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电和磁
、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 铁 、 钴 、 镍 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 磁体 。
磁极 ,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 南极S 、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
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使原来没有 磁性 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
磁化 。
、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 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磁力 的作用,磁
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
物理学家用 磁感线 来形象地描述空间 磁场分布 的情况。磁体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 地磁场 。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 地磁场 的作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 地理南极 附近。 地理的南北极与地

、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 磁场 ,即电流的磁场;电
电流 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
磁极方向 跟 电流方向 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电流
、 线圈匝数 、 有无铁芯 。
、电磁铁:内部带有 铁芯 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 通断
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 电流的大小 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 电流的方向 来
电磁铁 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 力 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 方
磁场 方向有关。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的原理制成的,它把 电 能转化成为
能。直流电动机中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
,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改变电流方向 。 直流电动
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电磁感应: 闭合 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电磁感应 现象,产生的电流叫 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 切割磁感线 运动 。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
感应电压 。这种现象由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
切割磁感线 方向和 磁场方向 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械 能转化成 电 能。发
电磁感应 现象制成的

,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 交流 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
50赫兹 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

、家庭电路: 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 测电笔
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20V 10(20)A ” 的意

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 连接: 串联 保险丝材料
电阻率大,熔点低的合金丝 保险丝选择原则: 使保险丝的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
。 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保险丝熔断原因: 电路短路或过载导致电流太大
: 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与接地孔相应的那个插头脚接用电器的金属


、安全用电
、 触电原因: 家庭电路中,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 安全电压: 36伏以下
单线触电
低压触电 双线触电
、 触电种类 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

、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分 子 原 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在核变化中可以再分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这些原子又可构成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原 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物质 元素 离子 分子 原子
正 电的 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 得到 电子,形成带
阴 离子

组成
时,是指从 宏观 上去看这种物质,纯净物看它由哪些 元素 组成,混
物质 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
时,是指从 微 观上看这种
)构成的。
(如)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由 水分子 构成,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铁元素 组成,由 铁原子 构成,铁的化学性质由 铁原子 保持;氯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硫,硫酸等。(F
Cl2 Br2 I2 H2 O2 N2 O3)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金属等。(金属、稀有气体、

固态非金属除碘外)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多数碱,盐。(NaCl)
分子和原子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既不是最小的粒子,也不是唯一的粒子
2)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质的如颜色状态熔点等物理性质.同种分子性质相

3)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最小的粒子。因为也有许多
,如铁等金属,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原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西瓜模型”、→卢瑟福: “核
“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的总称 区别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表示种类,不能表示个数。表示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表示种类,也能表示个数。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往往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 相互联系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零;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氘、氚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请说明理由
_混合在一起,他们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却不是单质,而是
.
分裂成 重新组合 构成 分子 原子 新的分子 新物质 物质简单分类 : 单质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 净 物 按组成元素的 ( 一种物质 种类可分为 化合物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物质按组成 或一种分子 ) 成分可分为 混合物 : 由多种物质组成(或多种分子构成),如空气等。

.元素符号:国际上通

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
、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表示一
H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而Na表示钠元素、1个钠原子和金属钠。如元素符号前面
2O只能表示2个氧原子,mCu只能表示m个铜原子。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元素根据其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按原子结构规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常见单质的化学式:

2

、化合物的读法:(1)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
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1个时,还要指出1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叫做”几某化几某”
、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氢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铝是正三单质零,负一氟氯和溴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在化合物里,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显-2价);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F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也可能不同。
、离子符号的表示:
Na+ Cl-

+ , 碳酸根离子 CO32-
、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
2)、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构成每个分子(或原子团)的某原子个数。如H
、SO42-。
3)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Ca2+:表示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
4)、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2
如:CuO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5)、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如:
U
6)、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即相对原子质量)。如235U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


.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就等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C-12原子的实际质量的
相比所得到的比值。
=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的总和。
.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
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或由离子构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 化合物里含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 =m纯净物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见课本P18页)
、熟记常见的原子团及其离子符号、所带电荷、化合价
硝酸根 碳酸氢根
铵根 硫酸根 碳酸根 亚硫酸根 磷酸根

_______、铝离子_______、银离子_______、锌离子_______、
_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_、
___________、碳酸氢根离子__________、铵根离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磷酸根离子____________钡离子_______、
_______、硫离子_______、铜离子_______、亚铁离子_______、
_______、氧离子_______、钙离子_______、铁离子_______、
_______、氢离子_______、亚铜离子_______、

分子式 物质 分子式 物质 分子式
臭氧 氩气
大理石 氯酸钾
熟石灰 硝酸钾
氯化铝 氧化钙
铜 硝酸银
硫酸钡 氯化镁
氢氧化铜 氖气
硫酸锌 五氧化二磷
石灰石 铝
硫 四氧化三铁
氯化铁 硅
硫酸铜晶体 一氧化碳
硝酸铵 硫酸钠
氟气 氯化银
铁 氧化铁
硫酸铝 锰酸钾
甲烷 硝酸铜
碳酸钠 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碳酸加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意义:
H

O
Mg2+
CO2-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在空气中



、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 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反应的化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和46页
)试管口应略向下2)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3)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4)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5)
6)酒精量不少于1/4,不多于2/3




