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画铣刀

教你如何画铣刀
教你如何画铣刀

1.绘制举升截面:

2.平移拷贝共九个

3.将下图红色的图素均旋转45°:

4.绘制基本圆柱曲面:高300,半径12,轴向y轴,定位点(0,250,0)

铣刀头端盖的组合机床设计

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铣刀头端盖的组合机床设计 专业:机电技术教育 班级:073班 姓名:马玉珍 学号:1664070315 指导教师:魏宝丽 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前言 本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进一步学习各方面相关的知识,发挥创新能力。本设计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学院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难度及工作量适中,在内容上力求简明扼要、严格精选。 本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中英文摘要、绪论、第一章机床总体设计、第二章多轴箱部件设计、第三章多轴箱零件校核及总结和参考文献。 本设计全部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术语和常用术语。 本设计全部由工学魏宝丽教授指导,在设计中承蒙魏教授和本设计组中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为本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马玉珍 2010年10月22日

目录 前言 (1)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绪论 (1) 第一章、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5) 1-1、组合机床工艺方案的制定 (5) 1-2、组合机床切削用量的选择 (6) 1-3、组合机床配置型式的选择 (6) 1-4、组合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 (7) 第二章、多轴箱部件设计 (13) 2-1、多轴箱设计 (13) 2-2、主轴设计 (13) 2-3、齿轮布置 (13) 2-4、多轴箱的润滑,手柄轴的设置 (17) 第三章、多轴箱零件校核 (19) 3-1、轴的校核 (19) 3-2、齿轮的校核 (22) 3-3、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24)

铣刀头

第五届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 “(项目05)机械设计制图”竞赛试题 一、试题说明 1. 在指定目录下创建以规定命名的文件夹,并将试题答案按规定图名存放 在该文件夹中。凡将试题答案存放在其他文件夹中的一律无成绩。 2. 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图层、线型、线宽、文字样式和尺寸样式。 3. 第一题至第五题所提供的图形见图1 至图4 中。 二、试题及评分标准 1. 按照图中给出的实际尺寸,采用图中给出的绘图比例绘制铣刀头中各零件的零件图(放在一个文件中并合理布置),以“零件图.dwg”为文件名统一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要求零件图的对象能方便、高效地进行管理。(30 分) 2. 由铣刀头各零件图按照装配示意图拼画出铣刀头的装配图,并标注必要的尺寸,编注零件序号,绘制标题栏、明细栏及填写其中的内容,以“装配图.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装配图必须由零件图装配完成,并有效利用AutoCAD 软件本身提供的资源,图中给出的装配示意图仅供参考。(14分) 3. 创建铣刀头中各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润饰。用零件名称作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模型中的螺纹孔按光孔处理。(共30 分) 4. 按照铣刀头的装配示意图,将创建的零件实体装配成铣刀头的装配体,以“铣刀头.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10 分) 5. 根据座体三维实体模型生成座体的二维零件图,并补画出点画线,可不标注尺寸,以“二维生成图.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图形中三维模型和生成的二维零件图均需保留。(10 分) 6. 根据机械制图的规范,将“端盖.dwg”中的如图4 所示的二维图形补全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补全图形源文件保存为“补全图形.dwg”。(6 分) 三、附图(双击可进入AutoCAD编辑图形)

CAD绘制铣刀头装配图教案

【课题编号】 14 —项目四、任务二 【课题名称】 绘制铣刀头装配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熟悉铣刀头装配图的组成、结构。 2.熟悉块定义、快修改、块插入指令的含义及操作。 二、能力目标 1.能分析铣刀头装配工艺。 2.能应用块定义、快修改、块插入等指令完成装配图的绘画。 三、素质目标 1.了解绘制复杂装配图铣刀头使用的新指令“块定义”、快修改”、“块插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培养耐心、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绘图精神。 四、教学要求 1.能正确分析铣刀头的装配工艺和使用指令的作用。 2.能正确绘画铣刀头装配图。 【教学重点】 1.拼画装配图。 2.对零件作块定义。 【难点分析】

1.“块修改”、“块插入”指令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拼画装配图。 【分析学生】 铣刀头装配图的结构较为复杂,通过分析、分解,把复杂图形变成几个主要部分,把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就能比较容易地绘制出铣刀头的装配图。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装配图的学习,得到了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思路设计】 分析图样——制定装配工艺——边画边示范——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图样 如图5-17所示的铣刀头装配图,结构比较复杂,由15种34个零件组成。装配体长416mm,宽190mm,高163mm。传动轴贯通装配体左右,左边装配V型皮带轮,右边安装端铣刀。底座上有4个Φ11的连接通孔。 二、分析装配工艺 创建图形文件——设置图层——零件块定义——拼画装配图——制作标题栏。填材料清单——检查、调整 三、绘画铣刀头装配图操作步骤

机械制图装配图

机械制图专业知识-装配图 1.4装配图装配图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文件,它最能反映出设计工程师的意图,且可表达出机械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零件之间 1.4装配图 装配图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文件,它最能反映出设计工程师的意图,且可表达出机械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在装配、检验时所需要的尺寸数据和技术要求。设计工程师在设计机器时,首先要绘制整个机器的装配图,然后再拆画零件图。此外,在设计、装配、调整、检验和维修时都需要用到装配图。 1.4.1 装配图基本知识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主要表达其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在机器设计过程中,装配图的绘制位于零件图之前,并且装配图与零件图的表达内容不同,它主要用于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调试、安装、维修等场合,也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文件。 1.装配图的作用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根据设计的要求绘制装配图,用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设计零件绘制各个零件图;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和检验的技术依据,即根据装配图把制成的零件装配成合格的部件或机器。 在使用或维修机械设备时,也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性能、结构、传动路线、工作原理、维护和使用方法。装配图直接反映设计者的技术思想,因此,装配图也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文件。 2.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主要表达机器或零件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装备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内容,图1-17所示是球阀的装配图。

