间的内 在联系,同时要考虑相接触的胶料中的配合剂的联系。如,相邻胶料配方的硫黄、促进剂等。 6、配方设计人员在考虑选取配合剂时,要避免使用有毒原材料,尽力 不使用能导致职业病的配合剂和溶剂,减少污染和公害,加强劳动保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清洁。 7、配方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一定要体现低成本 和材料简单化。 1.2配方设计程序根据配方的设计原则进行配方的设计,指定配方 的程序如下: 1、先要调查研究,确切了解产品的具体使用条件,诸如使用温度、 压力、接触的介质、受力情况等。根据这些调节,收集有关资料,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拟出一系列的性能指标。如:胶料的硫化速度、定伸模量、硬度、特殊要求等。 2、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制定出一些基本实验配方。具体配方有如下设计步骤: (1)生胶类别:根据主要性能指标确定主体材料,确定胶料含胶率、单用橡胶 或并用橡胶; (2)确定硫化体系及用量:根据胶种和胶料的加工及性能要求特点来 确定硫化剂、促进剂、活化剂、防焦剂的用量; (3)确定补强剂、填充剂的种类及 用量:根据胶种和胶料的加工条件 (4)确定软化剂、增塑剂种类及用量:根据产品 的使用环境条件 (5)确定防老剂品种及用量: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 (6)确定其他 专用配合剂(粘合剂等)的种类及用量:根据产品的特性要求 3、确定设计配方的变 量试验方法、变量范围及制定变量试验配方。4、确定能反映产品性能的测试方法。 5、通过实验市对基本配方进行变量试验,进而优选出性能较好的一个或几个配方,进行重复实验,选出最佳配方。 6、以最佳配方进行车间中试试验,试制产品,考 察胶料的加工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必要进行产品的成品试制,进行成品试验。 7、结合实验室小试、车间中试、成品侧室,进行配方修正,直至胶料配方完全达 到要求,最后确定出生产配方,胶料质量指标,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及检验方法等完整资料。

车轮系统设计规范

文件秘级: xxx 版号/修订状态:A/0车轮和轮胎总成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日期: 批准:日期: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轮胎 3.2 车轮 4输入条件 5车轮和轮胎总成的匹配设计 车轮和轮胎总成的技术方案 车轮和轮胎总成匹配设计过程 注意的问题 可靠性验证 6 技术要求 6.1 车轮 6.2 轮胎 7 输出文件

前言 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我公司汽车产品车轮和轮胎总成的规范设计而编制的,标准中对设计程序、参数的输入、参照标准、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规定,以此作为今后车轮轮胎在设计时参考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车轮和轮胎总成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设计的汽车铁车轮(或铝车轮)和充气轮胎与整车的匹配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33 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GB/T 297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 GB/T 2978 轿车轮胎系列 GB/T 4502 轿车轮胎脱圈耐久性试验方法转鼓法 GB/T 4053 轿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 GB/T 4504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GB/T 6326 轮胎术语 GB/T 7034 轿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鼓法 GB 7063 汽车护轮板 GB 9743 轿车轮胎 GB 9744 载重汽车轮胎 QC/T 242 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 QC/T 259 车轮轮辋、轮辐焊接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5334 轿车车轮冲击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轮胎 轮胎术语除下列规定外,其它术语按GB/T 6326的规定。 3.1.1 斜交轮胎 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冠中心线呈小于90°角排列的充气轮胎。 3.1.2 子午线轮胎 胎体帘布层帘线与胎冠中心线呈90°角或接近90°角排列,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的充气轮胎。 3.1.3 有内胎轮胎 外胎内腔中需装配内胎的充气轮胎。 3.1.4 无内胎轮胎 不需装配内胎的轮胎,该胎里气密层和胎圈与轮辋严密固着以保持气压。 3.1.5 轮胎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