、氧气的检验:验证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如果复燃,证明是氧气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 催化剂。

(1)本身质量;(2)本身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2、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产量
、催化剂必须与某个具体的反应结合起来,否则无意义,4、同一反应可采用多种催化剂
、 灭火和火灾自救
1)可燃物燃烧条件:(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充分接触。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C(多变一)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A===B+C(一变多)
、 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

1、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①原子种类没有变化;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元素种类;③ 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
、 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2)呼吸运动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
==>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肺泡内气压变化

、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 ③ 光

、 二氧化碳
1)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微溶于水 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不能供呼吸;②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 与水反应:CO
+H2O = H2CO3
CO
+Ca(OH)2=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 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呼吸作用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为光合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 _ _ _和 水 _ _ _,条件是 光 _ _,场所是 叶绿体 _ _,产物是
_ _ _和 _ 氧气__能量是由 光能_____转化为 _化学能 _ _。
、呼吸作用是指在活细胞内, _有机物_ _和 氧气 _ _反应,最终产生 _水_、二氧化碳,同时把
能量_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_ 碳 _循环和 _氧 _循环,使 _碳_ _ _和 _ 氧气_ _ _保持相对的平衡, _从而使它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 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 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 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

;③ SO2④酸雨。
臭氧空洞:氯氟烃或氟利昂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酸雨:二氧化硫、

植物与土壤
.土壤生物有哪些?把生活在土壤中___动物__、_植物__和_微生物__等称为土壤生物
.土壤中非生命物质有哪些?水、空气、有机物、无机盐(四个实验请看书)
.;用燃烧法来验证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土壤变黑,有焦味,土壤质量减少
;用溶解、过滤、结晶法来判断土壤中有无机盐。(因为有一部分无机盐易溶于

.土壤中有机物来源于哪儿?
_生物的排泄物__和_死亡的生物体_。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
_腐殖质_,储存在土壤中。腐殖质__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通过养分。
.土壤如何形成?土壤的组成成分?
是一个长时间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及其复杂的过程。即存在岩石风化过程

_物理_、化学、_生物_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岩石碎裂的过程。

95%左右。
.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主要是矿物质颗粒构成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

.矿物质颗粒的种类?
_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土壤分类及质地特点?
_砂粒、粉砂粒、黏粒所占的比例__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壤

砂土类土壤通气性能最强? 砂土类土壤透水性能最强?
黏土类土壤通气性能最差
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_25%___。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


、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何有关?

.植物的根系;
_。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_直根系_。没
__。
.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何因素有关?
_结构_、肥力__、通气状况_和水分状况_等因素有关。
根系的分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越浅。

.植物吸水主要器官:根;跟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根吸水的主要区域:根毛区
.根尖结构;
根冠_:细胞排列不整齐。保护_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檫伤。
分生区:细胞体积小,细胞核较大,细胞质的密度较大,__较小的_液泡。能不断分裂_,使根生

伸长区_: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

根毛区:细胞有_大_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
_根毛区__是根尖吸水的主

.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条件;

.植物缺少氮、磷、钾各表现出的症状;

(红磷)
(加班)
.水华与赤潮;(P111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P元素增多,藻类大量繁殖,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海水里出现赤潮现象,
,细菌分解有机物

,水中溶解氧大量下降,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
,水质严重恶化。
(1)工业上排放的富有N、P及有机物的废水等;(2)农业上过多使用氮肥和
(3)生活上排放大量的污水。
(1)工业废水处理以后在排放(2)合理施肥(3)使用无磷洗衣粉或洗

.茎的分类与举例;
2)类型:根据生长方式不同,茎可分为直立茎 (果树、甘蔗等)、 缠绕茎(牵牛 ) 、 攀缘茎(葡
)、 匍匐茎(草梅、甘薯) 四类,其中最常见的是 直立茎 。
.茎横切面各结构名称及功能;
髓(贮藏营养物质) 、木质部(内有导管) 、树皮 (内树皮内有筛管)
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 ;韧皮部中有筛管,可以输送 有机物。单、双子

、哪类植物茎不能加粗?为什么?举例
既然形成层的细胞很容易分裂增生,那么该处细胞分裂后,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
,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增粗。

“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需保护树皮。请说其中的道理。
而韧皮部于靠近树皮的地方。筛管受损,有机物的输送就会受到阻碍。
.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两个实验95页)
,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

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且是自下而上进行运输的。
而经环割的 不定根生长状况较差。
2)在切口的上方,可以看到一些愈合组织, 有机物积累在那里。有时为瘤状物。

.蒸腾作用的意义;
99% 用于蒸腾散发。

.叶的结构两个实验(P9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从叶片上下表面散发;现象、结论等)

、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

、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



.保卫细胞的特点及作用;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出的门户。它由两个



.植物体内水的运输路径;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哪儿?

.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3)城市垃圾不合理填埋,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4)医院污水、污染物排放,造成微生 物污染。
5)其他方面:如核反应堆、废旧电池水污染,大气污染间接造成土壤污染
.植物的枯枝落叶及死亡的植物体经微生物分解后营养物质可进入土壤,使土壤中的_有机质积累,
_的方式增强土壤肥力。
.长期使用化肥的危害
。大量使用塑料薄膜的危害
300-400年),埋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