“一组图形用一组图形(包括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机器或部件的传动路线、工作原理、机构特点、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图1-17 球阀装配图 “几类尺寸标注出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外形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必需的几类尺寸。图1-17标注了部件的总体尺寸和重要装配尺寸。 “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运输、安装、验收及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是装配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件编号、明细栏和标题栏在装配图上应对各种不同的零件编写序号,并在明细栏中依次填写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以及零件的国标代号等内容。标题栏内填写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比例、图号以及设计、制图、校核人员名称等内容。 3.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在绘制部件装配图之前,首先要了解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特征等资料,然后经过拟定方案、绘制装配图和整体校核等一系列的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了解部件弄清用途、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及主要零件的基本结构。 “确定方案选择主视图方向,确定图幅及绘图比例,合理运用各种表达方法。

绘制铣刀头装配图教案

《AutoCAD 应用——机械图样绘制》 【实训项目(课题)】绘制铣刀头装配图 【实训任务(内容)】 1. 分析零件图拨叉的结构特点; 2. 熟练应用“样条曲线”、“旋转”等指令作图; 【实训目标】 1、知识目标:①熟悉铣刀头装配图的组成、结构; ②熟悉块定义、快修改、块插入指令的含义及操作。 2、能力目标:①能分析铣刀头装配工艺; ②能应用块定义、快修改、块插入等指令完成装配图的绘画。【教学重点】 1、重点内容:拼画装配图; 2、突出重点内容的方法:演示法、案例法 【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块修改”、“块插入”指令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突破难点内容的方法:边讲边示范边练。 【教时安排】2学时 【教学方式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 【教学手段】多媒体、软件操作演示 【实训环境】 1、实训场地:计算机实训机房 2、实训器材;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分析图样 如图5-17所示的铣刀头装配图,结构比较复杂,由15种34个零件组成。装配体长416mm,宽190mm,高163mm。传动轴贯通装配体左右,左边装配V型皮带轮,右边安装端铣刀。底座上有4个Φ11的连接通孔。 二、分析装配工艺 创建图形文件——设置图层——零件块定义——拼画装配图——制作标题栏。填材料清单——检查、调整 三、绘画铣刀头装配图操作步骤 1.创建图形文件 执行“文件>新建”——弹出“选择样板”对话框,如图5-19所示——选默认文件——单击“打开”,创建一个新文件。 2.设置图层 可以通过工具条设置、定义、创建图层;也可以针对图5-17的零件编号设置图层。

3.对所用的零件进行块定义 单击“绘图”工具栏——打开“定义块”,如图5-20所示。 (1)在“名称”下拉框中创建图块名。 (2)在“基点”区域中指定插入基点。 (3)单击“选择对象”,在绘画区选取图块实体。 (4)单击“确定”。 4.拼画装配图 (1)调用轴套于图样适当位置,如图5-21所示,并去除多余尺寸及图形。如图5-22所示。 (2)单独拼装轴系。 调用轴,并拼装两端轴承30207——拼装轴承盖——拼装密封圈,如图5-23所示。 (3)修剪轴系,并拼装到轴套上,如图5-24所示。 (4)拼装左侧带轮,补齐键、螺钉、端盖,如图5-25所示。安装端铣刀,补齐左视图标题栏,如图5-26所示。 (5)对零件编号、标注尺寸,如图5-27所示。 5.填写标题栏和材料清单,如图5-28所示。 6.检查、调整视图并保存。 四、小结 1.复杂装配图结构可以分成几个主要部件来装配,然后再拼画成总装配图,把复杂变成简单。 2.块定义零件图是拼装配图的前提。 补:【教学后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教师授课经验、教训)

绘制铣刀平面图教案

课程名称 AutoCAD机械绘图授课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卢霞授课班级 1141 数控 教材名称 AutoCAD2009 机械绘图出版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单元)项目一基本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任务五绘制铣刀平面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使用“阵列”绘图。 2. 进一步熟悉图层设置,直线和圆的画法,以及偏移、修剪等命令的 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出一铣刀工作视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本课学习内容,通过任务驱动,从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到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掌握图形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培养学 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认识到 优点与不足,从而改进方法。 教学重点使用“阵列”命令绘图 教学难点图形结构特点的分析 教学结构安排 结构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老师给出一段的运动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 的结构特点。 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铣刀平面图的绘 制。(采用“阵列”命令) 播放视 频,给 出图片 观看视 频,回 答问题 给出运动视频 和图片,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从而使 学生快速进入 课堂 新授一、提出本课任务 1、任务内容:绘制完成以下图形。提出任 务 认真观 察铣刀

2、任务要求: ①各小组通过给定尺寸,得出绘图方案。 ②各小组完成任务,并保存图形,名称为“槽轮.dwg”。 二、分析任务,寻求方法 1、分组讨论图形特点,确定绘图方案 2、分析任务时,老师适当引导 设问:图形的结构特点是关于原点对称分布的,我们可以采用何种方法绘制得又好又快? (采用“阵列”命令) 3、老师讲解知识点 阵列: 命令执行方式: 1、菜单栏: 选择“修改”→“阵列”命令 2、工具栏: 单击“修改”工具栏中“阵列”按钮 3、命令行:ARRAY 强调:“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的不同及各自所选参数的差异: 矩形阵列的图形特点:对象之间的行间距一致、列间距一致引导学 生分析 任务 举例演 示“矩 形阵 列”操 作过程 的结构 认真分 析图形 结构特 点 仔细观 察操作 过程 通过分析图形 结构,可确定 绘图方案 通过观察演 示,能区分“矩 形阵列”和“环 形阵列”的区 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